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访谈
-
游艺黑白(上下)
《游艺黑白:世界钢琴家访谈录(套装上下册)》是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 -
成功是和自己的较量
成功是和自己的较量:王石哈佛问道,ISBN:9787550208209,作者:王石, 口述, 优米网 著 -
杜尚访谈录
杜尚(Marcel Duchamp,1887-1968),出生于法国,1954年入美国籍。他的出现改变了西方现代艺术的进程。可以说,西方现代艺术,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西方艺术,主要是沿着杜尚的思想轨迹行进的。因此,了解杜尚是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关键。 这本书是法国艺术评论家卡巴纳在1966年对杜尚惟一一次访谈的归总。杜尚一生除了写过一本棋书外从未著书立说,但在这本书中,他在卡巴纳提问的循循善诱下愉快地讲述着围绕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他的言谈如偈语般简洁而充满智慧。杜尚从未想以自己对艺术观念的撼动来竖立自身在艺术史上的显要地位,而恰恰是他的举重若轻成就了他人生的精彩与宽阔。他呈现给我们的是人之为人的自由之可贵,生命的质感在字里行间闪光。 -
许倬云谈话录
许倬云,1930年生,一生辗转变动,是真正从中国走向世界的知识人。 本书上篇为许倬云口述,从无锡世家许家谈起,回忆抗战军兴迁徙不断,杂读群书,胜利后受教辅仁中学,入台湾大学名师云集,赴芝加哥大学大开眼界,积极参与民权运动,回台身经砥砺,后任匹茨堡大学教授至今,其间与文化大家切磋学问,构建思想体系,心系台湾起飞,关注大陆改革,推动两岸高等研究院。泛舟万古江河,探索历史变幻与价值重建,思考中国转舵与世界融合。下篇从访问者角度,杂记谈话因缘,讲者动情,听者会心,相激相荡,直观呈现智者人格魅力。此外四十余幅影像,展示出一个人、一个家庭百年来的历史气象。 -
余英时访谈录
余英时先生于2006年获美国国会图书馆颁发的“克鲁格”奖。此奖项被称为人文学科的“诺贝尔奖”。余先生是前后三届五位获奖者中唯一的华人。香港浸会大学陈致教授先后三次访问余先生,请余先生畅谈学术与人生,内容颇丰。前面两篇曾先后在《明报》发表,第三篇是应中华书局要求,为本书做的专访。附录两篇,之一是刘梦溪先生访问余先生的《为了文化与社会的重建》,之二是余先生自撰《我走过的路》。这两篇对深入了解余先生生平与学术都非常有益。 -
访问历史
《访问历史》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高层人物江艺平女士所器重。此书受访对象性格各不相同,在访谈中却都无保留地袒露心声,听他们反思历史,嬉笑怒骂,臧否人物,元气十足。无论是回顾历史的伤感,还是品评人物的激情,所感受到的是众位大家与普通人相似的七情六欲。 新闻是历史的初稿。我人事新闻工作,有时却不太醉心热的新闻,反而迷恋冷的历史。本书的三十位访谈对象,平时居于世界各地,他们多经历了中西文化碰撞的时代,既受传统文化之熏染,又受欧风美雨影响,在不同领域各有建树。 今日世界又快又热,而文化大家渐行渐远,访问历史尤显意义深远。重寻他们的传奇人生和晚年心境,他们的思想境界和处世之道,他们对历史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思考,也是重温中国知识人那一个世界的心路历程。 -
告别皇帝的中国
慈禧是晚清的功臣还是罪人? 袁伟时 vs 周有光 《钦定宪法大纲》是否只是一纸空文? 萧功秦 vs 杨天石 辛亥革命是否只是纯粹的偶然事件? 李泽厚 vs 章开沅 辛亥百年是否能作为今日镜鉴? 雷 颐 vs 朱维铮 周有光题赠刘香成《壹玖壹壹》: 1911年是中国走向现代的第一步。虽然事实上的皇帝不断出现,可是皇帝的名义谁都不敢用了。我们希望中国再向前走一步,既没有皇帝的名义,也没有了事实上的皇帝。 李泽厚: 梁启超是为了改良而讲革命,我讲告别革命是为了能够慢慢改良,中国太难改变了 ,就像鲁迅讲的,“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你声称要把屋子拆了,最后人家才同意你开个窗户。 金耀基: 阅读这本《告别皇帝的中国》,更会深信中国今后必须拨开“不断革命”、“继续革命”的思想迷雾,在经济改革与现代化之后,再以“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精神,实践自我改革,寻求一条建造中国现代政治文明、长治久安的道路。 本书由马国川先生围绕“辛亥百年”的主题,对海内外十二位著名学者进行访谈的采访稿组成。 书中十二篇访谈对辛亥革命的本质、成因与遗产进行了政治、历史、军事、法律、文化等多层次、多角度的剖析,反思了辛亥革命后一百年间中国现代化道路上的经验和教训,探讨了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 未来历史走向。 在采访者的叩问下,书中十二位学者基于各自的学问背景与独思创见,表述了对辛亥百年之间大事件不同的解读与评价,形成一场在认知与价值观层面上的精彩论辩。读者通过阅读这场论辩,必能对辛亥百年的整体认识大有增益,同时享受一道丰厚的思想盛宴。 -
朱镕基答记者问
本书收入朱镕基同志在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总理期间回答记者提问和在境外发表的部分演讲。 本书分为4个部分,每部分内容按时间顺序编排。 第一部分,朱镕基同志自1998年3月担任国务院总理后,先后在九届全国人大会议5次记者招待会上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当时,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新华网进行了现场直播,世界各大媒体也做了大量报道。 第二部分,朱镕基同志接受外国记者采访。采访内容境外媒体当时报道过,国内尚未公开发表。 第三部分,朱镕基同志在境外发表演讲并回答提问。国内外媒体对此曾做过综合报道。这次收入本书的是演讲和答问的全文。 第四部分,朱镕基同志在出访期间接受香港记者随行采访。当时海外媒体有过报道,这次选取的是其中的部分内容。 -
我想重新解释历史
作者经过长期的研究与探索,试图构建一种不同以往的、新的分析与解释中国历史的框架。本书得以充分展示作者的这种努力。 作者重新整理、编排多年来媒体访谈录近30篇,并按内容及内在的逻辑顺序将其分为五个板块:第一板块《概念与框架:创造理论好比盖房子》揭示作者构建整个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及基本概念,这些概念包括元规则、潜规则、血酬定律、官家主义及血酬史观等;第二部分《研究方法:读史好比看下棋》着重介绍与阐释作者长期研究历史的方法;第三部分《观念版图的融合》借对传统儒家价值观及老子的潜心研究,深入阐明自己的历史观与方法论;第四部分《从历史看现实》,通过对现实社会中发生的黑窑事件、黑社会、官职交易的“历史解读”,进一步发表自己的立场与观点;第五部分《个人经历与研究兴趣》则回顾自己的亲身经历及研究兴趣,交代作者长期从事理论研究的历史渊源。五个板块的内容浑然一体,环环相扣,构成一个整体,体现作者独特而丰富的精神世界及其魅力。 -
明星之爱
《明星之爱》他们是明星,但从根本上来说,他们是人。在米歇尔·芒梭——法国最出色的记者之一——发掘式的提问下明星们的深层性格被剥离出来他们的回答各有特色发人深省这真可以算是一部小小的“人间喜剧”。 -
十人
梁文道、韩寒、周云蓬、宁财神、罗永浩、左小祖咒、尹丽川、柴静、廖伟棠、朱学恒。南方都市报重磅专访,记录这个时代的十位思想英雄,记录从十位公民到一个公民社会的历程。 -
消解设计的界限
本书是朱锷与三宅一生、隈研吾、深泽直人、原研哉、佐藤可士和这五位日本著名设计师的对谈集成。在不同领域翘楚的这五位设计师,他们的设计观念与作品被众多的设计爱好者与业内人士推崇并喜爱。本书通过日常化的交谈和循循善诱的提问,在极轻松的阅读氛围下,向读者呈现了这五位设计师作品背后的构想、生活中灵感的来源,以及提炼创意和建立自身观点、态度的有效法则,而这些即作为一个广义的创意人所秉持的生活观念。它终将通过阅读影响读者看待设计的视角和态度,从而去思考和探寻生活本质。 目录: 三宅一生:制作进行时 隈研吾:与自然同行 深泽直人:站在平淡的极致处 原研哉:为什么“白” 佐藤可士和:我的品牌整理术 -
岛田庄司的神秘教室
《岛田庄司的神秘教室》是推理小说家岛田庄司的问答录。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分别从执笔的准备、构成与文章、陷阱的构想、创作的精神几个方面。立体的阐述了其思维方式与构成框架的方法。 -
快乐的每一天
《快乐的每一天》讲述了:小豆豆黑柳彻子在她主持的电视节目“彻子的小屋”中迎来了日本著名的电影评论家淀川长治。两人谈论童年往事、家人朋友、与电影的不解之缘……畅谈如何从日常琐事中寻找快乐,如何打造快乐的每一天。 《快乐的每一天》为黑柳彻子与淀川长治的对谈录。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乐观与真爱,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关于人生、亲情、工作与成功的佳作。 点击链接进入: 《永远的约定》 《小时候就在想的事》 《小豆豆与我》 《小豆豆频道》 《小豆豆和小豆豆们》 《小豆豆动物剧场》 《快乐的每一天》 《丢三落四的小豆豆》 《窗边的小豆豆(新版)》 《阿朝来啦》 《阿朝快100岁了》 -
1Q84之後~特集: 村上春樹Long Interview長訪談
村上春樹的小說世界,不單只有雙眼可以見到的現實,深藏在眼裡所沒見到的現實也可以清晰地浮現上來。這是彷彿可以直接碰觸到我們的心、身體,或者是在我們的深處陰暗處投射出光芒,個人的、普遍性的物語。 從1979年出道以來30年,一次又一次地成功變容,拓展了物語的領域和深度的這位作家,透過深藏在身體內的東西,將生存在現代的我們的物語,一個又一個地挖掘出來。2009年村上春樹推出長篇大作《1Q84》,將其30年創作生涯推上另一高峰。隔年5月,鮮少接受採訪的村上,罕見地接受日本新潮社雜誌《思考的人》總編輯松家仁之專訪。在箱根的新綠山中的三天兩夜訪談中,村上春樹回顧從1979年步入文壇以來的創作歷程,從《挪威的森林》、《發條鳥年代記》、《海邊的卡夫卡》,談到《1Q84》,從中可窺見作家寫作觀點的轉變、文體的轉變,以及,村上自己內心的轉變。故事是如何產生的?文學啟蒙從什麼書開始?對翻譯的看法、對其他作家的解讀,以及所謂的Little People究竟是什麼?村上春樹在這本訪談集中都一一詳細回答。除了談寫作與翻譯,訪談中並提及村上如何安排寫作的節奏、閒暇時間又做何消遣,最後也告訴讀者他今後的計畫。 -
照镜子的人
本书在摄影的话题之上,深入这些摄影家的创作、生活、转变以及对于作品的媒介属性与社会公共话题之间的 联系进行问答。同时,本书也涉及以下重要话题:摄影史,摄影教育,摄影与图片的分界,摄影的个体性,拍摄对象与拍摄者的关系,摄影的艺术与关怀之争,中国摄影的过度表达等常见病,对苦旅式拍摄状态的存疑,艺术拍卖,返乡,寻根潮,城市化进程,个人史,视觉训练…本书在提取被访者的艺术思想的同时,也着力于访谈的可阅读性。同时,试图进入摄影家的内心世界,将生活、经历等精神镜像与其作品所携带的影像诉求结合起来。 本书可说是“中国摄影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抽样调查”。 -
古老的敵意
7月20日,北岛在2011香港书展上作题为“古老的敌意”的演讲。他援引诗人里尔克《安魂曲》中的名句——“正因为生活和伟大的作品之间/总存在某种古老的敌意……”他认为一个好的写作者应该有意识地保持与所处时代、母语以及自身的某种紧张关系,并在演讲中批判“粉丝文化”。 大约一个世纪前,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在《安魂曲》中写下这样的诗句:"因为生活和伟大的作品之间/总存在某种古老的敌意"。 二十世纪开始的岁月,在汉堡和不来梅之间的小镇沃尔普斯韦德(Worpswede)聚集着不少艺术家和作家,包括里尔克。他们一起听音乐会、参观博物馆,在狂欢之夜乘马车郊游。其中有两位年轻漂亮的女画家就像姐妹俩,金发的叫波拉,黑发的叫克拉拉。里尔克更喜欢金发的波拉,但不愿意破坏这对理想的双重影像。在观望中,一场混乱的追逐组合,待尘埃落定,波拉跟别人订了婚。里尔克选择了黑发的克拉拉,与她结婚生女。七年后,波拉因难产死去,里尔克写下这首《安魂曲》献给她。 这段插曲,或许有助于我们了解里尔克的诗歌写作与个人生活的关系。纵观里尔克的一生,可谓动荡不安,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四年间,他就在欧洲近五十个地方居住或逗留。里尔克在《秋日》一诗中写道:"谁此刻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谁此刻孤独,就永远孤独"。这正是他漂泊生涯的写照。 里尔克的这两句诗"因为生活和伟大的作品之间/总存在某种古老的敌意",对我来说有如持久的钟声,绵延不绝,意味深长,尤其在当今乱世,或许可引发更深一层的思考--对于以写作为毕生事业的人来说,我们今天应该如何生活、如何写作、如何理解并处理生活与写作的关系。 所谓"古老的敌意",从字面上来看,"古老的"指的是原初的,带有某种宿命色彩,可追溯到文字与书写的源头;"敌意"则是一种诗意的说法,指的是某种内在的紧张与悖论。 -
村上春树,去见河合隼雄
《村上春树,去见河合隼雄》内容简介:对于村上春树所述说的美国的留学经历、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学生运动、奥姆真理教事件和阪神大地震对个人的;中击,河合隼雄给予了深层的理解,并谈论了他对箱庭疗法以及每个人独自坐拥的“故事”的重要性的看法。从“个体和日本历史的密切关联”到“有关婚姻生活的体悟”,《村上春树,去见河合隼雄》以极具现场感的方式,呈现了两位学者之间的对谈,轻松率性的言语中透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索和独到观察。 -
我的现实 我的主义
本书选取了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阎连科与评论家、翻译家的多次有关文学问题的对话,追寻土地、介入现实、谈论语言、评论世界文学,在观点交锋和激情碰撞中,勾绘出一幅文学图景。 这是一本写作宣言,一次生命剖析,一场从土地出发的文学之旅。阎连科畅谈自己三十年写作历程,细数笔下故事与人物的诞生。第 一次提出了“神实主义”创作观念,为我们理解中国文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