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政治

  • 清代地方政府

    作者:瞿同祖

    ◎著名史学家、社会学家瞿同祖先生于学术巅峰时期写就的经典之作。

    ◎从人的角度,了解州县级地方政府的运作和基层治理逻辑,认识清帝国结构性集体腐败的根源。

    ◎哈佛大学出版社1962年首版,至今仍是一个绕不开的起点,一座未被逾越的高峰。

    ◎深入浅出,简明易懂,即便是无学术背景的普通读者也能阅读无碍。

    ◎第三次全面修订译本,精益求精,忠于原作。

    ------------------------------------------------

    ★内容介绍

    《清代地方政府》是著名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瞿同祖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他于学术巅峰时期用英文撰写的一部经典之作。本书由哈佛大学出版社1962年首版,为瞿同祖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巨大声誉,至今仍是西方汉学界相关教学和研究中的必读书。

    民间有言“天高皇帝远”,学术界也有个论题是“皇权不下县”,作为最小行政单元的清代州县级地方政府,直接与普通百姓打交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清代地方政府》一书的写作目的就是描述、分析和诠释清代州县级地方政府的结构与运作。

    瞿同祖先生通过各种手稿和笔记,同时参考大量的官方资料,以极简洁的文字,介绍了州县官和他的四个辅助群体,即书吏、衙役、长随、幕友的职能、地位、收入、贪赃形式和纪律控制等,强调了清代地方政府实际上是以州县官为中心的“一人政府”。此外还重点讨论了士绅阶层在地方行政中的角色。

    《清代地方政府》是经典学术著作,但作者瞿同祖写作时的预期读者是对传统中国缺乏了解的英语世界的学子,故其叙述深入浅出,简明易懂,即便是无学术背景的普通读者也能阅读无碍。

    ------------------------------------------------

    ★媒体/名人推荐

    “《清代地方政府》是一本极为重要的书,其目的在于描述、分析并解释清代州县地方政府的结构和功能;作者也希望此书有助于政治制度的比较研究,并且为官僚政治与行政学提供资料。他的目的和希望都出色地达到了。”

    ——《亚洲研究学报》

    “在中国政府及行政的研究领域中……此书前进了一大步。由于对资料拥有广泛的知识,并具有洞悉内幕的见解,他提出了关于中国基层政府的第一部有意义和可靠的研究。”

    ——《美国历史评论》

    “瞿同祖先生没有撰写教科书,学术著述也较少,没有指导过研究生 (没有弟子) ,因此没有直接的传承,但自1980年代以来,他的著作和研究进路主要通过学术市场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一代不限于法律史的学人,获得了相当广泛的自发的社会影响,出现了一批或多或少地追求瞿同祖范式的研究著作。……但就研究的总体深度和水平而言,在我看来,似乎还没有超过这两本书,至少没有超过《清代地方政府》。”

    ——《在学术史中重读瞿同祖先生》,苏力(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真正意义上的经典性的学术著作,并不是仅仅给了读者一些个完美的结论,而是能够激发读者去思考、去扩展这些结论。《清代地方政府》就是这样的著作。”

    ——《再读〈清代地方政府〉》,郭建(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

    “瞿老对清代关乎庶政治乱的基层政府——州县的剖析,所提供的不为我们习知但时至今日仍受其熏习的细节和对制度与个人之间紧张关系的梳理与解析,在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的结合方面,几乎堪称完美。”

    ——《见微知著与求名责实之间》,王进文(中南大学法学院讲师)

  • 现代政治的正当性基础

    作者:周濂

    学者周濂政治哲学力作全新修订再版

    切入政治哲学核心,提供理解现实的脚手架

    在严肃的思考中获得直面复杂事态的勇气

    「编辑推荐」

    ★ 公共声音之外,学者周濂政治哲学力作全新修订再版。作为学院知识分子,周濂老师以其思维的清晰与对现实问题的深入分析,被认为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公共声音之一。他对现实问题能够做到如此清晰而深刻认识的来源都可以在这本著作中找到答案。

    ★切入政治哲学核心问题,提供理解现实政治的脚手架。乔纳森·沃尔夫在《政治哲学》中开篇即说,政治哲学只需回答两个问题:“谁得到了什么?”以及“谁说了算?”以政治哲学的术语表达,前者涉及的是“正义”问题,后者涉及的就是“正当性”问题。本书从区分“正当性”与“证成性”出发,通过辨析政治哲学上的相关研究,为我们理解国家、权力、政治义务与政治责任等提供了理论上的分析工具。

    ★ 在层层递进的论述中明确政治哲学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围绕“正当性”与“证成性”,聚焦现代政治的讨论域,作者援引汉娜·阿伦特、约翰·西蒙斯、大卫·斯密茨、罗尔斯以及哈贝马斯的理论,分析他们在此问题上的关注点以及理论的得与失,最后落脚于民主正当性问题,为理解现实民主政治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

    ★ 论证的严密与分析的透彻,带我们由概念辨析去把握与此相关的现实。通过界定“正当性”与“证成性”“合法性” “政治义务”“政治责任”以及“正义”的关系,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脉络清晰的概念地图,便于我们澄清由于概念混乱导致的对相关现实的无视和无知。

    ★ 以理论的厚度赋予我们直面当今价值多元时代的勇气。面对今天这个纷繁的多元主义时代,面对多数人在各种问题上的独断论立场,了解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掌握概念辨析的方法,无疑有利于我们坚定自己的立场,更清醒地直面问题。

    「内容简介」

    “是什么使得权力或强力成为道德上对的”是2000多年来政治哲学不断追问的问题。

    聚焦现代政治的讨论域,结合汉娜·阿伦特、约翰·西蒙斯、哈贝马斯及罗尔斯的观点,作者首先从概念分析的角度区分了正当性与证成性:正当性是一种“回溯性”的概念,它关注的是权力的来源和谱系,也就是从“发生的进路”去评价权力;而作为“前瞻性”概念的证成性,关注的是权力的效用和达成的目的,也即从“目的的进路”去评价权力,确立了道德评价国家的两条进路。

    从政治正当性与证成性的区分出发,作者进一步在政治义务与政治责任之间勾勒出一幅清晰的概念地图:国家正当性与公民的政治义务具有概念上的关联性,而国家证成性则与公民的政治责任相关联。

    由此,通过对概念关系的梳理标定了正当性在当代政治哲学概念地图上的位置,利于廓清被语言迷雾遮蔽的现实,帮助我们获得直面现实复杂事态的理论勇气。

  • 全民基本收入

    作者:[比利时]菲利普·范·帕里斯(Van Parijs) / [比利时]雅尼克·范德波特(Vanderborght)

    诺奖得主阿玛蒂亚•森推荐,法国经济协会2020最佳经济著作奖,“基本收入理论之父”帕里斯重磅之作,一本适合大众阅读的经济学著作,一场不可多得的跨学科全范围大讨论。一本书告诉你关于基本收入的一切。 大学问出品

    一笔无差别发放给所有人的、覆盖终身的钱,一个看似乌托邦的构想,一种帮助实现更广泛和真实的平等的方案。全民基本收入告诉你,这是可以实现的。

    【图书简介】

    “全民基本收入”这个名字或许陌生,但请你畅想,如果你可以每月固定获得一笔由政府发放的钱,它不会因为你不去工作或工资变高而取消,不会因为你单身或结婚而取消,不会因为你是女人或你是男人而有所不同……未来是不是突然充满希望!

    《全民基本收入》是“基本收入理论之父”帕里斯和范德波特写给大众的基本收入读物。随着传统福利国家在重压之下举步维艰,“全民基本收入”已然成为一项当今世界争论最多的社会政策提议。这本书不仅讲明了“基本收入”是什么,更有对历史上存在过的救济和福利政策源流的介绍,让读者脑中产生基本收入概念形成的思维导图;也有对各方担忧的全面回应,兼顾政治、经济、伦理、哲学多领域,是一场不可多得的跨学科全范围大讨论。

    【图书看点】

    1. 诺奖得主阿玛蒂亚•森、哈佛大学教授罗德里克、耶鲁大学教授阿克曼、埃尔斯托特倾情推荐;

    2.“基本收入理论之父”菲利普•范•帕里斯重磅之作,本书荣获法国经济协会2020最佳经济著作奖;

    3.一本书告诉你关于基本收入的一切。本书不仅讲明了“基本收入”是什么,更有对历史上存在过的救济和福利政策源流的介绍,让读者脑中完全形成基本收入概念形成的思维导图;也有对各方担忧的全面回应,兼顾政治、经济、伦理多领域,是一场不可多得的跨学科全范围大讨论;

    4.“后疫情时代”基本收入全球讨论火热,国内的相关书籍却少之又少,本书可谓开拓一片蓝海,在关心基本收入议题的同时,也对当下关于基本收入的激烈争议做出了回应;

    5.适合大众阅读的经济学著作。一本没有经济学公式的经济类书籍,不用因为担心读不懂、不会算数而头疼。所有关注平等、关注自由、关注贫穷、关注幸福感的人都应该阅读的书。

    【名家推荐】

    基本收入作为一种未来经济方案,可能对现代经济和社会产生根本性影响。即使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也仍未摆脱匮乏和不自由的困扰。所有关心这些问题的人,都应该阅读此书。范•帕里斯和范德波特呈现给读者的解决之道及其理由,既充满力量,又引人入胜,这是一本精彩的书。

    ——阿玛蒂亚•森(Amartya Sen),哈佛大学教授

    为了在二十一世纪实现社会正义,设计切实可行的计划,本书做出了重大贡献。

    ——布鲁斯•阿克曼(Bruce Ackerman),耶鲁大学教授

    如今,西方国家充斥着民粹主义运动,暂时掩盖了压迫和不平等的议程。在这个动荡的年代,无条件基本收入像一座灯塔,是促进所有人自由与平等的可行方案。

    ——安妮•埃尔斯托特(Anne Alstott),耶鲁大学教授

    两位作者体现了哲学家对道德辩护的关心,历史学家对先例的关注,经济学家对激励的关怀,经验主义者对证据的尊重,以及实践者对可行性的关切。

    ——丹尼•罗德里克(Dani Rodrik),哈佛大学教授

    不平等和贫困是困扰现代社会的真问题、大问题、难问题。《全民基本收入》一书汉译本的出版对中国读者也必将吹来一阵清风!

    ——黄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全民基本收入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阶段似乎有点乌托邦。如果,社会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恩格斯语);那么,科学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不能没有乌托邦。

    ——余文烈,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

    【编辑推荐】

    1.如果你没有听说过菲利普•范•帕里斯,请翻看Prospect杂志的“新冠时代”全球最具影响力思想家排名,你会发现他位列第八。在疫情带来全球范围内的冲击、传统社会保障制度面临挑战的情况下,我们不妨听听帕里斯和范德波特所主张的基本收入说了些什么。

    2.今天我们所熟知的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险已经存续了几个世纪,为什么还要开辟新的福利模式?当疫情促使我们反思当下的福利制度,基本收入的优势便凸显出来,如避开就业陷阱和失业陷阱,降低工作边际税率,避免污名化歧视等。

    3.诚然,忧患者会担心基本收入会使“懒人更懒”。这本书妙就妙在不仅局限于基本收入的一家之言,也对各方担忧作出了全面回应,是一场不可多得的跨学科全范围大讨论。

    4.不是经济学出身,害怕有门槛?别担心,这是一本没有公式和模型的书,只要你具备语言逻辑,就能跟随作者的步伐进入基本收入的世界。

    5.所有关注自由平等、关注贫穷、关注幸福感、关注共同富裕的人都应该阅读的书。

  • 法西斯谎言简史

    作者:[阿根廷]费德里科·芬切尔斯坦

    ★只有理解了法西斯与谎言的关系,才真正知道法西斯是怎么回事

    撒谎和政治一样古老。以更大的善为名掩盖真相,是大多数政治史的标志。君主、自由党和保守党也说谎,但谎言在他们那里是附带的,不像法西斯主义者,“我撒谎故我存在”,并且不知道自己在有组织地撒谎。法西斯得势的历史也即谎言掌权的历史。

    ★阿伦特的“平庸之恶”只说了一点,但还有更重要的一点

    阿伦特让我们了解了谎言在极权体制中的作用,但是她忽略了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为何法西斯主义者会将简单的、往往可憎的谎言视为真理,有的甚至不惜为之而死。本书表明,艾希曼不仅是平庸的,更是狂热的。这种狂热绝非只是病态的激情,背后有它自身的一套逻辑。

    ★不只是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打破在谈论法西斯主义时的欧洲中心主义

    一般讲法西斯主义,几乎等同于纳粹,偶尔延伸到意大利,过于欧洲中心主义,忽视了法西斯主义是一个跨国现象,尤其拉美是重灾区。而本书填补了这一块,并且主要以博尔赫斯为批评资源,让我们明白这位失明的大师绝非中国作家想象的,活在书本中。

    ★不仅是法西斯主义的历史,更是民粹主义的照妖镜

    民粹主义是根据民主时代的要求改头换面的法西斯主义,因此本书不仅分析了历史上的法西斯主义谎言,还剖析了特朗普、博索纳罗等当权的右翼民粹领袖言行背后的实质,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媒体推荐】

    关于法西斯主义与真理之间复杂而棘手的关系,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书了。

    ——贾森·斯坦利,耶鲁大学哲学系教授

    费德里科·芬切尔斯坦提供的这份重要的纲要,关乎一条贯穿着现代政治的隐秘的接缝。这不仅是一部灵巧的法西斯主义思想史,而且迫切地提醒我们,在我们这个充斥着“另类事实”和“假新闻”的时代之下,隐藏着深深的仇恨之井。

    ——《华盛顿邮报》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可能导致法西斯意识形态的假新闻、谎言、反转和心理学,请拿起这本薄薄的书。它让人大开眼界。

    ——亚马逊网读者

    【内容简介】

    法西斯主义历史带来的一个重要教训是,种族主义的谎言会导致极端的政治暴力。如今,世界各地涌现出了一波新的右翼民粹领袖。就像过去的法西斯领袖,这些民粹领袖的政治权力在很大程度上源自对现实的质疑,对神话、愤怒和偏执的支持,以及对谎言的宣扬。

    如果想了解我们棘手的当下,就需要关注法西斯意识形态家的历史,关注他们的修辞是如何,以及为何导致了大屠杀、战争和毁灭。

    本书旨在提出一个历史学框架,考察法西斯分子如何不仅接受谎言,而且将其整合为独特的、非理性的“真理”,以服务于其政治目的。法西斯主义所理解的真理不需要经验证据的证实,而是来自对超历史神话,尤其是种族主义神话的直觉确认。法西斯领袖被视为真理的化身,进而作为人民和民族的化身,依靠独裁式民主进行统治,操纵或发明事实。当有组织地撒谎成为生产神话的手段,法西斯主义必然是反对民主的,并且要求对历史发动战争。

  • 现代性及其不满

    作者:[美]史蒂文·史密斯

    耶鲁大学政治哲学公开课姊妹篇,施特劳斯派经典之作

    一本书囊括现代哲学大师名著

    从文艺复兴的马基雅维利到20世纪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索尔•贝娄,

    从小说与人生故事中,获取政治智慧,体验哲思愉悦。

    现代人有什么特殊?古代与现代有什么不同?

    现代人真的比古代人更幸福吗?

    ——理解现代心灵,应对孤独虚无,走出现代性困境

    编辑推荐

    ◎作者史密斯为耶鲁大学政治哲学名家,极受国内外读者欢迎;

    ◎社科畅销书《耶鲁大学公开课:政治哲学》姊妹篇;施特劳斯派政治哲学经典之作;

    荣获包括爱默生奖在内的多项学术奖项,2009年荣获莱克斯•希克森社会科学领域杰出教师奖;

    ◎讨论备受关注的古今之争和现代性危 机,思想文化领域的热门话题;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着“何为现代性”和“我们的不满”两个主题展开论述。

    在前一部分中,作者追溯了“现代性”概念在哲学中的历史,从“第一个现代政治科学家”马基雅维利,到将人类认知的核心定位到自己主观意识的笛卡尔,再到资产阶级市民社会的颂扬者黑格尔;

    而在后一部分中,作者则梳理了从卢梭到施特劳斯,再到索尔•贝娄等一系列“反启蒙”思想家或曰现代性批判者的理路。

    在全书的最后,他把选择建立或赞同何种意义上的现代性这个问题留给“现代人”自己去回答——我们无法避免成为现代人,但并不需要全盘接受现代性所包含的一切,也并不需要全盘否定之。

    媒体推荐

    ★这本书是思想史的典范之作——丰富、有穿透力、富有意义。史蒂文•史密斯完全把握住了关于现代性的智识传统,另外他还有一种行文清晰却不因此牺牲论题复杂性的天分。他让我们以新鲜的目光去看待许多有价值的事物。当他的学生一定很快乐。

    ——莱昂•威瑟迪尔,《新共和》知名编辑

    ★无论你是拥护现代性,还是从前现代或后现代角度对现代性提出批判,这都是一本会让你着迷、启迪你、激发你思考的书。其中的每一章都可以作为独立的论述文章成篇,而它们加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重要的论证。与此同时,阅读它们还能带来最高级别的智性愉悦。

    ——迈克尔•沃尔泽,新泽西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院士

    ★史蒂文•史密斯有力而简明清晰的思想史论著为我们关于“古今之争”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见解。他向我们展示了一群貌似各不相关的现代思想家和作家是如何通过探讨永恒的问题,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和观念的。作为一部关于“我们西方人如何来到今天”的著作,《现代性及其不满》会对我们关于自身未来的讨论大有裨益。

    ——迈克尔•罗斯,卫斯理安大学校长

    ★史蒂文•史密斯及时而有见解的新著,提出了许多深具洞见且范围广阔的对现代性及其内在冲突的讨论。未来的许多年里一直会有人阅读它。

    ——查尔斯•格里斯沃德,波士顿大学布恩哲学讲席教授

  • 房间里的成年人

    作者:[希]雅尼斯·瓦鲁法克斯

    ★编辑推荐

    ●希腊前财长眼中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国际政治版《纸牌屋》

    ●在国际政治里只有利益,没有道义,突破一国之内常规政治斗争底线

    ●希腊前财长回忆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来龙去脉,一书窥探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的波谲云诡

    ●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凸显的是欧洲的困局,欧洲的困局折射的是整个西方世界的窘境

    ★名人推荐

    ●杰弗里•萨克斯、马丁•沃尔夫、斯拉沃热•齐泽克、诺姆•乔姆斯基,一群永无可能站在一起的人共同称赞。

    ●杰弗里•萨克斯、马丁•沃尔夫、斯拉沃热•齐泽克、诺姆•乔姆斯基,一群永无可能站在一起的人共同称赞。

    ●杰弗里•萨克斯(经济学家、联合国秘书长前顾问):我们时代的修昔底德。

    ●马丁•沃尔夫(经济学家、《金融时报》副主编):一个非常、非常聪明的人,在关于欧洲的基本争论中,我认为他是对的。

    ●斯拉沃热•齐泽克(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斯洛文尼亚思想家):我心目中为数不多的英雄之一。只要有瓦鲁法克斯这样的人在,就还有希望。

    ●诺姆•乔姆斯基(美国左派思想家):一位杰出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分析家。

    ★媒体推荐

    ●《泰晤士报》年度时政图书

    ●《卫报》:《房间里的成年人》是一本对现代国际政治感兴趣的人均有必要读一读的书。欧元区危机,欧洲政治现状,改良主义政治的逻辑、局限性及其得以运行的原因,以上种种的内幕,该书均有精彩描写……瓦鲁法克斯剖析了一个执意要维持其自身糟糕逻辑而排斥其他选择的政治机器,其见地着实令人震惊。……瓦鲁法克斯写出了有史以来颇为伟大的政治回忆录之一……这是一个局外人讲述的国际政治的内幕故事……瓦鲁法克斯对现代权力的描述是有史以来颇为准确、颇为详细的。

    ●《华盛顿邮报》:《房间里的成年人》读起来就像一本小说,故事是一个骑着摩托车环游世界的英雄如何对抗暗黑又愚蠢的欧洲强权。

    ●《商业内幕》:世界上颇为有趣的人。

    ★内容简介

    2008年,起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为了稳定和刺激经济,各国政府纷纷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由此不断扩张。特别是部分欧盟国家,为了维持高福利,本来就长期实施赤字财政,并大规模举债,在金融危机影响之下,赤字和负债都达到了惊人的规模。2009年10月,希腊政府突然宣布,由于公共账目造假,自身财政赤字与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实际分别达到12.7%和113%,远超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3%和60%上限。自此,希腊主权债务危机正式拉开序幕。

    希腊作为欧元区国家,随即与欧盟展开了救助协商。而欧盟对财政紧缩的严苛要求和希腊极力想不受惩罚脱身的渴望之间,相去不啻十万八千里。

    谈判桌上唇枪舌剑,谈判桌下屈辱妥协,欧盟对希腊强力施压,希腊政府对民众难以交代,政治精英处心积虑于自己的前途,银行家千方百计地降低自己的损失,普通民众只能用选票为自己的未知命运开出一条更加难以预测的前路,而看穿一切的知识精英在此时登场了……

    本书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2015年初,欧盟委员会、欧洲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三驾马车”)为救助希腊采取的紧缩措施越来越严厉,严重拖累了本就存在结构性问题的希腊经济,使该国陷入财政紧缩—经济衰退的恶性循环之中。债务危机并未化解,政治和社会却持续动荡。绝望的希腊民众将反对实施紧缩政策以换取救助贷款的激进左翼联盟推上了执政舞台。身为资深经济学教授、知名博弈论专家的瓦鲁法克斯——也就是本书作者,临危受命出任财政部长,负责与“三驾马车”继续展开已陷入僵局的谈判。

    作者试图通过本书讲述,在自己任职的162天里,他是如何意欲重构希腊与欧盟关系,进而引发了一场影响全球的宏大斗争的。与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展开闭门谈判,在华盛顿密会权力掮客,清算本党政策主张争取中国支持,努力通过公投方式决定是否接受苛刻的救助条件,为了赢得更大谈判空间凛然辞职……他怀揣新的政策主张,游走于全球权力场,在与奥巴马、普京、默克尔、马克龙、拉加德、萨默斯等等大人物的对话与争论中,力图为希腊争得一个新的未来。他解决问题的逻辑简单而清晰,最终却不得不屈服于全球权力格局形成的大网。

  • 棋盘与网络

    作者:[美]安妮-玛丽·斯劳特

    政客和外交家长期以来将世界看成一个棋盘,在一场永无止境的战略优势博弈中分析大国的决策,预判各方的反应。然而,当今世界互联互通,国家、组织、机构、企业、个人等各类行为体共享全球舞台,网络权力成为新的权力形态,博弈论不再适用于解释和处理当前全球所面临的多种问题。《外交政策》杂志连续四年评选出的“全球100位思想家”之一安妮-玛丽·斯劳特打破棋盘与网络的界限,提出了一套新的网络战略理论。斯劳特认为,尽管目前各领域中棋盘式的竞争关系仍然存在,但网络时代的问题势必需要网络化的应对方式,我们必须学会理解、塑造并建立网络联系,打造全新的“网络战略思维”。作者介绍了恢复力网络、任务网络和规模网络三种具有不同结构和作用的网络类型,阐述了建立网络领导力的方法,同时明确了构建网络大战略的重要意义。本书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为政治、外交、军事、经济、商业、管理等众多领域的问题提供了网络化的思考角度和解决方法。

  • 政治学有什么用?

    作者:[英]加雷思·索思韦尔

    这是一本人人能读的实用政治学手册。

    40个直击生活痛点的问题,涵盖自由、平等、权威、公正和权利的方方面面。

    109位政治学巨擘,犀利点出日常情景所隐含的政治学内涵。

    本书能令你跳出庸常思维,像政治学家一样思考。

    —————————————————

    苏格拉底曾说过:“未经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

    “日常人文课”想告诉你:人生无处不反思!哪怕是柴米油盐的日常疑惑,也能从古往今来的人文大师那里得到靠谱的解答和接地气的建议。哲学会帮助你升华灵魂。政治学会教你解读世界和社会格局。女性主义能让你看穿无处不在的性别歧视。经济学会赋予你理性经济人的思维模式。心理分析会使你更好地认识你自己。

    翻开这套书,你将学会过一种经过反思的生活。

    —————————————————

    读者一旦读了这本书,一定会明显增进自己的政治学知识。政治学不在远处,就在身边。这就是本书不可忽视的价值所在。

    ——清华大学政治学系长聘教授 任剑涛

  • 金斯伯格访谈录

    作者:[美] 杰弗里·罗森

    本书记录了杰弗里·罗森与金斯伯格两位老友持续近二十年的对话。金斯伯格在此毫无保留地分享了一位大法官眼中的时代议题:法律应该为少数群体做些什么,两性平等在司法案件中推进了多远,最高法院如何应对党派政治的趋势,等等;也谈论友情、生活与爱。对话既呈现出金斯伯格在具体案件中追求平等、正义的深思熟虑,也还原了法袍之下的这位女性,时而严肃时而风趣,真诚而意志坚定,对生活充满热情。

  • 身份政治

    作者:[美] 弗朗西斯·福山

    「编辑推荐」

    ★ 福山新作,直击欧美民粹浪潮等诸多现象,从身份政治的角度考察国际政治形势

    本书是《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作者弗朗西斯·福山新近出版的作品。作者紧跟阿拉伯之春、特朗普执政、叙利亚危机等近年的国际事件,从“身份政治”这个关键的角度切入,解析形势变化的动因和理路。

    ★ 经典的福山式广阔视角,从柏拉图的《理想国》聊到本·拉登,追溯 “身份”的哲学和政治根源

    作者从哲学、政治学和现实政治三个维度解析了“身份”的诞生源头,既涵盖了欧美民粹浪潮、威权兴起、宗教纷争等全球政治动向,又深入挖掘古希腊和启蒙时代的哲学思想,由表及里地解析“身份”的诞生之源。

    ★ 首次阅读福山的推荐之选,帮助读者反思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身份”问题

    本书关注的“身份”议题既直指全球时政之要,又紧贴普通人的生活,涉及的民族、性别、阶级等议题,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身份”问题,且篇幅短小精悍,不似福山的前作那般遥远厚重,因而可谓初读福山的不二之选。

    ★ 刘瑜教授长文导读推荐,结合国际政治时事剖析身份政治的好与坏

    清华大学政治系教授刘瑜万字导读,结合阿富汗塔利班等近期热点新闻,总括本书梗概,指点思考身份政治的迷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福山的写作宗旨和思想魅力。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福山沿着三十年前《历史的终结?》一文开启的思考路径,围绕当今的身份政治为政治秩序带来的威胁,阐述了何为身份,以及我们该如何应对它导致的政治撕裂。作者从观念史和政治史两个维度展开论述,溯源苏格拉底灵魂三要素的希腊哲学传统,历数卢梭、斯密、赫尔德、黑格尔等思想家有关尊严的观念,漫谈民族主义、宗教和西方左右翼的消长兴衰,纵论阿拉伯之春、反移民浪潮和民粹主义兴起等当代政治议题,比较身份政治表现于世界各地的异同。他提出,身份不是当代政治催生的新鲜事物,它扎根于人类灵魂中的激情、对尊严的渴求与个体独有的生活体验,随着经济现代化与社会的快速变革而兴起,取代旧的社群形式,成为人们赖以争取承认的方式;它不是恒定之物,也并非必定导致社会的分裂。

  • 美日博弈

    作者:[美]克莱德·普雷斯托维茨

    【编辑推荐】

    1.美国商务系统前高管克莱德·普雷斯托维茨回忆录,亲历者讲述还原20世纪80年代美日贸易摩擦与谈判细节,涉及汽车、高铁、半导体等领域。

    2.这本书对当年克林顿政府采取对日贸易约束政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进而形成了目前决定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诸多法案。结合当下,阅读这本书也能理解美国为什么会实行强硬的对外贸易政策。

    3.书中就对外贸易实务中,美国相关各方间的信息壁垒、博弈甚或互相拆台的记录,颇有画面感,有利于旁观者厘清对美国内部决策体系的认知。

    【内容简介】

    20 世纪80 年代前半段,是日美经贸关系的转折期——美国从容忍来自日本的巨额贸易逆差,到通过贸易制裁扼制日本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进而挑战日本的产业政策和市场体制。

    这一转变并非美国出于日本在经济总量上追赶的顾虑,而是包括本书作者普雷斯托维茨先生在内的一线谈判官员和美国产业界人士就美国产业所面临的威胁不断发出警示所产生的影响。

    本书作者早年留学日本,在日本营商多年,自卡特政府时期即参与美日贸易谈判,历经三届美国政府,深谙日本文化,是深刻理解东亚模式的美国一线贸易官员代表,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在美国本土,他是有名的知日派,被称为“日本通”;在日本,他则被视为美国对日经贸政策的“鹰派”,《日本经济新闻》甚至在头版称其为“造成日美经贸关系紧张的罪魁祸首”。

    《美日博弈》一书详细记录了20世纪80年代美日贸易摩擦激烈的10年中两国各界就贸易问题的政策和态度变化过程:日本如何一步步在贸易和科技领域追赶美国;美国如何从放任日本的追赶到从协议和制度上约束日本,进而形成目前决定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诸多法案。

    本书是20世纪80年代美日贸易战的一手材料,从汽车、钢铁、飞机到半导体领域,作者以亲历者的身份留下了外人无法了解的细节。

    本书英文版甫一出版,即入选当年美国《商业周刊》年度十佳商业书籍;克林顿入主白宫后,便让其财经阁员熟读本书。本书也有助于理解美国时下为什么实行强硬的对外贸易政策。

  • 财富、贫穷与政治

    作者:[美] 托马斯·索维尔

    当代杰出经济学大师、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

    托马斯·索维尔全新力作

    美国亚马逊五星佳作,长居经济类图书排行榜

    ◎ 编辑推荐

    ☆亚马逊五星佳作,经济类畅销榜长青树。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作者、杰出经济学家、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托马斯·索维尔的全新力作,用经济学常识揭示财富不均、收入不平等问题。

    ☆质疑了美国公共政策的基本假设,揭露了政客和知识分子在贫富问题上的无知以及他们的主张的煽动性,纠正了政客、知识分子和各种骗子关于收入的说法,被称为“每个总统候选人都应该读的一本书”。

    ◎ 内容简介

    从古至今,不同国家的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大国崛起、湮灭是常有的事。中国在数个世纪中领先世界各国,后来却落后于工业革命后的欧洲;阿根廷曾领先法国和德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却在半个世纪后陷入政治危机,经济一落千丈。在一国内部,不同人群之间的收入水平也相差悬殊。美国黑人比白人更容易陷入贫穷,而华人、犹太人和黎巴嫩人不管移民到哪里都能不断创造和积累财富。

    究竟是哪些因素促成了国家的崛起、兴盛和衰亡?又是哪些禀赋让某一部分群体更容易获得财富?收入不平等和财富不均的成因到底是什么,以及如何在世界各国引起了大量社会和政治矛盾?

    经济学大师托马斯·索维尔在这部全新的作品中,利用丰富的历史材料,通过冷静的观察、精准的分析,深刻地探讨了这一当今世界最具爆炸性的话题。他戳破了权威人士和经济学家模棱两可的数据和耸人听闻的理论,从地理、文化、社会和政治4个方面,以最平实明了的语言揭露了国与国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问题。索维尔的研究超越了不同派系和理论的偏见,不仅为我们揭露世界的真相,也为我们提供了观察、思考和认识世界本质的方法。

    ◎ 名人推荐

    本书极具价值,揭露了政客和知识分子在贫富问题上的无知以及他们的主张的煽动性。索维尔博士纠正了政客、知识分子和各种骗子关于收入的说法,而且读起来非常有趣。

    ——沃尔特·E. 威廉姆斯(Walter E. Williams)教授,乔治梅森大学

    在索维尔的这本最新著作中,凝聚了他长期研究的成果,他质疑了美国公共政策的基本假设,并紧紧围绕他一直强调的——基于事实。

    ——杰森·莱利(Jason Riley),《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

    托马斯·索维尔理应拿诺贝尔奖。没有人像他一样写了这么多有洞见有深度的著作。他的最新作品是又一次令人震惊的观察,揭露了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的无知。他给我们呈现了文化、地理、政治和社会因素如何影响社会进步(或退步),这让沉迷于政治正确的人感到愤怒,却会让其他所有人更加明智。

    ——史蒂夫·福布斯(Steve Forbes),《福布斯杂志》(Forbes Magazine)

    索维尔把我们当前的争议放在国际背景下,这真是帮了我们一个大忙。

    ——《国家评论》(National Review)

    我数下来,索维尔写了52本书,包括1971年写成的《经济学:分析与问题》,其中的精准分析和无畏的评论一直为读者倚重……他的著作清晰明了,没有学术术语,也没有炫耀专业知识(很多学术写作就毁在这一点)……他的大部分著作仍在重印,这是对读者所付出的时间的回报,本书也是一样。

    ——《美国观察家》(American Spectator)

    本书应该是2016年美国大选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索维尔博士的这本书是科学与常识的巧妙融合,它揭示了为什么有些群体会陷入贫穷,以及社会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使他们摆脱贫穷……每个总统候选人都应该读一读本书,所有竞选代理人应该好好理解这本书……《财富、贫穷与政治》一书为消除争议提供了必要的敏锐知识武器,它提供的智慧可以帮助保守派设计出真正有所作为的政策。

    ——《布莱巴特》(Breitbart)

    本书对经济成功和失败的普遍原因的解释极具争议性……尽管索维尔没有给出任何轻易的解决方案,但他隐含的论点是,表现不佳的国家要认真地改变经济前景,文化因素必须发生改变。这一点值得深思。

    ——《科克斯书评》(Kirkus Reviews)

  • 宋代皇亲与政治

    作者:张邦炜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虞云国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邓小南、赵冬梅

    首都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李华瑞

    强力推荐!

    内容提要:

    在中国古代史上,因争夺皇权而骨肉相残的惨剧时有发生,然而,有宋一代却大体避免了皇亲国戚之间的权力之争,皇位的转移相对平稳。早在北宋后期,理学家程颐就将“百年无内乱”列为宋代“超越古今者五事”之首。所谓“内乱”,指宗室之祸、母后之祸、外戚之祸、宦官之祸等封建时代常见的政治祸患。此后直到近代,不少学者都持“宋代无内乱”说,但较少详细论证。本书认为,宋代基本“无内乱”,关键在于大体“无内朝”,具体表现有宗室任职受限、后妃较少插手朝政、外戚不预政、无阉祸等,并从道德观念、制度约束,以及皇权政治与官僚政治、皇权与相权、赵家天下与官人世界等多个角度,层层剖析了其背后的原因。

    本书行文简扼,逻辑清晰,内容丰富,涉及宋代后宫制度、待宗室外戚之法、士大夫的“克星”作用等,并对宋代皇权虚化论、赵宋王朝的“家天下”统治等进行了反思。

    名家推荐:

    本书深度梳理了宋代宗室、后妃、外戚等皇亲国戚以及服务宫廷的宦官等诸群体与皇朝政治的历史实相,回应了天水一朝是否形成内朝政治,有无所谓内朝之乱等大问题,并从士大夫政治的蔚然兴起,新儒学价值观念的深刻影响,祖宗家法的制度设计等诸多层面,逐次论述其深层原因,最终论断赵家天下仍是“君主专制的必然产物”,辨析切中肯綮,持论通达正大。

    ——虞云国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本书是宋代政治史,也是当年的制度运作史。帝制时期“家天下”结构中,皇亲作为特殊社会群体,对于朝廷政治的影响,无疑值得重视。作者聚焦于此,多角度探研,切中关键,揭示出历史纵的发展与横的关联。书中对于“家天下”、内朝等问题的精彩论述,至今仍然发人深省。通篇叙述生动鲜活,议论冷静中正,分析鞭辟入里,显示出作者洞察透彻的敏锐目光。

    ——邓小南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本书以皇亲国戚的认识价值何在,宋代究竟有无内乱,“家天下”统治应当如何理解,宋代是否形成内朝四个问题为切入点,并在与宋朝前后历史比较中,纵论宋朝宫廷政治,客观评价了宗室、后妃、外戚与宦官在宋朝政治中的地位与作用,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宋朝文官政治的特点,许多论点独具只眼。本书夹叙夹议,条理清晰,文笔流畅,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学术力作。

    ——李华瑞 首都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宗室、后妃、外戚、宦官这些皇帝的身边势力,在宋之前和宋之后,给帝制国家造成了难以计数的政治危机,甚至将整个国家拖入战争;唯有在宋朝,这四个群体基本没有出现危害皇帝和朝廷国家的状况。“本朝无内乱”,这是程颐的骄傲;“宋朝无内朝”,这是本书的结论。“无内朝”的制度结构究竟如何?“无内乱”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本书以翔实的史料、丰富的事例、扎实的论证、明快的语言带你一探究竟。

    ——赵冬梅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编辑推荐: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虞云国,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邓小南、赵冬梅,首都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李华瑞强力推荐。

    ◎宗室之祸、母后之祸、外戚之祸、宦官之祸,这些封建时代常见的政治祸患,为何在宋代基本不存在?

    ◎皇帝与士大夫共治的宋代,还是“家天下”统治吗?抑或,宋代天子已接近“虚位君主”,宋代政治已接近“君主立宪”?

    ◎在皇权转移相对平稳的宋代,人性、权力与制度三者之间有着怎样的幽暗不明与巨大张力?

    ◎本书将制度史研究与人物和事件相结合,辨析切中肯綮,持论通达正大,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学术力作。

  • 利马之梦

    作者:吕晓宇

    一个身陷志业危机的政治学学子,面对学术和生活的困惑,偶然得到机会前往秘鲁,进入一支总统候选人的竞选团队,亲身地实践何为“做政治”。在这个过程中,秘鲁乃至拉美的历史碎片不断闪现,作者的文本知识与现实经验不断碰撞,由此,他重新思考有关政治实践、学术意义和真实生活的问题。这本书不仅是作者个人的一段实践记录、旅行笔记,也是一个青年人对自身与世界、知识与行动的关系的真诚反思。在一场恍然的利马之梦里,潜藏着更多思考和行动的可能。

  • 伦敦日记

    作者:[苏联]伊万·迈斯基 著 / [英]加布里埃尔·戈罗德茨基 编

    *内容简介

    苏联驻英大使伊万·迈斯基于1932—1943年在伦敦写下一批珍贵日记,经加布里埃尔·戈罗德茨基谨严选编、作注而成书。日记中记述苏联在英的外交活动,见证了众多二战重大历史事件,由此可窥见苏联外交政策之制定、英国对参战态度之转变、战时诸人之心态等等,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文献资料。日记里讲述了迈斯基与丘吉尔、劳合·乔治、韦伯夫妇等多位英国政要的交往,更以生动笔法,带人们重临议事厅的演讲现场、海军部深夜密谈的房间、空袭阴云下的伦敦街道……日记中文版特别收录中国相关内容,揭示了苏联制定对外政策过程中,中国所起的作用。

    *媒体推荐

    这也许是20世纪最伟大的政治日记。

    ——保罗·肯尼迪(历史学家,《大国的兴衰》作者)

    希特勒的战争催生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政治日记,这些日记现在成了历史学家的重要证据……如今我们要在这份名单上添加迈斯基的名字……(迈斯基的)日记几乎让他付出生命代价。但现在,感谢一位熟练和敏感的编辑,让迈斯基获得永生。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无论对专业历史学家还是大众读者来说,迈斯基的日记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料。它为那些对苏联外交政策,苏联领导层的思想,英国政策、社会、二战前夕的外交政策感兴趣的人提供独特的视角。

    ——《俄罗斯评论》

    未来所有关于二战的新叙事都要征引这部日记中的史料。

    ——《伦敦标准晚报》

    迈斯基给人的印象是出奇的人道、幽默,有自知之明。他和丘吉尔的谈话绝对扣人心弦。对这一时期感兴趣的人,不会想错过他们。

    ——《星期日泰晤士报》

    在苏联档案中,不曾有一份为二战及其起源提供新见解的私人文献,具有如此的广度、价值和体量。翻阅过程中,我惊叹于日记的直观和坦率,还有迈斯基敏锐、入木三分的洞察力以及出色的行文。

    ——加布里埃尔·戈罗德茨基

    *编辑推荐

    1.获2016年普希金之家俄罗斯图书奖(the Pushkin House Russian Book Prize),被《泰晤士报》《卫报》《每日邮报》《彭博商业周刊》等英国多家主流媒体评为年度“最佳历史图书”。

    2.苏联外交官罕见私人日记,以“外交天才”(丘吉尔语)的第一人称微观视角亲历二战,提供二战起源新见解。

    3.聚焦戏剧性且重要的二战时代,体悟伦敦城内云谲波诡的外交、政治风云,直击国际关系的瞬息变化和大国力量的此消彼长,观风起云涌的世界局势。

    4.描摹左右世界命运的盟国政要群像,深刻遍察英国上流社会。

    5.全球已出版十一种译本,引发历史、外交、国际关系等多领域的热烈讨论和对二战的新思考。首度推出中文版,特别收录中国相关内容,编者添加特别按语,以揭示中国在苏联等国制定对外政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6.史学大家E.H.卡尔弟子、牛津大学万灵学院教授加布里埃尔·戈罗德茨基十二年精心编注,用翔实史料和严谨考证完整迈斯基日记的背景链条。

    7.图文并茂,内含115幅珍贵的私人图片。风云变幻的二战故事因日记体迸发鲜活的现场感。

  • 置身事内

    作者:兰小欢

    “在成功的经济体中,经济政策一定是务实的,不是意识形态化的。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直面真问题、深究真逻辑的复旦大学经济学“毕业课”

    ☆ 连接抽象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发展实际

    在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可行的动员与资源调配,推动经济增长?

    在确保增长的过程中,如 何获得更多资源和时间去建设和完善市场经济?

    ☆ 结合学界前沿研究与一线调研经历

    扼要论述+延伸阅读指引,满足弹性认知需求

    生动解说光伏、面板等行业案例,清晰复盘宽窄巷子、华夏幸福等建设经验

    ☆ 微观机制+宏观现象 双重维度串联中国经济生活中中知识与现象的碎片

    理解地方政府经济治理的决策与行动逻辑

    解读城市化、房价、贫富差距、债务、国内外贸易生态等现象背后各种要素的联动

    ☆ 从热闹的政经新闻中看出门道,从枯燥的政府文件中觉察到机会。

    “了解政府认为应该怎么办,比了解‘我’认为应该怎么办,重要得多。”

    ------------------------------------------------------------------------------------------------------

    本书是是兰小欢多年教学、调研与研究内容的凝练,将经济学原理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有机融合,以地方政府投融资为主线,深入浅出地论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笔触简练客观,并广泛采纳了各领域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解释微观机制,包括地方政府的基本事务、收支、土地融资和开发、投资和债务等;下篇解释这些微观行为与宏观现象的联系,包括城市化和工业化、房价、地区差异、债务风险、国内经济结构失衡、国际贸易冲突等。最后一章提炼和总结全书内容。


    通过对中国政治经济体系的论述,作者简明地刻画了地方政府进行经济治理的基本方式,并指出,中国政府通过深度介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逐步推动了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以一种有别于所谓发达国家经验的方式实现了经济奇迹。基于对改革历程与社会矛盾的回顾与分析,作者也在书中对当前推进的市场化改革与政府转型进行了解读,帮助读者增进对中国发展现实的把握。

  • 青年世代

    作者:李佳蓬

    《青年世代》是九零后作家李佳蓬的长篇科幻小说,李开复博士作序推荐。2221年的欧洲,是青年人的天下。刚刚大学毕业的丹尼,带着对挚友离奇意外的种种疑问,通过议员选秀一路过关斩将,进入了欧洲联邦议员的权力中心。看似欣欣向荣的社会背后,人工智能正在掌控欧洲的一切,机器生命正在觉醒之中,青年革命背后的秘密逐渐浮出水面,一场新的世界大战也迫在眉睫……

    主要看点

    ★ 李开复博士作序推荐,“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我们?”

    当人工智能学会思考,人类的命运,将何去何从?

    ★ 两百年后的世界,会是什么样?

    或许我们都不能亲历两百年后的世界,但我们每个人都是未来世界的造物主。

    ★ 假如世界由青年人主导,社会将如何改变?

    小说构想出一种“青年政治”,设置了“饥饿游戏”般精彩好读的选秀通关,自带弹幕效果。

    ★ 不同生命基于文明博弈的全新“抱团”理论

    名家推荐

    小说构想出一种“青年政治”,对未来社会的某些制度设计几乎像个白日梦。但作者在相关领域学有所长,因而让人读来又有不可思议的信服感,故事由此达成寓言般的效果。

    ——著名作家 小白

    这部长篇展现了作为九零后作者广阔的国际化视野与熟练的商业叙事节奏,将给当下的科幻写作版图带来新的冲击。

    ——著名科幻作家 陈楸帆

    将“少年中国”般开天辟地的锐气,“饥饿游戏”般生动的流行元素,融汇为一卷耐读而有趣的小说。

    ——评论家 金理

    一部自带弹幕的小说,每个人都忍不住要参与其中的话题。

    ——评论家、作家 项静

    青年世代--当一个独特的故事核到来,势必会策励作者进一步挑战自身,审视自身,勉力将幻想和现实朝着未来锻造,朝着一定的难度与可能锻造。

    ——评论家、诗人 木叶

    作者想象了200年后的世界格局、政治制度和社会关系,无疑这一切都基于现实的思考和推演,它呈现了年轻一代对自我和周遭世界关系的非凡洞见和卓越想象力。

    ——评论家 方岩

  • 血色花瓣

    作者:[肯尼亚]恩古吉·瓦·提安哥

    《血色花瓣》被认为是恩古吉最出色的代表作,这一书名出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里克·沃尔科特的《沼泽》一诗。作者以四个小人物的故事为主线,冷静地将历史事件的真相缓缓道来,以现实生活和回忆为背景,运用倒叙、插叙和顺叙等多重叙事方式,痛斥了官员的不作为,展现了由此酿成的悲剧。作品见微知著,将历史的沉重揉捏到小人物的生命之轻中。

  • 血色花瓣

    作者:[肯尼亚]恩古吉·瓦·提安哥

    《血色花瓣》被认为是恩古吉最出色的代表作,这一书名出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里克·沃尔科特的《沼泽》一诗。作者以四个小人物的故事为主线,冷静地将历史事件的真相缓缓道来,以现实生活和回忆为背景,运用倒叙、插叙和顺叙等多重叙事方式,痛斥了官员的不作为,展现了由此酿成的悲剧。作品见微知著,将历史的沉重揉捏到小人物的生命之轻中。

  • 秦制两千年

    作者:谌旭彬

    百代都行秦政制。——毛泽东

    中国两千多年的制度,犹秦制也。——梁启超

    中国社会自周朝之后就长期实行秦制。正是由于中国社会的此一政治传统延续了大约有两千年之久,期间各路势力永远在为皇帝宝座而展开厮杀。——清华大学教授 秦晖

    自秦朝至清末,从政治层面讲,中国历史基本上就是一段秦制不断强化的历史。——历史学者、作家 张宏杰

    ————————————

    沿袭两千年外儒内法,成就数百位帝王霸业。

    拆穿封建帝王只做不说的权力规则,解答秦制在古代中国长久存在的根源。

    从秦汉到明清的两千多年里,版图一直在变化,王朝不断在更迭,英雄人物在辈出,新品种食物在引进,工艺技术在増多,而底层民众的艰难生活,似乎从未有过大的改变。

    那么这一切的根源是什么呢?作者认为,是商鞅之道与韩非之术构造出了秦帝国,此后的历代王朝就依着这条路径在一直不停地走下去。无论历史怎样向前,秉持秦制的统治者们用商鞅、韩非之道治国,而讳言自己是商鞅、韩非的信徒,这也是两千年秦制帝国的常态。

    ——————————

    本书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力作,选取了16个历史横断面,着重探讨在每一个封建王朝的盛世背后,百姓生活的历史真相。作者直指封建王朝的核心理念“外儒内法”,将秦制帝国纷繁复杂的历史常态化、规律化,探索帝国运转的内在理路,揭示其延绵长达两千余年的奥秘;深入每一个截点,解读信史文献,用严密的逻辑掲开王朝治世的面纱,也颠覆了世人许多想当然的认知。

    这些历史横断面关联起来再现了两千年来秦制从萌芽到成熟,再到进化的全过程,为读者提供了另一种审视王朝兴衰的视角。

    ———————————

    自媒体写作超级大V 王五四 首次公开推荐的书!

    学者余世存、胡赳赳、刘勃联袂推荐!

    百万粉丝公号“腾讯·短史记”主编谌旭彬重磅新作!

    记录两千年来的盛世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