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政治
-
暴力之后的正义与和解
饱受暴力冲突伤害的社会,如何让其成员对过去的历史采取和解态度的?如何为一个和平而稳定的未来奠定根基?如何应对复仇的冲动?对前政府时期国家暴力行为的责任者应如何处置?个人和社区如何尽最大努力去妥善处理民族创伤的后遗症?本书中探讨了这些令人痛苦与困惑的难题,具体分析了不同社会在处理过去创伤问题上所采取的不同方式的优点和缺陷,明确指出了接受过去与展望现在和将来的和平文化之间的联系。 -
國際政治夢工場II
《序》 - 林輝 據 Simon 在序中所言,《畫皮書》和《幻影樓》﹐是他繼《國際政治夢工場》之後,關於電影的『個人筆記』。但我覺得,與期說這些是關於電影的筆記,倒不如說是 Simon 借電影『過橋』、帶領讀者放眼國際大世界的手段。 香港人,尤其是香港年青人常被批評為國際視野貧乏,然而所謂『國際視野』,其實本身也是一個不好掌握的概念。甚麼是國際?怎樣的視野?這大概已叫許多企圖擺脫『缺乏國際視野』罪名的莘莘學子頭疼不已。世界之大,二百多個國家,上下幾千年歷史,國際關係錯綜複雜,要認識得既廣且深,談何容易;雖然各種資料唾手可得,資訊爆炸卻令人不知從何入手,要抽絲剝繭地去認識大世界,如果缺乏興趣和求知慾──正如做其他學問一樣──將會是件令人痛苦不已的事。可有速成的捷徑?大概沒有,但如果能從學習中尋到樂趣,那這條路就易走得多了。Simon 作為引路人,以電影作為通向認識國際世界的橋樑,電影不再只是電影,而是如蜘蛛網般將許多看似不相關的知識連繫起來,向讀者呈現出當中紛陳的微妙關係。國際評論也不再是獨沽一味硬橋硬馬,從光影之中看世界,又是另一種味道。 然而單靠自己一支筆去改變社會始終難成氣候, 大概Simon 也知道引路人不易為,所以和我們一班朋友在 04 成立了 Roundtable,經過這幾年的艱苦經營,由本來的一個蚊型智庫組織,變成今天稍具規模的社會企業和智庫的混合體。透過研究、寫作、出版、知性旅遊、媒體協作、以及舉辦各類活動,我們都希望以新的思維,擺脫本地政治粗疏的二元分野,為本地社會科學和國際研究在香港開拓更廣濶的空間。誠然,在今天的香港,無論是社會企業還是智庫的路都是崎嶇艱難的,但我們都相信,若 Roundtable 這個實驗的成功,得益的將會是整個社會。 也許這些說起來都太沉重了,還是請各位安坐幻影樓,細看畫皮書,讓 Simon 帶你走進他的光影大世界吧! -
怎么抓特务
本书以反特片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反特片产生的历史和现实背景入手,通过特务形象塑造和如何抓特务的叙事分析,总结反特片的故事规律,归纳其叙事结构和叙事特点,系统梳理反特片的创作特征,不同时期反特片的时代特点,并展示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此类电影中蕴涵的丰富多变的社会信息和审美特质,审视中国社会几个历史阶段的独特风貌。 -
谁在导演世界
这是一部与目前在市场上流行的同类书籍完全不同的作品。本书以杂文、散文为形式、以哲理、历史思考为底缊、以现实文化为对象,深入剖析西方文明实质和本性,及其与东方文明相遇时产生的摩擦和冲突。全书从分析西方文明着手,一方面将西方文明一一解剖给中国读者看,使读者能够细细地深入观察,并通过本书进一步了解和理解西方文明;另一方面则反思我们自己两百年来是如何在西方文明的刻意误导下逐渐失去自我意识的。其独特的视角、独具风格的文笔和犀利且睿智的观点,足以令关注东西方文明史、同时常年习惯于“仰视西方文明”的读者产生醍醐灌顶的感受。这正是本书之魅力所在。 -
主流
《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内容简介:作者历时5年遍及30多个国家,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深入中东,采访了电影、电视、音乐、传媒、出版、商业戏剧、动漫、电子游戏等创意产业的1250位行业领袖,获得大量真实而精确的第一手资料。书中详细介绍了:美国电影如何在好莱坞、华尔街、美国国会和中情局的共同作用下成为世界主流文化?迪斯尼、索尼、新闻集团、贝塔司曼等国际文化资本如何通过并购、联合制作等方式逐步占领世界各国市场?全球文化精英和影视明星包括中国的张艺谋、章子怡如何被好莱坞招致麾下?日本如何通过漫画、流行音乐等实现它的“重返亚洲”战略?韩国如何通过韩剧从而促进三星等韩国产品在亚洲、中东等海外市场的销售?印度如何通过与好莱坞结盟来与中国抗衡?伊朗如何成为各国媒体追逐的目标?非洲如何成为欧洲、美国、中国、印度、巴西等共同争夺的市场?世界文化战争将形成怎样的新的地缘政治格局?在全球化和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谁将赢得全球文化战争的胜利? 海报: -
一切只是预演
香港制造•耶鲁*牛津“鬼才”; 用世界通史与政治隐秘写作。 全书共分四辑,广泛涉猎中外电影,并由电影“起兴”,巧妙地深入到世界通史、人性明暗、娱乐事件、政治隐秘多个层面。作者看似是在说电影,实际上却是把玩国际关系和电影间的互动,教读者如何从电影里看出繁复细密的国际政治与历史的变化。 其思想如剃刀,文风如影像,知识内涵更是引得两岸三地众多著名文化名人的一致赞誉,在泛电影的谈论之外,亦表现出很强的文学性。 -
国际政治梦工场
电影与政治,本来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电影剧情,往往影射政治的现实;而现实中的政治,也常比电影更富有戏剧性。本书为才子作家沈旭晖第一本中文简体字作品。他以电影做切入点,以其深厚的国际学养,凭借天马行空的跨界知识,层层剖析电影中的政治元素,追寻历史背景或国际真貌。作者在书中处处流露出这个时代难得一见的渊博,举凡中外历史、政治组织、学术思潮、党派关系,皆能娓娓道来,旁征博引,评论严谨。 -
双城故事
这是一部谈论电影,思考历史的书,20世纪的中国,战乱频仍,特别是日本侵华和紧接而来的国共内战,人们颠沛流离,生存环境模糊多变,暧昧迷离,正和邪、忠和奸的界线游移 定,不可能用简单化的二元思维来加以解读。 为了反思这段围绕着沪港双城的电影文化展开的故事,本书作者运用了大量极为珍贵的文字、影像资料,深入探讨日本占领区和英国殖民地的中国电影文化、错综复杂的中日文化关系、在战流散的困境下中国电影人的惶惑抉择、早期形成的暧昧难辨的香港身份、国语片和粤语片的纠缠互动。以及由此牵涉到的种种争议(如谁是“汉奸”,什么是“汉奸电影”等),着力重构抗战前后(1937-1950)上海和香港之间的双城故事。藉此呈现中国电影文化的复杂多义,重新审视一段被人忽略、遗忘的历史。 -
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
当思想被激情左右,知识分子还可靠吗? 《读书》、《南方都市报》、《新民周刊》、《国际先驱导报》、《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纽约书评》推荐阅读。 知识分子一定是照亮公共空间的火焰吗?理想主义的人要失望了。以海德格尔、施米特、本雅明、福柯、德里达等人的生平行藏为据,马克•里拉揭示了这些思想家如何为激情或时代风潮所迷惑,这些智识丰赡、影响过人的知识分子也曾笔底战栗,或隐蔽、或公开地偏向、支持极权主义,对暴虐政治制造的人类苦难,或拒绝承认、或文过饰非,甚至视而不见。历史行而无远,本书恰似一记幽微的钟声,既敲响了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也提示社会公众保持必要的警惕。 -
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内容简介:我总以为容忍的态度比自由更重要,比自由更根本。我们也可说,容忍是自由的根本。社会上没有容忍,就不会有自由。无论古今中外都是这样:没有容忍,就不会有自由。人们自己往往都相信他们的想法是不错的,他们的思想是不错的,他们的信仰也是不错的:这是一切不容忍的本源。如果社会上有权有势的人都感觉到他们的信仰不会错,他们的思想不会错,他们就不许人家信仰自由,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所以我在那个时候提出这个问题来,一方面实在是为了对我们自己说话,一方面也是为了对政府、对社会上有力量的人说话,总希望大家懂得容忍是双方面的事。一方面我们运用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的权利时,应该有一种容忍的态度;同时政府或社会上有势力的人,也应该有一种容忍的态度。大家都应该觉得我们的想法不一定是对的,是难免有错的。因为难免有错,便应该容忍逆耳之言;这些听不进去的话,也许有道理在里面。——胡适 -
Dealing with China
Hank Paulson has dealt with China unlike any other foreigner. As head of Goldman Sachs, Paulson had a pivotal role in opening up China to private enterprise. Then, as Treasury secretary, he created the Strategic Economic Dialogue with what is now the world's second-largest economy. He negotiated with China on needed economic reforms, while safeguarding the teetering U.S. financial system. Over his career, Paulson has worked with scores of top Chinese leaders, including Xi Jinping, China's most powerful man in decades. In DEALING WITH CHINA, Paulson draws on his unprecedented access to modern China's political and business elite, including its three most recent heads of state, to answer several key questions: How did China become an economic superpower so quickly? How does business really get done there? What are the best ways for Western business and political leaders to work with, compete with, and benefit from China? How can the U.S. negotiate with and influence China given its authoritarian rule, its massive environmental concerns, and its huge population's unrelenting demands for economic growth and security? Written in the same anecdote-rich, page-turning style as Paulson's bestselling memoir, On the Brink, DEALING WITH CHINA is certain to become the classic and definitive examination of how to engage China's leaders as they build their economic superpower. -
A Fighting Chance
An unlikely political star tells the inspiring story of the two-decade journey that taught her how Washington really works—and really doesn’t As a child in small-town Oklahoma, Elizabeth Warren yearned to go to college and then become an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an ambitious goal, given her family’s modest means. Early marriage and motherhood seemed to put even that dream out of reach, but fifteen years later she was a distinguished law professor with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why people go bankrupt. Then came the phone call that changed her life: could she come to Washington DC to help advise Congress on rewriting the bankruptcy laws? Thus began an impolite education into the bare-knuckled, often dysfunctional ways of Washington. She fought for better bankruptcy laws for ten years and lost. She tried to hold the federal government accountable during the financial crisis but became a target of the big banks. She came up with the idea for a new agency designed to protect consumers from predatory bankers and was denied the opportunity to run it. Finally, at age 62, she decided to run for elective office and won the most competitive—and watched—Senate race in the country. In this passionate, funny, rabble-rousing book, Warren shows why she has chosen to fight tooth and nail for the middle class—and why she has become a hero to all those who believe that America’s government can and must do better for working families. -
林肯选集
《林肯选集》摘自1832年3月9日在新塞勒姆对伊利诺伊州桑加门县人民的演说。这是林肯的第一篇公开演说、给《桑加门日报》编者的信,1836年6月13日于新塞勒姆、1836年6月21日给罗伯特·艾伦上校的信、摘自1837年1月27日对伊利诺伊州斯普林菲尔德青年学会的演说、1837年3月3日在伊利诺伊州立法机关提出的异议。这是林肯关于奴隶制的第一个政治行动、给玛丽·欧文斯小姐的信,1837年5月7日于伊利诺伊州斯普林菲尔德和给玛丽·欧文斯小姐的信,1837年8月16日于伊利诺伊州斯普林菲尔德等等。 -
何方谈史忆人
《何方谈史忆人:纪念张闻天及其他师友》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何方党史笔记的集结。它不是单纯从亲历、亲闻写起,而是从大量的史料出发,旁征博引,梳理了毛泽东与张闻天关系的演变,客观地澄清了遵义会议到延安整风这段关键性的历史,具体而微地表述了自己多年的观察心得与体会。、第二部分是作者对师友纪念文章的汇集。新中国成立后,何方长期担任张闻天的助手,先后担任驻苏联大使馆研究室主任和外交部办公厅副主任,是许多重大事件的亲历者。从他的怀念文字中,可看出张闻天、刘英、李一氓、宦乡、李慎之、陈乐民。孟用潜等老一辈革命家和学者的伟大的精神追求与人格风范。其中,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为首次披露。 -
最後的亞細亞孤兒
看過龍應台《大江大海 一九四九》, 你也不能錯過…關於1949 台灣人的故事 關於1949的故事,不是只有老兵和戰爭, 在島嶼此岸,二十六歲的青年李登輝、彭明敏, 四歲的滿洲國御醫遺腹子黃光國, 在一九四九的時空下,這些人和他們那代台灣人的生命, 交織出怎樣的台灣命運? 他們的故事,對我們和我們的未來有何影響? 兩岸大未來—牽動兩岸局勢的關鍵變化 該如何「合中有分,分中求合」, 既能顧全台灣「面子」,又能共創兩岸雙贏「裡子」? 讓亞細亞孤兒的悲情,在我們這一代終結! 李登輝:我是不是我的我 唯有了解台灣人在認同問題上所遭受的苦難,才能明白:面對「不是我的我」,是什麼意義。 彭明敏:他所嚐到的是一個被出賣的理想主義者的悲痛 他甚至揚言為身上的華人血統感到可恥,希望子孫與外國人通婚,直到後代再也不能宣稱自己是華人。 黃光國:我希望自己是「最後一個亞細亞孤兒」 我的父親黃子正之所以會成為「末代皇帝的台灣御醫」,是因為他獨特的台灣人身分;可是,這樣的身分認同,也導致我們一家不幸的際遇。我成長的經歷,讓我充分體會到「亞細亞孤兒」的悲哀。我在學術研究和社會運動方面大半輩子的努力,也是希望台灣與大陸之間的關係能有合情合理的安排,自己是「最後一個亞細亞孤兒」…… 無論是生在滿洲國的「末代皇帝台灣御醫遺腹子」,還是留學日本時遭遇美軍轟炸致殘的台灣青年,或者在二十二歲以前都認同自己是日本人、以武士道自許的台籍菁英,他們的生命歷程對一九四九年後的台灣,都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社會心理學大師、《民粹亡台論》作者、台大心理系教授黃光國的最新力作《最後的亞細亞孤兒》,從日據時期以來數個代表性人物、歷史、時事、以及個人家族經歷出發,記錄島嶼此岸的一九四九,也試圖為紛雜難解的兩岸關係,指出一條新出路。 -
大法官说了算
您对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认识,是不是还停留在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米兰达诉亚利桑那州案、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发生的那些时期?您了解现任九位大法官的背景、经历、个性与司法立场吗?在这个 Twitter、Facebook与Myspace盛行的年代,九位大法官如何思考、办案?他们使用维基百科吗?他们还阅读法学期刊吗?他们有自己的律政偶像吗?他们为何在审判中扮演历史学家角色?他们如何处理判决书中的“脏话”?他们退休之后,如何发挥余热?这本书尝试在回答上述问题的同时,告诉您一个最新、最In的联邦最高法院。 2007年至2010年,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们做出了一系列判决。他们加大了对在校学生言论自由的限制,但又宣布校方对学生的“光身搜查”违法;他们认为处决奸淫幼童者违宪,却又确认了注射死刑的合宪性;他们要求民选法官必须在一方当事人为本人捐助者的案件中回避,又放开了企业、工会对政治选举的资金介入;他们要求CSI专家必须出庭作证,还命令不雅词汇退出电视节目。有人说他们与时俱进,顺应时势;有人骂他们祸国殃民,开历史倒车。真相到底如何?这些判决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力量博弈与法理智慧?这本由中国最高法院法官所著的书将为您揭开谜底。 -
谋位
《谋位:张居正从少年到国相》是第一本描写成名之前张居正的历史小说,讲述了他从一个懵懂少年开始,经过艰难的选择、漫长的奋斗,最终踏进权力中心、站上历史舞台的仕途进取历程。 -
谷牧回忆录
《谷牧回忆录》记述了自己的早年生活、求学经历、革命生涯,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年代的开拓历程,有革命生涯的峥嵘多彩,有建设年代的殚精竭虑,更有作为“改革开放新政策的得力的实施指挥员”的艰辛开拓。回忆录中既有作者本人的亲历亲为,也有作者把自己摆进去对党的事业发生的一些曲折和失误的反思。因此,这本回忆录“无论作为党的历史中的一些侧面的剪影,还是作为一个老共产党员的革命和人生历程的记述,都是很珍贵的。过来人、当代人、未来人读一读它,都会从中获益的。”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