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政治
-
政商中国
在动荡莫测的大变局中如何在商言商 读懂中国近现代史的另一个角度 作为跨越几代政府的著名商人 如何能在起伏跌宕的时代屹立不倒? 如何在公共政治与私人商业利益之间游走? 如何左右了晚清后中国政治经济的走向? 晚清民国时期富贾层出,为何没能形成将中国带入现代社会的资产阶级? 一本有深度的书。虞洽卿同时运作多种资本:经济、政治和社会资本,也获得多种回报。其中的矛盾,选择,利弊,可让我们看清真实的社会,看懂这个社会的商人。——吴思 在当今政商关系盘根错节,既相互依存又冲突对立,高度聚焦社会眼球并影响国家大势的情况下,这本《政商中国》的出版可谓正逢其时。冯筱才是研究近现代中国工商经济史的专家,史料发掘及研读堪称一流,这本书足以代表他的水平。而更为重要的是,这本书可以告诉读者,要了解当今种种现实之由来与逻辑,当可回到历史中去找找原因。——杨奎松 研究二十世纪的历史脉络,政商关系问题是绝对绕不开的,本书运用新发掘的一手历史档案及公私史料,全面重建虞洽卿这个跨越几代政府的著名商人的经历,对20 世纪中国上半期的政商问题做一贯通性研究。 作为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历史人物之一,大约从1940 年代开始,学术界及舆论界对虞洽卿的描述、讨论与评价就极多。大致来看,学者笔下的“虞洽卿”大致上是三幅不同的面貌:江浙财阀、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这三种概念标签,从一开始就被人选择性地贴在虞洽卿的身上,但无一例外地都与意识形态政治有关。但是,如果全面考察虞氏的个人历史,“政商”也许是最适用于他的身份定义。 本书共分为六部分,从1891年-1945年,对虞洽卿及其所经历的几代政府的关系逐一分析,描述这种合作关系是如何逐渐强化和巩固,成为近代中国的“潜流”,并建立起一种隐性“政治结构”的。而这种关系,也深深影响了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读懂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另一个角度。 -
卡斯特罗与古巴
在哥伦布于1492年发现新大陆之后的近三个世纪里,古巴这颗"加勒比海明珠"在西班牙的美洲帝国内仅是在经济方面扮演着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角色。在古巴首次采掘出金矿后,西班牙征服者们开始在这里种植甘蔗、烟草和咖啡。但事实上,由于古巴岛所处的地理位置正好是新大陆和西班牙之间的海上通道,所以它最初发挥的是行政和战略方面的功能。西班牙人对当地土著进行大规模的屠杀,导致当地人口锐减,故古巴对劳动力的有限需求(当地的经济缺乏活力的结果)主要通过由非洲输入的奴隶来满足。(直到19世纪中叶,古巴对体力劳动者的需求仍十分有限。) -
嘉庆皇帝
《嘉庆皇帝》以作者在CCTV-10“百家讲坛”所作同名讲座为基础整理润色而成。不幸处于王朝盛衰轮回的拐点,他肩负帝国的兴衰,又面临诸多的限制;努力勤勉,却又难振朝纲。让我们跟随清史专家、辽宁师范大学喻大华教授,走近风雷激荡又充满矛盾的嘉庆时代,感受嘉庆帝这位不甘平庸却又无力回天的帝王不一样的悲剧人生。 -
The King Never Smiles
Thailand's Bhumibol Adulyadej, the only king ever born in the United States, came to the throne of his country in 1946 and is now the world's longest-serving monarch. This book tells the unexpected story of his life and 60-year rule: how a Western-raised boy came to be seen by his people as a living Buddha; and how a king widely seen as beneficent and apolitical could in fact be so deeply political, autocratic, and even brutal. Paul Handley provides an extensively researched, factual account of the king's youth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 ascent to the throne, skilful political maneuverings, and attempt to shape Thailand as a Buddhist kingdom. Blasting apart the widely accepted image of the king as egalitarian and virtuous, Handley convincingly portrays an anti-democratic monarch who, together with allies in big business and the corrupt Thai military, has protected a centuries-old, barely-modified feudal dynasty. When at nineteen Bhumibol assumed the throne after the still-unsolved shooting of his brother, the Thai monarchy had been stripped of power and prestige. Over the ensuing decades, Bhumibol became the paramount political actor in the kingdom, crushing critics while attaining high status among his people. The book details this process and depicts Thailand's unique constitutional monarch in the full light of the facts. -
《时代》上的中国面孔
《时代》——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之一,由出生于中国的美国人亨利·卢斯和布里顿·哈登筹资6.8万美元于1923年创办,其观点代表并影响着人们特别是西方国家的受众对新闻事件的看法。在《时代》创刊至今的80余年里,美国人从未停止过从大洋彼岸远眺中国。回顾《时代》周刊封面上那些在不同的文化底色下描绘出的一个个中国面孔,也许可以让我们对自己进行一次与以往不同的回访。有以下人物曾经上过《时代》主刊(美国本土版)的封面:吴佩孚、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宋美龄、溥仪、汪精卫、陈诚、宋子文、陈立夫、毛泽东、吴国桢、周恩来、罗瑞卿、刘少奇、李富春、陈毅、林彪、江青、邓小平……《时代》——这本美国最大的新闻周刊之一正是透过这些中国面孔来解析中国历史,揣测中国社会走向。当然,在这关注过程中美国人的视角和观点总会和我们自己有些不同。于是,当《时代》的关注与我们认识的历史碰撞在一起的时候,很多事情便变得更加丰富而立体起来。《时代》杂志创刊至今八十余年,美国人从未停止过从大洋彼岸远眺中国,在他们笔下的中国人、中国社会和我们自己了解的中国人、中国社会总是有些不同之处,例如他们曾用拿着各式工具ant-people来形容中国人;例如在某个时期,他们在毛泽东称呼为“红色中国的老板”,又在其身后绘上了密密麻麻的蝗虫。本书作者从1924年美国人第一次用中国人——吴佩孚作为时代的封面人物开始,一直写到2005年——《时代》主刊用穿着“LV”的毛泽东作为封面人物,用《时代》上的中国面孔,切入波澜起伏的中国近、现、当代史,让读者一睹:八十余年里《时代》是怎样描述中国,描述中国人物,而我们的历史又是怎么样。 -
战争回忆录(共3册)
第一卷名《召唤》,叙述的时间从 1940年起,到 1942年年中为止。第二卷名《统一》,从1942年年中起,到1944年为止。第三卷名《拯救》,从1944年8月起,到1946车1月为止。 第一卷中,戴高乐叙述了法国统治集团投降前后的一些情况和“自由法国”建立的经过。还以很多篇幅叙述了法国与英美的关系,特别是与英国的关系。 第二卷叙述的历史时期从1942年7月纳粹德国的侵略气焰开始被阻遏到1944年8月戴高乐跟随美英军队回到巴黎为止。这正是斯大林格勒(现为伏尔加格勒)战役后、希特勒节节败退终至灭亡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戴高乐一方面积极争取盟国对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的正式承认,一方面控制国内局势。 第三卷从1944年8月戴高乐回到巴黎写起,到1946年1月他被迫下台为止。这一时期正是希特勒德国从继续节节败退到无条件投降,美英法等国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到国内问题上来,同时彼此之间的明争暗斗开始激化的时期。戴高乐从他自己和法国的角度出发,在第三卷中主要描述了这方面的问题。 在《战争回忆录》中,戴高乐将军代表了虽然有过战败和投降历史,却仍不失其价值的一个真正的法国。该书以第一人称记述,以他本人的观点详细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将重点放在法兰西拒绝与敌人合作等主题上。 -
蒋介石一家人
这是一部蒋氏家庭的生活照,具体描绘了蒋介石从祖上到儿孙的真实生活。这是一部蒋家王朝的政治照,全面实录了蒋家王朝从蒋介石到蒋经国两代“人主”的政治生涯。这是一部南京岁月的全景照,充分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沧桑和人事变迁。这是一部台湾日子的写实照,生动再现了蒋介石一家人目前的生活现状。浙江省奉化县溪口镇是蒋介石的故乡,因诞生了蒋家王朝的两代“人主”而名扬海内外,国民党的钦定史书誉称:地灵人杰! 溪口镇地处四明山南麓,在宁波西南39公里处,奉化城西北15公里处。溪口之名,得自剡溪之水。剡溪源头,主流出于剡界岭,由新昌入奉化镜,称剡源,凡有九曲而汇于甬江,东流入海,人称剡源九曲。第一曲为六诏,相传王羲之曾隐居于此,东晋元帝六次下诏征其入朝而均遭婉拒;第二曲为跸驻,相传吴越王钱�曾驻跸于此。 -
白宫发言人
我爱这个在白宫的职业——几乎每一天。 做白宫新闻发言人是我所能想象拥有的最值得、最迷人、最激动和最享受的职务,同时,它也是我所能想象拥有的最艰巨、最困难、最难挨和最折磨人的职务。从定义上来说,这个职务是自相矛盾的。直到今天,我都不知道自己怎么会如此深爱一个看起来如此困难的事物。 本书是前白宫发言人阿里·弗莱舍的自传,主要内容是回顾21世纪初美国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2000年大选、9.11事件以及“炭疽”袭击事件、伊拉克战争爆发、在白宫的生活及与媒体周旋的经历、白宫记者大腕的面目、导致他作出离开白宫决定的因素等等。书中围绕弗莱舍两年半的白宫生涯、召开的三百次新闻发布会为主线,讲述了他的白宫生活、他跟随布什总统去过的每一个地方、经历的每一个重大事件,智斗白宫记者团种种刁钻古怪的问题。弗莱舍与白宫记者团过招从他出任白宫发言人开始到在白宫发言人职位上的最后一次新闻发布会从未停止。这标志着其政治生涯的顶峰,也是新闻发言人学习的范本。 -
Thomas Jefferson
In this magnificent biography, the Pulitzer Prize–winning author of American Lion and Franklin and Winston brings vividly to life an extraordinary man and his remarkable times. Thomas Jefferson: The Art of Power gives us Jefferson the politician and president, a great and complex human being forever engaged in the wars of his era. Philosophers think; politicians maneuver. Jefferson’s genius was that he was both and could do both, often simultaneously. Such is the art of power. Thomas Jefferson hated confrontation, and yet his understanding of power and of human nature enabled him to move men and to marshal ideas, to learn from his mistakes, and to prevail. Passionate about many things—women, his family, books, science, architecture, gardens, friends, Monticello, and Paris—Jefferson loved America most, and he strove over and over again, despite fierce opposition, to realize his vision: the creation, survival, and success of popular government in America. Jon Meacham lets us see Jefferson’s world as Jefferson himself saw it, and to appreciate how Jefferson found the means to endure and win in the face of rife partisan division, economic uncertainty, and external threat. Drawing on archives in the United States, England, and France, as well as unpublished Jefferson presidential papers, Meacham presents Jefferson as the most successful political leader of the early republic, and perhaps in all of American history. The father of the ideal of individual liberty, of the Louisiana Purchase, of the Lewis and Clark expedition, and of the settling of the West, Jefferson recognized that the genius of humanity—and the genius of the new nation—lay in the possibility of progress, of discovering the undiscovered and seeking the unknown. From the writing of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to elegant dinners in Paris and in the President’s House; from political maneuverings in the boardinghouses and legislative halls of Philadelphia and New York to the infant capital on the Potomac; from his complicated life at Monticello, his breathtaking house and plantation in Virginia, to the creat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Jefferson was central to the age. Here too is the personal Jefferson, a man of appetite, sensuality, and passion. The Jefferson story resonates today not least because he led his nation through ferocious partisanship and cultural warfare amid economic change and external threats, and also because he embodies an eternal drama, the struggle of the leadership of a nation to achieve greatness in a difficult and confounding world. -
慈禧
◆邦諾書店2013年最佳非文學書 ◆《紐約時報》2013年注目書籍 ◆《紐約時報》《經濟學人》《金融時報》《星期日泰晤士報》《BBC 歷史雜誌》一致推薦 ◆2013年10月誠品外文選書 重新評論慈禧的功與過,暢銷傳記作家張戎最新巨作,附有多張珍貴歷史圖片,全球中文版首度面世。 慈禧,是「紫禁城唯一的男子漢」! 從低等嬪妃成為全球三分之一人口的統治者,帶領中國跟上世界現代化的浪潮,她是慈禧太后──東方的維多利亞女王。 戊戌變法的發動人是慈禧? 慈禧在臨死前爲什麽要毒死光緒? 挪用北洋海軍經費、建造頤和園的慈禧,其實是影響清代中國改革的第一推手? 史家說慈禧干預朝政、禍國殃民,卻不知道在中國男人專政的舞台上,慈禧獨有過去帝王沒有的智慧與能力。1860年,英法聯軍攻進北京;逃至承德避暑山莊的咸豐於1861年逝世,二十五歲的慈禧此時發動政變,成為實際掌權者,改變了中國的命運。慈禧意識到,那是個全球化初始的年代,不想落於人後,唯一之道就是奮發圖強,躋身現代文明的世界。 慈禧揭開了現代中國的序幕。她開闢國家需要的財源,海關稅收直線上升;大膽任用外籍人士,讓「同文館」增加自然學科的學習項目,最終廢除科舉制度。慈禧不僅開了派留學生、派駐外使節的先河,還系統地派政府官員出國考察,為此制定了《出洋遊歷章程》,後世學者稱為「晚清中國人走向世界的一次盛舉」。 至今仍為中國國民經濟大動脈的京漢鐵路,是慈禧的決策;她並以獨到的見解面對俄國、日本、法國的侵略。在光緒皇帝主持簽訂馬關條約時,只有慈禧一人主張拒絕日本的條件。 本書取材自中外官方與私人文件,深度刻畫世人未知的慈禧一生,包括她的失誤與過錯,愛情與日常生活。懂得與意見不同的人合作的她,改革靠的是順應歷史潮流,同時還留下了重要的創舉──推動君主立憲、國會選舉,實行新聞自由,解放婦女纏足,鼓勵女子接受教育……她是開啟現代中國的皇太后,本書不僅還給她一個公道,也為中國變法求強的歷史時刻,留下無可取代的珍貴紀錄。 【媒體好評】 「一本精采又豐富的傳記,想知道現代中國起源的人都該一讀。」 ——《圖書館學刊》 「張戎的新書教人欲罷不能……大量引用全新中國史料,以擲地有聲的論證,為慈禧太后平反。……這本慈禧太后的全新傳記令人驚奇之處,在於一百年前的清廷面臨的挑戰,竟與今日的中國共產黨如此相似……慈禧太后高潮迭起的人生值得借鏡。」 ——《紐約時報》 「張戎的新書探究一位充滿傳奇的歷史人物,一位權詐幹練的皇家妃嬪,接連輔佐兩位中國皇帝,垂簾聽政數十載,帶領中國平穩走向二十世紀……毛澤東權威傳記的作者再度大顯身手,呈現精采絕倫的宮廷權術。」 ——《紐約雜誌》 「《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的作者為慈禧太后平反,將其奉為造就現代中國的功臣……張戎並不諱言慈禧太后確有過失,比方說縱容義和團拳民對抗西方列強,導致血流成河的殺戮悲劇,但當時的中國之所以能脫胎換骨,終究還是歸功於慈禧太后的旺盛精力、卓越遠見與堅定務實。」 ——《紐約客》 「張戎筆下的慈禧太后面目一新,在我看來,這個新面目頗為真實。她賦予慈禧獨一無二的評價,正如書名所示『開啟現代中國的皇太后』……張戎寫了一本截然不同,真實可信的慈禧太后傳記。」 ——《紐約書評》 「(張戎)運用她挖掘真相的本領與犀利的筆鋒,道盡一位平凡的妃嬪登上權力顛峰,成為統治中國的太后的歷程。張戎挖掘出的歷史煙雲只能以深厚浩瀚形容……壯闊與細膩兼具……張戎的最新巨作,無疑將成為慈禧太后傳記的權威,也是衡量同類作品的標竿。」 ——The Daily Beast 「《慈禧:開啟現代中國的皇太后》應可獲得不少讀者青睞,不僅是研究中國的人,任何一個對全球事務有興趣,想探討中國對全球事務的影響的人,也會對這本書送上喝采……這是一本扎實生動的作品,以慈禧太后為主角,呈現了大量複雜史料,讀來卻絲毫不覺無趣,看完這本書,不禁覺得這段風雲變幻的中國歷史還值得大書特書。」 ——《紐約書訊》(New York Journal of Books) 「張戎與丈夫喬.哈利戴合著的《毛澤東:鮮爲人知的故事》,終於將毛澤東拉下搖搖欲墜的神壇。現在她又破除了許多人不假思索就照單全收的迷思,告訴世人,慈禧太后……並不是一個工於心計,蛇蠍心腸又極端保守的女魔頭,而是張戎筆下『現代中國的真正改革』的推手……真是個精采絕倫的故事……張戎以精闢的見解切入,呈現一段易懂又有趣的歷史。」 ——London Evening Standard 「慈禧太后的不凡人生,具備了精采傳奇的所有元素:離奇、險惡、勝利與恐怖。」 ——《經濟學人》 「研究扎實、才華洋溢,精通中華文化的作家張戎出手,不僅學者關注,普羅讀者也必將另眼相看。」 ——《書單》 「張戎以熱情澎湃的筆鋒為慈禧太后平反,敘述一位官宦之女如何費盡心機,成為權傾中國數十年的皇太后、女權主義者與改革家……這本精采的傳記總算還給慈禧太后一個公道。」 ——《科克斯評論》 -
中国为什么要改革
《中国为什么要改革:思忆父亲胡耀邦》内容简介:由全国工商联原党组书记、胡耀邦同志之子胡德平撰写的《中国为什么要改革:思忆父亲胡耀邦》一书对胡耀邦同志在“文化大革命”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以及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期间,关于中国改革问题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进行了探讨与分析。《中国为什么要改革:思忆父亲胡耀邦》从胡耀邦同志的直接史料出发,径直探寻他的精神世界,务求解读他的心路历程,尤其是当他的心路思绪已尽,无路可走原地打转时,他是怎样在荒原上迈出的第一步。 《中国为什么要改革:思忆父亲胡耀邦》是对胡耀邦同志精神世界和心路历程的一种诠释与解读,深度呈现了胡耀邦同志的一段心灵史。书中还收录了作者回忆胡耀邦同志与战友、朋友等交往的相关文章。 延伸阅读: 朱镕基谈答记者问:书中讲话都是真话 -
李鸿章的军事顾问
本书记叙了汉纳根自1879年来华担任李鸿章军事顾问之后的人生历程:受命设计、修建大沽炮台、旅顺港、旅顺炮台以及大连湾、威海炮台;出任北洋海军总监,在甲午战争中,亲历“高升”号事件,大东沟海战;他最早策划组建新军,并成为小站练兵的首任总教习。在这个过程中,汉纳根深深融入晚清军政上层,并多次得到清廷的嘉许:修建旅顺炮台获赐三等宝星勋章及三品顶戴;“高升”号事件中勇于用命,积极施救,赏二等第一宝星、提督衔。之后他转而从商,开井陉煤矿,并参与市政工程,他修建的天津最早的市政排给水工程,直到20世纪50年代还在使用。 作为一个晚清“洋员”,他建炮台、督海军、开煤矿,一生与晚清历史紧密相连,也折射出晚清历史的进程。 -
伟人与大国
《伟人与大国》是施密特从政期间,特别是就任德国总理八年中,与苏联、美国、中国三大国领导人会晤的回忆录。上个世纪后半期国际政治形势风云变幻,东西方关系发生深刻而微妙的变化,经历了缓和、僵持、对抗等几个阶段。作为当时西方世界最强有力的人物之一,施密特在这一系列变化中运筹帷幄、纵横捭阖,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伟人与大国》精辟解析了大国伟人们鲜为人知的言论,是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一部难得的国际风云录。 -
肯尼迪与杰奎琳
本书充分揭露了那些构成这对夫妻生活的隐秘故事和事件,诸如: 他们恋爱过程中的那些鲜为人知的细节和其他差一点娶杰奎琳为妻的男人; 那些从未披露过的世界知名女性(如奥黛莉·赫本)同约翰·肯尼迪的浪漫爱情故事; 杰克(肯尼迪的昵称)的真实健康状况令人震惊,而且像富兰克林一样,这些令人不安的实情一直被隐瞒了下来; 此外,他们如何被不孕症所困扰,杰奎琳几次怀孕的痛苦经历;卡洛琳和小约翰(肯尼迪夫妇的女儿和儿子)生活的改变。 -
自我颠覆的倾向
半个多世纪以来,阿尔伯特·赫希曼这位享誉全球的理论家、思想家一直都站在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最前沿。本书收录赫希曼自1986年后写就的20篇文章,是他对自己学术思想的总结,也是罕见的精神自传。赫希曼在书中反思、质疑、重新评估并进一步发展了自己关于社会变迁与经济发展的主要观 点,他的自我颠覆和自我肯定向我们揭示了拥有如此伟大头脑的学者是怎样工作的。本书中更难能可贵地收录了一组自传性的文章,读者将看到他如何深度介入了20世纪最重要的一些历史事件,并借此理解这位“深刻的思想者”的思想发展历程,以及他如此深邃的洞察力从何而来。 在一个人一生中的某个时刻,自我颠覆可能会成为自我超越的主要途径。 ——阿尔伯特·赫希曼 媒体评论: 当代最伟大的知识分子之一。 ——阿马蒂亚•森 赫希曼的遗产并非他所采集的数据或微小的成果,而是一些十分重要的概念,它们至今仍在塑造着我们关于发展和公共政策的思考方式。 ——弗朗西斯·福山 赫希曼高度自觉地反思了自己早年提出的、使他本人功成名就的各种理论,并且有所发展;他还尝试用这些理论来解决当前的现实问题。通过本书,我们看到,这位学者是如何同时向自己、向学术界,乃至向整个政治经济世界发出一连串的追问的。 ——彼得·A. 霍尔(Peter A. Hall),哈佛大学 我一直都在惊叹:赫希曼为什么总是能不断提出新的东西……对于他以往曾经研究过的许多主题,读者都应该能够从本书中领悟到新的思想与新的理论视角。这也意味着,他不仅在许多具体问题上提出了深刻的见解,在一般的方法论问题上也提供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洞见。 ——迈克尔·S. 麦克弗森(Michael S. McPherson),威廉斯学院 十年间我读了所有他写的东西……赫希曼下笔轻松,简洁易读,谈论的却是非常深刻的问题……这是一种罕见的禀赋。 ——彼得·勃特克 不论是专著还是杂志随笔,赫希曼文字的特征在于,读者只要读了,就不可能再用以前的眼光看世界。 ——汪丁丁 赫希曼是20世纪人类社会最伟大的知识分子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宽视野、跨学科的发展经济学家和社会哲学家。这部著作荟集了赫希曼晚年的一些思想性论文、时评、回忆录和讲演稿,是理解20世纪后半期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和当代世界思想发展不可绕过的重要文献。在当下中国经济社会的大转型时期,认真阅读赫希曼这本《自我颠覆的倾向》,对认识和选择未来中国的发展道路,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韦森,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 -
No Apology
On his first presidential visit to address the European nations, President Obama felt it necessary to apologize for America’s international power. He repeated that apology when visiting Latin America, and again to Muslims worldwide in an interview broadcast on Al-Arabiya television. In No Apology , Mitt Romney asserts that American strength is essential—not just for our own well-being, but for the world’s. Governments such as China and a newly-robust Russia threaten to overtake us on many fronts, and radical Islam continues its dangerous rise. Drawing on history for lessons on how great powers collapse, Romney shows how and why our national advantages have eroded. From the long-term decline of our manufacturing base, our laggard educational system that has left us without enough engineers, scientists, and other skilled professionals, our corrupted financial practices that led to the current crisis, and the crushing impact of entitlements on our future obligations, America is in debt, overtaxed, and unprepared for the challenges it must face. We need renewal: fresh ideas to cut through complicated problems and restore our strength. Creative and bold, Romney proposes simple solutions to rebuild industry, create good jobs, reduce out of control spending on entitlements and healthcare, dramatically improve education, and restore a military battered by eight years of war. Most important, he calls for a new commitment to citizenship, a common cause we all share, rather than a laundry list of individual demands. Many of his solutions oppose President Obama’s policies, many also run counter to Republican thinking, but all have one strategic aim: to move America back to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trength. Personal and dynamically-argued, No Apology is a call to action by a man who cares deeply about America’s history, its promise, and its future. -
我们相信变革
2008年11月4日,美国诞生了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 一时间兴奋、期待、希望、疑惑……各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了一起,而在其中,变革的希望似乎更让人翘首以盼。因为我们这个时代已经被赋予了太多的无奈,面对机遇和挑战,变革则是必由之路。而奥巴马的横空出世,不仅“我们需要变革”成了他的最佳广告,而且他的思想、他的作为也已经成了变革的“符号”…… 在这部极富有震撼性的书中,奥巴马从经济、社会、安全、环保、文化等多方面详细阐述了变革美国的施政方略,完整记录了他引领美国变革的计划。比如,奥巴马政府在未来四年执政时间里首先要摆脱经济衰退、金融危机的影响,使美国经济重新回到全球经济领头羊的轨道上来……未来的奥巴马政府将结束美国的对外战争,阻止核武器的扩散、重建联盟以应对新的挑战以及与国际社会积极合作、恢复政府间的信任并促进平等……其中施政方略也包括了美国未来对华政策的走向。 同时,本书还独家收录了奥巴马从宣布参加总统竞选到最终竞选成功的八篇演讲全文,这些具有划时代意义、可以载入历史史册的演讲感人肺腑、鼓舞人心。原汁原味的英文演讲全文,使本书更具欣赏与诵读价值。 本书的内容完全来自于奥巴马竞选总统的解密资料和奥巴马本人亲笔著述,无论你是想了解未来的美国,还是希望了解一个真实的奥巴马,这本书都值得你反复阅读。 -
政治,再見
本書特色 1.前捷克總統哈維爾身兼多重身份,有政治實務經驗,又帶有藝術家的美感和思想家的秉賦;以其動人的筆觸來描寫他任職總統前後的心路歷程,及對各類事情的觀點,其精采程度自然可期。 2.本書乃為其眾多文論中之精選,切重其行事及思想之精華。 3.本書是為哈維爾文集的首度中文版問市。並附有數張珍貴照片。 本書是為捷克前總統哈維爾的演講集,精選了他多年他在世界各地的演講稿,其內容包括他在美國進行最後一場官方訪問時發表的演說,以及對愛爾蘭問題、新歐洲、科索沃情勢的談論,及他身處後共產時期對於自身及世界的懷想。在本書中,我們可以瞥見一位既是詩人、劇作家,又是一國元首這樣具有多重身分的靈魂的語言,在機智理性思考的文思裡,還夾雜著感性的宣言。 作者簡介 瓦茨拉夫.哈維爾(Vaclav Havel),曾任捷克共和國總統,他同時身兼詩人、劇作家、異議份子及思想家等多重身分,且為捷克一九八九年底推翻共產黨專制統治的「天鵝絨革命」之靈魂人物,著有《獄中書簡》、《來自遠方的拷問──哈維爾自傳》、《反符碼》等書。 -
誓言
《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作者,J.安东尼•卢卡斯非虚构作品奖、美国律师协会“银法槌奖”得主杰弗里•图宾最新力作 《纽约时报》畅销书,《华盛顿邮报》年度最值得关注作品 一个法律与政治的故事,一场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对峙 2008年1月20日,在奥巴马的总统就职典礼上,联 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罗伯茨搞砸了宣誓仪式,这可谓是最高法院与白宫之间紧张关系的一个象征。但更富戏剧性的一幕是,2012年,罗伯茨在医保案中改变立场,转而投票支持奥巴马的计划。 作者图宾深谙联邦最高法院的内部运作和法律幽微,又对大法官及其助理们进行了第一手的访谈,通过对重要判决的描绘,写出罗伯茨法院扣人心弦的故事。他对最高法院的解剖技艺娴熟、发人深思。此外,他还凭借丰富的细节,着力展现了罗伯茨、金斯伯格、索托马约尔、卡根、阿利托、布雷耶、托马斯、肯尼迪和斯卡利亚这九位现任大法官的个性和司法哲学。《誓言》是读者们无比期待的一本书。 继《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之后,图宾给我们带来现在这部写实、睿智的佳作。 ——《里士满时讯报》(Richmond Times-Dispatch) 《誓言》好看,因为它描述了大法官们的许多人性细节,以及他们与白宫的博弈。 ——《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 那些对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内部运作感兴趣的人,必将被这本书吸引。 ——《赫芬顿邮报》(The Huffington Post) 在报道美国法方面,图宾是天赋最高的记者。 ——《纽约时报书评》(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