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政治
-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在中国的外交辞令中,有一个颇具人情味的政治称谓,叫做“老朋友”。这个称谓的第一次出现是在1956年的《人民日报》,获得者是加拿大人文幼章。此后,西哈努克亲王、基辛格、李约瑟、萨马兰奇、斯诺等来自123个国家的至少601位外国人,都曾被叫做“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最初,“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是用来称呼那些与中国共产党有着深厚友谊的外国人。随着外交政策的变化,这个称谓的含义发生了耐人寻味的变化。抗战时期,“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是那些向革命伸出援手的人;1949年后,“老朋友”是同属第三世界的兄弟国家,也正是他们“把中国抬进了联合国”;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那些曾经“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竟也摇身一变,开始盛产新的“老朋友”。 如今,随着中国的外交政策走向务实,“老朋友”们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但他们的故事,却为我们重新审视那段风云变幻的年代,提供了最全面、最独特的视角。 翻开本书,看老朋友们“你方唱罢我登场”,你会发现这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政治称谓,奇妙地折射着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和大国政治的曲折历程。 媒体评论 起步于一篇独辟蹊径的新闻报道,作者继续在数据库这个信息富矿中掘采,终于完成了一段对历史新的发现、新的叙述与独到的解读。 此书给媒体人的启示:数据库里有价值重大的新闻,而完成这类深度报道的写作,需要有更多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支持。 记者不仅是信息的采集者,更要成为信息的研究者。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徐泓 编辑推荐 ◆看西哈努克亲王、斯诺、基辛格、李约瑟、萨马兰奇……等来自123个国家的至少601位老朋友“你方唱罢我登场”。 ◆了解中国外交政策与大国政治演变的历史必然。 ◆最有趣的外交史料!最真实的政治秘闻!最犀利的事实观点! ◆源自《人民日报》数据库的最完全统计! ◆他们有的一直是朋友。有的本来是朋友,却突然形同陌路;有的本来是对手,后来却成了朋友。 ◆翻开本书,通过“老朋友”这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政治称谓,了解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和大国政治的曲折历程。 -
读懂中国改革
《读懂中国改革》纵向关注中国改革进程,评判改革成败得失;全面厘清中国改革逻辑,解读未来中国道路 十八大之后,尤其是三中全会以来,人人热议改革、争论热点,却未必明确这些改革热点包含着什么样的内涵与变局。而我们的前途,却取决于时下和未来的这些改革举措。为了更好地出发,我们有必要回望、梳理和预测。 《读懂中国改革》汇聚国内一流经济学家和精英学者,厉以宁、吴敬琏、林毅夫、周其仁、张维迎、郑永年、华生、陈志武、孙立平……聚焦中国目前的改革开放和新一轮的路径与战略,对三中全会之后中国改革这一宏大话题进行全方位的解读。 从经济改革到行政体制改革,从改革的路线图到改革的突破点,从人口红利到利益逻辑,从转型期的社会稳定到政府职能转变,在《读懂中国改革》一书中,各路学者各自从自己的专业领域,回顾改革,前瞻国是,对改革动力来自何方、如何克服当前面临的阻碍、如何有效推进等问题进行深层思考,对未来改革道路进行展望、分析和设计,以期让民众读懂中国改革,成为大众把脉时局、改变命运的引路之作。,深入了解今日中国,把握未来走向。 -
普京政治
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的政治就像俄罗斯套娃,一层又一层。作者试图解读俄罗斯现代政治迷局,于是便剥茧抽丝,带读者进入迷局。作者是从安德罗波夫、戈尔巴乔夫、叶列钦等等这些迷局中的关键人物的分析介绍开始的,他们或为首脑,或为利益集团的代表,或为改革的反对派。然后,为我们讲述苏联解体的内幕:戈尔巴乔夫为什么选择改革?与叶列钦的的关系为什么恶化?然而,最终的核心人物是普京,他的出场,却并不光彩夺目:叶列钦第二次当选总统时,普京已经失业两个月了。他是如何从工厂大院里不喜欢上学的淘气小子,成为克格勃的?他在克格勃的表现如何?又如何进入权力核心并被叶列钦任命为总理的?当普京进入高层后,他是如何处理车臣危机的,他是如何驱逐经济寡头的,他又是如何控制国家杜马的?二十年的俄罗斯民主历程,代价几何?俄罗斯的未来将会是怎么样的?世界会更美好吗?且看本书一一为你解读。 -
世界30年
《世界30年》内容简介:世界已经变了!如果你了解这个变化的世界,你已经被这个世界抛下了。 在这个后危机世界里,全球经济已经变得脆弱不堪,国际政治也正在被改写。 过去,各个国家的关系是双赢;现在,这种关系越来越接近零和了。 过去,那么多的人欢呼雀跃地拥抱全球化;现在,到处可以看到反全球化人士示威的身影。 过去,美、苏之间的核恐怖平衡让世界捏了一把汗;现在,中、美之间的借贷关系也堪称恐怖平衡。 一个理想的世界是,主要经济大国以及金融中心会通力合作,共同解决全球经济问题,规范全球和金融机构;但一个现实世界是,全球经济问题更有可能会让各经济大国“大打出手”,而不是走向合作。 这个世界有太多你无法了解的事情: 中美已经无法做到双赢?为什么中美之间争端不断? 为什么美国在汇率问题上一直要对中国施压? 当代属于美国,未来属于亚洲,而欧洲已经是过去的事了? 中美已经陷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怪圈? 全球化世界为什么会遭到那么多的人反对? 为什么每当经济危机出现,所有的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 不读《世界30年》,你一定不会了解上面这些问题。 -
美国的希望与恐惧
整个世界可以在20年内发生变化,而且。它确实如此。 美国向何处去?只需看1988—2008这20年间。 很多美国人在冷战结束之时欢呼,我们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首次放松了对核威胁的恐惧。一些学者甚至将苏联解体视为历史本身的终结,和平似乎唾手可得。 但是。美国国内和国外几乎立时发生了变化,动荡而不是平静,成为世纪之交的标志:反毒品战争、种族骚乱、价值论争、深刻的经济转型。以及不断增加的对美国本土的恐怖主义威胁。这一威胁悲剧性地发生于2001年。 海外也有风暴:美国军队开进巴拿马、索马里、科威特、阿富汗和伊拉克,一些人诸如亚瑟·阿拉法特、萨达姆·侯塞因和奥萨马·本·拉登等开始在美国耳熟能详。 在《美国的希望与恐惧》中,威廉·J.本内特揭示了美国最近而短暂的历史:引起争议的1988年大选、柏林墙的倒塌、克林顿总统执政生涯和90年代美国科技发展和商业繁荣、反恐战争和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的当选。 通过观察政治与通俗文化、经济与科技、战争与宗教等,《美国的希望与恐惧》以其把握所有这些因素的敏锐的眼光和始终的乐观主义态度。将各种因素、人物和改变美国历史关键时刻的所有成绩和失败的事例整合起来。 美国向何处去?最近的历史仅提供了路标。本内特使之变得清晰:我们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关口:“今天,希望和恐惧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我们能否增进前者而减少后者……将完全取决于我们如何应对我们今天面临的挑战。” -
地標:北京的空間政治
中共建國後的首要任務正是改建北京城。50年代首都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拆除古城樓、擴建天安門廣場、拓寬長安街、在廣場中心豎立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人民大會堂等十大建築、改明清兩朝的太廟為勞動人民文化宮,豎立了不少矚目的新地標,使北京的市容起了巨大的變化。本書所指的「空間政治」,並非是地理變革,或單純探討建築物的坐向,而是探討政治的地域布局,及廣義的看政治與地理之間的互動、衝突和影響,藉此了解中共如何利用城市空間和建築物的設計來樹立其威信。 -
敬愛的領袖
'「如果北韓有的是謊言和核彈,我有的就是真相和文字。」 北韓揚言要「在這個宇宙除掉他」,南韓領事館曾拒絕他「我們這裡幫不了你」 從封閉國度的權力中心揭露北韓內部驚人運作實況的權威之作 近距離接觸金正日的第一手記述,北韓人民對世界發聲最不可忽視的聲音 ★《經濟學人》、《衛報》、《明鏡週刊》、《華盛頓郵報》、《金融時報》、《泰晤士報》、《觀察家報》……各大媒體一致讚譽,認識北韓必讀大作 ★從「北韓的南韓專家」到「南韓的北韓專家」,金正日欽點的桂冠詩人,透視北韓未來的關鍵權威 ★獨一無二的北韓記述,一位兼具詩人和間諜身分的逃亡者寫下他在金正日身邊的所見所感,以生命的代價告訴我們三個北韓的真相――真實的北韓、北韓政權捏造的北韓、外界建造的理論的北韓 ★深度揭露神祕北韓的幕後之謎,前所未見的「金朝實錄」:北韓建國神話、金日成和金正日的父子權力鬥爭、金正日戰略、北韓綁架外國公民的結種戰略、南北韓的兩手策略、北韓對中國的愛恨交織、金正恩的未來…… ◎詩人、間諜、逃亡者 「我看到槍管,聽到扣扳機的聲音。我頭頂又熱又痛,知道子彈會從那裡打進去……」 身為北韓的反情報官員,張振成原本過著舒適的生活。 他在北韓宣傳機器中位居最高階職級,專事協助該政權掌握人民。 他的任務包括創造北韓建國神話,對外假裝為南韓知識分子,撰寫抒情詩歌頌北韓獨裁者金正日。 年輕而雄懷壯志,張振成的愛國任務使他擁有一名古怪的讀者――金正日本人。 他可以與聞國家機密,接觸北韓權力核心眾多神祕人物。 由於深獲「敬愛的領袖」本人讚揚,他有種種理由滿意自己的生活和命運。 但返鄉之旅喚醒了詩人的良心,驅使他偷偷寫下故鄉街上人民的痛苦。 一份機密文件的遺失,讓他的生活破碎了。 他和一名友人被迫拋棄家人、朋友,以及他們所有的一切,逃離這個「隱士王國」。 本書是張振成動人的真實故事,訴說一個謎樣國家菁英圈子的一分子為何會變成該國最率直、最勇敢的批判者。 本書使世人對駭人的北韓內部實況有了新的認識;唯有在該政權高層工作的人,才得以揭發那些外人永遠無從得知的事。 ◎國家敵人的自由之路 故事始於1999年5月,張振成接到神祕電話奉召去見金正日,轉車換船懷抱莫大希望的他看到出場的是抱著瑪爾濟斯小狗的糟老頭,這人計較的是頌揚領袖的標語是手繡還是印刷,接著領袖賜宴,菜色配燈光的荒謬景象,喜怒無常的領袖腳痛脫了高跟鞋的幻滅,加上最後領袖落淚全場趕緊痛哭的馬屁場景,勾勒出奇幻的序幕。 父親是大學院長、母親是醫生,出身菁英的張振成受到拜倫的詩啟蒙,並憑著詩作受到金正日賞識,被賦予撰寫史詩的任務,一路順遂。他曾與金正日用餐,收到一只價值七千英鎊的勞力士錶禮物。 張振成收到的另一份禮物是獲准返鄉。十年未回,位於平壤南方六十公里的故鄉沙里院已不再是記憶中的樂土,貧窮饑荒改變了一切。與數米過日子的老同學相聚,心酸大於歡喜;到市場上碰到人民法庭,軍方在大庭廣眾下槍決輕罪犯。家鄉見聞讓他難以執筆書寫上級交代歌頌領袖的詩作。詩人的良心驅使他寫下人民的真實生活。 一場意外改變了他的人生。工作職位之故,張振成得以接觸被視為違禁品的南韓書刊,而他借給朋友的一本書卻弄丟了。此罪如同叛國,於是兩人決定逃往南韓。 亡命之路如電影般驚險刺激。藉由延邊農民之助坐車逃到延吉,但北韓方面誣陷他們是殺人犯。數次搜捕僥倖逃脫。原本覺得中國是天堂,他鄉遇故知才得悉相互的悲慘故事。找不到門路,危機重重。 輾轉經長春到瀋陽,南韓教會和領事館卻拒絕協助。在街頭用韓語試探,尋找同胞,一名朝鮮族女子成為貴人。被密告後公安上門盤查,帶了詩稿逃命。 尋求韓國餐廳老闆資助,獲往北京車資。致電南韓報社,在情報單位協助下獲得庇護,終獲自由。 現在,張振成是世人洞見北韓真相最有力的評論者,以堅定的聲音對世人揭示看待北韓體制和北韓人民的方式。 ◎對本書的讚譽 「張振成極具洞見地論述了北韓高階菁英的生活方式和權力結構。這則故事描述張振成如何從全然的遵奉者一步一步轉變為深刻思考的懷疑者,乃至那個國家的敵人,最終經歷了驚心動魄的逃亡……一個扣人心弦的故事。」――蘇珊•克爾博(Susanne Koelbl),《明鏡週刊》 「作為金正日造神機器內部的一名御用詩人,他〔張振成〕讓人們對金氏王朝的意識形態下層結構和他所謂的『失敗者的胡作非為』有了新的認識。」――《經濟學人》 「感動人心。」――戴維•皮林(David Pilling),《金融時報》亞洲版主編 「在本書中,張振成揭開幕後之謎,揭示一個逢迎諂媚、滿腹恐懼的固有世界。」――布萊恩•哈登(Blaine Harden),《華盛頓郵報》 「一則掙扎求存的非凡故事。」――賴瑞•蓋蘭(Larry Getlen),《紐約郵報》 「一個不可思議又具震撼力的故事,其特別之處不只在於它描繪了平壤菁英圈的内部運作,還因為有一位真正的作家――在北韓幾乎前所未聞――身處其中觀察它和述說它。」――亞當‧強森(Adam Johnson),《沒有名字的人》(The Orphan Master's Son)作者 「金正日晚期的前御用詩人透視神祕的北韓。任何讀過亞當‧強森的普立茲小說獎得獎作品《沒有名字的人》的讀者,都將為之著迷。」――喬瑟琳•麥克魯格(Jocelyn McClurg),《今日美國》 「一則蘊藏強烈情感的真實故事……極其引人入勝……情感真切……」――《泰晤士報》 「〔相較於此前的北韓相關著作〕張振成的著作甚而更彌足珍貴。」――《衛報》 「卓越非凡……激動人心……北韓生與死的傑出描繪……」――《週日泰晤士報》 「撕心裂肺……權威且令人信服……」――《觀察家報》 「張振成近乎不可能的戲劇化故事,是迄今北韓夢魘的最佳描寫之一。」――《出版人週刊》 「一段激動人心的逃亡,完成這部緊湊又描寫精采的著作,戮力洞悉北韓輕蔑且應受譴責的權力策略。」――《科克斯書評》星級推薦 「作為在南韓最著名的北韓流亡人士之一,張振成提供解讀北韓的傑出論點……」――瑞默克•布魯克(Remco Breuker),萊登大學韓國研究教授 -
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在《人类不平等的起源——通往奴隶制、君主制和帝国之路》一书中,作者表明不平等并非仅仅由人口的增长、食物的盈余以及贵重物品的积累所致。相反,不平等源自处于每个人类社会中心的独特社会逻辑的操控。 有些社会允许具有聪明才智的人和雄心勃勃之人活得荣誉并提升社会地位,与此同时却阻止他们变成世袭的社会精英。但是许多其他的社会却通过债务、宗族和神圣的知识创造出了高度世袭的社会等级。在历史上的某个时刻,处于较高社会等级的领导阶层之间的竞争在近东、埃及、非洲、墨西哥、秘鲁和环太平洋地区产生了专权统治的国家和帝国。 以史前时期的社会群体和当下社会群体的广泛知识为基础,作者描述了变化了的社会逻辑创造出了规模更加巨大的、更具等级制的社会。他们令人信服地之处,当下的许多不平等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制造着不平等的社会逻辑加以改变,而非仰仗暴力。 -
巨人
在国际关系研究领域,这是一套最新版本、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具有权威性、真实性和客观性。对国际社会的现实状态和发展前景有不同凡响的判断和预测,这些不仅给国际关系研究的学者们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而且给关注国际问题的广大读者也带来了上乘之作。 -
美国总统制
《美国总统制:起源与发展(1776-2007)》是由政治学学者撰写的第一本综合性总统史著作,它从历史的角度观察美国政治体制中现代总统制的起源,并讨论了总统制的管理模式以及发展变迁历程。作为实行三权分立的总统制国家,总统职位的演变是探讨美国政治生活的关键着眼点,《美国总统制:起源与发展(1776-2007)》分析与考查了每一个总统的管理方式,并把焦点放在总统个人如何建构自己的行政机构上,而非考查他们个人的性格与特质。《美国总统制:起源与发展(1776-2007)》以动态的方式研究了美国总统制的各个方面和变化发展,并考查了总统与行政部门的关系和扮演的角色。 -
Governing China
Governing China: From Revolution to Reform , the leading text for courses on Chinese politics has been thoroughly revised and updated. The new Second Edition includes discussions of: The consumer revolution that has brought China’s major urban areas to the forefront of the developed world and created a new middle class An expanding private sector that has become the major generator of new employment in the overall economy as the state sector has shed jobs The increase i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which has set China on track to becoming the manufacturing center of the world. An enormous population migration from rural to urban areas and from the interior to the coast that is becoming one of the most massive movements of people in human history, and its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The unprecedented integration into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system as China has joined virtually every major multilateral regime The reactions of the top and the bottom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to these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the continuing struggles between the government’s large bureaucratic structures and sporadic popular political movements. -
国家与牺牲
日本“靖国神社”供奉着自明治维新以来250万军人,包括日本在历次对外侵略战争中死亡的军人及二战中甲级战犯的灵位。在日本,“靖国”问题是与其近代历史相关的国家与国民“为国牺牲”的关系问题。特别自日本一些政要参拜“靖国神社”以来,“靖国”问题不仅引起我国及国际社会的关注,在日本国内也出现了争议。 本书通过对欧洲和东亚国家历史上与此相似的事例进行比较考察,对日本在“靖国”问题上不区分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对在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中的死者及战犯也应给予祭奠,甚至把他们作为作出“崇高牺牲”的“英灵”予以表彰,进行了批判性的分析探讨。 -
反弹
《反弹》对美国一意孤行的全球政策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并在序言中对911事件进行了阐述。《反弹》被《洛杉矶时报书评》评为有助于“我们理解左右当今令人费解的新世界的力量”的六部奇书之一。 “反弹”一词的用法始自美国中央情报局,意指美国政策所导致的各种意想不到的负面效果。作者在这本尖锐和引发争议的书中生动地刻画了美国过度扩张的帝国政策所面临的危险。这个帝国一直以来在全球各个角落部署军队,并且运用资本和市场的力量迫使全球经济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整合。从美国士兵在冲绳的强奸案,到美国在亚洲金融风暴中扮演的角色从早期对萨达姆?侯赛因的支持,到始于1979年的在阿富汗的行动,作者揭示了美国的错误政策如何为未来的灾难埋下了种子。 作者指出,美国仍然延续冷战思维,鲁莽地扩展了自己在过去四十年中做出的各种承诺。他在《反弹》中提出的警告由于发生了911恐怖袭击而显得格外紧迫——现在是这个帝国在更多的灾难发生前及时收敛的时候了。 -
華盛頓在中國
華盛頓與櫻桃樹」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那麼,華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知道這個故事的呢?這本小書,既要揭開這個問題的謎底,也要講述美國國父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的形象,在中國的歷史舞臺上流傳廣佈的故事。 「華盛頓神話」在近代中國綿延繁衍,千樣萬態,既讓美國式的政治體制與政治文化,成為人們進行政治思考的思想刺激,更為「國父」形象的誕生,提供了取材模仿的靈感。而這正啟示著我們,歷史人物形象承載的意義,本來是多元複雜的。但是由於各種原因,其形象及意涵,會被簡化,會被扭曲,會被轉化為「國家偶像」,儼然神聖不可侵犯。在我們的生活裡,那些看似「理所當然」的政治符號與象徵,已經「習以為常」的政治儀式,其實是特定的政治勢力在具體的時空裡建構操弄而成。我們的先祖前輩,可未必認為它們是「理所當然」或是「習以為常」呢! -
康有为全集
本全集以时间为序,共分十二集。汇辑了康有为已刊和未刊作品近千万字,包括书信、奏折、专著、游记、诗作等不同类型的作品,其中有《新学伪经考》、《大同书》、《孔子改制考》等经典著作。这是世界范围内对康有为著作的一次全面整理。对于研究康有为本人以及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学术发展演变的历史,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与以往的整理工作相比,《康有为全集》除了收录完备以外,还首次刊布了一批从未整理出版的珍贵康氏手稿。 -
国家的兴衰
《国家的兴衰:经济增长、滞胀和社会僵化》这部伟大著作的主题是:一个社会政治稳定的时间越长,就越可能发展起造成耕地经济效率的强大特殊利益集团。奥尔森一生致力研究的核心问题就是为什么有的国家兴盛发达,有的国家不断衰落?他从分利集团多少、分利集团涉及范围的广泛程度等方面解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发达民主国家一一美国、德国、日本等经济迅速增长的原因。同时,他对国家衰落的原因提出了一个一般性的解释,即大量分利集团、分利联盟的存在。奥尔森认为大量分利集团的存在可能会成为一个国家衰落的充分必要条件,但不存在大量分利集团却似乎不能够成为一个国家繁荣的充分条件,充其量它只能是一个必要条件。 -
沉沦之师:俄军总参谋部上校手记
1991年8月19日发生的导致苏联剧变、解体的事件,1993年10月叶利钦动用俄军轰击克里姆林宫,1994年冬天的车臣战争,俄军高层扮演了什么角色? 今天,经商大潮席卷了整个俄罗斯军队,高官已经介入庞大的武器交易,大量导弹、坦克、航空等一流军工技术流向第三世界。 车臣——世界上严重的军事化地区,是克里姆林宫最头痛的问题。 俄军与美军关于核弹的谈判,决定着世界的安全。 作为许多绝密事件的见证人,作者展示了“戴肩章的人们”在国家政治、历史剧变时刻的投机、倾轧:由于权力更迭频繁与军人普遍的道德沦丧,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到了腐烂与崩溃的边缘……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