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国学国粹

  • 孟子与公孙丑

    作者:南怀瑾

    《孟子与公孙丑》今存七篇,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的重要典籍,也是研究孟子和思孟学派的主要材料。《公孙丑》被南怀瑾先生视为《孟子与公孙丑》最重要的一篇,认为孟子借着与公孙丑的问答表达出中国文化的精髓——“内圣外王”的中心思想。南先生指出,《公孙丑》上下两章是相连的,上章是学理的发挥,下章则引用事例加以说明,体现孟子重视扩充内养而致外用的境界。 《公孙丑》涉及管仲、晏子、曾子、孔子、告子、大舜、周公、商汤等众多历史人物,以及汤武革命、汉宣帝废立太子等纷繁的历史事件,南先生在讲授时采用一贯的“经史合参”、融会百家的方式,旁征博引、贯穿古今中外地对这些人物和事件给予了中肯而精辟的评价。他还将《公孙丑》与《礼运篇》、《论语》等儒家经典相互发挥,阐扬儒家学说精髓,并将其中的哲理、甚至整个儒家学说与其他学说、教义进行比较,分析《孟子与公孙丑》对人类文化的深远影响。南先生的讲述博大精深,涵盖个人内养的原则、方法和外用的境界、器度,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哲学、人事制度、财经问题,以及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圣贤之路”、法律体系等方方面面。
  • 格古要论

    作者:【明】曹昭,杨春俏 编著

    《格古要论》全书只有一万二千余字,分三卷、十三论:上卷为古铜器、古画、古墨迹、古碑法帖等四论,中卷为古琴、古砚、珍奇、金铁等四论,下卷为古窑器、古漆器、锦绮、异木、异石等五论,共计201条。如果我们可以把这一次序视为曹昭原书的安排,那么可以说,曹昭不仅已对“文物”这一概念形成较为清晰、完整的把握,而且已经具备了文物鉴藏史的意识。 一种物品能否进入收藏领域,不仅取决于其自身属性与价值,而且受经济水平、社会风尚、政治观念、历史发展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格古要论》反映了元末明初的文物收藏状况,自“古铜器论”至“古砚论”六门以及“异石论”,宋元人多所论及,本书借鉴前人成果较多,却也时见曹昭个人的精彩论述;自“珍奇论”至“异木论”六门,则前所未有,是曹昭的创新。这部分内容被公认为本书的亮点,对后世的影响也最为深远。
  • 少年中国说

    作者:梁启超

    民国奇才奇文. 梁启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