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单读
-
当代剧作选——今天全部停止
本辑《单读》邀请戏剧编剧、导演陈思安担任特约编辑,首次引进、完整出版四部国外当代青年剧作者剧本:瑞士剧作家马蒂厄·贝尔托莱的《豪华,宁静》、英国剧作家艾玛·克劳的《缝纫小组》、英国剧作家阿里斯戴尔·麦克道尔的《X》和美国剧作家山姆·马克斯的《鸡笼》。
新世纪以来,新一代青年剧作家带着全新的问题意识,尝试革新戏剧文本写作的结构形式、语言风格、人物特性,创作了一批反常规的独特剧作。单读遴选了其中四部剧作,呈现最前沿的戏剧实践,革新对戏剧的想象。
这四部剧作以批判的眼光正视真实生活,回应我们今天共同面临的困境:“死亡”与“自杀”之辩;高速发展的科技生活与普通人基本情感需求之间的对冲及相互改变;人类征服太空的渴望与故土覆灭的反思;个人成长与性别认同过程中难以摆脱的外部精神控制与个体内在的争斗。
本辑《单读》还收录了范西聚焦剧场的摄影作品,陈以侃为汤姆·斯托帕德撰写的评论,续写戏剧(剧场)的魅力;金特的小说、巫昂的随笔、毕晓的评论,延续本辑对于今天人类共同的生存危机的探讨。
-
暴雨下在病房里
《暴雨下在病房里》是继《一些时刻》《异乡记》之后,苏方的第三本短篇小说集。
本书共十一篇,以2020-2021新作《出差》《如何杀死楼上的男人》《我母亲孩子的爸爸》等篇目为主,同时也在新的选篇思路、结集主题下,增补收录了作者早年创作的《四季歌》等,撰为篇目《十三封情书》。希望能够呈现出作家创作上的变化轨迹,和新的尝试。
这些小说,读来多是关于一男一女、“非正常关系”的情感故事。他们不停转换场景,在不同的年龄、以不同的身份相遇,上演着一出出或平淡乏味、隐而不发,或暴雨腥风、无疾而终的悲喜剧。作者明写二人,实则在写世界、写人间。二人关系的背后,实为我们今日所有人当下的精神状况、真实处境——那离合与背叛,不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背叛,是我们自己,对曾经的信仰的背叛,是弃绝对探索的背叛,是今天对昨天的背叛,是人类灵魂深处,难抗时代和岁月的退变。
-
稍息
意大利摄影家老安在华40年首部摄影集。
190张照片,记录在改革开放之初的“稍息年代”,
普通中国人如何小心翼翼走向真正意义上的生活。
在这些照片中,我们将目击自己的记忆,也将看见我们的遗忘,
并重新发现有待省察的生活。
陈丹青、余华、刘小东、顾铮、彭磊、李静、冯梦波等推荐
————
本书收录了意大利摄影家老安(Andrea Cavazzuti)1981到1984年在中国拍摄的190余帧照片,记录下了那个“稍息年代”里中国人的一些日常生活场景。
照片里的中国,刚刚走出动荡不安的岁月,尚未来得及拥抱传真手机网络等工具。那是一段罕见的、短暂的沉静时刻,人们在喘一口气,准备跃入即将来临的狂热。
老安的摄影,聚焦于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在端正的构图里,在有限的画幅中,捕捉无穷无尽的细节。它们无意于报道与解释,却留存下一个时代的气氛。我们将在这些照片中目击自己的记忆,也将看见我们的遗忘,并重新发现有待省察的生活。
本书还收录了陈丹青、刘小东、顾铮的评论文章,老安与奥利沃·巴尔别里、彭磊、冯梦波的对谈,以及老安用中文撰写的风趣幽默的散文作品:《气呼呼的小词典》。
————
这些照片极其珍贵,它们干净,有内涵。既不首肯,又不否认,而是设身处地。
——奥利沃·巴尔别里 [摄影家]
你有过瞢忪发呆的时刻吗——忽然忆及很久前的一幕,陷入深深的、长久的发呆,没有思绪,不带情感,只是呆呆“看见”了自己的记忆——这时刻,就是老安的摄影。太动人了。他成功地使观看者忽略,以至不发觉他的照片如何动人,就像照片中的人没发觉他。
——陈丹青 [画家,作家]
老安的照片,对于我们这一代中国人是弥足珍贵的记忆。在这一张张或安静或活跃的黑白照片里,我们看到过去的自己如何挣脱束缚,小心翼翼走向真正意义上的生活。
——余华 [作家]
老安从来不骚扰他眼前景观,从来不把镜头推得更近,从不把自己的欲望表现在前。老安总是保持和物象间礼貌的距离,摈弃滥情、摈弃抱怨、摈弃明辨是非,像个过来人,不愤怒、不嘲讽……
——刘小东 [画家]
老安用照相机插入现实的瞬间,可能是一个相当暧昧的瞬间,是一个并不说明什么的瞬间,但就是这个瞬间,可能抽出、保留了某个时代的某个时刻的气氛,观者可以据此确认时代。
——顾铮 [摄影评论家]
老安的摄影,宛如契诃夫式的戏剧:散漫,无中心,在一个意义稀薄的日常空间里,重要性大致相当的主人公们微弱地行动着,无所事事,波澜不惊,却在剧终,一切富有韵律、貌似熟悉的细节蓦地发生核聚变,轰然达成一个诗意而陌生的象征。
——李静 [作家]
看老安的照片,给我那种小时候在中国到处转悠的感觉,每个地方完全都不一样……这么素、这么平淡的照片,现在看起来反倒有些不一样的感觉,比较时髦的感觉。
——彭磊 [导演,音乐人]
老安的照片几乎没有碰出来的东西,里面都有看头。
——冯梦波 [艺术家]
-
月球
《月球》里的六部短篇小说,时间胶囊般储存了当下鲜活、微妙的气息。调查西南小城少女溺亡案的记者、带父亲去俄罗斯旅行的美术老师、天真的哲学家般的重病少年、要重塑记忆的年轻母亲与她儿时的伙伴、在娱乐业与国境线穿梭的新一代、练习梦境控制术的神经外科医生……他们的痛苦夹杂幸福、私密隐于公共,正是这个高速流动、价值失焦的年代里的你我他。小说以轻盈的力织补记忆、梦境与现实,重构出澄明、闪光、焕发生机的新世界,让人获得跨越边界的自由,属于你我的月球缓缓升起。
-
利马之梦
一个身陷志业危机的政治学学子,面对学术和生活的困惑,偶然得到机会前往秘鲁,进入一支总统候选人的竞选团队,亲身地实践何为“做政治”。在这个过程中,秘鲁乃至拉美的历史碎片不断闪现,作者的文本知识与现实经验不断碰撞,由此,他重新思考有关政治实践、学术意义和真实生活的问题。这本书不仅是作者个人的一段实践记录、旅行笔记,也是一个青年人对自身与世界、知识与行动的关系的真诚反思。在一场恍然的利马之梦里,潜藏着更多思考和行动的可能。
-
死里逃生
本辑《单读》回到本土创作,时隔四年,再次推出原创小说选集,汇集了包括郭玉洁、郑在欢、蒯乐昊、索耳、双雪涛、孙一圣和颜歌在内的七位青年小说作者的新作,以及胡波的诗歌、李静的随笔和贾行家、许志强、徐兆正的文学评论。此外,《单读》首次以别册的形式推出“中英小说对读”,收录颜歌小说的中英文两个版本,穿透语言和文化的边界。
这些作品多创作于2019年末至2021年,正值世界危机四伏、我们“死里逃生”的时刻。在理性尚未抵达之时,我们的身体、情绪、欲望已经做出了反应。文学的背后是当下的心灵状况,我们想用新的文学声音,去回应新的现实困境。
-
竟然是真的
这本诗集收录了2014年到2021年7年间作者自选的91首诗。作者以守株待兔的心态,在拥挤昏困的中年生活中,收集了许多忽然明亮的图景、忽然清晰的想法、忽然跌宕的情感、忽然如云朵投下阴影一般到访的记忆。她以小说家的舒展的语言,难为情似的朴素的修辞,写出了平实易懂的文本,然而文字背后是作者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对生命的深广感受,以及对“何为诗意”的坚实信念。先有诗人,再有诗。正是作者那几乎潜入下意识的文学自觉,令她可以在混乱的外部现实和恍惚的内部现实中锚定,为那些“昏昏中的恍然”定格,呈现出陌生而亲近的诗意。
-
全球真实故事集
本辑《单读》起源于5部来自第一个全球记者奖“真实故事奖”的作品,并最终以9部非虚构作品和1部纪实影像作品为主体,首次推出了非虚构作品合集。在一个“后真相”时代,继续叩问真实。
这些故事来自洪都拉斯、波兰、刚果、塞内加尔、南非、古巴、英国、日本等12个国家和地区,涉及移民、养老、种族、性别等当下性、全球性的议题。由专业写作者深入现场调查,挖掘复杂事件的前因后果,呈现现实世界的光明与灰暗,直击全球社会的矛盾与不公——在真实故事里,世界是不平的。
-
争夺记忆
一场2020年的记忆争夺战,一部记录当下的现实书。
一系列社会与环境危机不断累积、爆发,让2020年的特殊性被一再凸显。从岁初到年末,《单读》向海内外的作者、合作伙伴以及读者发起广泛征文,收集世界各地关于这一年的记录。最终,来自18个国家、34位创作者的24组纪实作品被汇集于此。《单读25·争夺记忆》在结构上打破了过去按照文体分类的方式,以“世界—自我—附近”三组关键词作线索,让诗歌成为另一条起承转合的线索;封面再做创新,以拼贴和重叠作为对纷乱记忆的表意;正书加别册的出版尝试,将是未来《单读》的新方向。
在闪烁其词和置若罔闻大行其道的如今,持续的记录与反思,是我们的回应。
-
单读11:联结/断裂
自从互联网诞生以来,人们就一直憧憬一个无限联结的时代。如今通过小小的电脑和手机,整个世界都触手可及。短短几十年时间,这个时代似乎已经迫不及待地来到我们面前。然而,我们应该为此欢呼吗? 本期《单读》将目光放在全球,试图在尽量多的层次上,找到一些网络时代的联系,有克莱·舍基对社交媒体发展趋势的分析,有迷失在神话和历史中的尼泊尔(《加德满都的夜》),还有一位日本学者研究迪拜的菲律宾劳工问题(《不设防城市》),这些联系通常少为人知,却并非不重要(反而可能因此而更重要)。在描述联结的同时,《单读》其实更愿意去理解深层次的情感断裂:一次笑声会引起的流血事件(《最后一排男孩》),自愿成为试药者的证券销售员(《试药者》),对一位未曾谋面的乡贤的怀念(《远去的故国》),多年游子看到面目全非的北京时的惊呼(《新北京的昂贵代价》)……面对这些零碎而微妙的情感,又该如何体会其中的联结呢?另外,本辑依旧收录了几首诗歌,几本新书速递,希望它们会像接头暗号那样,成为一种更隐蔽、更直接的联结方式。 -
单读09
本辑内容有资深记者张泉带领读者《重走梁思成之路》,寻访这位中国当代著名的建筑史家的人生足迹;许知远与著名作家阿乙畅谈创作之路,讲述写作这条路上的孤独与坚守;沈从文研究者张新颖讲述沈从文的后半生,探讨这位文学大师后期的人生历程与创作之路;榫卯app的创始人孙勇讲述这款被苹果选为2014年年度最佳app的产品诞生的前后历程以及自己的创业理念等等。本辑的主题是耐心,为本期撰文的这些学者、作家和文化人士所从事的和关注的,多多少少都与耐心有关。然而,单纯批判这是一个没有耐心的时代是没有力量的,我们必须具体地解释什么是耐心,以及耐心在过去如何可能。我们选择了一些人,他们的命运和创作,可能拥有过耐心这个东西,而我们选择另外一些人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对于他们的认识,需要很长的时间和极大的耐心。 -
单读08
本书为《单读》系列文集的第8辑,本辑专题栏目围绕“漫游者”,从艺术、文化和非虚构报道等多个角度,对各类社会文化现象、历史文化名人和轶事作了回顾、访谈和叙写,本期内容包括:2012年引起强烈反响的小说《繁花》的作者金宇澄接受访谈,讲述这部小说的创作心路和挑战;作家庄秋水用冷峻深邃的笔触,回顾了发生在康熙年间的一桩文字狱,通过对此事前因后果及波及的众多人物的描述,为读者勾勒出了清代部分文人悲惨的人生境遇。GQ男士网专栏作家张宇凌带着《雅典之爱》,与我们一同走近这座历史之城,领略和体会这座融合了神话与梦想的城市在几千年前是如何看待“爱”这一永恒的生命主题;还有畅销作家李静睿回顾自己生长的那座小城,以及个人人生和城市变迁的过程;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江弱水评介米尔斯基的《俄罗斯文学史》,从各个角度介绍这本具有极高的学术和文学价值的庞然巨作,等等。 -
单读07
本书为《单读》系列文集的第7辑,本辑专题栏目围绕“旁观者之痛”,从艺术、文化和非虚构报道等多个角度,对各类社会文化现象、历史文化名人和轶事作了回顾、访谈和叙写,本期内容包括:茨威格传记作者在《被征服的茨威格》从个人和社会的角度探讨茨威格为何会选择自杀,揭示这位以擅长刻画人物内心而著称的奥地利作家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著名作家伊恩•布鲁玛在《零年》中,回顾了父亲在二战期间的凄惨经历,用一个旁观者的眼光审视战争、人性与希望;记者林姗姗走进著名的九号院,试图拼凑出上世纪九十年代农村改革的宏大图景和决策制定参与者的各异群像,从更为个人化的角度展示了当时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是如何找到自己的前进之路的;旅加记者邹波则在“柳树屯教堂”,思考了自己在到达加拿大之后对于移民身份的困惑和融入新环境的挣扎;作家云也退从周立波起始,将时间倒推,从社会变迁的角度回顾了马三立、侯宝林、刘宝瑞、常宝霆等相声名家,在不同时代里如何运用相声与笑声反映时代特色以及价值取向,等等。 -
单读10
焦虑似乎成了这个时代的慢性流行病,本期单读试图从不从的角度去表述进而直面这种焦虑。著名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曾写过著名的《影响的焦虑》,这本薄薄的书几乎撼动了整个文学世界,但晚年的布鲁姆面对现实,却被一种完全不同的焦虑包裹住。张泉用精彩的文学笔法,描写五台山一位信众面对时代变迁产生的种种困惑。年轻的纪录片导演范立欣面对“单读”记者,敞开心扉谈论自己在拍摄过程中的兴奋和迷茫。袁凌用一贯冷峻白描的风格,记录了两个老人的死亡。单读系列在本辑中首次刊载诗歌,选的是张定浩的《我热爱一切不彻底的事物》《新天使》《在萨拉乌苏》。 -
单读06
本书为《单读》(原“单向街”)系列文集的第6辑,本辑专题栏目围绕“逃离•归来”,分别从艺术、文化和非虚构报道等多角度,对一些社会文化现象、历史文化名人和轶事作了回顾、访谈和叙写,包括史景迁夫人金安平谈庄子与历史写作、《纽约书评》谈美国诗人奥登、青年摄影师塔可在纽约的生活和创作、哈佛大学“尼曼学者”杨潇在美国大学中的所见所闻,等等。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