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化史
-
文艺复兴
彼得伯克的文艺复兴研究,不同于将文艺复兴视为主要发生在意大利、是自觉发生的、并且与中世纪截然断裂的这些传统观点。他强调了中世纪传统的“存活”,强调了在意大利以及欧洲其他地区,古典形式和价值对新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创造性适应的过程。 -
方便处
《方便处:盥洗室的历史》亦庄亦谐地介绍了从中世纪到当代的欧洲尤其是法国的方便处——盥洗富的历史,以及由这个地方折射出的时代文化和习俗,由此阐发了“本能需要”与“理性规则”的关系。书中引以诙谐的诗歌,貌似庄重的政府文件以及珍贵的历史图片,辅以或严肃或调佩的语气,展现了大量令人震惊而鲜为人知的或者说一直被有意忽略的历史画面。 -
启蒙之所 智识之源
本书写在剑桥大学八百周年校庆之际,是一部情感丰富、信息量惊人的剑桥论述。 对于剑桥大学的历史、文化、习惯、政治、理念、教学、学院制等方方面面,本书提供了生动细致的介绍和鞭辟入里的分析,并试图解答一系列问题:剑桥大学何以成为全世界获诺贝尔奖最多(87次)的大学?它怎样哺育出无数改变了人类世界的思想泰斗和科学巨匠,如牛顿、霍金、达尔文、马尔萨斯、凯恩斯、图灵?所谓“牛桥”(剑桥和牛津)体系,与其他西方式现代大学有什么不同?已牛桥为代表的学院制是怎么回事?牛桥的精英教育有什么利弊?等等。 作者长期执教于剑桥大学,迄今已在剑桥大学工作和生活四十周年,堪称牛桥体系的绝妙观察家和论说家。任何对这两所孪生大学感兴趣的读者,都会开卷有益。 -
幸福的历史
启蒙时代,在狄德罗所编撰的法国百科全书里,“幸福”这个条目写道:“难道不是所有人都有幸福的权利吗?”在历史长河中,人类并非总是有如此的看法。现代人认为幸福是一种权利,是天赋的人权。本书所讲述的,正是西方人是怎么产生这种信念的历史故事。 对古希腊人来说,幸福意味着诸神特殊的恩赐,只属于“幸运的极少数人”。到了罗马时代,人们所珍爱的象征物则是阳具,幸福也就变成繁荣、丰产、权力、幸运的同义词。在基督教信仰里,幸福提供?这样一个应许:在将要来临的那个世界的永恒福乐中,一切苦难都要终结。启蒙时代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概念,把幸福视为一种所有人在此生中都能追求的目标,是一种在尘世应得的权利,甚至是一种义务。自此以后,幸福不再是神的赠礼,不再是命运玩弄的把戏,也不再是杰出表现的奖赏,而是人类与生俱有的能力,是所有男女老少都可以达到的目标。最终,启蒙的幸福信仰导致幸福观念在杰佛逊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中被圣化。而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悲剧性的乌托邦实验背后,也有启蒙的幸福信仰的影响,因为乌托邦实验发誓要除去人世的所?悲苦,让所有人都能够获得幸福。 回顾二千年的文明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幸福自身迂回曲折的故事,而现代人的幸福观也只有二百年的历史。本书内容遍及文学、艺术、宗教、神话、音乐、建筑诸多领域,记述了人类最捉摸不定却又渴求不已的目标。 -
人文通识课3: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
现代公民人文常识补课第一书 聚焦欧洲现代崛起的人文要素 描画世界历史转折的文明面貌 本书自1992年第1版出版以来,获得了多项图书大奖,以其材料丰富、观点鲜明、结构编排合理成为流行至今的人文通识标准教材。本书的编写始终秉承一个宗旨,即在历史解读的框架内为读者提供一种有关文化表达和艺术作品的分析和欣赏。这一宗旨将帮助读者运用不断提高的历史眼光来丰富和加深他们自己对当今世界的最新见解,以鼓励他们投入到对未来的积极建设之中。 本册共6讲,主要涉及传统上称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历史阶段。与一般的历史描述不同,本书更加侧重对这个阶段中人文精神变迁的描述,尤其体现在艺术风格的变化发展之中。我们可以通过这一册中对政治、哲学、宗教、艺术相互交融的状态的呈现,更好的理解现代世界开端阶段的精神气质,把握这个世界历史转折时期的独特性质。 -
文化史的风景
在“经典”形式的文化史(以布克哈特和赫伊津哈为代表)遭受质疑以来,文化史领域新见迭出,在研究对象、主题、视角、方法乃至研究者本身等方面都日益多样化。 著名文化史家彼得•伯克在《文化史的风景》中撷取了若干独具特色的研究主题——如社会记忆的历史、梦的历史、心态史,甚至玩笑和姿态的历史——进行细致描绘之余,对文化史的传统、问题、潜力与趋势也做出了总体的反思。他认为,尽管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方法,但“经典”形式之后尚未出现新的“正统”,文化史研究门派繁多,呈现出一幅“众声喧哗”的景象。 -
中国文化史导论
《中国文化史导论》写于抗日战争时期,是国学大师钱穆继其《国史大纲》后,第一部系统阐述他对中国文化看法的著作,也是他一生中重要的学术代表作。书中就通史中有关文化史一端作导论。故此书当与《国史大纲》合读,方能获得著者写作之大意所在。本书虽主要在专论中国方面,实亦兼论及中西文化异同问题。钱先生对中西文化问题之商榷讨论屡有著作,而大体论点并无越出本书所提主要纲宗之外。 -
中国古兵器集成
《中国古兵器集成(套装共2册)》含《中国古兵器集成(上)》《中国古兵器集成(下)》,共两册。《中国古兵器集成(套装共2册)》是一部关于中国古兵器的大型工具书,以十四编、近150万字的篇幅体量,将几千年来中国古兵器的基本概念、实体名称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解释,完整展现了中国古代军事装备体系的发展全过程。书中收录了大量的古兵器实物和有关古兵器的壁画、雕刻等一手资料,梳理了繁多的兵器制作、功用和图像等历史文献资料,汲取了诸多专家学者的理论和观点,更融入了作者本人的细致考证。作者擅长归纳总结,在前人大量微观研究、静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中国古兵器的宏观研究和动态研究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
医药文化史
如果撇开只占几百字的东方中国医学不谈,这可以说是一部涉及面极广的史学著作。它从作为科学的医学出现之前说起,历数古希腊到中世纪一直说到近现代的医学发展和进步,包括内外科、生理解剖学、微生物学、精神病学、药学、护理、麻醉,还说到医学中的医生和医学史。在这些章节中,作者无不注意到其中的文化内涵,除了触诊和听诊,血液循环的发现和塞尔维特的死,这里有神话史诗中的远古医术,苏格拉底喝的毒酒,凯撒的剖腹产,浮士德式的庸医,还有黄道十二宫与放血,人体解剖与绘画,有秘鲁树皮和疟疾特效药,有南美印第安人的“苦拉拉”与麻醉,以及曼陀罗的神秘采集仪式,特别是从变卖尸体供解剖学家到谋杀,导致解剖学法的制定,从对血的崇拜到现代的输血,从用天然磁铁治病到催眠术,到现代麻醉的发明,甚至写到法国剧作家莫里哀笔下的医生,漫画家的医学讽刺画和童话中的医生形象,不但有很强的故事性,更充溢着浓厚的文化氤氲。尤其有趣的是每一节都配有二三幅插图,使读者对内容有形象化的理解;这些插图都选自有关的历史著作,不仅相当经典,十分珍贵,许多还是名家的作品,有较高的美学欣赏价值。 -
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
本书是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第十一届[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的演讲集。作者从比较文化的宏观角度分析中国文化的形成、演化和转变,指出中国文化在发展之初有两个特色:一是透过天命观念去理解天人合一的奥秘;二是藉著亲缘观念来建立社会组织。在讨论近代文化的转变时,他指出中国知识分子所面对的种种困难: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保守]抗拒[进步],[传统]抗衡[现代]。作者认为中国文化的演变是有来龙去脉的,我辈炎黄子孙的使命是使文化力求改进,以适应多国家、多文化竞争。 -
游戏、竞技与娱乐
本书通过对各种游戏、游赏、百戏、宴集、文体娱乐竞技活动以及与之有关的节日娱乐、庙会娱乐、中外文化交流中的游戏、竞技与娱乐等内容的全面系统的发掘、梳理和研究,揭示出中古时期社会生活的全景画卷,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填补此方面研究的不足。 -
走向开放的城市
本书对宋代东京(开封)街市形成和演变的原因、过程和意义作了深入的探讨,在政策因素、地理因素和城镇体系因素分析方面均有创见,可资历史地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领域阅读参考。 -
谷腾堡在上海
本书对1876年至1937年间西方印刷技术取代中国雕版印刷术的过程进行了细致分析,揭示了中国传统的印刷文化和印刷商业向印刷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书中通过详细的文史资料介绍,将印刷文化与图书史、社会史、技术史与商业史结合在一起,从技术的发展、企业和企业家的成长经历以及出版业的变迁角度,揭示了晚清和民国时期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发展历程。中国人有选择地采纳西方印刷技术并充分发展了自己的传统价值观,在中西交流的过程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同样地,上海的资本主义印刷业之所以能在晚清民国年间脱颖而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工商业制度与行业组织的发展,尤其是那些与印刷和出版相关产业的发展。 -
象牙塔的变迁
学术卡里斯玛,源自马克斯•韦伯的论述,意指学术的神秘魅力或巫术性质。这种魅力存在于尚未被规范的前现代学术形态,也存在于现代研究型大学所确立的各种规范中。 本书讨论学术卡里斯玛与现代秩序下的研究性大学,,从中世纪的学术形态直到现代学术形态的形成,以及在此过程中研究性大学的兴起和学术卡里斯玛的转变。作者认为,“官僚化”与“商品化”两大因素对个人精神生活的逐渐渗透,驱动了学术秩序的理性化与“世界之祛魅”的进程。现代学术体制正是通过培育这种新型学术卡里斯玛而形成的。 一本惊人的杰作,才华横溢。其风格与方法可能有迹可循,但作品整体的大胆创新令人振奋。 ——谢尔顿•罗斯布拉特,美国科学家 (克拉克)用机智的分析,趣味盎然的档案轶事及诡异的幽默感建构起这部作品,那种起头如神来之笔的作者总是令人难以抗拒。一部奇特的杰作! ——安东尼•葛拉芙顿,《纽约客》杂志 -
世界历史上的消费主义
购买奢侈品和休闲服务的欲望,是人类在在现代生活中的一个基本动力。《世界历史上的消费主义》研究消费主义的历史渊源及其在世界各地的广泛传播。本书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探讨有关消费等问题,既研究了经济较为发达的西方和日本的消费者体验,同时也研究经济发展水平不佳地区消费,对消费和全球历史进行重新评估。本书注重关注以下中心议题:(1)拉丁美洲消费主义的新发展;(2)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和中国消费主义的发展;(3)扩大内需加强消费作为对最近的国际威胁回应;(4)消费主义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
西方文化的衰落
人文主义开创了我们当今所熟悉的西方文明。它的成就包括个体的解放、民主、普世人权,以及广泛的繁荣和舒适。它的使者是现代文化的一些杰出人物——伊拉斯谟、霍尔拜因、莎士比亚、贝拉斯克斯、笛卡尔、康德、弗洛伊德。有些人——路德、加尔文、普桑、克尔恺郭尔——欲将人文主义的精华置入一个更高的真理框架,却难以阻挡其汹涌澎湃的进程。另有些人——马克思、达尔文、尼采——寻求改变人文主义的信条,亦备受他们自己的预言是否成功的检验。 人文主义定论凿凿既已如此,约翰•卡洛尔却独辟蹊径,一反自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以降为这个世界开启理性、意志和超凡之人的西方文明的构建,娓娓道出一个断裂而引人注目的另类版本。约翰•卡洛尔教授在本书中颇有深意地就人文主义声望鹊起和其后倾覆于矛盾四伏之境重新作出一番观念新颖的研究,这一对西方五百年人文主义实验的失败的重新检视,以及它可悲的文化后果,以2001年的9•11事件画上句号。 我们生活在人文主义五百年来伟大时代的废墟之上,残垣断壁在我们周遭森然挺立。我们的文化在瓦砾中径直向前延伸。面对温和的天外来风,它都几乎无法提供一个庇护的处所,遑论不时吹过的阵阵凛冽寒风了,那种凛冽的寒风把我们从日常生活舒适的亲密的关系中吹散,使我们面临堙灭…… 约翰•卡洛尔赢得了完全属于他自己的一席之地,这一地带鲜有其他人敢于或有毅力涉足。……他对当今知识分子生活所起的独特作用,在于持续不断的刺激。……在这一对西方文明的再评价中,卡洛尔的非正统的、发人深省的说法,将现代史上具有宗教的,艺术的,和哲学的里程碑置于一个全新的角度。……一些人觉得卡洛尔的书大开眼界,另一些人则对它无比恼怒,但所有人都感到难以释手。 ——齐格蒙特•鲍曼 与文艺复兴,自由主义和现代性所赐遗产截然对立的某种奇谈怪论……。反映从多那太罗到弗洛伊德的主要作品的一组出色而观点偏颇的素描。 ——《新政治家》 他的观点夸大其词,具有十足的误导作用,有时可谓危险之至(姑且不说半是狂热的状态),但这些观点是重要的,而且时时溢出才华。如果被他不幸而言中会怎样? ——《卫报》 -
北魏唐宋死亡文化史
透過盧建榮教授這一本北魏唐宋死亡文化史,讀者可以了解五世紀到十一世紀的中國士人階級所共享的死亡文化,其中就以墓誌為例,墓誌是唐宋文人高度競逐其文學成就的主題,其中有我們不知的文學運動、宗教信仰的衝突與社會變遷,隱而不顯於高懸靈堂的輓聯之上,而是從墓穴中出土的墓誌銘中,一一地吐露。能夠特別洞察到墓誌銘的價值是本書非常卓越的貢獻,並且從其中抽絲剝繭地分析士人如何看待死後的世界透過花大錢甚至舉債遷墳邙山的社會集體行動,以期死後家族親屬可以地下重聚。合葬或獨葬與傳統婚姻制度和宗教信仰之間的關聯。從第三章到第五章,死後相約泉下、遺囑和飾終之典以及佛教死後信仰的影響,即使處於一千年後的現代華人社會,還是可以看到非常清晰的影響,即使以非常不同的表達,訴說著非常接近的心態結構。 盧的北魏唐宋文化史,某種意義上可以視為與法國史學家PhilippeAries的死亡史研究相提並論的一本巨著,他們都企圖透過死亡這個向度來說明某一個階層或者一個社會的集體心態,以及從死亡相關文類中,如何再現社會的身份與階層差異,以及士大夫看待自我的方式。在Aries的研究中,他區分了四到五個時期,每個時期與其他時期有延續也有差異,在盧著,雖然只是討論一個長時段的結構,但是卻相對地強調法國社會學理論家布迪爾(PierreBourdieu)的概念場域、慣習、自主性等,藉此說明為何墓誌中的死亡觀念和社會實做得以不變六個世紀,我認為這是一個突破性的嘗試和強烈的企圖心,透過新的區分原則和史學關懷,有別於朝代的或者西方漢學家的幾個歷史分期,同時打造中國死亡研究的社會史和文化史。 如余英時、蒲慕州等人都曾經關注中國人的生死這個主題。恰好組成一個連結和比較的歷史進程,余英時先生的東漢生死觀,討論了大思想家王充的論衡和道家的太平經和太上感應論等概念,如何結構著東漢時期的生死事務,儒道思想對於生死概念的影響,不論是衝突或者融合,儼然就是一個思想的上層結構,籠攝著我們思考的邊界;蒲慕州鬼魅神魔或墓葬與生死等書,銜接著唐宋以後,愈加發達的佛教與佛教世俗化之後與民間信仰及道教的融合,諸如冥報、地獄和功過格等,一直延續到清末民初,甚至現在我們都沒有脫離活在這數個死亡意象構成的生活世界。 死亡、儀式與宗教的長時段特質,使得這本北魏唐宋死亡史訴說的不僅是一個歷史的過去,或者一個隱然消失的老故事,或歷史陳蹟,而是一個現在的過去(past of present)。 -蕭旭智 -
戒指的文化史
戒指是人们最喜爱的装饰品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流传至今的各种美丽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使这个平凡无奇的戒指小世界充满了迷人的色彩。它不仅浓缩了欧洲的风俗、习惯、美术和人们的审美情趣,而且还可以使读者对东方文化的某些特殊性进行系统的比较和反思,呈现出浓厚的历史文化韵味。作者系日本关西大学欧洲文化研究专家,书中涉及大量尚未有中文译本的西文与日文资料以及珍贵的插图,对中国各界读者一定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平常事情的历史
今天看来平常的东西,并非历来如此。我们的祖先几乎想象不到今天人们习以为常的一切。从十七世纪起,变化的趋势初露端倪,城市与财富 、商业与贸易、革新与发明,凡此种种进展开始动摇人与物品之间的关系,也改变了人们自身——即使基本需求从未改变,生活方式却逐渐发生变革:住房与家具、取暖和照明、衣着及饮食……现代物质生活与消费社会正浮现于历史的地平线上。 -
文明社会史论
弗格森的《文明社会史论》出版于1767 年, 当时他已经在爱丁堡大学担任道德哲学教授。总的看来, 这本书的内容涉及两个大的方面: 社会政治理论和对商业文明的批判。关于该书的题目, “文明社会” (Civil Society) 其实也可以译作“市民社会”或“公民社会”。在这里有必要从词源学上对“文明”的起源和演进作一推敲。英文的“文明”是‘civil’, 来源于从希腊文转化来的拉丁文词根“civis”, 意指公民。②中古英文中是没有“civilization”这个词的, 该词首先出现在英文中是18 世纪早期, 而且是作为法律术语出现的, 与苏格兰和英格兰合并这一事件有较大关系。它最普通的含义是指“将英格兰习惯法纳入苏格兰市民法(公民法) ”的过程。到18 世纪中期为止, “civilization”与“civilian”一词还是同源的, 指公民或罗马法学家。18 世纪后半个世纪, 随着苏格兰高地原始公社制的崩溃, 导致苏格兰社会向现代商业社会转化, 与此同时, “文明”一词也获得了它的另一个意义。1828 年的韦伯斯特《美国英语字典》中, “文明”的定义如下: “文明的行为、或文明开化的状态, 即一种举止高雅、脱离了野蛮生活的粗俗, 并且在艺术与学识上取得进步的状态。”这样, 文明获得了与“野蛮”、“不开化”相对的含义, 即得自苏格兰高地摆脱野蛮状态所取得的进步。③深受古典教育熏陶的弗格森在使用“文明”一词时, 是从古典意义上讲的,所以在弗格森那里,“文明的”即意味着政治的。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