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化史

  • 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

    作者:许倬云

    【内容简介】 本书系史学大家许倬云先生于1985 年至1987 年间在台湾讲学的书稿结集,是其从史多年积累下的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观察、思考和心得,探讨的虽为中国史主题,着眼点却是世界史的大框架,在世界史的大背景下探讨中西文化迥异的核心所在,是许先生毕生对中国文化的思考精髓。 历史是一大串特定的时间,而不是一大串共通的现象,我们要将这特定的时间给予好的解释、清楚的叙述,这就是历史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基本差异。 我从近代西欧的几种不同制度来看中国的长期演变,则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处于均势。其中的关键,一个是亲缘团体,一个是精耕细作,一个是文官制度。 ——许倬云 【编辑推荐】 1、本书为许倬云先生的演讲集。在各篇演讲中,许先生用生动、质朴却深刻的话语论及中国古代文化与科技诸般领域内的特征,让人读来不觉艰涩沉重,同时收获颇多; 2、许先生提出了许多带有个人学术色彩的概念来总结、梳理中国古代历史,比如“三原色”理论,这些观念对中国历史研究是有益的扩展、补充,也是读者重新切入中国历史以及许先生个人学术脉络的路径; 3、新版对旧版进行了勘误,在重要概念、译名和用词方面进行了重新编审,完整而准确地为读者传达许倬云先生的观点和思想; 4、新版全面精装升级,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
  • 意大利黑手党的历史

    作者:[英]约翰·迪基

    2006年4月11日,逃亡42年之久的黑手党最高老板“拖拉机”伯纳多·普罗文扎诺在其家乡科莱奥内镇附近被逮捕。自法内科尔法官和保罗·博尔赛利诺法官于1992年遭暗杀以来,该事件前所未有地将世界媒体的注意力集中到西西里黑手党问题上来。西西里治安部队发动的这次开创新纪元的突 然行动给人们提出了许多问题,而且也给世界上最臭名昭著的犯罪组织带来了变革。 作者为修订版专门编写了全新的最后一章,在撰写该章时遵循了一个基本的原则:如果我们不了解西西里黑手党的过去,就无法了解它的现在。 “这本书令我爱不释手。作者作了大量详尽细致的调查,讲述的故事震撼人心,对黑手党邪恶恐怖的现实的叙述令人毛骨悚然。”——约翰•盖伊,《星期日泰晤士报》 “扣人心弦、动感十足、可读性极强。”——克莱尔•朗里格,《卫报》 “该书的出版对意大利现代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们可以有把握地预测,迪基撰写的这本书将会引起轰动,其中重要一点是因为书中有许多生动的情节完全可以被拍成电影。”——克莱夫•詹姆斯,《泰晤士报文学评论副刊》 “引人入胜……作者既准确表述了史实,又强烈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做了必要的重新加工工作。”——托比亚斯•琼斯,《金融时报》 “如同最恐怖的犯罪小说一样,让人读起来胆战心寒。”——蒂姆•拉克斯特,《格拉斯哥先驱报》 该书的出版标志着黑手党文献史上一个重要时期的到来。该书快速的叙事节奏意味着你要一口气把它读完……富有戏剧性情节,描述的事件让人感觉既惊奇又神秘……对历史进行了重新建构,引证严谨详尽。——维托里奥•葛莱维,《晚邮报》
  • 1968年5月.无奈的遗产

    作者:让-皮埃尔·勒·戈夫

    本书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系统地研究了1968年5月发生在法国的重要历史事件——“五月运动”——以及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社会思潮。   1968年,不满的情绪在法国巴黎的大学内积聚。现存的教育体制无法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加之对美国发动的越南战争的不满,激起了学生中的激进主义。5月3日,警察粗暴地开进索邦大学制止学生集会,引发了骚乱。局势迅速升级为全国性罢工。1000万工人卷入罢工。戴高乐政府出现危机。5月底,戴高乐镇定思绪,积聚起勇气和支持者,使局面得以扭转。这一事件史称“五月运动”(“五月风暴”、“五月事件”)。   作者深入分析了运动的起因、过程和影响,对各种社会思潮和派别在运动中的作用及其它们的发展演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研究,并指出“五月运动”对法国此后的社会走向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 欧洲宴会史

    作者:罗伊·斯特朗

    欧洲宴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繁复的过程,它的兴旺与衰退直接体现了欧洲各国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本质特征。本书以丰富的史料和大量的图片生动再现和剖析了自古希腊、罗马、文艺复兴、巴洛克及至近现代欧洲宴会文化的发展演变过程。全面揭示了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和社会文化内涵,集中体现了西方学者在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本书主要的焦点是餐桌和主餐。每个时期都会生成一顿可以称之为原型的饭。因此,本书每一章的开篇都描述了这样的一顿饭,然后分析形成这顿饭的政治、社会以及种种其他因素。尽管书本涉及到烹饪的演变,但总的来说,并没有谈论食品的制作和供给,除了出于说明餐桌上饭菜的需要,也没有过多地谈论厨房和烹饪方法。收集历史上每个时期的菜谱,并为当代厨师重新释义的书籍并不鲜见,本书不提供此类东西。本书选择“宴会”为名,表明其主要兴趣在于上层社会的饮食,尽管随着社会权力的更迭,到本书收尾处的1914年,相当大一部分大众也最终介入其间。故此,这是一本至上而下的历史,类似的东西现在已经不怎么时髦了,然而却同本书的一个主题紧密相连,那就是餐桌上所发生的一切同权力以及等级之间的相互关系。
  • 從黎明到衰頹

    作者:巴森

    民主政體、社會主義、個人自由、女權運動、性解放、工業化社會、原子彈、網際網路──西方文明帶來的美德與罪惡,幾乎已經完全滲透全球每個人的生活,而這一切究竟從何開始?且讓二十世紀碩果僅存的史學大師巴森帶你回到過去,細說西方文明如何在五百年中漸漸開花結果,又如何盛極而衰,面臨再生的瓶頸。 巴森認為西方有四場「真正的革命」:宗教改革、君主集權、法國大革命、俄國革命;大師以此為主軸,詳述這些變革對思想與物質層面所帶來的衝擊,如何交織出今日的世界。五百年的歷史中,有爆炸性的大事件,也有乍看瑣碎卻寓意深遠的瑣事,在巴森流暢的文筆之下,多不勝數的種種事件人物,逐漸融合成一幅西方文明的立體圖像…… 五百年時空之旅到了尾聲,巴森敏銳地指出我們這個時代的問題:除了科學與技術之外,文化發展似乎陷入停滯。文化進入衰退期了嗎?未來還可能復興嗎?這是巴森的深慮,也是在鼠籠中不停奔跑的我們,不容忽視的隱憂。 ◎ 中研院院士余英時專文導讀 ◎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郝譽翔專文推薦 ◎ 榮獲第二十九屆金鼎獎最佳翻譯人獎 ◎ Amazon讀者四顆星強力推薦 ◎ 紐約時報書評評為絕世之作 ◎ 入選美國國家圖書獎2000年年度非小說好書 ◎ 2004年博客來【知性人文類】暢銷書年度百大 ◎ 2004誠品好讀回顧.年度之最重量出版 ◎ 2004誠品好讀回顧:立緒文化總編輯 鍾惠民 年度最值得推薦的一本書
  • 圣经的历史(黄金版)

    作者:斯蒂芬·米勒,罗伯特·休伯

    《圣经》共六十六卷,由四十多位不同时代的作者写成,创作时间跨越一千多年,全书信息首尾相贯,浑然一体。这样一本书是怎样形成的?它如何被翻译成了两千多种的文字?它如何在逼 迫者的火焰与怀疑者的批判中存留下来?它在历史长河中如何改变了这个世界?本书讲述的就是关于这本奇书的奇妙故事。 全书图文并茂,全彩印刷,分五部分:旧约的成书、新约的成书、圣经与迅速发展的教会、宗教改革时期的圣经、圣经与现代社会。书前附“历史时间表”,书后附“参考文献”及“英汉译名对照表”。是阅读《圣经》必备的参考书。 黄金珍藏版采用全金箔装帧,三个切口都刷了金粉,与高档《圣经》工艺相同。
  • 动物与中古政治宗教秩序

    作者:陈怀宇

    本书从几个方面探讨了中古时期动物在政治、宗教秩序建构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其中反映出的人类意识,政治、宗教观念,导论部分介绍相关领域的研究状况以及本书的主要思路和研究手段,之后主要以中国中古时期佛教文献中有关动物的几个具体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第一章讨论初唐时期佛教僧人对动植物的分类,第二章讨论南北朝隋唐佛教文献中十二生肖形象和意义的变化,第三章讨论有关驯虎的叙事及其意义,第四章讨论中古佛教文献中动物名称的变迁,第五章讨论世界史视野下的猛兽与权力,第六章讨论九龙的形象在中古文献中的流变。
  • 希腊人和希腊文明

    作者:(瑞士) 雅各布·布克哈特,Jacob

    这是一部展现古希腊无穷魅力的文化史巨著,是文化历史学大师布克哈特里程碑式的力作。本书系布氏身后出版的演说集《希腊文化史》的最新英文选译本,芬利、穆瑞等当代古典学名家曾为之付出了长期而又艰苦的努力。书中,布克哈特展现了对古希腊文化本质的深刻的洞察力,他对希腊的赛会精神、悲观主义、希腊民族及其城邦政体的优势和弱点,以及希腊的艺术、宗教、经济生活等诸多方面都有独到见解,对后来的古典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本书也因而被誉为现代关于希腊文化的第一次也是最好的阐述。 本书不仅是对布克哈特学识的一部总览,还可由此洞见十九世纪晚期知识分子的思想世界。 ——《纽约客》 本书不仅仅是研究十九世纪历史学,还是研究古代世界的必备工具书。 ——《出版人周刊》 布克哈特是第一位揭示出政治在希腊生活中所占据的中心位置的学者,是他奠定了希腊政治和政治制度研究的现代理念的基础。布克哈特不断地使我们感到惊讶:他的著作仍然是现代关于希腊文化的第一次也是最好的阐述。 ——奥斯温• 穆瑞
  • 欧洲饮食文化史

    作者:(德)希施费尔德

    饮食文化在这里已远远超出了只是揭示“吃”的秘密,其他社会领域的文化进程也从中清晰地显示出来。
  • 看得见的古人生活

    作者:朱启新

    《看得见的古人生活》由朱启新所著。文物是最为真实的历史资料。或一件文物、或一幅图像,背后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直观反映着古人生活的点点滴滴。《看得见的古人生活》即是从文物入手,从礼仪文明、社会风尚、衣饰之美、日常器用、文化生活、建筑文明、军事战争等七个方面,精彩展示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揭示文物背后的文化内涵。全书双色印刷,图文并茂。
  • 人类与自然世界

    作者:(英)基思·托马斯

    简介: 本书梳理了现代初期的三百年间人对自然界的情感、态度与认识上的变化。在理性与科技的启蒙中,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象征词汇被逐渐清除,自然与人类之间历史悠久的感应观念随之断裂。随着城市的发展与工业化的深入,一种非功利地对待自然的新态度、新感觉逐渐发展起来,人类热爱自然的审美情感和道德诉求与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在冲突中演进。 本书努力再现往昔的观念世界,引证史料丰富具体,涉及许多科学家、文学家和其他人物,并大量引用诗歌和文学资料,为我们重新审视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文明的轨迹打开了一扇窗。 导读: 它不仅会吸引社会史学者,而且会吸引任何关心……“我们的文化遗产”者。 ——约翰·凯尼恩,《观察家报》 内容丰富翔实……穿过最迷人的曲折小径回到我们环境观念的基点。 ——罗纳德·布莱思,《卫报》 托马斯先生具有精当运用引文的天赋,在他的书中可以听到一千多种声音。 ——《纽约时报书评》 序 言 与专注于案牍的多数历史学家不同,G. M. 特里维廉钟情于室外与乡村。在他晚年,有传闻说,午餐后,他带着毫无防备的客人们去散步,结果一走就走了三十英里;他年轻时就特别喜好运动,活力四射。“在一个春寒料峭的清晨,在大切维厄特山的山顶,追踪狐狸的脚步跑在苔藓覆盖的沼地间,两个王国尽收眼底,”他写道,“这样开始新的一年真不赖。”1 沃林顿位于诺森伯兰郡,是特里维廉家园,现在是国民信托的财产。在那儿,他家从前的用人还记得他,因为他每年都回来打猎。 二十世纪初期,追求乡村消闲是特里维廉所属的英国上层社会典型的生活方式。那位法罗顿的格雷勋爵(Grey of Fallondon,英国外交官)就是如此,挚爱钓鱼、观鸟。特里维廉为他书写传记。英国中部产业家斯坦利·鲍尔温(Stanley Baldwin,曾任英国首相)也以此为乐,他任命特里维廉为剑桥的钦定讲座教授。几个世纪以来,英国贵族的根基在乡村,因为严重资本化的农业是他们财富的基础。经营农场与房地产是这个阶层的主要兴趣。他们热衷于乡村体育运动;对狗和马宠爱有加,往往有非常渊博的博物学知识;他们自觉地设计了乡村景观,既可供娱乐也可以带来利益。沃林顿本来依靠布莱克茨(Blacketts)家族煤矿的财富建起来,但是它反映了主人热爱大自然的情致。这里有一个上等的图书馆和两张桌子,特里维廉的叔祖父托马斯·巴宾顿·麦考雷(Thomas Babington Macaulay)就在这里书写了《英国历史》。他的父亲乔治·奥托·特里维廉(George Otto Trevelyan)创作了历史著作《美国革命》。除了图书馆,它还有按照查尔斯·布里奇曼(Charles Bridgeman)风格设计的空地,凯珀比利悌·布朗(Capibility Brown)设计的湖,一个争奇斗艳的花园;另有鸟的标本、博物学书籍、以及有关花卉的油画。 对于乡村的情感,无论现实的还是想象的,不仅仅局限于上层社会的人群。在第一个工业国家里,许许多多的人身上都有这种情愫。早在十八世纪后期,旅居国外的英国游子们就开始表达他们特有的思乡之情,以威廉·贝克福德(William Beckford,英国作家)为例,1787年,他躺在葡萄牙的旅馆里,“对英国乡村的思念彻夜萦绕于怀”。2 随着工厂大量增加,城市居民的思乡之情被投射在了小小花园、宠物、苏格兰和湖区的度假中,反映在对野花的兴趣,对鸟的关注,对乡下周末小屋的梦想之中。今天,那些饱含自觉意识的“田园”作家深受欢迎,经久不衰,就是很好的证明。从十七世纪的艾萨克·沃尔顿(Izaak Walton)到二十世纪的詹姆士·赫里奥特(James Herriot),这些作家长久保存了乡村淳朴的神话。无论对自然与乡村的神往是否果真为英国特有,英国城里人长久以来无疑是喜欢这么怀想的;这个国家相当一部分文学与文化生活都表现了深刻的反城市倾向。3 G. M. 特里维廉对原始自然的感情要比这些对乡村模糊的渴望深刻得多。在他所有的作品中,1931年作的高德利(Rickman Godlee)讲座——题为《自然美的召唤与宣言》,最为酣畅有力。在这部作品中,他哀悼被侵蚀的英国乡村,呼应他最敬重的华兹华斯的声音,宣告人类精神生活离不开自然景观。特里维廉的观点透着深深的悲观态度。他认为,直到十八世纪末,人类的工作仅仅是为自然的美丽添砖加瓦;自此以后,便迅速退化。一般的经济环境已经不能产生美感,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保护没有被破坏的一切。作为国民信托的一位活跃成员与捐助人,他指望这个组织能够保护英国“所有可爱而幽静的土地”。他提出应该保存原有的自然条件。不接触原始自然,英国人的精神就会消亡。4 几百年以前,如果提出阻止而不是激励人类开垦土地的思想,那是难以令人理解的。因为如果不砍伐森林,清出空地;如果不开垦土地,不将荒野景观改造成人类居住地,那么文明如何发展?国王和大地主们可能会将森林和公园保留下来,用作打猎与木材供应地。但是在都铎王朝时代的英国,把未开垦的山丘人工保护起来,就像设立不能猎食野生鸟兽的保护区一样荒诞可笑。人类的工作,用《创世记》的话语(1:28)说,就是“遍满地面,治理这地”;扫平森林、耕耘土地、赶走猛兽、杀死毒虫、铲除荆棘、排干沼泽。农业之于土地犹如烹饪之于生肉。它把自然转变为文化。土地未被开垦就意味着人还未被开化。当十七世纪英国人移居到麻省时,他们占领印第安人土地的部分理由就是:那些自己没有征服并开垦土地的人们也无权阻止其他人这样做。5* *同样论点在爱尔兰也有所体现。1610年,John Davies认为,土著爱尔兰人没能够开发利用土地;“因此,让如此肥沃的土地像荒野一样的闲置浪费,既有悖于基督教方针,也不符合良知”;Historical Tracts by Sir John Davies(1786), 288。如果英国十六世纪与十八世纪后期没有发生深刻的情感转变(本书将对其某些方面进行探究),人们不可能接受特里维廉保护原始景观的热情,也不可能接受他认为未开发的自然具有疗愈功能的信念。人们通常认为关注自然环境,忧虑人类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关系是最近才兴起的。例如,阿什比勋爵(Ashby,20世纪英国植物学家)提到,在过去一百年间,人类对自然的态度不知不觉地发生了转变,而另一位评论家则称之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重要的情感革命”。6 如今,人们一打开报纸,就会读到关于杀死灰色海豹、砍伐汉普顿庭院树木或关于挽救濒危野生物种的激情澎湃的辩论。但是,要理解目前这些情感,我们必须回到现代初期。因为正是在1500—1800年间,发生了令人应接不暇的变化,社会各阶层、男男女女以变化了的方式理解周围的自然,并进行分类。在这个过程中,一些长期固有的关于人在自然中位置的观念被摈弃了。人们对动物、植物与景观产生了新的情感。人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关系被重新界定;人为了自身利益而利用其他物种的权力受到尖锐的挑战。就是在这几个世纪中间,人们对自然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产生了疑虑,而这些被我们以放大的形式继承了下来。 要图解某些发展历程,也许像用辉格党人历史方法来探索国民信托、英国乡村保护委员会、动物解放组织以及地球之友的思想起源。但是本书的目的不仅是解释目前的状况,而更要重建早期精神世界,努力还其本来面目。 本书试图揭示一些(有时并未表达出来的)假设,这,些,,,假设支持了现代初期英国居民对待鸟兽、植物以及自然景观的体悟、理性与情感。当时的居民与特定自然景观生活在一起,其亲密接触的情形我们现在往往很难感受。 遗憾的是,由于这个题目范围之广阔、材料之丰富,没有哪一个作者能够奢望囊括一切,更不用说一本相对单薄的书。本书仅仅努力勾勒出题目中某些比较显而易见的内涵。虽然书中的许多主题与威尔士、苏格兰、爱尔兰以及欧洲大陆国家和北美历史情形相似,但是本书仅局限在英格兰。本书还大量使用文学资料,时下在历史学家中间不太流行,但我并不后悔。把想象的文学当作历史资料尽管存在着种种弊端,但是如果我们要深入人类(至少是比较善于表达的那部分人群)的情感与思想之中,文学是最好的向导。因此,本书有意以G. M.特里维廉不断倡导的方式,重新统一文学与历史的研究。 本书也试图提请读者注意,这个主题值得比以往更加严肃地、历史地加以对待。人类优越于动物界、植物界,这毕竟构成了是人类历史的前提条件。人们如何据理解释和质疑那种优越性成为一个大得令人生畏的主题,最近几年已经引起了哲学家、神学家、地理学家与文学批评家的广泛关注。这个主题也能给历史学家们提供许多启示,因为要把过去的人们关于植物与动物的思想与他们关于自己的思想截然分开已经不可能。
  • 东方化革命

    作者:[德] 瓦尔特·伯克特

    本书以详实的史料和丰富的考古成果证明,古希腊文明并不是一个无中生有的奇迹,而是从一开始便受到古代埃及和西亚文明的全面影响。在西元前8—前7世纪,从东方来看,亚述帝国在迅速扩张,腓尼基人的商贸活动正方兴未艾;从爱琴海地区看,希腊人也正积极在东西两个方向探索和扩张。在这种情况下,西亚地中海世界出现了一种文化交流空前频繁、活跃的局面。在本书中,伯克特不仅探讨了东方人的商品、工艺品、技能和艺术对希腊社会的冲击,也深入研究了东方工匠、商人在希腊世界的活动,甚至对东方的巫医、魔法师一类人对希腊社会的渗透也给予相当程度的关注。
  • 晕眩年代

    作者:菲利普·布罗姆

    20世纪之交到一战前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 是什么促成了一场世界大战的爆发? 《晕眩年代:1900-1914年西方的变化与文化》 编辑推荐: 1900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都展出了些什么稀罕物? 玛丽•居里的好奇心是如何被激发出来的? 伦琴的神秘发现预示了什么? 为什么说卢瑟福的人生始于新西兰的土豆农场? 为什么说爱因斯坦激进的时空相对性和马赫的认识论印象派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亲缘关系? 爱迪生的第一次电椅实验为何不算成功? 为什么英国人广泛相信“白人的承担”及英国人的历史使命之说? 那个年代,同性恋是令人谈之色变的话题? 谋杀13人的惊悚事件成了德国及其他国家的头条新闻,为何罪犯瓦格纳却没有被判死刑? 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为何被称为是“最卑鄙的谋杀”? 内容提要: 20世纪早期的欧洲:一个漂浮不定的世界,一个期待新事物却又恪守传统的矛盾交织时代。当时的主要议题是:恐怖主义、全球化、移民、消费主义以及道德价值的坍塌和超级大国之间的对抗。 20世纪不是诞生于索姆河的战壕或者帕斯尚尔战役——而是诞生于一战之前那令人眩晕的十四年。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出现了最终与旧世界秩序有着悲剧性矛盾的新秩序。也是在这十几年里,全世界都感受到了工业革命带给政治和个人的影响:人们逃离乡村及传统身份的改变,使城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科学创造了新可能性的同时,又带来了背离传统的梦靥;教育转变了千百万人的观念;批量生产的物品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产业劳工要求分享政治权力;女性试图改变社会地位及两性关系的结构,进而争得话语权…… 从1900年巴黎世界博览会体现的对新世纪的巨大希望,到1914年哈布斯堡大公在萨拉热窝被谋杀,菲利普•布罗姆逐年记录了这个非凡的时代。在这幅灾难前夕华丽而动荡的图景中,在这个新世纪的舞台上,首相与农民、无政府主义者与女演员、科学家与精神病患者交相出现,生动地呈现了20世纪初期的奇观、恐惧和忧虑。
  • 世界七大奇迹史

    作者:罗谟

    《世界七大奇迹史》主要内容:世界古代七大奇迹象征着西方在前基督教化时代的一切重要而神秘的元素。约翰·罗谟和伊丽莎白·罗谟夫妇利用古代作家著述和现代考古技术,重新塑造了这些迷失于历史烟尘中的重要建筑的形象。 这部著作讲述了“奇迹考古”的故事;旅行家和学者如何因这七大古老建筑而联系在一起的故事;奇迹本身的故事——它们被创造和破坏的历史。作者还重新迻译了古代旅行家的记述,这些旅行家飘洋过海,徜徉在神话般的建筑中,对它们发出惊奇的赞叹。
  • 国史要义

    作者:柳诒徵

    《国史要义》非一般意义上的“史学史”或“史学通论”。透过史学要义的诠释,归宗于中国人本主义的弘扬,是为《国史要义》的主旨。此书与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声气相求,互为奥援。著者透过经史互证的方法,突出史学精义体现的即是文化真义,把中国古典史学意境升华到“人学”的高度。因此,将《国史要义》视之为用本土文化演绎的“历史哲学”著作,恐怕不算离谱一至少柳诒徵自己是这样看待的。
  • 洗浴的历史

    作者:(法)乔治・维伽雷罗

    人类文明进程中,沐浴并不是唯一的身体清洁方式。某个时期,疾病流行,人们认为水能将病菌带入体内而远离浴室,频繁更换内衣及装饰外衣保持清洁;而另一个时期,认为冷水有治疗和健体的功能,如斯巴达的孩子从小便泡在冷水里强身,但不是为了清洁;直到近代,随着城市对水的广泛应用,人们才逐渐把身体的清洁与水联系起来,沐浴才成为生活的必要部分。身体清洁经历了擦拭、局部清洗、沐浴的过程。 作者以大量史料和文学作品中的生动例子,描述了西方人“行为举止文明化的进程”,洗浴的历史于是透现出一部“社会文明发展史”。
  • 法老的国度

    作者:蒲慕州

    早在三千年前,埃及即以强大的国力独霸一方,而基象形文字、宗教理想与金字塔等丰富的文化内涵,更成为后代史家不断研究的对象。本书从地理与人文角度切入埃及的发源初始,再由金字塔与信仰、文化的关系,深入介绍埃及的文艺与生活,是了解埃及文化时不错的参考指引。
  • 地图的文化史

    作者:海野一隆

    本书是一部关于地图发展历史,尤其是亚洲地图发展历史的著作。书中主要以亚洲各国尤其是日本的地图学史以及亚欧地图学的接触交流为着重点,探隐发微,介绍了大量极具价值的新资料和新成果,为国内学界所不多见。 作者海野一隆是地图学史专家,本书是他多年研究成果的精华,也是普通读者了解地图学知识的上佳选择;书末附有相关资料及索引,更方便专家学者做深入的专门研究。 作者从所收集的数千幅在地图学史上占重要地位的地图、成为孤本的古老地图,早已散佚的地图的摹本中,选出一百八十余幅精品,在本书里呈献给诸位读者和研究家门。 这些弥足珍贵的图版,配以作者独到深入的阐释说明,生动地展现了人类绘制地图的演变发展史,更可令读者了解地图制作的东方传统。
  • 17世纪的荷兰文明

    作者:(荷) 赫伊津哈

    《17世纪的荷兰文明》是欧洲著名文化史家约翰•赫伊津哈的力作之一。他以权威学者的睿智、世界眼光、深刻的历史漏见和特有的深情为世人揭开两个谜团:(一)荷兰这样一个边陲小国怎么能够创造一个历史奇迹,在建国100年、独立50年后“突然”成为世界强围、欧洲中心;(二)这个创造了历史奇迹的国家为何兴也快、衰也速。 《17世纪的荷兰文明》分为两部。第一部“论尼德兰”,解读荷兰的黄金时代及随后的衰落;第二部“论历史”,讲述荷鼍往欧洲的独特角色和作者本人独特的治学之路。
  • 都市繁华

    作者: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编

    城市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机会与方便,也滋生了后现代式的矛盾。该如何理解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为此举办专题讨论会,讨论的主题就是一千五百年来的城市生活史。各位与会者综合考古、文献、图像等资料,绘制丰富的都市生活画卷。对城市生活画卷的复原,对城市交往、游乐的再次展现,对城市生活细节的重新回故,都使古代繁华的城市生活如真实影像般地展示在眼前,令人生出几分向往与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