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化史

  • 人类酷刑史

    作者:【美】马克·P·唐纳利,【美】丹尼尔·迪

    马克·P·唐纳利编著的《人类酷刑史(解密文明面具下的可怖人性)》讲述了:几千年以来,人类想出很多巧妙而残忍的方法来对同类施加痛苦。这一可悲但似乎普遍的特征腐蚀着人类所追求的文明。尽管我们如今似乎对酷刑深恶痛绝,但是3000多年以来,它一直是整个欧洲和远东的大部分法律的组成部分。 《人类酷刑史(解密文明面具下的可怖人性)》探究了对各种各样惩罚、酷刑、逼迫和折磨方式的有计划使用。它带领读者走进古罗马的竞技场、中世纪地牢、宗教裁判所、宗教审判大会、女巫审判和最糟糕的监狱。这是一次令人震惊和使人信服的研究,揭露了拷打者和刽子手可耻的手段和动机,以及古往今来他们所干的令人发指的勾当。
  • 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

    作者:余英时

    中国历史和文化是一片广大而肥沃的园地。作者主要以19、20世纪的文化与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把它们当作是中国传统研究的一种延伸。此书主要收录作者自1956年到2003年的代表性论文18篇。最后一篇《试论中国人文研究的再出发》为2003年新作,对当下及今后的中国文化传统研究提出了重要看法。
  • 木简竹简述说的古代中国

    作者:[日] 富谷至

    这本《木简、竹简述说的古代中国》,是2003年日本岩波书店出版的日文同名书的中译本。译者刘恒武曾留学于日本佛教大学研究生院,同时作为班员参加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我主持的研究班,在本书的翻译和出版过程中,刘君付出了诸多辛劳。   承蒙刘恒武君和人民出版社的精心安排以及宁波大学科研基金的支持,本书中文版得以顺利付梓,我作为作者觉得十分欣喜,感谢之意无以言表。希望拙著可以让中国研究者更多地了解日本的简牍研究,从而促进这一领域的发展。刘恒武君在日语方面精研日久,贴切完美地译出了笔者日文原稿的笔调和文风。我已仔细阅读了译稿,并与刘君反复交换过意见,应该说,这部译稿已经打磨得相当成熟。刘君不仅是本书的译者,亦是本书的评论者。   在本书出版之际,有不少的感慨,虽系一已的所思所想,却想在此抒表出来,作为本书的收尾。   在二十五年前的1981年,我作为进修生远赴陕西西安的西北大学留学。当时年纪不过二十七八岁,同学当中有黄留珠、王维坤、张廷皓、周天游和余华清等人,现在诸位都已各成一家,在中国学术界担负着不同的重任。虽然当年我们不过是一群书生意气的学子,却彼此相约,希望携手致力于中日两国的学术交流。
  • 苏格兰启蒙运动

    作者:[英] 亚历山大·布罗迪

    苏格兰启蒙运动对现代西方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本书从哲学视角观察18世纪的这段历史。顶尖的研究者组成的作者队伍为本书提供了专文,分别讨论大卫•休谟、亚当•斯密、托马斯•里德、亚当•弗格森以及其他苏格兰思想家,落笔范围包括哲学、自然神学、经济学、人类学、自然科学和法律,并涉及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历史背景、欧美文化的传承及影响等诸多方面。对这一段丰富多彩的思想运动历史,本书提供了极佳的导引和指南。
  • 暗流

    作者:徐坚

    《暗流:1949年之前安阳之外的中国考古学传统》一般认为,1949年之后的中国考古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1928年开始的安阳发掘基础之上的。但是,过度夸大安阳传统很可能会忽视安阳之外的发掘、史语所以外的学人、有计划的科学发掘之外的意外发现、田野调查和发掘之外的理论和方法的输入和阐发等,而这些都是1949年之后中国考古学基础知识、田野方法和阐释理论的重要来源。由于这些发现、技术和理论长期以来都未得到重视,《暗流:1949年之前安阳之外的中国考古学传统》将其命名为中国考古学的“暗流”传统,予以阐发。 1949年之前的中国考古学呈现为多来源、多环节和多线索的多元景象。即使在安阳,也存在中央与地方、科学发掘与寻宝盗掘、本国与他国在发现、保管和阐释上的冲突与斗争。史语所在安阳之外尚有数量不多但意义重大的调查和发掘。史语所之外还有为数不多的考古学研究机构,尝试在不同地区进行考古发掘甚至发展不同类型的考古学。传统上的四裔地区在建构乡土历史的过程中可能衍生出具有乡土史倾向的考古学。具有人类学和民族学倾向的考古学也暗伏于特定的研究主题中。非科学发掘和古物流通既往被贬抑为缺乏科学价值,甚至是具有政治不正确性的活动,但不乏资料和方法价值。此外,1949年之前的中国考古学也有少数得到不同学术传统共同关注的课题。最后,西方考古学史、类型和发掘方法如何被译介到中国,如何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也值得讨论。《暗流:1949年之前安阳之外的中国考古学传统》是中国考古学史研究上揭示1949年之前的多元全景的首次尝试。 《暗流:1949年之前安阳之外的中国考古学传统》将反思考古学史的视角和写作问题。考古学史的写作不应止步于按照年代关系排列考古发现、研究著述和学人交往,而应该展示田野方法和阐释理论上范式的形成和转型。
  • 英国文化与工业精神的衰落:1850—1980

    作者:[美] 马丁·威纳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的I业国家,但是英国中上阶层人士从未对工业主义有过好感。本书引用小说、艺术、诗歌、政论、哲学、社会惯习等诸多方面的文献,生动地探讨7英国文化对只注重经济增长的现代工业社会的抵触和批判。从19世纪中叶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这一思潮深刻地影响了英国文化:包括文学、报纸、建筑,以及社会、历史、经济思想。学术界过去一直将英国这种注重享乐不思进取(即重生活质量不重GDP)状况称为“英国病”,但是回望过去,也许我们应该换种眼光来看。
  • 探索者

    作者:[美] 丹尼尔·J. 布尔斯廷

    本书告诉我们西方文化所经历的三大探索时代:首先是先知和哲学家,如摩西、约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及宗教改革家们,他们义无反顾地从上帝或内心的理性中探索求赎或真理。其次是一个共同探索的时代,如修昔底德、托马斯・莫尔、马基雅弗利和伏尔泰,他们本着自由精神追求文明。最后是社会科学的时代,人们面向着未来,却似乎被历史所支配着。这个时代的杰出人物有马克思、施本格勒、汤因比、卡莱尔和爱默生、马尔罗、柏格林和爱因斯坦、等等。他们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人们勇往直前,继续探索。
  • 西方人文史(上下)

    作者:(美)雅姆

  • 服周之冕

    作者:阎步克

    《服周之冕: 六冕礼制的兴衰变异》围绕《周礼》六冕制度及其对历代冕制的影响,探讨了服饰礼制与政治权力的关系。六冕并非真实的周朝原生礼制,而是《周礼》的建构,反映的是周朝政权与神权的分配,具有“君臣通用”特点。随汉廷尊儒,中国制度史上出现了“古礼复兴运动”,其间古冕被重新采用。王朝在宗经、复古思潮促动下,重新采用占冕;同时从尊君、实用出发,立足现行品位结构而调整古冕等级。经学家对古冕的不同阐释,也引起了诸多纷争。理性化、世俗化倾向,最终导致了“服周之冕”的低落。《周礼》六冕的漫长兴衰变异,折射出了服饰与权力、学术与政治在传统中国的复杂关系。
  • 身体的历史(卷一)

    作者:[法]乔治•维加埃罗

    《身体的历史》第一卷主要论述了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身体的历史。全书从宗教、医学、文学、性、体育锻炼等各个角度,向我们展现了“现代”身体出现的过程,认为在这一时期身体经历了一种双重张力:既突出集体的强制性又强调个体的解放。束缚和解放这两种动力混合在一起,赋予现代身体一个合乎规格的清晰轮廓。
  • 私人生活史II:肖像中世纪

    作者:[法]菲利蒲·阿利埃斯,[法]乔治·杜比

    在《蒙塔犹》中,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通过大量的证据,描述一个小山村的女人们,出于得到闲言碎语的谈资,甚至更多是出于好奇心,她们把眼睛贴到门洞上,窥探别人家房子里发生的一切,以便能够与邻居们谈论她们所看到的。他总结说:“直到我们的时代。随着关注私生活的更资产阶级化的社会的来临,女人这种喜欢窥探的好奇心才日趋减退,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抑制。” 这是对本书所希望回答的问题的一个清晰的论断。“隐私”观念最早出现于19世纪的英国,那个时候社会在建立“资产阶级”文化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那么,谈论中世纪的私人生活,转向一个如此遥远的时代求诸“隐私”观念,这样做可以(不只是恰当不恰当的问题)吗?通过详尽人微的考量,我确信,这个问题肯定能够得到解答。对历史学家来说,用阶级斗争的概念分析封建时代不再合理,尽管它在历史学家们过去这么做时证明是非常有用的。实践不仅仅表明“阶级斗争”概念是多么地需要精炼完善,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澄清古代社会系统中权力关系的本质,尤其是那些与阶级冲突无关的关系。因此,我们毫不犹豫地使用了“ 私人生活”这一概念,尽管它可能带来时代误植的问题。但我们力图辨明中世纪社会中的人们所认为是“隐私”和不认为是“隐私”之间的分界线,并试图缕清与我们当今时代所说的“私人生活”相对应的社会关系领域。 无论如何,我们进行的研究具有探索性和尝试性,你即将读到的文本留有许多问题的印记。犹如考古学家开始探究14世纪“大瘟疫”之后被遗弃的村庄一样,我们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像他们一样。我们期望只发掘少许材料丰富的领域——其他地方则付之阙如。我们冒险之旅的结果依赖于历史遗存的密度和质量:不仅仅是文字资料,也包括那些人工制造的器物,以及能够告诉我们有关当时人们是如何生活的雕刻和绘画等。 我们的研究从公元1000年左右开始,那时的文件记载突然之间变得较为丰富。颇具戏剧性的另外一个转折点,发生于1300年和1350q:之间的时段里。此后。每件事物都呈现出一种新的色调。这种变化部分是由偶然因素促成的(尤其是1348~1350年突如其来的“黑死病”),它在数十年内深刻地改变了整个西方世界人们的生活方式。一个与之关联的现象就是欧洲发展的中心地带发生转移,主要是从法国北部转移到意大利,同时也转移到西班牙和德国北部。其他变化影响到我们资料的来源,使我们能够更清晰地看清我们称之为“私人生活”的真实面貌。14世纪上半期,那些以前遮蔽着这些真实面貌的巨大面纱突然被揭开了。 意义深远的发展,引导那个时代的人们以更大的明确性和更多的注意力去研究物质生活,这是前所未有的。随着在中世纪社会上层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的“鄙夷俗世态度”开始衰微,曾被他们认为是肤浅表象、虚假的和罪恶的东西,似乎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憎恶谴责。因此,约1300年左右,艺术——通过线条和卷轴以及画家和雕刻家的技艺表现生活方方面面的艺术开始转向我们今天所说的现实主义。艺术的尺度标准超越人们的视觉维度,艺术家开始运用他们能够支配的所有幻想技巧,精确地绘制出他们所看见的事物。由于绘画享有这种技巧最为丰富的宝库,因此它在各种艺术当中脱颖而出,第一幅描绘私密场景的油画开始出现。通过画家们的眼睛,我们可以透视1350年后房屋室内,透视隐秘的私人空间,就像早于此几十年的蒙塔犹那些好奇的女人所做的那样。历史学家第一次有了扮演 “窥阴癖”患者的路径,认真细致地观察这个封闭世界中发生的一切,譬如,观察范·德·韦登把报喜圣母和天使放在室内什么样的位置。 当然,仅仅这些还远远不够。对历史学家大有用处的私人生活中的实物,在14世纪中期之后大为增多。考古活动业已复原了许多日常生活的遗迹,它们显露出中世纪最后两个世纪的图景。大多数考古发掘都是在遗弃的村庄上进行——“黑死病”后数目庞大的村庄被遗弃了。城堡、城市民居和村庄房屋依然保留完整,最古老的要追溯到14世纪,极少有例外,毫无疑问,这是瘟疫造成人口急剧减少后,因此造成居住总体标准的提升。 家具和家居饰的遗迹亦反映了这种情形。考察任何一座博物馆,譬如说在吕尼,1300年后的陈列品与此前的陈列品之间明显不成比例,果我们只看那些与私人生活有关的陈列品,比例失衡则更大。当现实主义的影响扩及到文学领域的时候,文学作品开始展现先前仅仅出现于小品文中的物事。 传奇文学完全退隐,迷失于幻想的雾霭中。在档案馆里,当你走到中世纪晚期的档案柜时,遗存下来的数量空前巨大的文献档案,比此前时期的材料透出更多信息且更有研究价值。如同新风格的绘画一样,这些文献档案使我们可以窥到家庭内部所发生的一切,看到家庭的幕后情形,让我们迂回曲折地潜入家庭内部,窥探其居住者。 在这些新材料中有大量的官方文件,因为到14世纪或15世纪,国家比过去更加强大更加有力,它已怀有对社会实行全面控制、最大限度地盘剥其臣民的雄心。为了这个目的,它需要了解人们的头脑在想什么,以便更好地从他们身上勒索财产,并压制他们叛乱的倾向。公共主管当局进行调查、要求人们坦白交代,以及用各种各样其他办法穿透私人生活的秘密。 作为审讯法官和未来教皇的雅克·富尼埃的“审听”记录手稿源于14世纪初,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所有关于当时农民私人生活的知识,正是从这本记录手稿里习得的。富尼埃的记录手稿不过是当时许许多多类似审听调查中的一个,只是这本记录手稿不知何故神奇地躲过了时间的损毁。 在这个时期里,由于不同公共权力机构之间对私人生活控制权的争夺日益增强,人们在顽强抵抗的过程中,试图在私人生活周围构筑一道“墙 ”。到14世纪,因为个人写作比以前更多,因为他们开始为私人生意雇用公证人,还因为我们首次能看到那些业已证明对历史学家非常有用的完整而丰富的文献档案:不动产清单、婚姻契约以及遗嘱,所以我们对那道墙后面所发生的事情有更多的了解。不久之后,档案馆开始收集有对历史学家更具启发意义的私人文字:书信、回忆录和家庭记录簿。 随着14世纪曙光的来临,我们看到了一个以前几乎完全被遮蔽于阴影中的巨大全息图景。为人们普遍喜欢的中世纪、常常作为历史小说背景的中世纪,我们追随着维克多,雨果和茹勒·密歇莱纵横想象的中世纪,既不是1000年左右的那个时期。也不是菲利普·奥古斯都时代,而是——从情感、爱的方式、用餐方式、礼仪规则、家庭生活以及信仰虔诚方面来说 ——圣女贞德和大胆查理的中世纪。这本书的结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14世纪上半期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呈现于前的是更多的问题意识,我们的目的不在于提出主旨性的论断。 由于持续的物质进步及其对精神生活产生影响,公元1000年左右,遮蔽我们视线的雾霭开始云拨雾开。且继续蒸发殆尽迎来14世纪的曙光。三个世纪连续不断的经济增长是一个需要认真考量的事实,然而,我们这里关注的是经济增长对私人生活本质的直接冲击。货币使用的日渐普遍对私有财产观念——也就是什么东西只属于一个人的而不属于其他人的思想— —有着重大影响。进步的另外一个影响是从群体杂处逐渐转向更加个人化的存在,这带来了更多的内心自省。在房子里不受干扰的独处中,形成了一种更加隐密的心灵保护地,亦即自我的内心隐私。随着环境的全面宽松和文艺复兴的持续行进,这个时期开始了比较大规模地了解远方的或业已埋没在历史陈迹中的文化:伊斯兰、拜占庭、古罗马,人们在其他文化外来的行为中发现,公共与私人的关系结构迥异于他们过去习惯的那套公共与私人的关系结构,因此,这种发现逐渐地改变了他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水平稳步持续的提高、不断扩展的庄园制生产模式导致生产成果分配的不平等以及社会角色的日益分化,加剧了城市与乡村、富人与穷人、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差别。与此同时,劳动力、思想和时髦风尚的流通速度日渐加快,有利于缩小地区间的差异和在整个西方世界传播统一的行为标准。 在这样一部著作中,我们必须尽可能精确地弄清楚所有的研究材料的时间。然而,我们起步于如此初步的水平上,以至于不可能总是严格按照编年史的方式组织起我们付之阙如的知识。因此我们决定,以不同于编年史的方式组构这部著作,会更适合更有助益。因为我们并不想掩盖我们对这段历史的理解有多么的琐碎,因此我们将本书分为不同的章节。前面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关注1000~1220年间的私人生活,主要集中于1150 ~1220年期间(其时,进步的步伐明显加快,代际之间的差距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直到近代方始改观。而且,材料首次开始揭示人们在教会之外的观念态度);另一部分是研究时代、地区和社会分层,我们对此拥有特别丰富的材料。即14、15世纪托斯坎那的地方名流。本书后面的主要章节充满着更加大胆的尝试。在这些章节中,我们研究了西欧社会在扩张时期(家庭空间的转变和个性的张扬)发生总体转变的两大方面,重点探讨个性在宗教和艺术上的表达。把这两大部分分隔开来的是研究想象的那一章,它以创作于12~15世纪的法国北部文学为基本材料。小说,尽管它必须以细腻的笔触加以诠释,但它能给私人生活的真实方式提供不可替代的信息来源。 本书是一个合作项目。在早期阶段,我们梦想能进行天衣无缝的合作,令著作浑然一体,让人难以分辨出每个个人创作了哪一部分。但很快证明,这不过是奢望而已。我们确实进行了相当有效的合作(尤其在集体研讨会上,我们一起聆听邀请来宾的工作报告,获益良多)。我们之间每个人相互取长补短,帮助修正其他人的研究成果。但最终,将每个部分或章节的主要研究任务分配到每个个人头上,才显得人工造作成分较少且更加公平公正。
  • 中古时代的历史书写与皇帝权力起源

    作者:徐冲

    徐冲《中古时代的历史书写与皇帝权力起源》主要讨论"(历史)知识的生成与表达"与"权力"之间的复杂关系,旨在揭示这一历史时期各种形式的历史书写在正当化王朝权力方面所承担的意识形态功能,解明中国古代王朝在构建政权正当性方面所进行的多种实践。
  • 骑士制度

    作者:[英] 埃德加·普雷斯蒂奇 编

    西欧中世纪的骑士制度,不是一种单纯的军事制度,它与封建等级制、封建庄园制和封建农奴制密切相关,它甚至与天主教的教会组织和修道体系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总之,它是西欧封建制度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历史意义和文明影响早已引起西方学界的高度关注。可是在我国,涉及这一历史现象的研究并不多见,数量极其有限的相关著述基本上仍停留在一般性的描述和介绍阶段。为了激发读者对骑士问题的兴趣,并借以推动国内学界对相关问题的更多关注,我们特译注了这部久负盛名的学术著作。
  • 书籍的社会史

    作者:周绍明(Joseph P.McDermo

    《书籍的社会史:中华帝国晚期的书籍与士人文化》以广阔的视野全景式地展现了从宋代到清中叶中国书籍的生产、发行、阅读、流传,而重在探究书籍与士人文化之间的关系,是近年来西方学者研究中国书籍史和书文化的一部力作。书中对印本与手抄本的兴替、中国古代藏书文化与“知识共同体”,以及中西书史比较的论述,尤为精彩。《书籍的社会史:中华帝国晚期的书籍与士人文化》反映了近年来西方中国史学界兴起的书籍史研究热的最新成果,是读者了解西方学者以社会史、文化史方法研治中国书籍史的理论、方法、动态的一个极佳窗口。《书籍的社会史:中华帝国晚期的书籍与士人文化》是一部体例严谨、取材广泛、创见迭出的学术著作,同时笔触生动、细腻,深入浅出,娓娓道来,雅俗共赏,引人入胜。
  • 文明的解析

    作者:查尔斯·默里

    社推荐语 1.跨越3000年人类文明,勾勒出整个人类史的宏观景象。 2.史上第一部将计量法引入历史著作的作品,开创了卓越值可以计算的先河,从此伟大到卓越的距离可以测量。 3.一部科学和艺术的大百科全书,涵盖了4002位全世界各领域的顶尖人物和他们的成就。 4.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使你更有思想的20本书”之一5.《每日电讯报》《纽约时报》《纽约客》《科克斯书评》联袂推荐6. 作者查尔斯·默里是美国著名自由主义学者,出版过多部有影响力的作品,是纽约畅销书榜作者。 《文明的解析》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将计量法引入历史学著作的巨著,它开创了卓越值可以计算的先河。《文明的解析》统计了上下3000年全世界范围内艺术和科学领域的顶级人物和他们的成就,通过严谨的计量学分析的方式,编制了文学、音乐、艺术、哲学和科学各领域的名人录(共4002人)和重大事件。作为比肩《从黎明到衰落》的文明史巨作,《文明的解析》没有局限于西方文明,而是以全球视野,勾勒出整个人类文明史的宏观景象。 《文明的解析》的核心部分是一系列引人入胜的描述性章节:关于艺术领域内的巨人以及他们卓然独立的原因;关于艺术与科学两个领域的伟大成就之间的区别;关于人类创造伟大艺术和科学的能力的14次重大飞跃;关于人类成就在时间和地理坐标图上的图形和轨迹。 经过数据统计的结论发出疑问:为什么人类成就如此集中于欧洲?为什么取得成就的主要是男性?为什么创新集中在1400年后?查尔斯·默里还证据确凿地表明,上个世纪中,人类创新的速度在减缓,这究竟意味着什么?查尔斯·默里提供了一个丰富的思考框架,让人们不仅能清晰地认识到人类的伟大成就是由哪些条件促成的,同时也赞美了人类对真、善、美不间断的孜孜以求,彰显了人类成就的辉煌。
  • 巫术的兴衰

    作者:[英] 基思·托马斯

    本书旨在分析从中世纪教会的崩溃到1700年左右知识空气的改变这段时期内英国的大众信仰。内容包括巫术、占星术、妖术及同源的信仰等。
  • 侠的精神文化史论

    作者:龚鹏程

    《游的精神文化史论》一书的姊妹篇,着重将“侠”作为中华文化另一种特殊形态,从秦汉直到今天的青少年犯罪问题都涉猎在内,这是该书最具现实意义的一面。虽然是学术路数,行文依然非常注意可读性,对侠文化史的建构也超出寻常视野
  • 恐怖

    作者:保罗.纽曼

    本书以时间为序,从公元一世纪开始讲述恐怖的起源,进一步阐述中世纪恐怖与神学宗教相联系后对社会的影响,伊丽莎白当政时期的恐怖统治给国家带来的混乱,复辟革命时期瘟疫蔓延和社会动荡给人民造成的不安和恐惧心理,浪漫主义时期恐怖也极大激发了作家、艺术家的灵感,从而促使了大量以恐怖为主题的文学作品的产生,维多利亚时期恐怖又与鬼魅相结合,一直到20世纪,恐怖情绪仍然笼罩着世界,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重要的话题。作者保罗・纽曼分别从文学、科学、政治、宗教等各个方面介绍了恐怖产生的背景和发展过程,带领读者进入令人心悸的恐怖之旅。
  • 生活与文化

    作者:蒲慕州 编

    该论丛是五十年来台湾学者在中国史领域的经典著述的汇编,共分十三个专题,十四册,分别是: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制度与国家;政治与权力;思想与学术;社会变迁;经济脉动;城市与乡村;家族与社会;妇女与社会;生活与文化;礼俗与宗教;生命与医疗;美术与考古。   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黄宽重、邢义田教授、北京大学中古史中心邓小南教授担任总主编。每一专题均由在该领域有深厚造诣的台湾学者担任主编。每册书前附有总编所作的序和分册主编导言。各册导言的宗旨,在于综论台湾中国史研究在不同阶段的内外背景和发展大势,并介绍当册作者和论文的特色。有些偏重于介绍收录的论文和作者或收录的缘由,有些偏于介绍世界性史学研究的大趋势,有些又以分册主编对某一领域的看法为主轴,各俱特色。每篇文章之后,都附有简短的作者小传和本文的原刊数据,便于有兴趣的读者进行进一步的查考。   丛书汇集众多国际之名学者的名作。老一辈学者,如严耕望、劳榦、傅乐成、戴炎辉等,当代史学名家,如余英时、许倬云、禄耀东、毛汉光等,还有深厚的西学背景的中青年知名学者,如陈弱水、颜娟英、李贞德等。云集了台湾半个世纪几代学者的代表著述,可谓名家荟萃,佳作琳琅。   本丛书的文章的总的选录原则是以近期出版者为主,以展现较新的趋势和成果。但各册也有不同。有的分册收录的几乎都是近十余年的论文,如《生活与文化》分册;有的则收入较多几十年前的旧作,如《制度与国家》,这恰恰反映了台湾中国史研究方向和中心的转移。   由于各种条件所限,海峡两岸学者的交流,资料信息的利用和相通,相关论文的查阅,都存在这一定的不便。国内学者和相关研究人员一直要求及时看到台湾学者的相关研究,这是促使本丛书出版的主要因素。台湾和内地在中国史研究领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台湾学者一方面受西方汉学界影响很大,一方面又非常熟悉中国文化,有更多的创新和活力。在研究论题上,除了传统题目,台湾史学界树立了自己独特的议题,如医疗史、身体史,为国际史学界所注目。   “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的出版,应会给国内史学界带来新的资料、新的信息和新的关注点,对于两岸学术的交流和互动,将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