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文化史

  •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

    作者:苏秉琦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百年诞辰之际,重温他在生命最后阶段撰写的这部上溯历史源头、追寻华夏文明的考古学著作,炎黄子孙天南地北,神州同心。书中回望,专业和闲暇的阅读,我们共同体会到“中国考古学世纪之作”带来的厚重和愉悦。
  • 中国文化史

    作者:吕思勉

    本书原是史学大家吕思勉先生的大学讲义,内容科学严谨、广博独到,且观点条理清晰,行文通俗易懂、人人能读,深受学界好评,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中国文化史经典著作。全书分为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赋税、兵制、刑法、实业、货币、衣食、住行、教育、语文、学术、宗教共十八个部分。尽管已经出版了半个多世纪,但是,本书在同类题材领域,仍然是学术性与通俗性生动结合的典范,其历史地位至今难于超越。对于想要了解本国文化的读者来说,本书实为一部极富启发性的中国文化指南之书。
  • 拉莫莱特之吻

    作者:[美] 罗伯特·达恩顿

    不能把思想史作为一个简单的整体来看,而应从其多样性上来认识。思想史研究对象中,既有伟大的哲学家,也有目不识丁的普通人。罗伯特·达恩顿把这种历史研究取向自上而下分成了四个层次:“观念史(体系化思想的研究,通常在哲学论著中)、严格意义上的思想史(日常思维、舆论风潮和文学运动的研究)、观念的社会史(意识形态和思想传播的研究)和文化史(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的研究,包括世界观和群体心态)。”
  • What is Cultural History

    作者:Peter Burke

  • 文化形态史观·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作者:雷海宗、林同济

    主要内容写成于1930年代,作者对中国古代兵制尤为关注。作者认为,战国时期,北方游牧民族未能对中原构成大的威胁,原因在于中原各诸侯国不仅平民当兵,富人、贵族也当兵,近于全民皆兵,军队素质高、战斗力强;而自汉代以后,军队多由流民组成,战斗力明显下降,所以不断遭受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作者推崇文武兼备,认为武德使人坦白光明,而文德之畸形发展会导致中国社会走向病态。本书版本采用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 羞耻与必然性

    作者:【英】伯纳德·威廉斯

    尼采和维拉莫维兹都曾说过,唯有交付我们的鲜血和灵魂,才能让古人向我们发声。威廉斯以其特有的敏锐和深邃重回荷马史诗与希腊悲剧和其他希腊作品,在其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展示其中有关人类行动和经验的洞见,澄清基于进步主义历史观的种种误解:希腊人的思想并不原始,神灵、魔力、命运、机遇等不可控制因素的在场并没有妨碍他们理性地洞察人的自由与责任。威廉斯对希腊人伦理传统的阐释饱含热情,然而,他并没有尊经复古的企图,他对古代世界观的重构始终渗透着对现代性的自我反思和重建,理解古人实际上就是在理解我们自己。
  • 城市发展史

    作者:[美] 刘易斯·芒福德

    本书是美国著名的城市理论家、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的重要著作之一,着重从人文科学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城市的起源和发展,并展望了远景。内容包括:史前的城市,城市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诞生,古埃及城市,古希腊-罗马城市,中世纪的基督教、巴洛克和商业城市,近代和现代工业城市。作者从 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城市规划等多方面综合地研究了城市发展史,并对今后城市发展提出了战略性意见。本书可供从事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城市地理、城市规划与建筑、城市管理等工作者研究参考,也可供有关大专院校师生阅读参考。本书史料丰富,为提高实用性,书后编了中文索引,便于读者检索。
  • 读书纪闻

    作者:吕大年

    《六合丛书读书纪闻》是读书札记,考证“人文主义”一词的来源,阐释文艺复兴人文学者瓦拉对“君士坦丁赠礼”的辨伪,介绍英国文豪佩皮斯其人其事,以及谈对《资治通鉴》胡三省注的阅读体会。还有几篇谈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家和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的。文字清新流畅,娓娓道来,说理透彻,材料丰富,体现了一个优秀人文学者的渊博知识、研究水平和卓越的叙事功力。
  • 自由之声

    作者:米歇尔·维诺克

    《自由之声:19世纪法国公共知识界大观》主要内容:血雨腥风的历史平台上,知识分子如何捍卫自由之原则?桎梏横行的年代里,怎样推进人类文明的进程?《自由之声:19世纪法国公共知识界大观》以动荡不安的19世纪的法国作为解读的背景,通过描述维克多·雨果、乔治·桑、马尔所克等活跃于各个时期的精英知识分子坚持不懈的斗争历程,彰显出法国专制体制下捍卫表达自由原则的艰难轨迹。风起云涌的斗争氛围、针锋相对的笔墨论战和悲欢离合的生活际遇交织成一幅既有生活质感又充满睿智思想内涵的历史画卷。
  • 欧洲漫画史

    作者:(德)爱德华·福克斯

    漫画在文化史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更重要的是它从一个重要的侧面放映了历史的真相。本书作者有意把漫画作为文化现象考察,因而把主要着眼点放在其十九世纪下半叶的踪迹之上,这是欧洲文化出现重大发展的时期,而其主要的国家则是德国、法国、英国和俄国,另外对比利时、荷兰、意大利和瑞等国的漫画,作者也用一章的篇幅综合评述。本书为1906年出版,515幅插图和65幅插页,均为黑白或彩色艺术珍品,放在开放人文的系列丛书中。本书最早于1906年在德国出版,作者爱德华·福克斯有意把漫画当作文化现象考察。以1848年为界,他将《欧洲漫画史》分为两卷本出版。本卷的主要着眼点放在19世纪下半叶(1848一1900年),而这正是欧洲文化出现重大发展的时期。近600幅漫画,生动地勾勒出欧洲历史文化变迁的轨迹。而作者渊博雅致又略带冷幽默的论述更是点睛之笔。书中约一半的漫画是作者从19世纪欧洲各国约6O0多种刊物中精选而来。更多的素材来自德国、荷兰、比利时、英国、法国瑞士、意大利、奧地利的城乡各地的旧货摊、旧书店、私人收藏者。全书共有515幅插图和65幅插页,不仅是黑白或彩色的艺术珍品,更是社会史、风俗史的绝好材料,它们的意义已经远不局限在艺术万面。
  • Printing and Book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作者:Cynthia J. Brokaw,Ka

    Despite the importance of books and the written word in Chinese society, the history of the book in China is a topic that has been little explored. This pioneering volume of essays, written by historians, art historians, and literary scholars, introduces the major issues in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book in late imperial China. Informed by many insights from the rich literature on the history of the Western book, these essays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nuscript and print culture; the emergence of urban and rural publishing centers; the expanding audience for books; the development of niche markets and specialized publishing of fiction, drama, non-Han texts, and genealogies; and more.
  • 胡适之说儒

    作者:胡适

    胡适(1891-1962),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师从于杜威,深受实验主义哲学的影响。1917年初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同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几乎一夜之间暴得大名,成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袖级人物。1938年任国民政府驻美国大使,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8年离开北平,后转赴美国,1958年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病逝于台北。胡适一生博学多能,在人文学科的各个领域都颇有建树。著有《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中国章回小说考证》等书。
  • 汉字的文化史

    作者:藤枝晃

    你每天都在使用汉字,但是你真的了解它么? 你知道比甲骨文更早的汉字是什么样的?你知道汉字最初的用途是什么?你知道人们常用的隶、楷、行、草四书是什么样的关系?你知道从刻画在甲骨、金石上的汉字到写在简牍上的汉字、写在绢帛上的汉字,再到写在纸上的汉字,最后到印刷在纸上的汉字,其间经历了多少曲折漫长的努力? 在这本小书里,日本著名敦煌学专家藤枝晃教授,用简洁流畅的文字和百多幅珍贵的图片,联系汉字载体的材料和形式、制作方式、收藏方式等,饶有趣味地为你讲述了汉字三千五百年的发展与进化。这是一些你或许已经有所耳闻,或许还从未听说过的,但却是应该知道的知识。 本书第一版1971年由日本岩波书店出版。翌年,法国学士院给这部著作颁发“朱里安奖”。1991年,这部著作登上岩波书店“同时代藏书版”排行榜,并再版。同年年尾,知识出版社出版此书的中文版,书中的大量资料对中国在该学术领域的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1990年,本著作收入日本“讲谈社学术文库”目录,并发行第三版.
  • 中世纪生活

    作者:大卫·尼科尔

    《中世纪生活》叙述的范围是人类的中世纪而非欧洲的中世纪,它所关注的是同时代世界各主要民族的生存状态,展示的是一幅全球视野下的、贯穿了500年时光的人类风俗长卷,以及隐藏在其中大量普通细节下的多元生活价值。答案即是又不是,因为纯粹时间意义上的中世纪并不仅仅属于欧洲人。在1000-1500年这一经典中"中世纪"时段里,我们的世界毫无疑问还活跃着突厥人、阿兹特克人、印加人、穆斯林、中国人、恒河黑人、大洋洲土人和非洲居民……而且,不管从哪个角度着眼,他们的生活质量、文明成就和历史贡献都远远超越了当时尚未崛起的欧洲民族。而中世纪的悲剧性与重要性同时也在于,未来世界格局的严重失衡,东方败浇、欧洲力量一枝独秀、若干古老文明即将毁于野蛮征服,均酝酿于这一时期中。
  • 中国文人的自然观

    作者:(德)顾彬(Kubin,W.)

  • 咖啡馆的文化史

    作者:马克曼·艾利斯

    《咖啡馆的文化史》以独特的视角,翔实的史料描述了欧洲曾经消逝的影像与社会人生。咖啡馆使原来上层社会封闭的沙龙生活走上了街头,在许多城市,它曾是欧洲市民可以自由聚会的公共社交场所,人们在这里看报,辩论,玩牌,打桌球、听音乐,组建各种社会团体。它成了雄心勃勃的共和党人的政治沙龙,启蒙主义信徒传播激进思想和文化上的“芬尼大学”,自由报界新闻来源的俱乐部,诗人、文学家和艺术家相会的乐土。
  • 私人生活史Ⅰ

    作者:[法]菲利浦•阿利埃斯,[法]乔治•杜比

    本书以微观历史的角度,以历史年代为时间纵轴,全面书写个人的私密生活史——围墙中男人的权力与女人的权力、老人的权力与青年的权力、主人的权力与仆从的权力,小到家庭争吵,大到王室血案——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基本方面,小到诸如住宅、卧室和床榻,大到诸如家庭生活、家居环境、交友空间、宗教信仰以及生育、教育、死亡等,是现今一部权威的人类私人生活史。 本书由世界著名历史学家菲利浦•阿利埃斯与乔治•杜比主编,是一个国际合作项目的最终成果,共有包括法国、美国、英国、德国等国的72位著名史学家参与,被称为二十世纪下叶史学界一项“革命性的成果”,革新了历史的观念,丰富了历史研究的方法与内容。译书具有很高的学术性,且文字富有激情,颇具震撼力,加上富有史学价值的三千余幅珍贵插图,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其影响已远远超越史学界,被广大历史研究爱好者所推崇。该书出版后,已译成20余种语言,在国际上广为传播。
  • 天朝遥远(上下)

    作者:周宁

    本书在一般社会想象意义上研究西方的中国形象,在七个多世纪的中国形象史中,以启蒙运动高潮为分界点,建构出此前不断乌托邦化的三种中国形象类型和此后系统意识形态化的三种中国形象类型。不仅分析西方的中国形象生成演变的意义过程,提示其中那种普遍的,稳定的、延续性的、趋向于类型甚至原型的文化程式;而且,更重要的是,在西方现代精神结构中研究中研究中国形象,探讨中国形象作为西方现代性自我的“他者”参与建构西方现代性经验的过程与方式,解释中国形象生成的潜在动机与意向结构。
  • 伏羲考

    作者:闻一多

    中国的神话学研究起始于上个世纪初,至40年代前后,闻一多先生以其特有的睿智和深厚的学养,既向国外神话学理论学习,又根据中国神话的实际创造性地分析,独创了中国神话研究的意象的系统联想与论证的方法,是中国神话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突破,铸就了他在中国神话研究史上的杰出地位。本书据开明版《闻一多全集・神话与诗》选录了闻一多先生《伏羲考》及《端午考》等八篇有关神话学研究的重要论著。《伏羲考》无疑是闻一多先生最具代表性的神话学研究著作,也是一篇对中华民族根本神话的研究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