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比较研究

  • 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

    作者:[美]玛格丽特·米德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阿拉佩什人、蒙杜古马人和德昌布利人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的情况。
  • 空间的文化-中日城市和建筑的比较研究

    作者:李斌

    《空间的文化-中日城市和建筑的比较研究》是作者在日本十年从事环境行为学领域设计、教学及研究成果的总结。《空间的文化-中日城市和建筑的比较研究》从环境行为学的人与环境综合关系的角度,提出中国和日本的城市建筑比较研究框架,揭示中日文化在城市建筑中的特征。在对城市建筑空间的实体构造进行研究的同时,还对与城市建筑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规则、习俗、制度等)和信息环境(意识、心理、行为等)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空间的文化-中日城市和建筑的比较研究》以环境行为学和比较文化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实证主义的研究手法及引导出的结论,为环境行为研究和比较文化研究,尤其是中日比较文化研究提供参考。《空间的文化-中日城市和建筑的比较研究》涉及的主要学术领域是建筑学和城市学,还涉及了比较文化研究、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地理学、历史学等相关领域,可供从事建筑学、城市学、环境行为学、比较文化研究、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专业的教学、研究人员和学生使用、参考。
  • 腐败征候群

    作者:[美]迈克尔·约翰斯顿

    本书作者将腐败现象分为四种不同的症状:影响市场型、精英卡特尔型、寡头执政和家族型、官方大亨型,并以案例研究的方式来说明这些症状。
  • Paths toward the Modern Fiscal State

    作者:Wenkai He

    The rise of modern public finance revolutionized political economy. As governments learned to invest tax revenue in the long-term financial resources of the market, they vastly increased their administrative power and gained the ability to use fiscal, monetary, and financial policy to manage their economies. But why did the modern fiscal state emerge in some places and not in others? In approaching this question, Wenkai He compares the paths of three different nations--England, Japan, and China--to discover why some governments developed the tools and institutions of modern public finance, while others, facing similar circumstances, failed to do so. Focusing on three key periods of 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the decades after the English Civil Wars, the Meiji Restoration, and the Taiping Rebellion--He demonstrates how each event precipitated a collapse of the existing institutions of public finance. Facing urgent calls for revenue, each government searched for new ways to make up the shortfall. These experiments took varied forms, from new methods of taxation to new credit arrangements. Yet, while England and Japan learned from their successes and failures how to deploy the tools of modern public finance and equipped themselves to become world powers, China did not. He's comparative historical analysis isolates the nature of the credit crisis confronting each state as the crucial factor in determining its specific trajectory. This perceptive and persuasive explanation for China's failure at a critical moment in its history illuminate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but least understood transformations of the modern world.
  • 苏格拉底、佛陀、孔子和耶稣

    作者:(德)卡尔·雅斯贝尔斯

    本书是他所写的《伟大的哲学家》中的第一卷。所涉及到的都是对人类历史发生重大影响并规定了其进程的哲学家。他们的个性和观念形成了他的著作的主旨。这里,他不是在写传统意义上的哲学史,而是向我们呈现伟大的哲学观念,这种观念帮助我们理解了真理和理性、自由和正义、上帝的信仰和普遍性、善和恶、正确与错误。人类在观念上的进展必然包括宗教思想家的努力在内。雅斯贝尔斯教授的目的在于,引导读者接近真正的伟大和具有创新意义的思想家,揭示他们的特殊真理。 书中介绍的四大圣人,在历史上具有无可伦比的深远影响。对于少数人来说,其他圣人可能也同样重要,但是在更多的人当中,他们的影响数百年来有增无减,远远超过了其他人。如果想对世界历史有明确的认识,就必须将他们单独列出加以研究。 单一的模式是无法说明这四大圣人的。尽管他们所具有的人性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我们还是能够从人性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去了解他们的历史性和由此而来的独特性,目前人类已经取得了一致的交际方式,各种文化也已了解了其他文化中的重要人物,因此,我们就有可能去找出他们的共同本质。在他们自己所处的时代,他们每个人都在众多人的心目中占有唯一重要的位置。事实证明,即使在其他重要人物的名声已显赫全球之后的当代,他们的这一重要位置也丝毫没有改变。
  • 历史比较研究导论

    作者:哈特穆特·凯博

    《历史比较研究导论》是一部有关历史比较研究之基本理论与方法的精炼的慨述。作者哈特穆特·凯博是德国社会史研究的权威学者,尤为擅长历史比较研究,在本朽中,他结合欧美学界19、20世纪历史比较研究的大量实例,回答了什么是历史比较、如何进行历史比较以及以往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等一系列的问题。在跨文化交流日益深入的当下,比较研究已经成为历史学者越来越重视的一种方法。
  • 身体的语言

    作者:[日]栗山茂久

    本书比较了古希腊与古中国身体论述及其文化根源。身体在中国医家眼中是全身孔穴、由一条条经络联系而成;西洋医家看到的却是肌肉纠结,全身充满了神经与血管。栗山从“触摸方式”、“观看方式”和“存在(being)方式”三方面加以探讨。本书是中西医学比较方面的开创性著作 。
  • 中西文化研究十论

    作者:张隆溪

    东西文化的交汇可以说是世界近代历史的特点,东西文化的比较研究也就值得我们重视.但当代西方学术,包括文学和文化理论以及汉学研究,都往往强调文化差异。将东西方文化相对立。西方一些学者讨论中国,往往把中国视为西方的反面。而非从中国本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问题,本书十篇论文从不同方面讨论中西跨文化研究问题。对这种文化对立论提出批评。并以具体的比较来论证东西方跨文化研究的价值。在同中见异,亦在异中求同,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