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佛教

  • 因明入正理论悟他门浅释 因明入正理论讲解

    作者:陈大齐,吕澂

    《因明入正理论》乃因明学之根本论典,与《因明正理门论》并称,自古以来广为世人研究、讲习。《因明入正理论悟他门浅释》是陈大齐先生在政治大学任教时的讲稿,依照传统讲经方式,对《入论》(除去自悟门部分)作逐字逐句之讲解;《因明入正理论讲解》是吕澂先生1961年在佛学班上的讲稿,以支那内学院《藏要》本为底本。先生博览梵、汉、藏因明资料,对《入论》的讲解阐释通俗易懂又深刻准确。该讲稿后经张春波先生整理成书,成为佛学院普遍采用的教本。以上二书均为研究《入论》的经典读本,此次出版合为一册。
  • 东方民族的思维方法

    作者:(日)中村元著

    本书通过研究佛教这一东方主要民族所共有的文化现象,比较研究了印度人、中国人、日本人的不同思维方法。
  • 觉悟之道

    作者:那烂陀

    《觉悟之道:佛陀最直接的教导》以巴利三藏经典、注疏以及流传于佛教国家,特别是以斯里兰卡的传统为基础,又是一位佛教僧人的微薄努力。《觉悟之道:佛陀最直接的教导》的第一部分叙述了佛陀的一生,第二部分阐述了巴利语系佛教。 《觉悟之道:佛陀最直接的教导》是由斯里兰卡的上座部佛学大师那烂陀长老所著。长老在斯里兰卡家喻户晓,以其广博的佛学知识和高深的佛法修证而闻名于上座部佛教国家。《觉悟之道:佛陀最直接的教导》共分四十四章。以原始经典为基础,真实地介绍了佛陀的一生、结合现代科学和哲学,精辟地论述了上座部佛教的特色,系统地讲解了因果业报、六道轮回、涅盘及菩萨思想,使人耳目一新,其中更有作者自己修证后的真知灼见,是南传上座部佛教学者的必读书。
  • 大念住经要义

    作者:陈燕珠编

    简介: 《大念住经要义》这部《大念住经》为我们指出一条清晰详实的修行大道,是克服愁悲、灭除苦忧、体证涅槃必须遵循的重要经典,是上普下献上人的亲身体验…… 佛陀临涅槃时,叮嘱弟子们以四念住为住。这观身念住、观受念住、观心念住、观法念住,是佛陀亲自修行的体验,是借着观察觉知当下身心同外生灭变化的状态,来体验所谓的我,只是一连串身心现象不断瞬间快速生灭变化所组成的幻相,体悟身心五蕴无常、苦、无我的本质,渐渐去除对自我的贪瞋执着,灭除烦恼痛苦的根源,一步步获得内心的清净安祥。本书对《大念住经》的编译与阐释,参考并引用了一些大德的心得、经验与教示,尤其绝大多数是上普下献上人提供之资料及其亲身之体验。
  •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2016年全新修订,布面精装典藏)

    作者: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 当今世界最具创造力的藏传佛教导师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深入人心的佛学力作。2016年全新修订,布面精装典藏。 ★ 一位让你彻底解决内在困惑的佛法导师,你可以不认识或者不和他说话,但若没看过他的书那种损失,将是一种无法估计的可惜! ★ 一本深入浅出、精简而全面的佛教经典通论! ★ 提升你对生命的信心,印证你的修行方法。 ★ 不论是佛教徒或非佛教徒,本书都会帮助我们渐次笑看人间、认知因缘和合的运作走出困局,进而获得精神上某种层次的解脱。 ★ 王菲、孙俪、李连杰、张德芬、胡因梦、梁文道、陈坤、杨幂、安意如等名人联袂推荐。 / 如果你只想好好地看一本佛教入门的书,请考虑选择本书,你是不会失望的。 如果你认为自己对佛教已经有一定的成见,说不定本书会让你对佛教完全改观。 如果你是佛教徒,请以本书印证你的修行。 不论是佛教徒或非佛教徒,本书都会帮助我们渐次笑看人间、认知因缘和合的运作走出困局,进而获得精神上某种层次的解脱。
  • 中观哲学

    作者:[印] 穆帝

    《现代世界佛学文库:中观哲学》为作者的成名作。该书为“英文著作中第一部对中观哲学的通盘研究。作者通过月称与俄国的舍尔巴茨基的观点,对龙树作了重要而有见地的解析。作者还企图将龙树与康德的范畴作对比 ★人类一直在以科学征服自然界,可是却忽视了如何控制自我的心灵。人类似乎得到了世界却远离了原本的心灵,这是多么的得不偿失啊! 科学与文明的发展,以追求唯物主义的路线为规范,却无法公平地分享资源和人类努力的成果,反而造成对自然的严重破坏与对资源、技术的恶性竞争,最终必将导致人类自我毁灭!但仅仅从理念上了解中观思想,也必然有益于我们重建新世界的使命。 ——穆帝 序言 已故彻尔巴斯基教授(Professor Stcherbatsky)曾于公元一九二七年叙及: “虽欧洲明始以科学方法研究佛教已历百余年,然吾人对其宗教暨哲学之基本教义却仍所知无几,犹如在黑暗中摸索。的确,从未有其他宗教如此难以厘清其理路。” ——见氏所著《佛教涅盘观》第1页 时至今日,彻尔巴教授此言仍属正确。再者,前揭所引文亦为吾人认定佛教研究所遭遇之难题之标竿。佛教之深广碓是出人意表,汗牛充栋、杂然并陈之文献,包括经典、注释暨系统化著作,其涵盖之时期逵十五世纪之久,而此等文献又散见于梵语、巴利语、藏语、汉语及蒙古语族诸语文字中。尤有进者,其复杂性亦是盘根错节;其宗派之确实数目至今难以确认,而该等学派之思想又错综复杂。佛教之解释缺乏一共认之准绳,足以补正吾人理解之不当之处暨缺陷,乃是吾人所遭遇最大之难题。然纵使有前开所述之困难,吾人仍须发坚定之愿心以了解佛教。若欲正确而有效地了解印度哲学暨宗教,此为不可或缺之要件,而佛教正是对印度哲学暨宗教有着深远而永恒的影响。再者,佛教乃是南亚、东亚暨远东国家等地区之重要文化,从而佛教之研究亦必对世界文化有相当之贡献,且对今日世界亦不无深远之意义。 中观学派于佛教中激起思想革命,并由之而及于印度哲学整体,此一系统实值吾人投以相当的注意。整个佛教思想转而成为中观学派之“空义”。早期佛教之多元论倾向,暨其否认实体及提出未具批判心识之“成素理论”(theory of elements,即诸蕴和合),显系龙树自我觉醒及彻底之辩证之前奏。瑜伽唯识宗之观念显然承袭了中觐学派之“空”,而赋予观念论之含意,婆罗门教思想之批判暨绝对主义思潮亦可溯其源于中观学派。 论及中观思想之地位暨重要性,笔者大胆地赞之为“佛教根本哲学”。有关此一论题之现代著作为数不多,且亦不无误解之处。吾人所见之印度哲学教科书均自满于渠等对此一系统所为之简陋敷衍之处理。某些评论家暨思想史学者倾向于将中观学派贬为虚无主义,有许多学者甚至将之视同吠檀多学派(Vedanta)。此等批判之误解中观思想可谓如出一辙。彻尔巴斯基之佳着《佛教涅盘观》系属此中之例外,唯该书本文仅六十余页,其中大部分系在处理有关涅盘概念之论辩暨诠释,吾人实无法期望该书能对中观哲学有完整之解释。本书之作即希望补足吾人此方面认知之缺憾,本书对中观哲学之重要层面均有完整之研究。 书摘 另一方面,永恒者亦不能接续的发挥其作用。譬如说,甲先产生子,接着是丑,接着是寅,那么我们可以问道:甲在产生子时,是否能产生丑?如果能够的话,则甲能急速地在同时产生所有的果,则第二个变项即已被变成第一个的同时间的产物:如果说不能的话,则甲永远不可能产生任何的果。譬如石块,哪咱是再过多么长久的时间,亦永不可能产生芽。如果我们把在两个或是更多阶段里的甲当作是同一个体,则它对于同一果同时是有作用的,又是无作用的。 或许有的人反对“因”(如种子)是同一,唯有作用是相同的。是否如此端视是否有“助缘”(sahakari,同作因),但是助缘对永恒者有任何意义吗?助缘仅是单纯地出现,而没有任何的作用。这是不会有任何结果的,所以助缘在种子发芽之前必须先“修正”种子。唯有那已经变化的种子才是能生出芽的种子。如果此一修正是种子内部的部分,则它必须经常如此。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则种子必有两种性质——第一个是种子本有的,第二个是种子因响应助缘之出现而产生的结果。但是依据佛教的格言,接受一个事物有两种性质,实际就是承认有两个事物。所以每一时刻事物都是不同的,时间的差异即是事物的不同。役有两个阶段的事物是同一的。存在是无常的(Ksanika)。 我们在讨论“生”、“灭”时亦可得到相同的结论。比较通俗的观念是:除非有一相反的力量加以毁坏,否则某一事物还是会继续存在的。但是如果某一事物不能由自己毁坏自己,则任何外来的力量均不会影响它,更何况会把它变成空无。或许我们可以说木棒的一捶会把瓮打破,但是如果瓮之毁坏并不是瓮之内在因素,则木棒之一捶对瓮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它应如役有被捧捶一样的继续存在,有如虚空一样。如果瓮之毁坏是瓮的内在因素,则棒之一击只是瓮之毁坏的一个偶然机会而已,瓮之毁坏并不是木棒带来的。在此我们可以考虑一下事物之老化与毁坏的意义。不过这并不是某一事物之继续存在,而在某一段时间之内不受任何外力影响,可是突然间发生变化。其实它在每一刻都有着不断的、无法贸知的与一致的变化。变化,甚至是出生,在每一时刻都是死亡;事物存在之时的每一时刻都应互有差异。事物之永恒乃是一种虚相,如火焰或水流的“一成不变”(oneness)是虚幻的。存在是一股生生不息之流,而事物是弹指挥间的剎那,没有前、后可言,亦没有可以计量的存在期间——即生即灭,方生方死。“灭”是事物本有的因素,而且是完全的。 同样的逻辑也可精确地运用于批判“整体”的实在性。到底是何者构成“一个”事物呢?我们或许可以本诸常识而主张桌子是一个个体,树木亦然。虽然说它们都是由各部分组成的,但是我们仅能看到桌子的某些部分,有些部分是看不到的,亦即是我们不能同时看到桌子的各个部分。树本的有些部分会动,有些部分是不会动的;有些部分在阴暗中,有些则受日照。那么那个具有两个或更多相对立特性(见与不见、动与不动、明与暗)的个体,怎么能称之为是“一个”呢?我们绝无法以主张:会动的是一个部分,而不会动的与它是不同的,这种主张并不能规避上述的质疑。因为这两部分都是属于同一事物,而这些部分的特性都是属于该事物之整体,这些部分是该整体的部分,所以有多少个可以区分的“部分”即有多少个事物。一个个体的内容没有所谓的扩张性与复杂性,许多事物(指部分与各个角度)因构成事物而表现出来的“合一性”,跟一堆稻谷的“合一性”一样都是虚幻的。
  • 百喻经译注

    作者:

    《国民阅读经典:百喻经译注》以日本《大正藏》本为底本,采用《金藏》(仅存卷二、卷三)、《高丽藏》、《资福藏》、《碛砂藏》、《普宁藏》、《洪武南藏》、《永乐南藏》、《永乐北藏》、《径山藏》、《清藏》及金陵刻经处本(简称“金陵”本)对校,并以他书辅校。
  • 科学禅定

    作者:高月明

    《科学禅定》以科学实践禅定为基础,通过今日高速发展的生命科学和物理科学新理论为工具,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对以下几点做出论述: 一、对于心身健康,心灵是虚无缥缈的吗?心与身是一个整体,那么心与身是如何一体的?今天的心身健康新理念是,“什么人会有病,比这个人有什么病更重要”,以及所谓“心悦胜百药”,那么如何证明这点是对的? 你心意中每一丝意念,都会在不到一秒钟内,影响到身体中每一个生命细胞,决定它们的死生,那么这是为什么?又是如何发生的呢?而最关键的是,你又该如何通过心灵控制生命机能治愈疾病和获得身体与心灵的健康呢?本书即将带给你一个科学有效和可实际进行操作的获得心身健康的方法。 二、对于修习禅定 《科学禅定》在彻底涤除古人在禅定上涂抹的迷幻色彩和完全清除了一切冗余、无用、导致人们迷惑不解的内容后,以“如1+1=2的公式化”方式,将什么是禅定、如何修入禅定的“秘诀”和步骤,清楚地列式了出来。让禅定成为如体育运动一样的,对人心身健康有帮助的“心育运动”方法。 三、关于领悟佛法 《科学禅定》以今日之科学方式,清楚、明晰地点明了佛祖在菩提树下“睹明星而悟道”到底悟了什么?到底空是怎么个“空”?一切如何因“心”而有,又是如何因心而“灭”的?摸摸眼前的电脑、烫手的茶杯,再看看窗外的汽车、树、花朵、小狗、相视而笑的爱人、天上的月亮和星系,你认为这一切都是硬邦邦和实实在在的,然而你错了,这一切实际上都是虚幻不实的,都是“觉中之幻”。时间与空间只是人们感觉出来的一种“感觉”,甚至连死亡也只是一种“假象”,实际并不存在死亡这回事。那么这是为什么呢?这一切“怎么会”是如此的呢? 《科学禅定》将抓住你的手去“触摸实相”,呈现给你一个不得不接受的“真实”。
  • 禅宗公案妙语录

    作者:黄河涛

    禅,非天边云霞,禅是生活,是智慧,是身心修养的艺术。 禅,不烧香拜佛,不念经。习禅修道,日常生活,饥即吃,困即睡。行住坐卧,平常是道,纵横自在,可以悟法。 公案是禅者引人开悟的一种途径与记录。禅称其为禅,是禅师与学人机锋接引、应对发出的智慧。没公案,便没禅,也没禅宗,中国佛学便失去了绚丽的光彩。 禅宗公案,机锋接引,独步天地。
  • 因明纲要 因明学

    作者:吕澂,虞愚

    《因明纲要》是已故著名佛学家吕澂先生在因明学领域的重要著作,1926 年由商务印书馆初版。全书共分八章,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点,如把因明的发展史概括为五期共1500年,提出因明研究要“宜宗论而简疏”,认为九句因系陈那所创等。本书的另一个重要特色是例举了佛经中的62个论证例式,既有助于说明因明义理,又体现了因明在佛学中的重要作用。 《因明学》是已故著名因明学家虞愚先生的代表作,1936年由中华书局出版。本书首次用英文的逻辑术语标注因明概念。太虚法师评价此书“根据古论疏而采择近人最明确之说,以相发明,并进而与西洋逻辑及名辩归纳诸术互资参证”。 二书均为因明学领域的重要著作,此次合为一册,简体横排印行。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作者:方立天

    本书是着实事求是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运用文化比较学的观点,以系统阐述佛教的历史、经典、教理、仪轨制度和寺院,以及印度佛教在中国的流传、变化及其中国化过程的基础上,多方位分析和研究了中国佛教与中国政治、伦理、哲学、文学、艺术、民俗的复杂、微妙的相互关系。 本书在1988年出版后,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强烈反响。该书也是一版再版。为此,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专门邀请方先生讲述佛教中国化的进程和规律,以此作为天主教中国化的借鉴。
  • 缘起与空

    作者:松本史朗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日本佛教界以曹洞宗立驹泽大学为中心,兴起了一股从初期佛教(原始佛教)立场重新解释和评价印度大乘佛教、中国佛教、日本佛教的批判佛教思潮。此思潮不仅在日本学界和宗教界引起轩然大波,其影响也波及欧美以及汉语学界。本书与袴谷宪昭的《本觉思想批判》一同构成批判佛教思潮的两部标志性著作。全书原本由旨在论证佛教核心观念“缘起”与“空性”的八篇学术论文组成,经与作者松本史朗商议,译本略去其中两篇仅限于日本本土议题的论文,而择取其中六篇呈献给读者,希冀以此使汉语学界能够更加快捷和准确地了解批判佛教思潮的真实面貌。
  •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作者:宣化法师

    六祖惠能明心见性,开启本有的大智慧,他所说的经典是由智慧光明所说出来的,这是由真正智慧所说的经典! 六祖惠能怎么开悟?他一听《金刚经》上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豁然开悟,无所住什么?无所住于情爱,断欲去爱才会了生死。 《六祖法宝坛经》,是这部经的名字。“六祖法宝坛”,是这部经的别名;“这一个字,是经的通名。佛所说的经典,有七种立题;所有佛说的经典,不能出这七种命名的意思。这七种总立题就是“单三、复三、具足一”。单三,就是单人、单法、单喻;复三,就是人法、人喻、法喻,这是重复的,所以叫复三;具足一,就是人法喻都有。
  • 转识成智——贾题韬与佛学

    作者:贾题韬

    本书是佛学家贾题韬先生关于“禅宗六祖大师的《坛经》”的讲座。《坛经》是禅宗最重要的经典,而禅宗则是中国佛教史上最重要的一个宗派。《坛经》是禅宗奠基之作,对唐代以来中国佛教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坛经》内容丰富、生动、精深而质朴,对唐代的中观、天台、唯识、华严、净土都有涉及。这就便于结合各大宗派进行比较和分析。禅宗以后无论怎么发展、演变,都可以在《坛经》中看到其中的原型。了解了《坛经》,悟出了其中的真趣,你就可以在禅海中自由畅泳,痛饮甘露;你就可以与历代祖师畅所欲言,交朋结友;在现实生活中你会感到脚跟落地,并与环境融为一体…… [目录] 序 言 禅宗是中国文化的专题 学佛的目的在于真实受用 《坛经》的特点 《坛经》及其几种版本 对大家的希望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行由品第一 四谛法和三世因果 十二因缘 直了成佛 《金刚经》 佛性本无南北与世间法 参禅和轮刀上阵 上座部、中观和华严 转识成智——贾题韬与佛学 《宗镜录》的责难 分别思维与言语道断 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禅宗如何传法? 本来面目 《涅架经》和不二法门 般若晶第二 “这儿”就是般若 妙心比天大 主人公在什么地方, 无相周天 一口吞尽西江水 自己是一本无字天书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觉 疑问品第三 禅宗的系统 念佛禅观 在家一样可以修行 定慧品第四 内外一如的方法, 不怕吃亏和直心是道场 我就是真如 坐禅品第五 禅宗的“坐禅” 如来禅和祖师禅 忏悔品第六 五分法身香和无相忏悔, 四弘愿与自性自度 无相三皈依和自性三宝 三身佛在自性中 机缘品第七 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即心即佛和开佛知见 自己灵光常显现 机锋、棒喝、话头及其他 顿渐品第八 顿悟的力量 向上全提和事事无碍, 凡圣两忘,体露真常 护法品第九 自是法王,何慕人王, 付嘱品第十 对法与禅宗的纲宗 面临生死时的自在 禅宗的法统和力量 二、贾题韬论开悟开场白 1.教下的开悟 2.见道与修道 3.略说小乘的开悟 4.唯识学的开悟(一) 5.唯识学的开悟(二) 6.唯识学的开悟(三) 7.中观学派的开悟(一) 8.中观学派的开悟(二) 9.禅宗的开悟(一) 10.禅宗的开悟(二) 11.禅宗的开悟(三) 12.禅宗的开悟(四) 三、贾题韬语录选 四、贾题韬书信选 五、贾题韬生平简介
  • 虚云老和尚法汇

    作者:虚云

    《虚云老和尚法汇》凝聚其毕生佛学思想,内容丰富,虚云和尚在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有其重要地位。其内容有:元旦上堂、元宵、立春上堂、四月八日新戒请上堂、结夏、端节上堂、七月十五解制、师诞日大众设斋请上堂等。
  • 发现心中的日月

    作者:刘娜,王墨馥 编著

    《发现心中的日月:帮助青少年完善自我的名人故事》内容简介:经典励志读本。励志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包含着永恒的智慧。这些名人的小故事正是一缕温情的阳光,将照耀人性的每一个角落,是一把智慧的钥匙,将打开成功的通道,是一位心心相印的朋友,将和青少年一起提升人生的境界。 名人的人生经历往往坎坷曲折。但是他们立志高远,意志坚定,达到人生的大境界,看看他们的传记,可以帮助孩子增强应对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也可以帮助孩子深刻理解人生,热爱生活…… 短小新颖,都是和成长息息相关的小故事,每一则小故事蕴涵着深刻的道理,每一段名人的人生片段细节浓缩了生命的真谛。 《发现心中的日月:帮助青少年完善自我的名人故事》还将具更为实际的功用,在内文的具体设计中,每段故事之前都配有中英文对照的名人名言,帮助学生丰富知识储备。
  • 盛噶仁波切心得

    作者:止贡噶举 盛噶仁波切

    盛噶仁波切是止贡嘎举的活佛,止贡嘎举是藏传佛教的一个分支。说到藏传佛教,我们感觉很神秘,像世界屋脊上的蓝天、雪山,而盛噶仁波切从一个独特的视角,阐述了他对宗教、对现代生活的认识。 对人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开篇伊始,作者就做了一个很有趣的游戏: 把英文字母ABCD……XYZ分别对等于1—26数字,来看看各种因素的重要性: Hard work(努力工作)=H+A+R+D+W+O+R+K=8+1+18+4+23+15+18+11=98% 看来“努力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再来看看其它因素: Knowledge(知识)=96% Love(爱)=54% Luck(好运气)=47% Money(金钱)=72% Leadership(领导能力)=89% 而Attitude(心态)=100% 这个游戏不仅有趣,且醍醐灌顶!我们通常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往往并不是最重要的,而真正最重要的东西又被我们忽视了! 随着现代社会的日益商业化,人的需求越来越大,现代人的生活常常处于失衡状态,媒体上经常报道,有多少比例的房奴、大学生有心理疾病,而我们身边的白领们最常挂在嘴边的词儿就是“郁闷”。 当一个国家进入发展的快车道的时候,宏观上巨大的发展动力也在微观上给每一个人以压力,这个压力如同人的影子,无法逃避,即使你发展了、进步了,也可能面临新的、更多更大的压力。就如同你长高了,影子反而会变得更长。 既然无法逃避压力,就有一个如何面对的问题,因为压力、挫折而不快乐,这种不快乐岂不是让我们更加的不快乐?既然已经失去了一些东西,如果再失去快乐,失去的岂不是更多?所以,作者说,“心态,决定了我们的生活是不是圆满,也决定了我们的人生是不是快乐幸福”。 作为一个藏传佛教的活佛,盛噶仁波切对宗教的看法让我们耳目一新。他以很平实的心态,很朴素的语言,向世人介绍藏传佛教,也纠正一些对宗教想当然的误区: 宗教不是迷信,更不是算命,“佛法修持到一定程度,确实有些高僧或上师有很强的预测能力……如果运用自己的法力满足私欲,则不是真正的佛门弟子;同样,如果用自己的法力满足别人的私欲,甚至是邪恶的欲望,那就已经接近魔了”。 看到这里,让人想起“崂山道士”的故事,穿墙术是学会了,可一生出偷盗的邪念,法术立刻不灵了,结结实实地碰了壁! 开光,我们都认为应该找高僧,这样就比较“灵”。但作者告诉我们,开光不是使“神通”,“如果一个人的神通比你心中那尊佛的神通都强大,那么,你信佛法还有什么意义”,“每一个给佛像开光或加持的僧人,在做法事的过程中。其本心都是一样的,并没有神通大小的区别”。 这话普通人说了,我们或许不信,但从一个活佛口中说出,分量就不一样了。想想也是,心诚则灵,何必“一生好入名山游”? 对于佛教的显宗密宗之分,还包括基督教等其他的宗教,作者做了这样的阐述,“宗派本所谓有,无所谓无,一切有无,都在人心。无论哪种宗派,不都是佛家吗……比如基督教,他们也要求众生平等,也要求与人为善,从根本上看,我们都是普渡众生的,只不过有一些要求不同,有一些方法不同。那么我们为什么非要论个高低,非要争论谁好谁不好呢”。 这是一本弘扬佛法的书么?是,但不完全是。笔者以为是一位走进现代生活的活佛,以佛学视角阐述他对现代生活的认识。 盛噶仁波切也上网,也看电影《天下无贼》,也接触京城里忙忙碌碌的人们,所以他的书写得让人读起来兴趣盎然,书里穿插了很多故事,赵州的“吃茶去”、“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孔子的故事,甚至还有林徽因、梁思成、金岳霖的轶事,MBA教材的案例,看出作者在文化学上的造诣,信手拈来,恰到好处。 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对本不大熟悉的藏族文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虽然我们没有登上青藏高原,但我们也能看到中华民族大家庭里一个成员的生活和精气神,神秘而新奇,亲切而和谐。 在整天喊着“累”,喊着“郁闷”的生活里,整天忙得一塌糊涂的快节奏中,我们确实需要时不时地摆脱出来,想一想生命、人生的意义,在长途跋涉中给自己一个心灵驿站,精神家园。
  • 中国佛教简史

    作者:方立天,华立田

    佛教传入中国已逾二千年,经历了初传内地、融汇发展、创造繁荣、融合渗透和现代转型五个发展阶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通过叙述中国佛教的历史演变,论述了不同阶段的佛教状况、活动及特点。对中国汉传佛教的人物、学派、宗派、思想、佛与儒道的关系、佛教与王朝的关系以及文化艺术成就等作了重点介绍。
  • 法苑谈丛

    作者:周叔迦

    《法苑谈丛》是佛学大师周叔迦先生讲授佛教义理和历史之余撰写的一部关于佛教典章制度与文化的著作,涉及到佛像的塑造、寺庙的三纲、八大执事,僧官僧录、僧籍度牒,以及忏法与法会的设置渊源,佛画的种类、版刻的发展、大藏的刊行,多层结构的塔式,佛曲变文等等,都有它经典的理论根据和不同时代的变化特征。
  • 修剪菩提树

    作者:(美)霍巴德

    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批判佛教的本质及其缘起”,主要表明批判佛教思想的本质和产生的背景。保罗・史万森(Paul Swanson)的文章《他们为何说样不是佛教》详细概述了�谷、松本和其他学者有关批判佛教的观念,以及他们的著作在学术和教派领域里所引起的反响。他的结论是,批判佛教至少包含三个层面的批判:佛教学的、宗派的和社会的。丹・拉斯豪斯(Dan Lusthaus)在他的论文“批判佛教与回归源头”中,运用更广泛的历史观念,把批判佛教理解为历史发展多元性的不可避免的现象,并视之为古代以来有关如来藏思想争论的延伸(或再现)。 �谷在《批判哲学对抗场所哲学》一文中,借用西方哲学史上笛卡尔(Rene Descartes)的批判方法与维柯(Giambattista Vico)对于修辞的强调这一对峙来解释批判哲学与场所哲学的对立,并指责近来日本对场所哲学的偏爱是一种思想上的疾病。他指出,这一疾病的主要危险在于“借权威的声音以兜售自己的修辞”。�谷在文章中也质疑自己是否应用了权威的声音。我自己的论文《厌惧场所》,试图澄清�谷对“场所哲学的批判”。我分别从亚里士多德逻辑论典、维柯的思想、�谷所批判的十八世纪主要场所哲学家的思想观念,以及被挎谷攻击为某些东亚传统中一致性或顺从性的意识形态,像道家与日本“和”的哲学等方面,去厘清场所观念的本来意义。 在《学术作为批判》一文里,�谷质疑了韦伯在他著名的《作为志业的学术》一文中所提出的学术客观性理念。与韦伯相反,正如上文提到的,�谷多少倾向于当代西方学术领域里的行为主义方向,他发现所谓客观性的学者理想只不过是场所哲学所倡导的权威方式中的另一种形式而已。在这里,表面上是发现了所谓中立的“事实”,表示了学术研究的中立性,而实际上,这一行为本身不过是在暗地里运用主观性的意见而已。�谷在读者面前罗列了大量的证据。带着后现代文学和批评理论的倾向,�谷反对历史的研究诉求于客观主义的方法,而主张对历史采取叙事的方法:“可以表明,那些推重场所的人也推重客观的事实,而那些重视批判的人同时也重视语言。后者要做的就是通过精细化的语言方式进行批判,而前者只不过是发现像场所那样的事实。”如果批判的学术对课堂中的学者来说,意味着放弃自命不凡的客观性而冒险被染上煽动者这样的污名,�谷辩解说,这也是一种(值得称道的)道德上的完善之路。 在《批判的限度》一文中,格里菲思试图把�谷批判的概念重新置于人们更加熟悉的,哲学上的内在和外在认识论语境下进行分析。他认为,�谷所批判的场所哲学接近于内在认识论,这种认识论之所以被批判是因其造成了许多的问题。为了提供证据,格里菲思考察了�谷与拉姆伯特・斯密特豪森(Lambert Schmithausen)之间有关佛教“本性”(nature)一词意义的争论,以说明批判究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对成为一名佛教徒具有意义。最后一篇短文,是松本于1993年那次宗教会议中,在有关批判佛教的专门小组上所作的回应。 第二部分题为“真佛教的探寻”。在这部分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批判佛教争论中初次发表的最有攻击性的文章之一,它是松本所作的题为《如来藏思想不是佛教》。这篇论文最早发表于1986年日本印度学与佛教学研究的一个会议上,在该文中,松本开始把“界论”(dhatu-vada)作为一种与佛教的“缘起”(pratityasamutpada)和无我思想相对立的“创生一元论”(generative monism)图式,并批评这一思想图式违背了真正佛教的教义。接下来是萨丽・金(Sallie King)的文章,“佛性论是地道的佛教”。该文认为,如来藏或者佛性论应该被理解为救世性的计划,而不是实体性的本体论,因此正如该文题名所说的,它是“地道的佛教”理念。金还发现,如来藏佛性论思想与社会歧视之间没有任何天然的联系,相反,他们恰恰被用于证明和激发社会参与。  松本与持各所寻求证明的方法之一,就是传统佛教语言学的注经方式。山部能宣的文章以及紧接着与松本的讨论“瑜伽行和如来藏文本中的基体说观念”,就是这一类型的论文。在该文中,山部认为,创生性的一元论产生出不公平的多元主义,松本所定义的那种界论的思想特征,实际上并没有在松本所引的瑜伽行经典中发现。尽管我们还可以更仔细地来阅读松本有关这些问题的文章,但松本的回应以及山部的反驳(在“评论往来”一文中的),都表明他们所探究的问题所具有的复杂性和精细性。虽然双方都表示希望进一步讨论和澄清各自的立场,但由于篇幅所限,无法在这里充分展开。 “批判佛教”通常与挎谷和松本的具有争论性的著作有关,但他们并不是唯一从事批判佛教学术的学者。著名的藏传佛教学者山口瑞凤就是这样一位具有批判性的学者。�谷和松本经常提及他们这位导师,并引以为批判佛教思想的引路人。山口的《传入西藏的印度佛教的核心因素》一文,就是早期启发�谷和松本思想的论文之一,该文以著名的“桑耶寺僧诤会”的视角来考察佛学。桑耶寺僧诤是发生在汉传禅师摩诃衍与印度僧人莲华戒之间的一场最著名的论辩。摩诃衍认为自性原本清净,行思路绝,主张顿悟;莲华戒则强调对佛教六度的修持。山口把对菩提智慧观念的批判等同于对“解脱”或“开悟”的神秘直觉的批判,他指出“佛教的目的并不在解脱(mukta,vimoksa),而在于为了大悲(mahakaruna)之故证得菩提”。因此,他站在莲华戒一边,主张佛教必须实践完美的布施,这是六度中的一环。 当然,对禅宗顿教的批判并非什么新鲜的观念,作为曹洞宗的学者和曹洞系大学的教员,�谷和松本自然应该对禅的概念进行厘清。松本在1993年出版的《禅思想的批判性研究》一书中,就对禅的传统中那些被认为是神圣不可动摇的观念进行了持续性的批判,特别是对所谓“禅”的概念本身。正如本书选录的“禅的含义”(the meaning of Zen)一文中所表明的,松本指出“如果禅(或者禅定的实践)意味着终止一切概念思想,那么样的思想就是对佛教本身的否定”。同样,�谷也在1992年出版的《道元和佛教》一书中,对曹洞宗内部有关其祖师道元的理解展开了强烈的批判。�谷认为,道元对本觉论的批判是理解他思想的关键,而道元的批判主要的并不是体现在标准的75卷本《正法眼藏》中,而是在他身后被汇编完成的,旨在取代75卷本的12卷本《正法眼藏》中。斯蒂芬・海茵(Steven Heine)在他的论文《批判佛教与道元的(正法眼藏):关于75卷本与12卷本之争》中,详细考察了这一证据。海茵发现,不同宗派和学术诠释所偏重的方法总是与当代的社会关注纠缠在一起,因此使一种方法绝对化是非常困难的。他主张在学术言谈与辩护性言谈(apologetic discourse)之间的界限尚不分明的情况下,同时应用历史、语言、哲学和伦理学的方法。 第二部分的最后四篇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评价批判佛教的价值。格里高瑞的《批判佛教真是批判的吗?》,以宗密的思想作为研究范例,以期说明批判佛教对“真佛教”的探究本身是否预设了某种诸如佛教的本质之类的界论观念,因此成为其自身批判的对象。格里高瑞更倾向于把佛教看成为“一系列复杂因缘变化下的产物”。他在宗密思想中找寻的,并非是关于他的思想是否为“真佛教”,而是旨在揭示这种思想赖以产生的原因与条件。与金的结论相似,格里高瑞认为,佛性论的思想可以理解为社会变化的积极推动力,他发现宗密的本觉学说并没有与语言的超越论相关联,而恰恰是强调了语言的意义,以回应般若传统对语言更加激烈的批评。 正如上文所说,�谷和松本思想中最有趣的方面是他们不为狭隘的佛教学范围所限,而积极回应当今各种思想和道德问题。或许正是因为这样,他们的思想才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不同学者的强烈反应。这一反响在林镇国的《形上学、苦难与欢娱的佛教》一文中获得了极好的证明。在该文中,林镇国应用海德格尔。阿多诺、德里达、哈贝马斯以及更早的发生在近代中国的“批判佛教”范例,去解释现代性计划与后现代之间的冲突,指出一条走出场所和批判佛教对立之路。在《界论思想与佛学研究的新近趋势》一文中,�谷和松本的老师,关于如来藏传统研究的重要学者高崎直道,根据佛教的传统对界论观念进行了思想的概述,同时他也思考了批判佛教的方法在现行佛学研究中的作用。京都大学的末木文美士是近几年来已经对挎谷和松本的批判作出回应的学者之一,他的文章《批判佛教的再考察》,对所涉及的许多问题和他对这一争论的看法,都提出了有价值的评论。最后他反思了佛教学术在文化批判中的作用。 �谷和松本批判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与社会批判相联系。第三部分“社会批判”,提供了四篇直接处理这一问题的论文。�谷的《论社会歧视的意识形态背景》一文最初发表在部落解放中心,当时曹洞宗内部正处在由于长期体制性歧视而导致的骚乱中。�谷批判了曹洞宗的宣教者利用佛教本党和业力的学说,去为社会不平等进行辩护。如果肯定因果和业力学说是批判佛教的主要目标,这是否意味着社会不公正可以,或者说必须被理解为个人过去业障的不可避免的结果吗?�谷认为,个人对业的理解或经验与权威性地利用业力作为意识形态而默认社会不平等的“现状”之间,完全是不同的两回事。松本在他的文章《佛教和神:反对日本主义的考察》中,批判了那些鼓吹极端日本种族主义者,这包括像川端康成、梅原猛这样的名人,因为他们把日本文化的辉煌与“国体之本义”的军国主义联系起来。松本还在三岛由纪夫最后作品中看到了类似于瑜伽论式的主题,他发现三岛由纪夫已经由文学理智主义的理性世界走进了一个纯粹行动的――无疑这是导致他死亡的――世界,因为“纯粹的日本主义必然是死亡的哲学”。 在鼓吹日本种族中心主义和日本文化沙文主义中,日本知识界所起的作用近来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研究。正如上文所说,挎谷特别指出,本党论为这种思想倾向提供了意识形态的背景。在《天台本党思想与日本民族中心主义转向》一文中,哈比托(Ruben Habito)让我们注意到大量中世纪的文献。正如田村芳朗发现了本党论的流行,黑田俊雄讨论了本党思想对权力结构的支持,哈比托重述了这些观念,并发现本党思想对现实世界不加分别地全盘肯定导致了“反向的哥白尼式的革命”,从而把日本看作宇宙的中心,而不再是佛教史上相对于印度而言的边地;把日本视为享有福祉,将成为众神庇估和“天照(Amaterasu)子民的永恒国度”,而并非陷于佛教所谓的末法时代(mappo)。本书的最后一篇文章是松本的《(法华经)与日本文化》。该文继续讨论日本文化沙文主义,并挑战了这样一种观念,即认为《法华经》的思想充满了一种和谐的包容主义(harmonious incusivism)。松本认为,《法华经》指示的是一条大乘佛教的不共法,因此完全是与那种归于其上的所谓和谐的意识形态相对立的。松本还考察了《法华经》语境中所谓供养宝塔的问题,指出“供养宝塔只是对佛陀神迹的崇拜。这是把一种梵我的观念符号化了”。他认为,这恰恰是与佛教缘起无我和《法华经》的思想相对立的。在最后反思到“界论”的观念是如何渗透到《法华经》当中,并影响到对日本文化的解释时,松本批评了这样一种观点,即认为日本文化的独特性源于神秘的天人合一观念。他说:“日本人井不总是处在由花树群星围绕下的神秘状态之中,我们也不是素食的人类。使我们成其为独特民族的原因,正如西方人之所以成为西方人,在于我们能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