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佛教

  • 金刚经讲话

    作者:星云大师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全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指最为坚硬的金属,喻指勇猛地突破各种关卡,让自己能够顺利地修行证道;“般若”为梵语妙智慧一词的音译;“波罗”意为到达彼岸;“蜜”意为无极。“经”者径也,学佛成佛之路。全名是指按照此经修持能成就金刚不坏之本质,修得悟透佛道精髓智慧,脱离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而完成智慧(到达苦海彼岸),也就是所有众生如果想要修行成佛,都要经过《金刚经》的真修实证,开晤而后成就。 本书是对《金刚经》的现代解读,作者采用传统和现代融合的路数。参考清朝溥畹大师注疏。及相关之科释义解,辅以梁昭明太子三十二分为科目,再于每分设立简明的标题,切入每分的中心思想,并做白话泽述、原典标点、名相注解等释义。 当今社会,人们脚下步调匆忙,眼前歧路纷然,《金刚经》为世人提供持正、忠恕、勇猛精进的人生正道,并以此护持众生,像一根划亮的火柴,令听者闻者藉此鉴照到般若宅藏。本书对《金刚经》的阐述简明易懂,以图向世人证明:经典不应封藏于深山古利的“藏经楼”,而是能趋向人间各个阶层;佛陀的一言一行都印证生命的实相;佛经的一句一偈都是治病的良药。
  • 禅门第一课

    作者:圣严法师

    《禅门第一课》介绍禅修的三个层次,修行中最重要的四个议题:苦、智慧、开悟、慈悲。禅是一种精神上的休息,是一种不可言喻的智慧,但禅同时也是所有的现象;它无所不在,处处皆是。释迦牟尼佛曾说,世间所有的法都是佛法;我们也能这样说:世间所有的法都是禅的佛法。 禅,虽为佛教诸宗之一,所传承下来的内容与精神,却能体现佛法的全部内涵;虽以“无门”为法门,以不立文字为人所知,却有着明确的修行方法与阶段。
  • 佛教十六讲

    作者:季羡林

    《佛教十六讲》主要有我和佛教研究、原始佛教的历史起源问翘、论释迦牟尼、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浮屠与佛、再谈“浮屠”与“佛”、法显、佛经的翻译与翻译组织、佛教教义的发展与宗派的形成、佛教与儒家和道教的关系、关于玄奘等内容。
  • 宗镜录

    作者:

  • 佛教解释学

    作者:[美]唐纳德·罗佩兹 主编

    解释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当然应该说是西方的,但其藉以成学的研究方法,却没有时空的囿限。尤其是这一学科自身历史的特性,对理解、透入宗教的神圣性与隐密性具有独特的效果。本书讨论的范围相当广泛,从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到大乘佛教的禅、净、密等各宗派;地域上从印度、中国、日本、朝鲜等历史上佛教盛行的各个国家。作者大多为西方这个领域的代表人物。内中的论文,不仅有十分谨严、细腻的理论诠解,又有相当充分的文献征引,读后给人有莫大的启发。
  • 永嘉禅讲座

    作者:达照

    永嘉禅讲座,ISBN:9787300112718,作者:达照 著
  • 佛教诠释学

    作者:赖贤宗

    本丛书发挥成中英、 H. Beck等人的《本体诠释学》(Onto-Hermeneutics) 的诠释角度对中国哲学当代诠释进行阐释,除了延续中国哲学体用论、心性论、境界论等固有传统予以当代解释之外,更吸收了现代新儒家、日本京都学派、海德格、迦达默尔等哲学家之中的本体诠释学思想资源,从而在《道家诠释学》、《儒家诠释学》、《佛教诠释学》、《诠释学与意境美学》四书之中开展了儒道佛与中国美学的“中国哲学的诠释学”之四个面向。 《佛教诠释学》一书从事大乘佛学之本体诠释学之创建,研究中国哲学史中的大乘佛学所蕴含的丰富的本体诠释学意涵,兼论其根源之印度之大乘佛学本体诠释学原初模型及其中国转化。 《佛教诠释学》艺术从“本例诠释学”的立场,阐明佛教诠释学的意义,展开天台、禅、净土的佛教诠释学主要内容,同时也涉及佛教诠释学在宗教对话、心灵治疗和宗教社会学等应用课题。 本书以本体诠释学的进路,透过从跨界沟通,运用于人类普遍关怀的当代课题,一起进行能够促进世界永久和平的自由创造。因此,这在当今佛教的研究和发展方面,及东西文化的交流与整合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 圣严法师教禅坐

    作者:圣严法师

    圣严法师,中国江苏省南通县。十三岁出家,曾于台湾高雄山中闭关六年,嗣后留学日本,1975年获得立正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法师历任中国文化大学教授、中华学术院佛学研究所所长、美国佛教会副会长及译经院院长,创办中华佛学研究所,发行佛学学报及佛学研究年刊,为辅大、政大、文大博士及硕士研究生担任论文指导。又创办法鼓山国内外禅修、文教、慈善体系的人文社会大学、僧伽大学、僧团道场、七个基金会、中英文四种定期刊物。他以中日英三种语文,在亚、美、欧各洲出版著作近百种。 他是国际知名的禅师,教育家、学者、作家,特别重视戒行的提倡、禅修的实践、知见的厘清,且以精湛的佛学义理,配合健康浅易的修持方法,指导禅修。 他所推动的理念是,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主张以教育完成关怀的任务,以关怀达到教育的目的。
  • 漫画佛学思想(上册)

    作者:蔡志忠 编绘

    《漫画佛学思想(上册)》内容为:让任何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建立整个学习系统,是孔子最伟大的地方。自古以来,中国的父母们都很重视子女的教育。然而2500年来我们是否真做到了当初孔子所要求的:因材施教、引发学生独立思考、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专长、做最好的自己?在重视自我教育、终生学习的今天,虽然没人为我们因材施教,但我们可以自己回顾儒家经典。让我们仔细倾听当初先贤们的叮咛,然后再正确的因自己的材施行自我之教。 在全球物欲狂潮袭卷之下,一个人如何保有自我?在世界经济严重衰退的今天,一个人如何学会自处?
  • 佛学别裁

    作者:劳政武

    本书是一部“教”“学”并重,以佛学基本义理与佛教传播历史为二大叙述主线,适合现代人阅读的佛学(教)概论性著作。本书的特色, 一是内容全面,表述准确又平实。二是主线明确。以佛教四圣谛为纲目,来贯摄一切佛学,层次朗然。佛学深奥,名相繁多,初涉义诲者,往往茫然无从入。如何消除障碍,既有知识上的,又有认识上的。特色一重在对治前者,特色二则示人以学佛之门径,能引领读者从总体上去把握佛学(教)的特质,从而形成正确的佛学(教)观。因此可以说,本书乃一本对教、学两界均入门著作。
  • 中观甚深心要善说

    作者:更敦群培

    2009年,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在尼泊尔的一次大众教授时,数次提到了更敦群培,他说:“有位大师、大学者,当代西藏学者中最好的学者,他是我的英雄,名叫更敦群培,他真的非常棒。他说一切事物是这样的——例如,有恐怖分子拿枪指着你说:‘你必须说这面墙是红色的,不然我就杀了你。’你就会说墙是红的,即使你不觉得是这样。更敦群培说,所有的佛法都是这样,所有的有情众生,都持有一把受苦的枪,而佛就只好讲各式各样的话。” 这位“大师、大学者,当代西藏学者中最好的学者”更敦群培,他最重要的佛教教义的著作,正是《中观甚深心要善说——龙树意趣庄严论》。这是他对中观甚深意趣的论述、教授的汇集,由弟子记录、集结出版。这是他留给世人最后也是最美妙的佛法教授,在其中他高谈雄辩、畅所欲言,切中肯絮、字字珠玑。更敦群培这样评论自己的这本著作:“为了让人身在这个世界上有真正的意义,一个人必须留下点痕迹。在我看来,我觉得自己必须写出中观和正量的一些显著特点。现在,我已经完成了适合中观所需的东西。”
  • 僧肇评传

    作者:许抗生

    僧肇是我国佛学史上的一位著名的高僧,在历史上影响不小,并被后人誉之为我国的“解空第一人”。僧肇所处的东晋十六国时代,正是我国佛教的“始盛”时期,其是僧肇服膺鸠摩罗什所弦传的大乘中观佛学,撰写了我国佛学史上的名篇《不真空论》、《物不迁论》、《般若无知论》和《涅槃无名论》等佛学论文,从本体论与解说论两个方面系统而又深刻地阐说了大乘中观佛教哲学思想,并把印度佛学与我国的老庄玄学相结合了起来,不仅使我国佛学思想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而且也对整个中国哲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任继愈禅学论集

    作者:任继愈

    哲学
  • 佛学基础

    作者:杨卓

    《佛学基础》(原名《佛学次第统编》)的编撰者杨卓有感于此,做详细解说,为佛学法义之汇总,总结一切佛学之名词、要义,全面阐述佛学之法统。既综合,又列举,有显有密。太虚法师谓之〔但贯摄编次,使法义有一系统,而不加批判焉〕,〔将大有功于佛法之宏明〕。佛学,名相浩繁、义类奥博,往往令一般读者望而兴叹,感到学之难所适从。虽然前有《佛学大辞典》、《一切经音义》、《佛尔雅》、《大明二藏法数》、《教乘法数》、《诸乘法数》等书,但其或仅仅解释佛学名句,或仅将次第录列部帙之名题,或仅略序部类少提纲要,不便于一般人阅读。
  • 修行百頌《在俗世修行的一○一個忠告》

    作者:Dilgo Khyentse Rinpo

    《修行百頌》是十一世紀的偉大學者帕當巴桑傑的心靈證言,由頂果欽哲法王加以論釋。帕當巴停留在西藏和尼泊爾邊境的聽瑞地區很長一段時間,擁有無數個弟子。有一天,一個親近弟子在久違之後,抵達聽瑞,看到上師如此年邁而感到非常悲傷,於是他問:「勝者,當你離開這個世間的時候,毫無疑問的,你將從一個淨土到另一個淨土,但我們將會如何?我們能夠信任誰?」 面對熱淚盈眼眶的弟子,帕當巴教導了修行百頌。 《修行百頌》意義深奧又簡明易懂。誠摯認真的修行者將發現,這些偈頌中的所有教導,都是正統佛法修持不可或缺的精髓。 電子版 http://www.dilgo.org/article/zt/13.htm
  • 六祖坛经

    作者:蔡志忠

    《六祖坛经(彩色漫画+动画DVD+游戏CD-ROM)》是慧能的思想结晶,以般若思想为主体,“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为宗旨。“般若”是梵语文字,意思是“智慧”,船若本身没有形相,智慧之心就是它的形相。所有船若智慧都从人本来的佛性而来,慧能认为人人皆有佛性,只是因为迷悟不同,而有愚钝之分,只要打破心中尘劳妄念,就能够产生佛法智慧顿悟成佛。 打破内心妄念的原则是必须胸无成见,不执着,不被世俗间的物象影响而起心妄念,也就是要超越世间的物象,如此,心就不会沾染俗事尘劳,这个叫做“无念”,六祖坛经就是立“无念”为宗。 《六祖坛经》初稿由慧能弟子法海执笔,记录慧能一生的行谊及其思想,记载慧能求佛成道的故事、说法度人等一生事迹。《六祖坛经》经过时间岁月的淘洗衍生出多种版本,其中以“敦煌版”和“宗宝版”最为盛行。 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利用漫画诠释中国文化典籍,在华人世界引发了持续不断的文化热潮。本次推出的蔡志忠漫画,可以视为旧版图书的全新升级版,每册除了有一本全彩印刷的精装漫画图书外,还包括一张DVD光盘和一张CD-ROM光盘,既有高清晰动画,又有交互式电脑游戏。这一豪华配置使得图书的显示平台从传统的纸张延伸到电视机和电脑屏幕上,读者可以各取所需,读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大大加强。
  • 景德传灯录译注(全五册)

    作者:[北宋]道原

    《景德传灯录》为北宋真宗朝,吴僧道原所作为禅宗灯史。内容叙述禅宗师徒相承的语录和事迹。从过去七佛,至五代文益的法嗣,凡一千七百零一人,附有语录者九百五十一人。道原称,灯能照暗,祖祖相授,以法传人,譬犹传灯,故以此作为书名。本书问世以来在佛教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不仅引出了禅宗一系列的灯录著述,为禅宗思想史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资实,而且为宋代以及以后有关学术思想史的撰述提供了可借鉴的样式。
  • 禅史钩沉

    作者:龚隽

    当西方佛学研究进入所谓"拥抱异类"和倾听多音化的时代,【1 】汉语语境的佛学论述似乎仍然满足于在比较狭隘的历史和解释的叙事范围内进行研究。作为禅学的思想考察,尽管随着本世纪初新材料的发现,特别是敦煌文书的公布,学者们开始重新审查传统灯史的可靠性及其写作背景,以冀重建新的禅学思想史。在方式上,由于过分相信新的史料所带来的富有革命性的创见,以历史文献为主而辅以必要思想解释的方法结构遂成为中国现代禅学研究的基本范式。"训诂明而后义理明"这一汉学方式的价值信念,经过现代性的理性包装,使学者们认定,通过对原始文献、考古材料的校勘解读,可以填补历史的时空距离,去重构传统禅学的本来面相。这种雄心勃勃的英雄主义所激发的文献知识学范型,一方面使汉语禅学的历史文献研究,特别是有关唐代禅学的文本研究获得了相当程度的拓展,并与日本同行一起重新建立了早期禅宗发展的历史系谱。
  • What Makes You Not a Buddhist

    作者:Dzongsar Jamyang Khy

    Dzongsar Khyentse is one of the most creative and innovative young Tibetan Buddhist lamas teaching today. The director of two feature films with Buddhist themes (the international sensation The Cup and Travelers and Magicians), this provocative teacher, artist, and poet is widely known and admired by Western Buddhists. Moving away from conventional presentations of Buddhist teachings, Khyentse challenges readers to make sure they know what they’re talking about before they claim to be Buddhist. With wit and irony, Khyentse urges readers to move beyond the superficial trappings of Buddhism—beyond a romance with beads, incense, and exotic people in robes—straight to the heart of what the Buddha taught. In essence, this book explains what a Buddhist really is, namely, someone who deeply understands the truth of impermanence and how our emotions can trap us in cycles of suffering. Khyentse presents the fundamental tenets of Buddhism in simple language, using examples we can all relate to.
  • 佛学研究十八篇

    作者:梁启超

    《佛学研究十八篇》集中收录了梁启超各类佛学文章,这些论文基本上是梁先生在接受了新的研究方法后的学术成果,它又反映了从传统佛学向现代佛学研究转向的特点。陈士强先生的《导读》对《佛学研究十八篇》作了详尽的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