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佛教
-
写给妈妈的佛法书
不烦不忧照顾好自己与孩子 第一本深度关怀妈妈心灵的“妈妈书” 长踞亚马逊网络书店亲子类畅销书榜 如何做个让孩子快乐,自己也快乐的妈妈? 这世上,有多少妈妈常常觉得惊恐不已、六神无主又孤单无依呢? 有多少妈妈常常处在恐惧和焦虑之中呢? 《写给妈妈的佛法书》是一本能帮你成为平静喜乐妈妈的智慧之书。本书不是要教人怎么做父母,而是一本为妈妈们写的书。通过介绍一些发展自我身心的方法,提供给妈妈们一种重新和自己内心沟通的方式,让她们能够更为平和而快乐。如果妈妈们能够比较平静、比较快乐,我们的家庭得到的只有益处。 在本书当中,作者以妈妈们的生活作为出发点:对妈妈而言,重要的议题有哪些?我们能提供什么样的帮助?所探索的主题包括了“活在当下”对于母亲自己以及孩子们的好处是什么,母亲如何可以感到平和,以及母亲可以怎样来管理自己的愤怒和忧虑。作者也讨论了身为母亲的女性与自身、父母、朋友、亲戚们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所造成的影响。 ◆ 简要目录—————————————————————————————————————— 第1章 佛法与母职 第2章 专注做父母 第3章 寻得平和心境 第4章 处理愤怒情绪 第5章 为孩子而烦恼 第6章 创造爱的连结 第7章 与伴侣过日子 第8章 寻得快乐及失去自我 第9章 冥想 第10章 实践 -
觉知生命的七封信
《觉知生命的七封信》是以焦谛卡禅师写给学生与法友的诸多信件编辑而成,讨论议题涵盖禅修指导,个人独处、日常生活的经营、面对生死的态度、教导与学习的关系,人生价值的启发,与人际互动的基础。在这些信中,焦谛卡禅师以无限的耐心与慈悲心,给予生活中的人们以心灵指导,让人在生活中鼓起勇气去面对生活的烦恼与困难,并去发现人生的真理,从而改变自我的生活。 如果有人说出心里话,分享内心深处的想法、感受和领悟,就是送给他人最好的人生礼物。而这份礼物,这份分享,是来自焦谛卡禅师那样敏锐、深邃的心时,就显得弥加珍贵。焦谛卡禅师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最深邃的生命体验。 -
佛教量化工程史略
自二十世纪初,某些科学家开始对佛教进行先期摸索,从此开启了佛教与科学交流的先河。如今,我们总结了近百年来的科学检测成果,并运用佛教的立场,尝试出「量化工程」的主流佛教系统。 「量化工程」是一项将行者修行过程中身、心、灵之变化加以客观化、数据化的科学工程;根据严谨的客观检测,能检验行者是否掉入「修行陷阱」中,达到协助行者超越陷阱、迈向坦途的目标,乃是此一时代修行者的一大福音! 本书作者在海云继梦法师指导下,从事「佛教量化工程」研究;书中论述近百年来禅观科学的检测概况、目前禅观科学研究方向、新时代佛教正法如何弘扬与保存等等问题,书末附录参与禅观修行者之身心蜕变实录,则有助于读者从中了解华严转凡成圣的完整修行次第与勘定标准、华严如何将科学与佛法完整结合,以及华严行者将如何进行身心灵的客观检测等诸多「量化工程」内容与实效。 -
禅修指引
《禅修课1:禅修指引》根据焦谛卡禅师1997年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禅修中心所讲的毗婆舍那禅(观禅)整理而成。焦谛卡禅师从自己亲身培养内观智慧的经验着手,以简单直接的语言从禅修前的准备、禅修的基础和技巧,到最后证得涅槃的整个过程作了精辟的开示,仿佛为修行者提供了一幅简单明了的禅修地图。书中的这些叙述其实是作者经验的直接流露,表达了他对生命的深邃体验。书中提供许多有用的修行方法,以及切实的禅修指导,使初学者更深入理解自己的修行,逐步从禅修中获得切实的利益。 -
人间佛教书系
我们生活在人间,人间有男女老少,人间有五欲六尘,人间有生老病死,人间有悲欢离合。在缺憾的世间里,我们如何获得欢喜自在?如何发挥生命的价值?如何拥有安乐的生活?这是我们要探讨的课题 佛教与生活是人间佛教系列丛书中的一本,主要阐述了佛教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并指出生活需要佛教指导这一观点。 该书的内容涉及佛教与信仰、生活与信仰、生活与道德、生活与修持、生活与般若、善恶是非、行为向善、人生难题、如何美化人生等诸多方面。语言朴实无华,深入浅出,是一本为想了解佛教的初学者编印的佛学著作。 如果你想正确地了解、认识佛教,星云大师的这本著作,是一个适合的入门。撇开佛教而言,若你想得到一些正确人生态度的指引,本书也是值得推介的。本书中收录的十三篇文章具体阐述了佛教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并指出生活需要佛教指导这一观点。 -
无常
阿姜查以非常简单与朴实的风格,谈论内观诸法的三个特征——无常、苦与无我,并且提出有力的对治法,让我们可以克服对“改变”的恐惧,包括放下执著、活在当下与从事禅修。阿姜查的教法是以无常为基础,作为修习正念的初始焦点。它是打开大门的钥匙,使人得以进入正法,带领心看见经验的其他面向。当心开始了解一切事物在本质上都是不确定时,贪爱与执取的问题便开始消散与瓦解。 -
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我们为何不快乐?→我们怎么能快乐?→我们活着仅仅是为了快乐吗? 从一个惊惶失措的孩子,转变成幽默、笑口常开的快乐大师,他是如何做到的…… 2002年明就仁波切参加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理查德•戴维森主持的实验研究,被测出大脑中的快乐指数在禅定状态中跃升了百分之七百,一度让科学家以为仪器坏了,被美国《时代》杂志誉为“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当代国际心灵导师、藏传禅修大师明就仁波切,在《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一书中,阐述他自己是如何通过佛法禅修克服童年时代的恐慌症,获得内在真正的快乐的。首先,明就仁波切描述自己所亲身经历的禅修困境与状态,然后通过自己的个人体验以及现代的科学研究,揭开快乐的秘密与科学,最后给出具体的方法,以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利用自己的身体感官知觉去做各种禅修练习,达到非比寻常的快乐。本书行文轻松活泼,所述故事生动幽默,更重要的是,处处有着仁波切充满智慧的慈悲话语。 1. 美国《时代》《国家地理》杂志报道:科学证明明就仁波切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2. 第十七世大宝法王亲笔作序 3. 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新生代藏传禅修大师分享的快乐经验和方法 4.《西藏生死书》作者索甲仁波切、著名影星李连杰、梁朝伟、曾志伟等联袂推荐 5. 美国《纽约时报》畅销书,台湾诚品书店心灵畅销书第一名 -
平靜的第一堂課─觀呼吸
「大師之作,我極力推薦。」──鍾.卡巴辛(Jon Kabat-Zinn),《隨遇而安》(Wherever You Go, There You Are)作者 「經典之作。」──《探索之心》(Inquiring Mind)雜誌 「令人驚嘆的清晰與明確」──約瑟夫.高斯坦(Joseph Goldstein),《一法》(One Dhamma)作者 「德寶有一個充滿魅力的聲音,以及明確的表達能力,很難讓人不喜歡。」──《香巴拉太陽》(Shambhala Sun)雜誌 「對新手而言很有價值,尤其是那些沒有老師指導的人。」──拉瑞.羅森柏格(Larry Rosenberg),《呼吸相續》(Breath by Breath)作者 這是一本用最簡單的語言,一步一步引導你如何進入南傳佛教內觀禪的實用手冊,是為了真正想要禪修的人所寫,尤其是為了剛要起步的人--比你可能想到的更簡單。作者簡單明瞭地指出每一個禪修的方法,告訴我們它的作用,以及讓它運作的方法。 所謂的「內觀」(vipassanA)禪修,是南亞與東南亞佛教教學與修行的主題。vipassanA是巴利文,意思就是「內觀」,這個修持方式的目的是要讓修行者洞見事物的本質,清楚了解每一樣事物真實的運作方式。 本書將介紹如何透過單純覺察與清楚掌握整個呼吸的過程,達到正念。以呼吸為專注的焦點後,禪修者可以進而觀察他所認知的整個世界。禪修者可以按照書中的指導,學習觀看一切身體經驗、感受與思想的變化,並且學習研究自己的心理活動與意識轉變,而這就是一切修行的基礎。 本書已被譯成好幾種語言,並在世界各地出版。此書的泰文節譯版本,還被選為泰國高中課程的教材。 當情緒發號施令,你突然失去了平靜,成為煩惱的奴隸時, 就讓南傳佛教的內觀禪修法,教你如何重新作主! 這是一本用最簡單的語言,一步一步引導你進入南傳佛教內觀禪修的實用手冊。作者簡單明瞭地指出每一種禪修的方法,告訴我們它的作用,以及運作的方式。 所謂的「內觀」(vipassana)禪修,是南亞與東南亞佛教教學與修行的主題。vipassana是巴利文,意思就是「內觀」,這個修持方式的目的是要讓修行者洞見事物的本質,清楚了解每一樣事物真實的運作方式。 本書將介紹如何透過單純覺察與清楚掌握整個呼吸的過程,達到正念。以呼吸為專注的焦點後,禪修者可以進而觀察他所認知的整個世界。禪修者可以按照書中的指導,學習觀看一切身體經驗、感受與思想的變化,並且學習研究自己的心理活動與意識轉變,而這就是一切修行的基礎。 ◎你在對什麼生氣? 當我們對某人生氣時,通常只是針對一些特定的事、幾句粗魯的話、一個特殊的眼神,或是一個無心的行為,時間一般都很短暫。在我們的心裡,那個人的其他部分都不見了,只剩下啟動我們心中按鈕的那個部分。當我們這麼做時,其實是將整個人很小的一部分抽離出來加以放大,然後予以無限上綱。我們並沒有看見事件背後其他的因素與力量,我們只將焦點放在那個人的局部,也就是會讓我們生氣的那個部分上。 ◎你能改變另一個人嗎? 對別人傳送慈心,真的可以改變那個人嗎?修慈可以改變這個世界嗎?當你傳送慈心給遠方的人,甚至陌生人時,你當然無法得知效果如何,但是你可以注意修慈對你自己內心平靜的影響。關鍵在於你自己祝福他人的誠意。事實上,效果是立即的。唯一發現它的方法就是你親自去嘗試。 ◎你會對生病的人生氣或失望嗎? 為什麼人會殘忍或刻薄?也許那個人是在不幸的環境下長大的,或者也許那個人有隱情,才造成他或她行為殘酷。佛陀要求我們把他們想像成被惡疾纏身的人,我們會對生病的人生氣或失望嗎?或者我們會同情與悲憫他們?我們的敵人也許比我們所愛的人更需要我們的慈心,因為他們的痛苦相對而言要大得多。 ◎仇恨能平息仇恨嗎? 如果別人傷害你呢?如果別人侮辱你呢?你會想報復,那是正常的人性反應。不過,那會把我們帶到哪裡去呢?「仇恨永遠無法被更多的仇恨所平息……以暴制暴的反應是一種制式的反應,它是學習而來的,並非與生俱來。如果我們從小就被訓練成要忍耐、仁慈與溫柔,那麼慈愛就會變成我們生命的一部分。」 -
宁静的森林水池
《宁静的森林水池》讲述了:我们的世界正处于一个非常有趣的时代。在西方,人们在学瑜珈、柔道和禅修这些东方事物,而在东方,人们在学科学、商业和西方艺术与哲学这些西方事物。这正是一个阴和阳转换非常迅速的年代。因此如果你固执于任何观念——什么是东方的,什么是西方的,事情是怎样的,事情应该怎么样,那么你就会有麻烦;你就不能跟这个世界联接。但是,如果你放下一切,放下你的所有观念和见解,那么真相就在你眼前:天是蓝的,树是绿的,糖是甜的,盐是成的。 -
与心对话
《与心对话:向活佛学放心》内容简介:如何善待受之父母的生命?如何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场?如何将人生所得回馈周边?如何实现心灵的豁达与宁邃?放下我执,从容应对人生无常,淡看名利得失,舍得所有,安顿心灵,嘎玛仁波切从亲身体悟出发,深入浅出,阐述了生命循环规律、人生要义和开启心灵智慧的方便法则:只要经常洗心、静心,就会顺心、安心,就会有积极快乐、圆满充实的人生通途。 -
覺悟勇士:香巴拉的智慧傳承
《覺悟勇士》英文一書自一九八四年在美出版後,至今,已被翻譯成十六種世界語言,發行八十萬冊,利益眾生,無遠孚屆,已超越地域、文化、宗教的藩籬。 什麼是覺悟勇士? 相傳,在西藏有一個名為「香巴拉」的傳奇國度,這是一個和平繁榮,人人為之嚮往的地方。在香巴拉社會的發展過程中,佛教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據說,在香巴拉的第一位國王達瓦‧桑波(Dawa Sangpo)領受佛陀的教導之後,香巴拉的所有居民開始修持禪定,遵循慈悲、關愛一切有情眾生的佛法道路。因此,不只是國王,包括香巴拉的所有臣民,都成為高度發展的眾生。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代表香巴拉教法,莫過於「香巴拉勇士」。本書所談論的就是,如何通往香巴拉這傳奇王國的道路,和它內在的象徵意義。 邱陽.創巴仁波切一直以來對香巴拉王國具有高度的興趣,在他一九七七年的閉關期間,寫出一系列關於香巴拉的教授,並且要求他的弟子創立一個世間性、開放給大眾的禪修課程,並為這個課程取名為「香巴拉訓練」(Shambhala Training)。本書編輯群在邱陽.創巴仁波切的指導之下,檢閱他所有與香巴拉有關的演說,從中挑選最好、最適當的論述,闡明創巴仁波切對於香巴拉教法的理想與實踐方法。 如何成為一名勇士? 香巴拉教法奠基在一個前提之上:有一種基本的人類智慧,能夠解決世界的種種難題。這種智慧就是「勇士之道」。「勇士」(warrior)這個字,是取自藏文的「帕渥」(pawo),其字面意義是「勇敢的人」,而勇士之道所代表的是一種人類無畏無懼的精神。勇士之道和香巴拉願景的首要原則,即不畏懼自己的真實面貌。究竟而言,那是勇氣的定義:不畏懼自己。香巴拉願景教導我們,在面對巨大難題的時候,我們既可以表現英勇,也可以表現仁慈。「香巴拉」所代表的是世間覺醒的可能,鼓勵我們可以隨時安住在自信的狀態中,真誠的保有自己原本的面貌,並擁有以慈愛善待他人的勇氣。 -
调心
《调心:疏导愤怒.驯服恐惧.滋养心灵》是一行禅师畅销书《你可以不怕死》《你可以不生气》等浓缩的精华。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负面情绪,通常会削弱我们的心智,破坏我们的信心,还会增加我们的恐惧感。一行禅师在书中以诗一般的语言,精辟的比喻,指导我们如何转化和疏导负面的情绪——愤怒、恐惧、过上快乐、和谐、圆满的生活。他的哲学与禅思,以及深沉的智慧,将帮助我们由愤怒走向慈悲,将恐惧化为爱,以及调整好恼人的情绪,重修日常的人际关系,迈向幸福成功的大道。 -
當生命陷落時
《當生命陷落時-與逆境共處的智慧》作者佩瑪.丘卓自從一九七四年持戒以來,就常常在歐洲、澳洲、北美主持工作坊、講座、冥思避靜;佩瑪.丘卓目前是甘波修道院院長,也是創巴仁波切傳襲下來的住持。除了本書外,佩瑪.丘卓並曾和普力茲獎作家愛麗絲.華克就冥想經驗出版一個對談實況錄音。 《當生命陷落時》是作者從一九八七年至九四年所做的談話錄音,內容包括:我們都需要「慈」(對自己的愛),然後從這裡培養對人對己之痛苦無懼的慈悲心;以及我們要跨進未知的領域,輕鬆看待自己無立足之地的狀況。另外一個主題則是,接受我們平常逃避的東西,消除我們與他們、這個與那個、好與壞之間二元對立的緊張。 -
心的世界
佛学是完全彻底的心性之学,它的对象不论是主体还是客体,都离不开精神—心理的本质和现象。佛学不仅讲心性之理,而且讲心性之用,特别注重对自身心性的改造并直接趋向于涅槃大道。所以佛学对色、受、想、行、识这“五蕴”,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这“六根六尘”,从眼界到意识界的“十八界”,乃至五位百法,都有详尽的说明,并有“八万四千法门”供自我改造和实践之用。在中国,佛教的各大宗派,经过数十代、一千多年无数高僧们的修行实践,更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并自成体系。若论撮大要、奋精神,明心见性、速成菩提的法门,则首推禅宗。本书为冯学成居士于1995年出版的《心灵锁钥》和《棒喝截流》的合集再版。前者侧重心性之理,主要是运用佛学来解释人的多层次的精神和心理现象,乃至生命现象。后者则侧重心性之用,介绍了禅宗各家机锋、棒喝、参话头等种种作略和手段,令你于一念相应中体会什么叫顿悟成佛。 -
高山寺的夢僧
在日本文化史上,明惠法師是以主觀方式積極探索個人內在體驗的第一人! 貫穿他一生為數龐大的夢紀錄,是世界精神史上極稀有的珍貴遺產! 明惠是日本鐮倉時代的名僧。那是一個動盪不安的年代,也是靈性極度活潑的時代。天皇政權轉移到以武士為主的幕府手中,向來從屬於上流社會的佛教,也下降到一般民眾的內心扎根,名僧輩出,各自以創新的思想活躍著。 1191年,明惠十九歲,開始撰寫《夢記》。當外在世界產生劇烈變動的時刻,明惠卻認真地向內沉澱、探索,持續長達四十年,與夢共生。 明惠一生未立宗派,但其華嚴思想強烈影響了日本人的日常倫理。更重要的是,貫穿他一生為數龐大的夢紀錄,成了世界精神史上極稀有的珍貴遺產。 「終生持續記錄自己的夢,所需要的『心』的能量,遠超過我們想像。」日本第一位榮格分析師河合隼雄深感讚嘆的是,明惠不僅記夢,也自我解夢,從中發現內在心靈的追尋與生存意義。 「從事夢分析不但需要強大的理性力量,更必須超越理性,勇敢地面對非理性的世界。如果理性的力量不足,容易被無意識吞噬;但如果一昧地固執於理性,則很難發現夢的意義。明惠能夠對自己進行夢的分析,是非常稀有的現象。」 明惠的夢與他的生活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有如一幅繪卷;夢與現實,如同縱向與橫向的絲線,將他的生命交織成偉大的作品。河合隼雄認為,明惠的一生正是榮格所說的個體化與自我實現過程的精彩範例。 -
五蕴心理学(上下)
本书以现代心理学的观念和方法,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来系统全面揭示佛教五蕴说中丰富的心理学资源,及其独特的古典心理学范式。最有特色的一本阐发佛教心理学的专著。本书内容包括:心理的五蕴系统结构,佛家心理学的方法论特征,黄向五蕴系统,纵向五蕴层次。五蕴的缘起过程,内明与心悟,五蕴范式在心理学分支学科中的应用,五蕴心理学的前景等。 1.本书以通俗性介绍五蕴心理学范式为主。本书对范式的理解是:与对象的自然物理结构和规律相结合的知识体系。基于这种理解,把五蕴缘起视为关于心理机能体系的系统知识。 2.本书把释迦牟尼佛视为发现心理机能结构和缘起规律并创立五蕴心理学范式的心理学家。 3.五蕴的概念,不人主蕴涵着建构的关系,也带有对心理功能进行价值批判的意义,故五蕴起理论作为一种心理学体系,必将提到五蕴缘起在人生修养中的应用,但本书尽量回避佛教的宗极、信仰、修行、解脱等宗教性内容。 4.本书关于五蕴心理学范畴、概念的甄别原则:五蕴缘起等基本范畴,源自释迦牟尼佛,也是自其传入中国两千年来得到认可的。心理领域的一般概念,则参考佛教经论、现代心理学和汉语习惯用法。 5.本书对心理哲学的基本问题,按层面不同则知识性质不同的观点,分别理解。在心理现象的层面上,本书同意世俗谛中心理意义上的存在,即以觉知为存在,肯定心理意义上的“实有”。有心理存在的本体论上,观点是“业即是有”,白话诠之,大意为“存在即作用效能”。 6.本书就主要性质而论,不是研究性著作,引文标注格式,在规范性与经济原则之间行中道。 -
心灵神医
本书的作者东杜法王仁波切向我们提示心的真性和痛苦的根源,以温柔、睿智的文字和实用的练习,引领我们透过影像和声音的启发、正面的认知、抚慰的感觉、全然的依赖以及开放的接纳,恢复心灵的本来面目,让我们将生命经验化成无限的喜悦与安详。 现代社会的多变、动荡以及个人生活的繁忙、疑惑和在种种工作的压力之下,使得我们的身体与心智受到双重损害,希望作者的这本书能够使你心的真性获得觉悟与安详。 -
转逆境为喜悦
佩玛·丘卓是创巴仁波切最杰出的大弟子之一,是西藏金刚乘比丘尼,同时也是北美第一座藏密修道院的院长。 本书以寂天菩薩的《入菩萨行论》和阿底峡的《修心七论》为基础,配合现代情境详述如何通过自利利他解除痛苦而圆满佛道,紧扣现实人生,不啻为现代人最佳精神疗愈手册。本书不只是为佛教徒而写的,也为一切尚有苦痛的众生和世间而作的。但愿书中从法性自然流露的警语,能引 领所有面临困境的读者,在每一个当下勇敢迈入内心那暖昧不明、无所依持的圣境。 -
荣格心理学与藏传佛教
心智的本质、心智的运作是佛教教义的基本议题,正如心智是荣格作品的基本议题一样。此书将藏传佛教和荣格心理学的本质进行比较,讨论了二者的相同和相异之处,旨在桥接东方和西方的哲学、灵性传统,以及心理学和伦理体系的某些方面。 本书首先通过对藏传佛教的简要概述解读了佛教的本质、介绍荣格心理学中的经典术语,然后对比荣格心理学和藏传佛教的方法,进而通过解释原型象征,揭示了东西方哲学灵性传统的关联、相同点和异同点。 -
当弗洛伊德遇见佛陀
《当弗洛伊德遇见佛陀:心理治疗师对话佛学智慧》介绍了近代弗洛伊德创建了精神分析学,被誉为现代心理学中的超心理学,特别是潜意识学说和精神决定论,大大拓展了现代医学和心理学对心理广度深度的建构和精神症状形成的理解。严格有序的精神分析治疗师的培训和独特严谨的精神分析治疗设置,大大缓解了各种神经症性精神症状,成为抗精神药物出现前主要的精神障碍的治疗方法。人们坚信精神分析是人类探索心灵世界的有效路径。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