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佛教

  • 汉化佛教与佛寺

    作者:白化文

    《汉化佛教与佛寺》主要内容简介:编辑“大家小书”这套丛书,有一个用意就是节省读者的时间,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补习,遂成为经常的需要。如果不善于补习,东抓一把,西抓一把,今天补这,明天补那,效果未必很好。如果把读书当成吃补药,还会失去读书时应有的那份从容和快乐。这套丛书每本的篇幅都小,读者即使细细地阅读慢慢地体味,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可以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如果把它们当成补药来吃也行,剂量小,吃起来方便,消化起来也容易。“大家小书”的开本不大,读者可以揣进衣兜里,随时随地掏出来读上几页。在路边等人的时候、在排队买戏票的时候,在车上、在公园里,都可以读。这样的读者多了,会为社会增添一些文化的色彩和学习的气氛,岂不是一件好事吗?本册《汉化佛教与佛寺》为该丛书之一。《汉化佛教与佛寺》由白化文编著。
  • 佛典成立史(二版)

    作者:水野弘元

    往來於恆河流域南北兩岸,釋尊以當時民眾的日常用語,展開其長達四十五年的傳法教化。經由師徒間的代代相承,終使佛教廣布四方,佛經也紛紛譯為各地的文字。可以說,佛教的歷史,就是經典的傳播史與翻譯史。 本書先從經典的成立談起,綜合解說經典的意義、原始佛經的成立過程,以及佛經真偽判定的依據;繼而探尋書寫經典的不同語文及其傳承,具體觀察鳩摩羅什、法顯、玄奘等為求正法而竭盡心力的譯經大家們,漢譯佛經之經過;最後並論及在中國與日本,抄寫、刊行《大藏經》的情狀。 本書作者水野弘元博士,精通中、日、印三國之佛教經典,乃國際知名之南傳佛教權威。本書為其小品之作,內容豐富詳實,論敘深入淺出,適合一般潛修佛學之人士參考閱讀。
  • 宋元佛教文化史研究

    作者:竺沙雅章

  • 新编世界佛学名著译丛(共151册)

    作者:谢和耐

    取国际学术之精粹 融世界佛法之优长 《世界佛学名著译丛》一书自在台湾问世以来,佛教界、学术界的反响,至为热烈,此书的出版对于台湾佛教界的学术研究与佛教文化的复兴起到了重要作用。然《世界佛学名著译丛》一书只在台湾出版,大陆并未发行,大陆教界、学界则无法一览此书之面貌,实为一大憾事。《新编世界佛学名著译丛》一书经北京版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代理,由中国书店在大陆编辑、整理出版,以实现两岸学术的交流与共享。本丛书名为《新编世界佛学名著译丛》,共150册,第1—97册由蓝吉富主编,第98—150册由南开大学宗教与文化研究中心主编。 《新编世界佛学名著译丛》原著主要是译自古今中外的佛学及佛教文化名著。原典语文共有九种:日文、英文、法文、梵文、藏文、巴利文、蒙古文、西夏文、越南文。九种原典语文中,以日文、英文、法文居多。整套丛书的内容,以近百年来国际佛学研究成果以及若干古代译师所未译的古典作品为主。有关印度、斯里兰卡、中南半岛、中亚、中国、日本、韩国等国的佛教教义,历史及文化的问题,大抵都有专著介绍,既有通俗作品,也有较尖端的专门性著作,做到“分门别类,有浅有深”:不仅要选一些名著给初学者看,同时也要将某些专门性的典籍或重要工具书,重点引进,以供学者专家参考。 《新编世界佛学名著译丛》是在原有《世界佛学名著译丛》一百册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五十余种译著,以学术界著名译者耿昇、宋立道、许建英、朱谦之等作品为主要代表,加之冯承钧、演培法师、慧圆居士等翻译作品,编辑整理为一百五十册。为保留台湾版《世界佛学名著译丛》原貌,一百册即原版影印,未做改动。新增添的五十三册译著中,因搜材广泛,格式不一,为使版面整齐,特将之重新录入、反复校对、繁体横排,统一版式,便于阅读。 就本书学术目标而言,近二百种古今国际佛学学术著作的丛书,希冀能为各初学者、专家学者提供不同的佛学课程,契合佛学学习和研究的需要。
  • 西域绘画1

    作者:马炜,蒙中

    《西域绘画1(佛•菩萨)》主要内容:该作品的创作年代约为8世纪初,是敦煌藏经洞中绢画年代较早的一件。从以下几方面可以进行时代的印证。首先,相同的说法题材,其构图与敦煌唐初洞窟的表现最为类似;而且,这一图式正是从隋代石窟壁画中表现佛与二胁侍菩萨的简单图像中演化而来。其次,主尊嘴角的线描式样,与永泰公主墓室壁画非常相近。因为到了8世纪后半叶,一般上下唇之间的勾线,两端要稍粗一些;再到10世纪,线条则拉得更长,末端弯曲得很尖。再次,画中女供养人的发型、着装,甚至是表情,完全与唐初壁画、陶俑中的侍女形象相一致。最后还有一点可以证明该作品的创造年代,即华盖、莲座上灵芝状的祥云,也正是唐初敦煌壁画常见的图样。
  • 如意宝树史

    作者:松巴堪钦·益西班觉 著

  • 高僧傳合集

    作者:【梁】慧皎 等撰

    共收历代僧尼传8种184卷。
  • 新疆古佛寺

    作者:A.格伦威德尔

    新疆,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积淀了大量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及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交流、融合的见证物。新疆的古文物,尤其是佛寺中的壁画及塑像,人物千姿百态,造型独特新奇,风格奇秀壮美,世所罕见。本书提供了大量一手资料,以飨没有机会一睹新疆古佛寺的读者。
  • 佛教与回鹘社会

    作者:(德)茨默

    全书篇幅不大,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为绪论,以简明的语言较为全面地概述了回鹘历史、宗教(主要是佛教)与文化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为“回鹘之佛教写经”,以西域、敦煌诸地发现的回鹘文文献(大多为写本,少数为刻本)为依据,分别就回鹘译经所依据的底本进行论述,认为回鹘佛教译经之来源可大致归纳为四个系统,即中亚系统、汉传系统、藏传系统和印度系统。 第三章为本书的重点,通过回鹘文题跋以研究各经典之时代,指出回鹘功德主涉及社会各个阶层,有蒙古皇帝、回鹘亦都护,有各级官僚、贵族,有僧侣,有俗人,并仔细探讨了回鹘功德主布施的动机、愿望与目的,还对回鹘文写本跋尾所使用的套语进行了研究。 第四章专题探讨了敦煌莫高窟出土的元代回鹘文写本《观音经相应譬喻》(编号为Or.8212-75A)之长篇跋尾。 第五章为简短的结论,进一步指出回鹘文佛教文献题跋对研究回鹘社会、历史、文化的重要意义。
  • 江南古佛:中峰明本与元代禅宗

    作者:纪华传

    中国佛教从印度东传以来,在中华大地生根、发展,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至今绵延不绝。从东汉到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译经与格义佛教,是中国佛教的初扬时期,其结果是以某一经论为核心而形成了部分学派;隋唐时代是中国佛教宗派大成的阶段,华严、天台、禅宗等宗派的形成,表明了印度佛教在理论思想上的全部中国化。而宋元之际的佛教,又以禅、净为主流,进入佛教中国化的鼎盛时期,在民间发生了全面影响。到了明代,圆融的思潮已经成为佛教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
  • 中国写本大藏经研究

    作者:方广锠

    《中国写本大藏经研究》内容简介:方广锠先生是当代著名的佛教学者,他在佛教文献学、敦煌学、佛教史及佛教思想等方面的研究均有卓越建树。写本大藏经是佛教大藏经的源头,在佛教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写本大藏经研究》一书中,作者对佛教初传时期到会昌灭佛后这一时段内的佛教写本大藏经的酝酿、发展、成熟乃至系统化都做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对其功能形态进行分类和考证。 《中国写本大藏经研究》是作者在其原著《八-十世纪佛教大藏经史》的基础上进行增补、修订而成,故其行文、体例都较为成熟,而其学术价值及在佛教学术界之影响更是自不待言。所以,此著作对佛教研究者而言是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
  • 比丘尼传校注

    作者:释宝唱

    《比丘尼传校注》内容简介:比丘尼傅,门元释敎銯见着录,后历代经录、典籍多有收录,现仅就吾之所见,列左(有千字文编号者,注于末之「括号」内。 释氏稽古略卷二:「(梁)天监十六年,勅沙门定唱撰比丘尼傅四卷。」 贞元新定释敎目录卷九:「比丘尼傅四卷,晋、宋、剂、梁四代尼地。新编入銯。」卷二三:「比丘尼傅四卷,梁荘严寺沙门释宝唱撰。新编入藏。」卷二十七:「比丘尼傅四卷,梁沙门释宝唱撰.」卷三0:「比丘尼傅四卷,四十二纸。」
  • 禅苑清规

    作者:[宋] 宗赜

    《禅苑清规》是中国禅宗典籍丛刊中的《禅苑清规》分册,书中收录了宋代宗赜所记录的重要禅宗典籍。并对之依照较好的版本作了校勘,分段和标点。 《禅苑清规》内容全面,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系统性、理论性及学术性,可供相关研究人员参阅。
  • 佛教与中国文化

    作者:汤一介

  • 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艺术

    作者:王华庆 主编

    《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艺术》主要内容:1996年10月在山东青州龙兴寺遗址发现了窖藏的大批佛教造像。这批造像数量大、种类繁、雕造精美、彩绘富丽。因而出土以后就引起轰动,受到海内外新闻媒体广泛关注,引起学术、宗教、艺术与社会各界的高度兴趣,并被评为1996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龙兴寺遗址发现的佛教造像、有陶、铁、泥、木与石雕,然以石雕居主,且以青州所出石炭岩为最多,造像总数约可达400余尊,时代跨度从北魏至于北宋,具明确年代刻铭者有北魏永安二年与北宋天圣四年等作品。但以北朝作品为多数,即以北魏晚期到东魏、北齐时代之作为主流。
  • 佛家简史

    作者:吴德新

    “佛”,即寻找宇宙间人生真谛而又获得证悟的释迦族圣人:释迦牟尼。古梵语简称“佛陀”,汉义为“觉悟者”或“智慧的人”。一切具有佛性的和永久燃起心灵香烛的凡人皆可成佛。   佛教自传入中土以来,对中国的哲学、伦理学、民俗学、文学、音乐、建筑、绘画、医学等诸多学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作为一种文化、一种宗教、一种哲学,对塑造汉民族灵魂和性格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社会风俗的渗透和浸淫更是不可估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诸多用语,皆来源于佛教。如,世界、绝对、相对、刹那、实际、现行、平等、如实……等等词语,都是佛家的语汇。   鉴于佛教教义深奥玄妙,体大思精,本书以图文互注的编排形式,晓畅易懂的作以述语言,讲述佛教历史与文化。书中 插入的300余幅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的佛陀、罗汉、观音、尊者、居士等绘画,使美图与佳文交相辉映;以50余条佛家经典语录和佛家辞条释义以及精彩的图释美文,让读者更直观地、信息量更丰富地体验佛境的玄妙,感受佛的宏博智慧。
  • 佛教的故事

    作者:无碍 编

    《佛教的故事》内容简介:富楼那是佛弟子中最杰出的布教师,他善于随机设教,方便说法。他布教的另一个特点就 是不做空洞的说教,而是从改善人的生活做起。
  • 汉化佛教法器服饰略说

    作者:白化文

    《汉化佛教法器服饰略说》内容简介:本丛书是前身有110个专题,涉及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由商务印书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现由编委会对目重新加以调整,确定了考古、史地、思想、文化、教育、科技、军事、经济、文艺、体育十个门类,共100个专题,由商务印书馆独家出版。每个专题也由原先的五万多字扩大为八万字左右,内容更为丰富,叙述较前详备。
  • 佛教考古

    作者:李崇峰

    本书稿以天竺佛教史迹开端,从西到东,分别研究了丝绸之路上的天竺、新疆、北方、南方佛教史迹中的有关佛教考古的问题,以佛教石窟寺壁画、塑像等具体考古发现,结合佛典展开研究,考察佛典和石窟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透视中印佛教交流,寻找中印佛教石窟中各因素的发展、演变和流传过程。作者专涉佛教考古研究领域,得益于早年的语言学习,熟练掌握英文、德文、梵文,并能阅读法文、吐火罗文等文献,能直接阅读佛教原典,查找国内外诸多有关佛教考古的文献,同时在与国内外学者直接交流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学术观点。在此过程中,作者多次考察丝绸之路上的佛教石窟寺,获得第一手资料的同时不断验证自己的学术观点。他秉承季羡林先生"中国文化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太大了,我要对中印文化关系彻底研究一下,或许能有所发现"的研究思路,在佛教考古这一领域潜心研究二十年,而得此作。
  • 北响堂石窟刻经洞

    作者:峰峰矿区文物保管所,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中

    响堂石窟是中国北朝晚期最大和最具有代表性的石窟之一,其中的刻经以北响堂南区的刻经洞最为重要。此处的雕刻亦十分精美,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重要的研究价值。以往从未出版过这一石窟的正式考古调查报告,资料也很分散。这本调查报告由峰峰矿区文管所与芝加哥大学合作,不仅详细介绍了北响堂石窟南区的刻经、造像,也对刻经洞涉及的一些历史问题进行了探讨。书中附有丰富的照片图版和所有刻经、题记拓片。同时,用三维技术制作了石窟的复原图,将刻经洞流失海外的造像构件做了虚拟还原,让读者可以更直观地看到石窟原貌。这本报告堪称石窟寺研究方面的一本重要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