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佛教

  • 明清四大高僧文集

    作者:莲池

    憨山大师与莲师、紫柏、藕益三位大师,宗说兼通,解行并应,宏宗演教,著作等身,其时为明末清初,相去不远,故后人尊为明清四大高僧也。 憨山德清(1546-1623),宇澄印,号憨山老人,19岁出家。万历十一年住持东海牢山海印寺,曾往曹溪宝林寺振兴禅宗,主张禅、华严教义融合,兼弘净土,融通三教。 大师早年在五台山龙门坐禅开悟,后来前往山东兴修寺宇、赈济百姓,却被人诬陷为侵吞国家库银。大师临行时,城中的百姓都含泪送行。大师被贬流放雷州充军时,依然不忘弘法利生,当时的雷州因干早而闹饥荒,瘟疫横行,尸横遍野,民不聊生。大师在当地为百姓作济度道场,并感得天降大雨解除了厉气,成为当地百姓心目中的应世菩萨的化身。憨山大师一生为中兴曹溪道场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后人尊为曹溪的中兴祖师。 憨山大师解行并重,主张各宗并进,禅净双修。大师对坐禅有精辟的论述:"所云坐禅,而禅亦不属坐。若以坐为禅,则行住四仪又是何事?殊不知禅乃心之异名,若了心体寂灭,本自不动,又何行住之可拘?苟不达自心,虽坐亦剩法耳。定亦非可入,若有可入,则非大定。所谓'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又何出入之有?" 憨山大师著有《道德经解》,在《观老庄影响论》中极力主张三教调和,强调:"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大师的著述被弟子汇编其遗文,题为《憨山老人梦游集》。
  • 思辨的禅趣

    作者:熊逸

  • 旅途的脚印

    作者:索朗达吉

    旅途的脚印:爱上生命中偶然的遇见,ISBN:9787561358962,作者:索朗达吉 著
  • 三千佛塔烟云下

    作者:郭建龙

    东南亚,仿佛是一片与时间无关的土地,这里的一切,都带着热带独有的温暖。 这片充满着阳光、繁花与纯真微笑的土地上,处处流传着为爱甘愿牺牲的公主们的故事;世界第七大奇迹吴哥城里,依然伫立着高棉永恒的微笑;蒲甘平原的三千佛塔,对远方的旅人诉说着千年的风云变幻。这里的人们质朴而热情,他们心中的信仰荡涤着尘世间所有的罪恶。 文化行者郭建龙,历时四个多月踏遍中南半岛,在行走中探求东南亚五国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变迁,拼凑起东南亚五国近千年的历史图景,在风景之外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新鲜且独特的东南亚。 我们总是谈论着欧美、日本,谈论着印度、巴西,甚至谈论朝鲜、韩国,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与我们毗邻而居、在历史上受中华文明影响甚深的邻居们——位于中南半岛的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和老挝。这些国家,处于印度文明与中华文明的中间,它们继承印度的信仰和中国的文化理念,在这里,两个文明在此相遇了……《三千佛塔烟云下(东南亚五国文化纪行)》作者(郭建龙)在2012年11月到2013年3月的四个多月时间,从国内出发,游览了中南半岛上的这五个国家,用一步步的脚印去丈量这片常为我们所遗忘的土地,并从文化、历史等多个视角去审视,描绘出一个多姿多彩的东南亚五国,这片土地上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会让你觉得新鲜。
  • 茫茫转经路

    作者:温普林

    传说中明净、圣洁的西藏,除了神秘,还有什么?除了宗教,还有什么?除了旅行者的留恋,还有什么?除了冒险家的惊叹,还有什么? 本书使我们这些愚笨的人把他和那些到处传介西藏、解说西藏、还有贩卖西藏的人很容易地分辨开来了,那些大喊;西藏,我梦想的家园的人,却在藏族人津津有味吃生肉时极力掩盖他的厌恶和鄙视,那些流着泪和藏族同胞拥抱后赶紧在泉水中不停洗手的人,还有那么多挂着廉价照相机让乞丐在街头摆造型的大师们,面对如此宁静、宽容的眼神时,已汗颜津津了。 这套书的可贵在于没有硬扛一个解读西藏文化的使命,只是以一个自由人的心灵去面对一个充满真情人间。每次翻阅风马旗,都像自己正坐在一位外表“嬉皮”内心坦诚而有勇气的敢说真话的朋友面前,注视着他那无不忧郁和伤感的双眼,倾听他满怀悲情和善良的侃侃而谈。
  • 佛陀的故乡

    作者:林许文二,陈师兰

    本书以文化深度旅游的视角,介绍了印度佛教诸圣地的古今事迹,同时也对其他人文史迹加以说明,使读者既能娱心博识,又可正确探知“佛陀本怀”,可谓雅俗皆宜。
  • 顾随说禅

    作者:顾随

    对于公众而言,顾随的名字可能很很陌生,但这丝毫不妨碍他的思想事实上已为许多文史爱好者所熟知。顾随的很多弟子早已是享誉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周汝昌、叶嘉莹、史树青、邓云乡、郭预衡、颜一烟、黄宗江、吴小如等便是其中突出的代表。近年,叶嘉莹教授以老师晚年名号“驼庵”在南开大学设立了“叶氏驼庵奖学金”,以奖励后辈学子。著名红学家周汝昌曾说“先生是一位真正的诗人,而同时又是一位深邃的学者,一位极出色的大师级的哲人巨匠”。 这本《顾随说禅》囊括了《揣龠录》及许多知名佛经、禅理,顾随用其简练、雅致的语言对其进行阐述。 散文大家张中行在这本书的序中说“顾先生虽是在家人,讲禅却还是坐在禅堂之内;行文似是为上智说,轻轻点染,希望读者闻一以知十;顾先生的笔下真是神乎技矣,他是用散文,用杂文,用谈家常的形式说了难明之理,难见之境。我们读禅宗语录,都会感到,这些和尚都有个性,赵州是赵州,马祖是马祖;读顾先生的这部大著,这种印象尤其真切,只要一句半句,就知道这是苦水先生,绝不是别人。” 他是周汝昌、叶嘉莹、黄宗江等名家的导师,著名学者张中行作序,经典、独到的禅学笔记! 先生是一位真正的诗人,而同时又是一深邃的学者,一位极出色的大师级的哲人巨匠。——周汝昌(著名红学家) 顾先生虽是在家人,讲禅却还是坐在禅堂之内;行文似是为上智说,轻轻点染,希望读者闻一以知十。——张中行(著名学者、散文大家) 古人有言“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先生所予人的乃是心灵的启迪与品格的提升。——叶嘉莹(著名学者、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
  • 禅外说禅

    作者:张中行

  • 家师逸事

    作者:张梅

    老师是出家人,我们认识十六年。最初的确有过密集的学习与实践,然不成器,于师有愧,于己倒收获颇丰。交往中,老师常穿说奇闻逸事,内容涵盖成就者的奇行异止,坊间的八卦传说,和藏民族的人情风俗。师即口道来,既满足我喜好新奇的心态,也将很多世出世间的妙理,于浅白处开显出来。 二零零五年开始,我陆续记录一些师徒间对话,初心为娱人悦己,内容五花八门,篇幅长短不一。此次整理,粗略分类。其中,“两地”主要收录风俗文化方面的趣闻;“礼物”涉及宗教话题;“游舞”讲奇人异事;“乘愿”可视为名人八卦。
  • 口吐莲花

    作者:石康

    石康,纯理性新作,《奋斗》后谈佛生色。《口吐莲花》让你看到一个不一样的石康。 《口吐莲花》上市之际,石康表示,愿意拿《奋斗Ⅱ》挣到的1000万寻找去过地狱的人,征集地狱信息。“你可以说是噱头,也可以说是炒作,我只是想说,如果真有人去过地狱,告诉我地狱是什么样的,不要说我辛苦“奋斗”而来的1000万,就是倾家荡产,也愿意!” 《口吐莲花》里,石康很希望能亲自去一趟地狱,“身为一个作家有责任把亲历的所见所闻报道给大家”,那很可能构成他职业生涯的一个创作高峰。不过他真正担心的是万一没有地狱,便无机会把亲历的《地狱记》写出来,完成他当作家的职责。他征集地狱信息,又担心要是60亿地球人里没有人站出来,只是道听途说,那么我们的圣人们岂不都是骗子? 中国从来没有人像石康那样谈论佛教,相比王朔的佛理哲思书《我的千岁寒》,石康的文字活泼风趣,他就好像一个邻家的大哥,同桌的同学,网络上的好友,和你无拘无束地聊着他对宗教的想法。他的想法是一个自由知识分子的想法。 比如说到地狱,石康问了一连串的问题:地狱在哪里?地狱有多大?地狱既是一个地方又有什么事情发生。并且风趣地让去过的人勇敢地站出来。 石康嬉笑怒骂谈佛谈宗教,并不不代表他不尊敬佛教和别的宗教,只是他希望用一种不迷信的方式去谈,他眼里的佛陀,并那么严肃,而有着达•芬奇笔下的“蒙娜丽莎”那一点神秘的微笑——“佛陀,我心目中敢于挑战各种宗教权威的英雄,佛教徒的偶像,我忽然发现,他似乎是有一点笑意的,那笑意多半是出自于禅定中的喜乐,或是出自于一种新生后(觉悟后)的清楚明白。” 石康希望通过他的谈论,让更多的人去了解佛教与其它宗教,吹去宗教中迷信的浓雾,让人们对于信仰多一些了解,的如果说《奋斗》是石康纯感性的作品,是80后“圣经”是有史以来最火的青春偶像派小说,而《口吐莲花》就是石康纯理性的作品,是一个自由知识分子以一颗平常心所放出的纯净的光彩。他用最通俗的语言和你一起说着他对佛的感悟。 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石康说他觉得人到一定岁数都会关注起信仰、信念,包括神秘学之类的。“所谓文化人都会有一个这样的过程,而且每个人感触是不一样的。”于是他写了这一本书,专门谈佛论道。 石康认为,《口吐莲花》的销量会很大——我的目标读者是对佛教、宗教、信念等东西有兴趣,但又不盲目臣服于某种教义与教条的人——这些人有好奇心,又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不是要传授什么道义,如果你觉得你喜爱智慧、喜爱文化的话,或许我们可以一起喝喝茶,聊聊天——这就是《口吐莲花》,朋友间的清谈。
  • 佛书料简

    作者:高山杉

    本书收入作者谈陈寅恪、金克木、钢和泰、图齐、梶山雄一等学者佛学研究的有关史料,以及民国时期中西佛学交流史。钩沉史实,阐幽烛微,有很高的学术和阅读价值。
  • 门外谈禅

    作者:葛兆光

    这本谈禅的小书,收了长短不一的若干篇随笔,是从三部十几年前的旧作中抽取拼合而成的。这本小册子中所收入的十来篇文章,是作者平时读禅宗典籍时的“随笔”与“杂感”,禅宗的思想本来无法用“理性”去规范,它很活泼,也很奇诡,缺乏一种明确的“可理解性”,却充满了含蓄朦胧、匪夷所思的“模糊性”与“歧义性”,因此读它的时候,只能透过语言表层,在心灵中得到一种豁然透脱的感受,却很难把这种感受按某种条条款款清晰地表述出来,所以,作者在这里随手写下的,往往是零乱的感受,甚至是自相矛盾的想法。 禅宗是我二十年前特别有兴趣的课题,它一方面是学术研究,一方面却关系个人兴趣,于是在写严肃的论著之外,也随着遐想和感悟,写了一些随笔,这些随笔大多收在了这本《门外谈禅》里面,虽然多是感生的文字,却有当年理性的经历。——葛兆光
  • 人间是剧场

    作者: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立品图书2010年10月出版。 立品小站http://site.douban.com/108758/ 修行的真正目的,是学会控制自心,使心不受外在事物的操控。就好比我们看电影,因为知道它是假的,所以即使会动感情,也能随时跳出故事场景,这就是出离心的简单表现——我们并没有真的身陷其 中,我们的心是自由的。同样,在人间这座剧场当中,如果我们学会以出离心面对生命的大戏,就将获得 自我控制的能力,因而能够在生活中自在自如,懂得欣赏和感谢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 本书是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在世界各地的讲法合集,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通俗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佛教的诸多重要观念,包括见地、修道、行为之间的关系;禅定的实质和要诀;十二缘起法的发生过程;金刚经的核心内涵;福德的含义和积聚方法;关于临终和中阴的指导,等等。
  • 佛学常识

    作者:太虚

    《跟大师学国学:佛学常识》是近代高僧太虚大师所撰《佛学概论》、《中国佛学》的合集。《佛学概论》从“学史”和“学理”两个角度论述了佛学历史和佛教原理;《中国佛学》对中国佛学的特质、宗源以及各宗代表高僧的佛教思想作了详细阐释,其中不乏有趣的佛典故事。此次出版,还将太虚大师《我之宗教观》,《我的宗教经验》、《我的佛教改进运动略史》三文附于书后,以便读者朋友更好了解太虚大师和他的佛学思想。
  • 大师读心经

    作者:弘一法师

    《大师读心经:发现我们的心灵十位高僧大德,解析 的奥秘》即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字数最少的佛教经典,也是含义最深、传奇最多、影响最大的—部佛教经典。《心经》历代的译本共有十四种,在大正藏中共收录了八个不同的汉译本。虽然各个译本的文字表述不同,但内容基本一致,义理没有差别。各种译本中,流传最广的是玄奘大师的翻译本,共二百六十字,言简意深,朗朗上口,便于诵记。 《大师读心经:发现我们的心灵十位高僧大德,解析 的奥秘》十位高僧大德所讲《心经》皆采用玄奘大师翻译的版本。这十位高僧有着极高的佛法造诣,并在佛教历史上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他们深入浅出的讲解,能够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领会《心经》的奥秘。
  • 圆觉经

    作者:徐敏 译注

    《圆觉经》是一部非常能够体现中国佛教注重“妙有”思想特色的佛经。该经主张一切众生都具足圆觉妙心,本当成佛,无奈为妄念、情欲等所覆盖,才于六道中生死轮回;如能顿悟自心本来清净,此心即佛,无须向外四处寻求。该经所明为大乘圆顿之理,故对华严宗、天台宗、禅宗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 楞严经

    作者:赖永海、杨维中 译注

    《楞严经》则是一部对中国佛教之禅、净、律、密、教都有着广泛而深刻影响的大乘经典。该经虽有真、伪之争,但内容十分宏富,思想体系严密,几乎把大乘佛教所有重要理论都囊括其中,故自问世后,就广泛流行。该经以理、行、果为框架,谓一切众生都有“菩提妙明元心”,但因不明自心清净,故流转生死,如能修禅证道,即可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一思想。
  • 四十二章经

    作者:尚荣 译注

    《四十二章经》是我国最早译出的佛教经典,而且是一部含有较多早期佛教思想的佛经。经中主要阐明人生无常等佛教基本教义和讲述修习佛道应远离诸欲、弃恶修善及注重心证等重要义理,且文字平易简明,可视为修习佛教之入门书。
  •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作者:释净空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套装共4册)》主要包括:《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壹)》、《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贰)》《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叁)》和《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肆)》《弥陀要解》云:“一声阿弥陀佛,即是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能究竟,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又日:“举此体(指法界体)作弥陀身土,亦即举此体作弥陀名号。
  • 地狱变相图

    作者:刘正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