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近现代史

  • 中國革命的悲劇

    作者:伊羅生(Harold Issacs)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国民革命军北伐」、「国共合作」、「大革命」、「蒋介石背叛革命」、「清党」、「南京国民政府」……这些词语和有关的历史概略,稍有一点中国现代史知识的人都一定熟知。 伊罗生所著的这部《中国革命的悲剧》是第一部有系统地揭露这段历史真相的书。这书的英文原本出版于1938年,后来经过不止一次修改,至今仍被世界学术界认为是一部「经典」著作。 读者可以从著者1971年为中文版所写的序言看到:这个中文译本是根据未经删改的原本,而英文原本根本流传很少。所以,这个中译本有它特殊的价值。 刘海生的这个中文译本最初是1950年在香港出版的。
  • 儿童与战争

    作者:徐兰君

    如何制造出历史中的“新人”一直是中国现代性话语中的核心命题之一,“儿童”可以说是其中的根本。战争与儿童之间的关系在西方学者已经得到不少的关注,可在现代中国学界,此领域的研究还相对比较缺乏。本书借鉴西方儿童文化史研究的理论框架,以国难读本、战时教科书、国防游戏、儿童杂志以及战时儿童旅行团等为主要分析对象,将1937年至1945年前后时期的“儿童”概念历史化的同时,也重新考察发生在战时及战后的关于救国、抗战宣传和民众教育等与现代中国“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主题,从而提供另一种观照和理解二十世纪中后期文学、文化与历史变革的方式。
  • 梦想与路径

    作者:梁由之 主编

    温故知新 全景呈现百年中国的丰富与曲折 继往开来 为未来走向提供清晰切实的参照 《梦想与路径》全书约175万字,得作者近200人,文章256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艺术、教育、科学、法律、军事、外交、伦理、宗教、新闻、出版……等诸多层面,几乎无远弗届,靡所不包。遴选时文质并重,注意展现时代特征与个人风格。务必言之有物,一掴一掌血,兼具文本意义。同时确保局部与整体的丰富、驳杂、饱满和平衡。选文时间界限是1911—2011年间,次序按年份先后排列——如是又有了些许编年史的意味。作者身份千差万别,百无禁忌。每位作者入选文章少则一篇,至多五篇,尽量在充分覆盖的同时,又突出重点。因篇幅所限及其他原因,部分文章予以存目。大抵一编入手,百年烟云过眼,精粹在握。 1911年发生的革命,是中国历史的一大转折。为了纪念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述往事,思来者”,梁由之先生编选了这一部《百年文萃》。除了正文,《百年文萃》还包括作者简介、简要述评及原始出处三部分。从原始出处不难看出,一百年来的主要报刊,几乎被搜罗殆尽。梁由之想尽量做到客观、全面,同时个人色彩与倾向性又极其鲜明。他的苦心和善意,他的剽悍和无奈,历历可见。至于作者简介和简要述评,更是由之和他的助手们最为经心着力之处,臧否月旦,审慎精当,很见功力,与正文交映生辉。它能够竣工和面世,使我很觉欣慰。 ——朱正 百年文萃,做的正是这样一项保持记忆,又不断温习先贤所思的工作。它犹如一条思考的长河,从1911年的源头,流淌到2011年的河段。百年之流变,波澜起伏,历历可寻。收罗的文献,五光十色,精彩纷呈。尤其最近30年的文章,脉络分明,记忆犹新,既可作为回望历史的参考,更可为未来的路径选择提供宝贵的借鉴。 ——刘苏里
  • 缠斗

    作者:袁伟时

    《缠斗:方生与未死》内容简介:虚妄是人造的。构筑华丽或壮烈的故事,始作俑者往往宣称这就是正义;追随者多半出于思维偏激,某些人则渴望从中分一杯羹。从学术文化层面看,谎言是渣滓,最终会变为社会发展的绊脚石。把谎言奉若神明,不过是社会病态的表征。多年来,袁伟时教授参与了戳穿这虚妄的泡沫的全过程,有时招致始料不及的反应。不过,说的是陈年旧事,结论有根有据;没有亵渎自己的良知,维护的是自己的尊严;追求的是迟来的中国梦:人人可以自由说话、自在生活,以文明和蓬勃创新的高大身影赢得举世尊重的一流大国。
  • 逝年如水

    作者:周有光 口述

    本书是著名文化耆宿周有光先生最完整、最详细、最权威的口述回忆。这部百年口述从家庭身世谈起,通过作者亲身经历的大量情节故事,细述中国百年历史的变故。内容覆盖家庭、教育、国家、社会、战争、经济、文化、爱情、晚年生活等重要内容。其中涉及中国历史上有影响力的人物近200个,不仅是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传奇曲折命运的缩影,更是打开了个人命运与中国波澜起伏的百年近现代史深深交织在一起的独特的时间隧道,让更多人由此洞见历史变革的真相和脉络。本书保持了周老口述时自然流畅的语言风格,通篇充满智慧、乐观、幽默的格调,是一部极为珍贵的传记读本。
  • 齐世英口述自传

    作者:齐世英口述,沈云龙等访问,林忠胜记录

    齐世英,国民党著名党务专家,主持东北事务。1962 年与雷震、李万居等组织中国民主党未果,任《时与潮》杂志发行人。齐世英在本书中详细回忆了与郭松龄的忘年之交、与张学良的恩怨过节、与陈立夫的信守不渝、与吉田茂的私人交往等历史详情,提供了关于九一八事变及西安事变等第一手资料。本口述资料经过19 次的访问整理而成,文笔流畅,可读性强。 齐世英 (1899-1987),字铁生,辽宁铁岭人。1916年卒业于天津新学书院,负笈日本京都大哲学科,及德国海德堡哲经系。1925年学成归国,佐郭松龄筹办同泽中学。是年冬参预“回师奉天”之役,事败,蛰居新民屯日领馆,幸脱险走扶桑。次年返国,加入国民党,复赴日人入步兵习军事,间曾为中日外交奔走。1929年奉返国,应陈立夫之邀任中央政治委员会秘书,嗣迁委员,主持东北党务,并兼第六届中执委、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创办中山中学,及《时与潮》杂志。该书经历甚详,允为珍贵史料。
  • 一个女人的自传

    作者:杨步伟

    本书是杨步伟前半生的回忆录,记录了一位新时代的新女性在激荡变革的年代,勇于追求自由、知识、事业的经历。杨步伟出身南京望族,自幼性格果敢,勇于任事。她敢于反抗俗世成见,顶住压力辞退婚约,追求婚姻自由;二十岁左右担任女子学校的校长,有原则,有担当,在危急时刻镇定自若;后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学医,留学归来后,她在北京开设医院,正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遇到年轻有为的学者赵元任,也由此开启了另一段精彩的人生。
  • 儲安平傳

    作者:韓戍

    本书是一部中国报刊史上的代表人物储安平的学术传记。著者以海峡两岸数百种档案、报刊资料为基础,展现了储安平一生的传奇经历。以往的储安平研究多集中于《观察》时期,对其早期行状几乎不知。本书辑佚钩沉,重现了传主求学光华、南京请愿、北上抗日、任职国民党中央党报、观察纳粹奥运、游 学英伦、前线采访抗战、任教国立师范学院以及担任《力报》主笔的史实,填补了大量认知空白。本书亦对一九四九年后储安平担任出版总署官员、主持《光明日报》以及右派生涯,尽可能地作了客观平实的呈现。

  • 毛泽东

    作者:威尔逊

    《毛泽东》作者迪克·威尔逊以学者的态度详细研究了毛泽东一生留下的大量著述和尽可能收集到的各种文献材料,尊重事实,尊重历史,采取以毛泽东的政治生涯为主线,兼顾其他领域并穿插个人生活的写法,再现了毛泽东极富特色的个人风貌,做出了较为客观的描述和评价,使《毛泽东》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可读性。长期以来,世界史学界都热衷于出版研究毛泽东生平的传记性著作,这部由国外研究当代中国问题的知名学者迪克·威尔逊撰写的《毛泽东》,就是这一领域重要的代表作。毛泽东是20世纪最杰出的历史人物,在中国现代史半个多世纪风云变幻的进程中,始终处于时代潮流的中心,中国革命的轨迹同他的个人经历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烙上了他作为领袖人物的不可磨灭的个人印迹。完整、准确、生动地再现毛泽东这位历史人物的本来面貌,并对其功过是非做出令人信服的评说,正是《毛泽东》所尽力追求的目标。
  • 中国,被遗忘的盟友

    作者:[英]拉纳·米特

    深度•客观•全面 补正鲜为人知的抗战细节 数十年来,西方人眼中的“二战”始终是一场美英苏领衔抗击法西斯的血腥战争,亚洲战上英勇抗击日本的中国却因种种原因被遗忘。 基于最新解禁档案,西方著名历史学家拉纳•米特披露了1937~1945年发生在中国战场上的一连串入侵、屠杀与抗争的史实:从日本悍然发动的七七事变,到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从忍痛炸毁黄河堤坝以水代兵,到派遣军队远征他国;从与罗斯福、丘吉尔、史迪威的国际大斗法,到聚焦中国三大战时人物——自战火中诞生的划时代巨人毛泽东,扛起千斤重担的战时领袖蒋介石,从革命志士堕落为汉奸的汪精卫……八年艰苦抗战,无数悲天恸地的事件,万千大小人物的命运变迁,共同构成了这部扣人心弦的战争史诗。 在书中,作者严肃地指出:自“二战”时起,中国就已经是“负责任的大国”。忍辱百年的中国如何从战火中淬炼重生?今天的中日关系动辄紧张,背后有何历史根源?翻开本书,你将找到真实的答案。
  • 美国和中国最初的相遇

    作者:(美)埃里克·多林( Eric Jay

    全书从第一艘抵达中国广州的美国船说起,从关注独立之初的美国热衷对晚清帝国茶、丝绸、瓷器以及鸦片贸易开始,描绘了诸多中美关系的历史趣闻。
  • 执拗的低音

    作者:王汎森

    王汎森编著的《执拗的低音--一些历史思考方式的反思(精)/复旦大学光华人文杰出学者讲座丛书》是“复旦大学:光华杰出人文学者系列讲座丛书”之一,以作者的讲演稿为基础加工而成。主要通过对近代历史资料和著作的分析,挖掘在历史研究中容易忽略的非主流现象,从而解析在历史转型的关键阶段,一些处于边缘地带的思想者们被甩出主流视野的思考。
  • 立宪时刻

    作者:高全喜

    本书选取百年中国历史中一页似乎久已被人遗忘的篇章——《清帝逊位诏书》,从政治宪法学的视角挖掘了其中仍然富有生命的机理。作者认为,在走向共和的古今大变局中,现代中国的立国基础不单纯是辛亥革命那种激进主义立宪精神。它的另一个精神基础体现在《清帝逊位诏书》之中。逊位诏书虽不是一个形式完备的宪法文本,但它总结和承载了晚清以来若干次或被动或主动的改良立宪运动,有效节制了革命激进主义的潮流,弥合了革命造成的历史裂痕。可以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清帝逊位诏书》,共同构成和发挥了现代民国的宪法精神。 本书从五个方面论证了《清帝逊位诏书》的宪法意义。第一,它对冲、稀释乃或阻止了南方政权的种族革命激情,避免了类似法国革命的趋势。第二,通过清帝逊位,传统王朝屈辱而又光荣地把王权交给了一个立宪共和政体,整个改变了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结构。第三,清帝逊位的优待条件不仅仅是一项政治赎买,更是一个建国契约,它对复辟帝制构成某种制约。第四,逊位诏书确立了中华民国的两个主题,一个是建立共和政体,一个是人民制宪,实现“五族共和”。第五,天命流转问题,逊位诏书隐含着承认人民主权是中华民国的新天命。基于此,作者认为,作为现代中国——中华民国宪制的一个重要构成,《清帝逊位诏书》不啻为一种“中国版的光荣革命”。
  • 湖南人与现代中国

    作者:[美] 裴士鋒

    中国近代史上,湖南所产生的改革者、军官、革命家之多,居中国诸省之冠,但史学研究却鲜少对湖南进行连贯性的探讨。本书不同于中国现代化是首都与通商口岸启迪内陆的普遍看法,而以湖南为中心,认为湖南在内部进行的思想改革与论述,牵动了中国近代史的走向。 湖南是具有独特性格的地区,……既为更大国家的建造付出心力,也孕育出自己的身份认同。本书以多不胜数的一手数据为基础写成,为发人所未发的一部力作。 ——拉纳•米特(Rana Mitter),《被遗忘的盟友》(Forgotten Ally)作者 湖南在中国历史舞台占有特殊地位长达一百多年,先是助政府平定太平天国之乱,平乱之后大量湖南人成为封疆大吏,晚清改革时湖南成为主要的改革中心之一,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的成功湖南贡献甚大,而在毛泽东主政的中国则有多位湖南人跻身最高领导阶层。 ——柯文(Paul A. Cohen),《历史三调》(History in Three Keys)作者 关于民族概念的中国如何由内往外发展出来, 至今只得到局部的探索。裴士锋的专题性作品,以令人信服的笔法说明地方根源与民族果实的关系。他笔下的湖南以新且有效的方式说明了从帝国到民国的转变。 ——柯娇燕(Pamela Kyle Crossley),《满洲人》(The Manchus)作者
  • 勝利的困境

    作者:周傑榮(Jeremy Brown),畢克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是一個既充滿了希望與熱情、又充斥着恐懼與疑慮的階段,與其後政治運動接踵而來的時段相比,共和國的最初幾年,又是一個容易為人忽視的時期。這本論文集關注的焦點,正是1949–1953 年新政權這段早期的歷史。全書共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城市接管”,關注新政權對城市的接管過程與策略;第二部分“佔領外圍”,討論中共對西藏、新疆、大連等地的佔領過程;第三部分“適應環境變遷的文化”,探討文化工作者對新政權的反應與調適;第四部分“家族策略”,觀察幾個家族在新政權的命運變遷。 以往的研究主要關注共產黨的政策是怎樣被制定和執行的,而本書則主要關注這些政策是怎樣為人們所感受的。不同於其他研究精英政治和決策過程的著作,本書更加關注不同背景的人在與政權互動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麼,關注新政權的建立怎樣影響和改變了普通人的工作與生活,這些人包括工廠主、電影工作者、少數民族群體、相聲演員、接生婆、人類學家……本文集的作者既有魏斐德、斐宜理、周錫瑞、畢克偉、陳兼等中國研究領域內的知名學者,也有周傑榮和何凱思這樣的學術新秀。他們出色的論文展現了建國史異乎尋常的多樣性與複雜性。
  • 帝国的回忆

    作者:《泰晤士报》

    ☆英国《泰晤士报》独家授权,国内首次出版 ☆外国人的视角,生动的叙述,客观展现中华民族在特殊年代里的探索与跌撞 ☆著名历史学家张宪文、杨天石、王开玺共同推荐。 本书选译《泰晤士报》1901-1911年发表的关于清末改革的一系列报道,以《泰晤士报》的视角,再现了清王朝最后十余年的内政与外交。内容涵盖了这一时期晚清的重大事件,如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出逃、《辛丑条约》的签订、李鸿章之死、禁烟运动、新政、新式学校的建立和发展、废除科举制度的改革、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之死和他们死后的政治安排、宣统皇帝即位、醇亲王载沣摄政、袁世凯被赶出朝廷、张之洞之死、清末立宪思潮、各省谘议局的设立、武昌起义爆发和扩展、袁世凯出山镇压武昌起义等事件。作品视角独特,论述详细深刻,既是一份珍贵的史料,又构成了一部具有独特视角的中国晚清史。
  • 躁動的帝國

    作者:Odd Arne Westad(文安立)

    「崛起的中國會往何處去?」 乾隆之後中國和世界互動的這250年,已給出答案。 顛覆中國近現代史,隆重問世。 英國《衛報》2012年度最佳歷史書, 作者文安立為美國歷史協會最高榮譽得主,漢學界深具洞見的傑出學者, 乾隆年間,中國曾處於全球外交的中心,國力鼎盛,海內外承平。20世紀改革開放至今,中國又站上一個新的頂峰。未來的中國它會何去何從?它重返盛世之路是暢行無阻亦或是窒礙難行?有國際關係和中國近現代史背景的文安立,他認為:中國在這從帝國轉變到現代國家的250年,其中多次的內部動亂與躁動的對外關係,已給出答案…… 這段歷史要從乾隆談起。大清帝國的國力在18世紀達到鼎盛,乾隆14年(1750年),大清帝國已經鞏固了全中國的統治,並把帝國的統治範圍擴張到中亞、西藏、以及東亞沿海從朝鮮到緬甸諸小國。滿洲皇帝和前人不一樣,對於帝國的對外關係訂出規範,在外交體系中,北京處於中心地位,本區域全都明確承認大清的霸主地位。 然而巔峰無以為繼。自乾隆後期,滿清的聲望便逐漸大受傷害。文安立指出:清朝的統治者已經失去交易、妥協的天分,變得愈來愈脫離清廷之外的世界。而此後的世界,就是這個以自己為中心的帝國艱難地尋求現代國家轉型的偉大歷程,直至今日仍然躁動不安。中國的近代史並非像國、共兩黨所簡化的那樣,是被動挨打的屈辱歷史,而是帝國更早地與資本主義現代性接觸的故事,也是帝國藉著和外部世界的互動而發生自身蛻變的歷史。 從乾隆到鄧小平,中國與外部世界的關係就不斷地波動變化:日清戰爭、義和團起義、八國聯軍、中日戰爭、國共內戰、韓戰、冷戰等等,這些都使得帝國陷於各種外在和內在的不安之中,這不僅僅是處於羞辱和憎恨的情緒,也在於它被迫調整之前在世界外交事務中所確立的三個原則:正義、講究規則,以及中國中心論。 這250年的歷史是彼此有內在邏輯聯接的歷史:越南1978年攻打柬埔寨,鄧小平發動懲越作戰。鄧小平在北京,一定想到兩百年前乾隆朝的清越戰爭,以及乾隆皇帝未能贏取此役如何傷害到自己的歷史地位。1870年起的李鴻章,引領朝廷輸入西方技術,希望直到中國強大到足以自衛之前,能夠不陷入戰爭,而20 世紀30年代的蔣介石也曾面臨此種抉擇。 有些熟諳歷史的評論家認為,亞洲、或至少是東亞,正在回到一個以中國為中心的世界,其他國家都順服接受中國的權力象徵。即使250年前的情勢與今天的情勢有相似之處,文安立也不認為會是如此。 250年來,中國已經變成蛻變成夾雜著帝國和現代性的混成社會。它的一部分向外看,尋找機會,一部分向內看,注意危險。本書預測了中國和外部世界的關系可能會如何發展。它會變得像融合了不同族群並控制了鄰國的美國嗎?還是會像英國或俄羅斯一樣放棄帝國的虛名?在當代國際關係與東亞歷史中,中國對我們來說最是最重要的國家,而《躁動的帝國》這本書將有助於你深入理解這個國家的近代與未來,以及它複雜的內在動力,如何與它的周邊(如北韓、日本、越南,還有台灣)發生關連。 如何讓歷史在重演時,不是令人感到啼笑皆非的鬧劇?中國從哪裡來?又去向何方?本書將帶給我們無數的例證與啟發。
  • 秩序的沦陷

    作者:[加] 卜正民

    《秩序的沦陷》为著名汉学家卜正民教授近著,关注的是抗战初期的社会与人。作者选取江南五城(嘉定、镇江、南京、上海、崇明)为例,描述了日军残暴占领城市、试图重建基层机构的过程,并分析地方头面人物与日伪政府的关系交织。“这里有通敌,有抵抗,但两者之外的其他行为要多得多。”借助对这种模糊行为的分析,作者考察了战争时期城市秩序的维持,以及生活其间的个人的心态、处境与选择,以求揭示一个复杂的战时社会。
  • 革命逸史(全三册)

    作者:冯自由

    《革命逸史》是冯自由根据香港《中国日报》及他自己多年笔记、往来书信、稽勋局调查表册等编写的,所记载的都是最有根据、最有价值的正史材料,只是“暂以革命逸史名之”。 《革命逸史》所载“吉光片羽,弥足宝贵”,“一切记载皆有来源可寻”。晚清至民国之要人,几乎全收笔下,且记述多为非亲历者不能知之趣事。比如有关孙中山先生的记述相当多,其中说中山先生喜欢下象棋却棋艺不精,但牌打得很好。其他如孙中山与黄兴的旗帜之争,以至于两人的关系长期不和;“梁任公之情史”中认定梁启超的婚姻并不美满:“李女貌陋而嗜嚼槟榔。启超翩翩少年,风流自赏,对之颇怀缺憾,然恃妇兄为仕途津梁,遂亦安之。” 章太炎曾高度评价冯自由治史“阿私之见少矣”。《革命逸史》曾说袁世凯、黎元洪都不是革命党人,辛亥革命前后,屠杀革命党人,证据确凿,以他们为民国元首,则破坏共和、颠倒功罪都不足为怪。遗憾的是国民党自掌握政权以来,“以革命党而行革命党应行之事,虽褒扬先烈之令,不绝如缕”,但只限于大名鼎鼎、妇孺皆知的少数领袖人物,而对于开国前和开国时断头流血、舍生取义的大多数无名英雄,并未按照当年稽勋局的调查表册分别抚恤,他说这是民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缺憾。他一直认为饮水思源、养生恤死,是后死者应尽的责任。他后半生执著于革命史研究与写作,这也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所以他的《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革命逸史》等著作,并不是为个别领袖树碑立传,而是忠实地记录了革命史上无数无名英雄抛洒热血、舍生取义的业绩。在举世滔滔、数典忘祖大有人在,沐猴而冠、粉墨登场的年代,他以革命的亲历者、以严肃的史家态度,编写革命史,为后世留下了难得的信史。
  • 历史的底稿

    作者:张鸣

    作者张鸣写“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继《历史的坏脾气》之后,推出了第二本《历史的底稿》。两本书的观察怎样另类,有何特别,用张鸣的话概括,可以是四个字“不合时宜”。《历史的底稿》的序言里,他说出了“不合时宜”的原因:在社会生活里,一个稍有个性的人,常常会感到窒息。打破这种窒息,对我来说,就是时不时地发一点不合时宜的怪论。其实也不怪,都是些用常识的理性判断出来的常识而已。 张鸣写晚近中国的两本书,引述的不是什么大事件和大话题,都是些逸闻趣事中的人情世故。《历史的底稿》里,牙刷、辫子、人头像章文人的舌头以及义和团的药方都被作者拿来当题目,乍一看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不了历史这本大书的,却又能被作者扯出不简单的命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