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易经

  • 易经古歌考释

    作者:黄玉顺

    序 《周易》古经的卦爻辞,文句简奥,含义幽晦,自汉魏以来,经学家各有不同的理解。汉儒偏重象数,宋学偏重义理;或引史事诠释卦义,或以易象文饰术数。至于近代,更出现史学家之《易》,古文字学家之《易》。史学家引用《易》经辞句来论证古代历史,古文字学家依据甲骨金文的知识来诠解《易》经辞句,盖亦各有所见,各有所长。有的学者发现《易》爻辞中包含一些诗歌,这无疑是一个新的观点,但是虽提出这一观点,却尚未进行系统的探索。 最近黄玉顺同志钻研易学,深造有得,发现每卦的爻辞都含有几句歌辞,例如乾卦所引用的歌是:“见龙在田,或跃在渊,飞龙在天。”坤卦中的歌辞是:“履霜,坚冰。直方,含章。括囊,黄裳。龙战于野,其血玄黄。”中孚卦中的歌辞是:“有它,不燕。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既济卦中的歌辞是:“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实受其福。”未济卦中的歌辞是:“小狐汔济,曳其轮,濡其尾。未济,濡其首,失是。”于是进行了系统的考索和诠释,撰成《易经古歌考释》一书,认为易经六十四卦都引用了古歌。这可以说是易学研究别开生面的新探索。此书的基本观点可以说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确然成一家之言,为易学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同时亦为古代诗学研究开辟了一个新区宇。书中的细节,关于个别条目辞句的解释或非尽当,但从总体来看,是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的。 黄玉顺同志以书稿征询我的意见,于是略述自己的一些感想,质之研究易学的同志以为何如?是为序。 张岱年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于北京大学 目 录 序言 …………………………………………………………… 张岱年 绪论(一)(二)(三)……………………………………… 黄玉顺 正文 1.乾: (1)群龙之歌 ………… 2.坤: (2)大地之歌 ………… 3.屯: (3)婚礼之歌 ………… (4)猎鹿之歌 ………… 4.蒙: (5)女萝之歌 ………… 5.需: (6)等待之歌 ………… 6.讼: (7)诉讼之歌 ………… 7.师: (8)败军之歌 ………… 8.比: (9)亲近之歌 ………… 9.小畜:(10)归宿之歌 ………… 10.履: (11)慎行之歌 ………… 11.泰: (12)拔茅之歌 ………… 12.否: (13)献茅之歌 ………… 13.同人:(14)抗战之歌 ………… 14.大有:(15)丰收之歌 ………… 15.谦: (16)鹣鸟之歌 ………… 16.豫: (17)大象之歌 ………… 17.随: (18)追捕之歌 ………… 18.蛊: (19)隐遁之歌 ………… 19.临: (20)统治之歌 ………… 20.观: (21)观察之歌 ………… 21.噬嗑:(22)囚奴之歌 ………… 22.贲: (23)纳彩之歌 ………… 23.剥: (24)收果之歌 ………… 24.复: (25)归途之歌 ………… 25.无妄:(26)灾难之歌 ………… 26.大畜:(27)养畜之歌 ………… 27.颐: (28)大嚼之歌 ………… 28.大过:(29)晚婚之歌 ………… 29.坎: (30)土牢之歌 ………… 30.离: (31)征讨之歌 ………… 31.咸: (32)交欢之歌 ………… 32.恒: (33)持久之歌 ………… 33.遯: (34)养猪之歌 ………… 34.大壮:(35)公羊之歌 ………… 35.晋: (36)套马之歌 ………… 36.明夷:(37)箕子之歌 ………… 37.家人:(38)家教之歌 ………… 38.睽: (39)婚宴之歌 ………… (40)拉车之歌 ………… 39.蹇: (41)艰难之歌 ………… 40.解: (42)解救之歌 ………… 41.损: (43)龟卜之歌 ………… 42.益: (43)龟卜之歌 ………… 43.夬: (44)遭刑之歌 ………… 44.姤: (45)主妇之歌 ………… 45.萃: (46)忧劳之歌 ………… 46.升: (47)登高之歌 ………… 47.困: (48)囚犯之歌 ………… 48.井: (49)修井之歌 ………… 49.革: (50)皮革之歌 ………… 50.鼎: (51)黜妻之歌 ………… 51.震: (52)惊雷之歌 ………… 52.艮: (53)怨恨之歌 ………… 53.渐: (54)鸿雁之歌 ………… 54.归妹:(55)嫁妹之歌 ………… (56)伴舞之歌 ………… 55.丰: (57)日食之歌 ………… 56.旅: (58)商旅之歌 ………… 57.巽: (59)跪伏之歌 ………… 58.兑: (60)归宁之歌 ………… 59.涣: (61)洪水之歌 ………… 60.节: (62)守节之歌 ………… 61.中孚:(63)诚信之歌 ………… 62.小过:(64)求见之歌 ………… (65)捕鸟之歌 ………… 63.既济:(66)祭礼之歌 ………… 64.未济:(67)狐狸之歌 …………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走进乾坤的门户

    作者:曾仕强

    《走进乾坤的门户》讲述了系辞上传说:“乾知大始,坤作成物。”意思是乾卦主导着万物的创始,坤卦孕育形成万物。有天没有地,万物无法生成。有地没有天,万物无从创造。必须天地合作,万物才有创生的可能。   另外,序卦传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由天地说到夫妇,进而谈及五伦。乾坤二卦,既是天地,也是父母、夫妇,可见天地、人与万物之间,本应是井然有序的伦理关系,唯有各司其职、各尽其分不紊乱,才是合乎自然的伦常之道。   《易经》是影响东方文化极其深远的一部经典,“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传统本应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因现今复杂的社会环境,导致角色的混淆与人心惶惶不安。   乾坤二卦为走入《易经》的门户,其中蕴含的哲理,正是延续人类生命及文化的主要力量。唯走入乾坤,让易理逐一显现,才能找到安定的处世良方。   中国管理大师曾仕强教授以独步全球的《易经》解析观点,让读者能轻轻松松掌握《易经》简易、万变的原则,积极管理变化万千的人生。
  • 易的占筮与义理

    作者:(日)金谷治 著,于时化 译

    本书介绍了易占的基本方法和有关知识,《周易》的基本思想,并探讨了《易》与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密切关系。
  • 图解易经

    作者:高永平

    图解易经(白话图解速断版),ISBN:9787539044750,作者:高永平 著
  • 易经画传

    作者:李燕

    《易经》全称应是《周易大傅》它包括古代的《周易》(经)和相关的内容(傅)十个部分,孔子门徙称之为“十翼”。核心内容为《周易》,此经书的名称解释为今羲即“具有普遍意义的斟酌並把握事物变化规律之书”它包含的很多哲理具有永恒的意义,比如,它提供效法天和地的精神:“天下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 易经图典

    作者:周春才

    《易经》作为六经之首,为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并深深地影响着现代人类。所以要了解祖国文化,只有通过易经了,才不至以讹传讹,拘于表象。 天下之事,只有知其然,才能真正知其所以然。 故本书特以漫画形式,从古人“立竿见影,以正农时”,深索天地相对运动周期,记录自然法则开始,将河图、洛书、八卦、易经的物质基础逐个还原,使其神奇的象数、古奥的文辞化解,也即通过“简易”来提示其“变易”和“不易”之理。 为便于对这一民族智慧的感悟,本书对与其伴生的中医养生学,如“子午流注”、“五运六气”等也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 更由于本书的资料详实,形象生动和兼具学术价值,相信定能成为一部各阶层读者都乐于接受的可靠读本。
  • 大时间

    作者:余世存

    "鉴于解读易经的著作多停留在猜谜、训诂、算命附会的层面上,大众仍苦无一部通识简易的著作。作者取伏羲先天卦序,按照六十四卦的卦辞爻辞演绎体例,第一次系统地做了易经的现象还原,即在原初意义上易经八卦和六十四卦是计算,卜字是竖杆用以观测太阳阴影来计算时间,占、卜、贞、筮等也均是计算时间,从而证实易经是三代以至先秦中国人的日用卦历,是人们生活的百科全书,由此探讨了卦时与现代人的关系和命卦与个体命运的关系,@了北半球古今中外上千名人和相关历史人文典故,目的在于把群经之首的易经原典真正还给读者,充分体认和感悟明心见性、乐天知命、自觉自悟、协同进化、唯变所适的人生境界,进而对全球化时代做出中华文明自己的贡献。这是本书的意义所在,也是古往今来中外圣贤们对大时间周期思考的某种延续——唤醒沉睡如木乃伊般的心灵。 本书是易经解读的一个突破,洋溢着理性的光芒和温情坚定的人文精神,证实了大千世界亘古不变的规律,即:“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贲卦•彖传》),“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周易•文言传》)。 "
  • 易经.风水.建筑

    作者:褚良才

    《易经·风水·建筑》的原始出发点实际上就是以《易经》天、地、人为理论指导,辅之以天文、地理、人居的具体事物表征,来对三者加以融合协调和实践应用。至于后来那些庸俗无知之辈将迷信虚妄掺加进去,那是应当区别对待,也是应当剔除而弃之的。   在这个哲学世界观的宗旨下,诸如中医的辨证诊治、社会伦理的中庸之道、天候节气的科学预测、科学实践的理论指导乃至风水住宅的选址营建,无不包含着《易经》的阴阳核心思想,它们其实都是对《易经》宗旨在某一方向的具体破译解读和实践应用,因此,就有了这么四句话:   阴阳合则生,阴阳离则灭。   阴阳错则变,阴阳平则恒。
  • 诚斋易传

    作者:杨万里

    《诚斋易传》二十卷,分条罗列经文,于每条之下引三代至唐朝史实证之,然后释以已意。其书以“中正立而万变通”为《易》之指归,大旨本程氏,而多引史传证之,为人事之说。初名《易外传》,后乃改定今名。自草创自脱稿,阅十有七年而后成,亦可谓尽平生之精力矣。宋理宗嘉熙元年,朝廷产供给纸张,令杨家抄写《诚斋易传》,将其书藏于皇宫秘阁。宋代书肆曾与《程传》并刊以行,谓之《程杨易传》。
  • “六十四卦”中的人生哲理与谋略

    作者:孙映逵

    古今中外,谈《易》者多如牛毛,本书却别开生面,采用对话答问,展开科学解析,既避免了思辨性叙述的沉闷,又深入浅出,以明快的语言破译深奥的易理,抓住要害,话语人性天理,揭示人生哲学和谋略真谛,点破玄机…… 本书前言 特色及评论 文章节选
  • 易经的奥秘(8DVD+书)

    作者:曾仕强

    把握乐天知命的无忧人生。本书以作者在CCTV-10百家讲坛所作同名讲座为基础整理润色而成。 中国式管理之父――曾仕强,中国式管理大师,全球华人中国式管理第一人。曾仕强,生于1934年,曾任职:中华企管网集团首席顾问、北京华夏智业管理学院院长、台湾兴国管理学院首任校长、台湾智慧大学校长、台湾交通大学教授、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成功杂志首席顾问、中国统一促进会理事长、无忧培训大师首席顾问、胡雪岩研究会副会长、现任于易学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顾问。 曾仕强教授曾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我读经典》之易经与人生和《胡雪岩的启示》。他携新作《易经的奥秘》重登百家讲坛,敬请关注。
  • 《易经》生活手册

    作者:雾满拦江

    本书将《易经》原有的六十四卦按新的主题进行排列,每个章节中共分四个部分:《易经》的原文,语译、爻辞中的故事和规律,以及爻占的现代思维解读。 其中爻辞中的故事和规律是全书的重心,涵盖职场创业、情感婚姻、心理交际、调气养生等诸多生活领域。影响我们一生的几乎所有的法则与规律,尽数隐藏在这些看似光怪陆离、实则充满天机的故事之中。悉心参悟这些故事,你会发现,原来“玄妙精微,深不可识”的《易经》原来也可以很有趣。
  • 历史无往不复

    作者:李悦

    《历史无往不复: ·大义微言》别开生面,引用中国古代的权威典籍,对《周易》的文字进行了逐字逐句的考证和解释;并精选古今数千年间的典型史例,来佐证《周易》哲学论述之正确性;同时,更进一步,用通俗易懂的警言诫语提示《周易》各辞句的现实意义,展示了《周。易》万古长青的蓬勃生命力。《历史无往不复: ·大义微言》一扫历代各种无知妄说和神秘主义的影响,使得广大读者都能通篇读懂《周易》,透过其简练古朴的文辞,学习其博大精深却又生动现实的天地哲学、人生哲学,为如何利用规律、济世善身获取智慧。 《周易》是中国头等重要的一部经典,也是全世界最古老的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华文化之源头。孔子对其推崇备至,并为它的阐释和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从汉代以降,《周易》(经和传)被涂上一层又一层神秘的色彩,让许多人觉得深奥难懂。现代学人,不善于将其他中国古代典籍和历史文献与《周易》一起融会贯通,往往流于断章取义,截取《周易》的一鳞半爪而随意感悟之,故他们关于《周易》的著述,往往既抓不住它的总体,也抓不住它里面的关键问题。
  • 高岛易断

    作者:[日] 高岛吞象

    《高岛断易》是日本明治时期易学大师、以占卜参政的奇人高岛吞象的毕生巨著,百余年来以英、汉等多种文字流传世界,再现易占失传正法,体现《周易》活的灵魂,堪称《周易》占筮学之正脉。书中占例,注重军政大事、国际关系特别是中日关系,曾准确地预言了中日甲午海战的结果、战后条约的内容,乃至我国定远舰的沉没等。
  • 周易折中

    作者:(清) 李光地,刘大钧 整理

    《折中》一书,由康熙所制序文介绍,乃“越二寒暑而告成”于康熙五十四年春。可知此书之作始于康熙五十二年,当时李光地已是年逾古稀之人,且身体已处于一再“以病乞休”的状况,恐很难如康熙序文中所说的“甲夜披览,片字一画斟酌无怠”。我认为,《折中》的主要内容,当是康熙四十四年之后,李光地为侍奉皇帝“日召入便殿,揅求探讨”时所已写成。随后皇帝传旨李光地总裁其事,而命专人校对,分修,缮写,监造而经两年最终完成此书。   由书前之“引用姓氏”考之,《折中》一书所引用会儒者,计汉有一十八家,晋三家,齐一家,北魏一家,隋一家,唐一十一家,宋九十八家,金二家,元二十二家,明六十一家,共计达二百一十八家之多。书中尤以所引宋明易学家最多。
  • 周易六十四卦通解

    作者:朱高正

    《周易六十四卦通解》是台湾著名学者、著名政治活动家朱高正多年来研究《周易》,并致力于《周易》现代化的重要成果。此书以通俗而又富于哲理的语言,对《周易》六十四卦逐一诠释,深入浅出,汇通中西。此书有两大特点:一为发扬儒家解易之人文主义传统,以《周易》为修己治人,增长生活智慧与提高修养境界之指南;二为将卦、爻象与卦、爻辞视为一体,以此阐发六十四卦中所蕴涵之人生哲理,勇于求新,又不避古训。行文朴实、清晰、简明,直伸义理,是一本适合现代学人阅读的易学读物。   本书即为笔者致力《周易》现代化之初步成果。本书一反两千年来经传并注之旧例,直解经文,但却严守《易传》解经之体例。本书以求通为要,并摒除繁琐之训诂考证,俾读者便于肖取《周易》思想之精髓。   本书为竖排版。
  • 图解 梅花易数

    作者:[宋] 邵康节 原著,汤行易 编著

    《图解梅花易数:破解天地玄秘的大智慧(白话图解版)》是集易学大成的占卜奇书,《图解梅花易数:破解天地玄秘的大智慧(白话图解版)》是中国易学发展史上一部以易学中的数学为基础,结合易学中的“象学”进行占卜的奇书,它集中国五千年术数之大成,将《周易》理性的“象数”哲学,还原为原始占筮法,第一次用数学公式推算占筮,建立了一套朴素、实用、易于传播的占卜预测学体系。 《图解梅花易数:破解天地玄秘的大智慧(白话图解版)》是影响深远的预测学典籍,《图解梅花易数:破解天地玄秘的大智慧(白话图解版)》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取类比象的思想,汲取自先古之人的认识观。古人认为自然界之一动一静之间,皆有自然之理与数,只要随时随地动心起念,则五行生克之理即已具备,此时吉凶之数也即定。梅花易数即是依此数由心生来预测其吉凶。此法因起卦简便、灵活、用途广、功能多,影响深远,多为历代易学研究者所乐用。
  • 细说易经六十四卦(上下)

    作者:徐芹庭

    《细说易经六十四卦(上下)》为细说易经系列的第二部。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挥之弥广,卷之在握。用舍行藏,观照自在。是机神的妙旨,人事的仪则。符号数理的意象,表之于外;内圣外王的大道,蕴之于内。是圣人钩深致远,极深研精,崇德广业,开物成务的一门学问;探赜索隐,创业立功,近取远则,观象制器的高深哲理。是故学之而弥深,用之而弥精,尽古今,盖天下,没有比《易经》更高深、更美、更神奇的书了! 注解《易经》的很多,论著《易经》的书文亦众。自古已有二派六宗之别,今人踵事增华,更生奇异的心思。可谓琳琅满目,各述所怀。增添儒林的盛事,蔚为国家的瑰宝。亦自可观。惟大道因多歧而亡羊,学者固望洋而兴叹!不得真诠,谁解深谛?像观灌之禘祭,误为盥手;豕牛之牙牿,以为畜牧。又如丰见斗,先甲后庚,黄裳之吉,无鱼之凶,世人望文生义,误会圣人之深意,真是可悲可叹呀! 我遭逢斯世,生不逢时,历考文献,遍读载籍,或日夜闭门苦读,背诵全经;或冥然静坐观照,遗世安禅。以教以学,不厌不倦。不觉已有数十年之久,既已成《易经深入》《易学源流》《易图源流》《易经的预言》《中国堪舆学》等书,凡数千万字。叙述历代易学之奥旨与微意,遍述千古以来易学家研思穷理的心得,以发先贤之幽光,导未来读者之觉路。 今复荟聚数十年教学之心得,成“细说易经系列”,首部为《细说易经》,第二部即为《细说易经六十四卦(上下)》——《细说易经六十四卦》,全书分“音注”义译”“象数”“史证”,将《易经》本文——加以详解。研读《细说易经六十四卦(上下)》,当先阅《细说易经》,后究《细说易经六十四卦》。读《易经》本文, 当先从序卦、杂卦、说卦三篇,然后再读乾卦以下六十四卦。亦可先研《系辞》上下,再看说卦、序卦、杂卦三篇,再读六十四卦。至于象数的精蕴,当参《细说易经六十四卦(上下)》“周易条例”(在杂卦之后)。详研本文可以探万古之圣心,为修齐治平创业立功,内圣外王之一助。
  • 易学津梁

    作者:汪致正

    本书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将初学者引入易学门内:点从读者陌生的卦象、卦辞、爻位、爻短等入手,解释基本概念、命题、范畴。   线介绍有关《周易》的主要学派、学说和易学家;说明各学派师承或传承的关系。   面比较《周易》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学说、学派;并用列表的方式予以概括。   书中用黑体字显示易学的核心内容,从而帮助读者快速捕捉重点信息。
  • 易经白话例解

    作者:朱高正

    朱高正博士既通晓西方哲理,又酷爱中华文化,潜心研习《周易》多年。为弘扬易道,查阅古今《周易》注解,取其实而弃其华,著《易经白话例解》,作为《周易》爱好者观象玩辞之启蒙教材。此书有两大特点:一是发扬儒家解易的人文主义传统,以《周易》为修己治人,增长生活智慧和提高修养境界的指南,本此宗旨,注解六十四卦经文。二是依“彖爻一致”和“ 求通”的原则,将卦爻和卦爻辞视为一整体,每卦体现一中心观念,并贯通于各爻之中,以此阐明六十四卦所蕴涵的人生哲理。这种解易学风正是发扬前贤的优良传统,实属难能可贵。   此书对经文的解释,严格遵循《易传》的体例,不依傍后来易学家提出的种种条例,勇于求新,又不违古训。行文力求朴实、清晰、简练而明快,直伸义理,无旁征博引,令人生畏之感,而且结合历史和现实问题阐发经义,适合于当代学人阅读,便于从中汲取智慧。此书为传播易道提供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