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吴藕汀

  • 孤灯夜话

    作者:吴藕汀

    《孤灯夜话》是作者晚年的回忆录。内容驳杂,人、事、物随忆随记,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名人轶事兼容并包,经历、见闻、感想、品评冶于一炉,读来饶有兴味。
  • 十年鸿迹(上下)

    作者:吴藕汀

    《十年鸿迹(套装共2册)》内容简介:吴藕汀,民国二年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祖父光绪十五年(1889)从盐官北城外迁至嘉兴南堰,开设吴大成酒行,持有部帖,成为“官商”。吴大成烧酒生意红火,远销台湾。祖父立业之后,有时接近文人画士。父亲亦为所染,喜欢书画。父亲和叔父都是一妻两妾,其中三位是青楼中人。吴藕汀曾说:“我出生的家庭八个字:挥霍无度,作风轻浮。”
  • 戏文内外

    作者:吴藕汀,吴小汀(整理)

    介绍京剧传统剧目200余篇,包括剧情简介、本事来源、角色表演、梨园故事及音配像介绍。
  • 药窗诗话

    作者:吴藕汀

    就我的阅读经验而言,"诗话"、"词话"等似乎已是"古典化"的"贵族文体",早已绝迹于今世.所以,当我读到吴藕汀老人之<药窗诗话>时,不禁有一种"化石复活"之感.藕汀老人在书画、文学、经史子集诸多领域皆有不凡建树,却自甘淡泊,避居嘉兴,不赴都市凑热闹,不与世俗同沉浮.比之那些喜欢在电视上出风头的"文化老人",其高下若云泥立判.藕汀老人虽已年过九旬,仍如老顽童一般,对各种新知充满好奇之心.吾友许宏泉君云,藕汀老人无一日不读书、写作、作画,比好些年轻人还要勤奋.更可佩的是,老人通过种种渠道获取新信息,甚至对网络上的言论亦有相当的了解,若干见解与年轻一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不约而同". 本书是文化老人吴藕汀先生晚年闲居嘉兴的信笔之作。诗话共三千余条,作者生前编定两百条,认为可流传后世者。内容简介: 本书一诗一话,内容涉及书画、饮食、经史子集等诸多方面。作者以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对民国时期浙江嘉兴及其周边区域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生活方式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在净化的方寸和升华的岁月中,作者善于挖掘日常生活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文史典故,举凡家国传统、历史风貌、人物品鉴、饮食文化等,均能举重若轻,启人深思,与人平等对话而又令人肃然敛容。读者从中既可以感受到清明的历史领悟力,又可以品味到作者高超的艺术鉴赏力、精深的诗词造诣,以及对故土、故人的真挚情感。作者为地方文化事业和乡邦文献作出的重要贡献亦...
  • 猫债

    作者:吴藕汀

    《猫债》外冷内热,文笔老辣,新意层出。使我们既不忍卒读,读起来无法放下,又唯恐读完,仿佛就要与作者异别似的。这是二十多只平凡猫的列传。它们存活在特定岁月,比那些被运动催眠而进入狂热状态的人们,更多平和的天性。这不是猫的幸运,是人的悲哀。作者笔下不带寓言及拟人化手法。就猫说猫,不限于猫,于未离开猫。读来可叹、可惋、可低徊湖畔,可掩卷灯前,可寻猫交谈,可与孩子对语。
  • 鸳湖烟雨

    作者:吴藕汀

    《吴藕汀作品集:鸳湖烟雨》内容简介:我生长在南湖滩上,多谢南湖的水喝大了我。六岁那年看到了“烟雨楼”的重建。十一岁起到城里去读书,早晨冲着朝烟,晚上笼着暮雨,来往经过盐仓桥,烟雨楼每天在眼望里面,好像和它结了不解之缘。看那碧绿的树木,安排着绯红的围墙,淼淼清波,点点渔船,无疑是一幅天然图画。我的爱好“涂脂抹粉”,可能是受了它的深远影响。 等到我已冠未冠的时候,南湖里的“画舫连樯”已经不比从前热闹了,当然还不十分衰落。这时的网船,大部分很少起了捕鱼种菱的作用。那些白衫黑裤的船家女,创造了“摆渡摆哦”的声调来招引游客,作为她们的副业。因为我庶母管教甚严,故而没有机会领略那“偷上渔娃艇”的情味,不然的话我还可以深刻地领会她们的生活。 我自小不出远路,对于家乡观念,比起旁人来要严重得多。人家说“烟雨楼”四周可惜没有山。我说天下有山的地方多,无山的地方少。好在没有山,南湖可以代表着江南“鱼米之乡”的景色。没有山,天然地造成了看月亮最好的条件,比“月出于东山之上”自然要早得多哩。倘使说我是偏私的话,由他们去抢白好了。 几百年前大江南北已经有了“嘉兴人开口烟雨楼,天下笑之”的说话,可见“烟雨楼”的名望普天下多晓得了,有什么不好。不过有些嘉兴人经不起前人的取笑,难以为情起来。连这位不肯删掉《风怀二百韵》的朱竹坨先生也未能免俗,在《鸳鸯湖棹歌》一百零七首诗里竟然不提起“烟雨楼”一句,这样做,恐怕太矫揉造作了吧。岂不见张宗子也不禁说出了“然烟雨楼故自佳”的言语。当然,各人有各人的见地。
  • 药窗杂谈

    作者:吴藕汀

    《药窗杂谈》为吴藕汀先生致沈侗廔先生书信的结集。由吴藕汀长子吴小汀整理而成。吴藕汀先生(1913-2005),号药窗,嘉兴人,是中国文人画的著名画家。沈侗廔先生(1919-1989),原名沈茹菘,吴藕汀同乡兼契友,曾任安徽阜阳师院美术系副教授。在1973年至1989年间,两人过从甚密,书信往来频繁。本书共收信函208封。 书名“杂谈”,内容确实庞杂。谈艺谈戏,评书论画,论经论史,几包罗万象。作者对近现代,尤其是当代作家作品、画家画作、影视名星、戏剧名角,等等,都有些大胆的、与众不同的、别处心裁的甚至是惊世骇俗的评论,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也有不少奇谈怪论。难得的是他坚持说出自己的想法,口无遮拦,诚恳认真,绝无戏言。是耶非耶,读者幸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