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宗教

  • 高僧传

    作者:(梁)释慧皎 著,朱恒夫 王学钧 赵益

    《高僧传》是一部自东汉永平至梁代天监建筑名僧人的传记,共257人,附见者又二百多人,13卷,将所载僧人分为“译经”“义解”“神异”“习禅”“明律”“忘身”“诵经”“兴福”“经师”“唱导”等十类。记载了佛教传入中国及佛经翻译的情况,介绍了这一时期佛教的主体——僧人的活动,描述了许多文人和佛教僧侣的交往以及他们受佛教影响的故事。后人通过此书能够全面地了解佛教东进之后的宣传、融合,进而占据社会思想领域中显要位置的历史过程,了解中国佛教的源头等珍贵的原始史料。可以说,《高僧传》是一把打开东汉到南北朝佛教世界大门的钥匙。 《高僧传》问世以后,常被佛教目录书籍著录,对研究汉魏六朝文学有多方面的作用,但由于它是一部一千多年前的佛学著作,对于普通读者来说,阅读相当困难,因此出版这套简体白话注译版,以填补空白。选用碛砂藏本为底本,并参照大正藏本、弘教藏本与金陵刻经处本,注释时尽量做到详细,译文则尽量做到通俗明了。
  • 真理的教师

    作者:(英国)格拉汉姆·汤姆凌著、张之璐译,G

    马丁·路德是谁?从那个17世纪路德派信仰中永远正确的真理教师,到那个启蒙运动中理性个人主义的无上楷模,再到那个得为20世纪30年代德国教会在反抗纳粹中一败涂地负主要责任的男人,马丁·路德所触发的宗教改革运动不仅在欧洲,也在北美洲和澳大利亚掀起了巨大影响。本书将路德的生平、观念和今日的重要价值以平易生动的方式表达出来,读懂路德,也就建立了一个平复内心恐惧、满足心灵深处渴慕的精神世界。
  • 耶稣会士傅圣泽神甫传

    作者:[美]魏若望[JohnW

    本书以1699—1722年间在华的法国耶稣会传教士傅圣泽的生平为线索,介绍了耶稣会士中以钻研中国古代典籍并探索其与《旧约》之联系为己任的索隐派的基本情况,勾勒出影响了17—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的重大事件——中国礼仪之争、传教区各种势力的争夺,以及康熙朝廷与罗马教廷往来的史实。同时还通过傅圣泽返回欧洲后的活动,描绘了萌芽中的法国——欧洲汉学,以及与欧洲汉学和近代早期欧洲思想史有密切关系的中国古代编年史之争和18世纪欧洲中文图书的状况。本书还提出了一些深具思想史意义的问题,比如因被目为异端而长期遭忽略的索隐派思想的文化史意义和比较文化学意义;礼仪之争中争议和权力之争的相互影响;耶稣会士向中国传播欧洲科学知识的动机和实践是否如李约瑟所评价的那样消极,等等。 本书英文本1982年首次出版,是一部较早专论索隐派问题的著作,其开创性价值至今不衰。作者为撰写本书广泛阅读傅圣泽的著作和书信--其中多数是未刊手稿,并将这些文献详细罗列,书读者开列出一份内容广泛、数量庞大、语种丰富的参考文献目录,使它还具备实用的工具书价值。
  • 信仰的力量

    作者:[英] 塞缪尔·斯迈尔斯

    这本书的叙述从法国宗教改革的历史开始,直到胡格诺教徒散居各地以及法王路易十四在废除南特敕命的名义下对新教的镇压迫害。《信仰的力量》在全球畅销一百多年而不衰,改变了亿万人民的命运,塑造了近现代西方道德文明的精神风貌。
  • 圣路易

    作者:[法] 雅克﹒勒高夫 (Jacques

    本书是法国“新史学派”代表人物雅克·勒高夫在西方中世纪研究领域的一部重要著作。作者采用传记形式,运用大量文献资料,融历史伟人的整体史与生活史于一体、叙事与分析相结合,为读者描绘了被罗马基督教会封为“圣徒”的13世纪法国国王路易九世的传奇一生。
  • 我从西藏来

    作者:創巴仁波切 Trungpa Rinpoc

    《我从西藏来》,原书书名:《Born In Tibten》,是创巴仁波切记述他被认证为第十一世创巴祖古(转世活佛),带领一群藏胞从西藏前往印度的经历。书中对禅世祖古的认证过程,以及转世祖古的养成训练,有深刻的描述,可一探西藏佛教所以别于一般佛教的大概:尤其藏人对佛教的虔诚,对高僧的尊崇、上师的敬信追随,让人感动。其中细致的慈悲心,众生一体、无二无别的菩萨行,在日常生活中真实践履,处处展露,是“香格里拉”的最佳写照。
  • 活着,为了什么?

    作者:以马内利修女

    本书为法国弗拉马里翁出版社分别于2002年与2004年出版的以马内利修女的《贫穷的富裕》和《活着,为了什么?》的合集。在《活着,为了什么?》中,作者以法国天才数学家、物理学家、思想家帕斯卡的《沉思录》为主轴,深入探讨了人生存的意义。在以马内利看来,帕斯卡的思想分为三个范畴——物质的范畴、精神的范畴和心灵的范畴,而帕斯卡思想以及人类历程的高峰,是在心灵的范畴即爱的范畴里。正是爱,赋予我们生命的意义和永恒的重量;只有爱,能够让我们带着我们的伟大和可悲,继续生活在喜乐之中。而在《贫穷的富裕》中,以马内利修女则分享了她对真正富裕的发现——施予和接受大量的爱,以及获得幸福的步骤——抛却外在的富裕,接受匮乏的生活;走出空洞的自我,以便走向他人。以马内利修女自己正是抛却物质而让生命获得全面绽放的最具说服力的证人。
  • 希波的奥古斯丁

    作者:【美】彼得·布朗

    《希波的奥古斯丁》对奥古斯丁进行了深度的刻画。带领我们走进奥古斯丁的内心世界和他所处的时代。出版后引起很大的反响。成为最经典的奥古斯丁传记。在修订版中。作者又根据近年新发现的奥古斯丁讲章和书信。增加了两章的篇幅,可使读者对作为主教的奥古斯丁有更多了解。
  • 耶稣在西藏

    作者:依麗莎白.克萊爾.普弗特

    耶穌未為人知的生平 追尋耶穌失蹤的十七年 耶穌十二至三十歲期間人在哪裡?做過什麼? 一直是歷史之謎,一些古代的經卷透露, 耶穌曾在西藏等地區生活了十七年。 追尋歷史上的耶穌 本書記載耶穌一段行蹤成謎的歷史歲月。四福音有耶穌在十二歲到過聖殿的記載,也有他大約三十歲出現在約旦河的記載。但對於耶穌在十二至三十歲期間的行蹤與行事,四福音卻隻字未提,一直是歷史之謎。 一些古代西藏經卷記載,耶穌曾在東方生活了十七年。他曾經在印度、尼泊爾、拉達克和西藏學習和傳道。 十八世紀末,許多學者和神學家,開始以批判性的眼光,審視、追尋四福音中有關耶穌的生平,這個追尋,主導了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大部分批判神學的主要方向。 有史以來第一次,本書編著者將四個親眼看過這些經卷的證人之證詞,連同這三份經卷的譯文,集結在同一本書裡,呈現在世人面前。內容包括: ◆佛教學者在兩千年前記錄下來的《聖人伊撒之生平》。 ◆俄國記者諾托維奇在一八八七年於拉達克的希米寺發現這份手稿的經過。 ◆阿毗達難陀上師在一九二九年翻譯成孟加拉文的希米寺手稿。 ◆羅耶里奇在一九二九年於亞洲從事探險時記錄下來,一份內容相似的手稿。 ◆卡斯帕里夫人接觸到這些經卷的經過。一九三九年,一個布米寺的喇嘛向卡斯帕里夫人展示了幾本用羊皮紙寫成的書,並說:「這些書說你們的耶穌來過這裡!」 透過本書,我們將得以一窺耶穌思想形成過程的堂奧,了解耶穌在巴勒斯坦展開傳道工作以前,說過和做過些什麼。這是一個會讓整個基督教世界為之震動的歷史大突破!也是我們時代最具革命性的信息之一。
  • 耶稣传(全两卷)

    作者:施特劳斯

    耶稣传(全两卷),ISBN:9787100073653,作者:(德)施特劳斯 著,吴永泉 译
  • 利玛窦中国札记

    作者:(意) 利玛窦,(意) 金尼阁

    《利玛窦中国札记》内容简介:利玛窦(Mathew Ricci)这个名字在中国是并不陌生的。历史上到中国来的欧洲人中间,也许马可波罗和利玛窦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两个名字了。在近代以前,中国的学术思想和外界的大规模接触只有两次:一次是魏晋以来的佛学,一次是明清之际的“天学力。作为正式介绍西方宗教与学术思想的最早、最重要的奠基人,这个在中国度过了他后半生的耶稣会传教士,对于发展中国和欧洲的文化交流及其历史性的影响,是值得我们重视、研究并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的。
  • 在世界的爱心之中

    作者:德兰修女

    德兰修女是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在诺贝尔授奖仪式上,德兰修女说:“我以穷人的名义接受这笔奖金。”获奖后,她卖掉了奖章及19万美元的奖金,全部捐赠给贫民和麻风病患者。 本书是德兰修女在中国出版发行的第一本原创作品,以修女一生的人生感悟、故事和温暖千万东西方读者的祷辞为主。其丰富细腻的文笔,从侧面展现了她传奇而伟大的一生,对于我们每个人体味生命的真谛极富参考价值。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将四亿多美元资产全部献给穷人的德兰修女唯一原创作品,首次在国内出版。曾获得天主教皇、圣雄甘地、数届美国总统、英国女王与戴安娜王妃、联合国秘书长等多位国家元首的推崇。 给疲惫者以抚慰,给焦灼者以沉静,给孤独者以温暖。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苦难——非常多的苦难。肉体的苦难是饥饿、无家可归和各种疾病造成的。但我认为,最大的苦难是孤独,感觉不到爱,没有一个体贴他的人。我越来越认识到,所有人可能患上的最严重疾病是不被别人需要。 在当前这些发展阶段,整个世界都在奔波,每个人都在匆匆忙忙。然而,有些人在路上倒下了,没有力气再向前走。我们必须关心这些人。 我们不要用炸弹和枪炮征服这个世界,让我们用爱和怜悯。平安开始于一个微笑。每天对着你厌恶的人笑五次。为平安而笑。让我们传播上帝的平安,从而点亮他的光;让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和所有人的心中,熄灭所有仇恨,熄灭对权力的热爱。让我们彼此微笑。”
  • 罗马教皇列传

    作者:刘明翰

  • 故道白云

    作者:一行禅师 著

  • 马礼逊回忆录

    作者:[英]马礼逊夫人

    《马礼逊回忆录》是由马礼逊夫人搜集她丈夫生前所写的日记、书信和文件等手稿编纂而成的。该书描述了马礼逊从出生到成长为一名传教士这一过程以及他作为西方派到中国的第一位新教传教士为开拓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教事业所作出的贡献:包括第一次将全部圣经翻译成中文、独自编纂了中国第一部《华英字典》等。本书的内容大多都为珍贵的第一手材料,从另一个视角透视了18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等方面的情况。
  • 心湖上的倒影

    作者:丹津·葩默

    《心湖上的倒影:给实修者的指导》是丹津•葩默的经典演讲合集。作者基于多年修行体悟,为读者阐释在禅修中应对止观、觉知与心性抱持的正确知见,厘清了佛教系统中上师、金刚乘与观想的意义;并善于运用生动的譬喻和清澈的洞见,打破许多人对于禅修和佛教的错误观念以及对生活的迷思,让人们时刻保持觉知,以清明的心活在当下。此外,针对女性在佛教中的角色与定位,作者也以专文讨论,并期待引起人们的正视。
  • 诸神死了

    作者:梅列日科夫斯基

    《诸神死了(2)》是梅列日科夫斯基的《基督与反基督》叁部曲中的一部,它写了关於罗马皇帝尤里安的一生。尤里安在其短暂的统治生涯中(他死时年仅32岁,在位不过20个月),宣布宗教自由,致力於恢复古希腊的多神教,然而,在基督教已成正统的四世纪,他的做法不得人心,并留下了“千古骂名”。 对於尤里安来说,他生错了年代,如果是早一些,多神教仍然兴盛着,再晚一些(不过要晚一千年),文艺复兴就开始了。 这个人博学多才,雍容大度,即位後有很多复兴罗马的正确举措,对於现代人来说,“叛教者”倒不是什麽可憎的名字。伏尔泰在《风俗论》中也说:如果尤里安在位的时间更长久些,罗马也许不会那麽快的沦落。伏尔泰这麽反传统的说并不稀奇,因为《风俗论》中有大量讽刺宗教的段落,伏尔泰本身是个反宗教的人。 梅列日科夫斯基写关於尤里安的故事是借这个历史人物表徵自己的宗教论,他把希腊多神教的美和基督教的善解为世俗的爱和天上的爱,认为两者的结合是宗教的完美,尤里安虽然是个反基督者,醉心於古希腊圣洁高贵的美,排斥基督,然而,他的内心,却是真正的、基督的思想,在愚昧把宗教变成迷信的民众中间,基督教没有使人们更善良、更仁爱,而罗马的残忍、享乐、忘恩负义始终贯彻着民众的行为举止,任何宗教对於他们都是一团糟。尤里安推行知识与美,他的徒劳正如曾经的基督面对残酷镇压的罗马皇帝的徒劳。他始终不被人理解,孤立无援。这个故事读了非常的压抑和沈重,又美丽得出奇。 小说结尾,隐居的阿尔诺娅做了一尊神像,像欢乐之神狄俄尼索斯的优雅和美丽,又带着基督的肃穆与哀伤,在蜡像上,基督与诸神融合到一起。 梅列日科夫斯基是个宗教论者,不过他的宗教改良更像一种泛信仰,有如无神论者标榜的用道德完善自我。他是少数可以自由运用历史表现现代思想的作家,他的故事从古埃及到古罗马再到文艺复兴,包罗万象,文字非常美丽,关於古代的描写令人信服。
  • The Witness Wore Red

    作者:

    Rebecca Musser grew up in fear, concealing her family's polygamous lifestyle from the "dangerous" outside world. Covered head-to-toe in strict, modest clothing, she received a rigorous education at Alta Academy, the Fundamentalist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 Day Saints' school headed by Warren Jeffs. Always seeking to be an obedient Priesthood girl, in her teens she became the nineteenth wife of her people's prophet: 85-year-old Rulon Jeffs, Warren's father. Finally sickened by the abuse she suffered and saw around her, she pulled off a daring escape and sought to build a new life and family. The church, however, had a way of pulling her back in-and by 2007, Rebecca had no choice but to take the witness stand against the new prophet of the FLDS in order to protect her little sisters and other young girls from being forced to marry at shockingly young ages. The following year, Rebecca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watched as a team of Texas Rangers raided the Yearning for Zion Ranch, a stronghold of the FLDS. Rebecca's subsequent testimony would reveal the horrific secrets taking place behind closed doors of the temple, sending their leaders to prison for years, and Warren Jeffs for life. THE WITNESS WORE RED is a gripping account of one woman's struggle to escape the perverse embrace of religious fanaticism and sexual slavery, and a courageous story of hope and transformation.
  • 读佛即是拜佛

    作者:明一居士

    六祖慧能的一生,既是一个充满奇遇与追杀的故事,也是一场演绎人性与佛性的智慧之旅。 六祖慧能,一个砍柴为生的岭南樵夫,大字不识一个,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22岁一次卖柴的时候,无意间听到一老者念《金刚经》,如遭电击,刹那开悟,立刻抛开一切,北上学佛,在五祖弘忍门下当火夫,整日砍柴舂米。八个月后,因一句无心的偈子“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被五祖惊为下凡菩萨,夜半秘传衣钵,指定为禅宗六祖,并因此惹上杀身之祸,当夜亡命天涯,千里奔逃,几落虎口,终于遁入山林。 公元676年,隐姓埋名15年后,慧能修成正果,于广州法性寺复出讲经,顿时震动大江南北。此后20余年,慧能在宝林寺弘法,信徒上至女皇武则天,下至黎民百姓、贩夫走卒。佛教禅宗自达摩祖师北渡以来149年,传延六代,终于在慧能手中落地生根,发扬光大。 但那场持续30多年的追杀并没有结束,六祖继承衣钵30多年后的一个深夜,一个刺客提着尖刀,终于摸进了慧能的禅房…… 翻开本书,了解禅宗的历史与精髓。
  • 情天一喇嘛

    作者:六世达赖喇嘛阿旺伦珠达吉

    分两部分,一是传记及背景介绍,由多人撰成;二是情歌部分,由五人以不同文体分译。 目录: 一、雪域中的红莲(代序) 代序中所述“不负如来不负君”的心灵,颇令人生探访念。 二、卷上 1、仓央嘉措秘传(阿旺伦珠达吉著,庄晶译)--3至90页 弟子以谦恭景仰心记述上师神迹,分三章: *“神圣上师之诞生、剃度、坐床等情形;” **“为利于众生而苦行、修持等情形;” ***“驾临朵买地区造福圣教众生及最后圆寂的情形。” 2、附:生平 1)六世达敕仓央嘉措 (牙含章,92-94页,原载《达赖喇嘛传》) 2)译者小引(于道泉,95-104页) 3)《仓央嘉措情歌及秘传导言》(庄晶,104-114页) 4)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略传(曾缄,115-117页) 3、附:佛教 1)佛教(119-134页,原载《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 2)西藏佛教概要(法尊法师,135-140页) 3)金刚乘([英]A.K.渥德尔,王世安译,141-166页) 4)格鲁派(观空法师,167-173页) 5)历代达赖喇嘛(174-213页,原载《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 4、附:西藏佛教之宝 1)西藏佛教之宝(格西拉然巴*阿旺罗桑,215-222页) 2)喇嘛(格西拉然巴*罗桑嘉措,223-231页) 3)嗡嘛呢叭咪吽(格西拉然巴*罗桑嘉措,232-233页) 三、卷下,仓央嘉措情歌 1、于道泉译,62首 “第一最好是不相见,如此便可不至相恋;第二最好是不相识,如此便可不用相思。”等 (感觉文风有点罗嗦) 2、曾缄译,66首,七言加评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辛苦作相思。——强作解脱语,愈解脱,愈缠绵,以此作结,悠然不尽。或云当移在第三十九首后,则索然矣。” 3、刘希武译,60首,五言 “最好不相思,免我常相恋,最好不相知,免我常相思。” 4、王沂暖译,74首 “第一不见最好,免得神魂颠倒;第二不熟最好,免得相思萦绕。” 5、庄晶译,124首,原载《仓央嘉措及秘传》 “压根没见最好,也省得神魂颠倒;原来不熟也好,免得情思萦绕。” “核桃,可以砸开吃;桃子,可以嚼着吃;今年结的酸青苹果,实在没有法子吃。” 6、附:仓央嘉措雪夜行(曾缄译并序,327-331页) 7、附:布达拉宫辞(卢前,332-334页) 8、情歌?道歌?(代后序),摩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