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宗教

  • 说禅论道

    作者:庄祖鲲

    《说禅论道:基督教与儒、释、道之对话》内容简介:第一,这不是一本学术性的论著。虽然注明出处,引经据典,但这是一本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书。尽量避免过度地介入纯学术性的讨论及冗长的辩论。第二,这不是一本批判性的书。虽然为了比较,会介绍基督教在相关议题上的观点。但写作的主要目的,不是要批判别的宗教,而是要沟通。 第三,这是一本宗教对话的书。所谓“对话”,就是借着“各说各话”的途径,达到彼此交流、相互了解的目的,并可以澄清误解。 今天有太多人对诸多议题,都有先入为主和想当然的成见,这导致了沟通上的障碍。有人说这好比是两个人吵架,却吵不对头。因此这本书的作用,就是要搭起一座平台,使得大家可以在正确的认知上,相互欣赏、彼此沟通甚至不妨相互辩驳,以达到互通有无、自我省察的目的。 当人类迈入21世纪,中国正在快速发展的时候,也是我们透过深刻反省来更新中国文化的时机。儒、释、道三家的人生观,已经深刻地烙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而基督教的思想,在全世界的影响力也是有目共睹的,但对多数中国人而言,却还是比较陌生的。因此透过这样的对话,希望能达到中国文化的更新与再造之目的。
  • 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

    作者:宫治昭

    《涅磐和弥勒的图像学》接受了先行者各种研究的刺激和启迪,以涅槃和弥勒图像为基轴,试图运用图像解释学的方法,探索佛教美术从印度到中亚的传播及变化。涅槃和弥勒,乍一看两种意义不同的主题相组合也许给人一种奇怪的感觉,但以这两者为基轴是有原因的。因为生死——涅槃的问题是佛教的中心思想,涅檗和弥勒的图像与此关系深厚。以佛教的根本概念涅槃为基础,以与其相关的“死”与“生(再生)”相联系的图像为主题,从结构上窥探佛教美术横跨印度、中亚的传播和发展变化的真实面貌。
  • 学佛三要

    作者:印顺导师

    印顺法师(1906—2005年),俗名张鹿芹,浙江海宁人,当代著名高僧、百科全书式的佛学泰斗,以智慧深广、学识渊博、著述宏富而享誉当今佛教界和学术界。 印顺法师1930年出家,追随太虚法师投身中国近现代佛教复兴运动,在当时便以学问精深享誉佛教界。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赴台湾,创建了多所著名佛学院。 印顺法师博通三藏,造诣精深,一生讲学不辍,著述宏富,撰写、编纂作品四十余种,计八百万言,陆续结集为《妙云集》(24册)、《华雨集》(5册)及《印度佛教思想史》、《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等专著行世,其学术水准备受海内外佛教界、学术界推崇。1973年,日本大正大学因印顺法师《中国禅宗史》一书的创见而特别授予他文学博士学位。由于他在介绍和弘扬印度佛学方面的杰出成就,被誉为“玄奘以来第一人”,并深刻影响了汉语佛教学术研究的走向。印顺法师和吕澂先生,被学界普遍誉为“二十世纪汉语佛学研究的双璧”。
  • 印顺法师佛学著作全集

    作者:印順法師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全集》囊括了當代佛學泰斗印順法師的全部佛學著作,共分為23卷,計800萬字,內容涵蓋印度佛教、中國佛教之教史、教理、教制等各個方面: 1、時間跨度——《全集》中的印度佛教部分,涵蓋從佛教產生前印度的思想、社會與文化到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再到大乘佛教的整個印度佛教史;中國佛教部分,涵蓋從中國佛教傳入伊始到南北朝的發展時期、隋唐佛教興盛時期、宋元佛教轉型時期、明淸佛教衰落時期直到近代以來佛教復興時期各個階段。 2、涉獵內容——《全集》包含了佛教文獻學、佛教史學、佛教地理學、佛教哲學、 佛教教理學、佛教藝術、佛教社會學等多學科的內容。 3、著述形式——《全集》中既有探幽索微的關於佛教哲學和佛教史地考證的精深專著、恢宏廣博的通史類著作,也有深入淺出的佛教思想導論和雅俗共賞的佛教文化介紹性著作。 4、佛教形態——《全集》涉及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南傳佛教等主要佛教形態。 印順法師從歷史發展的角度進行佛學研究,對佛教的歷史和思想做了全面而客觀的釐清、闡釋與批評,建立起自己博大精深的思想體系,其學術水準受到海內外學術界、佛教界的高度推崇。 目前,關於印順思想的研究方興未艾,並逐漸產生國際性影響,成為世界佛學研究的一個前沿熱點問題。本書的出版,將為我國學術界在這一重要研究領域取得和保持優勢地位奠定紮實的文獻基礎,並有利於從整體上推進佛教學術研究。 全書詳目: 第一卷 1.般若經講記 2.寶積經講記 3.勝鬘經講記 第二卷 4.藥師經講記 5.中觀論頌講記 第三卷 6.攝大乘論講記 7.大乘起信論講記 第四卷 8.佛法概論 9.中觀今論 10.唯識學探源 第五卷 11.性空學探源 12.成佛之道 第六卷 13.太虛大師年譜 14.佛在人間 第七卷 15.學佛三要 16.以佛法研究佛法 17.淨土與禪 第八卷 18.青年的佛教 19.我之宗教觀 20.無諍之辯 第九卷 21.教制教典與教學 22.佛教史地考論 第十卷 23.華雨香雲 24.佛法是救世之光 第十一卷 25.華雨集(一) 26.華雨集(二) 第十二卷 27.華雨集(三) 28.華雨集(四) 29.華雨集(五) 第十三卷 30.印度之佛教 31.印度佛教思想史 第十四卷 32.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 第十五卷 33.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 第十六卷 34.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上) 第十七卷 34.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下) 第十八卷 35.空之探究 36.如來藏之研究 第十九卷 37.中國禪宗史 38.永光集 第二十卷 39.雜阿含經論會編(上) 第二十一卷 40.雜阿含經論會編(中) 第二十二卷 41.雜阿含經論會編(下) 第二十三卷 42.平凡的一生 附錄: 1、印順法師著作年表 2、印順法師略傳 3、印順法師年譜 4、佛教術語漢梵/梵漢對照表
  • 佛学概论

    作者:[英国] Damien Keown

    自佛教在印度创始之后,两千多年来佛教传遍了亚洲,现在对西方文化又产生了越来越重大的影响。本书向读者揭示了佛教的发源和发展,语言直白并辅之以图表,清楚明白地说明了佛教的中心教义和修习方法。各个章节分别就法与轮回、禅定、伦理和佛教在西方的影响等等细细展开。藏传佛教和禅宗也各有阐述。如果你渴望了解佛教的基本知识,阅读本书大有裨益。 这本小书向读者介绍了一种人类最优美、最深刻、最吸引人的大智慧。笔法简明清楚,可读性强,易于理解。 ——新闻工作者、作家 Bryan Appleyard
  • 宗教社会学的邀请

    作者:菲尔•朱克曼

    本书通过对当代社会中发生的重要社会现象、重大社会事实与宗教之间交涉和关联的事例进行个案研究,阐明宗教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双向互动及相互影响,表达当代学者对宗教社会学进行理论创新的一种努力。
  • 印度神灵探秘

    作者:马维光

    《印度神灵探秘:巡礼印度教、耆那教、印度佛教万神殿》涵盖印度古今宗教大小神灵600余个。作者试图通过这些本土神灵的产生和发展及精神内涵,为人们了解印度繁复的宗教文化提供一个简单易懂的新视角。内容易于查询、配有插图、注以梵文,具有资料价值。《印度神灵探秘:巡礼印度教、耆那教、印度佛教万神殿》论述和观点均取自印度及国际大家和知名学者,具一定权威性。综述印度神灵的课题迄今尚无此专著,此书聊以填补这一空白。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集注

    作者:[明] 朱棣 集注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集注》是中国佛教最重要的佛教经典之一,因其义理深致,行文简约,流传极广。明成祖永乐皇帝所作《金刚经集注》收集旧注七十余家,从各个方面解释阐发了禅宗等佛教派别的思想,为注本中较完备者。此次影印出版以明代永乐年间内府刻本为底本。
  • 图解法华经

    作者:(后秦)鳩摩羅什,史蘊編著

    《图解法华经》对《法华经》进行了图形解说。《法华经》通常是指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妙法莲华经》,它语言流畅,譬喻生动,文字优美,是一部重要的大乘经典。《法华经》的根本目的就是让众生共入佛道,揭示众生无论善恶都可以成佛的道理。《法华经》调和了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矛盾,将大乘和小乘纳入一佛乘。释迦牟尼佛的无边寿量在《法华经》中也得到了展示,使人们认识到释迦佛是无量劫前就已经成佛的一位古佛。《图解法华经》吸取了《法华经》的精华,兼顾与《法华经》密切相关的文化现象,将其提炼成一百多个小专题,用浅显易懂的文字讲解其中的深刻含义。还有一点是我们独创的,就是将抽象难懂的佛理用图画和表格来表现,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复杂的问题条理化,深奥的理论通俗化。人人都能读懂《法华经》,是我们编著此书的心愿。
  • 廣東地方道教研究

    作者:黎志添

    這是第一本專門研究廣東地方道教歷史傳統的中文學術著作。第一部份探討廣東道派的歷史,包括正一派道觀和道士、羅浮山的全真教,以及呂純陽祖師的道壇。第 二部份是廣東道觀史的研究,探討幾所歷史最古舊的著名道觀,即廣州的元妙觀和三元宮、羅浮山的沖虛觀和酥醪觀,以及惠州的元妙觀。第三部份研究廣東道士, 重點探索廣東縣鄉內的正一派火居道士,即廣東人俗稱的「喃嘸先生」。最後部份研究廣東道教科儀的傳統,尤其在香港道觀、殯儀館及新界圍村中進行的齋醮儀 式,如太平清醮、中元超幽法會、打齋度亡、旬七等道教儀式。本書論理清晰、資料豐富,是研究道教的重要著作。
  • 宋代禅宗文化

    作者:魏道儒

    本书介绍了禅宗的传播与发展、“文字禅”的形成、表现形式、代表人物以及契嵩的三教一致论等。
  • 古埃及的咒语

    作者:沃利斯·巴奇

    《古埃及的咒语》中,著名埃及学专家揭开了古埃及与生死相关的符咒之谜,并向读者展示了绚烂的古埃及神话。在《卢浮魅影》一片中,女主人公被木乃伊之魂附体,在墙上画下一连串的符咒,而一到夜晚,被附体的主人公便疯了似的在卢浮宫中寻找符咒的答案。那些符咒意味着什么,为什么木乃伊始终对她纠缠不休,它的魂灵究竟要去哪里?在埃及金字塔里,在埃及《生死书》里,在埃及神殿里,处处都留下这些符咒,它与古埃及人的转世、神灵的祭祀存在怎样的关系?为什么埃及的祭司像守护生命一样守护着这些符咒?它们究竟预示着命运怎样的祸福?自第一位元神凯佩拉自我诞生以来,埃及的神魔越来越庞大,但是神魔、神人、神神之音质争斗也越来越惨烈。叛乱、灾难,一次次降临在尼罗河畔。神族里也是动荡不安,光明神奥西利斯被兄弟黑暗神塞特杀死,并分尸各地;魔咒女神伊西丝走遍了埃及各地,收集丈夫的尸骨,最后将它做成了木乃伊,奥西利斯虽然死了却能够让妻子伊西丝怀上身孕,儿子霍鲁斯经历了种种磨难,终于为父亲复仇,并成了埃及国王……
  • 佛国记注释

    作者:(晋)法显,郭鹏等注译

    法显是中国东晋时代的僧人,也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到达了印度本土的中国人。中国历史上的佛教求法僧,最杰出、最有成就的,公推法显、玄奘和义净,其中法显的年代最早。《佛国记》又名《法显传》,是法显唯一的著作,写成于他归国后不久。法显的事迹今天能为人所知,绝大部分亦依赖于此书。但此书的价值,不仅仅限于记述了法显个人的经历,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国人最早以实地的经历,根据个人的所见所闻,记载一千五六百年以前中亚,南亚,部分也包括东南亚的历史、地理、宗教的一部杰作。与它同时,世界上没有任何其他人有类似法显的经历,或者写有类似的书,《法显传》因此有它的特殊的地位和价值,这种地位和价值独有而不可取代。
  • 图像学

    作者:(法)马勒

    《图像学:12世纪到18世纪的宗教艺术》是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与文化创意理论丛书之一,主要介绍了12世纪到18世纪的欧洲宗教艺术。全书共分四章,内容包括:12世纪的宗教艺术、13世纪的宗教艺术、衰退中的中世纪宗教艺术和特林特议会的宗教艺术。
  • 图画圣经

    作者:俞萍 编

    《图画圣经》分为“旧约故事”和“新约故事”两部分。该书收录了著名的圣经图画故事,画中的人物形象生动,可谓《圣经》灵魂的图画表现;每一幅图画都附有简洁的文字说明,使读者轻松了解圣经的意义。图画串结圣经故事,使你花最短的时间,以最轻松的方式,了解这部最著名的经典。 《图画圣经》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欣赏价值。 众所周知,圣经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影响。热爱文学的人,大多数都阅读过圣经,若要在文学上有所造诣,也需要阅读圣经。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正如整个大海都是盐一样,整本圣经都是诗。”可见,一个人若就能了解圣经的内容,那的确是一件极其有意义的事情。当然,作为一名基督徒更应对圣经爱不释手,因为它不仅包罗万象,更是上帝默示和教导人类的话语。
  • 日本神道文化圖解

    作者:武光誠

    解讀「八百萬神之國」日本的「神之道」 神道是什麼?神道與政治有什麼關係? 鳥居是怎樣出現的?神社的形式有哪些? 為什麼日本人拜拜都要拍掌?祭典是怎麼進行的? 本書從歷史、社會、生活等等層面,深入梳理日本神道文化。 日本被稱為「八百萬神之國」,擁有各式各樣的神社、有各式各樣的神,但其中有何不同? 在日本,不論是節分、女兒節、端午節等等的大小節慶、婚喪喜慶,都與神的存在──也就是「神道」存有密切的關係,但當有人問起「神道到底是什麼樣的一種宗教呢?」卻常常讓人答不上來。事實上,其實日本人也經常不自知,他們日常行動與思考模式都與神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本書以這個「似知而非」的神道做為起點,我們可以試著去接觸與之相關的歷史以及現狀。藉由本書,我們也能看見日本這個國家的原點──令人意外的原點。
  • 中国祭祀戏剧研究

    作者:[日]田仲一成

    《中国祭祀戏剧研究》为笔者1981年出版的《中国祭祀演剧研究》(东京大学出版会)的中文译本。原书内容分为三篇:第一篇“祭祀戏剧的产生”,第二篇“祭祀戏剧的发展”,第三篇“祭祀戏剧的传播”。全书原为一千余页的大部头著述,在翻译成中文时根据需要只把原书的第一篇翻译出版,割舍了其余两篇。《中国祭祀戏剧研究》内容包括:社祭礼仪的文艺化,迎神赛会,杂技文艺的产生,喜庆戏剧的产生,镇魂戏剧的产生等。
  • 梵蒂冈内幕

    作者:乔治·布尔

  • 宗教与舞蹈

    作者:刘建

    全书按原始宗教、后世宗教、现代宗教的发展时序分为上、中、下篇。上篇叙述宗教与舞蹈在起源上的渊源关系,依照原始宗教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神话信仰和巫术活动的四种方式分析与其共振的四种舞蹈。中篇介绍后世宗教对舞蹈的辐射以及舞蹈所显示的宗教意识,分门别类为基督教舞蹈、伊斯兰舞蹈、佛教舞蹈、道教舞蹈。前三者是世界性的三大宗教,后二者是中国的两大本土宗教,只是由于本书对中国舞蹈的侧重而将其与前三者并列。下篇涉及现代宗教与现代舞的关系,由于他们目前都处于一种探索状态,所以其篇幅少于上篇和中篇。 此外,导言部分简述宗教的基本定义和观念,并在这一视角内说明舞蹈的一些特点。第五章属于过渡性章节,连接上篇与中篇。第十二章则是以宗教为坐标和纱而对舞蹈作出的一种审美判断,最终还原到舞蹈的艺术范畴中。
  • 唐卡的故事之男女双修

    作者:吉布

    《唐卡的故事之男女双修》是国内第一本专题介绍藏传佛教特有的神秘现象——“乐空双运”男女双修法的作品,控讨了它的来龙去脉,以及各家对它的褒贬说法,并为读者解惑。同时,用精美、珍贵的唐卡作品诠释主题,具体展示藏传佛教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