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宗教

  • 发现心中的日月

    作者:刘娜,王墨馥 编著

    《发现心中的日月:帮助青少年完善自我的名人故事》内容简介:经典励志读本。励志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包含着永恒的智慧。这些名人的小故事正是一缕温情的阳光,将照耀人性的每一个角落,是一把智慧的钥匙,将打开成功的通道,是一位心心相印的朋友,将和青少年一起提升人生的境界。 名人的人生经历往往坎坷曲折。但是他们立志高远,意志坚定,达到人生的大境界,看看他们的传记,可以帮助孩子增强应对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也可以帮助孩子深刻理解人生,热爱生活…… 短小新颖,都是和成长息息相关的小故事,每一则小故事蕴涵着深刻的道理,每一段名人的人生片段细节浓缩了生命的真谛。 《发现心中的日月:帮助青少年完善自我的名人故事》还将具更为实际的功用,在内文的具体设计中,每段故事之前都配有中英文对照的名人名言,帮助学生丰富知识储备。
  • 古兰经故事

    作者:杨连�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最主要也是首要的最神圣的经典,是最根本最有权威的立法依据。千百年来,全世界的穆斯林都以它为指导宗教生活、品德修养、社会活动乃至评判是非善恶的准则;东西方学者也都把它视为研究伊斯兰教的首要必读文献,视为探索伊斯兰教真谛所在的金钥匙。
  • 法句经

    作者:蔡志忠

  • 第一亚当与第二亚当

    作者:(德)朋霍费尔

    《第一亚当与第二亚当》介绍了:这个意义上的死就是所拥有的生命不再是恩赐,而是命令,没有谁能够避开这一命令,哪 怕他通过自我选择的死亡也避不开它,因为死本身便是处在生命命令之下的。死就是必须生。它刺激着我们的自然思维,死并非解决、得救、终级的逃遁方式,遁入死亡害说是遁入最可怕的生的苦役。作为命令的生命之不可避免性——这便是对死的认识。
  • 中国儒教史(下卷)

    作者:李申

    本书以丰富的资料、严密的论证、深刻的分析、流畅的语言叙述了儒教从产生到消亡的历史,揭示了儒教的神灵系统、祭祀制度、教义教理等从创立、不断完善到逐渐走向衰亡的过过程,阐明了儒者如何为实现上帝、神灵的意旨而治国、修身,并从事相关的理论探讨。内容涉及儒、佛、道三大教门、宗教、哲学、科学、史学、文学诸文化领域,以及政治、法律史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为一切研治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所应备,是所有关心中国传统文化的读者所必读。
  • 神秘神学

    作者:(托名)狄奥尼修斯

  • 宗教故事丛书

    作者:邹迪 等

    基督教故事,ISBN:9787541817410,作者:冯冰 编
  • 修剪菩提树

    作者:(美)霍巴德

    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批判佛教的本质及其缘起”,主要表明批判佛教思想的本质和产生的背景。保罗・史万森(Paul Swanson)的文章《他们为何说样不是佛教》详细概述了�谷、松本和其他学者有关批判佛教的观念,以及他们的著作在学术和教派领域里所引起的反响。他的结论是,批判佛教至少包含三个层面的批判:佛教学的、宗派的和社会的。丹・拉斯豪斯(Dan Lusthaus)在他的论文“批判佛教与回归源头”中,运用更广泛的历史观念,把批判佛教理解为历史发展多元性的不可避免的现象,并视之为古代以来有关如来藏思想争论的延伸(或再现)。 �谷在《批判哲学对抗场所哲学》一文中,借用西方哲学史上笛卡尔(Rene Descartes)的批判方法与维柯(Giambattista Vico)对于修辞的强调这一对峙来解释批判哲学与场所哲学的对立,并指责近来日本对场所哲学的偏爱是一种思想上的疾病。他指出,这一疾病的主要危险在于“借权威的声音以兜售自己的修辞”。�谷在文章中也质疑自己是否应用了权威的声音。我自己的论文《厌惧场所》,试图澄清�谷对“场所哲学的批判”。我分别从亚里士多德逻辑论典、维柯的思想、�谷所批判的十八世纪主要场所哲学家的思想观念,以及被挎谷攻击为某些东亚传统中一致性或顺从性的意识形态,像道家与日本“和”的哲学等方面,去厘清场所观念的本来意义。 在《学术作为批判》一文里,�谷质疑了韦伯在他著名的《作为志业的学术》一文中所提出的学术客观性理念。与韦伯相反,正如上文提到的,�谷多少倾向于当代西方学术领域里的行为主义方向,他发现所谓客观性的学者理想只不过是场所哲学所倡导的权威方式中的另一种形式而已。在这里,表面上是发现了所谓中立的“事实”,表示了学术研究的中立性,而实际上,这一行为本身不过是在暗地里运用主观性的意见而已。�谷在读者面前罗列了大量的证据。带着后现代文学和批评理论的倾向,�谷反对历史的研究诉求于客观主义的方法,而主张对历史采取叙事的方法:“可以表明,那些推重场所的人也推重客观的事实,而那些重视批判的人同时也重视语言。后者要做的就是通过精细化的语言方式进行批判,而前者只不过是发现像场所那样的事实。”如果批判的学术对课堂中的学者来说,意味着放弃自命不凡的客观性而冒险被染上煽动者这样的污名,�谷辩解说,这也是一种(值得称道的)道德上的完善之路。 在《批判的限度》一文中,格里菲思试图把�谷批判的概念重新置于人们更加熟悉的,哲学上的内在和外在认识论语境下进行分析。他认为,�谷所批判的场所哲学接近于内在认识论,这种认识论之所以被批判是因其造成了许多的问题。为了提供证据,格里菲思考察了�谷与拉姆伯特・斯密特豪森(Lambert Schmithausen)之间有关佛教“本性”(nature)一词意义的争论,以说明批判究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对成为一名佛教徒具有意义。最后一篇短文,是松本于1993年那次宗教会议中,在有关批判佛教的专门小组上所作的回应。 第二部分题为“真佛教的探寻”。在这部分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批判佛教争论中初次发表的最有攻击性的文章之一,它是松本所作的题为《如来藏思想不是佛教》。这篇论文最早发表于1986年日本印度学与佛教学研究的一个会议上,在该文中,松本开始把“界论”(dhatu-vada)作为一种与佛教的“缘起”(pratityasamutpada)和无我思想相对立的“创生一元论”(generative monism)图式,并批评这一思想图式违背了真正佛教的教义。接下来是萨丽・金(Sallie King)的文章,“佛性论是地道的佛教”。该文认为,如来藏或者佛性论应该被理解为救世性的计划,而不是实体性的本体论,因此正如该文题名所说的,它是“地道的佛教”理念。金还发现,如来藏佛性论思想与社会歧视之间没有任何天然的联系,相反,他们恰恰被用于证明和激发社会参与。  松本与持各所寻求证明的方法之一,就是传统佛教语言学的注经方式。山部能宣的文章以及紧接着与松本的讨论“瑜伽行和如来藏文本中的基体说观念”,就是这一类型的论文。在该文中,山部认为,创生性的一元论产生出不公平的多元主义,松本所定义的那种界论的思想特征,实际上并没有在松本所引的瑜伽行经典中发现。尽管我们还可以更仔细地来阅读松本有关这些问题的文章,但松本的回应以及山部的反驳(在“评论往来”一文中的),都表明他们所探究的问题所具有的复杂性和精细性。虽然双方都表示希望进一步讨论和澄清各自的立场,但由于篇幅所限,无法在这里充分展开。 “批判佛教”通常与挎谷和松本的具有争论性的著作有关,但他们并不是唯一从事批判佛教学术的学者。著名的藏传佛教学者山口瑞凤就是这样一位具有批判性的学者。�谷和松本经常提及他们这位导师,并引以为批判佛教思想的引路人。山口的《传入西藏的印度佛教的核心因素》一文,就是早期启发�谷和松本思想的论文之一,该文以著名的“桑耶寺僧诤会”的视角来考察佛学。桑耶寺僧诤是发生在汉传禅师摩诃衍与印度僧人莲华戒之间的一场最著名的论辩。摩诃衍认为自性原本清净,行思路绝,主张顿悟;莲华戒则强调对佛教六度的修持。山口把对菩提智慧观念的批判等同于对“解脱”或“开悟”的神秘直觉的批判,他指出“佛教的目的并不在解脱(mukta,vimoksa),而在于为了大悲(mahakaruna)之故证得菩提”。因此,他站在莲华戒一边,主张佛教必须实践完美的布施,这是六度中的一环。 当然,对禅宗顿教的批判并非什么新鲜的观念,作为曹洞宗的学者和曹洞系大学的教员,�谷和松本自然应该对禅的概念进行厘清。松本在1993年出版的《禅思想的批判性研究》一书中,就对禅的传统中那些被认为是神圣不可动摇的观念进行了持续性的批判,特别是对所谓“禅”的概念本身。正如本书选录的“禅的含义”(the meaning of Zen)一文中所表明的,松本指出“如果禅(或者禅定的实践)意味着终止一切概念思想,那么样的思想就是对佛教本身的否定”。同样,�谷也在1992年出版的《道元和佛教》一书中,对曹洞宗内部有关其祖师道元的理解展开了强烈的批判。�谷认为,道元对本觉论的批判是理解他思想的关键,而道元的批判主要的并不是体现在标准的75卷本《正法眼藏》中,而是在他身后被汇编完成的,旨在取代75卷本的12卷本《正法眼藏》中。斯蒂芬・海茵(Steven Heine)在他的论文《批判佛教与道元的(正法眼藏):关于75卷本与12卷本之争》中,详细考察了这一证据。海茵发现,不同宗派和学术诠释所偏重的方法总是与当代的社会关注纠缠在一起,因此使一种方法绝对化是非常困难的。他主张在学术言谈与辩护性言谈(apologetic discourse)之间的界限尚不分明的情况下,同时应用历史、语言、哲学和伦理学的方法。 第二部分的最后四篇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评价批判佛教的价值。格里高瑞的《批判佛教真是批判的吗?》,以宗密的思想作为研究范例,以期说明批判佛教对“真佛教”的探究本身是否预设了某种诸如佛教的本质之类的界论观念,因此成为其自身批判的对象。格里高瑞更倾向于把佛教看成为“一系列复杂因缘变化下的产物”。他在宗密思想中找寻的,并非是关于他的思想是否为“真佛教”,而是旨在揭示这种思想赖以产生的原因与条件。与金的结论相似,格里高瑞认为,佛性论的思想可以理解为社会变化的积极推动力,他发现宗密的本觉学说并没有与语言的超越论相关联,而恰恰是强调了语言的意义,以回应般若传统对语言更加激烈的批评。 正如上文所说,�谷和松本思想中最有趣的方面是他们不为狭隘的佛教学范围所限,而积极回应当今各种思想和道德问题。或许正是因为这样,他们的思想才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不同学者的强烈反应。这一反响在林镇国的《形上学、苦难与欢娱的佛教》一文中获得了极好的证明。在该文中,林镇国应用海德格尔。阿多诺、德里达、哈贝马斯以及更早的发生在近代中国的“批判佛教”范例,去解释现代性计划与后现代之间的冲突,指出一条走出场所和批判佛教对立之路。在《界论思想与佛学研究的新近趋势》一文中,�谷和松本的老师,关于如来藏传统研究的重要学者高崎直道,根据佛教的传统对界论观念进行了思想的概述,同时他也思考了批判佛教的方法在现行佛学研究中的作用。京都大学的末木文美士是近几年来已经对挎谷和松本的批判作出回应的学者之一,他的文章《批判佛教的再考察》,对所涉及的许多问题和他对这一争论的看法,都提出了有价值的评论。最后他反思了佛教学术在文化批判中的作用。 �谷和松本批判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与社会批判相联系。第三部分“社会批判”,提供了四篇直接处理这一问题的论文。�谷的《论社会歧视的意识形态背景》一文最初发表在部落解放中心,当时曹洞宗内部正处在由于长期体制性歧视而导致的骚乱中。�谷批判了曹洞宗的宣教者利用佛教本党和业力的学说,去为社会不平等进行辩护。如果肯定因果和业力学说是批判佛教的主要目标,这是否意味着社会不公正可以,或者说必须被理解为个人过去业障的不可避免的结果吗?�谷认为,个人对业的理解或经验与权威性地利用业力作为意识形态而默认社会不平等的“现状”之间,完全是不同的两回事。松本在他的文章《佛教和神:反对日本主义的考察》中,批判了那些鼓吹极端日本种族主义者,这包括像川端康成、梅原猛这样的名人,因为他们把日本文化的辉煌与“国体之本义”的军国主义联系起来。松本还在三岛由纪夫最后作品中看到了类似于瑜伽论式的主题,他发现三岛由纪夫已经由文学理智主义的理性世界走进了一个纯粹行动的――无疑这是导致他死亡的――世界,因为“纯粹的日本主义必然是死亡的哲学”。 在鼓吹日本种族中心主义和日本文化沙文主义中,日本知识界所起的作用近来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研究。正如上文所说,挎谷特别指出,本党论为这种思想倾向提供了意识形态的背景。在《天台本党思想与日本民族中心主义转向》一文中,哈比托(Ruben Habito)让我们注意到大量中世纪的文献。正如田村芳朗发现了本党论的流行,黑田俊雄讨论了本党思想对权力结构的支持,哈比托重述了这些观念,并发现本党思想对现实世界不加分别地全盘肯定导致了“反向的哥白尼式的革命”,从而把日本看作宇宙的中心,而不再是佛教史上相对于印度而言的边地;把日本视为享有福祉,将成为众神庇估和“天照(Amaterasu)子民的永恒国度”,而并非陷于佛教所谓的末法时代(mappo)。本书的最后一篇文章是松本的《(法华经)与日本文化》。该文继续讨论日本文化沙文主义,并挑战了这样一种观念,即认为《法华经》的思想充满了一种和谐的包容主义(harmonious incusivism)。松本认为,《法华经》指示的是一条大乘佛教的不共法,因此完全是与那种归于其上的所谓和谐的意识形态相对立的。松本还考察了《法华经》语境中所谓供养宝塔的问题,指出“供养宝塔只是对佛陀神迹的崇拜。这是把一种梵我的观念符号化了”。他认为,这恰恰是与佛教缘起无我和《法华经》的思想相对立的。在最后反思到“界论”的观念是如何渗透到《法华经》当中,并影响到对日本文化的解释时,松本批评了这样一种观点,即认为日本文化的独特性源于神秘的天人合一观念。他说:“日本人井不总是处在由花树群星围绕下的神秘状态之中,我们也不是素食的人类。使我们成其为独特民族的原因,正如西方人之所以成为西方人,在于我们能够思考。”
  • 汉化佛教与佛寺

    作者:白化文

    《汉化佛教与佛寺》讲述了:“大家小书”的开本不大,读者可以揣进衣兜里,随时随地掏出来读上几页。在路边等人的时候、在排队买戏票的时候,在车上、在公园里,都可以读。这样的读者多了,会为社会增添一些文化的色彩和学习的气氛,岂不是一件好事吗?
  • 神学讲演录

    作者:[古罗马]纳西盎的格列高利

    《神学讲演录》收录了纳西盎的格列高利最著名的演讲,均为传世之作。第一篇讨论研究神学研究的态度;第二篇讨论上帝观;第三与第四篇讨论圣子与圣父的关系;第五篇讨论圣灵的位格。本书还收录了其他八篇演讲和两封书信,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神学思想的一致性。这些演讲录既有娓娓道来的说理,又有汹涌澎湃的激情,展示了内在的灵性经验。
  • The Imitation of Christ

    作者:Thomas à Kempis

    This classic, second only to the Bible for religious instruction and inspiration, has brought understanding and comfort to millions for centuries. Written in a candid and conversational style, the topics include liberation from worldly inclinations, preparation and consolations of prayer, and the place of eucharistic communion in a devout life.
  • 道德自我性的基础

    作者:[美]安德鲁·J.德洛里奥 著

    在麦金太尔的巨大影响下,美德伦理学在西方已经流行了二十余载,研究著作大量涌现,而中国美德伦理学者手中的资源却依然非常有限。在复兴美德伦理学的进程中,阿奎那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和堪称包罗万象的论域成为西方学界关注的一个焦点,近年来对阿奎那思想的重视和重新解读无疑与美德伦理学在西方的回归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本书是对阿奎纳美德概念的系统研究,无疑可以填补国内对这位“天使博士”缺乏了解和重视的缺憾;同时本书最后一章将阿奎那的美德伦理思想置于当今西方美德伦理学的语境中进行审视,联系了诸多美德伦理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对于国内学人了解西方美德伦理学的发展动向也大有裨益。另外,作者还在专门为中译本写作的序言中,提到了阿奎纳对于复兴我国儒家传统可能具有的借鉴意义。
  • 室利·罗摩克里希那言行录

    作者:(印)格塔原

    室利·罗摩克里希那(1836-1886)出生于孟加拉乡下的一个小村庄。他几乎没有受过任何值得提起的教育,但他有着惊人的记忆,对大自然的荣耀有着激烈的敏感。他的思想与灵性问题强烈地结合在一起。十八岁的时候,他的哥哥把他带到一百英里远的加尔各答,此后他们在加尔各答北部市郊的达克希什瓦定居,就住在一座新建立的,用来供奉神圣母亲卡利女神的神庙里。室利·罗摩克里希那在那里开始了对神的追求。十二年以来,他实践了各种通往神的神秘道路,经历了印度教经典所写的难以置信的神秘状态,也在基督教和穆斯林里面实践了通往神的道路。最后,他宣称了一个伟大的真理:“有多少宗教,就有多少通往神的道路。” 在他逗留于世的最后五年里,很多知识分子和年轻人都聚集在他的周围。摩亨佐纳特·格塔(“M”是他的名字的缩写)用孟加拉语几乎完全准确地记录了与师父的谈话,还生动地描绘了室利·罗摩克里希那出现的情形,并以‘Sri Ramakrishna Kathamrita’(《 室利·罗摩克里希那喜乐之言》)的书名分五卷出版。1940年间,此书被美国纽约的罗摩克里希那-维帷卡南达中心的主管斯瓦米·尼哈拉南达译成英语。读者面前的这部作品是精简本的中文译本。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在他的《室利·罗摩克里希那传记》中,把他形容为新印度的先知:“此人达到了三亿印度人两千多年来灵性生活的顶峰……” 著名作家奥尔德斯·赫胥黎在《室利·罗摩克里希那福音》序言中写道:“‘M’创作了一本独一无二的书,只要我的知识还力所能及,就应该归在圣徒言行录的文献里。” 海得拉巴奥斯玛尼亚大学的英语教授M. 希瓦罗摩克里希那就《室利·罗摩克里希那福音》一书写道:“《室利·罗摩克里希那福音》上所包含师父的信息已经涉及了人类普世经典的各个维度。师父的福音是活的宗教。它是实践的道德标准、实验的心理学,困惑者的指引,难以置信的内在精神世界的精确地图。更重要的是,它是一场出吸引人的戏剧,充满着欢乐的气氛和难以抑制的乐趣。” 室利·罗摩克里希那的言语并非理智的产物;它们都植根于体验。因此,正如斯瓦米·尼哈拉南达所说:“它们已经在他的出生地印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欧洲的专家在他的言语里找到了普遍真理的钟声。” 非常令人振奋的是,王志成教授和梁燕敏小姐承担了这本受到普遍赞誉的书精简本的中文翻译工作。正如数千年前的佛陀为中国带来爱与和平的信息一样,我确信中国的读者会在此书中找到灵感和平静的奇妙源头,以至可以对普遍的宗教有更好的了解。 在此,祝贺王志成教授和梁燕敏小姐将此书翻译成中文并出版。 罗摩克里希那修道院 斯瓦米·沙马拉纳南达
  • 道教生死学

    作者:郑志明

    《道教:生死学》认为道教本质上是一种重视人体生死的宗教,重视生命的养生与送死,特别重视身体的修炼。道都庞大的教义体系是离不开与生死学的关系,要求真实面对生死的课题,是以人体作为媒介,发展出满足民众精神需求的特殊宗教形式。道教对生命的关怀是经过长期的理论与经验的累积,有著丰富人体修道的神学体系,重视人在天地宇宙中的精神地位,是落实在身体的锻炼功法上,大谈养生与送死之道,肯定生命经由修养可以达到精神不死的境界,认为人体能以长寿的养生工夫,契入到道的长生境界,完成了人体与道的合一愿望。
  • 佛教的精神与特色

    作者:林世敏

  • 对话经

    作者:[印] 雷蒙·潘尼卡

    《对话经:诸宗教的相遇》是作者经历半个世纪的反思和实践后就宗教间关系问题进行的系统阐发。在书中,雷蒙·潘尼卡论述了宗教对话的理论性问题,将宗教对话的特征做了全面梳理。具体内容包括宗教对话的必要性、宗教对话的开放性、宗教对话的语言性、宗教对话的政治性、宗教对话的整体性等。 跨文化对话先驱潘尼卡在《对话经》中从宗教哲学的维度揭示了对话具有的九个特征,即必要性、开放性、内在性、语言性、政治性、神秘性、宗教性、整体性和未完成性,再一次展示了不同的文化及信仰间如何相处这一重大问题。当今人类信仰共同体正在走向彼此关联的时代,隔离、对峙和冲突无法解决问题,只有对话才是中道。长期致力于翻译和研究潘尼卡著作的王志成教授在释论中对潘尼卡的对话思想进行了精彩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当今各种对话中存在的问题。
  • 神的心灵

    作者:保罗•戴维斯(Paul Davies)

    神的心灵,ISBN:9787209057707,作者:(美)保罗·戴维斯 著,王祖哲 译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上下册)

    作者:圆瑛法师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全两册),ISBN:9787802545175,作者:圆瑛 著,明旸 校
  • 佛学概论

    作者:弘学

    《佛学概论(第3版)》以通俗化、大众化的笔调,条理分明、提纲挈领地讲解了佛、法、僧三宝以及佛法和佛学的意义,借助于丰富的原始史料,结合佛教各家学说,纵以时间为经,横以史实为纬,对印度和中国佛教的源流及流派、佛教的主要典籍和译经事业,以及四圣谛、三科、五位百法等佛教教义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并结合现代科学、哲学知识对佛教世界观及业力因果说进行了批判性考察,其间还有对近代佛学学者有代表性的观点的中肯评价。此次第三次修订,又增补了第十章第四节《修道论》和第五节《解脱论》共一万多字,并相应地把该章章名《业力因果说》改为了《业务因果说及修道解脱论》,使这本《佛学概论》更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