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宗教
-
佛教哲学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文科大学生、研究生 了解宗教而编写的侧重于知识性和 学术性的读物。书中选出佛教探讨 的主要哲学问题,分别叙述其基本 内容、源流演变,勾勒出佛教哲学 的发展轨迹和传统体系。书中除介 绍了佛教哲学的构成、流派、历史 和著作外,主要从佛教的人生论、 宇宙论和认识论三方面揭示了佛教 哲学的内涵,并总结了其理论思维 的经验教训,从而为广大读者把握 佛教的根本思想宗旨提供了可靠的 知识、导向和途径。 -
无形的宗教
本书是西方学术界公认的关于宗教与现代社会问题的权威著述,其主要论点是:在现代社会中,宗教已从“有形宗教”即以教会为制度基础的信仰体制转化为以个人虔信为基础的“无形宗教”。卢克曼的宗旨是要建立一种与韦伯的“失魅”命题以及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社会”理论截然不同的现代性学说。 -
神人类讲座
该书指出西方人类意识中的重大转变和深刻的危机已经开始,其明显的标志是悲观主义观点的发展和成功。在作者看来,西方人类将接受真正宗教的肯定的启示:对上帝的信仰和对人的信仰奖在统一完满的和完整的神人类真理中获得一致。他超越教父的传统,并以这种超越构志独特的俄罗斯东正教传统。该书尽管探讨的主要是神学主题,但其都是在哲学的背景下展开;其所处理的问题归要结蒂是关于人的基本善,而人类在现时代的这些问题方面似乎更加糟糕,因此它具有更加深远的普遍意义。 -
圣经历史哲学(上下)
《圣经历史哲学(套装上下卷)》是入选中国出版集团“中国文库”的《基督教哲学1500年》的后续,它把基督教哲学的核心和基础归结为圣经哲学,深入讨论了圣经中启示与历史、拯救史与世界史、历史与真理的关系。在批判总结圣经批评各派学说的基础上,《圣经历史哲学(套装上下卷)》使用宗教学理论、哲学解释和跨学科研究的方法,广泛吸收哲学、神学、历史学、语文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领域的新知识,对圣经全书做了系统梳理,对《创世记》、《申命记》、《以赛亚书》和福音书、《罗马书》、《启示录》等经书结构和疑难的解释,尤其有新意。 -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ISBN:9787100070591,作者:(法)爱弥尔·涂尔干 著 -
科学.宗教.哲学-西方哲学中科学与宗教两种思维方式研究
叶秀山先生积几十年哲学研究功力,形成此学术研究的成果结晶,可谓呕心沥血。该书的核心任务是要在哲学视野下,或者说是从哲学的角度,去研究科学与宗教向哲学提出的问题,以及哲学分别与宗教、科学的关系的问题。全书充满了对哲学、宗教和科学中许多重要概念的创造性运用和建设性解读,推理严谨,环环相扣,前后呼应,一而贯之,无异于向当今学人奉献的一部精神和智慧的大餐。 -
犹太哲人与启蒙
本文集收入施特劳斯在二十至三十年代的文章,文本均依据Heinrich Meier所编《施特劳斯著作集》(尤其卷二第二部分),但凡有英译者则多参照英译,并悉数采纳英译注释(凡文前有“题解”者,均编译自英译本注释)。 我们不会觉得,一个中国人如果成为一个哲人会有什么身份问题,但一个犹太人如果要成为哲人就会有问题,因为,犹太人与犹太教徒是一回事,而哲学与宗教有天然的对抗性。对犹太学人来说,既是犹太人又是哲人一直都是一个生存性的悖论。解决这一悖论端赖于犹太教与哲学是否可能融合无间。对于施特劳斯这个犹太人来说,这一问题无疑是切身的。在早年的学术报告“柯亨与迈蒙尼德”(见本书)中,施特劳斯说过,一个犹太人如果研习哲学,无异于在接受启蒙;由于犹太人信奉的宗教与哲学天然带有的启蒙性质无法通融,一个犹太人没可能同时是个理性主义者和犹太教徒。犹太教是一种民族一国家性宗教,而非普适性的宗教(比如佛教),哲学与任何宗教都有冲突,犹太教与希腊哲学的冲突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如今,犹太教哲人还在思考这一冲突,这对我们思考中国儒教与西方哲学的关系有什么启发?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学人已经受过了相当彻底的现代启蒙洗礼,对我们来说,启蒙哲学与儒教传统是否可能通融,恐怕同样是内在的生存性问题。 编者说明(刘小枫) 二十年代 1 答法兰克福小组的原则之言(1923 卢白羽 张缨 译) 2 评“犹太复国主义和反闪族主义”讨论(1923 张缨 译) 3 诺焘的犹太复国主义(1923 张缨 译) 4 拉伽德评传(1924 张缨译) 5 犹太复国主义与正统(1924 卢白羽 译) 6 犹太复国主义之源(1924 卢白羽 译) 7 评温伯格的批评(1925 张缨译) 8 武装的教会(1925 张缨译) 9 评弗洛伊德《一个幻觉的未来》(1928 王今一 译 李致远 校)补一段题解 10 论政治犹太复国主义的意识形态(1929 卢白羽 译) 11 罗森茨威格与犹太教学术研究院(1929 张缨 译) 三十年代 12 柯亨与迈蒙尼德(1931李秋零 译) 13 简评迈蒙尼德和阿尔法拉比的政治学(1936 程志敏 译) 14 神意学说在迈蒙尼德作品中的位置(1937 张缨 译) 15 阿布拉瓦内的哲学趋向和政治教诲(1937 余慧元 译 李致远 校) 16 评阿布拉瓦内对王政的批判(1937 卢白羽 译) 四十年代 17 就犹太人问题对轴心国的再教育(1943 何祥迪 译) 五十年代 18 序胡锡克《哲学论著集》(1952张缨 译) 19 论《创世记》的解释(1957 张缨 译) 20 致编者的信:以色列国家(1957 张缨 译) 21 弗洛伊德论摩西与一神教(1958 李致远 译) 22 一段未宣读的开场白(1959 张缨 译) 六十年代 23 追忆阿容松点滴(1961 张缨 译) 24 为什么我们仍然是犹太人(1962李春长 译) 附录 克雷默 / 斯忒恩 湃恩斯谈施特劳斯与《迷途指津》的英译(刘妮 译 张缨 校) -
俄罗斯宗教哲学
人不是外部的自己,而是具有无限深度的精神世界;世界不是经验事实,而是走向完整真理的道路;真理不是抽象观念,而是人生自由的实现;自由不是人在必然性中的选择,而是人向往无限可能性的权利;哲学不是对客观现实的理性反思,而是人在世界上追求真理和自由之努力的思想表达---这就是俄罗斯宗教哲学的精神旨趣。俄罗斯宗教哲学思想深邃,著作浩繁,本书是作者对俄罗斯宗教哲学的肤浅研究。 俄罗斯宗教哲学的一般哲学意义在于,它提供了独特的思维角度和方式,使无论是否信基督教的所有人都可能得到一定启发,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人文性。第二,完整性,第三,理想性。 -
方立天文集 第4卷 佛教哲学
在各种宗教中,佛教的宗教哲学内涵最为丰富多彩。本卷简要地论述了佛教哲学的构成和流派、历史演变以及重要著作,并就佛教哲学的人生价值观、宇宙要素论、宇宙结构论、宇宙生成论以及本体论、认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探讨和阐述,以此凸现佛教哲学体系的总体思想风貌和理论特质。全书还阐释了佛教的“空”、“平等”、“慈悲”等重要哲学范畴,并对儒、佛的人生哲学以及中、印佛教思维方式的不同特点作了比较,最后还讨论了中国佛教哲学的现代价值,以助于加深对中国佛教哲学的整体认识。 -
佛性与般若(上、下)
《牟宗三文集·佛性与般若(套装上下册)》内容简介:吉林出版集团筹划的《牟宗三文集》即将印行之届,电邀我写一篇序。电话中,我告诉联系的编辑,(关于)牟先生的事,在我,是第一位。故虽恰逢忙头,仍乐于允命。此“序”,当对了解牟先生提供一个总体观始能相应。唯距印行的时间极为急促,只能勉力而为。 牟先生八十大寿时尝云:他从大学读书以来。六十年只做一件事,是即“反省中华民族之生命,以重开中国哲学的途径”。牟先生亦尝手书示我:“吾一生无长。只是一个学思生命之发展。”时年,牟老师八十五岁。越二年,牟先生逝。我寝馈牟学三十年,尚可言有感受,又经反复慎思,自感“典范的学思生命和哲学创造”这句话确可以概括牟先生的一生努力和贡献,亦未曾失上揭牟先生自我概括之意蕴。唯此“典范”和“创造”是在历时弥久的反儒反传统中,在中国文化和儒学大厦被倾倒毁弃中,在牟先生判之为中华民族“最倒霉的时代”、国族历史“大患难”的时代、中国文化“大危疑的时代”。“争剥以复”成就的,故而有“创业垂统”的意义。唯其是“创造”,故而是“创业”;唯其是“典范”,故而能“垂统”。乃以“创业垂统:典范的学思生命和哲学创造”敬以为题,序吉林版《牟宗三文集》。 -
太上感应篇
《太上感应篇(讲记)》内容简介:清朝末年,印光大师住锡普陀山时,定海知县曾礼请大师讲经弘法,大师因语言隔阂之故,于是派一位法师去讲《文昌帝君阴骘文》。大师不讲佛经,而讲一般的世间善书,这是用心良苦。“圆人说法,无法不圆。”佛法与世法的分别在于心,不在于法,法本身没有世间与出世间之分。若吾人心中有妄想、分别、执著,一切法都是世间法,即使学《大方广佛华严经》也是世间法。何以故?不出三界。若离妄想、分别、执著,一切法皆是了生死、出三界之法,无一法而非佛法。 -
道教
本书是当代中国著名道家道教研究者刘笑敢教授为了西方读者介绍东方智慧而用英文撰写的,现翻译为中文。全书全面而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道家和道教的智慧,对中文读者也不失为一本认识道家和道教的入门书。 -
从神创到虚拟
人类的大脑是封闭的,里面的思想充满神秘。而人类之所以成其为人类,只因我们有智慧。语言和发达的大脑,我们会思考。不同时代里人们的不同思想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思想是有力的工具,它的历史需要澄澈地思考。本书以时间为线索,从史前遗迹到赛博空间,讲述了从古至今人类思想发展变化的历史,涉及哲学、宗教、伦理学和精神领域,用一种世界性的、互动的、整体的眼光重新看待每一个历史阶段人们的精神特征。 -
道德论集
《道德论集》是奥古斯丁神学思想在伦理上的表达,是奥古斯丁最重要的伦理学著作之一。本书收录了九篇文章,分别讨论自制、婚姻的益处,寡居和贞洁,说谎的伦理,灵性与肉体的高低互补关系,死者礼仪中真正展现的信心等。借着九篇不同主题的文章,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奥古斯丁的伦理思想和神学洞见。 从这些论著中,可以看到基督教即使在获罗马帝国承认其合法性后,在信徒生活上仍然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奥古斯丁的这些不同文章是对于种种问题的回应,包括说谎、自制、贞洁、如何料理死者等看似简单,但无一不关涉基督信仰的“大事”。 -
印度哲学祛魅-牛津通识读本
《印度哲学祛魅》由伦敦国王学院神学与宗教研究系佛学高级讲师休•汉密尔顿撰写,力图阐明印度思想中强烈的理性传统,捕捉印度思想中蕴含的深奥智慧。印度语言文学博士后湛如作序推荐。 直至近来,人们仍然存有一种印象,认为印度“神秘”而西方“理性”。本书力图阐明的是,印度思想中事实上具有强烈的理性传统。从印度哲学活动的最初阶段开始,休•汉密尔顿叙述哲学辩论如何发展、演进为众多的思想流派,并且分析了其中的原因。通过突出印度哲学的关键特征,作者描述了印度的伟大思想家们如何以各种方式解释现实世界的本质。 -
Choose Life
The table of contents of this book will tell the reader, at a glance, that the book covers a wide range of topics. These topics have entered into the dialogue because they are matters of personal concern to the two participants. The dialogue is now being published as a book in the hope that the same topics will prove to be matters of general concern fot the authors` contemporaries in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 in Japan and elsewhere. Contents: 1. The basic human being 2. The environment 3. The intellect 4. Health and welfare 5. Man as the social animal 6. The second half of this century 7. Arms and war 8. Choosing a political system 9. One world 10.The nature of things 11.Roles religion plays 12.Good and evil -
接触
我们不是孤单一人隔绝尘世地生活。即使是在山中修行的隐士,也和周遭的一切相互关联,比如森林、飞鸟等山中的动物、植物,当然还有大地和天空。我们在和外界的沟通中自然会产生快乐与痛苦。许多人发现他们与外界的沟通给他们带来无尽的烦恼。许多人不断地为此求索,寻找答案,期望能生活得更平静、更有价值。其实这一人生的答案就潜藏在我们每个人对于和外界所建立的关系的理解中,如何能将这种无法切断的关系变得和谐、美满,正是我们要寻找的人生答案。 -
中世纪的心灵之旅
波纳文图拉描述了人的心灵向上帝上升的六个阶段。人的心灵有六种能力,即感觉、想象、知性、理性、悟性,以及心灵的顶峰,即良心的闪现。对这种能力的描述相应于心灵向上帝上升的六个不同的层次。“因此,依照上升至上帝的六个阶段,我们灵魂诸官能的阶段也有六,即感觉、想象、知性、理性,悟性以及心灵的顶峰或神性的火花,通过它们我们由最底部攀升至最高点,由外部深入到最里面,由暂时抵达永恒。这些官能根植于我们的本性中,后为罪恶所扭曲,又为恩典所改造,为正义所净化,为知识所陶冶,为智慧所完美。”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