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宗教
-
探寻西藏的心灵
本书所展现的是意大利著名藏学家图齐的生命和学术,以及他求索西藏心灵的藏学研究活动。图齐不仅是个学养深厚的学者,更是一位融学术研究于性灵陶冶之中的行者。鉴于国内学界对图齐了解的有限性,于是将介绍图齐生平和学术活动的相关文章汇集成册并译为中文出版,以飧国内同好之举。 -
Buddhist Warfare
It is a well-known fact that the first of all the commandments of the Buddhist creed is “Thou shalt not kill” but Chinese books contain various passages relating to Buddhist monks who freely indulged in carnage and butchery and took an active part in military expeditions of every description, thus leaving no room for doubt that warfare was an integrate part of their religious profession for centuries. —J. J. M. de Groot, 1891 -
Buddhism and Islam on the Silk Road
Elverskog has produced, for the very first time, a detailed account of the long-term interaction of Buddhism and Islam that should be welcomed by all students of Eurasian history. His approach to this issue is informed, balanced, and insightful. He understands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recognize the diversity within both religions, and that their encounters were not clashes between monolithic belief systems. Their relationship ran the gamut between religious violence and fanaticism to cultural exchange and tolerance.—Thomas T. Allsen, author of The Royal Hunt in Eurasian History This is the most thorough treatment I have seen of the histor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Buddhism and Islam. Elverskog skillfully and often entertainingly corrects many longstanding stereotypes about both religions, and richly demonstrates the complexity of their historical interaction with each other. This book is thoughtful, its arguments well supported, and its style very accessible. —Richard Foltz, author of Religions of the Silk Road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the meeting of Buddhism and Islam is most often imagined as one of violent confrontation. Indeed, the Taliban's destruction of the Bamiyan Buddhas in 2001 seemed not only to reenact the infamous Muslim destruction of Nalanda monastery in the thirteenth century but also to reaffirm the stereotypes of Buddhism as a peaceful, rational philosophy and Islam as an inherently violent and irrational religion. But if Buddhist-Muslim history was simply repeated instances of Muslim militants attacking representations of the Buddha, how had the Bamiyan Buddha statues survived thirteen hundred years of Muslim rule? Buddhism and Islam on the Silk Road demonstrates that the history of Buddhist-Muslim interaction is much richer and more complex than many assume. This groundbreaking book covers Inner Asia from the eighth century through the Mongol empire and to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By exploring the meetings between Buddhists and Muslims along the Silk Road from Iran to China over more than a millennium, Johan Elverskog reveals that this long encounter was actually one of profound cross-cultural exchange in which two religious traditions were not only enriched but transformed in many ways. -
中国中古时期的宗教与医疗
《生命医疗史系列:中国中古时期的宗教与医疗》所收录的17篇论文中可以得到解答了:中国的政治由大一统的格局走向分裂与多元。而在宗教方面,新兴的本土道教和外来的佛教逐渐茁壮长大,传统的巫觋信仰则大力推动厉鬼崇拜,并广设祠庙与神像的现象。 -
白莲教与宋元下层社会
《白莲教与宋元下层社会》对白莲教的源流、教义及其在宋元时期的发展情况作了全面的论述,尤其注重论述其与下层社会的种种关系,注重白莲教之成为民间反叛运动组织工具的过程的阐论,注重宋元时期的白莲教与当时其他民间宗教如弥勒信仰和摩尼教之关系的剖析,厘清了白莲教在宋元时期的真实情形。 《白莲教与宋元下层社会》不仅研究白莲教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教义、教理的演变和结果,而且注重这种变化着的教义、教理向下层社会渗透后经下层社会改造所发生的质的变异过程,从纯宗教性的社团到民间反叛运动的组织形式。 -
中国之旅行家 摩尼教流行中国考
《中国之旅行家》为冯承钧第一本翻译作品(1925),简介张骞、法显、惠生、玄奘、郑和等人事迹。有冯承钧的“编译之缘起及旨趣”。 《摩尼教流行中国考》罗列中国古书中关于摩尼教的记载,考察该教在中国的流行情况。此书中译本是原书的后半部分,其前半部分是摩尼教残经的疏释,没有翻译。书后附:《老子胡化经》。 -
道教简史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深深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广泛吸收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鲁迅先生认为“中国根柢全在道教”。 本书分十四章,以时间为序,介绍了道教出现的基础和背景,探讨了从汉至清道教的发展变化及各时期的特点,简明扼要地勾勒了中国道教的发展历史,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其中,作者对道家与道教的关系、道教起源等诸多问题有独到的见解,资料详尽,有理有据,极具说服力。 -
重拾教父传统
在当今很多基督新教群体中,古代教父的传统被丢弃或边缘化的现象非 常普遍。由D.H.威廉姆斯编著的《重拾教父传统》指出,宗 教改革所倡导的“唯独圣经”原则并不是对教会传统的抛弃。其实,无论从 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神 学的角度,圣经的使用和教会传统之间都存在内在的关联。当代的基督教若 想持守正统教义,就 不能仅仅诉诸圣经或圣灵对个人的指引,同时还必须重拾早期教会的解释传 统。《重拾教父传统》的历史与神 学研究十分扎实,对于构筑福音派与教会传统之间的桥梁具有重要的意义。 -
景风梵声
《景风梵声(中古宗教之诸相)》,虽然不少主题在学科之内有了一些变化,如中国景教史、中国佛教史等都在近年有一些进步,或许在一些细节上可以修正我的看法。但总的来说,一些文章中提出的具体问题和论点在当今中国学术界并没有受到决定性的挑战,如高昌景教的研究、如后妃出家问题、如道宣与江南佛教的研究,这使得《景风梵声(中古宗教之诸相)》的刊布有了新的意义,即读者可以在一本书之中很轻易地读到一些尚有学术旨趣的文章,可以省去翻检海内外诸多刊物之辛劳。 -
世界历史上的宗教
人类文明起源初期个人和群体就通过宗教来过集体生活和凝结集体主义意义。《世界历史上的宗教》作者John C. Super和Briane K. Turley解释了过去和现在的人类经验,研究宗教的价值,通过探索这一点,他们认为宗教元素是文化和政治影响历史的最好动力。在这一总体框架内,John C. Super和Briane K. Turley借助三个主题来探讨他们对历史上的宗教认识:(1)正式和非正式的宗教信仰之间的关系,这些变化是如何在历史中演变的,以及它们是如何在不同的文化中反映出来;(2)教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从宗教神权统治到对宗教的镇压;(3)人类持续的寻找精神的肯定,以及随之而来宗教信仰核心的分裂进而产生新的信仰。 -
天主实义今注
《天主实义》是一本由明代来华耶稣会士利玛窦(Matteo Ricci)用中文写就的对话体著作,它的出现影响了方以智、黄宗羲、戴震等明清思想家。在中国的三教之外,它开辟了第四教:儒家一神论。本书特点在于:前半部分分析《天主实义》的文献来源及成书过程,并解释说明构成《天主实义》的利玛窦与士大夫之间的对话。后半部分主体是基于不同版本的《天主实义》校勘本,并加入大量注释解释此书成书的思想背景,即西方经院哲学和中国宋明理学。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天主实义》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它在四百年前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如今仍不乏借鉴价值。 -
上帝的代言人
《上帝的代言人》内容简介: 汉密尔顿以丰富深厚的古典学知识阐述了希伯来的先知、上帝的代言人摩西、阿摩司、何西阿等人的言行与思想,对有关上帝的传说提出了创造性的视角和洞见,并提供了不同的历史背景。 -
宗教美国,世俗欧洲?
宗教在欧、美的处境为何如此殊异? 现代性是否必然携手世俗化? 宗教是问题,还是解决问题的资源? 齐名韦伯、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巨擘彼得·伯格 领衔 三位顶尖学者提出对错综复杂的宗教/世俗欧洲之谜的全新解读 从“世俗化”到“去世俗化”——宗教社会学理论范式转型后的重要著作 对于20世纪末世界版图上宗教环境的剧变:与欧洲迥然不同的美国宗教生活、基督教在南半球的快速发展、伊斯兰教在全球事务中的作用凸显等,“世俗化”理论已不再具有解释力。宗教的话题经过长久的沉寂,重新回到公共讨论和社会科学研究中来。 本书引入与美国情境的详细对比视角,试图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欧洲当代宗教生活的特殊本质,重新厘定宗教与现代性二者之间的关系。三位作者的观点并非完全一致,讨论通过历史、智识传统、制度、宗教组织与社会差异的多维角度展开,涉及政教关系,司法、教育和福利体系,多元主义,阶级、族群、性别与初生代,多样现代性等重要议题。 这一欧、美之间的宗教比较研究,对于更具建设性的跨大西洋对话、政府决策都将大有裨益。经济、政治和社会研究领域的工作者、读者也会从中受益。 这本有说服力的书令人耳目一新,它清楚地揭露了很多被深信的世俗化理论的错误。欧洲因现代性和启蒙运动而变得正常和世俗的这一假设不再可靠,因为美国(以及其他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宗 教的活力显示了,欧洲的世俗化是可疑的,要求得到解释……一部丰富、发人深省的文章,描述了当代社会里为什么一洋之隔的两个大陆,在宗教层面的差别为何如此巨大。 ——英国《教会时报》(Church Times) 一部介绍该领域的杰出著述。读者会发现充足的统计资料、轶闻及理论,它们挑战我们之前所怀有的甚至颇为流行的对世俗化理论的假设。本书不提供宏大的解释或宽泛的相反理论;它更倾向于 培养复杂的疑惑,而非将读者置于让人释然的答案中。它无疑将引发读者就当代社会中的宗教角色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阅读。 ——《神学》(Theology) 此书虽小,但观点密集。论据架构得当,避免了直接滑入对复杂问题的简单结论……推荐! ——美国《选择》杂志(Choice) 一本有价值的书……让我们看见辩论的过程如何发生,历史发展如何遗留下一堆由来已久的智识上的、社会上的、政治上的沉积物,而这些沉积物圈定了一个社会里的宗教(公共的和私人的)位置。 ——《教会历史和宗教文化》(Church History and Religious Culture) 本书丰富的跨学科经验数据再次证明宗教问题不能孤立研究,各国历史流变、宗教认同以及社会和政治趋势构成了政治家和公民对这一问题的观点。 ——《现代信仰》(Modern Believing) 如果你曾经听过得克萨斯人谈论欧洲(特别是法国),或者德国人谈论美国(尤其是它的宗教),你就会知道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这本重要的著作,解释了“大问题”为何存在。 ——大卫·马丁(David Martin),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社会学教授 一旦全球化的视野表明欧洲的世俗化实属特例,从现代性的角度来解释欧洲的世俗性的旧理论就不成立了。本书将欧洲学者的“美国例外论”全盘推翻,认为特殊而需要解释的,并非美国蓬勃的宗教性,而是欧洲社会的极度世俗性。为何欧洲人相信成为现代的就必须是世俗的,以至于将原有的宗教都抛弃了?三位杰出的社会学家发声,为错综复杂的欧洲宗教/世俗之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读。 ——何塞·卡萨诺瓦(José Casanova),美国乔治城大学社会学教授 -
古希腊人的宗教生活
本书是讨论古希腊宗教的名作。所涉时代始自公元前8世纪,迄于公元5世纪,如此跨度决定了作者不是面面俱到,而需择要探讨希腊宗教的关键特征。在研究方法上,作者没有把希腊宗教作为抽象概念化的体系,而是通过对具体传世文本及出土文献的解读,为读者呈现泛希腊化宗教的同一性、各地宗教习俗的独特性、以及宗教的历史发展。 -
清初耶稣会士鲁日满常熟账本及灵修笔记研究
本书是比利时著名汉学家高华士(Noel Golvers)博士研究天主教传华史的一部力作,重现了17世纪耶稣会士鲁日满(Franois de Rotagemont,S.J.1624—1676)在中国的传教活动及生活状况。鲁日满于17世纪60年代末从比利时来到中国,一直以常熟为中心,在江南地区从事传教工作。本书的研究对象是作者新近发现的鲁日满在江南的私人账本,账本记录的时间从1674年10月到1675年5月,主要记录鲁日满的私人花费和部分收入。其中还有他个人的精神生活片断和一些传教观点等。高华士以其深厚的拉丁文素养,将这本账本翻译成英文,并用了七章的篇幅对它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从而详细描绘了这位传教士的具体生活和账本本身所折射的历史意义。这是一部极为详细的专题研究,深入揭示了西方传教士在明清时期中国的具体活动情况,同时,书中的专章对账本包含的经济意义的研究,也很大裨益于中国明清经济史的研究。 -
宗教与西方文化的兴起
《宗教与西方文化的兴起》以考察宗教与文化的关系为着重点,详尽地追溯了西方社会自罗马帝国的衰亡到文艺复兴这段上千年的历史,论述了其间各种基督教运动和基督教思想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对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变迁、城市国家的兴起、文化教育的发展等的创造性影响,从而阐明了,宗教是理解文化的关键,“甚至一种很明显地属于彼岸世界的,似乎是否定人类社会的所有价值和标准的宗教,也仍然会对文化产生刺激作用,并在社会变革运动中提供推动力”。 -
大唐西域记今译
《〈大唐西域记〉今译》中玄奘法师从小受佛门的熏陶,感慨如来讲法的祗园精舍未曾到过,成年后缅怀释迦的真迹,仰望佛首次说教的鹿野苑而一心向往。撩起衣裳,迈步庄严洁净的佛教发源地,这是他早巳蕴藏的平生愿望。正当敦厚朴实的风气向西方流布,顺从时令候气东归的季节,于贞观三年(疑是“元年”之误)手持锡杖登路启程了。依赖神明的保佑,才到达了不同风俗的异邦,经历重重艰危都化为平安;凭借如来的暗中帮助而跋涉了险阻可怕的道路,几乎是死里逃生。炎暑酷寒突然变化,历经辗转方才到达。 -
佛教与汉语史研究
数量不菲的日本古写本佛经,其价值不让于中国敦煌佛经写本,而国人难以寓目。作者梁晓虹,以深厚的训诂学功力,长期在日本从事汉语与佛经音义的研究。本书即以日本古写本佛经中的大量音义资料为基础,肯定其汉语研究方面的珍贵史料价值,并从《四分律音义》、《新译华严经音义》等古写本中收集资料,研究汉字、俗字、词汇双音化、同义复合词以及外来词汉化等的发展变化。同时,作者竭力推崇以无著道忠为代表的中古、近世日本僧人对汉语研究的贡献,强调“禅林句集”之类禅宗史料的研究价值。本书还分析了疑伪经的情况,并指出疑伪经在汉语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
耶路撒冷
本书为“汉译犹太文化名著丛书”之一,是著名哲学家摩西·门德尔松的力作。全书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概括了他的关于天赋人权的哲学思想,第二部分对宗教权利与犹太教作了深入的论述。本书内容丰富,论述透彻,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汉译犹太文化名著丛书”序一 “汉译犹太文化名著丛书”序二 门德尔松的生平与著作(代译序) 导言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中西文译名对照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