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宗教
-
中国民间宗教史(上下)
民间宗教属于下层文化系统的一个方面,但又与上层统治思想关联丝丝入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构成了千千万万底层群众的笃诚信仰,影响着各个地区的民风、民俗,下层民众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它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也起过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中世纪的宗教生活、政治生活发挥过重大影响。本书它上起汉代,下止清代。涉及流行于下层社会的数十种民间教派,举其要者如弥勒、摩尼教、白莲教、罗教、三一教、斋教、闻香教、八卦教、槐轩道等等。对其源流、组织嬗变、教义、教规,以及各教与社会政治之关系,皆一一指划钩沉。全书引证史料3000余条,其中多为从前或同代中外研究者未见之档案与宝卷。书中引证的官书、笔记、杂录以及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达300部。作者为写此书,前往四川、福建、河南、河北、山西诸省,做了大量的田野调查取证工作,倾注了10年的心血。这部书采用了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再现了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年来一个个地下宗教王国的真实面目。 -
基督教与民国知识分子
这是一部关于1922年年非基督教运动研究的理论专著,这场在一定程度上受西方近代启蒙运动影响的运动以不同晚清历史上传统士绅发起的“反洋教”运动的套态及运作方式出现,是一场相对理性的以世俗人文化反对宗教神文化的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延续,也是19世纪20午代中国民族丰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19世纪以来,随着进化论及科学、哲学的问世,一场以人文主义为宗旨的批判宗教神文化的运动在欧美勃然必起,中国的非基督教运动也续其流、衍其波,发展成一场全国规模的思想文化及政治运动。这场在一定程度上受西方近代启蒙运动影响的运动以不同晚清历史上传统士绅发起的“反洋教” 运动的套态及运作方式出现,是一场相对理性的以世俗人文化反对宗教神文化的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延续,也是19世纪20午代中国民族丰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基督教及其在华传教事业的评价,本书也有缕述。 -
四类英才
编辑推荐 本书是波斯有关文翰、诗歌、天文学和医学的重要著作,成书于1156-1157年。全书共分四章,每章有总论,后附十位学者轶事,内容翔实生动,是有关伊朗古代文史的重要参考文献,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内容推荐 该书是一部文人笔记。是作者根据其亲身经历和查访所得的资料记述文翰、诗歌、天文和医学四个方面的杰出人物(包括作者本人)的事迹和成就。全书分四章,书前有总序,每章各有论述有关学科的序言,说明当年这一学科的发展状况和从事这方面活动的基本要求。总序反映12世纪穆斯林世界对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看法。在总序后半部作者提出自己的见解,说应以“先圣信条和笔维系这个世界”。应该说内扎米·阿鲁兹依论述的这四种学问在中世纪的伊斯兰世界的确是显学。也就是说该书论述了12世纪以前伊斯兰世界文化发展的状况,反映了伊斯兰文明的一个重要侧面,即伊朗的文化成就。 -
人类的宗教
本书全面系统、广泛深入地探讨了史前或原始文化中的各种宗教、已经消亡但在西方留下痕迹的古代宗教,还有印度教、耆那教、佛教、锡克教、中国的古代宗教,尤其是道教与儒教,以及琐罗亚斯德教、神道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起源和发展、理论和实践、教义和教派、历史和现状。 -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第二册)
本收为全书第二册,即“年午时期”上卷,阐述阿拔斯王朝前期(公元750-847)百年内的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本书根据大量的原始资料,阐述了阿拉伯人和各族穆斯林学者,对波斯、印度、希腊、罗马的古籍进行大量的翻译和校勘、诠释,并结合伊斯兰教文化和阿拉伯文化做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为开创阿拉伯文化的鼎盛时期的光辉灿烂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书还着重阐述了奴隶阶级对文化的贡献。阿拔斯人重视女奴的教授,培养她们通晓各种学艺,尤其是文学诗词和歌舞弹唱。女奴来自文化高度发展的各邻近民族,女权在文学、艺术方面的贡献,远非阿拉伯自由妇女所能及,可以和男奴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贡献媲美。 -
中国佛教史(第一卷)
《中国佛教史(第1卷)》是第1卷中国佛教史,书中具体包括了:关于东汉明帝感梦遣使求法说、东汉末年佛教的流行和道教的创立、东汉时期汉译重要佛经剖析、支娄迦谶及其所传的大乘般若学等内容。 《中国佛教史(第1卷)》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
通往永恒的路
这是一套非同一般的世界历史。每本书中都充满了处于某一文化核心地位的奇特故事、神秘方式、愤怒的神灵以及幽灵的探求和魔力的象征;而这些,在绝大多数历史书籍中是看不到的。在人类开端时期,世界各地的人们是如何试图去解释生命、死亡、创世、爱情以及生活中的其他神秘现象的呢?书中的神话对于我们理解这些看法十分关键,它们既是想像与历史的交汇,睿智与经验的交汇,也是梦想与现实的交汇。简而言之,这里所讲述的是千百年来一直流传着的最为重要的故事,它们的生命力是如此之顽强,从而让人们久久难以忘怀。 -
大公教的形成
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欲了解基督教的本质,对基督教传统的了解就不可或缺。帕利坎(Pelikan 1923-2005)的五卷本《基督教传统》历时19年完成,被誉为20世纪英美神学的经典之作。 第一卷《大公教的形成》,涉及基督教的几乎全部教义在其早期历史中的源发。在形式上,作者基本以主题的方式铺展,而在思想上,则以大公信仰为全书的圭臬,藉以审定古代教父及著作家在教会和传统中的位置。阅读本书,读者可以全面而透彻地认识古代基督教思想的变化与更新、发展与成长。 -
千年菩提路
《千年菩提路:中国名寺高僧》历经八年、投资数千万精心打造而成,整个创作历程遍布98个城市,参访227座寺院,翻阅5851本书籍文献,足迹跨越58万公里。《千年菩提路:中国名寺高僧》立足于此,讲述了佛教在中国两千多年的传承和发展。那些历史上最经典的佛教圣地,那些深刻影响着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高僧大德,那些穿越千年至今依然震撼着我们的精彩瞬间,在这里一一呈现。 -
法兰西与圣心崇拜
本书探讨的是宗教意义这一课题,以新文化史的研究范式来取代传统的宗教史研究范式。作者先说明从传统宗教史领域到当今新文化史领域的转折过程,再叙述教堂的修建过程以及此一过程中法国社会的分裂及其缝合,其中不仅关系到法国社会内部的分化,也涉及国家改造方案,为读者揭示了圣心传奇故事的底蕴,以及与此相关的政治文化行为背后藏而不宣的心灵结构。作者所依据的材料极其丰富,包括报纸、杂志、音乐、宣传手册、书籍、戏剧作品与图像材料。尤其可喜的是,作者将材料以自己的口吻铺陈开来,使得读者有胜义迭出、深入浅出之感。 -
《旧约》中的民俗
《旧约中的民俗》共27章,第4章“大洪水”已经很长,但由于其中没有提到中国重要的洪水传说,故译者特地从三卷本里编译了一段有关内容,作为“附录一”放在正文后面,以资参考。此外,为了帮助读者阅读《旧约中的民俗》和核对《圣经》,译者尝试加了一些注释。《旧约中的民俗》据英文本翻译,书中有些地名、国名和民族称呼等留有旧时痕迹,未便改动。译文、注释如有错误和不妥之处,还望读者不吝指正。 -
中国陕甘宁青伊斯兰文化老照片
《中国陕甘宁青伊斯兰文化老照片:20世纪30年代美国传教士考察纪实》汇集了美国基督教新教圣公会传教士、中国内地传教会秘书长毕敬士先生在1933年和1936年两次赴中国西北一些省区的穆斯林聚集区传教、宣教同时考察中国穆斯林状况,了解他们生活、思想并试图掌握如何赢得穆斯林心灵以便让他们接受耶稣教导的旅途过程中摄下的真实照片。 -
古代世界的巫术
在古典时期,巫术活动无处不在,很多希腊人和罗马人都曾被指控施行巫术,但是长期以来学界却忽视了对于古代巫术的研究。《古代世界的巫术》在细致梳理前人对于古代巫术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回顾古希腊罗马的巫术活动,既对巫术、巫师等术语的源流进行了仔细考辨从而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在具体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深入浅出地呈现并分析了古人对于巫术所持的态度,从多个侧面揭示了巫术这一特殊文化现象在古代世界中所具有的深远影响。 -
古希腊-罗马文明
在这本《古希腊-罗马文明:历史和背景》中,杰弗斯就古希腊-罗马世界的方方面面为我们提供了一次见闻广博而又风景优美的观光。阅读本书,我们能够回溯至西方文明的源头,看到当时风云变幻的思潮涌动。 -
新约圣经背景注释
《新约圣经背景注释》和《旧约圣经背景注释》相辅相成,提供了新约经文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知识,涵盖从马太福音到启示录;《新约圣经背景注释》汇聚浓缩了丰富的专业知识,使得阅读新约的平信徒得以一窥堂奥,在丰富并深化你对圣经经卷的研读方面,是其他注释书难以望其项背的。 -
中国佛教史
本书为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近代教育家、佛教家蒋维乔居士在日本学者境野哲先生《支那佛教史纲》基础上撰写的著作,对民国以后的中国佛教研究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堪称经典。仍不失为一本了解中国佛教历史的基本读物。 -
希伯来与希腊思想比较
本书是希伯来与希腊思想比较的经典研究著作。作者从双方截然对立的差异的描述出发(宁静-运动),最终令人信服地阐述了这两大截然对立的文明是如何融会到共同的基础上并构建起西方的传统文明的。作者非常精到地选取了“语言”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利用第一手的古典语言文献的资料,通过大量的语言上的比较,深刻地阐述了两种文明在“思想模式”、“感性模式”、“时间与空间”、“数量与数字”、“历史与自然”、“物”等关键范式上的基于“宁静-运动”的差异,并且,在每一处地方都明确地指出,在这种差异之上的可能的相同或曰接铆之处。最终,作者把这两大文明融会进了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中,即它们事实上是对现实的两种可能的,而且是同等必然的反应。在这个意义上说,两大文明的思想是互补的;希腊人把现实描写为存在,希伯来人把现实描写为运动。作者通篇以我们欧洲人(希腊人)自称,并以两大文明的继承者的后嗣的身份呼吁,对文明之间的比较是为了一视同仁地关注并保护和继承它们,如果有可能,还要进行综合与统一。惟有如此才足以表达两大文明的继承者的后嗣对希腊与希伯来文明的真正敬意。本书的出版,于新世纪中西文明会通之际,对我们中华民族之文明的复兴建设将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书依据德文原版进行翻译,并参照了英文版。翻译相当精到流畅,能非常到位地把作者在文中大量出现对文献材料的辨析、理论的推论的精微结构阐释出来,又能很好地表达出贯穿其中的欧洲人对自己文明的文化热忱。在整本书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也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增添了近百条的译者注以方便读者对这部相当专业和深奥的研究作品的进一步的理解。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