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宗教

  • 死海古卷概说

    作者:林主榮 (Timothy H. Lim)

    作为20世纪全球最惊人、最激动人心的一大发现,死海古卷自发现之日起就成了一个传奇,一个难解的谜。但死海古卷究竟讲了些什么?是怎么发现的?它是什么样的抄本?抄写人是谁?抄写于何时?它对《圣经》的理解有什么影响?它和犹太教、基督教又是什么关系? 本书作者深入种种迷雾背后,以幽默风趣的语言,从考古研究、古文书学、文本考证、文献学、语言学和古代圣经注解等角度娓娓道来,解答了有关死海古卷的诸多问题,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有助于读者全面认识死海古卷。
  • 佛教史

    作者:杜继文

    佛教是三大世界性宗教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曾产生重大的影响。以严肃的学术态度研究佛教,对正确了解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促进学术繁荣,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书是一部佛教的世界通史,以时间为经,以地区和国家为纬,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佛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共11章,所记范围,始于古印度释迦牟尼创教,终于近代佛教在西方的流传和影响;所记内容,按部派佛教、南传佛教、北传佛教(包括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展开,详细阐述了各教派和宗派的教义、经籍、人物、僧制、僧职等等,同时兼及佛教的节日、礼俗、典故、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佛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时,书中还对佛教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和史事考证也提出了新的见解。书后附录有“佛教大事年表”、“南传佛教分派表”、“北传佛教分派表”、“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世系表”、“索引”(包括在地名、寺名、教派、宗派、教义名词、主要人物等等)。
  • 科学与宗教

    作者:[英]约翰·H·布鲁克

    本书以科学史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即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为主题,论述了在基督教文化背景下,西方近代科学自诞生以来,在其起源、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科学的理信纸与实践同基督教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冲突。作者以精彩的、敏锐的、微妙的、层次丰富的分析,纠正学者们和普通公从看待科学与宗教关系时的一些误解和简单化的结论,着重对科学与宗教的丰富多样的关系作历史的考察,认为两者之间的关系既不是绝对冲突的,也不是绝对和谐的,更
  • 中国基督教史纲

    作者:王治心 撰

    《中国基督教史纲》:王治心是现代重要基督教学者,其名著《中国基督教史纲》是我国学者所撰的第一部也影响最大的中国基督教通史或全史著作。
  • 圣地

    作者:戴尔・布朗

    作为人类最早居住的地区之一,三大宗教的发源地,被称作圣地的地区是近东区域的一块多丘陵地带,面积小得出奇,历史悠久且多变故。从公元前13世纪末以色列人出现于迦南到基督教的早期年代,这一时期是圣地历史中最引人注意的时期。长期以来,《圣经》是了解这一时期的主要来源。考古学家近年来的发现为了解圣地的这一段以及更遥远的过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观点。 凯尼恩对约书亚的故事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并有浓厚的举考察证实或否定它的可能性。不过耶城极其古老,这一点本身更令她着迷。在其后的几年间她集中力量考察耶利哥的历史,一直追溯到最早的定居情况。
  • 死海古卷

    作者:西奥多.H.加斯特

    1947年春天,杰里科(Jericho)附近山洞的隐藏古卷,即最古老的犹太文献手稿,今天被称作《死海古卷〉(The Dead Sea Scrolls)的偶然发现,导致了本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1948—1956年间,11个藏有手稿的洞穴(被标示为1—11号洞),又在死海西岸的北部角落,即被称为库兰(Khirbet Qumran)的附近发现,从这些洞穴又发掘出大量的《旧约圣经》古卷和其它文献的手抄本
  • 唐代密宗

    作者:Yiliang Zhou

  • 中国景教

    作者:朱谦之

    朱谦之(1899~1972),福州市人,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30年代曾同时兼任中山大学历史系、哲学系主任和文学院院长。50年代为北大教授。60年代到中科院哲社部,参与组建宗教研究所,任研究员。 朱谦之先生在学术界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研究视野非常广阔,涉及历史、哲学、文学、音乐、戏剧、考古、政治学、经济学、宗教、文化和中外文化交流等领域,且都有开拓性的成果,不少论著以其精深独到而成为20世纪中国的学术经典,时至今日仍处于领先地位,并被学者大量引用和研究,对当今和未来的思想文化建设仍有极高的参考价值。试以几书为例: 《革命哲学》、《无元哲学》、《一个唯情论者的宇宙观及人生观》是现代史上“五四”思潮的代表作和基本资料。 《文化哲学》中谈到“将来的哲学,应该是文化史的哲学,换言之,即为文化哲学”。此观战在当代世界哲学发展中得到印证。 《老子校释》因搜集版本之丰而被在莫斯科召开的世界汉学家会议推誉为最佳研究著作。 《中国哲学对于欧洲之影响》、《日本的朱子学》、《日本的古学及阳明学》是中外文化、思想交流研究的代表作,在中外学术界产生广泛影响。 《中国古代乐律对于希腊之影响》、《中国音乐文学史》是音乐文学史研究的开山之作。 《扶桑国考》和《歌伦布前一千年中国僧人发现美洲史》最早提出了南美大陆与中国有联系,引进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争论。 《中国景教》以其最新、最丰、最深而为中国基督教史研究的里程碑。 朱先生著作等身,专著42部,译著2部,论文百篇。(著作目录附后)其中一部分近20年有零散出版;一部分只有解放前的版本,世间难得一见;一部分从未出版过。为了让学术界完整地了解朱先生为我们留下的大量学术和思想的遗产,编者对之作了全面整理和研究,予以出版。
  • 耶稣会简史

    作者:(德)彼得·克劳斯·哈特曼(Peter

  • 古代基督教史

    作者:徐怀启

    本书是徐怀启教授的遗著。徐先生已于一九八O年二月逝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整理出版他这部未完成的遗著,是对徐先生的一个纪念,也是对中国学术界的一个贡献。本书是一个知识性的读物,有助于对西方文化传统的了解,对西方哲学的研究也有参考价值的。值得一阅。
  • 龙与上帝

    作者:董丛林

    “龙”,中国及其传统文化的象征;“上帝”,基督教认定的宇宙唯一真神。“上帝”自从千佘年前辗转东来,就与“龙”开始接触、冲突、融合的过程。鸦片战争以后,传教士随着坚船利炮而来,更在风云变幻的近代中国发生重要影响。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冲突的根源何在?中国近代层出不穷的教案说明什么? 本书生动具体地描绘了基督教在中国的命运,从政治与文化的角度,对 “龙”与“上帝”的关系作出深入细致的分析,旨在从不同文化的冲突、碰撞中,透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比较不同文化的差别,从而深刻地把握中国文化的内涵。
  • 大教堂的风采

    作者:Alain Erlande-Brande

    本书以其丰富的史料和详实的叙述将读者带入建筑艺术的殿堂,介绍了建筑师和能工巧匠们不朽的英名,同时也讲述了大教堂建造过程中鲜为人知的故事。
  • 礼俗与宗教

    作者:林富士 编

    该论丛是五十年来台湾学者在中国史领域的经典著述的汇编,共分十三个专题,十四册,分别是: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制度与国家;政治与权力;思想与学术;社会变迁;经济脉动;城市与乡村;家族与社会;妇女与社会;生活与文化;礼俗与宗教;生命与医疗;美术与考古。   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黄宽重、邢义田教授、北京大学中古史中心邓小南教授担任总主编。每一专题均由在该领域有深厚造诣的台湾学者担任主编。每册书前附有总编所作的序和分册主编导言。各册导言的宗旨,在于综论台湾中国史研究在不同阶段的内外背景和发展大势,并介绍当册作者和论文的特色。有些偏重于介绍收录的论文和作者或收录的缘由,有些偏于介绍世界性史学研究的大趋势,有些又以分册主编对某一领域的看法为主轴,各俱特色。每篇文章之后,都附有简短的作者小传和本文的原刊数据,便于有兴趣的读者进行进一步的查考。   丛书汇集众多国际之名学者的名作。老一辈学者,如严耕望、劳榦、傅乐成、戴炎辉等,当代史学名家,如余英时、许倬云、禄耀东、毛汉光等,还有深厚的西学背景的中青年知名学者,如陈弱水、颜娟英、李贞德等。云集了台湾半个世纪几代学者的代表著述,可谓名家荟萃,佳作琳琅。   本丛书的文章的总的选录原则是以近期出版者为主,以展现较新的趋势和成果。但各册也有不同。有的分册收录的几乎都是近十余年的论文,如《生活与文化》分册;有的则收入较多几十年前的旧作,如《制度与国家》,这恰恰反映了台湾中国史研究方向和中心的转移。   由于各种条件所限,海峡两岸学者的交流,资料信息的利用和相通,相关论文的查阅,都存在这一定的不便。国内学者和相关研究人员一直要求及时看到台湾学者的相关研究,这是促使本丛书出版的主要因素。台湾和内地在中国史研究领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台湾学者一方面受西方汉学界影响很大,一方面又非常熟悉中国文化,有更多的创新和活力。在研究论题上,除了传统题目,台湾史学界树立了自己独特的议题,如医疗史、身体史,为国际史学界所注目。   “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的出版,应会给国内史学界带来新的资料、新的信息和新的关注点,对于两岸学术的交流和互动,将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 日本佛教史纲

    作者:(日本)村上专精

    《日本佛教史纲》分上下两卷,上卷出版于1898年,下卷出版于1899年。此后,此书曾几经再版。现在翻译所用的是1939年日本创元社列为“日本文化名著选”的再版本。这个版本曾由著名佛教学者宇井伯寿(1882—1953)作了校订。当时称村上专精是“佛教史学的泰斗”,书后所附宇井伯寿写的“解题”对此书评价说:“先生的著作……对史实、时代、教理、制度、变迁等都作了精巧的安排,提示了日本佛教史的大纲,读起来
  • 营造上帝之城

    作者:王萍丽

    中世纪对今天的中国人来说仍然是一格谜。并不是因为它久远,而是因为那个时代迥然不同的气质。 在那个前年中,千万人在努力实现一个上帝即将君临的寓言,在那一天,凡虔诚的都得救,凡背信的都受罚。 虽然被预言的奇迹没有发生,但关于这个奇迹的种种想象留存下来,它们穿越了前年,依旧展示着信徒们的荣耀。 这荣耀是教堂峻拔的轮廓,嵌画褶褶的光辉,雕刻沉静的举止,壁画的生香活色。
  • 中国地下社会(全三册)

    作者:秦宝琦

    《中国地下社会(全3册)》讲述了:呈献在读者面前的这部专著《中国地下社会》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地下社会的全部历史,既包括清末以前秘密社会的两大系统:秘密教门与秘密会党,也包括民国年间的会道门与黑社会。并且以与时俱进的思想为指导,对中国地下社会的社会功能与历史作用作客观、实事求是的评价。 《中国地下社会》内容包括中国历史上清末以前的秘密社会(秘密教门与秘密会党)和民国年问(1912—1949)的会道门与黑社会。第一卷内容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秘密教门与秘密会党,第二卷为晚清时期(1840—1911)的秘密教门与秘密会党,第三卷为民国年间(1912—1949)的会道门与黑社会。
  • 中国巫术通史

    作者:高国藩

    本书主要是以敦煌巫术为轴心,考察和探索了我国各类巫术流变史。共分为四十余章,第一至五章是总说巫术的概念,让人知道巫术是怎么一回事,然后在第六至四十五章中,按时间顺序、朝代先后,展示了中国巫术史的全貌。
  • 蒙元时期的宗教变迁

    作者:李鸣飞

    丘处机为什么能够得到蒙古大汗的信任?成吉思汗在见到丘处机之前信仰什么宗教?蒙古人有自己的宗教吗? 道教和佛教为什么会展开辩论,这是一个偶然事件,还是必然的?辩论的主题和过程如何?佛教为什么会取胜? 道教失败之后遭到了什么样的惩罚,其地位是否一落千丈? 为什么是藏传佛教而不是汉地佛教取得胜利? 藏传佛教是一种什么样的宗教?它的历史如何? 道教和藏传佛教这两种宗教,先后对蒙元王朝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蒙古平民也都先后信仰这两种宗教吗? 本书《蒙元时期的宗教变迁/欧亚历史文化文库》作者李鸣飞带你寻找这些答案。
  • 基地秘史

    作者:阿卜杜勒·巴里·阿特旺(Abdel Ba

    丘吉尔在不列颠战役后表示:"人类战争历史上,从来没有这么多人从这么少的人那里得到这么多!"对本·拉登与基地,他也许会说--人类历史上,从没有这么多人被这么少的人打扰。 这是21世纪最大的一场秘密战争,基地组织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动用了迄今为止,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所有游击、反恐作战的经验。它精通对手,也了解世界。它深刻认识20世纪人类文明提供的所有技术手段以及活动方式。本书作者以其亲自采访本·拉登的冒险经历为开篇,深入探讨了基地的成因及未来走向,考察了自杀式袭击的历史和现象,思考基地的经济战略,提出西方若想消除恐怖主义的威胁,必须先了解它,并建立有效的对话渠道。正如作者在开篇时所言:忽视基地是危险的做法,因为它从未远离。
  • 宋代民众祠神信仰研究

    作者:皮庆生

    本书是复旦文史丛刊中的一种。张王、祠赛社会、祈雨、祠神信仰传播、正祀与淫祀五个个案为例,将宋代民众祠神信仰置于唐宋社会变革的背景下,全面考察祠神活动存在、演变的真实状况,及其复杂的社会、政治与文化背景。在史料分析的基础上,本书检讨并纠正了前人的若干观点,如正祀、淫祀二元对立,商人是祠神信仰传播的主要力量、社首与会首混淆等,将国内外的同类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