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二战
-
浩瀚大洋是赌场(中)
近代日本的崛起,首先是日本海军的崛起。 日本海军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分别战胜了大清北洋水师和俄国远东舰队以及波罗的海舰队以后,就为世界所瞩目,成为了一支一流的海军,二战前拥有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海军力量,是日本称霸世界的急先锋,而日本也跟着跻身于列强之林。 这支海军在唯唯诺诺中建立,在炮火狼烟中消失。从偷袭珍珠港到大和号“菊水”特工的穷途末路,这支近乎疯狂的赌徒似的军队,不惜押上“百年国运”,将手伸向了原本不属于他们,而且也不会属于他们的东西。结果当然是输掉了“百年国运”。 日本人用事实证明了所谓“百年海军”只是一个传说,因为他们花了不到40年的时间,日本海军就进入了世界强军之列。但是他们却没有能够证明“只有强大的国力,才能拥有强大的海军”…… -
纽伦堡来信
《纽伦堡来信》的作者父亲托马斯•多德以律师团成员的身份奔赴满目疮痍的纽伦堡,参加那场史无前例的对反人类罪行的审判。凭借其敏锐的思维,特别是在预审诸如赫尔曼•戈林、阿尔弗雷德•罗森堡、阿尔伯特•施佩尔、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普、鲁道夫•赫斯等罪恶昭彰的纳粹战犯时的出色表现,托马斯迅速成为了美国代表团的次席检察官。 在长达十五个月的审判过程中,托马斯每夜都将他的工作情况和对审判的看法写信告诉妻子格蕾丝。这些信被束之高阁数十年,直到子承父业的国会参议员作者无意中接触到了这些信件,大量秘辛内幕、情感故事、对纳粹战犯形形色色的描绘和那场审判的历史意义得以重现世人。 编辑推荐 《纽伦堡来信》是关于“纽伦堡大审判”所有著作中最独特的一部。 它事实上是将两部重要且精彩的书二合为一:作为父亲和纽伦堡大审判亲历者的托马斯•J。多德的一封封家书将我们的情感带回到那场为后世确认纳粹罪行的复杂审判中去,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世纪审判期间人性的美丽与丑恶、法律的力量和魅力,事实上,从信中我们可以发现,六十年前的纽伦堡法庭恰是一个“人性与法律的较量场”,这其间夹杂着亲历者个人的家国情怀,动人心弦;而作为儿子的克里斯多夫•多德的思考与反省则将纽伦堡审判的重要意义呈献给了六十年后的我们——人类最终以法制思想战胜了野蛮统治。 《纽伦堡来信》是“知行书系”推出的第四部著作,进一步延续了这个书系“洞察世界,寻路中国”的宗旨,将纽伦堡大审判的现实意义清楚呈现,倡导着公正和法制精神。是对二战历史、纽伦堡审判感兴趣的读者非常好的选择。 媒体推荐 在保存至今的数百封家书中,多德以一个参与者的视角真实记录下了那场审判。如今,纽伦堡审判的意义可能看似已被淡忘。但信中的生动文字为我们揭示了盟国与盟国之间、检诉官与法官之间的隔阂如何差点毁掉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以法制思想战胜野蛮统治的审判。 —约瑟夫 E. 珀西科Joseph E. Persico, 《审判恶行》Nuremberg: Infamy on Trial作者 当我们追忆60年前向世界证明法制伟大力量的那一刻,且努力重寻对法制精神的敬畏时,这些信件显得弥足珍贵。 ——美参议员 爱德华•肯尼迪 《纽伦堡来信》事实上将两本重要且精彩的书合二为一。托马斯•多德用一封封信将我们的情感带回到那场为后世确认纳粹罪行的复杂审判中去。而克里斯多夫•多德的思考则将其父亲在纽伦堡的重要意义呈现给60年后的今天。 —迈克尔•波斯勒斯 Michael Beschloss, 《总统的勇气》Presidential Courage作者 托马斯•多德不仅是一位出色的预审官和检察官,更为我和所有与他一起共事的人所敬佩。《纽伦堡来信》为世人展现了那场著名的审判如何仍然影响着今天的你我。信札具有小说般的直观和情感力量。本书是对纽伦堡审判非常好的补充。 —理查德 W.桑尼福德 Richard W. Sonnenfeldt 纽伦堡审判美国检诉首席翻译,《见证纽伦堡》Witness to Nuremberg作者 -
战斗的日子
横渡地中海 剑指亚平宁 瓦解轴心国欧洲防线的第一枪 本书梳理了盟军从登陆西西里,到最终攻下罗马城的时间线,描绘了恢弘壮烈的意大利战役,诉说了无数“为自由而死”的英勇故事。 虽然进攻意大利的决定极具争议,但行动一旦开始,盟军解放意大利的决心便未曾动摇:集结的号声伴着奔涌的海浪将冲锋艇送上西西里的金色海岸,轰鸣的钢铁战车履带碾过萨莱诺平原坚固的防线,呼啸的战机在塔兰托港投下铺天盖地、如雨般密集的炸弹……阿特金森笔下,一幅雄浑与悲壮共同挥洒而就的画卷徐徐展开。 不堪重负的艾森豪威尔,无畏却自负的马克·克拉克,天纵奇才的巴顿,偏执、激情的丘吉尔,运筹帷幄的坎宁安,四面楚歌的墨索里尼……从将军到士兵,从政客到平民,无数生命的轨迹在这段历史中会聚、燃烧。 这是第三帝国与其反抗者之间,为争夺欧洲大陆而展开的史诗战役,打响了瓦解轴心国欧洲防线的第一枪。当马克·克拉克最终“征服”罗马时,诺曼底登陆前的最后一处障碍被彻底排除了——第三帝国末日将近。 -
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日军攻入中国古都南京。几周之内,30多万中国平民和士兵遭到有计划地强暴、折磨和屠杀——死亡人数超过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遇难人数的总和。 张纯如不仅在书中详述了日军疯狂暴行的细节,而且分析了在军国主义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日本士兵对人类生命的漠视。张纯如对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进行了大量采访,并首次发掘了许多重要文献。 全书先是从日本士兵、军官为什么完全脱离了人类基本的行为规范,日本学校和教科书从心理层面向学生灌输对中国人民的仇恨和蔑视,以及高度军事化的教育体制等多个方面阐述了南京大屠杀发生的根源性原因。 在这本书的核心篇章里,作者通过采访当事人、查阅档案资料以及实地考察与研究,极其详实地记录了日本军队残暴、灭绝人性的屠杀行动,深刻揭示了日本侵略军的凶残本性。同时,作者还生动记述了南京安全区里以德国商人约翰•拉贝、美国外科医生罗伯特•威尔逊、“南京活菩萨”明妮•魏特琳拯救中国人的英雄壮举。 最后,作者以悲愤的笔触揭露了世人所了解的南京大屠杀、日本占领下的南京、对日本战犯的审判、幸存者的命运等鲜为人知的情节。 这本书是关于这段恐怖历史的权威之作。 -
远去的胜利
作为一本极为重要的德军二战档案类军事历史著作,《远去的胜利》真实记录了二战中德军在欧洲的六场关键战役——不列颠战役、莫斯科战役、阿拉曼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法国战役、阿登战役,而正是在这些具有转折性的战役中,希特勒一次又一次作出了导致其最终覆灭的关键决策。 本书由“二战”时期六位著名的德军将领,包括维尔纳•克赖佩、君特•布鲁门特里特和博多•齐默尔曼等人执笔合著,而这些作者均为当时希特勒致命决策制定的重要见证人和必不可少的执行人。 通过这些真实历史现场见证,六位作者细致描述了围绕在希特勒周围阿谀奉承的统治集团的诡计和那些能力出众的将领们的建议,细节重现了德军关键战略制定与部署的内幕,以及德军由盛及衰、最终走向崩溃的众多内因。 最终由齐格菲·韦斯特法尔将这些记述进行叙述性衔接。韦斯特法尔曾在北非担任隆美尔将军的作战部部长、在意大利担任凯塞林将军的参谋长,并于1944年至1945年担任伦德斯泰特的参谋长。因此,他非常适合衔接这些曾经共同服役的同僚们的叙述,以生动展示在独裁统治下的决策体系及德军一线将领的军事思想与决策思维角度。 -
二战德国战利品
《二战德国战利品》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时期能与希特勒的第三帝国相比,多彩而又壮观的军用物品吸引了人们更多的注意力。《二战德国战利品》通过600张高清彩图,分为九个类别,详述二战中德军被缴获的战利品。具体内容有:军帽、制服和徽标、刀剑类、勋章和奖章、文件和纸制品、旗帜和军旗、金银瓷器、枪械、胸牌类。每幅图均有文字介绍,叙述该战利品的获得经过以及有关军事知识。 海报: -
兄弟连
《兄弟连(全译本)》从微观上描述了原美军第101空降师第506团2营E连这个历史上著名的伞降小分队从组建、训练、作战直至解散的全过程,特点是该连指战员在将近3年时间里的战斗生活,他们的所见、所为、所思。其中,有胜利的欢乐,更有受挫时的苦闷和咬牙坚持。 -
中国远征军(上下册)
长篇历史小说,记叙中国青年学生在二战期间,跨国征战,抗击日寇,以血肉之躯保卫战时中国国际运输线的重大历史事件。故事展现了中国远征军从出征,失败到大反攻的艰苦卓越的全过程,其中穿插了中、美、英青年军人的战斗友谊和爱情生活,显现了二战中史迪威、孙立人、戴安澜等一大批中外将领的个性和风采。书中宏大的战争场面及中西方文化的冲突细节,还有对缅甸、印度等东南亚国家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生动描绘,集历史性、思想性、文学性于一炉,引人入胜,颇具收藏价值。 阅读连载@凤凰网读书(http://book.ifeng.com/book.php?book_id=1681) -
罪孽的报应
战争及其罪孽,德国人与日本人的集体记忆和反思?游行于战争及其罪行相关的重要之地,通过与各色人物的访谈对话,通过对文学作品、戏剧、电影、电视、博物馆、教科书、纪念碑等文化产物的挖掘认知,作者回溯了战后50年间两国政府和民众在面对战争的罪孽与伤痕的作为,力图找到日本人与德国人在面对历史,面对自己曾经造成的罪孽时的相同与不同,追寻隐藏在反思与忏悔、否定与歪曲以及麻木与逃避背后的民族心理、集体记忆。 -
赢者之师
本书真实地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从酝酿、爆发直至结束的历史发展过程,不但以宏阔的视角描述了发生在陆地、海上和空中的完整故事,而且展现了战略、战术在整个战争中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揭示了隐含在整个战争过程中的偶然中的必然。作者将宏观的战争场面与丰富细腻的细节描写有机的结合,既表现了战争的壮观惨烈,也展示了麦克阿瑟、马歇尔、隆美尔等世界著名军事将领们的鲜为人知的另一个侧面,对于战争中普通人的命运也充满了人道主义的关注与同情。 -
太平洋海空战
《二战海空大战纪实:太平洋海空战》自日本偷袭珍珠港写起,翔实地记叙了马来亚大海战、珊瑚海大海战、中途岛大海战、瓜岛争夺战、马里亚纳大海战、冲绳血战、空袭东京、"密苏里"号受降等。历时3年零10个月的血腥厮杀,再现了太平洋上令人叹为观止的长幅战史画卷。太平洋战争惊天地,泣鬼神。它集空中、洋面、陆岛、海底作战于一炉,残酷激烈,规模恢弘,具与中国人民的航日战争息息相关,实为人类战争史上蕴藏量极为丰富的一座宝库。美国纽约市立大学亚洲学系前主任唐德刚博士为《二战海空大战纪实:太平洋海空战》作了序。 -
第三帝国的灭亡-二战重大战役系列
《第三帝国的灭亡》描述的是从1944年6月攻进法国到1945年5月盟军攻到易北河岸,苏军攻占柏林等重大战役。本书中所有很重要的和权威性的描述都配以大量的珍贵照片。 《第三帝国的灭亡》是对在“D日”(登陆日)后西欧战场各类事件的全面记录。详细探究了德国和盟军在1944年的情况,以及“D日”登陆行动的计划和准备情况。本书所涉及的战役包括最大的两栖作战行动――盟军的诺曼底登陆;诺曼底的殊死战斗;盟军从滩头堡向内陆的推进;解放巴黎和德国边境之战;“龙骑兵行动”――进攻法国南部,“市场花园行动”;荷兰和比利时的解放;“突出部战役”――希特勒垂死前的孤注一掷;1945年初跨越莱茵河;最后是盟军向柏林推进,艾森豪威尔在易北河岸停止前进。 《第三帝国的灭亡》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后几年西欧战场各战役进行了精彩的阐述,配有250多幅彩色与黑白照片,并附上在战役中所使用过的所有主要重武器以及诸多参与国军队服装的图片,同时用详尽的战役地图来描绘作战各方的行动。 -
远海之战
回顾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留个深刻印象的的大多是陆上交锋,但在海上,特别是远海,一场生死斗 更是惊心动魄。德国海上舰只,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火力上,都要比英国海军弱,然而,它们通过灵活 的战术,给盟军以沉重的打击,仅1941年4月,盟军的舰只损失吨位就达70万吨,随着战争的推进,第三帝国崩溃了,海军也随之消亡,可那段历史,至今仍让人心有余悸。 -
抵抗者
本书是一本记录着二战期间犹太人展开反纳粹抵抗游击斗争的书籍。它以真实经历为基础,以纪实的手法讲述了两个波兰犹太青足兄弟在面对纳粹德国施加的迫害时,不愿束手待毙,勇敢地拿起武器,进入丛林,展开艰苦卓绝斗争的故事。他们先是加入波兰抵抗游击运动,在丛林中与纳粹周旋;后成为苏联精锐部队的战斗员,潜入纳粹占领区进行各种反对纳粹的斗争,直至纳粹被彻底打败。本书不仅深刻地揭露了纳粹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犹太人进行疯狂杀戮的过程和犯下的滔天罪行,而且具体形象地描绘了欧洲抵抗游击运动表现出来的艰苦卓绝和勇敢无畏的斗争精神。由于全书是基于作者的亲身经历写成的,我们通过阅读能够清晰地了解到受迫害犹太青年是如何走向斗争、如何在抵抗中成长、如何锻炼自己的意志和勇气。无论是烧毁纳粹的仓库、炸毁敌人的火车、袭击德军巡逻队的军事行动,还是为了生存与自然、与环境、与饥饿的斗争都写得有声有色、具体生动。 -
战争风云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它持续了2174天,造成15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夺去了5000多万人的生命。其对后世所造成的冲击与影响。更是全面而深远,值得我们关注和省思。 在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著作中,安德鲁·罗伯茨的这本书无疑是其中最新的权威巨著。本书的主线是轴心国集团决策的演进。为了对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进行深入研究,罗伯茨考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各个战场,足迹遍及俄国、法国、意大利、德国以及远东的许多重要战场和军事要地。该书还使用了许多迄今尚未发表的文献,对双方主要人物的事件信手拈来。使人们从全新的角度关注他们的决策方式与过程。书中同样也写到无数可歌可泣的小人物。他们的经历构成了二战中英勇绝伦、不畏牺牲的宏伟画卷,但同时也体现了战争的恐怖与残酷。 是什么决定了二战的进程?轴心国集团为何输掉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假如轴心国集团采取一种不同的决策过程。并改变其重大战略。那么他们是否有望取胜?战后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希特勒的德军将领们所言是否有理,抑或他们此刻只是在毫无顾忌地把其前“元首”当做替罪羔羊?……《战争风云——第二次世界大战新史》对1939—1945年间席卷世界的这场大战进行了扣人心弦而一针见血的描述,并最终就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给出了令人信服的回答。 -
二战风云4:地狱之门
《二战风云4:地狱之门(切尔卡瑟战役·1944.1-1944.2)》内容简介:在西方国家里几乎没有人知道,切尔卡瑟战役(也被称为科尔孙包围圈)在前苏联与德国依然是一个引起争议的话题。尽管与庞大的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以及库尔斯克战役相比,切尔卡瑟战役的规模较小,但这场战役在苏德战场上却占有重要的位置。切尔卡瑟战役使德军在乌克兰最后的进攻力量被消耗殆尽,从而为苏军在1944年夏秋季胜利挺进波兰、罗马尼亚以及巴尔干创造了有利条件。 切尔卡瑟战役与那些动辄投入上百万兵力的庞大战役相比,有些相形见绌,沿着格尼洛伊季基奇河两岸所发生的事情已经渐渐被人遗忘。可是,对于1944年1月底被包围在那里的60000名德军士兵而言,这可能是他们所经历过的最血腥最残酷、最令人疲惫、最具道义要求的一场战斗。他们当中,34%的人最终未能逃脱。 作为数年辛勤搜寻以及对幸存者采访的成果,《地狱之门》对这场绝望的战斗做出了逐日逐时的出色记述,并通过地图和相关军事文件,在战术层面上对此进行了分析。另外,《二战风云4:地狱之门(切尔卡瑟战役·1944.1-1944.2)》还在个人层面上,通过那些冒险跳入格尼洛伊季基奇河以便从苏军手里逃生的军官和士兵的话语,对这一战役进行了描述。 -
隆美尔战时文件
英国军事思想家李德•哈特整理隆美尔二战战时文档,讲述隆美尔在法国战场、非洲战场和盟军诺曼底登陆前在法国负责防御作战的经历。罕见披露沙漠之狐的内心世界,揭示轴心国同盟还有希特勒的军队高层之间的运转内幕。 -
爱与黑暗
历史会记住一切,有时以显赫的形式,有时以悄悄的、隐蔽的方式。 《爱与黑暗》作者让·勒比图使用大量翔实的原始资料、当事人证词以及他同让-保罗·萨特和米歇尔·福柯的谈话,重新揭露出一段被埋藏的爱与黑暗的历史——“二战”时期欧洲同性恋者遭受纳粹迫害的事实。他同时也向人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被迫害和牺牲了的同性恋者因何成了我们集体记忆中被遗忘的人们? 1933年,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由此,纳粹对同性恋者的迫害逐步加深,因为德国需要孩子,需要大量的孩子,需要他们成为为国家和民族的辉煌而战的未来战士,同性恋者因而成了纳粹的对立面和仇敌,成为必须被消灭的人。仇视同性恋的德国刑法“175”条款被纳粹进一步加强。十多万名同性恋者成为控告,立案、警察追踪和党卫军惩罚的牺牲品。这种迫害进一步蔓延到广大的纳粹占领地区。 解放以后,受害者、见证人以及历史学家都对此三缄其口,长期保持沉默。同性恋者遭受迫害的悲惨事实似乎从国家和人民的记忆中消失了。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