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二战

  • 斯大林格勒三部曲第一部:兵临城下(1942.4—1942.8)

    作者:(美) 戴维·M.格兰茨 / (美) 乔纳森·M.豪斯

    苏德军队在斯大林格勒的激战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大较量,这场战役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也是这场战争的威力及破坏的持久象征。不过,尽管历史学家们对这场史诗般的战役投以诸多关注,但其中仍有极大的误解和未解之谜——而戴维·格兰茨,这位研究二战红军的最高权威,现在将其逐一解开。 格兰茨杰出的“斯大林格勒”三部曲第一部使用了过去从未见过或被忽略的资料来源,决定性地阐述了东线这场标志性战役的开始阶段。他梳理了双方的每日官方记录(包括红军总参谋部、内务人民委员部、德国第6集团军和苏联第62集团军),撰写出一部具有前所未见的细节和全新诠释的著作。乔纳森·豪斯是一位专注于20世纪战争的作家,他以额外的文字和见解大大强化了格兰茨的描述。 希特勒最初的目标并非斯大林格勒,而是该城南面的高加索油田,因而将他的“南方”集团军群一分为二,一部夺取位于侧面的斯大林格勒,另一部占领油田。格兰茨首次揭示出斯大林对此的应对,他命令红军奋起抵抗,不得后撤,这引发了一连串鲜为人知的激战,德军尚未到达斯大林格勒,便在这些战斗中遭到严重消耗。格兰茨指出,尽管前进中的德军基本上歼灭了苏联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的有生力量,但苏军不断发起反击,阻止德军的推进,其激烈度远超世人所想,最终在斯大林格勒门前挡住了德军的攻势。

  • 山顶上的男孩

    作者:  [爱尔兰] 约翰·伯恩

    就算世界荒芜,总有一个人,会是你的信徒。

    -

    ☆ 全球畅销7000000《穿条纹衣服的男孩》作者新书,震撼千万读者!

    ☆ 入围“2016年爱尔兰年度最佳青少年文学奖”决选名单、“2017年英国卡耐基文学奖”。

    ☆ 版权已输出全球24国: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 本、俄罗斯、德国、法国、葡萄牙、西班牙、希腊、意大利、荷兰、巴西、新西兰、斯洛伐克、加泰罗尼亚、斯洛文尼亚

    -

    【内容简介】

    -

    这是一本关于一个男孩的故事。当皮埃罗•费舍尔成为孤儿时,他不得不离开自己在巴黎的家搬去德国,和他的姑姑碧翠丝住在一起,他们在这个山顶上的富有人家做佣人。但这并不是寻常年间所发生的事情,这是193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这也不是一个寻常的地方,这里是贝格霍夫,阿道夫 ·希特勒的家乡。由于生活在希特勒的控制之下,并受到希特勒的言传身教,这个原本善良、淳朴的男孩,陷入一个越来越危险的世界。

    -

    【媒体推荐】

    -

    爱不释手,惊艳之作。——《纽约时报》

    -

    情感丰沛、真挚,特别适合青少年及成年读者。——《悉尼先锋晨报》

    -

    你将陷入这个故事,见证一个男孩的成长,感知他生命不能承受之苦难及悔恨。——英国《卫报》

    -

    毋庸置疑,伯恩的故事感染并影响着每一个人。——美国《书目》

    -

    在纳粹的尖刀下,纯真遍体鳞伤。这个令人心碎的故事,悬念重重、直击心扉。与《穿条纹衣服的男孩》不相上下。——美国《学校图书馆》

    -

    伯恩最擅于考验人性的弱点。短短十页升华而成的尾声,简练、惊艳,让人过目不忘。——英国《独立报》

  • 钢琴师

    作者:[波] 瓦迪斯瓦夫·什皮尔曼

    1939年9月23日,波兰电台的最后一场直播曲目是由年轻钢琴家瓦迪斯瓦夫·什皮尔曼演奏的肖邦C大调梦幻曲。他的演奏被德军的炮弹打断……

    他的家人全部被送往特雷布林卡处死,一位爱好音乐的警察认出了他,因此唯有他幸免于难。他如孤魂野鬼一样,在华沙犹太区的残垣断壁和成堆尸体之间东躲西藏。虽然饥饿、恐惧、疾病、孤独、绝望如影随形,但是他怀着对生存和音乐的渴望,几次绝地逢生。最后,在一位德国军官的救济下,他苦撑到了战争结束。这位恩人却在七年后命丧战俘劳动营。

    战后,什皮尔曼将这段骇人听闻的经历写成一部名为《城市之死》的作品,以近乎冷酷的客观笔触记录了这几年间华沙犹太人及华沙城的悲惨命运。因为承载了太多个人的痛苦,什皮尔曼完成书稿之后就再也没有读过。此书1946年出版,却遭到波兰政府当局查禁,迟至五十年后,才得以重见天日,改名为《钢琴师》重新发行,并一举登上了国际各大畅销书排行榜。根据原书改编的同名电影由罗曼·波兰斯基导演,囊括了包括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剧本奖在内的多项国际大奖。

  • 伊万的战争

    作者:(英) 凯瑟琳·梅里戴尔 (Catherine Merridale)

    《伊万的战争》是第一本将普通俄国士兵的经历置于苏德战争东线战场叙事中心的书,书中流露出的对战争的反思拥有重要的意义。书中所谓的伊万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俄国步兵的抽象代表,但他以一个人的形象在书中呈现,讲述了苏军士兵在二战诸多惨烈而残酷的战事中的亲身经历,不仅拨开了苏联战时宣传的扭曲本质,也将尊严还归于红军中最普通士兵本身。 对那数百万于危难时刻奔赴战场的红军士兵来说,作为胜利果实受益者的我们几乎无从得知他们来自哪里,更不用说他们信仰什么又为何而战;我们也无从得知,在这样一场战争中除了经历生死,还有什么别的什么考验,经历一场这样的战争是如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这种非人的暴力是如何塑造了他们对于生与死的感悟;我们无从得知当士兵们聚在一起时会谈论什么,分享怎样的经验、玩笑与民间智慧;我们也无从得知,他们心中是否有一方隔绝炮火的庇护所,他们所思所梦的是怎样的家园,又以一种怎样的方式爱着为他们所爱的人? 在这部有野心的、启示性的作品,凯瑟琳?梅里戴尔基于对苏联及德国有关档案的研究,特别是对数百位二战老兵的采访,讲述了这“特殊的一代人”的特殊经历,向我们揭露了这群平凡士兵在残酷战争中的生与死。

  • 生而有罪

    作者:[奥] 彼得·西施罗夫斯基

    本书作者彼得·西施罗夫斯基通过对多名纳粹子女的深度访谈,试图从不同的视角向读者展现,战后纳粹家庭的真实状况以及纳粹子女的内心世界。通过纳粹子女自己的语言,深入探讨了带着“原罪”出生的他们,如何面对沉默的父母,如何接受知道真相的自己,如何看待上一代的罪恶,以及如何在与父母价值观相悖的现实世界中生存。

  • 逃离奥斯维辛

    作者:[匈牙利]米克罗斯·尼兹利

    《逃离奥斯维辛》畅销七十年、感动世界的经典之作。过去七十年间,关于集中营的上千份资料和图书陆续得以问世,这些书中,没有一本曾详细记述过火花场内每天都早发生的事情。原因很简单通往火化场的大门,就是通往死亡的大门。而尼兹利医生见证并得以幸存,差不多是个奇迹。拖过他独特的视角 ,我们还得以见证一个计划要延续千年、疯狂而自大的帝国,是如何慢慢走向解体的。尼兹利医生所展示的画面跨越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从抵达集中营后所做的“遴选”,到1944—1945年初的系统性灭绝行动,最后再到1945年冬标志纳粹从此走向分崩离析的噩梦版的大迁徙。本书的价值及其重要意义在于它能够以第一手资料向我们表明那个“人间地狱”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同时告诉所有读了这本书的人,命运会残酷地蹂躏我们,考验我们脆弱不堪的人性,让我们痛苦地做出攸关生死的抉择,但绝望之际便是希望之时。

  • 休战

    作者:[意] 普里莫·莱维

    ◆意大利国宝级作家普里莫·莱维的“奥斯维辛三部曲”之一

    ◆一本载满了死亡与希望的记忆之书

    【内容简介】

    1945年,普里莫•莱维与另一些奥斯维辛幸存者死里逃生,从集中营开始返乡之旅。在返回意大利途中,他们经历了一段奇妙而坎坷的旅程,途遇形形色色的幸存者:出生在集中营的无名幼童,精明独立的希腊人,向意大利人寻求庇护的德国军妓……每一个劫后余生者都背负着不同的生命故事,每一个人都依靠生之意志坚强地活着。

    对莱维而言,这是一段绝无仅有的休战期:不仅指外部世界的休战,也是经历了奥斯维辛摧残之后,试图重返光明、重建秩序之前的过渡阶段。这本记忆之书,载满了死亡、流离与痛苦,也记录了信仰、希望与勇气。

    【媒体/学者推荐】

    以20世纪文学巨擘的精神毅力和镇静头脑,这个瘦弱的、恭顺的、谦卑的化学家系统地回忆了德国的人间炼狱,他稳步细致地推进,之后用明晰、朴素的散文语言让那段经历为世人所了解。

    ——菲利普•罗斯

    我们时代最重要、最富有天赋的作家之一。

    ——伊塔罗•卡尔维诺

    在普里莫•莱维的作品中,没有一句话是多余的,每个字都不可或缺。

    ——索尔•贝娄

    欧洲最高尚、最不可或缺的作家之一。

    ——《洛杉矶时报》

    普里莫•莱维是伟大的大屠杀回忆录作家……也是我们时代文字杰出、优雅而动人的作家之一。

    ——《新共和》

    他将欧洲犹太人的两极生活放在一起作对比,莱维先生的小说形成了一种无可抵挡的、史诗般的气质,这成就了他最好的作品。莱维又一次呈现了我们在他所有作品中都能找到的特点——对全人类的悲悯。

    ——《纽约时报》

    【编辑推荐】

    ◆“不读懂这部作品,就等于任由人类经验的长河流向遗忘。”

    ◆普里莫·莱维——奥斯维辛最重要的记录者和见证人,意大利国宝级作家,“欧洲最高尚、最不可或缺的作家之一”,卡尔维诺称其为“我们时代最重要、最富有天赋的作家之一”。

    ◆这是一本记忆之书,载满了死亡、流离与痛苦,也记录了信仰、希望与勇气。莱维以一贯的冷静笔触回溯了奥斯维辛这座人间炼狱,以及走出奥斯维辛后的希望之旅。

    ◆莱维的“奥斯维辛三部曲”之一、电影《劫后余生》原著,被国外媒体称为“文学世界的卓越成就”。

  • 有一类战犯叫参谋

    作者:俞天任

    该书讲述了日本陆军中一类很特殊的军官——参谋,以及参谋在策划、发动和指挥战争中的作用,揭示了从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到太平洋战争的幕后元凶以及日本的战争机器是怎么发动又是如何运转的。作者在日本居住、工作了15年,通过搜集战争史料、访谈日本老兵探寻旧日本陆军制度真相及其荒唐的一面。

  • 失去名字的女孩

    作者:[美]玛莎·霍尔·凯莉

    守护好心中小小的火种,它将伴你度过艰难时刻

    美国豆瓣13万读者评分4星半小说

    那年夏天,波兰少女卡茜亚和伙伴们爬上山峰看日出,看到几千难民在山脚下黑暗的田野中沉睡。那一年,纳粹的军歌刺破华沙的夜空,所有的美梦在一夕之间彻底粉碎。家乡硝烟弥漫,家人流离失所,而卡茜亚拒绝屈 服,哪怕被送入可怕的地狱——拉文斯布吕克集中营。

    一洋之隔,纽约社交圈歌舞升平,年轻的名媛卡洛琳·菲芮戴却一直牵挂着波兰女孩的命运。她的爱被分成两半,一半留给在乱世中失散的爱人,一半留给那些在战争中受难的女孩。

    冥冥之中,素未谋面的女人们走到一起,跨越空间、国籍、种族、身份,相濡以沫,携手前行。她们默默熬过寒冬,等待正义重新来临。

  • 诺亚的孩子

    作者:[法]埃里克-埃马纽埃尔·施米特

    1942年这年,我被改了姓名与年龄,成了诺亚的孩子。

    法国教育经典Top 10:教会孩子尊重所有不一样的生命

    ...................

    ※编辑推荐※

    ★给孩子的生命礼物:施米特生命教育读本系列

    与莫里哀、伏尔泰、雨果作品一同位列法国教育经典Top 10,以孩童的视角诘问生命的意义,用灵性的文字解释着许多成年人也说不清的问题。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法国版《辛德勒名单》

    1942年,这个犹太男孩被改了姓名与年龄,成为诺亚的孩子。面对生命的难题,他只想变成其他人……但在这场战争中,他懂得了不管是什么样的人,他们的生命都值得尊重。

    ★“与上帝对话的孩子”:埃里克-埃马纽埃尔•施米特

    曾获龚古尔文学奖、法兰西学院戏剧大奖、三项莫里哀戏剧大奖,他的作品全球畅销150万册,被翻译为40多种语言,与《小王子》《圣经》一同被列入法国“改变一生的书籍”书单。

    ...................

    ※内容简介※

    我叫约瑟夫·伯恩斯坦,我快八岁了,父母不知去了哪儿。但是马塞尔小姐说,我的名字得是约瑟夫·贝尔坦,今年六岁,父母死于一场流感;因为我是犹太人,要藏在蓬斯神父的黄别墅里。可是,犹太人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我为什么不能和别人一样?

    在蓬斯神父的秘密基地,我终于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而且我懂得了,不论是什么样的人,都有生存的权利,而我们的生命不只对我们自己有意义……

    “你知道谁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收藏家吗?是诺亚。他救下了上帝创造的所有生物。”

    ...................

    ※名人与媒体推荐※

    在大屠杀的黑暗迷雾中,施米特的故事如同水晶般清澈明亮。

    ——《比利时晚报》

    正是这种看似矛盾的手法:用简单而有力的语言追问人生的意义、甚至悲剧的意义,造就了施米特的成功。

    ——《自由比利时报》

    《诺亚的孩子》是一本神秘的书,最美的那种神秘。

    ——法国杂志《Marianne》

    尽管是纳粹的主题,作者也能让人们在欢笑与泪水中与彼此心连心。

    ——法国《电讯报》

  • 纳粹医生

    作者:[美] 罗伯特·杰伊·利夫顿

    《纳粹医生》并不是泛泛地展示和谴责纳粹之恶,它通过对40个左右的纳粹(其中29个纳粹医生)和80个纳粹受害者9其中40个成为纳粹的医学助手)的访谈,作者试图进入纳粹医生的心理世界。本书的研究目的并非简单的谴责邪恶,更多地是为了“理解邪恶”。确切地说,作者试图从医生这个角色入手去回答:为什么“普通人”会变得邪恶?是他们“本性”如此,还是“环境”使然?如果是“环境”使然,这个“环境”又需要什么样的构件?

    《纳粹医生》这本书所传达的,与其说是纳粹的危险,不如说是我们每个人自身所蕴藏的危险。历史上奥斯维辛这样的恐怖时刻并不多见,但是现实中像“斯坦福实验”中那样的“微纳粹”时刻却比比皆是:警察的刑讯逼供、强拆中的打手、打人的城管…有多少“普通人”在完成“角色转换”之后可以若无其事地作恶?游行中打砸抢烧,文革中的学生打老师,网络世界的语言暴力,又有多少人在“集体”的遮蔽下中施暴?当一个人“脱下”作为个体的自我,“穿上”他者的身份,并隐身于集体的庇护,作恶行就变得轻松自如。而对于小恶汇聚成大恶,有时候“普通人”所需做的全部就是“别过头去”。纳粹之恶不仅仅存在于历史中,它一直在薄如蝉翼的文明之下蠢蠢欲动。

  • 擁抱戰敗

    作者:約翰‧道爾

    全方位完整解析 戰後日本如何擁抱美國帶來「現代化」革命

    2000年普立茲非小說類作品獎經典

    釐清東亞近代歷程 提供承先啟後的瞭望台

    本書以極其簡潔優雅卻力道沉重的敘事筆調,為讀者梳理美軍佔領期間日本的政治制度、經濟、大眾文化、社會風俗各個方面。既批判麥克阿瑟主導的美國意志邏輯野蠻加強迫在戰後日本推行「美國化」、「民主化」以及「現代化」;同時也細膩剖析日本作為戰敗者的複雜心態,有悲慘、迷茫、悲觀和怨恨,也兼具希望、韌性、遠見與夢想,還原社會各階層民眾的聲音。顯露出戰勝與戰敗,並非單方面的佔領統治而是雙方互相的「擁抱」。

    作者約翰.道爾一方面致力於批評美國的佔領政策,包括麥克阿瑟本人的作為。將麥克阿瑟在這場政治盛典中扮演的角色形容為「新的君主,藍眼睛的幕府將軍」。批判美軍以專制的方式強加非軍事化、民主化構想於日本。保留天皇制度為昭和天皇免除戰爭責任、東京審判做秀式的調查助長了大眾對於戰爭罪行的輕視傾向,追求非軍事化卻駐紮美軍基地等作為。諸多歷史問題,源於美日間複雜作用共同產生遺留至今。

    書寫戰敗者日本。本書也詳盡記錄下曾「一億一心」、打算「全員玉碎」效忠天皇的日本百姓怎樣轉身擁抱民主、擁抱現代化。另一方面,戰後日本自帝國主義體制下解放的個體自由,展現出貪婪、自私、頹廢卻旺盛的生命力也編織出一種奇異、天真、淺薄的戰敗文化。自荒蕪廢墟重建不僅是加蓋地面的實體建築,也意味著精神層面日本反思什麼是好的生活、好的社會。這一切顯得混亂不堪;這一切也充滿活力。

    除了政治制度的變革,日本形象上的變化,在書中也有著豐富而生動的記錄:從戰時美國媒體將日本人描述為野蠻殘酷暴虐、狂熱的「猿人」(Monkey-man)。到了佔領期,由於「潘潘」、「夜之女」等專門服務於佔領軍的性工作者普及,戰敗日本被美國「女體化」「色情化」,也從此造成美日關係中男女角色的假想。日本形象弱化為易於操縱、百依百順和以備享用的女性胴體。

    例如「潘潘」以個人貞操保衛日本血統、黑市反映現實經濟與追求感官刺激盛行情色雜誌的粕取文化,更是透過大眾文化現象作為具體例證,翔實地描寫日本戰敗後的社會風貌景況。

    在今天美日同盟逐漸強化的年代,對於戰敗、美軍佔領經驗是日本部分新民族主義者眼中恥辱的時期;對另一部份日本人而言,「和平與民主」也是在戰後獲得的新觀念以及理想社會的追尋。美日安保條約所牽動到不單單戰後的日本,直至今日整個太平洋地區,都仍是影響範圍中。戰勝國與戰敗國交互糾葛的關係,更是台灣於二戰後複雜處境一個鮮明的對照。

    得獎記錄

    2000年普立茲非小說類作品獎

    1999年美國國家圖書獎非小說類圖書獎

    2000年班克羅夫特獎

    1999年美國歷史學會費正清獎

    2000年美國圖書館學會著名圖書獎,並列入「美國讀者書目」中「2000年著名圖書目錄」

    1999年《洛杉磯時報》歷史圖書獎。

  • 德国人的战争

    作者:尼古拉斯·斯塔加特 (Nicholas Stargardt)

    在《德国人的战争》中,著名历史学家尼古拉斯·斯塔加特利用私人日记、法庭记录和军人信件等非常多的第一手材料描绘出前所未见的战时德国,这里面既有东线战场上的步兵和坦克指挥官,也有大后方的平民。以一个个普通战士、指挥官为出发点,再现战争时他们在纳粹蛊惑和控制下对战争的狂热以及失利后的沮丧和无奈、反抗。本书内容丰富,极具人文精神。为读者提供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前线和后方生活的第一手资料。

  •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本书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1948—1954年之间创作完成。全书从1919年的《凡尔赛合约》开始一直写到1945年《波茨坦宣言》二战结束,既有对战争的原因、经过的描写,又有战争过程细节的再现;既有重大国际事件的叙述,又有战争中各国之间的关系的论述,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方面,是研究二战的重要史料。

  • 柏林日记

    作者:[美] 威廉·L.夏伊勒

    本书是《第三帝国的兴亡》作者夏伊勒1934一1941年间作为驻德国记者,在纳粹德国耳闻目睹的原生记录;是一部痛惜野蛮战胜文明的有温度的历史记录。

    《柏林日记》堪称《第三帝国的兴亡》的前传,后者有大段内容直接引自前者。《柏林日记》有非常丰富的一手资料作为支撑。夏伊勒以一个记者的职业素养描述了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协和广场暴乱、德奥合并、捷克斯洛伐克被瓜分以及纳粹帝国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另外,书中还记录了涉及波兰战役、苏芬战争、挪威战役、西线战役和英吉利空战等事件的大量珍贵史料。夏伊勒作为一位记者,还对二战初期战事进展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尽管他并非军事专家,但在战略问题上却颇有见地,其敏感性和预见性往往令人拍案叫绝,对于研究二战史极具借鉴意义。

    本书1941年7月在美国推出后立即成为最畅销大众类图书。至今仍在世界长销不衰,是夏伊勒作品中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

  • 日本对华战争指导史

    作者:(日)堀场一雄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2周年,世界知识出版社正式出版中文版由堀场一雄著的《日本对华战争指导史》。

    《日本对华战争指导史/北京大学战争与战略研究丛书》可称为该社已出版的服部卓四郎著《大东亚战争全史》的姊妹篇,记述了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作者是旧目军的精英官僚、陆军大佐堀场一雄。他1900年出生,1914年入日本名古屋陆军少年学校学习,1922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第34期),1930午日本陆军大学毕业。在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期间,他始终在策划侵华战争的核心机要部门担任要职:1937-1939年在日本陆军参谋本部战争指导处工作,1939年12月-1941年7月在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工作。在参谋本部和派遣军总司令部的文件中,他拟制的方案甚多。堀场一雄说,“我的全部精力完全贯注于处理对华战争。”

    战争结束后,堀场一雄撰写了《日本对华战争指导史/北京大学战争与战略研究丛书》一书,经过日军舫卫研修所战史研究室编辑加王,于1962年由日本时事通信社出版发行。

    从内容来看,作者从日本旧军人的立场、一观点出发,系统地叙述了从卢沟桥事变开始的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介绍了战争各阶段、各次作战的形势、双方套势、战争指导方针、作战原则,并详细地阐述了日本当局勾结中国顽固派、收买投降派、反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大众的战略、策略。由于作者在日军机密要害部门工作,在书中使用了不少从未发表过的绝密、机密、秘密资料。

    决定出版该书,主要是出于这部著作在战争与战略研究领域所具有、的史料和撵术参考价值的考虑。编者和出版社当然不赞成作者从日本旧军人角度出发所阐述的一些观点和立场,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日本对华战争指导史/北京大学战争与战略研究丛书》对于我们了解日本过去那段军国主义的巧史和当前日本一部分人的历史观,都会有所帮助,相信读者白会明察。

  • 伟大卫国战争期间斯大林与罗斯福和丘吉尔往来书信

    作者:(俄)弗拉基米尔·奥列戈维奇·佩恰特诺夫(Владимир Олегович Печатнов)

    伟大卫国战争期间斯大林与罗斯福和丘吉尔往来书信——文献研究Переписка Сталина с Рузвельтом и Черчиллем в годы Великой Отечественной войны.

    Документальное исследование

    2015年6月,俄文版在莫斯科出版。

    2017年11月,中文版在北京出版。

    现任俄罗斯联邦外交部部长C.B.拉夫罗夫、前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俄联邦国防部第一副部长A.A.科科申、前中共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李际均中将为中文版作序。

    本书是一部历史,史料研究和阅读价值极高。

    作者历经五年,研究了俄罗斯、美国、英国档案馆中5000份最新解密文件,将800多封斯大林与罗斯福和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往来书信收录书中,并保留了修改痕迹。作者对每个阶段的通信配以背景描述、专业解析和珍贵历史照片。内容之翔实,独树一帜。

    本书引人入胜的是,通过三巨头原汁原味的书信,即伟人亲笔书写的历史,可见二战中为共同抵御法西斯侵略,苏联、美国、英国所结成的反法西斯联盟,在战争初中期被一致的目标掩盖了意识形态的对立和军事战略上的分歧,虽然书信中充斥着苏联要求英美严格履行租借法案和关于开辟第二战场的争论,但以苏联红军为主力消灭希特勒军队的不断胜利鼓舞着联盟同仇敌忾地战胜敌人。战争中后期,尤其是盟军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之后,争夺战后在欧洲的势力范围则成了各方极尽纵横捭阖之外交能事而欲盖弥彰的巧斗,暗流涌动的刀光剑影下是各自为本国利益的激烈博弈。透过字里行间话语、口吻、心理的微妙变化和故弄玄虚的外交辞令,斯大林的强硬多疑,罗斯福的冷漠大度,丘吉尔的热情狡黠跃然纸上。三巨头写信收信的内幕故事也颇为有趣。相信无论普通读者还是研究人员都会被本书所吸引,从而看到三巨头在战争年代,在广泛的外交联盟背景下所持的政治立场和复杂的行为动机,并使人们能够穿越历史,反观“冷战”,尝试拨开当今世界大国关系的层层迷雾,准确把握其来龙去脉。

    中文版编者。

  • 日本宪兵队秘史

    作者:[英]马克·费尔顿(Mark Felton)

    日本宪兵队在二战时期令盟军和平民闻之色变,被称为“日本的盖世太保”。但是,与纳粹德国的盖世太保相比他们犯下的滔天罪行有过之而无不及。由于战争结束前日军对战俘的大肆屠杀,以及战后美、日政府的庇护和刻意隐瞒掩盖了历史真相,日本宪兵队在战争期间所犯之累累罪行并不尽为世人所知。

    《日本宪兵队秘史》是国内难得一见的全面揭露日本宪兵队罪恶的作品,介绍了日本宪兵队的由来、组织结构和战争时期所起的作用。1881年成立的日本宪兵队,是日本政府对内推行改革,镇压起义,以及对外侵略扩展的先锋,相继策划并参与了1895年“乙未事变”、1910年吞并朝鲜、1931年“九•一八事变”等历史事件。二战时期,拥有无限权力的宪兵队活跃在亚洲各地,管辖着日本在本土和亚洲占领区建立的676座奥斯维辛式战俘营,其虐俘手段极其残忍,泯灭人性,包括水刑、火刑、电击、活埋、斩首、悬吊、死亡行军等,饥饿和疾病也让战俘们倍受折磨。宪兵队其他令人发指的罪恶行径还包括:活体细菌试验,关押慰安妇,种族灭绝式的屠杀,等等。《日本宪兵队秘史》的作者收集了那些曾受到日本宪兵队虐待的幸存者的经历,以第一手资料作为支撑,向世人展示了日本宪兵队的反人类暴行。

  •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

    作者:(英) J.F.C.富勒

    本书是J.F.C.富勒这位军史大师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思的总结性著作。

    富勒从的视角把握这场人类历史上的战争,从德、英、苏、美、日、法、中等多个角度,在战略的高度对参战各方的战略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具体手段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做了自己极具理论思考深度的论断。在富勒看来,交战双方都做了许多违背自己战略意图的行动,无论这些行动当时看起来有多么成功,都无益于整体目标的实现。举例来说,富勒认为战略轰炸不仅挤占了本可以用在登陆舰上的大量资源,而且对敌方作战能力、工业体系和居民士气产生的影响是不成比例的。

    富勒本人曾因为对装甲兵理论的支持而受到军方冷落,幸运的是,他眼看到自己理论在战场上的实践,不幸的是,取得成果的是英国的敌人德国。富勒敏锐地指出,虽然武器更加现代化,但很多军事指挥者基于一战过时经验的指挥,是战役乃至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

  • 斯科尔茨内回忆录

    作者:[奥] 奥托·斯科尔茨内

    奥托·斯科尔兹内是二战中非常著名的德国特种部队指挥官,指挥并参加过营救墨索里尼、抓捕匈牙利摄政王、铁拳行动、米老鼠行动、格里芬计划等诸多二战重要事件。在这本自己的回忆录中,他如实地将其指挥的最著名的行动一一记述,展现在人们面前。全书从作者的童年讲起,依次叙述了他的学校生 活、参军、战争中的德国和意大利、进军莫斯科、加入特种部队、解救墨索里尼、监狱生涯等。本书不仅展现了著名的德国特种部队的发展史,而且对二战期间德国、意大利、美国的关系及细节均有记述,兼具历史性和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