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二战

  • 艾森豪威尔

    作者:罗伯特·丹沃

    《艾森豪威尔》主要内容:艾森豪威尔在知天命之前的大部分经历都非常平淡,即使他是同年西点军校毕业生中第一个获得中校军衔的人,但如果他在50岁之前退休或者在1941年之前因某种原因去世的话,那么他将终生默默无闻,但是,他在51岁时开始飞黄腾达,其职位由欧洲战区总司令至北非盟军总司令,欧洲盟军最高统帅,其军衔也在短短的10个月中连升三级,由少将晋升为中将,再至上将,最终成为五星上将,可谓一帆风顺。其升迁之快,在美国历史上也是空前绝后、独一无二的。
  • The Girl in the Green Sweater

    作者:Krystyna Chiger,Dani

  • 老战士永不死(上下册)

    作者:(美)杰弗里﹒佩雷特

    本书是关于麦克阿瑟将军动荡的军旅生涯和破灭的总统梦想的第一部翔实和准确的记录。杰弗里·佩雷特曾撰写过具有开创意义的美国陆军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陆军航空兵题材的历史作品,他是第一位能够不受限制地接触到有关麦克阿瑟的官方军事文献、报告、书信和日记的传记作家。 美国历史上一位最独特的人物:动荡的军旅生涯、破灭的总统梦 第一部翔实和准确的记录 无可匹敌的坦率和权威性 大量关于麦克阿瑟的官方军事文献、报告、书信
  • 布莱德雷

    作者:(美)奥马尔.N.布莱德雷,等

  • 魏特琳日记

    作者:明妮・魏特琳

    已尘封60多年的《魏特琳日记》,首次以全貌与读者见面。� 日记全文50多万字。《魏特琳日记》是继《拉贝日记》、《东史郎日记》之后,又一部反映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真相的第一手原始资料。拉贝是一位德国人淇日记以保持原始史料价值见长;东史郎是一位原日本士兵,是作为加害者一方的日记;而魏特琳则作为一位美国人,一位女性、大学教授、南京大屠杀亲历者和南京女性难民心目中的“活菩萨”,其日记具有其他资料不可取代的价值。首先,《魏特琳日记》记载了日军从轰炸南京、进攻南京到南京大屠杀及日军在南京进行殖民统治的全过程,它的翻译出版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南京大屠杀和沦陷时期南京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其次,由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是专门收容妇女难民的难民所,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这里成了日军实行性暴力的重要目标,作为该难民所的负责人,魏特琳所写的日记是揭露侵华日军性暴行最具说服力的证据。第三,魏特琳女士爱憎分明,感情真切,想像力丰富,其日记文笔优美流畅,可读性强。正是由于魏特琳日记的重要价值,章开沅先生编译的《天理难容》和朱成山先生主编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外籍人士证言集》,都曾节译魏特琳日记中有关记载南京大屠杀的部分。
  • 山本五十六

    作者:加藤正秀

    《山本五十六(1884-1943)》主要内容:中山本无疑始终是法西斯战将的代表人物,他胆识过,会俩高超。虽然他在战前也曾预感到日本将置身于一场毫无胜利希望的战争之中,因而反对轻率地对美英开战,但是日本国内狂妄的战争叫嚣中,他仍然挖空心思,积极为日本法西斯卖命,并通过偷成袭珍珠港,亲手点燃了太平洋战火,已经永远被钉在了人类历史的耻辱柱上。
  • Princes of Darkness

    作者:Claire Rose Knott

  • 蒙哥马利

    作者:(英)罗纳德.卢因

  • 巴顿

    作者:拉迪拉斯·法拉格

    《巴顿(1885-1945)》中巴顿擅长于进攻、追击和装甲作战,是一位敢打敢拼、英勇善战的骁将。在远征北非、荡平西西里、横扫欧洲的半个世纪以后,乔治·S·巴顿的名字依然令人震撼不已。人们对巴顿近乎偶像式的崇拜不仅仅因为他杰出的指挥才能和顽强的军人作风,同时还源于………
  • 隆美尔

    作者:威廉·图特

    《隆美尔》主要内容:在某种意义上说,隆美尔是历史上的幸运儿。他不仅在生前就已红遍德国,妇孺皆知,而且在希特勒纳粹政权覆灭后,其他法西斯帮凶一个个变得臭名昭著,被世人所唾弃的情况下,隆美尔的名声反而扶摇直上。但由于他目光狭窄,不重战略,共军事建树仅仅停留在战术档次,终究只能作为名将,无以归为军事大家。
  • 纳粹女人

    作者:(奥)安娜.玛丽亚.西格蒙德

    希特勒好像女人有种魔力,不少社交界的贵妇对他大为钦佩,并为他向上爬铺平了道路。他的外甥女吉莉因他去寻死,他的情人爱娃与他同归于尽。一个胆大包天的女飞行员在柏林激战时企图驾机将希特勒从地堡中营救出去。一个崇拜希特勒的英国贵族小姐,因无法实现英德结盟的梦想,向自己的太阳穴开了一枪……本书作者重审历史,广泛收集史料,参考了第三帝国史的最新研究成果,查阅了事后公开的保密档案,比较了大量当事人和第三者的描述,写出了这本扣人心弦的著作。
  • 戈培尔

    作者:郭威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褪去了。但这场战争留下的惊悚与阴影却长久地留在了人们的脑海中。回顾这场战争,除了战役与屠戮,还有几个重要人物需要提及,他们是:戈林,他享有第三帝国最高军衔――帝国元帅;戈培尔,能将谎言说成真理的纳粹宣传部长;隆美尔,一位曾让盟军头痛不已的军人;希姆莱,屠杀数百万犹太人的刽子手;邓尼茨,“狼群”战术的鼓吹者。这五个人是纳粹德国权倾一时的重臣,正是他们帮助希特勒上演了人类历史上最惨无人道的一幕。 本系列丛书完整、真实地再现了这五个人的一生及其所处时代的背景。翻看着一张张拂去历史尘迹的图片,50多年前的腥风血雨扑面而来,让人不由自主地陷入对历史、人性的反思之中。
  • 麦克阿瑟

    作者:小克莱 布莱尔

  • 杜鲁门回忆录(上下)

    作者:(美)哈里·杜鲁门

    本书主要记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重大国际和国内事件以及美国政痢所采取的有关政策、措施和活动,作者还以较大篇幅叙述了他本人在战后德国的重建、占领日本、对华政策以及制定并实行“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第四点计划”、发动朝鲜战争等重大事件中的作用。 作者的回忆,虽以电文、信件、档案、笔记,谈话记录为依据,但仍是杜鲁门在任时的美国政策和观点的张扬。尽管如此,本书仍是研究20世纪“ 冷战”开始时了解这一时期美国对外政策及其应对措施的重要参考。当年的国际环境和今天的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杜鲁门回忆录》中作者“亲历、亲闻、亲见”.往事历历,仍具有后事之师的历史价值。 目录 村鲁门回忆录:上册 出版说明 序言 第一章 罗斯福总统去世 第二章 在白宫的第一天 第三章 开始同丘吉尔和斯大林通信 第四章 提交国会的第一篇咨文和第一次记者招待会 第五章 中国和德国的问题 第六章 莫洛托夫访问华盛顿 第七章 希姆莱的建议 第八章 丘吉尔向斯大林呼吁 第九章 德国投降 第十章 租借法案的终止 第十一章 我们和戴高乐与铁托的纠葛 第十二章 霍浦金斯赴莫斯科的使命 第十三章 联合国的产生 第十四章 德国的占领 第十五章 斯大林的对华和对日政策 第十六章 波茨坦之行 第十七章 波茨坦会议开幕 第十八章 波茨坦:赔偿与波兰边界问题 第十九章 波茨坦:附庸国家 第二十章 波茨坦会议的结束 第二十一章 原子弹;俄国参加对日作战 第二十二章 日本的投降 第二十三章 中国发生的问题 第二十四章 在“密苏里号”战舰上举行受降仪式 第二十五章 向饥饿的世界提供粮食 第二十六章 “公平施政” 第二十七章 罢工与煤荒 第二十八章 复员 第二十九章 日益增长的东西方分歧 第三十章 英国和美国关于原子能的协议 第三十一章 贝尔纳斯和华莱士的辞职 村鲁门回忆录:下册
  • 希特勒(上中下)

    作者:约翰・托兰

  • 大器晚成:艾森豪威尔

    作者:解力夫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1890-1969)美国第 34任总统,陆军五星上将。生于得克萨斯州丹尼森城一个贫苦家庭。  1915年美国陆军军官学校(西点军校)毕业后,到步兵团队服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留在国内任科尔特坦克训练中心主任。1922年赴巴拿马运河区执勤。   1925年进指挥与参谋学校学习。1927年入陆军军事学院深造。  1928年随“战争纪念委员会”赴法工作一年,回国后在陆军参谋部工作。  1933年任陆军参谋长麦克阿瑟的副官。1935年,随麦克阿瑟去菲律宾任助理军事顾问,帮助组建菲律宾军队。  1939年欧战爆发后回国,历任营长、师参谋长、军参谋长、集团军参谋长。因工作成绩优异,得到陆军参谋长马歇尔的赏识。1941年 9月晋升准将。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艾森豪威尔被调任陆军参谋部作战计划处副处长、处长,负责向太平洋战场增调防御力量, 1942年 3月改任作战处处长。他支持“先欧后亚”战略,主张尽快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抄近路攻入德国。  1942年 6月,被罗斯福选任为欧洲战区美军司令。从当年 11月起,先后担任北非和地中海盟军总司令,指挥盟军相继在北非、西西里岛和意大利本土登陆,很快结束了北非战事,并迫使意大利投降和对德宣战。1943年 12月,艾森豪威尔受命担任盟国欧洲远征军最高司令。1944年 6月,指挥盟军实施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诺曼底登陆战役,随后又将德军驱逐出法、比、荷境,并直捣德国腹地。同年 12月,晋升为陆军五星上将。他具有卓越的组织领导才能,善于把多国的庞大武装力量合为一体,协调行动、共同战斗。 德国投降后,艾森豪威尔出任美国驻德国占领军总司令。 1945年11月任美国陆军参谋长。1948年 2月退役,一度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1950~1952年重新服现役,出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武装力量最高司令。  1953~1961年,连任两届美国总统。他在任内继续推行杜鲁门的“冷战”政策,扩大核武器生产,加速发展战略空军,推行“大规模报复战略”。 1969年 3月 28日在华盛顿去世,终年 79岁。著有回忆录《远征欧陆》、《授权变革》和《争取和平》等书。
  • 丘吉尔

    作者:[英] 杰弗里•贝斯特

    温斯顿•丘吉尔在二战中所表现出来的感召他人的能力让他一度受到了人们的批评。在最近几年,他的所作所为再一次受到人们的抨击。本书作者是一位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他终于真正理解了这位伟人的思想,以及他长期、饱受争议、丰富多彩、矛盾和史诗般的戎马生涯。丘吉尔的内心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他是理想主义者还是现实主义者呢?他在英国生死存亡的关头和击败希特勒的过程中起到了多么关键的作用?作者在分析了丘吉尔的长处和短处,研究了许多版本的丘吉尔传记,结合了公众和私人对丘吉尔的评价之后,在本书为我们呈现出一个鲜活的传奇人物形象。
  • 纵横捭阖

    作者:解力夫

  • 蒙哥马利 (全二册)

    作者:特德里克・杜拉克

    蒙哥马利的一生颇富传奇色彩。1887年11月17日,他出生在伦敦肯宁顿的一个牧师家中。不满两岁时,随其父亨利·蒙哥马利主教前往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1902年一回到英国,就被送入圣保罗学校就读。1907年1月,进入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1908年9月,被分到皇家沃里克郡团,驻防印度。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最初作为一名中尉排长随部队一起参加作战,在一次战斗中胸部和腿部中弹负伤,不得不住进医院治疗。伤愈后被任命为旅参谋长,又随部队再次奔赴前线。战场的枪林弹雨使他多次遇险,但都逢凶化吉,转危为安。 蒙哥马利戎马生涯50年,服役时间超过了威灵顿、马尔巴勒和蒙克。退休之后他继续参加国际国内政治活动达10年之久,到1968年才完全退出公共生活。他把精力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到各国访问,就国际关系发表见解;二是撰写历史著作和电视广播稿;三是参与国内政治。因此,他不仅会见过斯大林、赫鲁晓夫、铁托、毛泽东、周恩来、尼赫鲁等许多著名政治家,而且写下了《回忆录》、《正确判断的方法》、《领导艺术之路》、《三个大陆》和《战争史》5部著作。
  • 特种兵上将

    作者:彼得.德拉比利艾尔上将

    本书是英国现代著名将领彼得·德拉比利艾尔爵士写的自传,讲述他怎样从一个顽皮少年成长为英军高级将领。本书主人公从东南亚秘密丛林战到奇袭伊朗使馆解救人质,从英阿马岛之战的特别兵指挥官到海湾战争英军总司令,几乎全球的每个危机“热点”中都有他的身影,本书并非传奇,而是一位当代冒险家的真实经历。不甘平庸、想打破自己沉闷生活的人,敢于冒险和自找苦吃的人,想了解当代特种战争的人,都可以从本书中找到感兴趣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