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认识论
-
数学、科学和认识论
《数学、科学和认识论》收集了拉卡托斯关于数学哲学等方面的一些论文。他认为反驳在数学中起决定性的作用,猜想的提出不能保证没有反例出现,数学发展的过程则是一个以更深刻、更全面、更复杂的猜想代替原有较朴素的猜想的过程。他认为数学没有必然性的基础,数学公理的真理性难以保证,因而必须把数学看成是“准经验的”。 -
人类理智研究
《人类理智研究》作为西方哲学的经典著作,作者大卫•休谟完整地论述了关于道德思想与人类认识之间的关系。作者的理论对当代西方哲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立足于当代思想界的最新成就之上,让我们用今人的眼光来重新整理历代经典,更能体验到人类思想发展的基本脉络,有助于我们风好地对人类文明的反思。 -
人类知识的默会维度
《人类知识的默会维度》主要内容包括:言述的和默会的、默会知识:一种维特根斯坦式的进路、能力之知、分离的和交接的、“在世”的认识论分析、具身性、亲知、普遍的和特殊的、实践智慧、判断力、应用的认识论分析、批判的和非批判的等 -
客观主义认识论导论
如果人类的最高美德是牺牲所有的欲望,人们不得不问:人类如何生存和获得幸福? 你生存的唯一希望就是通过信奉一种理性的、世俗的、自私的选择来挑战这种哲学。 我曾经请格林斯潘大胆地估算,在他看来,在我们的商业世界里,真正的财富创造者——也就是完全自治并具有独立判断能力之人——占多大比例。他思考了片刻,有点伤心地回答:“在华尔街——大约5%;在工业界——大约15%。” -
知识论导论
《知识论导论:我们能知道什么?(第2版)》作者帮助我们考察有关问题并发现深刻理解知识论所能获得的益处。作者以一种可接近的和诱人的方式论述了诸如怀疑论、知觉、知识分析、先天知识、基础论—融贯论争论以及内在主义—外在主义争论等知识论中心论题。另外,作者还分析了阿尔温?普兰廷加最近提出的保证与适切运作功能理论,综述了德性知识论、信念的本性与伦理学,并对记忆提供了一种深层次的讨论──这个论题在其他教科书里通常是不加以讨论的。 -
当代知识论
本书的主要任务是勾画当代西方认识论的逻辑概貌并为直接实在论进行辩护。西方哲学界有一种普遍的看法,认为一个信念只能通过另一个信念或另一部分信念才能得到辩护或证明。外部世界或知觉本身不能直接给一个信念提供辩护或证明,只有当外部世界或知觉转变为认识主体的信念之后才能为某个信念提供辩护或证明。这个看法被称为“信念假设”。凡承认这个假设的理论都被称为信念理论,如基础主义和连贯主义。凡否认这个假设的则称为非信念理论,如外在主义理论(包括概然主义和可靠主义)和部分内在主义理论。“直接实在论”否认信念假设,认为一个信念不仅可以通过另一部分信念得到辩护,而且也可以通过非信念的知觉印象或记忆状态直接得到辩护。由于这种理论主张从知觉印象到关于外部世界的信念的过渡是直接的,不需要以关于知觉印象的信念为中介,因此,这种理论被称为“直接”实在论。作者认为只有直接实在论才能为人类的合理认知提供最好的解释,其余的理论都有着各自难以克服的困难。 -
认识与兴趣
本书是哈贝马斯专门论述认识论问题的一本重要哲学专著。全书一气呵成,浑然一体,作者在书中抓住了认识论问题,从思想史的角度,对认识论进行了历史的考察。 -
人类知识原理
《人类知识原理》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这些译本过去以单行本印行,难见系统,汇编为丛书,才能相得益彰,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查考,又利于文化积累。为此,我们从1981年着手分辑刊行,至2010年已先后分十一辑印行名著460种。现继续编印第十二辑。到2011年底出版至500种。今后在积累单本著作的基础上仍将陆续以名著版印行。希望海内外读书界、著译界给我们批评、建议,帮助我们把这套丛书出得更好。 -
人类理智新论
《人类理智新论(套装上下册)》内容简介:十七世纪,西欧哲学界在认识论上爆发一场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大争论,先是唯物主义经验论者弗·培根奠定了认识起源于经验的原则;继而笛卡尔创导唯理论,宣扬天赋观念说,遭到霍布斯、伽森狄等的反驳;到十七世纪末,洛克以其《人类理智论》详尽地批驳了天赋观念说,并系统地论证了经验论的原则;紧接着,莱布尼茨又站在唯心主义唯理论和维护天赋观念说的立场,从“单子论”和“前定和谐”的观点出发,写成《人类理智新论(套装上下册)》,以对话体的形式,与洛克的《人类理智论》逐章逐节逐段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辩驳和多方面的讨论。《人类理智新论(套装上下册)》对了解欧洲近代哲学史上这场斗争以及当时的科学和哲学都有重要意义。 -
人文科学认识论
本书是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一部题为《人类和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趋势》的广泛研究报告的一部分,全书贯穿了认识论的思考,一方面力求标志出各种人文科学所共有的那种特殊认识的特征;另一方面作者试图以其“发生结构主义”的观点,去理解这些人文科学。 -
认知科学与广义进化论
内容简介:《认知科学与广义进化论》一书是著者所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在本书中著者创立了横跨哲学认识论、比较文化学、进化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系统科学等多学科的高度统一的认知科学基础理论――广义进化论。并探讨了该理论在建立伦理学、美学等社会科学基础方面的作用。本书论点丰富新颖,论证严密科学,表达深入浅出,不仅适合于有关学科的教学、科研人员参考,而且适合于一般读者阅读。 -
心理学质性研究导论
《心理学质性研究导论》英文版自2001年首版以来,一直是学习质性心理学研究非常重要的入门书,《心理学质性研究导论》译自2008年的第二版。《心理学质性研究导论》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质性研究的基本概念,质性研究设计的一般原则和四种具体的设计方法,即半结构式访谈、参与观察、日记和焦点团体,六种具体的质性研究方法,即扎根理论、现象学方法、个案研究法、话语心理学、福柯式话语分析和记忆研究法,最后总结了评价不同质性研究方法的标准。书中还列举了具体的研究案例,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不同质性研究方法的具体程序。尤其在介绍了每种质性研究方法之后安排了两个互动练习,便于学生将理论结合实践,活学活用。附录还收录了英国密德萨斯大学三位本科生的质性研究报告,并且进行了详细的评述,这对于质性研究的新手非常有参考价值。 《心理学质性研究导论》既注重每种方法的认识论基础,又包含了具体的研究实例,可操作性强,非常适合社会科学尤其是心理学的质性研究。质性研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心理学质性研究导论》既可以用作高等院校质性研究教学的教材,是学生进行质性资料分析方便实用的手册,也可以作为研究人员了解并尝试使用质性研究方法的参考用书。 -
新科学(全两册)
《新科学(套装共2册)》其实是一幅伟大的幻景;前后文互相参照的线索所连接的其实是这幅幻景的各个组成部分,至于这部著作本身的各个部分,它们仅仅是作为次要成分被这条线索非常不完整地勉强连缀在一起;这幅幻景虽然在这里或那里和历史事实有松散的联系,其余的部分却都脱离了历史事实而飘浮在半空中,如果不说是完全与历史事实相违背的话;然而,纵使如此,就这幅幻景的整体格局而言,它却是符合于历史真实图景的。 -
哲学 科学 常识
作者自序 我有很多困惑,很多问题。思想对生活有什么意义?更明确一点儿,理论对生活有什么意义?例如,伦理学教人为善吗?如果一切理论皆是灰色只有生命之树常青,那怎么竟会出现理论这种东西?这些思考带向希腊,思想的理论形态大概是在那里出现的。希腊哲人曾尝试为世界提供理性的整体解释。然而,那是不是太遥远了?看起来,哲学自负的工作早已被科学接了过去,哲学也许已经寿终正寝。然而,科学在何种意义上为我们提供了对世界的整体解释?现在想弄懂任何一门科学分支都需要很多年的专门学习,谈何整体画面?远为根本的是,科学把心灵留在了画面之外,科学世界观没有为喜怒哀乐美丑善恶留下席位。那么,我们有两套真理――科学真理和生活的真理?柯瓦雷质疑说:两套真理,那就是没有真理。真的如此吗?也许真理是在不同的层面上显露?也许我们凡人从来只生存在断续相连的局部真理之中?一个疑问带到另一个疑问,往往,不断的追索又把我引回最初的疑问。问题互相缠绕,疑惑互相渗透,它们以各种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明确性呈现出来。 哲学思考难得产生值得付诸文字以与他人分享的果实。就算出现了几个有意思的想法,把这些想法表达清楚连贯成章也非易事。这本小书以眼下的形式开始动笔,至今也在五六年以上了。每一节刚刚写成,就又抹去重新写过,不知凡几。摆在眼前的这一沓稿子,仍百般不满意。但出于种种外部的考虑,现在就要把这本小书付印。 眼下这本小书,既不是一个开端,更不是一个结论。它只是我行在困惑中的一些片断思考,为了付印多多少少按一个主题组织起来。这个主题是哲学和科学的关系,以及两者各自和常识或曰自然理解的关系。沿着这条主思路,上篇先粗略回顾了哲学方式的整体解释到科学方式的转变。下篇分专题讨论实证科学对经验的关系,科学概念的特征,科学的数学性质,预测、假说和实在问题。最后一章集中讨论常识、科学、哲学三者的关系,有点儿像个小结。 这本小书大量借用了科学哲学的研究成果,但它并不是一本科学哲学方面的论著,对科学的内部理论结构无所发明。我关心的是哲学的命运,或者,思想的命运。 按设想,这本小书是两部中的前一部,后一部正在写作之中,从还原论展开对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性质的探讨,结之以对道理和真理的思考。 本书很多章节曾陆续发表,这些章节在纳入本书的时候都做了大量修订。 引文按我自己的旧例,若手头有中文译本,就标中译本书名页码,以便读者查找所引书;译文却可能是我自己的,这有时是因为对现有中译本的译文不够满意,有时是因为在本书的行文中有些译名需要统一。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引文则通常只标出The Loeb Classical Library版本制定的边码,译文多采自王太庆、汪子嵩、张竹明、苗力田、王晓朝、徐开来等学者,有时参照英文德文译本乃至希腊原文稍作改动。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第一批立项课题〔“科学世界与日常世界的分合”〕的成果,在此对教育部的支持表示感谢。我还要感谢华东师大和童世骏教授,感谢卑尔根大学和希尔贝克〔Gunnar Shirbekk〕教授,他们为我安排了在卑尔根大学做三个月的研究交流,使我得以专心为本书定稿。不少朋友和学生总认为我在做什么重要的工作,我将错就错,受到鼓励。妻子和女儿不觉得我在做重要的事情,但既然我爱做,她们就支持,这种支持当然是最重要的。感谢简宁张罗本书的出版,书稿完成后,他读了一过,说是像读小说。这话大概是批评,但我误听成了夸奖。我始终没学会用完全学术的语言来写作。 陈嘉映2006.10.23,于上海外环庐 -
普通认识论
《普通认识论》主要内容:哲学和自然科学是完全相容的,但是若要承认认识论具有如此突出的地位,那就不仅意味着这两个领域是相容的,而且意味着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自然的联系。因此,只有它们之间这种相互储存和相互渗透的密切联系确定真正存在,才能证明把《普通认识论》包含在自然科学丛书中是合理的。 -
知性改进论
《知性改进论》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知性改进论》相得益彰,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查考,又利于文化积累。 -
发生认识论原理
《发生认识论原理》一书是皮亚杰在1970年出版的一本理论性著作,较集中、系统地阐述了他对于认识论的观点。他指出:“发生认识论的特有问题是认识的成长问题”(见本书引言),而研究认识的发生发展是认识论不可缺少的一个部份;并指出发生认识论的第一个特点是研究各种认识的起源;第二个特点是:“它的跨专业性质”(见本书引言)。本书共包括三章。第一章根据对心理的发生发展的分析,讨论认识的发展和形成。皮亚杰认为:“传统的认识论只顾到高级水平的认识,换言之,只顾到认识的某些最后结果”(见本书引言),看不到认识本身的建构过程;他自己则是从其心理的发生发展来分析认识。在第二章,分析了获得认识的生物学前提,也就是认识在机体方面的起源和机制问题。最后,在第三章则对一些古典认识论问题作了考查,他认为各门科学都应有自己的认识论,但认识总是一种继续不断的建构。 -
精神现象学(上卷)
《精神现象学(上卷)》不仅是黑格尔本人全部著作最有独创性的著作,而且是在整个西方哲学历史上最富于新颖独创的著作之一。他是它不是从天而降,它也有其来源和继承,发展过程。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