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党史

  • 六大以前

    作者:中共中央书记处 编

  • 中国共产党历史

    作者: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1949-1978)(套装上下册)》主要内容简介: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国际环境和党制定的外交方针、对外关系的初步展开、废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缔结《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解放全国的胜利进军、地方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西藏的和平解放、大规模的剿匪斗争等。
  • 决战

    作者:金冲及

    《决战:毛泽东、蒋介石是如何看待三战役的》内容简介:辽沈、淮海、平津三大会战,国军伤亡154余万人,共军伤亡24.2余万人,伤亡人数几乎为6:1多,为何短短142天中,经历了抗日战争洗礼的国方士兵在与经验相对欠缺的共军战争中,如此不堪一击乃至兵败如山倒?理清这一问题,不能不回到两军最高统帅毛泽东和蒋介石身上来,也即他们如何应对三大战略决战。 《决战:毛泽东、蒋介石是如何看待三战役的》的作者金冲及先生多年侵淫党史研究,从诸多史料中,抽丝剥茧,层层推进,逐一分析了毛、蒋二人在面对战局时如何统筹全局、作出判断、布局下子,如何处理战争进程中那些异常复杂而有关键意义的问题,二人的领导能力究竟怎样,后果又如何?相信看完书后,您会有一个满意的答案。
  • 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

    作者:张素华

    1962年1月11日到2月7日,中共中央和北京召开了由县委书记以上七千多干部参加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史称“七千人大会”。与会人数如此之多,空前绝后。更令人发生兴趣的,还在它本身蕴涵的丰富信息,以及埘之后历史的深远影响。本书作者集多年采访、材料收集和研究心得,第一次全而、深入、详细地披露了七千人大会的缘由、经过和曲折的全过程,对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林彪、邓小平,以及对各省委、县委负责人的情况,都有详细分析。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填补了党史研究上的一段空白……
  • 知之深 爱之切

    作者:习近平

    本书收录了习近平同志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在河北省正定县工作期间讲话、文章、书信等共37篇,大多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共13.9万字。内容涵盖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干部作风、人才建设、基层党建、精神文明、老干部工作等方面,集中体现了习近平同志的为民情怀,真刀真枪干一场的实干作风,锐意革故鼎新的担当精神,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他的系列重要讲话一脉相承,相得益彰,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和指导意义。
  • 胡耀邦文选

    作者:胡耀邦

    为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100周年,由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的《胡耀邦文选》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即日起在全国发行。 这部文选,收入了胡耀邦同志1952年5月至1986年10月这段时间内的重要著作77篇,约49万字,包括文章、讲话、报告、谈话、批示、书信、题词等,相当一部分是第一次公开发表。这些著作集中反映了胡耀邦同志为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的贡献和提出的重要思想观点,集中反映了胡耀邦同志信念坚定、心系人民的高尚品格,实事求是、勇于开拓的探索精神,公道正派、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 《胡耀邦文选》的出版发行,对于广大干部群众深入了解胡耀邦同志的思想业绩和革命精神,深入学习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历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书也为党史、国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
  • 中国共产党历史

    作者: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1921-1949)(套装上下册)》是在1991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原上卷总体上反映的是20世纪80年代掌握的党史史料状况和学术研究水平。十多年来,一方面,在邓小平、江泽民同志的著作和讲话中,对民主革命时期的党史有许多新的重要论述;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外大量历史档案资料的公布,党史界对很多问题有了新的认识,我室也取得了许多重要研究成果。这些都需要有一个与时俱进的修订本给予反映。基于以上原因,1996年,我室决定对原上卷进行修订,并把这个项目作为重大项目列入我室1996-2000年工作规划和2001-2005年工作规划。
  • 陈云文选 第三卷

    作者:陈云

    这本文选,收入了陈云同志自一九五六年九月至一九八五年九月的重要著作共五十六篇,其中大量篇幅是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执政党的思想、作风、组织建设的论著。这些著作,多数没有公开发表过。 按照历史进程,这本文选大体上可以分作两部分。第一部分,从一九五六年九月至一九六二年三月,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而又遭到严重挫折的时期,作者根据当时变化了的情况和出现的新问题,阐述了许多重要的经济观点,提出了许多切实的主张,包括必须改进当时我国经济体制的建议。这些观点和主张,对于巩固建国初期的巨大成就,克服当时的严重困难,扭转被动局面,起了众所周知的重大作用。第二部分,从一九七七年三月至一九八五年九月,这是我们党在粉碎“四人帮”之后,确立和实行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时期,作者在指导和推进全党实现历史的伟大转折,全面调整比例失调的国民经济,按照中国实际情况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的优良作风等方面,提出了有深远影响的重要意见。
  •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作者:中央档案馆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

    经中共中央批准,由中央档案馆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联合编辑、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型档案汇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10-1966.5)》近日出版发行。 在编辑出版了1921年7月至1949年9月的《中共中央文件选集》后,中央档案馆报经中央领导同志批准,开始着手编辑《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10-1966.5)》(以下简称《选集》)。经过多年的准备、初编和编辑方案的几次调整,《选集》由中央档案馆与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共同组织人员编辑完成,并由《选集》编审小组组织审定。全书按照文件形成时间编排,选收了1949年10月至1966年5月期间,以中共中央名义发出的重要文件4569件,共分50册,约1600万字。其中包括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共中央书记处、中共中央重要会议等作出的决议、决定、指示、通知、电文等,以及中共中央与其他机构联合发出的文件,部分与中央文件有直接关系的文电作为附件一并收入。这些档案文献多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选集》中收录的文件大部分依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档案刊印,一部分依据当时的报刊或后来编辑出版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选集、文集或党的文献汇编本刊印。在编选时本着求实存真的精神,严格保持所依据版本的原貌,只对明显错漏或不妥之处进行必要的订正和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前夕,是我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并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时期。公开出版这一时期具有权威性的档案文献选集,将推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使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了解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为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 彭德怀年谱

    作者:

    这部年谱在1983年我们即已着手编写,后来由于先写传记,便把年谱工作暂停下来.直到1993年《彭德怀传》出版以后,才又重新集中全力编写.年谱工作进程的间断,拖延了年谱的出版时间,但也给年谱的编写带来了有利条件.告别是十多年来,大量有关党史,军史的著作,个人回忆和日记的出版,对我们帮助极大,使我们得以在书中引入许多新的史料,也使一些存有疑点的资料得到鉴别和核实,从而丰富了本书的内容,提高了本书的准确性.
  •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作者: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胡绳主编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整整七十年的战斗历程。 七十年来,为着民族解放、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团结广大中国人民进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并且始终站在斗争的的最前列。 七十年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为了在这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贫究而落后的国家里,夺取革命的胜利,建设一个新的社会,中国共产党创造过使举世为之震惊的人间奇迹,也面对过许多棘手的难题,遭受过严重挫折。但不管什么困难和挫折,都阻挡不了它的前进,而只是使它锻炼得更加坚强,更加成熟。 今天,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已经取得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性胜利,正在满怀信心地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奋勇迈进。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是有能力领导中国人民掌握自己的命运、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核心力量。 回顾七十年的历史,使我们更加确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时期的实践检验而作出的正确选择。七十年曲折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留下的丰富的经验教训,是先驱者们在缺乏先例的艰难条件下经过探索追求所得到的,是无数先烈以鲜血为代价换来的,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
  •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作者: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 和 》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文件。抗日战争期间,我们党从一九四二年开始在全党进行整风,这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运动收到了巨大的成效。在此基础上,一九四五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作出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接着举行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总结了历史的经验,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的统一和团结。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政府依赖美国帝国主义的援助,拒绝我们党和全国人民关于实现和平民主的正义要求,悍然发动全面内战。党在全国各解放区人民的全力支持下,在国民党统治区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和各阶层人民斗争的有力配合下,在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积极合作下,领导人民解放军进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战争,经过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和渡江作战,消灭了蒋介石的八百万军队,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政府,建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 地下陣線

    作者:陸恭蕙

    《地下陣線:中共在香港的歷史》是首部研究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建黨以來在香港發揮作用的著作。本書記述最近有關中共的事件,其中包括一項香港市民對共產黨所持態度的民意調查結果。附錄中臚列許多與共產黨統戰活動有關的資料,有助讀者深入瞭解中共在香港的歷史。本書適合所有對香港歷史、政治,以及中國現代史感興趣的讀者。
  • 解读林彪

    作者:周敬青

  • 变局

    作者:张素华

    《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1962年1月11日-2月7日)(50周年纪念版)》主要内容简介:1962年1月11日到2月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集了七千多名县委书记以上干部参加的中共中央扩大的工作会议,史称“七千人大会”。与会人数如此之多,可谓空前绝后。更令人发生兴趣的,还在它本身蕴涵的丰富信息,以及对之后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大会的起因,在于党想通过反对分散主义一举改变1959-1961年的极端困难局面;大会开始后,一个接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却改变了会议的日程和主题,“白天出气、晚上看戏”,轻松的民主氛围,曾使人们一时触及到了应该由谁来承担“大跃进”的后果和责任,如何评价“三面红旗”等敏感话题;大会过后,出现了1962年春夏的新局面,但半年之后,局势再变,1962年秋天毛泽东重提阶级斗争。有人认为,由“七千人大会”产生的分歧,也是后来毛泽东发动“文革”的一个远因。《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1962年1月11日-2月7日)(50周年纪念版)》作者集多年采访、材料收集和研究心得,第一次全面、深入、详细披露了“七千人大会”的缘由、经过以及波折的全过程,上至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林彪等人的变化,下至各省委、县委负责人的心态,都有详细分析。不仅有非常丰富的史料价值,也填补了党史研究上的这段空白。
  • 延安整风实录

    作者:高新民,张树军

    半个多世纪前,在中国陕北延安发生了一场震撼人心的整风运动,它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为肃清曾给中国革命带来巨大损失的“左”倾教条主义而开展的一场思想教育运动,也是一场破除把苏联经验和共产国际决议神圣化的思想解放运动。本书作者以清新的语言记述了延安和各根据地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分析了其缘由和逻辑发展结果,揭示了党的建设的必要性、曲折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对延安整风涉及到的重要事件、人物也都作了必要的实事求是的评述。作者在阅读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吸收国内外研究的有益成果,澄清了一些史实的误说,从而使本书成为同类题材中资料丰富、史实可信、特色独具且有较强可读性的专题史学著作。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作者:人民出版社 编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主要内容:(一九八一年六月二十七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建国以前二十八年历史的回顾,建国三十二年历史的基本估计,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等。
  •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作者: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49-1965 套装全20册),ISBN:9787507332681,作者: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编
  • 四人帮沉浮录

    作者:金春明

    《"四人帮"沉浮录》对十年“文革”期间,中国政治舞台上最为活跃的党内阴谋团伙“四人帮”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从作者收集了大量历史材料,从四个人的底细开始,对他们的历史进行追踪回顾,讲述他们如何一步步积累政治资本,并一步步攫取政治权力,并结为帮派团伙,直至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在十年“文革”期间,这一阴谋团火为非作歹,打到一大批为新中国的成立建立卓越功勋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制造数不胜数的冤假错案;他们在权力斗争中不择手段、心狠手辣,与林彪团伙既相互勾结,又相互斗争;为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权,他们挑起群众斗群众,制造天下大乱,不惜把中国大地变成血雨腥风的狂热海洋。他们利用江青是毛泽东夫人的特殊地位,在权力斗争中屡屡胜出。而历史的进程不可能以几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四人帮"沉浮录》详尽讲述了“四人帮”从猖獗狂妄到沦为阶下囚徒的过程,史料详实。让读者在震惊之余,不能不随作者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如何才能杜绝历史的悲剧。
  • 海外中共研究著作要览

    作者:潘世伟

    以“第三只眼睛”看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看党所领导的革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是党史研究不可或缺的一种视角。本书按照国外相关著作出版发行的时间顺序,选出各个时期知名学者最富影响之作,整理出一部涵盖90年国外学者研究中国共产党的著作提要,反映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学者选择不同的研究视角,进而作出的不同判断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