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党史
-
高岗传
《高岗传》是国内出版的第一本高岗的传记。 高岗,中共党史上一位带有悲剧色彩的传奇人物。生前,他身上光环耀眼。他是陕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是陕甘宁边区的连任参议长,是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他奔赴黑土地,历任北满军区司令员,第一野战军政委,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建国后的他是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兼中央人民政府计划委员会主席。死后,他却是"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主角,被开除党籍。 高岗离世已经50余年了。他的人生拐点始终吸引着人们去猜测。最新出版的《高岗传》把我们拽回到一百多年前,为我们徐徐地展开高岗曲折传奇的人生画卷,用鲜为人知的历史档案和历史事实,为我们拂去岁月的灰尘,还原一个真实的高岗,一个有血有肉的高岗。 《高岗传》是作者磨砺了14年的心血之作,其中资料弥足珍贵,其中细节可圈可点,其中评说中立客观。读《高岗传》,一定能读出人生的咏叹。 -
廬山會議實錄
前言 1959 年的廬山會議,已經過去30 多年了。 廬山之變影響噹代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至深且巨,階級鬥爭的理論與實 踐從此升級,引入黨內,直到中央領導層,終於導致十年動Luan的到來。 1980 年秋,討論《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草稿時, 關於廬山會議,我曾作過一個較長的發言(《簡報》刊出兩萬餘字)。當時 就有中央領導同志催我,將這段史實盡快詳細寫出,否則,許多真相後代 難以弄清。作為一個親身經歷者,自己也覺得義不容辭。但由於工作繁忙 及種種原因,一直未能動筆。現在利用在青島消夏的時間,將已經收集和 整理過的資料編寫出來。 所寫的是回憶錄,以自己親身經歷為主,同時也記錄了許多史料,尤其 是毛澤東的多次講話,當年並無錄音或正式記錄(如兩次常委會的批彭紀 實是我記錄的),為傳信存真,考慮再三,還是儘可能如原貌都保存下來, 以供黨史研究者參考(這對於毛澤東晚年「左」的錯誤思想研究,也是很 有用處的)。一般讀來或嫌繁瑣、枯燥,這也是難以兩全,無可奈何之事。 由於人為限制、保密制度和種種清規戒律,當代歷史包括黨史的研究, 還沒有真正進入繁榮時期,離自由討論、科學探索也還很有距離。我這篇 史料性的東西,其中引用的不少資料,其實在十年動Luan中已由紅衛兵散播 開來,國外研究當代中國的學者一直在利用,應該說不再具有機密的性質 了。我現在不能說自己所記的一定全部準確無誤,但我還相信自己的記憶 力和判斷力,一生在寫作方面也是一個謹慎的人,一字一句我都是負責的。 如果有錯誤或不準確之處,希望讀者指正。 廬山會議雖然是當代至關重要的一段史實,牽涉到許多「敏感」的人事, 但畢竟過去30 多年了,可以到「任人評說」的時候了。我們許多老同志尤 其紅軍老同志,寫了許多有價值的回憶錄,這是留給後人的一份珍貴遺產。 我們的黨史上有許多有爭議之事,待做正確結論;不論怎樣,直接或間接 的當事人,將它寫出來,儘管不完善甚或有錯誤,我總覺得寫出比不寫出 好。否則,人亡事滅,說不定歷史會留下空白點或竟成為千古之謎。因此, 史學界所謂要「搶救活資料」,是很有道理的。在廬山時,我親自聽到彭德 懷說過,「我一生不留筆記與文件」。但為了要澄清對自己多年沉重的種種 歷史誤解(「三七開」,執行立三路線,打長沙,打贛州,會理會議,軍分 會指示,二次王明路線,百團大戰,高饒事件,廬山會議等),他終於在待 罪閒居時,寫了《八萬言書》以為申訴;在傷殘囚居時,又如實「交代」 了自己一生經歷。這就是我們現在何等幸運地讀到的《彭德懷自述》。 作為當事人,我提供了這樣一份史料性東西,自己也覺得是了卻了一件 多年來的心事。 再說一句:我期待讀者的批評指正。 -
中国共产党成立史
《中国共产党成立史》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对我国中共创建史的进一步研究均有一定的启发和推动作用。日本学者石川祯浩所著《中国共产党成立史》一书,搜集了中、日、俄等国有关的大量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了认真的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成产时期的马列主义传播渠道,中共上海发起组的形成以及中共成立的时间和出席中央“一大”的代表等等问题,都是出了一些新颖的见解。作者还力图表明,中共成立史的研究,应联系国际大环境,打破“自我封闭”的研究状况;应纠正以回忆录邓代原始资料的研究方法。 -
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下)
《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下)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薄一波的回忆并带有研究性质的有关中国当代史的专著。分上、下两卷。分别论述了1949年到1956年间党和国家有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些重大决策的形成过程,以及一些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 -
西安事变新探
本书介绍了在西安事变之前,在事变期间,以至于在事变善后的过程中,张学良和中共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中共对于整个事变起过怎样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身为十几万东北军的统帅,深得蒋介石器重的张学良,何以会冒险与自身尚处于极度危险中,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几万红军暗通曲款,甚至于把宝押在中共身上?这里面究竟有着怎样复杂的内幕?自然,这本书也首次全面披露了中俄两国档案中仅存的有关张学良要求入党问题的几份珍贵的档案文献,并且结合相关史料具体地介绍了张学良提出入党要求的经过和中共中央及共产国际所作出的不同反应,仅此已足以否定那种关于中共对于西安事变几乎不起作用的说法。 本书详尽地披露了西安事变发生前后张学良与中共关系的种种内幕。长征中的中央红军威吓不惜一切选择北上?毛泽东推举张学良做西北国防政府主席、西北抗日联军总司令?张学良与中共秘密结盟的目的何在?中共与张学良之间的“西北大联合计划”为何半途而废?张学良加入过中国共产党吗?红军为什么要“打通国际路线”?两万余名接取苏联援助物资的西路军何以全军覆没?西安事变到底谁是主谋?毛泽东为什么说“西安事变把我们从牢狱之灾中解救了出来”?著名历史学家杨奎松先生运用中外权威资料,梳理这段历史公案,其精辟的解说、合乎情理的推论、独到的见解、畅晓的文字以及珍贵的图片,将引领人们在重温扑朔迷离的历史时探究真相! -
苦笑录
《苦笑录》记述其1925-1936年的经历,叙述国民党内部派系活动,国民党政府的内政、外交。《苦笑录》写成后,陈公博“知道出版是无期的”,其家属将原稿赠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封存。后由香港中文大学亚洲中心出版。
-
中共50年
现代稀见史料书系。 《中共50年》,作者王明,又名陈绍禹,中共早期领导人。1925年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9年回国,任江苏省委书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一度取得领导权。后任中央统战部部长、中央法律委员会主任。 建国后,任政务院法律委员会主任。1956年去苏联。本书是王明去苏联以后坚持其反动立场,对我党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加以歪曲和篡改而撰写的。通过此书,人们可以认识真实的王明。 -
张力与限界
中央苏区史,在中共党史中是一段“别样的经历”。中共在1927年国共分裂后,几乎是白手起家开始武装反抗,神话般的故事到1930年代中期暂时画下了一个逗号,1934年中共遭遇的挫折,以博古等为首的中共中央不甚成功的领导固然不能辞其咎,但这些被历史推上中心舞台的年轻人,其实本身也是历史的祭品。 -
失去的机会?
《失去的机会:抗战前后国共谈判实录》是作者在国共关系研究上的成果之一。作者历经数年,搜集整理了两党在抗战前后十多年间谈判的草案、提案和谈话录,以及在各时段开具的条件;直接或间接引证了各种涉及谈判问题的来往信件、电报、报告、情报及会议记录等材料;解密解析了“‘收编’与‘改编’”“‘合并’与‘跨党’”“新四军问题交涉”“蒋毛会面之流变”“马歇尔调处的成与败”“打亦谈来谈亦打”“南京代表团的困境”等一系列谈判的核心问题;真实再现了在云谲波诡形势下,国共两党谈判的曲折过程和历史真相。 -
谈往阅今
杨奎松的著述历来以史料发掘和实证研究见长,但本书展现的,却是他对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特别是对中共党史的一些宏观思考。从书中那些娓娓道来、看似通俗的访谈和演讲的文字中,读者会看到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个性解读。 -
读史求实
现代史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一个难点,一是离我们太近,没有距离感的历史研究总是有许多复杂的情感埋藏其中,很难做到客观。二是资料的匮乏,很多当时的文献都封在档案馆里,一般人无法发掘。三是太过于敏感,一不留神就会踩到地雷。 杨奎松教授则是一位能抛开历史是非、以材料说话,又能发掘到未解密档案,行走在雷区的学术人,在中国,能这样做,并且能够做到的,并不多。在本书“前言”中,他这样写道:“历史已经发生了,成败是非已成过去。即使牵扯到祖辈、文化,或是党派、国家、民族感情,弄清真相,实事求是,尊重已经发生的历史事实,理应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如果戴着有色眼镜,无论看过去,还是看现在,其实都没有办法弄清历史事实。换言之,如果我们能够暂时抛开历史中的恩怨是非,我们要发现历史真实并非没有可能。”这或许也是他研究历史的原则。 本书不是一部“大书”,没有一大串的目录,只有一篇篇并不算短的文章,文章所讨论的问题也没有连续性,皆不相同。如第一编“读史”中的《历史的湮没与改写》,讲的是关于1946年中共武装在安平镇袭击美国海军陆战队事件的始末,该事件在中国现代史或中共党史上很少提及;《政治独立的前提》则是有关共产国际对中共进行财政援助的历史考察;《苏联大规模援助中共红军的一次尝试》是揭秘长征之后的中共红军为“打通国际路线”、获取苏联援助而做的一次努力的经过。 不同的人对历史事实会有不同的解读,这些解读受到很多东西的影响,例如个人情感、所掌握的资料、解读材料的角度,等等。然而历史真相只有一个,这就需要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不断商榷,最终“抛开历史中的恩怨是非”,发现历史真实。第二编“讨论”便是杨奎松教授在历史研究中不断与人碰撞、商榷的讨论性文章。如与邓野的关于中条山战役中共“出兵”之争的商榷——《中条山战役“出兵”之争》;与刘统的关于解放战争中东北野战军武器来源的探讨——《战后初期中共现代军事装备何处来》。 本书的第三编比较特别,所收录的三篇文章并非是针对历史事实而写,它们实际上是一篇篇书评,是对书籍作者的历史观和写作方式的评价和批评。正如所言,杨教授是一个行走在雷区、敢踩雷的学术人,对于历史和历史学,杨教授一向秉持着公允客观、求真见疑的态度,所以其才会在《民族革命史观的解读尝试》一文中,对金冲及先生作品《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的一些“避重就轻”的写法和观点提出质疑,也才会对畅销一时、影响甚深的《苦难辉煌》一书做出正误之举并提出最尖锐的批评。 克罗齐曾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总是为现实需要而不断变幻着自己都模样。然而当现实以这种虚假的历史为镜子,借着它反映出来的经验和教训往前走的时候,也许前面就是悬崖深渊。 “每一个生活在今天的人都有资格来讨论什么是我们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但无论谁来讨论这样的话题,都应该实事求是地先把历史真实弄清楚。……舍此即无所谓总结历史经验或教训。”作者的这一段话,或是是对书名的最好注释。 -
党员、党权与党争
《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是著名史学家张海鹏领军打造学术传统,重开百年视界,再现问题热点,章开沅、杨天石推荐作序。 20世纪初叶国民党政权的建立,意味着现代党治政治体制在传统中国的开始。党治即是以党治国,同时亦含其也冶党的面。关于国民党的党治历史,学界的研究迄无间断,而对其治党内幕,举若党员的发展、管理,组织的建立、运作,以及它的成分构成、行业比重、社会基础,甚全中心与外围、核心与派系、于政与于军的关系等,却间存空白,或未深化,更不系统。因此,本著专注于是,断以1949年为限深入其中,详探究竟,终藉一手资料,得出其为弱势独裁政党的结论,故无能治国是其必然的宣示已寓其中。 -
“中间地带”的革命
这是我最主要的代表作之一,是到目前为止唯一比较系统地反映了我对革命年代中共成长发展经过及其主要原因的看法的一本书。 这本书最大的阅读价值,在于它比较完整和系统地讲述了中共夺取政权的决策过程和影响其决策的种种复杂的内外因素的作用。它说明,中共革命的成功和新中国的由来,其实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得益于整个世界大环境,包括俄国革命、二战及战后国际关系的改变。特别是对于正在崛起中的毛泽东来说,还离不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日本入侵的影响。否则的话,接连遭遇了1927年和1934年惨重失败的中共,何以能由极度弱小而一步步壮大?原本足够强大并且统一了中国的国民党,何以会一步步削弱、瓦解,以至于无法适应战后的新形势、新条件,最终竞被中共所推翻? -
革命年代
《革命年代》内容简介:革命年代,意味看大震动、大改组、大破坏,也意味着风卷残云、摧枯拉朽,其间有血泪、痛苦、死亡,也有激情和理想。我等有幸或不幸生长在这个年代,它给了我巨大的冲击,也给了我动力和人生的坐标,我和我的那些理想主义的朋友们从此注定了不会为了功名利禄去做研究,也不会心如死水,像研究古董那样去回望过去。于是,就在这喧哗的、实利主义的年代,守着某种信念,以及可能已是陈词滥调的所谓"知识分子的责任"等,开始摸索着观察、研究逝去的年代。 行走在历史的河流(代自序)/1 南京十年 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教训/3 对五四激进主义的再思考/18 南京国民政府权威的建立与困境/20 力行社的成立时间及组织层构考释/39 “太子”孙科 论大革命时期的孙科/49 从拥蒋到反蒋:1928-1931年的孙科/59 民主与集权的悖论:孙科与《五五宪草》/71 孙科与国民政府的对苏外交 (1932-1945)/82 抗战胜利前后孙科政治态度的转变——兼论孙科的“多变”/93 孙科的宪政理念及其限度/110 孙科的晚年岁月/126 革命词语 重新认识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化”/135 红军长征的历史叙述是怎样形成的?/139 抗战前夕延安发生的一场争论/150 革命大众主义的政治动员和社会改革:抗战 时期根据地的教育/162 “新人”的诞生/177 在革命词语的高地上/207 历史漩涡中的朱瑞/217 沙飞:在祖国的天空中自由飞舞的一颗沙粒/221 革命女性陈琮英/228 时代遄流 鞍钢工人与“鞍钢宪法”/235 “大跃进”运动与国家权力的扩张:以江苏省为例/244 能不说丁玲?/257 初读《杨尚昆日记》/270 读《七律·有所思》/279 观察与史料 叙事视角的多样性与当代史研究:以50年代历史研究为例/289 小人物,大历史/300 当代中国史史料的若干问题/324 台北所藏大陆20世纪50-60年代资料过眼录/332 海峡两岸孙中山研究的趋同/339 反思中的开拓——茅家琦先生对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新见解/344 六十年后再论国民党大陆失败之原因/350 难忘吐露港畔的“学术家园”/385 后记/390 -
“灰皮书”:回忆与研究
本书对当代文化史上的“灰皮书”来源、过程及影响均有全面的介绍,由“灰皮书”工作而产生的研究与认识成果也有编入。书内文章均来源于当事人的撰述,较为真实详细,包含大量一手资料,对中国出版史上独特的“灰皮书”现象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回顾研究,在立意、材料、方法和结论上都严格依据学术标准,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
全国学人民解放军运动始末
毛泽东发起这场运动是出于实用主义还是寄托了革命理想?林彪的 “复古”与“创新”和这场运动有何渊源?一场轰轰烈烈的全国性政治运动何以悄然落幕?本书全面披露了这场全国性政治运动的台前幕后,资料丰富、分析深入,对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的党史、军史、国史均有相当高的参考价值。 -
胡乔木传
胡乔木传(套装共2册)内容简介:胡乔木是中共党史和新中国国史上的一位起过独特作用的重要人物。他曾长期担任毛泽东的秘书,“文化大革命”后,又协助邓小平做了许多重要工作,享有“中共中央第一支笔”的美誉。胡乔木传(套装共3册)按照胡乔木的生平经历,分为六个单元:一、青少年时代;二、从延安到北京;三、五六十年代;四、“文革”中;五、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六、十二大以后到逝世。较为客观、详实地记述了胡乔木的一生经历和贡献。 -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一本记述20世纪30年代中共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面临绝境,被迫转移,历经艰难险阻,终于脱离险境的纪实性文学作品。 这本关于长征的书自1985年10月在美国出版以来,在很短时间里就拥有为数众多的读者,该书还在欧洲和亚洲的主要国家及许多小国翻印出版。那些从未阅读过红军壮丽史诗的人们,现在可以从这本书中开始了解那些为中国革命事业不惜牺牲的男男女女的品质。他们将从这里开始知道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令人振奋的一场生存大博弈。他们仅仅从统计数值中就可以明白红军所作出的牺牲有多么重大。 -
周恩来传(1898-1976)
周恩来传(1898-1976 上下),ISBN:9787507324679,作者:金冲及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