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2014

  • 一代巨人

    作者:[美]邓恩(George H. Dunn

    书中以1552年沙勿略在上川岛去世至1669年康熙为汤若望平反昭雪为时间段,详细地叙述了以利玛窦、汤若望为代表的传教士在中国传教士事业百余年间的萌芽、发展、兴旺、衰落的历史历程。从传教士在明末清初时期,成功在中国立足、传教的历史和最后传教失败的结果得出了文化适应是相对完美的文化传播方式的结论,这一方式对于我们从事文化保存和文化交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摇滚不死

    作者:(加) 尼尔·杨

    在这本备受西方评论界赞誉的自传中,摇滚传奇尼尔•杨将自己的精彩人生和盘托出。这是一趟跌宕起伏的音乐旅程,从1960年代初的草创时期、1960年代末的声名鹊起、1970年代的黄金十年、1980年代的实验岁月、1990年代的重回巅峰到新世纪的屹立不倒;这是一部摇滚活化石眼中 的摇滚秘史,夹杂着令人咂舌的摇滚八卦;这是一首亲情、友情和爱情的颂歌,从他饱受脑瘫折磨的孩子们、一位位逝去的音乐战友到共度36年人生路的爱人佩姬,字里行间充满真挚的情意;这也是一个饶有趣味的创业故事,他研发出林克沃尔特电动汽车,主导推出数字音乐播放器Pono,帮助玩具火车巨头莱昂纳尔公司开发多个获得美国专利的电子系统,成立电影公司自编自导自演电影,创立“农场救援”系列慈善音乐会,创办旨在帮助脑瘫和智障儿童的“桥”学校……老杨不停地把一个个想法照进现实。 本书展现了尼尔•杨令人惊奇的坦率、诙谐、乐观和执着。他实现了自己的所有梦想,尽管一生都为伤痛和疾病所困。孩提时传染上的小儿麻痹症、白喉、麻疹等没能击倒他,成年后不断经历的癫痫大发作没能击倒他,60岁时罹患的颅内动脉瘤也没能击倒他。 他的存在本身便代表着他那首《走出忧郁》(My My, Hey Hey (Out of the Blue))中的名句:“摇滚不死”(Rock ’n’ roll can never die)。 媒体推荐: 《摇滚不死》让人不忍释卷。和尼尔•杨的专辑一样,这本书具有异乎寻常的魅力。活泼好玩又变幻莫测的描述,积极乐观又感人至深的情绪。有摇滚人生,更有家庭故事、音乐战友和自然世界……它跳出了传统摇滚传记的窠臼。与其说这是一部摇滚编年史,不如说它是一本自我鉴定书。 ——《纽约时报》 《摇滚不死》是一张通往尼尔•杨复杂人生的精妙地图。它是不拘一格的日志、未来唱片全集上的说明文字、一个老嬉皮在后花园里的游记……它是纯粹的、如假包换的尼尔•杨式的。 ——《纽约时报》 棒极了的摇滚书:内敛、诚实、巧妙、有趣、不断地感动到你。尼尔•杨带着我们在他的记忆宫殿里漫步。从许多方面来说,与之最为接近的也许是劳伦斯•斯特恩1760年的名著《项狄传》。 ——《华尔街日报》 这是一次诚实、动人、富有洞见的文学漫谈,我敢说,它也是趣味横生的。就像是在一家光线昏暗的酒吧里,自动点唱机悠悠传出令人陶醉的音乐,一位老友一边与你对酌啤酒和龙舌兰,一边对你讲述他那些离奇的故事。 ——《休斯敦纪事报》 尼尔•杨在65岁时回首人生路。书中充满了随性所至的私语、不可预知的离题和开放式问题……令人捧腹、动人心扉。《摇滚不死》表明,尼尔•杨依旧倔强执拗、才华横溢且独一无二。 ——《滚石》杂志 尼尔•杨的冥思中游移着预言、神话、隐喻和疯狂……这是本美好的摇滚书,有血有肉、厚重坚定。他的写法更意识流,而非叙事体。这让读者更觉亲切,阅读本书就如同搭乘尼尔•杨的巡演大巴,听他谈天说地、追忆往昔。 ——《温尼伯自由报》 这个鼓舞人心的故事讲述了不幸、胜利和玩具火车等……在尼尔•杨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幽默感和对感受、声音、心灵和精神的专注……这是一个英雄的故事:他历经重重磨难和考验,但从未丧失幽默感和勇气,也从未停止与命运抗争,最终,他成了最真实也最有实力的艺术家之一。 ——《泰晤士报》 生机勃勃、斗志昂扬、感情浓郁、引人思考……就像他大段大段富有创造力的即兴吉他弹奏一样,织起了水晶般的词句和歌颂友情的音符。 ——《出版人周刊》
  • 女儿

    作者:骆以军

    魔术时刻戏剧性滚落的泪珠,精密练习过上千次的侧脸低头微笑——给下一轮太平盛世的,女儿。 什么事情都在那么早的时候,就被预知了,剩下的只是绣补拼缀那朽烂斑斓的花片,这真是最深的悲哀。 亦真亦幻的岛屿纪事,影影绰绰的剪影侧写。量子力学里充满诗意,经验匮乏者掷下骰子,展现的却是现代人贫乏却多余、悲欢难以言喻的自我孤独宇宙。在《女儿》里,那些“很久很久以前……”“我们原本可以……”,一个更好的世界、更好的自己,最后总是为大大小小测不准的伤害掠夺去了人生。 女儿,作为爱、文明、救赎的原型,在漫长疲惫的未来里,她们将如何弥散、传播、叠加、干涉,自行演化;直到被观察到的那一瞬间,方塌缩成真? 我们当然是在一个分崩离析,全面启动的伪经验世界。我想《女儿》已不是《雷峰塔》里的女儿了。——骆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