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民国
-
中华民国史
抗战胜利后,人们对国民党寄予希望,期盼重整家园,繁荣社会,振兴中华,建设现代国家。然而,国民党对沦陷区的经济接收,实际上是对沦陷区人民财富的一次大规模掠夺,这不仅表现了国民党的严重政治腐败,也使广大人民群众失掉对国民党的信仰。内战频繁造成经济破坏,从而引发经济危机,也使城市中小工商业者面临经济破产,失去了对国民党的幻想。一党专政和对中间政治势力的排斥、打击,使众多的民主党派、进步人士,远离国民党,纷纷向共产党一方。更重要的是国民党自建立政权以来,虽然也曾进行过一些土地改革试点,但始终没有认真考虑过千百年来农民对土地的热切追求,不能满足农民的生存愿望,压制和打击农民,忽视农村社会改造和持续发展,因而在国民党对大陆统治的后期,完全丧失了广大农民的支持,多数农民倒向了共产党。这样,国民党在全国人民面前,被彻底孤立起来。在中国共产党日渐壮大的军事力量沉重打击下,其走向完全垮台是不可避免的。 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我们虽然作了一些初步探讨,但是,由于它涉及广泛,仍需要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以使民国史这个学科更加繁荣。 -
采菲录
本书别题《中国妇女缠足史料》,对戕害中国妇女达千年之久的缠足陋俗,从溯源流变、辐射兴革、文化心理等多方面加以考述,尤其对从晚清到民国约半个世纪中禁缠劝放运动的几度起伏波折和南北城乡的实践情况给予了详细的描述。 -
民国才女美文集
民国才女,文字在她们的笔下,才真正的有了生命,直钻进你的心里去。阅读的本身就能给读书的人莫大的快感。阅读的快乐在她们那里才可以得到。 -
珍禽记
一个颠沛流离的乱世,一段缠绵悱恻的情缘。 流落梨园的豪门幼子,频遭各阶层男女钦慕,纵然青梅竹马,怎敌宿命离合。 黄土垅头白骨,红绡灯底鸳鸯。国破山河碎,何处是故乡———千劫未灭的民国传奇。 绮窗朱户浓荫满,绕砌苔痕青遍。 碾玉成尘,埋香作冢,一霎光阴都变。 肋人凄恋,有树底娇莺,梁间乳燕。 剩粉遗芳,亭亭倩女可能见? 民国,一个传奇辈出的年代;梨园里,一群演绎传奇的戏子。 羽飞何其有幸,与家人失散后得师傅收留,免于贫病饥饿,更因一朝登台,声动四方,引来无数爱慕眼波。却无奈,与茗冷志趣相投,但因血缘关系无缘相亲,只得隔海相眺;得点莺厚爱,亦连累她死去生命,赛燕更为羽飞倾其所有,最终却也终究成空,徒留百年长恨。 然他又何其不幸,身世飘零、感情变幻,犹在其次,更因为那个风起云涌的动乱时期,上至豪门贵胄、下达市井小民,莫不各怀悲怆,正所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国破家亡、风雨飘摇之期,又有谁能够得到长久的幸福呢? 有道是“黄土垅头白骨,红绡灯底鸳鸯。国破山河碎,何处是故乡”,今朝且挑银灯,轻释卷,慢慢品味这段精彩纷呈、爱恨难尽的传奇故事。 -
话说民国:1912-1949
凤凰出版社图文本《话说民国》(上下册)开创了国内民国史类图书的先河。两位资深的民国史研究者力图真实刻录民国历史人物的命运和历史事件的演变过程,少有主观评价之语,多以真实感人的历史细节呈现。对待民国人物,无论功过是非,皆秉笔直书,并大量吸收学术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最新披露的史料,诸如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档案室最新开放的《蒋介石日记》及宋子文档案,告诉读者历史真相中他们的人生轨迹。全书近200个篇目,勾勒了自1912年孙中山南京就职至1949年蒋介石黯然离别大陆的民国历史,按年代铺排,对民国的历史进行了一次有意味的梳理和回味。一系列湮没在历史烟尘中的人和事,在作者儒雅温润的笔墨中重获生命。以编年体的方式铺展,以故事的形式叙述。标题与导语结合,标题以点晴之笔,瞬间打动读者;导语带出悬念,引人入胜。编排匠心独运,在一般图文书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特殊元素:大幅彩插,充满气势,极具冲击力;小幅照片,清新可人,有余韵绕梁之意;页内补白,策应正文,增加阅读兴趣,延长阅读效果。装帧更具视觉冲击力,以民国蓝为基调,采用夹层书袋式,通过使用特殊纸质凸显民国的质感和旧感;汇聚了1600余幅老照片,其中不少为读者所稀见。 -
大商人
中国现代工同业真正的本土源头在那些开创了各种新式工业的民营企业家身上,张謇、荣氏兄弟、范旭东、穆藕初、刘鸿生和卢作孚,正是他们代表了近代工商业的方向。 商之大者,为国为民,一群以实业报国为终生理想的大商人,铸就了现代工商业的传统和灵魂。 掀开历史的一层层帷幕,这些曾叱咤风云大半生的企业家们,给我们留下的是一个个极富个性特征的传统。张謇创造的“南通模式”,造厂力求其快的“荣宗敬速度”,小鱼吃大鱼的“卢作孚神话”,“永久黄”的团队精神,穆藕初引入的科学管理法,刘鸿生用西方谚语概括的感悟式格言……这一切都是中国企业史上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永久的魅力,是后世企业家值得珍视的遗产。 现代工商业真正的本土源头不在“红顶商人”胡雪岩身上,不在曾经辉煌一时的晋商与徽商身上,他们都只悬传统农业文明的产物,身上还没有笼罩近代的曙光。这个根也不在洋务运动后期崛起,曾在晚清中国盛名显赫的盛宣怀、唐廷枢等人身上,他价或是官商,或悬买办,最终未能超越身份的限制,踏入现代的门槛。这个根在那些开倒了各种新式工业的民营企业家身上,张謇、荣氏兄弟、穆藕初、范旭东、卢作孚和刘鸿生,正是他们代表了近代工商业的方向。 “他(张謇)尽毕生精力搞起来的通州工业今日之发达,足以证明他是中国有力的实业家,再加上他的才学和声望,他今后将会活跃在中国的政界或实业界的。” “荣宗敬兴办实业,历数十年,功效昭著,民生利赖。是次日军侵入淞沪,复能不受诱迫,避地远引,志节凛然,尤堪嘉尚……” “我们(范旭东)办实业的人,要具有世界的眼光和为人类服务的精神,我们为救国家的危亡而办实业,在环境许可之下,不问事业的大小,努力地往前干去。” “以外貌言,无有知其(穆藕初)为中国之棉业大王者。君为人和蔼,交友以信,举止正大,见识宏远,中西人士无不乐于相处。噫!如君之才高德备,诚可谓中国第一人物矣。” “我(刘鸿生)的全部理想,只是为了发展民族工业。我总希望把我的企业从一个变成二个、三个,越多越好。” “卢先生(卢作孚)是中国一位大事业家,一手经营北碚,艰苦缔创并主持民生公司。卢先生简单、朴素、刻苦、笃实,不铺张,不夸大,充分表现了中国事业家的风度,其气魄已先声夺人。” 作者以历史观察者和记录者的角度,用平实的语言详细记录了明清开始、经历民国时期直至中国建国的一段时期内,中国本土的企业家的成长及兴衰。书中用6个清末民初最为著名的实业家的事迹,来追寻近代中国本土企业家的商业传统,其中包括了张謇、荣氏兄弟、范旭东、穆藕初、刘鸿生、卢作孚。作者对每个人物的描写史料翔实、内容细致,不但有对各企业家生平的记录,更是对中国近代企业的一次系统梳理,通过人物的命运来展现中国近代商业发展、商业智慧、商业教训。 中国现代工商业真正的本土源头那些开创了各种新式工业的民营企业家身上,张謇、荣氏兄弟、穆藕初、范旭东、卢作孚和刘鸿生,正是他们代表了近代商业的方向。 在现今历史题材比较热的时候,从工商业的角度来重新梳理当年的历史,从中可以发现,在那个混乱的历史年代,中国的工商业竟然曾经发展到如此进步的一个程度,中国的工商业界,竟然出现过如此科学和民族的管理方式,竟然会有如此远大的抱负和眼光……学习并了解历史,并以史为鉴,从中学到适用的工商业之道,将是让读者意想不到的一大收获。 -
蒋介石与南京国民政府
《蒋介石与南京国民政府》内容简介:1927至1937年是蒋介石与国民党全面统治中国的执政时期。作者首先利用蒋介石的未刊日记,考察其早年的个人修身历程和极为隐秘的内心世界,同时以蒋介石、孔祥熙、胡汉民、黄郛、阎锡山等人的档案,以及陈立夫、张发奎、张学良等人的口述史为依据,叙述蒋介石等人“清党”、汪精卫集团“分共”、二次北伐、国民党时代的思想统治、《塘沽协定》善后交涉、蒋介石的对日谋略、陈立夫亲历的国共谈判和西安事变等重大事件,揭示这一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的政坛内幕和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情况。作者还以胡适和国民党的关系作为切入点,剖析近代中国独特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以蒋介石软禁胡汉民事件为契机,探讨现代中国民主进程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作者对这一段史实的厘清和阐说,有助于校正讹误,推动相关历史事件的研究进一步深入。《蒋介石与南京国民政府》丰富的文献内容也可作为史家研究民国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
1937-1984
1955年那个春意盎然的四月,年仅53岁,一身诗意的林徽因随风飘逝。 1972年1月9日黎明,一代建筑学宗师梁思成溘然长逝。 1984年10月19日,89岁的金岳霖在北京寓所逝世。 至此,梁思成、林徽因以及他们那一代的文化名人,在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之后,全部凋零花落,辗转成泥。 梁思永、金岳霖、李济、傅斯年、陶孟和、凌叔华、沈性仁…… 让我们记住这些名字吧,记住这些苦难岁月鲜为人知的往事…… 此书是关于梁、林及他们身边一群文化名人在抗战爆发后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那段坎坷动荡的岁月,一道道黄昏的灯影,摇曳出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于艰难困苦中壮志满怀,致力于中国文化研究,传播的群像。 梁思成和林徽因的优雅、迷人、博学固然令人艳羡,但这对佳偶和新朋好友们在苦难岁月里的不屈精神却更令人敬佩、尊重、铭记! 本书引用了部分文化名人著作里的原文,编者对原文中的一些错讹之处未作改动,旨在更真实地接近那些岁月,那些记忆,那些大师。 -
民国四公子
古代“公子”有三义:一曰诸侯之子(或特指诸侯之庶子,以别于世子 ),二曰诸侯之女,三曰有权势地位者或富家子弟。以之“尊称别人之儿子 ”,不见于先秦典籍。 “公子”之称,重在其个性或以“忠烈”名世,如“唐代四公子”,或以诗文飘逸名世,如“明末四公子”;或以变法名世,如“清末四公子 ”…… 诸公子淌过风雨,尽管泥泞一身,仍能“笑看潮来潮去”,经历浮沉,尽管几度秋凉,仍能“乐尽天真”,冷赏风流,尽管和者甚寡,仍能“ 养素全真”,他们引领民国风骚数十年。虽人去楼空,然名声依旧,生气犹在。本书述公子之事迹,言公子之才德,扬公子之节品,悲公子之境遇,择公子之神韵,展公子之风采,略而纪录之。 -
西洋史
《民国学术经典·西洋史系列:西洋史》章目的长短,在原版中太不一致了,所以现在一律重新排过。这事初看上去,似乎仅是一个属于机械的问题,但在实际上却大大不然。因为一书的章节是各有各的意义,各有各的个性的;我们决不能为求整齐的缘故,去把史迹的个性牺牲,或把史流的衔续截断。所以在将《民国学术经典·西洋史系列:西洋史》的章目重排之前,曾将其中史迹的价值重新估过,并曾以一个更为适当的解释,给予那些史迹间的相互关系。这件工作在中古史中尤为明显。 -
在民国
鲁迅博物馆馆长、著名作家、学者孙郁最新力作! 本书作者孙郁对民国文人们进行了一次有意味的梳理和回味。一群湮没在历史深处的狷介放诞的文人,在他儒雅温润的笔墨中重获生命;而在委婉深情的文字之中,饱含对斑斓多致的精神世界的痴迷与尊重。 荣获《十月》2006年度散文奖,摘得第八届十月文学奖桂冠! 民国不是一个好的时代,但却是有趣的人物众多的年月。在无聊的时光里,能有几个或一些让人感念的人和事,也就连带为那个时期带来了颜色。本书作者孙郁对民国文人们进行了一次有意味的梳理和回味。 -
從學生運動到運動學生
五四運動後十年,中國的政治、社會發生急遽的變化,學生運動風起雲湧, 但相關的學術研究,至今仍深感不足。「一代的政治培養出一代的學運,一 代的學運反映出一代的政治」,從這階段的學生運動史,一方面可以看出富理想色彩的學生「以極無責任之人,辦極有責任之事」,學運不能不遭遇到很大的挫折;而另一方面新興具有動員性的政黨,逐步與學生接近,終於使學生運動變成了運動學生。二○年代學生運動的歷史或許可以提供當代學運 一些啟示。 -
前尘
民国在大陆的历史并不长,从1911年12月29日,孙中山以16票的绝对多数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次年元旦,他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满打满算,首尾也只有39个年头,这其中虽然迭遭战乱、灾害、饥馑、天地人之变数频仍,所谓生灵 涂炭,民不聊生,兵连祸结云云,是新时代对过去一个时代的盖棺之论。 文学对既往的书写,与历史教科书的臧否扬抑,着眼点不同;文学对人物的书写,尤看重的并非其端正的思想,标准照似的行止,而是被大时代话语遗忘的栩栩如生的个性。那种率见性情、俯仰自由、我行我素、癖好不遮、胸臆无碍的面目,其实任何时代都有,只不过,大时代的火车轰轰隆隆过后,路边的野菊花狗尾巴草之类,要么零落,要么被遗弃与遗忘的居多。这也是已故作家汪曾祺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发表《受戒》、《大淖纪事》等小说,意在勾沉扶奇的动机。较之一本正经的文学教科书似的人物评介,类似《受戒》中青春躁动的小和尚,既非英雄,更非败类;但是这种性情人物,不为其小而色泽暗褪,相反,恰恰因其铺垫了人性的诚悫、踏实和温馨,成为文学是人学的生动注解。 -
益世余谭
本书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晚清民国时期的北京话系统及探源研究(11WYA001)》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清末民初北京话系统研究》(11JJD740006)的研究成果,是北大出版社已在国家新闻出版署立项的十二五重点规划出版项目《老北京话语料汇编》系列丛书中的一本。《益世余谭》是蔡友梅在《北京益世报》上的开设的一个用京味儿口语评说时事的专栏,从1919年11月21号开始,到1921年1月16号结束,近两年零两个月的时间中几乎每天一篇,每篇六七百字。这些时事评论京味儿十足,是研究现代文学、语言学、近代社会和历史、新闻史等多个学科的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
储安平集
《民国三大报人文集:储安平集》内容简介:储安平所处的时代是为他所特别痛恨的,但在那个时代里,他还能够独立办一份《观察》并以自由的心灵对国事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这一点已是现在的知识分子想也不敢想的事情了。作为时评,一般来讲,当历史发生变化,人们对具体事件不再抱有兴趣的时候,这些时评的价值也就只剩下历史价值了,只有对历史发生兴趣的人才会重新翻检。但储安平的《观察》时计好像是为今天而写的,半个多世纪以前的时评,让人产生这样的感觉,真是让人难以相信。储安平的《观察》政论是很有感染力的,文字也好,1949年后再没有人能写出这样的时评,不是后来者没有见识,而是没有这样的条件。 -
国防论
《国防论》作者蒋百里(1882—1938),中国近代著名军事理论家。浙江海宁人,名方震,字以行。早年留学德国,回国后先后担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及代理陆军大学校长。著有《军事常识》《新兵制和新兵法》《孙子新释》《欧洲文艺复兴史》等著作。蒋一生精心研究军事理论及世界军事状况,著述宏富,其军事著作大多收入《蒋百里先生全集》。 本书是蒋百里将军考察欧洲各国后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欧美列强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的总结,吸取了西方新的军事理论和中国古代军事思想,阐明了对国防建设的主张。 -
原来如此
对于1840-1949这段历史,确实无法叫中国人避而不谈,但如何谈论这段历史,确实已经有太多宏大叙事了。于是《原来如此》就是从细节入手,专门看历史的“边角料”,相对于一般的历史资料而言,都是些无足挂齿而又生鲜灵活的闲言杂事,有点历史八卦的意思,不过此八卦非彼八卦,不过是在那些被低调处理得历史背后,看清真相而已。 通过历史事件片断和一些具有代表意义的话,来折射一段历史或一个人物,本书以短语的形式集韵味思想于一体,并配有180多幅图片,这些图片与图书内容联系紧密,配置精心,且有许多为初次公布的珍贵图片。 -
隔代的声音
本书力图避开主流叙述的认识定式,在挖掘最新史料的基础上,以隔代人的视角,对中国近现代史上若干人物或重大事件重新阐释和反思。书中无论是陶希圣眼中的胡适,朋友记忆里的殷海光,还是苏雪林笔下的鲁迅;无论是李敖与其伯乐萧盂能的恩怨纠葛,名门之媛陶琴薰五十七年佳人薄命,还是“高陶事件”主角之一高宗武七年从政的隐暗幽微;抑或四卜多年前那一场沸反盈天的“中西文化论战”,以及震惊世人的“雷案” 背后的故事;展现的多是为人所一知半解者的陌生面。立足今天盘点对历史的事后之明或许不难,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对当事人饱含温存的那份了解之同情。 -
民国军阀派系
民国军阀派系,ISBN:9787802144521,作者:陈贤庆 著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