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社会史

  • 佛教、暴力與民族主義

    作者:學愚

    佛教是否一定是非暴力的?抗日戰爭時期,無數愛國志士奔赴戰場,與侵略者浴血奮戰,佛教徒,特別是僧伽大眾應該怎麼辦?抗日救國與佛法教義的矛盾如何消除?在何種情況下,佛教徒可以參與甚至使用暴力?本書深入探討了以上問題,通過展現戰爭對中國佛教的衝擊以及佛教對戰爭的回應,深入辨析佛教與暴力之間的關係。本書不僅討論了中國僧伽參與戰爭的歷史,同時也論述了日本僧人在戰爭中的表現,展現出這場戰爭對中日兩國佛教的影響。 本書為Buddhism, War, and Nationalism: Chinese Monks in the Struggl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1931–1945 一書的中文增補版。與英文原著相比,中文版資料更為詳實,分析也更詳細具體。
  • 英国的家庭、性与婚姻 1500-1800

    作者:[英] 劳伦斯·斯通

    20世纪 70年代 ,随着西方社会史研究的兴起 ,家庭史作为社会史的一个重要方面受到了史学家的广泛重视。他们希望通过研究近代早期的家庭 ,更好地认识、理解现代家庭与社会。劳伦斯•斯通这本书以情感变迁为线索 ,重现了英国家庭从 1500年到1800年的历史。本书的主题,一言以蔽之,就是尝试图绘、记录、分析、解释这三百年期间英国的世界观和价值体系上的巨大变化。这些巨大而无从捉摸的文化变迁表现在家族成员彼此关系的改变上,本书从法律、社会结构、风俗、权力、情感及性等方面来论述。
  • 西方决斗史

    作者:(英) 约翰•基甸•米林根

    本书是西方决斗这一习俗的全面而系统的记录。还记录了中国读者比较熟悉的西方著名历史人物, 如在滑铁卢战役中出了大名的惠灵顿公爵, 以及米开朗基罗、普希金等等的逸闻趣事。
  • 公元1000年的欧洲

    作者:(法)埃德蒙・波尼翁

  • 走进共和

    作者:桑兵

    走出帝制结果怎样? 新旧交错的个人与群体在新时代如何安身立命? 透过近百部日记重建民国成立前后波光诡谲的历史倒影 本书系作者大转折时代四部曲之一,着重探讨辛亥革命前后亲历者的心态,及其对政体、国体、社会性质诸剧变的观察。作者返其旧心,借着性情、政见千差万别的日记 主人们的身 手耳 目,顺着历史的进程重新经历一番时代风云的变幻,深入体察革命时代的波谲云诡之下,形形色色的不同人等是如何面对巨 变,适应形势,调整自我,在进入新时代的过程中设法立足存身,以致有所施展发挥,一方面可以补充大历史的视野所不及,丰富历史的影像,更为重要的是,有助于改变认识历史的方式,还原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差异与活跃之于历史和史学的应有之义。
  • 中古的佛教与社会

    作者:刘淑芬

    本书是台湾著名学者刘淑芬关于佛教与我国中古社会关系的论集,收入“社会· 经济·观念史丛书”。本书涉及中古社会民族、政治、民俗丧葬、养生等诸领域,以多种视角反映出当时佛教与中国社会互相渗透、影响的立体景观。其中有关北方少数民族与灭佛、宦官与佛寺兴建、斋戒与断屠、福田思想与社会公益事业。中国撰述经典与民间佛教、露尸葬、塔葬等对中国葬俗的影响、寺院茶汤丸药的普及等内容,尤其具体深入。本书观点新颖,涉及面广,旁征博引,有助于读者全面理解佛教与中国古代社会的关系,是一部颇具参考价值的学术专著。
  • 皇帝和祖宗

    作者:科大卫

    《皇帝和祖宗·华南的国家与宗族》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是:朝廷的法典条文,民间的礼仪习俗,二者如何交织在一起,指导着“华南”这个有意识的、历时数百年的地域建构进程?《皇帝和祖宗·华南的国家与宗族》显示:历代王朝都致力于华南的政治整合,要培养出敬畏官府、纳粮当差、安分守己的良民。随着王朝在华南的军事征讨、行政规划,一套关于权力的文化语言也渗透华南。这套语言有两个互相发明的关键词:“皇帝”、“宗族”。它们渗透到一切礼节、身份、地位、财产权、商业习惯、社会流动、社区构建之中。华南与王朝中央之间的正统纽带,不仅建立于里甲与祀典之上,也建立在“宗族”这套语言之上。
  • 我反抗:一部独特的美国史

    作者:(美)霍华德•津恩

    《我反抗:一部独特的美国史》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霍华德•津恩的畅销美国史教材《美国人民的历史》一书的普及本,自1980年出版以来,再版25次,销量达300万册,影响了无数人的历史观。著名公共知识分子乔姆斯基曾这样评价津恩:“在我看来,没有人会有他这么大的影响力,他的历史著作改变了数百万人对历史的看法。”《我反抗》一改主流史学描写政治、经济等宏大议题和帝王、名人等显赫人物的写法,而以被压迫人民的抗争为视角,叙述了一部以人民反抗运动为主题的美国史。《我反抗》讲述的是印第安人原住民、黑奴、劳工、妇女、移民、社会主义者、反战人士、少数族裔、同性恋者等自己的故事,是一部真正属于人民的独特美国史。
  • 家庭史(全三卷)

    作者:[法]安·比尔基埃,克里斯蒂亚娜·克拉比

    参加编写《家庭史:遥远的世界·古老的世界》(共3卷)著作上下两卷的,有各具专长的二十九位作者。他们相互呼应,打算绘出各种家庭形式和家庭规范演变的粗线条来,将连续性与断裂性的特点结合起业;同时也希望把一些文化选择和各不相同的历史进程进行比较,所得出的结论显示出来,第一卷论述古代社会,尚未开化的欧洲和中世纪的欧洲以及非欧洲文明的古典阶段。这一卷的特点是起源性质,囊括的时间很长。第二卷论述现代化的冲击宗教方面,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或社会方面——以及与统治地位的欧洲模式的比较。
  • 明清时代庶民文化生活

    作者:王尔敏

    民间文化是庶民生活上最直接创造的产物,自不同于官绅生活种咱文化內涵。中国民间世俗文化,以明清以來资料最丰富,问题最繁多,最值得投入心智,探索研究。
  • 伦勃朗时代的荷兰

    作者:(法)保罗・祖姆托

    17世纪,是多姿多彩的尼德兰民族取得辉煌胜利的时代,荷兰进入了全面繁荣的“黄金世纪”,“海上马车夫”威震欧洲。本书通过对普通人的生活、城乡的变迁、社会的市井百态、人际关系、资本的原始积累、战争装备等的描述,具体展现了当时荷兰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特征。
  • 大西洋的跨越

    作者:[美] 丹尼尔·T. 罗杰斯

    《大西洋的跨越:进步时代的社会政治》讲述了大西洋两岸在社会政策方面的相互联系、交流和竞争,反映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人们如何努力弥补过度放任的资本主义带来的破坏。从1900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到1942年伦敦《贝弗里奇报告》,从两次世界大战到罗斯福新政,生动描写各种关系民生的社会政策尝试,包括社会保险,城市规划、市政服务、农村合作社和住房改革等方面。视野不仅跨越大西洋,而且涉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始终把握国家间交流互动的脉络,打破了思想上固有边界的限制。
  • 镜里看中国

    作者:(英)保罗·法兰奇

    1840,那一年,外人的侵华远征军驶抵中国广州珠江口,几十艘战舰运载着利炮轰开了这个东方文明古国的国门。随着这些战舰而流入中国的,除了炮灰、鸦片,还有为着各种目的远来的洋人,这其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办报人、记者。 这些人办报,有的是传教士,他们为开疆拓土拉近关系而传教布道,有的是间谍,以采访之虚行搜集情报之实,有的是战争贩子,为在中国租借洋人圈和其国内挑起侵华舆论而叫嚣,还有商人纯为赚钱牟利而办报,当然还有一部分是本国报刊派驻而来的职业记者,还有的是探险新闻爱好者……这些人带着不同的目的,来到中国,用他们的眼睛和镜头记录下中国近代百年沧桑巨变。 历史的真相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不同经历的人有不同的见证。其实,历史也许永远没有真相,因为历史是由人来写就的。根源于这样的局限,我们能最大限度得以窥探历史真貌的途径,就只能是,拓宽我们的视界,把历史放在多棱镜而不仅是显微镜下观照。 除了,中国人书写的中国历史,是否还有可以获得另一种信源告诉我们另外一部中国近代史。 无疑,这些来华办报的外人,不管他们是出于什么目的,个人有着怎样不同的情况,以怎么样的视角和立场,看中国,其在当时当地的记录,将成为记载中国那一段特殊历史的珍贵材料。 今天,我们将之翻译过来,让国人参见,就是期冀以此给我们提供另一个看中国,看历史的视角和思维。 外国人眼中存满白色恐怖的旧北京与十里洋场的旧上海有什么不同? 外国人眼中的蒋介石国民党和毛泽东共产党是什么样子? 中国历史大事件,有哪些详细的内幕和始末是不为中国大众所知的? 对日本侵华,他们的态度怎么样? 外国人眼中的蒋介石国民党和毛泽东共产党是什么样子? 本书将爆料: 杰克伦敦报道日俄战争时差点送命,发誓以后再不来东; 蒋宋如何利用外国记者争取国外援助,并铲除内部间谍; 国民党对在华外国记者报道进行控制,最后这些主张新闻自由的记者都投奔了延安; 海明威陪其妻子来中国报道,每天花天酒地,其实肩负间谍使命; 本书为您记录在中国的一批批一个个外国记者,和他们眼中的近代中国。
  • 农村公社、改革与革命

    作者:金雁,秦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目录: 第一章 绪论:“农民模式”还是“反农民模式”? 1 一、作为“发展中社会”的俄罗斯 1 二、俄国道路的“农民背景” 3 三、“反农民”还是“农民化” 8 四、“农民”与“农民社会”的定义问题 13 五、俄国的“农民”与俄国的“知识分子” 21 第二章 农村公社与“俄罗斯精神”的起源 31 一、“诸种文明会聚”的大平原 31 二、维尔夫公社与基辅罗斯 35 三、“黑乡”、“黑地”与“黑农” 43 四、从自由米尔到农奴制米尔:“土地公有制”的出现 51 五、“公社”起源与土地重分制的起源--关于“公社论战”的新评价 55 第三章 “公社世界”的鸟瞰(上) 70 一、土地“公有”,定期重分 71 二、连环保与“大锅税” 75 三、劳动组合与“共耕地” 78 四、强制聚居与强制耕作 85 第四章 “公社世界”的鸟瞰(下) 91 一、“村社民主”与“畜群式管理” 91 二、“集体表象”与村社思维方式 105 三、村社“平均”与等级壁垒 110 四、农奴制、专制主义与农村公社 116 第五章 从“要否分家”之争到“如何分家”之争 129 一、躁动的乡村:离土离乡不离“农”的困境 129 二、农奴制改革:第一次“父”夺“子”利 142 三、“父不父,子不子”:两次改革之间的村社与时局 152 四、1905年革命:“如何分家”之争 162 第六章 从“如何分家”之争到村社复兴运动:由改革走向革命的村社俄国 179 一、斯托雷平改革:第二次“父”夺“子”利 179 二、“斯托雷平奇迹”:甜头与酸果 190 三、走向村社复兴之路 202 第七章 灰色的、青色的与红色的:村社的变迁与俄国思想界(上) 217 一、村社的困境与政治--思想界的尴尬 217 二、“路标”改变:自由主义的没落 222 三、从革命民粹主义到“警察民粹主义” 235 第八章 灰色的、青色的与红色的:村社的变迁与俄国思想界(下) 258 一、社会革命主义:村社危机与民粹主义复兴 258 二、民粹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的双向异化 275 三、“雪崩”在宁静中酝酿 293 结语与余论 从奇吉林到卢多尔瓦伊:公社传统与俄国历史的怪圈 311
  • 中国都市史

    作者:[日]斯波义信

    中国传统社会是自给自足的农村社会的延续,这似乎是一种习以为常的印象和看法,本书认为这是一种极大的误解,正与此相反,在中国,都市的存在无论从社会角度还是历史角度看都是一种普通现象。作者一改以往的都市史研究多从行政的侧面探讨都城到县城功能的研究路径,重点从中国式都市的“中国特色”方面来讨论,聚焦于经济活动和民众文化,梳理了中国都市的历史、体系,并详细剖析了汉口、宁波和上海、佛山等几大都市的案例。在具体的论述中,对市场体系和社会组织的关注贯穿始终,呈现出一部区别于“行政都市史”的“经济和社会都市史”,因此成为都市史研究的名著。 ----------------------------------------- 这是一本由著名中国商业史权威撰写的精彩无比的专业书。作者对中国市镇的考察显示出本领域其他书籍难以比肩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它也是一本令人兴趣盎然的历史读物。 ——周绍明(Joseph P. McDermott,英国剑桥大学历史系教授) 综合考察市镇与城郭聚落,可以窥见中国都市史的全貌。“只看长安或北京无法了解中国的都市史”,本书作者为中国城市的动态发展提供了崭新的解读。 ——桦山纮一(东京大学文学部西洋史系教授) 本书重新发现了中国历史上自然生成的“商之中国”、“自治之中国”的古今源流,引人遐思。 ——北冈伸一(东京大学法学部政治学系教授)
  • 十八世纪中国社会

    作者:[美] 韩书瑞,罗友枝

    中国近300年的历史,18世纪相对来说不太受重视,学者们更关注的是19世纪的变革和20世纪的革命。另外学者们对18世纪中国社会的总体评价也不高,认为这是个腐败奢靡、文化停滞的时期。而这本由两位美国女学者撰写的著作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她们认为“18世纪在中国近代早期是最有活力的一个时期”。 本书的核心观点强调,18世纪中国社会的活力体现在向边远地区大量移民,对外贸易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商品化、城市化以及社会和物质流动的加强有助于松动原来固定的社会地位,并使社会分层更加多元化”。另外这一时期学术上的成就为中国近代的各门学术奠定了基础,商人的往来活动以及他们扶植培育的城市文化也有助于清帝国的统一和整合。
  • 私人生活史III

    作者:[法]阿利埃斯,[法]杜比

    《私人生活史3》由世界著名历史学家菲利浦?阿利埃斯与乔治?杜比主编,是一个国际合作项目的最终成果,共有包括法国、美国、英国、德国等国的72位著名史学家参与,被称为二十世纪下叶史学界一项"革命性的成果",革新了历史的观念,丰富了历史研究的方法与内容。译书具有很高的学术性,且文字富有激情,颇具震撼力,加上富有史学价值的三千余幅珍贵插图,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其影响已远远超越史学界,被广大历史研究爱好者所推崇。该书出版后,已译成20余种语言,在国际上广为传播。近代早期,随着以王室财政转化为公共财政为发端的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野,以及印刷书写文化的普及,一个个人化的隐私世界得以形成,而所谓的宗教自由,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私人自律领域。这个以礼仪、规范、隐私、品位等组构而成的私人世界,是近代西方“公与私分权而立”的公民社会赖以形成的基础。
  • 现代世界的诞生

    作者:[英]C.A.贝利

    《现代世界的诞生 1780-1914年》是近年颇受好评的一部历史学著作。2004 年由布莱克威尔出版社首次发行。它研究的时段是从中古向现代过渡的时期,或称“早期现代时期”。它从全球史的立场出发,提出这样的观点:世界日益走向全球化,导致封闭的古代世界向现代世界过渡。全书不仅涉及全球各个地区,还涉及政治社会经济等各个领域。现为重要的是,除了历史叙述和分析外,作者还就古代世界向现代世界的过渡,提出了自己的解释模式,从而使本书不同于一般历史著作,其自身更具理论意义。
  • 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

    作者:李孝悌

    本書主要是利用報紙等資料,勾勒出二十世紀初期的一個文化、思想與社會運動。全書除了從一個比較不同的角度重新觀察「舊王朝」末年的一些新興事物與現象外,也試圖說明世紀初「啟蒙志士」的主張、作法和日後中國歷史發展的關係。
  • 历史三调

    作者:[美]柯文

    《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典藏版)》荣获1997年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东亚历史学奖、荣获1997年新英格兰历史学会图书奖。书中以义和团为例向人们解说了认识历史的三条不同途径,即历史的三调:事件、经历和神话。本书的主要目的不在于讲述义和团的历史,而在于探讨与历史撰述有关的一系列问题,“义和团只是这项工作的‘配角’。”因此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部史学理论著作,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历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