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大学

  • “学衡派”与近代中国大学教育

    作者:朱鲜峰

    ☆《学衡》创刊将满100周年之际付梓。走进“学衡”学人,回望一世纪中国大学教育 。

    ☆鲁迅曾说:“ 我所佩服诸公的只有一点,是这种东西也居然会有发表的勇气。”

    ——鲁迅(不)佩服的“学衡派”诸公,真如他所言愚顽不化么?

    本书以严谨细致的研究,展示梅光迪、吴宓等“学衡 派”诸 公的另一面。

    与“激进”的五四新文化派相对,“保守”的“学衡派”不“ 保守”,

    在 “西学”与“国故”间,他们也在探索一条新路,成风化人,复兴民族。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东北大学……

    在这些学校及其前身,都可以看到“学衡派“的足迹和踪影。斯文不坠,弦歌不辍。

    【内容简介】

    在近代中国大学教育史上,以梅光迪、吴宓、胡先骕等为代表的“学衡派”力主“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其教育主张独树一帜。 “学衡派”主要成员多执教于国内著名学府,教学与学术研究亦卓有建树。

    本书以“学衡派”的人文教育思想和实践为研究中心,充分利用哈佛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正大学等高校的档案等新史料,对这一学派在近代中国大学教育史上的地位与贡献做了较为全面而细致的探讨。

  • 大学的历史

    作者:克里斯托夫 • 夏尔勒 / 雅克 • 韦尔热

    13 世纪初,大学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在意大利、法国和英国诞生的? 从 16 世纪开始,欧洲的这种教育模式如何传播到整个世界? 自 18 世纪始,大学经历了哪些主要变革? 1945 年以来大学的普及化为“知识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 又涌现出哪些新的困境? 《大学的历史》一书从文化、宗教、社会和政治的角度分析了全球各国的高等教育在各个时期发生的变革,展现了数百年来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和知识传播模式的演进,为 反思当下大学教育提供了一个具备历史纵深的谱系。

  • 刘慈欣少年科幻科学小说系列第二辑 流浪地球

    作者:刘慈欣

    刘慈欣给孩子的经典科幻!

    《流浪地球》电影美术组原班人马加盟!

    导演郭帆、张小北、兔子瞧、未来事务局等众多科幻大咖倾情推荐!

    带你一览散落在“三体”之外的刘慈欣宇宙世界!

    为孩子种下科学的种子!

    “刘慈欣少年科幻科学小说系列”第二辑均为刘慈欣的经典作品,其中多篇小说曾荣获中国科幻“银河奖”,代表了作者创作的极高水平,很多作品中能看到后来《三体》的影子。作者重新对这些作品进行调整和修订,使之适合少年儿童的阅读心理和接受能力,兼顾文学性与科学性,对于培养孩子的科学精神、激发其想象力、拓展视野和知识面,都有所裨益。本辑共五册:《流浪地球》《中国太阳》《天使时代》《赡养世界》《全频带阻塞干扰》。

    《流浪地球》:本书是一部开启刘慈欣特有的宏大意象美学风格的作品,无论是2019年上映的电影,还是2000年最初发表的小说,都意义非凡。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启动庞大的地球逃脱计划——带着地球逃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每个人怀揣着恐惧和希望踏上漫长的流浪之旅。

  • 大学的逻辑

    作者:张维迎

    《大学的逻辑(第三版)》,“大学的逻辑”可以表述为:大学的理念是为人类创造知识,传授知识,传承人类文明,推动社会进步;大学的教师队伍必须是由真正对研究和教学有特殊偏好、最具有使命感责任心和创造力、最能做出原创性研究成果的学者组成。为此,大学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治理结构。
  • 大学生学习方法十二讲

    作者:朗曼,阿特金森

    《大学生学习方法十二讲》一书的写作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发展各种策}包括时间安排、学习技巧、考试准备、学校图书馆利用、以及论文写作等等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完成学业。为了帮助大学生熟练掌握这些技巧,本书的目的如下: .为大学生的学习与研究提供大量信息。 .帮助大学生成为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者。 .对学习过程中的思想过程做出解释。 .把最近的理论研究成果融入阅读和学习技巧的教育。 主要特征 美国教师和学生一致认为,《大学生学习方法十二讲》一书到达了上述的。作为原书的第六版,写作风格朴实无华,并具有前五版的如下优点: 要求学生将所学内容应用于具体材料的练习。 在实际学习与研究中,能有效地使用学习与研究的技巧。 国际互联网(在网上)活动和练习。
  • 大学之路 下册

    作者:吴军

    作者吴军曾在清华大学就读和任教,之后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又因事业有成而成为该校工学院的董事,得以多年来参与美国名牌大学的管理,并且将女儿培养进入麻省理工学院。作者以他和女儿走访过的英美十几所顶级大学为样本,结合他多年来对美国高等教育的系统研究,以及访问这些大学教师和校友的第一手资料,加上自己的深入思考与独到感悟,精心写就《大学之路》。 在书中,作者阐述了英美著名教育家的教育理念,系统地介绍了英美名校的特色和差异,比较了中美两国在教育上的差异,并且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对年轻人给出了自我发展的建议。作者与美国许多大学有着密切联系,还介绍了美国名牌大学在招生中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并重点解析了其中一些潜规则的历史成因和申请者可能有必要采取的对策。作为一名事业有成者,作者详细阐述了教育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并特别强调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教育乃终身学习,而并非以获得一个名牌大学学位为终结。 对大学教育这一严肃的话题,作者以一种轻松自在的方式娓娓道来,并以半游记的形式带着读者走访英美各名牌大学,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本书对教育工作者、家长和学生以及留学机构都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 大学教师的技巧

    作者:斯蒂芬·D·布鲁克菲尔德

    本书完成于1990年,藉以纪念作者在高校从教20周年。作者写这本书目的是为了讲述任教生涯中的真实故事。这故事充满着意想不到的波折,出人意表的事件、突如其来的惊奇,复杂、变幻而又激情洋溢。作者想在讲述的过程中把这些激情清楚地表达出来。以便使其他教师也能在字里行间看到自己感情的影子。本书其实是一本生存手册,用来帮助大学教师们克服那些反复发生的问题,摆脱种种进退两难的困境;在他们的教学实践中,这些情况教师无可回避的。另外,所有大学教师都会时不时地体味到一种无能感和负疚感,因为他们总量误以为其他同事个个都是得心应手的教学模范,只有自己才老是掌控不了课堂;写这本书也是为了减轻他们的这种感觉。最后,本书还是对作者从前一个时期的教学生活的回应:在那些日子里,课堂中发生的一切总是不能按照作者事先写好的脚本发展;学生上完课离开时,并没有因为实现了自我而面带微笑,相反,他们脸上的表情是愤怒、困惑与怨恨。
  • The Uses of the University

    作者:Clark Kerr

    This summa on higher education brings the research university into the new century. The multiversity that Clark Kerr so presciently discovered now finds itself in an age of apprehension with few certainties. Leaders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can be either hedgehogs or foxes in the new age. Kerr gives five general points of advice on what kinds of attitudes universities should adopt. He then gives a blueprint for action for foxes, suggesting that a few hedgehogs need to be around to protect university autonomy and the public weal.
  • 大学生竞争力决定出路

    作者:张宏杰

    《大学生,竞争力决定出路》中的人物来自清华、北大和复旦等名牌大学,不是说只有这些名牌大学的学生才能把自己培养成精英或者卓越者,关键是激发人们去思考:自己的大学要怎么读?自己的差距在哪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许多大学生写信跟我说:“我读的大学是普通大学,所以我不能像清华、北大的学生那么优秀。”懦弱的人总是把自己的不足怪罪于外部环境,为什么不试着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呢?清华、北大也一样有庸才,外界因素固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啊! 从小学到高中毕业,中国的学生基本上都是被老师和家长推着往前走,自己不用想得太多,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考高分是唯一的目标。到了大学,就完全不一样了,不会天天有人在你身边唠叨着要好好学习,那么自己一定要转变态度,要去寻找自己的奋斗目标,然后为之努力,再努力……前途终将一片光明! 上了大学的人都想给自己找一个很好的定位,都想找到下一个目标……有的人知道自己在大学里想要什么,有的人不知道;有的人知道自己的优势、劣势在哪里,有的人不知道……这时候需要有经验的优秀者告诉他们:你们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们怎么样才能变得优秀,你们的出路在哪里。 大学生一定要记住:不管自己上的是什么大学,都不要奢求自己所读的大学怎么培养自己,而是要努力创造机会主动培养自己!只要走进大学校门,就要有这种主动把自己培养好的意识!大学生找到出路的秘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大学四年把自己培养成足够优秀的人! 《大学生,竞争力决定出路》所总结的,就是提高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八大法则。
  • 中世纪的欧洲大学(第三卷)

    作者:[英] 海斯汀·拉斯达尔

    《中世纪的欧洲大学:博雅教育的兴起(第3卷)》是早期大学研究方面迄今为止最权威的著作。作者海斯汀·拉斯达尔以翔实的史料、开阔的视野,对大学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多层次、全方位的论述。该书共分3卷:第一卷探讨萨勒诺、博洛尼亚两所意大利大学的兴起与发展,第二卷重点介绍现代大学的原型巴黎大学。第三卷则集中探讨英国大学,尤其是牛津和剑桥大学。作为一个以史料见长的牛津学者,拉斯达尔对每一个细节都给予充分的史料支撑,同时给予适当的评论,让读者在掌握史料的同时又能享受到倾听历史描述的愉悦。
  • 向中国大学说不

    作者:吴苾雯

    钱学森先生生前曾对温总理说:“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颇具深意的发问,是对中国大学的发问,更是对中国教育的发问。 本书从“钱学森之问”谈起,详尽地分析了大学中出现各种弊端的根源,尖锐地指出中国高校“病”了。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采访和认真观察,把自己对大学教育的反思,对人才培养的思索记录在书中。她希望自己的声音能引起更多人的共鸣,举全社会的力量来为大学治“病”。 每一位真心关注中国教育的有识之士都应该认真读一读《向中国大学说不》这本书,为中国的教育贡献绵薄之力。
  • 哈佛走向现代

    作者:莫顿·凯勒,菲利斯·凯勒

    《哈佛走向现代:美国大学的崛起》是一本讲述哈佛现代化过程的书,是关于成就的故事: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哈佛都是现代美国史上伟大的成功故事之一。《哈佛走向现代:美国大学的崛起》既有看似琐碎枯燥的历史记录,也有情节丰富的生活叙事,还有深邃精致的理论分析,更多时候作者是在不动声色的事件描述中,表现出哈佛大学在由传统向现代过渡时期的复杂处境,以及处理不同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及组织特性。
  • 大学生存手册

    作者:蒲果泉,王伯庆主编,何淼阳,黄琳,史砾等

    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高失业率已经受到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大学期间就开始自己的人生规划不仅十分有必要,更势在必行。而在目前的图书市场上,几乎没有一部全面、系统的规划和指导大学生生活、未来职业方向的书籍。本书的出版将填补这一空白。 本书由多所大学在职辅导教师、学生工作者及大学生亲自执笔,完全避免了说教的方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大学生提供了最具实用价值的指导方案。 借鉴国外大学生生活指导与规划书籍的成熟理论,结合中国实际,选取大量真实案例,极具实用性和趣味性。旨在帮助大学生做出合理规划,为自己的未来打好坚实的基础。 总算从十余年的寒窗苦读中解脱出来的大学生们,对自己未来的四年生活有着太多的新奇、迷茫、兴奋、不安——第一次远离家乡独立生活,第一次与陌生人同住一室,第一次要学会自己安排时间、金钱……这许多的第一次,你都准备好面对了吗?如何妥善安排好学习、生活,让大学四年过得精彩而有意义呢?本书会给你详尽的指导。
  • 麻省理工学院与创业科学的兴起

    作者:埃兹科维茨

    《麻省理工学院和创业科学的兴起》是一部分析大学在社会中的职能转变的权威著作,为我们了解麻省理工学院如何从一所赠地学院发展成世界著名理工科大学的历程提供了难得的素材。全书系统分析了创业型大学模式在麻省理工学院的起源和发展。为了对这种创业型大学生成及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作者不但对麻省理工学院不同发展时期的四个关键人物进行了系统研究,还对学院在将研究、教学与创业融为一体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新型师生关系、新型文化价值观,及“大学-产业”“大学-政府”的新型关系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
  • 上大学为了什么

    作者:亚历山德拉·利维特

    在大学里,年轻人过着穿牛仔裤、打篮球、每天只上三个小时课的悠闲生活,可为了毕业后更好地找到满意的工作,从现在你们就需要一些指导,帮助你们在严酷的现实工作中如鱼得水。 如何让你的简历越过前台或人事部的垃圾箱,直接送到老板手中。 了解办公室密语。 当你的事业处于低谷时,如何渡过难关。 怎样与难相处的人打交道。 当你要求加薪或升职的请求被拒绝时该怎么处理。 升职后如何和下属建立融洽的关系。 找到新职位时,如何潇洒的离去 学着觉察失业的前兆。
  • 大学理念重审

    作者:(美)雅罗斯拉夫·帕利坎

    本书获评《纽约时报图书评论》1992年度优秀著作。在这部雄辩而具有深刻个人特点的著作中,雅罗斯拉夫•帕利坎这位“有信仰的杰出学者”,与维多利亚时代的“精神同道”红衣主教纽曼就大学理念问题展开了对话。通过将纽曼的《大学的理念》与西方大学史,尤其是20世纪末叶复杂的大学处境相对接,帕利坎思考了大学的性质和目标,评价了大学的实际功能、指导原则以及社会作用,并针对下列问题提出了充满睿智的观感:研究与教学密不可分,高等教育的“信心危机”,借助大学图书馆、艺术陈列馆和博物馆保存知识。 章节目录: 前言 第一卷 第一章 与约翰•亨利•纽曼的对话 第二章 风暴冲击大学:危机中的大学 第三章 返回基本的原则 第四章 知识本身就是目的吗? 第五章 至高无上的智性及其美德 第六章 科学的和睦家庭大厦 第二卷 第七章 大学的职责 第八章 通过研究推进知识 第九章 通过教学推广知识 第十章 从与专业技能的关系上考察知识 第十一章 为已故的天才防腐? 第十二章 通过出版传播知识 第三卷 第十三章 社会义务 第十四章 大学是未来的应许之地 第十五章 大学与革命学说的传播 第十六章 开创自我改革工作的任务 第十七章 母校:学习生涯 第十八章 学术文献中的大学理念 参考文献
  • 大学之用

    作者:(美)克拉克·克尔

    《大学之用》(第5版)或许是论述现代研究型大学的最嚏要的著作。《大学之用》(第5版)的基础是克拉克-克尔1963年4月在哈佛大学戈德金讲座上的著名演说。由于教育家本人对于高教问题持之以恒的深度关注,之后每隔10年都有相关重要文献纳入《大学之用》(第5版)。通过回顾大学的西方历程,特别是美国大学在20世纪的系列转变,
  • 大学之路 上册

    作者:吴军

    作者吴军曾在清华大学就读和任教,之后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又因事业有成而成为该校工学院的董事,得以多年来参与美国名牌大学的管理,并且将女儿培养进入麻省理工学院。作者以他和女儿走访过的英美十几所顶级大学为样本,结合他多年来对美国高等教育的系统研究,以及访问这些大学教师和校友的第一手资料,加上自己的深入思考与独到感悟,精心写就《大学之路》。 在书中,作者阐述了英美著名教育家的教育理念,系统地介绍了英美名校的特色和差异,比较了中美两国在教育上的差异,并且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对年轻人给出了自我发展的建议。作者与美国许多大学有着密切联系,还介绍了美国名牌大学在招生中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并重点解析了其中一些潜规则的历史成因和申请者可能有必要采取的对策。作为一名事业有成者,作者详细阐述了教育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并特别强调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教育乃终身学习,而并非以获得一个名牌大学学位为终结。 对大学教育这一严肃的话题,作者以一种轻松自在的方式娓娓道来,并以半游记的形式带着读者走访英美各名牌大学,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本书对教育工作者、家长和学生以及留学机构都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 中国大学的问题与改革

    作者:钱理群,高远东

    本书所选文章以北大改革为背景,围绕大学改革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学术自主与创新、学术评价、大学的本土性与国际化以及大学的理念与制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论争。具体内容既有对北大改革的直面讨论,又有对中国大学的历史回顾与国际比较。从中读者不但能意识到大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更能深刻地洞察到现代大学在市场逻辑与官本位体制双重挤压下的尴尬境地,感受到大学中功用主义的极度膨胀和人文精神的日趋萎缩,从而激发读者进一步探讨大学改革的合理路径,寻回失去的大学精神!
  • Excellence Without a Soul

    作者:Harry Lew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