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历史学
-
近代早期西欧的巫术与巫术迫害
《近代早期西欧的巫术与巫术迫害》作者陆启宏博士,着眼于近代早期西欧的巫术以及与之相应的巫术迫害,力图从欧洲社会宏观的时代背景中,发掘出巫术及巫术迫害现象背后所折射出的西欧近代早期在宗教文化、政治版图、社会心理等方面发生的剧烈变革。欧洲传统文化中的巫术和魔法,并非如哈利·波特系列所描述的那样是天马行空想象的产物,它与欧洲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宗教、政治、经济乃至气候环境都有着难以分割的联系。 -
历史与当下(第二辑)
当下,历史研究已不再局限于对历史事实的探讨,而是需要一种更宜批判性和更具分析能力的眼光重新审视往昔历史思想,以期真正达到“评判过去、教导现在、以利于未来”之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史学与史学思想的人已不仅仅是历史学家了,而是关心人类命运的知识分子群体。诚言,历史学和其他学科一样,也遭遇到全球化的问题,全球化在本质上寻求的是共性,因崦也谅忽略了具性,这种个性表现在史学上就是民族性,也就说全球化迫使历史学家注重普遍史的研究。 这种比较研究,首先要注意是事物之间的可比性,我们在这里不考虚历史比较研究的具体类型,只从时间的可比性和内容的可比性来考察为什么中西史学思想比较研究在历史学领域内富有很大的价值。 -
马克思主义与历史学
《马克思主义与历史学》一书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著作,将会给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带来深刻的启迪,促使马克思主义者进行理论反思。里格比在书中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全面深刻的探讨,围绕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马克思的思想遗产是模糊的,对历史唯物主义做功能解释是不能回应对它的各种质疑的,正确的解读是强调社会生产关系而不是生产力具有首要性,强调经济基础不仅包括生产关系,还包括那些发挥生产关系功能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因素。在里格比看来,马克思主义具有现实意义,因为目前的社会理论和历史学尚处于前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阶段。 里格比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了如指掌,对马克思主义者及其研究非常熟悉,在书中给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信息。……该书语言犀利,直接点出前人研究中的无义重复和逻辑错误,对撰写历史有深远的意义。——A.G.迈耶,《美国历史评论》 本书对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做了最好的总结。 ——J.布莱克和D.麦克瑞尔德,《历史研究》 可读性和学术性都很强……其深刻见识令人耳目一新。 ——R.N.贝尔吉,《政治学研究》 -
基佐的欧洲观
《基佐的欧洲观》内容简介:路易•菲利普的首相弗朗索瓦•基佐以一种全新的视角看欧洲。《基佐的欧洲观》分三部分:生活在历史长河中的基佐;基佐观欧洲;基佐有关欧洲的论述。 -
美国的艺伎盟友
《美国的艺伎盟友(重新想象敌国日本)》由涩泽尚子编著。 《美国的艺伎盟友(重新想象敌国日本)》讲述了:我们了解了美国决策者为何在二战后很快就与日本建立重要的盟友关系,可是对于他们如何在战后对日政策上获得美国民众支持这一点我们知之甚少。就在此前不久日本佬还被彻头彻尾地唾弃为戴着可乐瓶底眼镜、长着龅牙的类人猿,美国民众怎么会这么快就接受与其结盟了呢?精英决策者可能已决定将日本作为对抗共产主义的堡垒,但美国民众是如何在战后不久就接受这项政策的呢? -
古代世界的巫术
在古典时期,巫术活动无处不在,很多希腊人和罗马人都曾被指控施行巫术,但是长期以来学界却忽视了对于古代巫术的研究。《古代世界的巫术》在细致梳理前人对于古代巫术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回顾古希腊罗马的巫术活动,既对巫术、巫师等术语的源流进行了仔细考辨从而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在具体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深入浅出地呈现并分析了古人对于巫术所持的态度,从多个侧面揭示了巫术这一特殊文化现象在古代世界中所具有的深远影响。 -
史学理论读本
本书是史学理论研究论文的精选,分为“历史是什么”“史学理论”和“历史理论”、“历史分支概论”四部分,涵盖了历史学的基本性质和特征、史学研究的新思路、历史专门领域的拓展等诸多主题。选文以国外学者的论著为主,写作时间上起19世纪,下讫新世纪之初,新译文章超过半数,力图为读者提供一个内容相对完整、知识较为新鲜的选本。 -
历史比较研究导论
《历史比较研究导论》是一部有关历史比较研究之基本理论与方法的精炼的慨述。作者哈特穆特·凯博是德国社会史研究的权威学者,尤为擅长历史比较研究,在本朽中,他结合欧美学界19、20世纪历史比较研究的大量实例,回答了什么是历史比较、如何进行历史比较以及以往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等一系列的问题。在跨文化交流日益深入的当下,比较研究已经成为历史学者越来越重视的一种方法。 -
近代中国的不吸纸烟运动研究
本书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考察近代中国国家与民众关系的塑造和转变。纸烟从晚清传入中国以后,就迅速成为流行,到了抗战前夕,已经遍布全国城乡各地,直到现在,中国已经成了纸烟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然而,近代中国的不吸纸烟运动却鲜为人知,几乎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作者从报纸、档案、回忆录等材料中辑录出史料,重构了晚清到民国时期三次不吸纸烟运动的来龙去脉,并详述了这三次运动的言论、组织和开展过程,将其与更大的历史背景联系起来,以小见大,从局部考察整体,最后着眼于近代中国精英和政府对民众日常生活的定义和塑造。本书虽然从不吸纸烟运动出发,却没有被这一主题限制住,而是以此为线索,将政治动员、国民教育、日常生活规训、卫生观念的演进、烟草业经济发展、政府税收管理、中央地方关系、民族主义思潮等方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历史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
羌在漢藏之間
青藏高原東緣「民族走廊」因其間民族與文化複雜,被認為是解答中國民族歷史之謎的關鍵。本書以民族走廊上一關鍵民族─羌族,來說明漢、藏與西南氐羌系民族「邊緣」的形成過程。本書首先呈現當代羌族在社會、文化各方面居於漢藏之間的駁雜特性,然後說明造成此「羌在漢藏之間」現象的歷史與文化過程。此歷史過程涉及華夏以「羌」為其西方族群邊緣的宏觀歷史變遷過程,以及許多邊緣人群爭論、建構與遺忘「歷史」並改變其歷史心性之微觀過程。此文化過程涉及─民族走廊上諸人群在中國、吐蕃與近代西方殖民帝國之多重政治文化影響下,透過各種文化表徵相互歧視、誇耀與模仿而成為華夏、吐蕃、以色列人後裔,以及「有共同語言文化的羌族」之過程。藉此,本書對羌族以及中國民族之起源與形成,提出一超乎「歷史實體論」與「近代建構論」的新詮釋。 -
史部要籍解题
就从事史不工作的人来说,所要寻找的史料早已打破了史部的界限,可是就史部之书而言,其主要部分仍是史学工作者所必须阅读的,所以,为了向初入史学领域的人指点门径,对代表性史学著作就其编撰过程,作者简历,内容评价和版本流传情况等做系统详细说明,意义重大。王树民先生的《史部要籍解题》就是这样一部介绍中国历史古籍的普及读物,该书介绍的史书范围比较广泛,其中对纪传体的二十四史和编年体的《资治通鉴》着重做了介绍,另外像纲目体、会要体以及史评、史论、方域史、学术史、地理、方志、目录等类史书也给予适当的评论。本书对于历史爱好者和史学研究者都很有参考价值。 -
The Gender of Memory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the Chinese revolution by placing a doubly marginalized group--rural women--at the center of the inquiry? In this book, Gail Hershatter explores changes in the lives of seventy-two elderly women in rural Shaanxi province during the revolutionary decades of the 1950s and 1960s. Interweaving these women's life histories with insightful analysis, Hershatter shows how Party-state policy became local and personal, and how it affected women's agricultural work, domestic routines, activism, marriage, childbirth, and parenting--even their notions of virtue and respectability. The women narrate their pasts from the vantage point of the present and highlight their enduring virtues, important achievements, and most deeply harbored grievances. In showing what memories can tell us about gender as an axis of power, difference, and collectivity in 1950s rural China and the present, Hershatter powerfully examines the nature of socialism and how gender figured in its creation. -
展望21世紀
本书分为《人生与社会》、《政治与世界》、《哲学与宗教》,共三篇十二章,论及的问题极为广泛。两位作者纵贯古今,横跨全球,追溯过去,着眼当代,展望未来,从宇宙天体、生命起源、宗教哲学、道德伦理、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国民经济、社会福利、政治制度、领导选择、军备竞赛、和平战争, -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晚近以来的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的重要时段,包含着多重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内容,不仅具有历史的意义,更因其与现实密切关联,而引起学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代史研究一向是中国史学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自1930年代初期中国学者明确提出“中国近代史”的概念及开展相关研究,至今已近百年,其间有关研究成果数量丰硕,涉及的主题包括了中国近代史的方方面面,成绩斐然。1980年代以来,随着大量过去深藏不露的档案文献的开放,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及学术潮流的衍变,随着学术交流的广泛进行和研究的深入及认知的变化,海内外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亦在不断发展、深化、创新,成果迭出。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近代史研究,尤其是促进海峡两岸学者对中国近代史的共同研究,2010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发起“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研究计划,约请大陆及海峡对岸的台湾各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同仁共同参与,并得到他们的积极回应。其后,该项计划进入实质性研究阶段,其研究宗旨为: 1、以专题研究的框架,展现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尤其着重展现198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史研究在史料运用、研究方法、个案解读、历史诠释等方面的新进展与新趋向,注重其学术性与前沿性。 2、面向学界同行,具有国际视野,体现全球化时代学术研究的新特点。同时,亦考虑到大学本科以上学生及社会大众读者的学习需要和阅读兴趣,力求有更广大的读者面。 3、在注重学界过往比较重视的政治、经济、外交史研究的同时,也注重体现近年来学术研究的新视角与新趋向,在思想、文化、社会史研究等方面,亦有充分的写作与讨论空间。 4、各章节以专题和专论为中心,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有感而发,内容详略得当,文字通畅可读,书后附参考文献和人名索引。 考虑到学术研究的百家争鸣特性,以及本研究计划的参加者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机构,具有或同或异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历,我们不要求以同一视角和话语系统从事研究与写作,而是充分尊重作者个人的研究兴趣、学术见解与表述方式,本着文责自负的原则,在自由讨论切磋的基础上,以客观真实、实事求是为本,既凸显学术共识,又保留表述差异,最终形成在中国近代史各个不同论述主题之下的异彩纷呈的学术研究精品。 参加本研究计划的学者共有57位,其中大陆学者34位、台湾学者21位、香港学者2位,每位学者就其所擅长之研究主题各撰写一章。北京近代史研究所所长王建朗研究员统筹主持研究计划,台北近代史研究所时任所长黄克武研究员在联络台湾学者参与研究并提出撰写意见方面贡献良多。王建朗、黄克武研究员慨允共同主编本书并为序。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完成出版,是两岸学者合作共同研究中国近代史的良好开端,并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在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未来两岸合作研究具有无限广阔的空间。我们期待两岸学者有更多的合作,在全球化的时代,建立我们对中国历史的主体性诠释,留下我们这一代学者的学术印迹! -
中国的历史脉动
本书为“沟口雄三著作集”之一本,作者将明末清初视为历史变动期,力图揭示这个时期的变动究竟具有什么性质,又如何与清末的动荡相联系。本书的特质在于它与既有的以欧洲近代标准进行考察的思路相对,不把明末清初的变动视为资本主义的萌芽,而是深入地按照中国的历史脉络进行考察。 -
古史辨自序
一九二六年,随着顾颉刚先生编著的《古史辨》第一册出版,书首六万多字的自序也引起了学术界的轰动。在这篇自传性的长序中,顾先生从时势、个性、境遇等方面畅言自己所以有“古史层累地造成”这一见解的原因以及研究古史的方法,条理清晰,行文流畅,气势恢宏,具有一种特殊的魅力。顾先生在晚年所写《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一文中曾说,这篇序“是我一生中写得最长最畅的文章之一”,“海阔天空的把我心中要说的话都说出了”。当年,胡适称此序是“中国文学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自传”,“无论是谁,都不可不读”;恒慕义(A.W.Hummel)称此序“虽是一个人三十年中的历史,却又是中国近三十年中思潮变迁的最好的记载”(均见《古史辨》第二册)。这篇序不仅成为研究顾先生学术工作的第一手资料,也成为研究新文化运动的第一手资料。因此它问世之后,随即在海外先后被译为英文、日文,广为传播;同时在国内也被收入三十年代出版的《新文学大系》以及日后的多种文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今年适值《古史辨》第一册出版八十周年,中华书局特将该书自序手稿影印出版,以示纪念。当初,顾先生手稿中原有一部分内容是论述孟姜女故事如何随着时间和地域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以作为他研究古史方法的旁证,由于有三万多字,似“犯了腹蛊之疾,把前后文隔断了”(自序语),只得从序文中删去,独立为《孟姜女故事研究》发表。现在,这份影印件又恢复了自序的原貌。《古史辨》第一册出版后,顾先生曾亲手抄录若干来信,保存于“古史辨材料”册中,从未发表。鉴于这些信件的史料价值,故附于此书之末。 -
历史学是什么
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而对于历史的专门性研究,就是历史学,它不仅包括历史本身,还应该包括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研究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及总结研究历史的方法和理论。本书作者围绕“历史”“历史学”“中国历史”等核心词汇高屋建瓴,结合普通读者熟悉的多个案例深入浅出地呈现了一个学科的精彩面貌。 -
当代西方史学理论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比较系统地评价西方史学理论一百年来发展史的专著。 本书内容不仅包括历史哲学方面的重要流派和主要代表人物,如新康德主义、新黑格尔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形态史观、自由主义、生命派的历史理论、分析的历史哲学等,还包括当代西方重要的史学流派的理论,如比较史学、计量史学、心理史学、法国年鉴学派、英国马克思主义学派,美国新科学史派等。此外还有当代自然科学与史学、苏联及中国对西方史学理论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和丰富。 本书的特点尚有: 一、各章都由专门研究这些问题的专家执笔; 二、各章作者都是根据原著和第一手资料写成; 三、各章夹叙夹议,注意分析,是一部研究性的作品; 四、注释详尽,资料翔实,文字深入浅出; 五、作者注意用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义的态度对西方各个流派和代表人物给予实事求是的分析。 -
中国近代史史料学
本书是历史学专业教材,中国近代史专业的必备参考书。作者有多年讲授经验,本书主要内容有史料概论、近代史料的鉴别、文史工具书、历史档案、政书奏议、报刊、方志、笔记、网络资源等,分类别讲述了研究近代史应该掌握的文献资料。 -
湘军集团与西北回民大起义之善后研究
本书是在赵维玺的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记述了以左宗棠为首的湘军集团镇压西北回民起义后,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风化等方面,对当地的战后恢复与重建。作者花费几年时间于历史档案和私人文集、日记、年谱、函牍中搜集材料,并对当年的战场和回民移居地考察,不发空论。书中详细阐述了湘军集团在甘宁青地区实施的移民政策,如调控汉回等民族矛盾和伊斯兰新老教关系,析置和重组地方政权,修建道路交通和军事防御设施,陕甘分闱和修复书院祠庙,清丈田亩和推广桑棉,振兴盐茶和兴修水利,《救荒六十策》与恤婺、保节、禁烟等善后举措,全方位长时段展现了其善后全貌,并探究其成败得失,对了解湘军集团在西北的政治活动及其社会作用和历史意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特别是对民族与宗教问题的处理过程的探析,为处理当代西北民族宗教问题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