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地理

  • 吕著史地通俗读物四种

    作者:吕思勉

    《吕著史地通俗读物四种》内容简介:吕思勉先生,字诚之,笔名驽牛、程芸、芸等。一八八四年二月二十七日(清光绪十年二月初一日)诞生于江苏常州十子街的吕氏祖居,一九五七年十月九日(农历八月十六曰)病逝于上海华东医院。吕先生童年受的是旧式教育,六岁起就跟随私塾教师读书,三年以后,因家道中落而无力延师教授,改由父母及姐姐指导教学。此后,在父母、师友的帮助下,他开始系统地阅读经学、史学、小学、文学等各种文史典籍。到二十三岁以后,即专意治史。吕先生夙抱大同思想,毕生关注国计民生,学习新文化,吸取新思想,与时俱进,至老弥笃。
  • 金陵古迹图考

    作者:朱偰

    全书共计14章,首先根据历代金陵地方志论述了金陵之形势,对其山川、河流、城池详加考证,并以历史史料编出金陵大事年表。从第三章起分代记述了秦汉以前之遗址、六朝城郭宫阙遗址、六朝陵墓、南朝四百八十寺、隋唐之遗址、南唐遗址、宋元之遗址、明代之遗址、满清及太平天国遗迹、近代之玄观祠宇及梵刹、园林及宅第等。 序 自序 凡例 结论 第一节 研究之范围与方法 第二节 参考之书目 第一章 金陵之形势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山脉 甲 钟山龙蟠 石城虎踞 乙 覆舟山 丙 鸡笼山 丁 卢龙山 戊 马鞍山 清凉山 小仓山 冶城山 已 仓山 大庄观山 直渎山 幕府山 庚 栖霞山 辛 阳山 汤山 壬 青龙山 黄龙山 赤山 方山 癸 牛首山 献花岩(祖堂山) 岩山 三山 雨花台 第三节 水系 甲 长江天堑 乙 秦淮河 丙 九曲青溪及运渎 丁 玄湖 第二章 金陵大事年表 第三章 秦汉以前之遗迹 第一节 冶城 第二节 越城 第三节 楚金陵邑 第四节 钟山汉秣陵尉蒋子文祠 第五节 青溪小姑祠 第六节 诸葛武侯驻马坡 第七节 六朝以前金石 第四章 六朝城郭宫阙遗址 第一节 吴都建邺及太初宫 第二节 六朝水道考 第三节 建康 第四节 台城 第五节 六朝都城宫城分考 第六节 萧梁一代之文物 第五章 六朝陵墓 第六章 南朝四百八十寺 第七章 隋唐之遗迹 第八章 南唐遗迹 第九章 宋元之遗迹 第十章 明代之遗迹 第十一章 满清及太平天国遗迹 第十二章 近代之玄观祠宇及梵刹 第十三章 园林及第宅 第十四章 结论 附图
  • 从罗马到中国

    作者:让—诺埃尔·罗伯特

    本书是“西方文明溯源”丛书之一本,本丛书可以让读者真正走近西方古代文明的方方面面。 两千多年前,鲜艳轻柔的丝绸叫罗马人惊诧赞叹,色彩夺目的丝绸顿时成为罗马人眼中的奢侈品,使用丝绸成为一种时髦。然而,丝绸到底为何物?以何制成?是来自传说中的“塞尔国”(Sères)吗?“塞尔国”就是中国吗?这些生活在地域边缘的人蓝眼睛,红头发…… 本书通过一群勇敢的罗马商人,在公元166年,以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为寻找他们梦想中的丝绸之国,开创出一条穿红海,过阿拉伯半岛,绕印度,经马六甲海峡,在越南登陆,再改走陆路,最终抵达汉王朝国都——长安(今西安)的海上丝绸之路,这是一段充满冒险、离奇而艰辛的历程;同时,该书还以大量详实的史料,破解流传千古的神话传说,证实中国人开辟了令世人震撼和惊喜的横贯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从而揭开了遮掩在这个疆域辽阔、国泰民安的丝绸王国之上的神秘面纱。
  • 华阳国志校补图注

    作者:〔晋〕常璩,任乃强 校注

    《华阳国志校补图注》的校勘记,以单行小字夹于正文中间,辑补文字于字下加▲符号,删去之文字排小一号字,并加圆括弧以表明之,注释置于整理者所分各章之后。《华阳国志》是一部有影响的历史、地理着作,《四库全书》入史部载记类,近人则往往将其划入地方志中,并被誉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方志之一。 作者常璩(约公元二九一-三六一),东晋蜀郡江原(今四川崇庆)人。自后汉迄晋世,常氏世代为官,为江原巨族。常璩少年时,得遍读先世遗书,颇负才名。氐人李氏在四川建立成汉政权以后,注意网罗旧家大族。李期、李寿之世,常璩任成汉史官,获读宫中图籍版档,曾撰《梁益二州地志》、《巴汉志》、《蜀志》、《南中志》等书多种。东晋永和三年(三四七),桓温伐蜀,璩与中书监王嘏等劝李势降晋。入晋后,因受歧视,不复汲汲仕进,乃怀愤裒削旧作,为《华阳国志》。 《华阳国志》十二卷,分为两大部分,前四卷《巴志》、《汉中志》、《蜀志》、《南中志》为地理之部,所涉及的疆域,北起今陕甘南部,南到今滇南和滇西南边境,西起今川西地区,东至长江三峡地区。后九卷是对我国西南地区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记载,从远古蚕丛、鱼凫的传说时期起,至东晋咸康五年(三三九)止,其叙述的侧重点,则在公孙述、刘焉据蜀时期,三国蜀汉时期和氐李成汉统治时期。 此书体制完备,资料丰富,考证翔实,文笔富赡。草创始就,即倍受重视。范晔着《后汉书》,裴松之注《三国志》,曾大量采取其文,后来崔鸿着《十六国春秋》、郦道元注《水经》、刘昭注《后汉志》,凡涉及西南史地者,亦无不尽量吸收《华阳国志》的成果。从《隋书.经籍志》开始,历代书志均加着录。任乃强先生认为“其开我国地方史志创造之局,有如《史记》之于我国史籍”,是有道理的。 《华阳国志》版本很多,北宋有元丰吕大防成都刻本,南宋有嘉泰李□邛州刻本,原本均已佚。明清而下,翻刻传抄者更多,今存之各种本子,有三十种。任乃强先生整理此书,以清廖寅题襟馆本为底本,校以现存所有版本(其中包括被任先生本人认为反映了元丰本面貌的何焯校本),参考大量有关典籍,进行校勘、标点、辑补、注释、附加论述及绘图。其校、点和补均反覆斟酌,极见功力。其注释、附论和插图,对书中所涉及的我国西南地区的地理沿革、历史事件、人物事迹、民族形成、经济发展、土风民俗、物产资源、着作学术等方面及古西南地区同内地的关系、古西南地区同印度的文化交流等等,作了详细的阐述,有不少独到的见解。由于任先生对西南地区的地理、历史十分谙熟,而又能运用文字、音韵、训诂的传统方法,其所考订,每能贯通历史文献、出土材料和实地情形,娓娓而谈,令人信服。在整理《华阳国志》的同时,任先生又综合各方面的材料,纠正了《汉书》及其颜注、《后汉书》及其李注、刘昭注、《三国志》及其裴注、《水经注》、《晋书》、《资治通鉴》及其胡注的若干谬误。这些工作,对于研究西南史地,探讨西南地区民族发展史和地区经济发展史等等,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应当说明的是,作先生之校勘,偶有未说明所据版本而仅依文理改动者,又其所辑补的文字,除诸书明引为《华阳国志》之原文以外,亦有以他书之有关段落词句以意补之者。这种做法,同一般遵循的辑校原则有不尽合处。好在校勘记中对校改、增补文字的来历及其校补理由均有说明,并有统一的标记与原文区别,读者仍可清楚地看到底本的面目。在注释中,亦有一些未提供足够证据而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推断成份,我们仍依原稿排印,读者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和作出判断。在出土文物不断增多,资料范围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对这些问题,将会进一步得出更具说服力的结论。
  • 体国经野之道

    作者:周振鹤

    《体国经野之道》除了剖析政区变迁史的基本规律外,不仅对政区形态进行了分析,强调政治过程在行政区划变迁中的作用,而且还注意到了行政区划与自然环境及人文现象之间的关系。因此,《体国经野之道》大致可以看成是一本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学导论。作者站在历史的高度,从新的角度来分析政区的沿革过程,既从政区的层级、幅员和边界等要素的变化来分析政治因素的主导作用,又从地理环境、经济文化背景中去透视政区的变化规律,从而揭示了中国行政区划发展演变的一个动态趋势。
  • 中国疆域沿革史

    作者:顾颉刚,史念海

    本书是1938年商务印书馆推出的中国文化史丛书第二辑的一个分册。本书记叙了中国自传说中之黄帝始,就出现了疆域区划的痕迹;夏代的疆域就有一定范围,西到华阴,东到济水上流、北至今山西长治县、南至今河南西部;其中重点记叙了殷商、西周、春秋列国、战国时期、秦、汉、三国时期、晋、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直到民国成立初年各个朝代疆域的变迁,以及各个朝代地方制度改革的情况。书中还附有31个表和27幅地图。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中国疆域沿革史已有之成绩 第三章 夏民族之历史传说及其活动范围 第一节 大禹治水分州之传说 第二节 从夷夏交争与少康中兴等传说中观察夏代中世之疆域 第三节 晚夏之疆域范围 第四章 殷商民族之来源及其活动区域 第一节 殷商民族起于东方说 第二节 殷商之建都与迁都 第三节 殷代之势力范围与其征伐所及 第五章 西周之疆域范围及东周王畿之区域 第一节 周民族起于西方及其东侵 第二节 周灭殷后之东方封国 第三节 周室之东迁及东周王畿之疆域 第六章 春秋列国疆域概述 第一节 春秋时期华夏之疆域 第二节 春秋时夷蛮戎狄之分布 第三节 春秋时代诸侯之互相吞并及夷狄之同化 第七章 战国疆域变迁概述 第一节 战国之形势 第二节 战国时华夏疆域之扩张及民族之同化 第三节 郡县之起源 第八章 先秦人士之区划地域观念 第一节 九州说及大九州说 第二节 十二州说 第三节 畿服说 第九章 嬴秦统一后之疆域 第一节 六国之灭亡及秦之统一 第二节 秦郡考略 第三节 长城 第十章 西汉疆域概述 第一节 汉初之封建制度 第二节 西汉之郡国区划及其制度 第三节 西汉地方行政制度 第四节 西汉对外疆土之扩张 第十一章 新莽改制后之疆域 第十二章 东汉复兴后之疆域 第一节 东汉初年郡国之省并 第二节 两汉地理制度之比较与其疆域之消长 第三节 汉末九州制之复兴 第十三章 三国鼎峙中之疆域 第一节 曹魏之疆域 第二节 蜀汉之疆域 第三节 吴之疆域 第四节 三国时之地方制度与特殊制度 第五节 三国时北边汉族之南徒与南蛮山越之征服 第十四章 西晋统一后之疆域及其地方制度 第十五章 东晋南北朝疆域概述 第一节 五胡乱华及汉族之南迁 第二节 侨州郡县制度之建立 第三节 江左诸朝疆域之变迁 第四节 北魏周齐疆域之分合 第五节 南北朝时代地方制度之沿革及其紊乱 第十六章 隋代疆域概述 第一节 隋代疆域之区划及其制度 第二节 运河 第十七章 唐代疆域概述 第一节 唐代疆域之区划及其制度 第二节 府制之确立及其种类 第三节 节度使区域之建置 第四节 唐代地方行政制度 第五节 唐代疆域之扩张及羁縻州县之建置 第十八章 五代割据时期疆域概述 第一节 五代递嬗期间中原疆域之演变 第二节 十国之割据与此期疆域之变迁 第十九章 宋代疆域概述 第一节 北宋之疆域区划及其制度 第二节 宋室南渡后之疆域 第三节 宋代地方行政制度 第二十章 辽国疆域概述 第二十一章 金源疆域概述 第二十二章 元代疆域概述 第一节 元初领土之扩张及四大汗国之建立 第二节 元代中国本部之疆域区划与其制度 第三节 元代地方行政制度 第二十三章 明代疆域概述 第一节 明初布政使司之建置及其疆域区划 第二节 明代地方行政制度 第三节 都司卫所之分布 第四节 明代九边之建置及边墙之修筑 第二十四章 清代疆域概述 第一节 未入关前之满清 第二节 清代行省之区划 第三节 蒙藏底定后之四方藩属 第四节 清代地方行政制度 第五节 清代西南土司制度 第二十五章 鸦片战后疆土之丧失 第二十六章 民国成立后疆域区划及制度之改革 重 排 本 前 言 六十年前,商务印书馆创编《中国文化史丛书》,独辟新径,分门别类,各为撰述,既显示当年学术思潮和学人治学风格,亦发扬中国固有文化,为功至巨。故发刊伊始,即已蜚声士林,见誉人口。迄至今日,犹受人称道,盖有由也。 丛书之中列有《中国疆域沿革史》,请顾颉刚先生撰述。顾先生慨然应允,然以诸务萦身,无暇执笔,要我先为搜集材料及起草。1934年禹贡学会初创,翌年得张石公(国淦)先生捐赠房舍,作为会址。顾先生邀我先期移居禹贡学会之内,以便着手进行工作。 当时正是国难当头,日本帝国主义侵凌日甚一日,东北三省早已沦陷,其锋芒及于山海关内,北京(当时称北平)势同前线,几有不可终日之势。顾先生曾感慨地说:“吾人处于今日,深感外侮之凌逼,国力之衰弱,不惟汉唐盛业难期再现,即先民遗土,亦岌岌莫保,衷心忡忡,无任忧惧。”故承应撰著此书,实有深意。顾先生一再指出,必须详细论述疆域损益及其演变踪迹,借以使国人具知创造祖国山河之匪易,寸土皆应珍视,不能今其轻易沦丧,这不仅是口头的指示,而且在书中开篇明白写入。 顾先生上述指示,实为本书框架轮廓,大纲目录即依此制定。目录中特设《明代长城和九边》、《清代后期失地》等章节,亦有所指。论述历代疆域,涉及许多具体地名,若一一备举,悉以入于文内,显得繁琐累赘。顾先生又指示,应分别列成表格,既清眉目,亦可少占篇幅。顾先生还指示,讲地理不能不用地图,讲现代地理如此,讲沿革地理更不能舍之不用。根据这个指示,书中先后列表31个,附图27幅。 以前我在大学学习时,曾听过谭其骧先生讲授《中国历史时期的地理》的课程。谭先生很会讲课,上课时只带一些卡片,就滔滔不绝地讲起来,既不发讲义,也不绘制地图和表格,学生只是听讲记笔记。在起草中,我翻阅过我所记笔记,由于和顾先生的指示以及写作要求差距较大,很难配合。特别是顾先生在本书目录开端绪论之后,列有“中国疆域沿革史已有的成绩”一章,笔记中无此内容可资参考,而疆域沿革之学有其历史渊源,历代学人咸有撰著,非一朝一代史事,起草此章要遍览前哲时贤的著述,我深感难于措手。这些情形,我皆曾坦率地向顾先生谈过。顾先生鼓励我从头学起,而且给我一年多的时间,作为我在禹贡学会的工作。在这不很长的时间里,我只好埋头苦读,翻检有关图书。这使我能博览和参考古今许多学者的著述和学说,不囿于一家之言。在苦读中,时时得到顾先生的指点,又不时和当时在禹贡学会工作的韩儒林、童书业、张维华诸先生共同研讨,使我得到不少进益。在起草工作中也曾征询过诸先生的论点和意见,其中尤以童书业先生的为多,但都没有注出他们的大名,因为都仅是口头的谈论,不是著作,无从为之注出。 总的说来,全书的框架轮廓以及大纲目录都有顾先生的指示,有规矩可依,所谓起草工作只是就章节题目做文章,看起来似乎不会很费力,但实际做起来却非常吃力。除了前面提到的“已有的成绩”一章外,由于这本书以论述历代疆域变迁为主,旧日所谓正史大都有《地理志》或《郡国志》,就是有缺的,后来也有人为之补撰,可以据以论述,不过有些志中也还有若干问题,前代学人于此都有论述,这就不能不多事翻检,博采众议,斟酌取舍。又在此书撰写之前,顾先生曾经著有《两汉州制考》,对于《汉书·地理志》的讹误有所校订。既已创立规矩,就须一律踵行。再有疆域规划时有变迁,历年既久,其间自多增并损益,而改朝换代之后,改易更多,尤其是接近边地各处,又时有盈亏。凡此种种,皆须一一董理,方不至有所讹误。更为繁琐的则为图表的制定清绘。前代学人于此颇著功力,成果累累,但仍有不甚确切之处,需要考订,而且要与现代地名对照,自不能不再下功夫,逐一为之查勘。因此,以一年多的时间完成全书起草,极为紧张。但是经过这次锻炼,使我能够深入其中仔细钻研,今日能够稍有过进,确实是由顾先生谆谆的教导,为我奠定治学的基础,这是我没齿难忘的。 此书自出版迄今已六十年,本来已是往事一宗,无烦再为道及。现在商务印书馆决定重印,因就回忆所及,略述当年起草过程,亦雪泥鸿爪的微意。当年顾先生承应撰著此书,如前所说,是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凌,日甚一日,其时国力衰弱,难于阻遏强敌,故欲借此书以昭告国人,不使大好河山继续沦陷。现在国力日强,国运鼎盛,边圉安谧,民康物阜,与六十年前迥然不同。顾先生在天之灵亦当为之欣慰无已也。 史念海谨述 1998年2月
  • 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

    作者:周振鹤

    政治地理学概念的提出和发展,在西方学界日益成为一门显学。而在中国,政治地理的研究尚未形成气候。周振鹤先生以其著名历史地理学家的理论修养和敏锐视野,在学界首倡中国政治地理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周先生主编并撰写总论和秦汉部分等重要篇章的12卷本《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即将全部出版,这为中国政治地理学的开拓发展提供了契机。而周先生在此时将其20年前由香港中华书局出版的《体国经野之道---新角度下的中国行政区划沿革史》修订增补为《中国政治地理十五讲》一书,打通政治学、历史学和地理学畛域,为中国政治地理学奠定理论基础,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 地图的历史

    作者:[英]杰里米·布莱克

    “彩色人文历史”丛书为希望出版社引进英国哈姆林出版集团的重点图文书,内容新特,图文并茂。以简练的文字和3000多幅精美图照浓缩人类数千年精神活动及生活万象,在重现漫长历史的精彩瞬间之际,演绎一个又一个的历史“幕后故事”。丛书共12本,2003年推出了第一辑《哲学的历史》、《神话的历史》、《医学的历史》和《刑罚的历史》4本;2004年推出了第二辑《音乐的历史》、《文学的历史》、《考古的历史》和《宗教的历史》4本。第三辑已于2005年先期推出了《演艺的历史》。最新出版的是2007年推出的《地图的历史》。 《地图的历史》一书,帮助我们追踪古代绘图时代到摩登时代的绘图历史,围绕着历史上最著名的地图,讲述了人类永无止境的发现与探险旅程。还有古往今来的绘图家们、探险家们以及勘测者们的精彩故事。 古代人对了解他们自身和他们周围世界有着非常强烈的渴望。非常可惜的是,由于物质条件极为有限,要想分析清楚他们自己所处的环境是十分困难的。不同地域和文化所造就的地图历史截然不同,它们所散发出来的独特气息令人着迷。 在这本书中所阅读到的内容将使我们惊讶,在早期的地图文化中,曾一度领先的并非欧洲,而是中国。绘图者裴秀在公元267年提出绘制地图的“六体”,即6种绘图方法,提供了在当时条件下所能提供的最科学的绘制基础。遗憾的是,中国在世界制图史上并没有持续扮演它的先锋角色。 印度人对世界的想象充满了宗教和唯美色彩,在印度的宗教文化中,整个世界被描绘成莲花的形状,一片花瓣就代表一块陆地。 目前在北美发现的最早的一幅地图被画在一张皮革上,在所有北美原住居民的地图中,河流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古印加人留下的地图充满了不解之谜,他们的道路系统从何而来?又被什么人所继承?我们仅能知道的是,在印加文明之前,安第斯山脉的居民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理念去更好地表达空间知识。 最惹争议的是波利尼西亚人的地图,这些天生的航海家仅凭几根小木棍,就能表达出他们获取的新的航海信息——根据距离不同而导致的岛屿间的形状变化来调整他们的位置,这些木棍被扎成只有他们自己能看懂的“航海图”,被记录下来。更神奇的是,他们出海远行时并不需要随身携带这些“航海图”,而是将它们熟记于心。 希腊人在大约公元前6世纪就提出地球应当是一个球体。尽管希腊公民托勒密所绘制的地图错漏百出,仍无损于他的“西方地图学奠基者”的称号,因为正是他发明了以新投影方法来绘制世界地图。 中世纪的地图学几乎完全被宗教寰宇观所取代。这些图把世界画成一个大圆盘,耶路撒冷位于圆盘的中心,圆的南部一横分别是尼罗河与顿河,中间一竖为地中海,构成丁字形水体,并分隔为亚、欧、非三个大陆。这类地图数量不少,但几乎千篇一律。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15世纪。 到了16世纪,人类对整个世界的认识都进入了反思阶段。欧洲人的远航拯救了地图文化。哥伦布发现美洲,达·加马开辟印度新航路,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随着欧洲航海事业日益发达,探险家的足迹遍布非洲、美洲、亚洲。 欧洲人为新大陆绘制地图的过程也使得本土地图绘制的技术得到不断提高。对地图的需求随着印刷术的出现而得到了扩展;科技的发展也为更加精确的绘图测量开辟了道路。17世纪,在全球贸易中领先的荷兰人,同时成为全欧洲领先的地图绘制者。 小小地图反映历史变迁。从这部《地图的历史》,读者还能看到千百年来人们的价值观和兴趣的变化。
  • 图说天下:失落的文明

    作者:《失落的文明》编委会 编

    本册《图说天下:失落的文明》选取了古希腊、罗马帝国、古埃及、古印度、巴比伦、玛雅、印加、阿兹特克这8个人类的古代文明,从其历史、社会文化、艺术、科技等诸多方面进行透析,深入浅出的文字、精美的插图,娓娓讲述了这些古老文明的往昔,也为读者翔实再现了这些古代文明的肇端及其嬗变的轨迹。
  • 小冰河时代

    作者:[美] 布莱恩·费根

    本书回顾了欧洲近现代史上的寒冬景象,分析了这段冰河期对历史走向造成的影响,以及它对当前的全球暖化奠定了怎样的气候基础。据科学研究证实,人类生存的地球刚刚经历过一段长达五百年的小冰河时代,知名考古学家费根在本书中重新阐释了小冰河期对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掌故的巨大影响,如,维京人的海上传奇,波澜壮阔的工业革命,拿破仑战争的惨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意外覆没,爱尔兰的土豆大饥荒,等等。他引领大家以气候为鉴,重新审视风云变幻的历史谜局,全书文笔轻快,论证严谨,不仅涉及年代久远的葡萄收获记录、哈德逊湾公司的历史、14世纪的修道院档案,甚至还用到了最新的冰芯化学分析。对于想要了解历史、气候或者它们之间如何相互作用的读者来说,这委实是一本妙趣横生、观点独到的好书。 费根在《小冰河时代》中妙趣横生地呈现了人类社会面对气候突变时的脆弱。 ——《新科学家》 《小冰河时代》在气候史研究上的贡献,可与福柯的经典著作《疯癫与文明》在精神疾病史研究方面的贡献相媲美,小冰期研究也因之成为学界瞩目的重点课题。 ——《科学美国人》 《小冰河时代》是一本内容生动活泼、具有启发性的书。 ——《书目杂志》 即使现在没有出现全球大暖化,“小冰期”也将是一段值得探究的历史时期。 ——《波士顿环球报》
  • 美国历史地图

    作者:马丁·吉尔伯特

    《美国历史地图(第4版)》通过一幅幅结构清晰、内容详备的地图展示了从北美地区有人类生活以来到当代的完整美国历史。地图中的释文、史实和数据令人耳目一新,增长学识。与旧版相比,对原图进行了修订,并增加了新图。《美国历史地图(第4版)》通过对一系列里程碑式事件的生动描绘,全面展示了美国丰富多彩的历史。内容包括: 政治——从得克萨斯的兼并,到黑人选举权的斗争; 军事——从独立战争和美国参加两次世界大战,到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海湾战争; 社会——从奴隶制的废除,到妇女解放运动的高涨; 交通——从十九世纪的铁路和运河,到当今的太空探险; 经济——从早期的农业和工业,到当今美国的繁荣。
  •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作者:周振鹤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是一本有关地方行政制度概论性质的专著,系统地阐述了两千多年来中国历史上地方行政制度(包括行政区划与地方行政组织两翼)变迁的全过程,并从各个视角概括了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特点,界定了许多前人未曾涉及的概念,分析了影响变迁的各方面因素,总结了行政区划幅员的伸缩规律、行政区域划界的两大原则及地方行政制度变迁中政治因素和文化因素的作用,使读者对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规律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 北平历史地理

    作者:侯仁之

    《北平历史地理》是侯仁之1949年于英国利物浦大学完成的博士论文。作者在本书中开创性地运用了现代历史地理学的方法,强调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分析相结合,文献研究与田野考察相结合,对北京城的兴起和发展变迁史做了详细的考证和精辟的阐释。 《北平历史地理》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界第一部 关于城市历史地理研究的专著,无论是在侯仁之个人的学术发展历程中,还是在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史上均具有重要的标志作用,于今天的城市规划与保护,也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为《北平历史地理》首次译为中文出版。书中含54 幅地图,全部为作者亲手所绘。为呈现地图原貌,全书采用四色印刷。随书附侯仁之先生手绘《元通惠河图》、手书《北京都市地理》(狱中腹稿)。后者为首次发表。
  • 剑桥东南亚史(共两卷)

    作者:尼古拉斯・塔林

    《剑桥东南亚史(套装共2册)》内容简介:东南亚是世界上历史、文化和民族多样性最为突出的地区之一,儒学,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都对这一地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和美国在这里有过殖民经历。战后东南亚的新发展举世瞩目。东南亚的历史复杂而令人倍感兴趣。 《剑桥东南亚史》是享誉国际学术界的“剑桥史”中的一种,由美国,英国、荷兰、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12位具有国际学术声誉的东南亚史学者合作完成。这部150万字的巨著,采用主题论述的方式,聚焦于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尤其是宗教)的发展,在结构上和内容上都使人耳目一新,不同于此前出版的按国别或纯粹按年代顺序,以政治甚至王朝兴衰为主要内容的东南亚史致力于从整个地区的层面上论述东南亚历史发展的全貌,也不忽视各个国家的特点,各章既有鲜明的特色,互相之问又联系紧密,全景式地展现了东南亚史;充分吸收了20世纪90年代前历史学、考古学对东南亚史研究的新成果,并运用多学科的方法和比较方法,体现了当代东南亚史研究的水平和成就,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剑桥东南亚史》第一卷分两个部分,全面展示了从原始社会到19世纪初的东南亚历史。本卷在开篇第一章对20世纪的东南亚历史编纂学的极有学术价值的全面考察之后,运用新的结构和分析框架,多学科的方法和大量新的史料,在第一部分第二章到第五章中论述东南亚地区1500年前的历史,探讨了东南亚的原始社会。早期国家组织.经济结构和经济活力因素、复杂的宗教及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第二部分(第六章到第十章)为1500~1800年的东南亚史,分析1500年以后外部世界的影响和东南亚社会的适应性,探讨了这一时期东南亚政治发展,经济变化,社会变迁和宗教问题,以及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这一重要的过渡时期东南亚在内外压力下陷入的困境。 《剑桥东南亚史》第二卷分两个部分,全面展示了19、20世纪的东南亚史。第一部分(第一章到第五章)的内容包括从1800年到20世纪30年代的东南亚史,论述了殖民政权的建立和西方列强的政策,探讨了这一时期东南亚政治结构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殖民统治和国际商业影响下经济和社会的变迁和复杂化。宗教和大众文化及其与反殖民主义运动的关系,以及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和现代化进程的开始。第二部分(第六章到第十章)探讨了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20世纪90年代初的东南亚,在论述殖民帝国的终结和东南亚独立国家形成后,深人分析了在当地历史传统。战后全球格局和意识形态影响下的东南亚国家的政治结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展示了当代东南亚的宗教变化,探讨了战后东南亚地区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发展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 英国历史地图

    作者:马丁·吉尔伯特

    《英国历史地图(第3版)》通过一幅幅引人入胜的地图全面反映了不列颠群岛的历史变迁:英格兰、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的风云变幻,以及大英帝国的海外扩张与解体。新版地图包括:政治——从萨克逊王国和不列颠的法兰西帝国的崩溃,到詹姆斯党人叛乱、议会改革、英联邦和欧洲; 战争和冲突——从维京人的进攻和诺曼入侵,到无敌舰队、世界大战和殖民地的反抗; 贸易和工业——从诺曼时期以后的经济和都铎王朝的贸易,到工业动乱和国际贸易路线的开辟; 宗教——从萨克逊时期的宗教,到宗教改革; 社会和经济——从罗马统治时期的民生,到工业和农业革命、大罢工和大学的发展。
  • 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

    作者:[英]杰里·布罗顿,Jerry Brot

    【BBC纪录片】地图:权力 掠夺和占有 地图专家、《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作者杰里·布罗顿(Jerry Brotton)教授向我们揭示地图的奥秘——地图是如何制成的?制图方法如何发展?地图又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地图不仅仅是帮助我们从甲地到乙地的工具,更是伟大历史时刻的缩影,是政治权力的强大手段。地图可以给人们美好的愿景,却又可以是极具毁灭性的政治势力的工具,能引起偏见,使世界扭曲变形。 第一集:http://www.acfun.tv/v/ac2637875 第二集:http://www.acfun.tv/v/ac2637875_2 第三集:http://www.acfun.tv/v/ac2637875_3 --------------------------------------------------- ※编辑推荐※ ★ 本书版权已售出荷兰、法国、德国、意大利、韩国、日本等11个国家及地区,风靡全球。 ★ 全书图文并茂,收录近100幅珍贵地图及50余幅精美历史图片,半数以上为彩色。 ★ 通过十二幅地图切入描述十二个世界历史的关键节点,剖析世界历史与人类精神的进程。 ★ 完全颠覆你观看地图的视角,带你进入一个陌生而新奇的世界。 ※相关推荐※ 一本有关制图艺术的历史书,迷人、全面、新颖。在地图中追踪人类思想的模式,这是一个绝妙的想法。 ——汤姆·霍兰德,《卫报》 正如这本插图精美的书所指明的,从古代时期起,地图就承载了大量的象征意义。本书内容丰富,让人无法自拔。 ——辛克莱·麦凯,《每日电讯报》 布罗顿捕捉地图的社会、政治、宗教背景的视角非常敏锐,揭示了地图为何、为谁而作,隐藏着何种目的。 ——罗伯特·梅休,《今日历史》 通过地图讲述世界历史——为什么直到现在才有人想出这个妙招?布罗顿这本书不仅博学,而且扣人心弦。 ——《法兰克福汇报》 ※内容简介※ 这不仅是一部通过十二幅地图讲述世界历史的著作,更可以从中看到地图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发展流变。 书中精选的十二幅世界地图来自不同历史阶段,出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中的制图师之手。作者向我们揭示,地图远非客观的真实记录,而是受到一时一地的观念和动机的左右。通过解读地图背后的观念和动机,我们可以窥视制图师所处时代的风尚与精神。每一幅都蕴含着某种重大主题,从科学、政治、宗教、帝国,到地理大发现、民族主义和全球化,皆为世界史发生重大变革的关节点。 在这段图像背后的世界史中,作者向我们呈现了人类长久以来的一个渴望,那就是将地球完美地呈现在二维平面上。但是,无论因为客观条件所限,还是主观意识的干扰,这始终是人类难以达成的梦想。在作者的解读中,作为人类理解世界的工具的地图,成了“人-图像-世界”三位一体的棱镜,折射出人类的历史进程和精神历程,描绘了一幅前所未有的世界史立体画卷。
  • 所有可能的世界

    作者:[美]杰弗里·马丁

    这是一本地理学史和地理思想史的经典著作。作者在书中提供了古代、中世纪以及现代西方主要国家与地区的地理观念的演变史,并且介绍了它们的地理学与地理学者的概况,有助于读者对世界范围的地理学研究和实践的跨文化理解。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 用地图看懂世界经济

    作者:生命科学编辑团队

    通过近百张地图,轻松看懂 通货膨胀、股价涨跌、黄金保值、能源价格、福利政策等 70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关键经济问题 日本专业团队倾力打造 世界经济的趣味和重点尽收地图,不懂理论也能轻松理解经济问题 日本、台湾最畅销经济通俗读物 「内容简介」 你还在为铺天盖地的财经信息而 困扰吗?它们夹杂着大量术语以至于难以理解,或者看起来与自己无关而不必关注。你可能需要一本帮助你看懂这些信息的通俗读物。《用地图看懂世界经济》就是这样一本内容丰富、轻松易读、兴味盎然的小书。 它采用短文加地图的形式,通过近一百张地图,将通货膨胀、股价涨跌、黄金保值、能源价格、贸易组织、福利政策等70个重要经济问题清晰易懂地呈现于纸上,读者一看便能了然于胸,对掌握经济关键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了如指掌。它也强调帮助人们培养自己的经济观点,可作为每个人跟上世界的入门书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自救工具书。 《用地图看懂世界经济》第一版出版后,迅速畅销日本,繁体版更是一年内28次印刷,成为最畅销的经济通俗读物。本书是其最新版本。 「推荐语」 《用地图看懂世界经济》以通盘的见解、解题的方式告诉我们全球经济版图的过去、现在及可能的未来,也提醒我们区域的竞争已经悄然转变为全球化的竞合,欧盟、东盟的形成,合并风潮的络绎不绝,你不能再蹲在一个角落看世界,你要学会换位思考,丢掉我思故我在的思维,把印度、巴西、俄罗斯等国的成长崛起,视为我们这个时代最精彩且将会重塑世界的必然。 ——丁学文,上海民富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暨合伙人 本书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简洁的图像,包罗全世界当下最重要的经济趋势与时事话题,可以作为每个人赶上进度、理解世界的快速入门书,或者增进国际竞争力的“自救”工具书。 ——兰萱,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
  • 世界地理未解之谜全记录(上下)

    作者:冠楠

    本书是当代29位最杰出的学者,以其渊博的学识及不懈的探索,科学地、严谨地、客观地为我们揭开了161地球未解之谜。同时,还告诉我们,地球的奥妙跟她的广袤一样无际无涯。一个谜团被破译的同时,另一个疑问又正在产生。本书极具有知识性、趣味性。不但涵概了大量的地理、历史、天文、考古等范畴,而且对目前人们所面临的诸多神秘现象,均给予了深入浅出、精辟生动的剖析。本书的内容包地球的起源之谜、非洲地理末解之谜、欧洲地理末解之谜、亚洲地理末解之谜、南美洲地理末解之谜、北美洲地理末解之谜、大洋洲地理末解之谜、地球的汪洋大海之谜、地球的气候变幻之谜。
  • 神秘北纬30度/世界伟大考古纪实报告之五

    作者:(英)詹姆士·伯烈斯特

    在这部令人惊悚和着迷的作品中,作者沿着北纬30°线,为我们打开了地球所有的记忆之门:从古印度核战争遗址的惨景到万年之前一夜沉没的大西洲,从频繁访地球的飞碟到魔窟般的百慕大三角大海底外星文明基地……远远超乎人类历史的科技不断地影响着这一地带,外来文明至今还在“实验”着一个影响人类未来的庞大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