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基督教
-
卡尔·巴特神学研究
巴特发动了四世纪基督教神学的第一场革命,是领导教会抵抗纳粹的教会领袖,是“新新教”的奠基人,是无可争议的“20世纪基督教教父”和“教会博士”本书是国内第一本全面深人地研究巴特这位20世纪最伟大神学家越50年的神学思想的导论性著作。本书展示了巴特神学一以贯之之道.即上帝在耶稣基督身上具体地、独一地、一体地启示出来的“上帝之道”,他是创世之道、拣选之道、和解之道和救赎之道。 -
古希腊罗马与基督宗教
《古希腊罗马与基督宗教》内容简介:宗教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出人的超越自我和信仰追求。宗教属于人的灵性世界,是对宇宙奥秘、自然奥秘、生命奥秘的永恒之问。在这种询问中,我们看到了人之精神向往、灵性需求和本真信仰。因此,宗教正是人在信仰中的生活、体验、思索、感悟、行动和见证。宗教所展示的乃人类文化大树上的一朵灵性之花,从其闪烁、迷离的花影中我们可以依稀辨认出人的上下求索、人的时空漫游、人的心醉神迷、人的超凡脱俗。作为穿越永恒与现实、无限与有限之间的精神飞舟,宗教表达了人的叹息、惊讶、不安和渴求。宗教具有的这种神秘感、惊奇感和超越感,揭示出人之灵性秘密,试说着人的文化真谛和人的生命意义。诚然,宗教表现了精神、心灵之浪漫,但它作为信仰之在、信仰之感和信仰之思而体现出的强大生命力和久远流传,却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深入研究。 -
英国自然神论
在西方近代思想史上,自然神论思潮是连接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与近代理性主义的重要桥梁,而要对自然神论有一个全景式的了解,就不能不提到约翰·奥尔在1934年出版的《英国自然神论:起源和结果》。该书表现出惊人的历史观和全局感,视野开阔,引证丰富,上溯至前基督教哲学,下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宗教现代运动,对于自然神论的起源及影响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并且按照兴起、繁盛和衰落这三个阶段,对17~18世纪英国自然神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做出了细致的分析。无论是对于专业研究者还是对此领域有兴趣的爱好者而言,这部著作都像是一幅极其实用的详解地图,不仅标示出自然神论在整个西方思想史上的位置,更是勾勒出这一思潮的主要脉络和发展方向。 -
灵知派经典
西方思想史界在20世纪开始重视灵知主义的研究,认为灵知主义是西方思想变迁背后的重要潜流,甚至现代性就是其变种。 灵知派经典或称为《拿戈·玛第文集》(Nag Hammadi Library)是指一批在1945至1946年问在尼罗河上游一个名为拿戈·玛第的城镇所发掘出来的古抄本,其中包括灵知主义的抄本和其他抄本,这些著作的年份约为公元4世纪。它们为研究古代晚期的灵知主义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并为研究当时几种主要宗教,包括基督教、犹太教和灵知主义之间的竞争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长期以来,西方史界都在争论一个问题:灵知主义究竟应被理解为基督教内部的发展,抑或一场更广泛的、独立于基督教的、甚至早于基督教的运动?《拿戈·玛第文集》的发现,这场争论似乎自动化解。把灵知主义理解为一种不局限于基督教思想的现象似乎更为准确。在整个后古典时期,基督教、犹太教、新柏拉图主义、赫尔墨斯主义等宗教和哲学中都出现过灵知主义。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混合主义的新宗教或者思想潮流,多种不同的宗教传统都可以成为它的基础。 -
基督宗教伦理学(上下卷)
本书是当代天主教自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之后系统阐述基督宗教伦理学体系的优秀范本,全面展示了基督宗教传统伦理从《圣经》的基础到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的历史沿革和逻辑发展,以及基督宗教古今伦理学思想的连贯性、延续性和一致性。 本书分为《基本伦理神学》(第一卷)和《特殊伦理神学》(第二卷)。第一卷包含“基督宗教伦理学的《圣经》基础”与“基本伦理神学”,第二卷包含“基督徒在宗教领域中的责任”与“基督徒对被造世界的责任”。 -
圣经和希腊主义的双重视野
奥利金是时期基督教思想史中最重要的神学家之一。由于教会史和教义中关于其正统性的各种争论,他的形象一直是模糊的、受曲解的,甚至多被目的地成是一个负面的神学家。然而,这绝不是公正的。奥利金不仅是希腊(东方)基督教神学的塑者,通过尼西亚-君士坦丁堡信经的确立,他的影响还扩展到拉丁(西方)督徒,他忠诚地持守基督信仰的一生甚至在那个充满逼迫的殉道年代也是无与伦比的。他当然还被看成是教会批评者,这可能是其正统性长期以来受怀疑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上述背景,本书更像是一个辩护,希望能全面塑一个内心充满激情、生活充满苦难,神学充满创造的知识分子基督徒形象。 -
旧约导论
本书以旧约概念、旧约考古学以及旧约神学为主轴,研究圣经旧约每一卷书的主题。书中内容吸取了近代圣经研究的许多成果,并加上笔者自己的研究心得而写成。本书对圣经旧约每一卷的研究都以历史背景作引论,而后考试每卷书的内容分段,最后分析主题信息。在编排上,除了三十九卷圣经旧约的研究之外,还在经卷中穿插重要的专题,俾使读者对圣经旧约产生整体性的概念。 -
研读版圣经新译本
内容简介 环球圣经公会选择出版改革宗神学背景的研读版圣经,作为环圣的第一本研读版圣经,是一项重要的决定。它涉及神学信念、解经路线以及时代的适切诉求。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等宗教改革先贤那种以基督为中心、强调神的恩典和渴望神得到一切荣耀的精神,堪为所有信徒敬佩。他们确信圣经是上帝的真实和完整的启示,没有错误,在信仰和生活上都是基督徒完备的指引。在释经方面,他们极其着重圣经本身字义文法所表达的思想,并以基督为圣经的中心、信徒认识神的基础和神学的核心。这些信念帮助信徒摆脱了长久以来教会权威对释经的垄断和那些流于个人想象的寓意解经,而重新把焦点放在圣经本身和它所见证的基督身上。本研读版圣经的其中一项特色,就是在每一卷旧约圣经的导论中,都会处理该书卷的信息与基督的关系。 此外,我们收录了《西敏斯特信仰宣言》、《西敏斯特大教理问答》、《西敏斯特小教理问答》、《比利时宣言》、《海德堡教理宣言》、《多特法典》等重要的改革宗宣言,还有60多篇神学专文和10多篇由华人学者撰写有关探讨基本信仰的专文;又处理圣经背景的数据,诸如古代近东的文献,进而提出合乎信仰的解释。 目录 中文版序 英文版序 《圣经新译本》序 旧约 摩西五经导论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 犹大书 啟示录 中文版序言 读经是信徒一生的操练。 从慕道开始,一个人就和圣经结下不解之缘。信主之后,我们开始有计画的阅读圣经。我们要明白关乎救恩的事。我们要明白今生如何活在世界,好叫我们的行事為人与救我们的福音相配。我们要明白永恒裡的奥秘。这一切的追求都和圣经息息相关。因此,我们要读经、明经、用经。 马丁路德的一项成就是把圣经交到信徒的手中,读经和解经不再是属於神职人员的专利。神职人员所接受的训练使他们可以更加快捷和精确的明白圣经。但人人都可以读经与解经。既是这样,我们要如何帮助信徒读经、明经、用经呢?研读版圣经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不过市面上林林总总的研读版圣经,信徒该如何选择呢?曾经有一位宗派的负责人就向我们表示,信徒站在书架前,看著这许多的圣经──译本、研读版,他要如何挑选?我们深深体会这样为难的困境。我们立志在这众多的圣经产品之中,不只是添加多一本的研读版圣经,而是为信徒负起遴选的责任,找出一本适合又上选的研读版圣经,好让信徒们可以得著灵命的栽培、强化他们对信仰的认识,以致能够读经、明经、用经。 我们选择出版改革宗神学背景的研读版圣经,作為环球圣经公会的第一本研读版圣经,是一项重要的决定。它涉及神学信念、解经路线以及时代的适切诉求。虽然改革宗在个别教义的侧重点与其他神学传统不尽相同,但是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等宗教改革先贤那种以基督為中心、强调神的恩典和渴望神得到一切荣耀的精神,却堪為所有信徒敬佩。先贤们对圣经权威的信念,对基督教的影响更是无与伦比。他们确信圣经是上帝的真实和完整的启示、没有错误,在信仰和生活上都是基督徒完备的指引。在释经方面,他们极其著重圣经本身字义文法所表达的思想,并以基督為圣经的中心、信徒认识神的基础和神学的核心。这些信念帮助信徒摆脱了长久以来教会权威对释经的垄断和那些流於个人想像的寓意解经,而重新把焦点放在圣经本身和它所见证的基督身上。正因如此,本研读版圣经的一项特色,就是在每一卷旧约圣经的导论中,都会处理该书卷的信息与基督的关系。在註释经文过程,读者会注意到主要的改革宗宣言都在适当的地方出现,作为进一步参考的资料。我们在这一版的圣经研读本中收录了《西敏斯特信仰宣言》、《西敏斯特大教理问答》、《西敏斯特小教理问答》、《比利时宣言》、《海德堡教理问答》、《多特法典》等重要的改革宗宣言。在不少具有争议的经文註释中,改革宗神学立场的詮释值得我们细心品嚼;它兼顾了神学和圣经两方面的考量,又处理圣经背景的资料,诸如古代近东的文献,进而提出合乎信仰的解释。 為了使原著是基於英文NIV译本的研读版圣经能够更适切地帮助华人信徒,我们审慎地考虑中英文圣经译本在语言和翻译特色上的异同,务求以明晰及流畅的中文,并基於《圣经新译本》的经文,来表达原著的精髓。英文原著中不时会处理某些经文在翻译或抄本上的歧异,也会讨论旧约圣经希腊文译本,即《七十士译本》等古译本的证据。中文版註释部分保留了这个特色,并比对原文资料而间中作出适量的增补,以帮助读者掌握讨论的内容。在编译过程中,我们修正了英文版本一些疏漏之处。此外,在少数情况下,《圣经新译本》的经文也稍作改动或加註,以配合原著註释部分的讨论。 《研读版圣经──新译本》是一本承载多少人的期望、融入多少人的心血的圣经。我们经歷使徒保罗所说的生产之苦;看著它逐渐的成型引发我们对天父的无尽感恩。同工们真的是日以继夜的不停工作;编辑、审阅、校对、设计,这四个程式不断的重复,为的是向这一代的信徒负责,出版一本他们可以使用的研读版圣经,在纯正信仰和扎实解经、睿智神学理念与时代教牧关怀四者并重的条件下,建立、发展下一代的信徒和教会。 从计划到出版,我们感谢父神在各方面的供应。环球圣经公会各地董事会的支持,使得这一项鉅大工程得以完成。代国际总干事黄朱伦牧师的领导、总编辑高明发牧师统筹整个出版项目及审阅旧约书卷。各地神学院的老师、教牧同工翻译和审阅原稿的过程十分艰辛,却是最基本的工作,没有他们的努力参与,编辑也束手无策。我们的顾问们在过程中给予的意见也是非常宝贵的。驻会学者及总编辑张达民博士非常仔细逐卷逐节的评注经文註释的翻译和準确性,不断比较Spirit of the Reformation Study Bible和它改编自的New Geneva Study Bible,以修正原著间有疏漏的地方,务使中文的翻译尽善尽美。还有香港总干事郑大刚传道对办公室人手调配,在行政上建立一个可行的体制催生了研读版;至於编辑事务的工作则由朱美美负责协调,萧金兰、张慧姿、陈少兰等等参与校对和审稿。设计有丘斐娜负责,排版有冯敏仪协助。还有许多的部分时间同工和弟兄姐妹的参与,分担了许多细微和繁琐的工作。我们还要再说甚么呢?如果再要述说……恐怕篇幅就不够了!环球圣经公会的异象在推广和落实上,我们不能不提已经卸任却仍在关心整个事工的容保罗牧师。我们愿意秉承他当年的心志,继续為这一代和下一代提供「忠於原文、易读易懂、信仰纯正、高举基督」的中文圣经,包括这本《研读版圣经──新译本》。 英文版序 Spirit of the Reformation Study Bible是根据较早前出版的《新日内瓦研读版圣经》(New Geneva Study Bible, Thomas Nelson Publishers, 1995)修订及扩充而成。原著由超过 58位备受尊敬的权威圣经学者及神学家完成;现经一组编辑审阅、增新及扩充后,就成為目前这本Spirit of the Reformation Study Bible。这本研读版圣经跟原著一样,都是以改革宗教会对圣经的看法為取向。当中的经文註释和神学专文都是建基於改革宗唯独圣经的教义,即是肯定新旧约圣经都是由圣灵感动而写成,是绝对无谬误的权威著作。註释和专文都忠於改革宗传统的神学体系,这神学体系包含在改革宗具代表性的信仰宣言和教理问答之中。 Spirit of the Reformation Study Bible 这个名字反映出主导这项工作的三大信念。第一,我们视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為圣灵在教会中施行的重大工作。当时教会出现许多极其错谬的教导和做法;在这样的时代,基督新教的改革家重申圣经的权威,再次肯定圣经是清晰易懂的。这项出於圣灵的工作把神的子民带返纯正基督教信仰的核心真理之上。因此,这本研读版圣经重视改革宗神学的经典表述,把多个早期的信仰宣言和教理问答一字不漏地收入附录,包括:《海德堡教理问答》、《比利时宣言》、《多特法典》、《西敏斯特信仰宣言》、《西敏斯特大教理问答》、《西敏斯特小教理问答》。这些文献所列的参考经文,也都併入註释部分,让读者互相参照。 第二,我们相信圣灵持续改革教会。藉著圣灵的光照,许多关於释经的有益洞见逐渐获得广泛接纳,而接纳这些洞见的人士仍然忠於改革宗神学的核心教义观点。有道说:「改革宗教会是不断改革的」,这本研读版圣经正呈现许多这一类的变化。 第三,我们坚信当神的子民潜心研读圣经,并把它应用到生活的每一个范畴裡,圣灵也会在今天继续改革教会。因此,这本研读版圣经探讨每一卷书的歷史背景、主要的神学课题,及文学特色,帮助教会领袖和平信徒理解神的道。这些资料不但能引导读者明白经文每一部分的原意,更指出经文在哪方面跟今天信徒的生活息息相关。 我们衷心祈求,追随基督的人会发现 Spirit of the Reformation Study Bible 是有用的工具书。我们把註释和信仰宣言等文献一同编修於书内,是為了方便研读,而不是要把圣经和人的理解等量齐观,或是将它们混為一谈。唯独圣经内那 66卷书才配得我们无条件地接纳,因為只有它们才是「神所默示的」(提后3:16)。 主编 普拉特(Richard L. Pratt, Jr.) 英文版编撰者阵容 英文研读版(NIV Spirit of the Reformation Study Bible) 编撰者阵容鼎盛,超过五十位著名学者合力编撰而成: 神学编辑:J. I. Packer, John M. Frame 旧约编辑:Bruce Waltke 新约编辑:Gregory K. Beale, Vern S. Poythress 旧约注释作者:Raymond B. Dillard, William J. Dumbrell, R. Laird Harris, V. Phillips Long, Tremper Longman, William A. VanGemeren, Gordon J. Wenham等 新约注释作者:Sinclair B. Ferguson, Wayne A. Grudem, Leon Morris, Moises Silva等 中文版《研读版圣经--新译本》 特邀各地华人学者撰文,为读者分析宗教改革对今天华人教会的影响,并宗教改革后华人教会的神学发展和实践。 顾问及参与撰文学者 方镇明博士、吴国杰博士、吴荣滁博士、李少秋博士、李日堂博士、李振群博士、李望远博士、李耀全博士、周功和博士、林日峰博士、林慈信牧师、邵晨光博士、高明发牧师、张玉文博士、张达民博士、张麟至博士、陈佐人博士、陈若愚院长、陈贻强博士、陈业玉牧师、黄朱伦博士、温伟耀博士、雷竞业博士、赵崇明博士、刘少平博士、谢木水讲师、苏远泰博士等(按姓氏笔画排序) 学者推荐 《研读版圣经 新译本》令我最欣赏的地方,是它将圣经詮释建基於稳固的神学基础,又将信仰的神学建基於稳固的圣经詮释基础。 温伟耀博士 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神学院副教授 从清教徒至德国之韦伯均视改教运动为一精神之变革,深信这本富有改教精神之研读版圣经不但可以在中国教会继续传承正统信仰精神,并且可以使之广化和深化。 陈佐人牧师 美国西雅图大学神学与宗教研究系教授 这研读版圣经在经文适当处提出宗教改革的精神(特别是改革宗的信仰)如何诠释圣经,这些诠释像地图般帮助和引导今日的信徒,更有效地从“丰富”的圣经内容中掌握和明白圣经真义,如因信称义、神的预定、人的责任等等,这是其他研读本圣经不能取代的。 方镇明博士 海外神学院教授 -
新约概论
《新约概论》对新约的历史背景、耶稣的福音信息、初期教会的发展历史以及新约各卷书的具体内容进行了清晰明了的概述。作者融可读性与学术深度于一体。在清晰概述的基础上,作者融入了许多扎实的学术讨论,其中包括对较为自由、有争议的神学观点的讨论。书中还对福音书的可靠性、基督复活的历史真实性等问题做出了强有力的论证。 -
基督教与西方思想(卷二)
《基督教与西方思想》(卷2)是《基督教与西方思想》(卷1)的续篇。阿族萨太平洋大学的两位哲学教授以生动的笔触将整个19世纪五彩纷呈的思想运动活现在读者的面前。作者围绕理性与信仰的关系问题,深入地阐发了19世纪基督教与哲学思潮之间的相互影响。该书出版后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和《基督教与西方思想》(卷1)一样很快成为一本标准的教科书。 -
基督教概论
《基督教概论》是著名的基督教神学家、教育家麦格拉思为想要了解基督教的读者特意撰写的著作。麦格拉思以晓畅的文笔对基督教的核心人物耶稣基督、基督教的教义、基督教的历史以及基督教的生活方式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基督教概论》出版后很快成为一部经典的教科书。 -
神学的科学
托伦斯的神学主题,环绕着神学的客体性。如果神学没有客体性,纵是天花乱坠,不外是主体营造,要解决神学的客体性就要处理神学的启示。上帝虽是超越,但在时空中启示了自己。基督就是神学的客体性,他不是从人的冥想中产生。神学之所以被称为科学,除了客体性的肯定,神学的治学也非常严格,堪与自然科学媲美。因此,托伦斯这本书最大的贡献在于指出神学知识的确当性。神学正如自然科学,是寻求终极的真实,而其方法皆是经验客观的,而非形而上学的。 -
基督教的柏拉图主义
《基督教的柏拉图主义》是“当代中国哲学丛书”之一。中国正处于一个历史巨变的时代。虽仍困难重重,问题重重,但一个蓬勃向上的中国已经出现在历史的地平线上。希望使人激动与兴奋;困难又使人焦虑与迷惘。在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时刻,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迫切需要智慧的思想――哲学,这是历史对处于命运转折点的当代中国人提出的时代要求。的确,社会上存在着一股崇尚实利的思潮,在此情势下,似乎没什么比谈论哲学更不合时宜了。但是,每一个伟大的文明背后,都有伟大的哲学存在。哲学是一切文化的核心,是民族精神生命的体现,是文明成熟的标志。它是文明人类对自身命运和全人类命运的思考,它指引人类理智地选择自己的道路和趋向的目标。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没有哲学的民族更是注定不会有远大的前途。 -
基督教神学导论
米拉德·J.艾利克森的《基督教神学》是系统神学领域的经典之作。该书获得福音派出版联盟的图书金奖,成为一本最常用的神学教材。《基督教神学导论(第2版)》是《基督教神学》的浓缩本,书中包含了对启示、上帝、创造、护理、人、罪、耶稣基督、救赎与救恩、教会,以及末世等教义的清晰概述。 《基督教神学导论(第2版)》是基督教文化译丛之一。 -
猫头鹰与上帝的对话
猫头鹰与上帝的对话:基督教哲学问题举要,ISBN:9787506004046,作者:张志刚著 -
协同书-路德教会信仰与教义之总集
本套书共有三册,它们不仅是对于基督教教义的论述,更是一部路德与梅兰希顿等人探索神的心路历程,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神人之间的本应有的和睦关系。 -
基督教与西方思想(卷一)
科林·布朗的《基督教与西方思想》(卷1)被公认是讨论基督教与西方思想之间互动关系的经典之作,《基督教与西方思想》(卷1)出版后成了基督教哲学课程的标准教科书。在《基督教与西方思想》(卷1)中,科林·布朗考察了从前苏格拉底到启蒙运动时期近两千年西方哲学家、思想以及思想运动的历史,生动地勾画了哲学与基督教信仰之间爱狠交加的复杂关系。20世纪60年代,美国富勒神学院的系统神学教师、《新国际新约神学辞典》的主编科林• 布朗(Colin Brown)出版了《哲学与基督教信仰》。该书出版好,很快成为基督教哲学领域的经典之作。 在后来30年左右的时间里,布朗作为一位系统神学教授,却一直关注哲学与基督教信仰之间的互动关系。30年后,布朗对产生过广泛影响的前书进行了重写。这部著作和《哲学与基督教信仰》相比,无疑更上一层楼。《基督教与西方思想》(卷1)从基督教的角度概述了从前苏格拉底到启蒙运动之间的西方哲学史。布朗以生动的笔触清晰地描述了哲学与基督教信仰之间爱恨交织的复杂关系。爱,是因为哲学曾经为基督教神学发的展注入过生机;恨,是因为哲学也曾试图抵挡和破坏基督教信仰。这位深深委身于基督信仰的学者以扎实的学术不动声色地为基督信仰做出了有力的辩护。 -
被钉十字架的上帝
约尔根。莫尔特曼(J.Moltmann)是德国图宾根大学系统神学教授,以其《希望神学:论基督教末世论的根据与含义》(1964)而闻名。这部著作及他后来的其他著作,使他一举成为当代德国新教最有影响的神学家之一。不仅在西方,而且在全世界,不仅在学院神学中,而且在广泛的教会内,他都声名卓著。 莫尔特曼神学的最初来源是1945—1948年他作为战俘对上帝的实在性的体验。这是关于作为希望力量的上帝的经验,也是关于上帝在苦难中出场的经验(God′spresenceinsuffering)。这两个主题形成他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神学的互相补充的两个方面。此外,两战中和两战后他关于被卷入集体的苦难的意识和关于德意志民族的罪恶的意识,使他后期神学与公共的政治问题尤其是奥斯维辛遗产密切交织在一起。 莫尔特曼的主要著作构成两个独特系列:第一个系列以三部曲著称:《希望神学》(1964)、《被钉十字架的上帝》(1972)和《圣灵权威下的教会》(1975),分别讨论上帝论、基督论和教会论。这代表了神学的三个互相补充的视角。《希望神学》是莫尔特曼最具独创性的著作,与其说它谈论的是末世论,不如说它讨论的是整个神学都具有末世论倾向。《被钉十字架的上帝》不仅仅是现代人关于十字架的最重要的研究成果,而且就是路德意义上的“十字架神学”。它把被钉十字架的基督看作是基督教神学的标准。《圣灵权威下的教会》从教会论和圣灵论角度补充了上述两部著作的观点。这三部著作可以看作是一个独具特色的神学系列中互补的方面。 莫尔特曼认为,这三部曲仅仅是第二大系列著作的预备工作。第二大系列的著作主要有:《三位一体与上帝之国》(1980)和《创造中的上帝》(1985)。它们研究基督教某些具体教义。莫尔特曼打算再用三卷本著作完成这个系列,这三卷本主要是关于基督论、末世论和神学的基础与方法。第一个系列的著作中主要神学观点是对耶稣十字架与复活作出辩证解释。他后来把它统摄在具体的三位一体学说中。三位一体论是他后期著作中首要的神学原则。他关于十字架与复活的辩证法是把十字架和复活放到一起加以解释。这是《希望神学》与《被钉十字架的上帝》的基础。前者关心的焦点是复活,后者讨 论十字架。耶稣的十字架与复活,被认为代表着两个完全对立的方面:死与生,上帝的缺席与上帝的亲临。然而,被钉十字架而后起死回生的耶稣竟是处于根本对立的矛盾中的同一个耶稣!由于使被钉十字架的耶稣死而复生,上帝就在彻底的非连续性中创造了连续性。而且,十字架与复活的矛盾冲突,同当前的现实状况与上帝应许即将创造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冲突,也是平行的。在十字架上,耶稣把自己等同于当前世界现实的全部虚无(negation):世界被罪恶、死亡、苦难或莫尔特曼所说的邪恶(Godlessness,不信神)、神弃(Godforsakenness)和无常(transitoriness)所支配。但由于这同一位耶稣又被起死回生,则他的复活又构成上帝关于新的创造的应许。这应许对被钉十字架的耶稣所代表的现实而言,完全是新的。从这一根本概念出发,莫尔特曼头两部著作起到一种互补的作用。在《希望神学》中,被钉十字架的基督的复活是从末世论方面来理解并被解释为辩证的应许、希望和使命。而在《被钉十字架的上帝》中,复活的基督的十字架是从神正论的角度来理解的,并根据亲爱、受苦与联合的辩证关系来解释的。补充一句:《圣灵权威下的教会》可以看作是这一体系的完成:圣灵的使命来自十字架与复活的事件。它使现实向辩证法的结局运动,使被上帝抛弃的世界充满上帝的亲临(presence),并且为即将到来的上帝之国作准备。在上帝之国,整个世界必将像耶稣的复活一样得到改造。 十字架与复活的辩证关系,使莫尔特曼的神学的基督论以耶稣的具体历史为中心,同时也具有普世的方向性。作为末世论的应许的复活使神学和教会面对整个世界和未来,而上帝在示爱(love)中与不信神者和被神抛弃者的认同,又要求与他们联合。 在《被钉十字架的上帝》中,莫尔特曼的神学成为彻底的三位一体神学。他把十字架解释为圣父与圣子之间的三合一的事件。由此出发,他解释了上帝与世界的三合一的历史(trinitarianhistory),在这一历史中,上帝与世界相互牵连,上帝把世界体验为历史,其中上帝对世界发生影响,也受到世界的影响。这一历史也是作为神圣位格的共同体的上帝自己的三合一联系。上帝的三个位格把世界包含在他们的爱中。三位一体的教义在他的后期著作中占主导地位。十字架与复活的辩证关系在这个更为广阔的三位一体历史中是关键因素。它既包含了《希望神学》的末世论方向,也包含了被钉十字架的上帝在受苦中与世界的联合。然而,它更进一步地把全部创造活动与历史放到神圣的经验中。 除了上述占主导地位的神学观念外,莫尔特曼神学还有两个方法论原则:首先,他的神学既面向实践(praxis),又面向荣耀颂(doxology)。①莫尔特曼的神学从一开始就内在地具有强烈的实践冲动。在《希望神学》中,教会的使命就是在期盼上帝应许的对世界的末世的改造中改造世界。神学不仅要解释世界,而且要改造世界,使世界刻不容缓地面向即将到来的上帝之国运动。由此产生了政治神学。但在1971年的《神学与欢乐》(这是他从希望神学到十字架神学的转折点)中,他已不满足于把神学看作纯粹“实践理论”,并开始辅之以沉思,称颂(celebration)和赞美(doxology)。如果没有对存在的欣赏,如果没有对上帝的赞美(不仅赞美他所做所为,而且赞美他的所是,赞美他本身),则实践有可能被曲解为行动主义(activism)②.如果说,对新的创造的末世论的盼望、激励和要求实践,则沉思冥想便可以预期和期待新的创造的目标——欣赏上帝,分享新的创造中的上帝的欢愉。由于拒斥了神学中关于实践具有排他性的权利的主张,莫尔特曼在后期著作中区分了神学知识与现代世界中的实用思考。在现代世界中,认识的主体把握客体,目的在于支配客体。莫尔特曼还重新解释了“积极参与的知识”(participatoryknowledge)。“积极参与的知识”是主体在惊异与仁爱中对他人开放,把自己看作是同他人联系在一起的,因而是可以改变的。这一强调,很容易适合莫尔特曼后期三位一体论。根据三位一体论,实在的特点是,在三位一体内部,在三位一体与创世之间,以及在创世内部,存在着相互的、非等级君主制的联系。 其次,莫尔特曼的神学的特点是向对话开放。他拒绝创造神学体系的企图,强调任何神学著作都是暂时的,某一神学家只能在普世神学家共同体内对连续的讨论作出贡献。普世神学家共同体本身又必须同广泛的教会生活和思想以及世界的苦难和希望保持联系。在原则上,莫尔特曼的神学对其他学术领域是开放的,并受到他们的影响。这种开放性从一开始就是他的神学所固有的“结构上的开放性”,因为这种开放性源自他的希望神学的末世论观点。神学是为教会的传教使 命服务的,正如以耶稣十字架与复活为出发点的神学为了世界的未来起见总是同世界联系在一起一样,这一未来的真正开放性使得神学并不事先了解一切答案,只能向别人学习,只能学习别的探究现实的道路。同时,根据基督论的出发点,未来只能是耶稣基督的未来。这使基督神学保持自己的信仰,使得它对其他态度和方法提出质疑,与他们进行批评性对话。其后,自《圣灵权威下的教会》开始,这一结构的开放性被理性的原理加强,即,承认自己的立场是相对于别人的立场而言并不必然地导致相对主义,而只会导致丰富的关联。 尽管我们说,十字架神学内在地包含在希望神学中,尽管十字架神学是希望神学的逻辑延伸或必要补充,但逻辑不能够解释历史。我们还必须追溯《被钉十字架的上帝》出现的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在这一方面,把它与《希望神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加以对比是十分有趣且发人深思的。任何时候都不可能离开《希望神学》孤立地研读、考察《被钉十字架的上帝》。 本世纪20年代,欧洲和美洲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史无前例的反战示威和为新的生活方式而斗争的游行。这一运动强调个人自由、社会责任与世界和平。60年代初期,控制论、计算机、医学和空间旅行与技术,产生了对开放的未来的可能性和敏感性。未来学、人文科学、经济、人口及社会工程,都使人充满巨大希望。肯尼迪时代和马丁。路德。金时代对社会政治上层建筑中人化的希望,发达国家充满对政治正义的世俗热情,都在民权运动中得到推动。即使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里,也出现了新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反对等级官僚体制,争取带人道主义面孔的社会主义。不发达国家也意识到存在着“地上受苦人”,意识到贫穷、不公正和积重难返的惨无人道的环境。第二次梵蒂冈会议及世界基督教联合会打通了世界的新的未来。在所有这些面向未来的关于希望、计划、解放和人化的运动中,神学发现自己落伍了,对未来没有发言权,没有参与到革新中去。神学也由于一批博学鸿儒或去世或退休而群龙无首,莫衷一是。后起之秀们大谈“上帝已死”以及“世界为教会安排议事日程”。急剧的世俗化和对人类的热切盼望结合在一起。人们对传统神学感到空前失望。60年代“抗议的无神论”以存在着大量无根无据的罪恶为理由,反对宗教信仰。他们指出,纳粹对犹太人大屠杀(Holocaust)和广岛原子弹爆炸,证明基督教有神论的上帝不存在。传统基督教的上帝排除了人类自由以及在此世的责任感。他们把对未来的希望寄托在纯粹世俗的人道主义原则上。 面对这种形势,基督教神学家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适应与对抗。主张适应、调和的神学家把传统基督教信仰归结为人类自负的象征。他们的“上帝”萎缩成即将完成的内在性(如过程神学)或完全消失(如基督教无神论)。主张对抗的神学家面对日益增长的世俗化和无神论,只能隐退到反理智主义的情绪、神秘主义与忏悔派的堡垒中,满足于谴责“时代精神”。他们的上帝远离人类困境,成为“不相关性”,即与世界没有关系,只在遥远的往昔前尘或不远将来的超自然事件中出现(如天命论,dispensationdism,亦即一切由神安排定夺),或者 在对当前的出神狂喜事件中出现(如“奇里斯马”运动)。 无论是妥协者,还是对抗者,都没有对革命的希望与失望作出过神学回答。在这一片思想混乱中,一位名不见经传的青年神学家出现了。他为本世纪后期的神学提供了所需要的态度与方法。他的第一部著作是《希望神学》,当时他才39岁,这就是莫尔特曼——当时西德图宾根大学系统神学教授。他倡言转向末世论、转向传统的末世论学说,但又对末世论重新加以解释,以此作为神学讨论的基础。 促进希望神学出现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现代人关于上帝存在问题的争论。60年代,不少神学家认识到,现代无神论者正确地看出,传统关于上帝存在于时间之外而又无时不在的上帝观念,面临着不可克服的难题。希望神学家不愿加入到动荡的60年代泛滥成灾的内在论神学家中。他们既不赞成激进神学家谈论上帝之死或把上帝放逐到世俗领域,也不赞成过程神学家把上帝说成是随时间的前进与人类一道运动。相反,他们试图重建上帝的超验性,但他们不使用空间范畴,把上帝描绘成高居云天。为了重新解释上帝的超验性,他们使用了时间性概念,把上帝说成“未来的力量”。 然而,出乎莫尔特曼意料的是,有些人认为,他们在莫尔特曼的复活神学和未来神学中发现了乐观主义和社会进步理论的“新依据”。“希望神学”对某些人起了误导作用。事实上,莫尔特曼也反复强调当代历史性生存中否定的、矛盾的因素,因而否认大多数现代神学提出的“关键性结合点”(pointofcontact)和“相关性”论点。上述这些人没有看到十字架的存在,没有看到否定的与批判的因素的存在,没有看到人类存在与人类期望的矛盾导致的失望。他们没有看到,莫尔特曼恰恰认为,真正的结合点,与当代人类环境的联结点,正在于这些否定性现象方面。 无论是积极地强调未来,还是消极地强调人性中的矛盾,神学对社会的“相关性”都取决于它在被钉十字架的基督的复活中的身份。因而,莫尔特曼主张,基督教要证明自己是可信的,适宜的,“那就必须找到它的内在真理,从理论上也从实践上,根据那使教会成为基督教会,使信仰成为基督教信仰,使神学成为基督教神学的那位被钉十字架者来调整其生活。”③神学对世界的“相关性”,就是使自身与被钉十字架的,即同自己的上帝保持一致。60年代末70年代初还出现了新的历史形势。世俗化和民主化夭折;不论是自由主义的,还是革命人文主义的技术与官僚制度都失败了;对未来充满热情的乐观主义气氛曾一度孕育了希望神学,现在已不复存在。世界范围的文化与社会意识起了根本性变化。人们不再盼望技术会导致新的自由的未来。相反,他们正感到面临着我们的技术产物的威胁。这些技术产物出自我们手中,却摆脱了我们的控制,破坏了生态圈,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公众的、民族的和世界机构与企划似乎都是徒劳无功的闹剧。集中的官僚体制、技术制度、合作主义,越来越限制了人们决定事关人类命运的重大问题的自由的空间。社会正义、民权与人权、政治自由方面的偶然的成果,与逆流相比,已微不足道。在东南亚、孟加拉、南北美洲,在少数人群隔离区,被蹂躏的继续被蹂躏。教会合一的改革 前景成了泡影。如果说神学的使命是要同当今的背景相关联,则需要的不再是关于希望,而是一种关于挫折、灰心、失败的神学,此即十字架神学。希望神学力图成为真正的、历史的,以便使当代人生活在一个开放的历史过程中。它不是把基督徒的生存的基本的辩证法看作:要么是乐观主义,要么是悲观主义;要么是普罗米修斯式的僭妄,要么是西西弗斯的失望。这些都仅仅随历史的盛衰荣辱而消长变化。相反,基督徒生存的辩证法是从我们人生中真正的矛盾性产生的希望 与受苦之间的辩证法。深深的失望与无把握性,使许多人采取了新的逃跑主义与退让态度。人类的前景同对未来的盼望并不一致。希望神学的实质与60年代初未来主义的盼望并不一致。《希望神学》的本文谈的是“被钉十字架者”的复活。希望神学的本文理解并体会到虚无(negation)。虚无即否定,产生于与乐观主义时代的连续性。《被钉十字架的上帝》表面上偏离了希望神学,甚至与之背道而驰,但这个新阶段并不是对希望神学的拒斥或修正,而是“希望的实验”的新 阶段。毋宁说,这是希望神学中或隐或显的潜在因素。希望神学第一阶段强调神学和教会对世界的开放,第二阶段强调教会和神学的自身身份与同一性,一致性。这样,他的神学使神学多年来的关联性与身份的辩证关系问题再度复苏。 20世纪中期,基督教面临双重危机:相关性危机与身份危机。前者指教会如何同社会相适应、相协调,是其外部关联性、关系性。后者指基督教在同外部世界的协调中如何保持自身的特殊性和同一性。自身同等性,这是内部关系性、同质性。这一双重危机在各个时代、各个地区、各个教会都存在。当代中国教会也不例外。神学和教会越是同当前迫切社会问题相关联,就越是陷入自身身份危机。它越是使自己保持在传统教义、仪式和道德观念之中,则越是在现代社会中变得无足轻重。相关性与身份的和谐的辩证法是一种神学方法论,其目的在于表明关联性与身份是相互依赖的。 莫尔特曼认为,基督教神学不得不显示自己的独特身份,因为,关联性事实上只能是以被体验到的和被相信的身份为基础的神学。神学不仅要拥有人类的人化或即将到来的末日的未来意识,而且也将发现基督教身份是如何出现在这种意识中的。在一个乐观主义社会里,神学将发展出一套批判理论,才能使上帝同当前现实有“关联”。神学并不是为了适应时代精神而存在。神学可以检验时代精神。它在懒惰的人性中点燃批判的火炬。 希望神学起源于由各种来源中产生的调和的辩证法(dialecticofreconciliation),这些调和的辩证法包括:关联与身份、乐观与悲观、复活与十字架、快乐与受苦、适应与批判。如果说《希望神学》强调的是关联性和社会参与,《被钉十字架的上帝》强调的则是基督教神学的身份与对社会的批判。基督教的参与不是顺应现实,屈服于外部压力,而是保持自身的社会批判意识,充当社会的良心。他相信,现代神学要清除其形式主义的、抽象的、非历史的、反革命的、脱离社会的性质,只有通过把渗透到神学中的现代二元论要素(主客体分裂)变为辩证过程,才有可能。他力求寻找第三种或居间的要素,把现代实在论中相反的两极以及现代神学中二元论的两极变为辩证过程。这一居间要素就是上帝的应许的历史。 从《希望神学》到《被钉十字架的上帝》,其问有什么共同的基本结构?应当说,他们都具有三位一体的性质。三位一体的三个重大时刻都贯穿两部著作的始终。希望神学是从彻底的末世论上帝观念来看以色列的历史与基督事件的一种实验。其焦点是上帝在复活中的作为。《被钉十字架的上帝》则是从被钉十字架的基督的彻底基督论的观点来看上帝的一种实验。这里,十字架居于辩证关系的核心地位。这里存在着末世论的基督论与基督论的末世论的辩证关系。由此产生出关于圣灵与教会的变化过程的神学。莫尔特曼神学的内在辩证法与外部发展的契机是复活、十字架与圣灵降临。在这个意义上,希望神学的实验,本身就是一个三位一体过程。具体说来,《被钉十字架的上帝》表明莫尔特曼的思想是沿着三位一体神学方向发展的。它的焦点是十字架神学,其目标是受苦的人类学。莫尔特曼曾宣布,信仰具有至上的地位,而在基督教神学逻辑中,希望是在先的。现在,他力图证明,信仰和希望对受苦的爱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希望神学》与《被钉十字架的上帝》两本书,可以看出,莫尔特曼的神学基本观点有四个方面的内容:1.基督教神学的末世论远景;2.教会在世界上负有解放的使命;3.基督教神学的标准和内容是基督论;4.受苦的人类的历史人类学。 前两个观点反映在《希望神学》中,后两个观点体现在《被钉十字架的上帝》。 显然,正是政治神学促使莫尔特曼关注基督教信仰的身份的标准问题(即由2到3)。政治神学和解放神学的核心是对偶像进行批判以及对价值观念进行彻底变革。这意味着基督教希望的普遍性必须同基督教信仰的特殊性结合起来。“真正的希望神学不会不首先是十字架神学”。在《希望神学》中,莫尔特曼从复活中上帝的力量与公义的末世论远景出发,提出了关于上帝、基督和历史的教义。而在《被钉十字架的上帝》中,他从耶稣受难故事和死亡中的上帝受苦与仁 爱出发,提出关于上帝、基督与人的学说。这里的焦点不仅仅集中在基督教信仰身份的标准上,而且也集中在基督教信仰的基础与源泉上。“十字架神学”不是对“希望神学”的纠正,而是揭示莫尔特曼神学由此发端的十字架与复活之间的基本辩证关系。 如果说,死而复生者的被钉十字架是基督教信仰的标准和内容,则我们对道成肉身和三位一体就会有一个特殊的看法。耶稣的历史不仅包括他被他自己的民族的宗教领袖和罗马和平的政治权威定罪,而且也包括他被天父在十字架上定罪。但这一事实已经是福音宣传的核心,因为它意味着任何人都不可能处在耶稣自己的受苦与被遗弃的遭遇之外。十字架事件中的受难并不外在于上帝自身。在圣子的被遗弃中,存在着圣父与圣子的无限分离;而在这分离中,圣父因圣子之死而受苦。另一方面,又因为圣父圣子是为了拯救我们,因而在他们之间也存在着无限的联合。可以说,父与子之间存在着献祭的共同性。对十字架事件中上帝受苦的反思,意味着不仅要把上帝自己的受苦,而且要把耶稣被上帝的历史性抛弃,放到三位一体之中来考虑。 莫尔特曼认为,十字架是父、子、圣灵之间关系的主要构成性事件,这导致对上帝自身的内部生命与历史重新加以解释。这一思考是莫氏受苦的人类学和伦理学的前提。“希望伦理”的第一阶段强调促使人们采取行动,鼓励人们参与社会变革的神学内容。第二阶段的人类学与伦理学虽然没有抛弃这些题目,却更关心受苦的人性论是从上帝自己受苦的概念中演绎出来的。从实践方面来说,他探寻更实际更历史地理解权力(power)。不能受苦的权力经受不住时间的推移,不能保持自己的兴趣,也不能正确对待挫折与失望。莫氏反对我们生活中日益弥漫的冷漠无情,麻木不仁。所谓冷漠,不仅指人的无动于衷,拒绝参与,而更重要的是指人从根本上不会爱。在《希望神学》中,莫尔特曼强调信仰和希望是爱的基础。而在《被钉十字架的上帝》中,从十字架上产生的爱,则同力量和正义联系在一起。他把爱理解为在时间之内受苦的能力,在面对死亡与邪恶时,满怀持久不懈地追求正义的激情。这也是一种希望的实验。 在《被钉十字架的上帝》中,莫尔特曼认为,理解历史性的上帝的身份的关键是从耶稣基督的十字架事件来理解的三位一体学说。通过对十字架的分析,他认为,这一事件不仅对处于神人合和的动态过程中的人类发生影响,而且也影响到上帝。十字架是个契机。上帝借这个场合把自己构建成历史中的三位一体。“十字架上所发生的事件是上帝与上帝之间的事。它是上帝自身中的深刻分裂,因为上帝抛弃了上帝,并与自己相矛盾。但同时它也是上帝自身的统一,因为上帝与上帝结合为一,并与自身相一致。“④莫尔特曼拒绝关于不变不动的,不苦不悲的,不感到疼痛的上帝观念,似乎上帝远离苦难和历史的冲突。历史所发生的一切,都发生在上帝身上,因为十字架使上帝向世界开放。在《被钉十字架的上帝》中,莫尔特曼解释了”上帝的历史性存在“,这导致对上帝本性重新作出解释:既不同于传统基督教有神论,也不同于过程神学,然而又保留了两者。上帝的存在是历史性的,他存在于历史中。”上帝的故事“因而就是”人的历史的故事“。十字架对上帝的存在不是外在的、非本质的,似乎离开这个事件,上帝还是上帝。同样,也不能离开苦难来谈上帝,似乎还有不曾受苦的上帝。哪里有苦难,哪里就有上帝。 ———————————— 注释:①doxology,荣耀颂,赞美上帝的颂辞,指对上帝的礼赞、赞美、 称颂和感谢。 ②activism,主张为政治、社会目的而采取各种手段(甚至暴力) 的行动主义或激进主义,也指强调行动果断,积极行动的“行动第一主义”。 ③“TheCrucifiedGod:ATrinitarianTheologyoftheCross”,P.279—280. ④The Crucified God。p.244. -
越界的现代精神
既然我们承认尼采的 “敌基督”和两次世界大战开创了一个新时代,那你为何扮演白痴,仍旧做一个基督徒呢? 本书展现了作者罗森斯托克-胡絮迎接时代的挑战、并自身理智朝圣的历程。他认为未来的哲学要将哲学从死魂灵(departed souls)的世界引回附有身体、活生生的灵魂领域中;要将哲学从神圣、自足的观念领域的至福中拉下来,进入人类苦难。 作者认为由耶稣所启示的活的上帝,永远与哲学家们的纯粹概念的上帝相区别。上帝不是个对象,而是位格;而他所有的,不是个概念,而是名字。没有人可以看到一个作为对象的上帝。上帝看着我们,在我们张开眼张开嘴之前,他就已经看着我们了。他就是使我们言说的力量。他将生命的言词放在我们的唇舌之上。 “将问题放入我们口中,并使我们回答它们的力量,就是上帝”。这就是大卫(David)和耶利米(Jeremiah)的处境,它也同样是我们今天的处境。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