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基督教

  • 圣经历险记

    作者:【英】洛伊丝·罗克,绘图:【英】安德鲁·

    本书讲述的是来自圣经中的应许之地所发生的故事。它以历险的方式带你进入时间的开始——伊甸园、诺亚方舟;在古代迦南、埃及、亚述和巴比伦和波斯的土地上,读者如同一位亲历者, 追寻着这块土地上比比皆是的迷人历史踪迹。无论是浩瀚的荒漠还是丰盛的田野、宏伟的古代建筑遗迹,都让读者耳 边时时响起圣经中穿越历史的回声。一路上你还将遇见从古代走来的农人、商人、战士、朝圣者。 你将跟随当年耶稣及使徒们的足迹,从伯利恒、拿撒勒,到加利利、伯大尼,一直来到全世界宗教信仰的心脏耶路撒冷…… 这本书不仅让你了解一段可以解读最深厚的文化与宗教的起源,也让你轻轻松松读懂一段不可不知的世界历史。 ★ 精美图文书,全彩精装,英国著名画家绘本,生动的画面易于亲近和理解。 ★ 圣诞节及新年在温暖的灯光下进行朗读的最好读物,世界经典《圣经》的奇妙探索 ★ 从人类起点看圣经,一本有关圣经和基督教文化的简明读本,直观、快速、生动地了解圣经人物、地名、历史故事及文化背景 ★ 简易旅游指南:一本有关中东、西亚最值得游历地方的简易旅行手册,旅行前或旅行中可以轻松阅读的知识性图书,配有清晰的文化地图、旅游线路图
  • 基督教神圣谱

    作者:啸声

    《基督教神圣谱》收290条目,每条均以中、英、法、西 、德、意六种文字(少数兼收其它文字)的异名相互参照,统一于中文的音译名字——中文名字按“名从主人”的原则译出,并参考“约定俗成”的旧译。基督教神圣谱:西方冠“圣”人名多语同义词典》的每一条目,对人物记其传略,对事件指其出典,对少数象征作出注释,以便于检索者掌握异名之下的实质信息。《基督教神圣谱:西方冠“圣”人名多语同义词典》选入有关这一冠“圣”群体的历史西方经典艺术品553件,既帮助读者获得这些人物的直观形象,又增进读者对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这些优秀艺术品内涵的了解。在西方文化中,有许多姓名前冠以“圣”字的人物,出现在历史、政治、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各种领域,成为整个西方文化的重要载体。由于西方文化以基督教文化为主要支柱而具有突出的同一性,同时又因为西方不同民族语言在源流演变中出现的差异性,便出现冠“圣”人物的“人同名异”的现象,即同一人物在不同语言中演化成不同形态和不同发音。 这对我国从事西方文化介研工作的翻译者和学者构成严重的障碍,并且已经造成惊人的混乱。至今,我们没有一部专用工具书。 《基督教神圣谱:西方冠“圣”人名多语同义词典》正是这样一部旨在从名、实、相的立视角度,全面介绍西方冠“圣”人物基本群体的词书,以期解决人物译名混乱,生平事迹难查和艺术表现费解这三个长期困扰我国学术界的难题。
  • 中国文化新视域

    作者:杨庆球

    《中国文化新视域》内容介绍:起源篇:探讨了宋儒与基督教的宇宙论,发现中国的宇宙论比西方二元论科学观更契合基督教的观点。 工作篇:就儒家与基督教有关工作的道德承担,探讨了儒家工作的道德使命及基督教的工作观、工作意义、道德责任等。 政治篇:比较了孔子与路德的秩序观,发觉两者竟有十分相似之处。 伦理篇:比较了伊壁鸠鲁、康德和祁克果的伦理观,并以孟子作回应,认为他的良知贯穿了中国两千年的伦理学,是中国文化的核心。 救赎篇:主要比较儒家与道教的救赎观,有趣的是基督教的创造、救赎与道教的“肉身成道”有互相呼应的地方。 操练篇:透视了王阳明与路德的属灵/成圣的精神。在今日物化的社会,人们无不为口奔波,本篇的探讨,则着眼于心灵的释放。 灵魂篇:一致肯定了无论是儒家或基督教早期的教父,人生的价值都要在今世建立。死亡的生命只是人生的附篇:儒家的生命在于子孙延续,没有永生;基督徒死后不会转化成其他生存状态,而是只等候复活。鬼怪的事不应由人世转出来。 末世篇:从基督教的角度去探讨中国人对理想国的追求。
  • 圣经比喻

    作者:叶舒宪

    作者多年从事原型和象征研究,又在大学课堂上反复讲过《圣经》文学,所以,研究《圣经》中的比喻,可谓驾轻就熟。该书的一个特点是像一部导读书,作者按《圣经》的先后顺序,从开篇的《创世纪》到终篇的《启示录》,选取70多个有代表性的比喻,逐个进行多角度的读解和评析。即使是不大熟悉《圣经》的读者,也会随作者游刃有余而又侃侃而谈的解说一道,穿行在比喻的密林之中,几乎每页都有的精美彩色插图,与作者形象而生动的解说相映成趣,更使比喻获得了视觉化再现的效果,活灵活现地游走在读者的身边,我们获得的不止是现场听课的效果,更是沉湎于图文并茂的艺术世界的一种享受。
  • 基督教概况

    作者:迈克尔·基恩

    基督教是如何产生的?基督教信仰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基督教在历史上产生过哪些教派?基督徒是如何崇拜上帝的?今天基督教面临的问题是什么?本书简明地概述了基督教的起源、历史、信条、崇拜方式及其当代状况。
  • 宽容的不宽容

    作者:(美)卡森(D.A.Carson)

    “宽容”正在西方社会占据至高地:如果有人胆敢挑战“宽容”,会被认为是野蛮和愚蠢的。但是,在《宽容的不宽容》一书中,卡森所要做的正是在质疑“宽容”(或者说至少是西方人当下所理解的“宽容”)。 卡森追溯了近些年我们所理解的“宽容”经历了怎样一种微妙但却剧烈的转变——从为维护持不同信仰者之权利而提出的一种“旧宽容观”,到认为所有信仰都是同样合理正确的另一种“新宽容观”。他回顾这一转变的历史,并讨论了此变化对今日文化的意义,特别是对民主、善与恶之讨论和基督教真理宣称的意义。 据此,卡森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新宽容观”对社会具有危险性,也会让人的知性衰弱;不仅如此,这种“新宽容观”实际上将人引向一种对所有持守自己信仰者的真正的不宽容。在本书中他引用了很多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来论证这一观点,这些例子有时会让人发笑,有时却也让人热血沸腾。
  • 契合与转化

    作者:庄祖鲲

    《契合与转化: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之关系》作者庄祖鲲博士的学术与职业生涯很不寻常。他是多年在从事工业技术操作和深层的研究之后,才正式进修神学和文化学的。他与中国知识分子的对话,既有思想的层面,也有个体的深切领悟。当前中国面临的社会、道德之重重危机,可说是促使他书写《契合与转化: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之关系》的主因。
  • 现代化的本质

    作者:于歌

    畅销书《美国的本质》作者的最新力作 用韦伯理论通俗解读500年大国崛起的精神动因 特别推荐: 这是一本充满思想穿透力和时代关切点的著作。作者将近代以来的现代化历程,与各国背后的宗教勾连起来,立场论点振聋发聩。在某个意义上,超越了中国思想界迄今为止对现代化道路的全部理解。 ——王怡 作家、学者 读于歌《美国的本质》,对美国有很意外的深入了解。再读《现代化的本质》这本新书,对宗教与现代化的进程、宗教与近代世界各国的兴衰,又有了意外而深入的了解。 ——何东 作家、凤凰网主持人 从《美国的本质》到《现代化的本质》,作者一直致力于研究在制度建构、社会转型过程中宗教起的作用。这是一个非常重要又常被我们忽视的角度,读来很有启发性。 ——张越 著名电视主持人 在世界,我们有韦伯关于宗教与社会的辉煌著作;在中国,我们现在有了于歌的这一本《现代化的本质》 ——赵晓 著名经济学家 现代化,一个近百年来令人争论不休的话题,一个充满着标准差别和价值观斗争的话题,甚至关于什么是现代化,也因标准、角度甚至利益的不同,曾经众说纷纭。 本书介绍了一种在现代西方社会学占主导地位的现代化观点,最初七章是基本概念的说明,包括现代化的意义、本质、起源以及文化、社会、政治、经济四个方面的现代化,紧随其后阐述了不同国家或民族的现代化特点,包括美国、英国、法国、中国、日本等。全书通俗平易地向读者介绍了一个关于现代化的新鲜而刺激的话题。 目录: 第一章 现代化是什么? ——西方社会学对现代化的认识1 第二章 现代化的本质:近代化16 第三章 现代化的起源:清教徒主义运动与现代化 ——韦伯的现代化理论21 第四章 文化的现代化 ——清教徒主义对巫祝意识、传统主义和特殊主义的克服31 第五章 社会的现代化 ——清教徒主义与个人主义的诞生及理性化社会关系的形成49 第六章 政治的现代化 ——清教徒主义与民主政治的诞生61 第七章 经济的现代化 ——清教徒主义与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85 第八章 清教徒主义与英国的崛起 ——清教徒主义与盎格鲁撒克逊的五百年霸权(一)95 第九章 清教徒主义与美国的崛起 ——清教徒主义与盎格鲁撒克逊的五百年霸权(二)109 第十章 欧洲第二条现代化道路:启蒙主义下的现代化道路 ——法国反宗教世俗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踯躅与跌撞136 第十一章 启蒙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派生:斯拉夫社会主义 ——苏联共产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挫折171 第十二章 天主教地区现代化的特点:在抵抗与接受之间 ——意大利、波兰以及拉美世界的现代化186 第十三章 宗教与中国的现代化:隔绝与探索 ——儒道信仰与中国的现代化198 第十四章 日本的宗教与现代化:隔绝之间暗藏的通道 ——儒释信仰与日本的现代化进程229
  • 一掷千金的上帝

    作者:提姆·凯乐

    《陶造生命系列:一掷千金的上帝》讲述有一位父亲,他有两个儿子。小儿子要求分家产,在得到家产之后他就离开家乡远走高飞,在纸醉金迷、放纵声色中耗尽了所有。在忧伤痛悔的觉悟中他决定回家,没想到父亲竟然伸开双臂迎接他。但这个欢迎却让大儿子极度生气。故事最后父亲规劝大儿子一起来接纳并赦免他的弟弟。在寻求意义和价值的旅途中,我们每个人都正如这故事中的儿子。或是如小儿子,放任自我颠覆传统;或是如大儿子,顺服自律,心却早已远离。无论我们是何种类型的人,都迷失在外。我们的内心要如何才能由“小儿子”的恐惧、“大儿子”的愤怒,转变为喜乐、爱与感恩呢?《陶造生命系列:一掷千金的上帝》向我们显明上帝是一位花费极大耗尽所有的上帝(Godof Great Expenditure)。对他的儿女来说,若不说他是“一掷千金”地施恩在我们身上,就不足以形容。不计一切的恩典,是我们最大的盼望,是我们生命改变的经历,也是《陶造生命系列:一掷千金的上帝》的主题。
  • 耶稣

    作者:迈克尔·基恩

    耶稣是历世历代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他的诞生成了人类历史的分界线。这位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却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耶酥究竟是谁?本书以福音书和福音书以外的历史文献为依据,简明地勾勒出耶稣的生平、受死和复活,以及他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 Surprised by Joy

    作者:C. S. Lewis

    In this book Lewis tells of his search for joy, a spiritual journey that led him from the Christianity of his early youth into atheism and then back to Christianity.
  • 荆棘中的火焰-欧洲新教15名人传

    作者:穆华黎

    资产阶级需要一种全新的教义,一个全新的神学,即人们可以一面忙碌尘土里的事业,一面轻松愉快地进天国的门。上帝的殿固然需要建造,信徒小家庭的天花板也必须装修,两者不必再尖锐地对立,而是亲密地融合在一起。   就这样,新教改革为资本主义崛起提供了神学依据,奠定了欧美现代社会制度及生活方式的根基。在15位新教历史名人的身后,欧洲乃至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欧洲改教三百年——一个英雄血气和不容异己的时代,政权在倾覆的火里焚烧,鲜血在弟兄们手中流淌。本书是一本图文并茂、讲述欧洲宗教改革历史的书籍。全书介绍了十五位在欧洲宗教改革历史中留下重要印记的人物,他们中间有修道士、神甫、学者、贵族、市民和社会底层的农民,他们在各自生活的阶层中,被时代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他们到底给欧洲带来了什么样的未来?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和典型事件的图片,使读者如临现场,生动地再现了过去那段深刻地改变了欧洲的历史。
  • 风闻有你

    作者:【美】琼妮•厄尔克森•多田(Joni

    一部《上帝在哪里》,让琼尼和她的故事为中国读者所熟悉。琼尼十几岁时因故致残,全身瘫痪,但她却逐渐从痛苦失望中恢复过来,不但自己积极面对人生,更可贵的,她开展起来的全球助残事业,使千千万万世界各地的残疾人身心受益。 作为一位年轻时起就被迫坐上轮椅的女性,琼尼对苦难有着丰富的感受和独特的看法。本书就是她人生思考的结晶。 每个人都像躲避瘟疫一样躲避苦难,然而,有谁能真正躲避得了呢?躲过了就真的大吉大利了吗?苦难是我们走向永恒国度的唯一通路。在苦难这把带着刻度的尺子上,有的人刻度高一点,经受的苦难重一些;有的人刻度低一些,经受的苦难轻一些,但或轻或重,只要应对得当,都会成为对自己对他人大有益处的好事情。琼尼对苦难的思考和认知是完全可信的,她有十足的资格去谈论苦难,也有十足的资格去鼓励普天之下与她境遇相似的人。
  • 与巨人同行

    作者:麦克斯威尔

    《与巨人同行》探讨的是传统的源泉,展现了圣经里十位英雄的启示、知识和祷告的力量。人生的赛事,是一场毅力、耐力、信心和智力的角逐。我们不孤单,是因为有人已经在我们之前跑完了全程。在约翰·麦克斯威尔的想象中,这些先行者正坐在看台上为我们加油、为我们祈祷,并献出他们平生的智慧。我们只管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故事,并借此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挑战变成节节胜利。揶亚深知一个人能够给世界带来怎样的改变,他对我们的希望是:“敢为天下先。”以斯帖冒着极大的风险挺身而出拯救自己的人民,她祈救上帝:“加添他们的力量,帮助他们不畏艰险,借着行动成就您的呼召。”约瑟懂得人生之路不会完全按着自己的计划延伸,他激励我们:“梦想成真之时,你会感到无比甜蜜。”

  • 耶稣

    作者:(英)汉弗雷·卡本特

    本书据牛津大学出版社1980年英文版译出 “汉弗雷·卡本特所著的《耶稣》不以先入为主的神学观点较客观的解析了四部福音书,他认为耶稣最根本的死因是触犯了罗马人的利益,并非犹太人内部的教派之争而谋害耶稣。只有在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罗马人最有理由抓捕,并处死一个自称或暗示自己是基督的人,他们有理由认为耶稣布道的目的是预谋叛乱,这在所谓的耶稣罪名为“犹太人的王”上就可见一斑。”
  • 奥古斯丁

    作者:保罗·汤姆森,沙伦·M.凯

    本书首先通过对奥古斯丁的生平和著作的简要介绍,使得读者了解其思想的形成过程,而后则对他在神学、哲学、政治学等方面的重要思想进行详细阐述,有条不紊地帮助读者领会这位神学家和哲学家的主要思想体系,把握其富有启发性和包蕴性的思想。
  • 方济各传 阿奎那传

    作者:[英]切斯特顿

    本书包含了切斯特顿所著的两种传记:《方济各传》和《阿奎那传》。这部简短的中世纪人物传记趣味盎然、引人入胜又不乏深思。前者讲述了方济各从年轻时归信到晚年领受圣痕的经历,呈现了这位圣徒传奇却又真实的一生,让读者看到,他的祷告、贫穷、苦修、对自然的爱,以及他的各种异常之举,都源于他对基督及他人诚挚的爱。后者对比了阿奎那与方济各的异同,讲述了年轻时被称为“笨牛”的阿奎那后来如何成为伟大的基督教思想家,阐明了阿奎那的核心思想对于今天的意义。
  • 改教家路德

    作者:James Kittelson

    本书是继罗兰·培登的名著《这是我的立场》之后最重要的一部路德传。作者结合对路德时代的宗教习俗、日常生活状况以及他受教于其中的神学和宗教传统的探究,向读者清晰地展现了伟大的改教家路德的人生历程和思想发展过程。作者活泼的文风与灵巧的笔法是改教家路德的形象跃然纸上。
  • 穿越荣耀之门

    作者:伊丽莎白·艾略特

    内容简介: 1956年,五名立志将福音传播到丛林深处的传教士,放弃了舒适安宁的生活,冒险深入厄瓜多尔原始丛林,希望向印第安土著部落奥卡人宣讲福音。不幸的是,他们刚踏上部落的领地,就遇难身亡。尽管他们手中有枪,却始终未扣动扳机…… 从不欢迎外来者的奥卡人,起初并没有拒绝传教士的礼物和友好。经过无数次试探性接触后,五位传教士觉得机会成熟,决定于1956年1月的某天,准备与奥卡人进行一次关键性会面…… 五位年轻人的妻子不约而同地屏息守候在收音机旁等待回音…… 《穿越荣耀之门》评论 这本书应该被每一个基督徒的图书室收藏,它使我们看见那些致力于福音使命的家庭,是怎样给出了一个“标竿人生”的定义。 ——亚马逊读者 评论节选 这本书给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 我们真实地信靠上帝究竟能有多少? 如果我们被呼召,我愿意放弃些什么? 我会牺牲我所喜欢的舒适生活吗? 我会牺牲自己计划好的人生吗? 比牺牲自己这些更难的,是如何面对我们的妻子或丈夫。我愿意冒着牺牲他/她的危险,开始一段连我自己都不知道的旅程吗?甚至我们永远都不能再见面,直等到天堂相会的日子? 本书将这样的信仰历程,属灵的挣扎,神的作为展现在我们面前,给我们带来深深的激励。 ——亚马逊读者 评论节选 《穿越荣耀之门》评论 尾声一 1958年11月 从那个星期天下午到今天,将近三年过去了。此刻,我正坐在棕榈滩西南方不远处的提瓦努河畔的一间小茅屋里。在三米开外的另一间茅屋里,坐着杀害我丈夫的七人中的两个。其中一人叫吉基塔,他刚给三岁半的瓦莱丽烤了一只大蕉。为了喂饱在这块空地上居住的十来个奥卡人,吉基塔的两个儿子扛着制作精巧的吹箭筒到丛林里打猎去了。 这是怎么回事?这种事只有那位能让斧头漂起来,能让日头停下来,能将活物的气息掌握在手中的全能的、永远的上帝才办得到。 五位传教士死后,宣教飞行团契继续给奥卡人空投礼物。他们依然友好地接受,但我们知道再也不能以此判断他们的态度了。 飞行员纳特的姐姐雷切尔·赛因特依然在黛玉玛的帮助下潜心研究奥卡语。黛玉玛与其他几千印第安人一起,渐渐认识主耶稣,并开始祈祷,让上帝光照她的部落。 1957年11月的一天,我正在阿拉胡诺麦卡利一家原来的工作站里,突然来了两个克丘亚人。他们从库拉赖河赶来告诉我们,有两个奥卡妇女在他们家里。我立即跟他们走,在搜救队曾住过一夜的克丘亚人居住地,见到了曼卡姆和明塔卡。明塔卡是曾到“棕榈滩”与传教士见面的两个女人中较年长的一位。 后来,这两位妇女与我一起回到了山地亚。我开始在那里跟她们学语言,并不断祈求上帝领我们进入她们的部落。上帝最初的回答出现在《尼希米记》九章19节和24节的应许中:“你还是大施怜悯,在旷野不丢弃他们。白昼,云柱不离开他们,仍引导他们行路;黑夜,火柱也不离开他们,仍照亮他们当行的路……这样,他们进去得了那地,你在他们面前制伏那地的居民……都交在他们手里。” 当雷切尔和黛玉玛从美国访问归来后,我们去看望她们。这三位奥卡妇女在分别十二年之后,再次见面了。她们打算携手重返部落。1958年9月3日,她们回去,让族人明白了那些友善的外人是带着爱来到丛林的。三个星期以后,她们又回到阿拉胡诺,玛吉·赛因特和我一直在那里等着。她们又带来了七名奥卡人,还邀请我和雷切尔去部落里与族人一起生活。 于是,我们在1958年10月8日来到奥卡部落。期待已久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奥卡人很友好,且乐于助人,待我们像亲姐妹一样。不但帮我们盖房子,还把肉和树薯分给我们吃。他们说,杀死传教士只是因为错把他们当成了食人者,当初下手的根本原因是恐惧,现在他们后悔了。 但是我们知道,那并非意外。上帝总是按他自己的意志行事。来自很多国家的信件提到,上帝借五位传教士的经历影响了成百上千的人,因为他们坚信“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惟独遵行神旨意的,是永远常存”。 因此,我们请求那些为我们祈祷的人继续祈祷。虽然我们进入了这个部落,但也不要忘记这仅仅是个开端。
  • 简朴生活真谛

    作者:傅士德

    北美三大最具影响力的灵修作家之一 傅士德经典之作 简朴是一种恩典,也是一种操练 似乎忧愁,却是常常快乐的;似乎贫穷,却是叫许多人富足的;似乎一无所有,却是样样都有的。 ——《哥林多后书》6:10 ·让你明白“简朴生活”除了节约、节制之外,还有哪些更深刻的意义; ·帮助你在忙碌的生活中,操练如何寻求神的引导、顺服神的旨意; ·帮助你去教导更多的人,如何摆脱浮躁和浅薄,活出与世人不同的生命; ·帮助团体明白简朴生活的重要性,共建平静和谐的生活。 现代人面临更多的诱惑——更多的钱、更多的享受、更优越的生活,这些都在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令我们离圣经所呼吁的生活方式越来越远。当我们专注于攫取的时候,奉献就成了难事;当我们专注于钱财的时候,心灵与诚实的敬拜就不复存在;当我们专注于自我的时候,节制、怜悯和爱就尽成空谈。 正因如此,我们需要傅士德的谆谆教诲。他如同先知,站在时代的洪流之中向我们发出呼喊,指引我们重归历代圣徒走过的道路,找到我们生命的真正重心,活出与世人截然不同的样式。 本书因其思想与灵性并重、知识与操练并重而闻名,更因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厚重的生命见证,成为灵修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简朴也像祷告、崇拜或者任何属灵操练一样重要。 ——傅士德(Richard J.Foster) 似乎贫穷,却是叫许多人富足的;似乎一无所有,却是样样都有的。 ——使徒保罗 所有丰富,如不属我的神,于我仍是贫乏。 ——圣奥古斯丁 《简朴生活真谛》一书理论及实践兼备,重现内在与外在简朴的平衡,亦提出个人及团体的简朴并重。此书提醒人归回神的创造及安息的秩序,亦勉励教会推动简朴生活,在世俗文化中活出基督门徒的特质。在信仰感受化的趋势底下,此书能够帮助我们重视信仰的生活实践,加深与神的关系,值得仔细阅读。 ——郭鸿标博士(建道神学院助理教授) 傅士德认为,简朴与祷告、崇拜等任何属灵操练一样重要。为此他写了一部大作《简朴生活真谛》,非常值得一读。 ——范学德,《活在美国》作者 这是一本好书,看得我很激动。现代人被各种欲望驱使,自认为自由,其实是被捆绑。这本书让人明白:简朴生活才能带来心灵的自由。我愿意过简朴的生活,因为做个简朴的人真的很好,做个认识真理的人也真的很幸福! ——读者评论 《简朴生活真谛》金句试读 ·现代人的通病是热衷于拥有一切。市面上流传着一套无稽之谈,标榜“越多越好”,鼓吹“拥有的越多,生活越好”。实际上,我们时常不加质疑便接纳这些观念。结果,在现今的社会中,人人都想发财,想得要发疯了,与现实生活完全脱了节。人与人之间疏离、冷漠,于今尤烈。 ·简朴观能解救我们脱离这种狂热,在我们毫无节制的奢侈生活中,来个当头棒喝,让我们忙乱的心灵得到平静安稳。简朴观能释放我们,得以摆脱威廉·潘恩(William Perm)所说的“拖累”,并且让人对物质有个正确的观念。物质是用来提高生活质量的,而不是用来压榨生命的。 ·简朴使我们得以进入心灵的深沉静默之中,我们原是为此被造的。 ·今天我们迫切需要简朴的典范。我们的任务很紧急也很适切。我们这个世纪需要真正的简朴、祷告的精神,以及顺服的生命。但愿我们成为那种真确生活的具体典范。 ·简朴所要求的代价当然很大,然而简朴的反面——繁复——所要求的代价更大。它会夺去与神圣中心的快乐团契,夺去从上帝善良的统治的观点去看一切事物的信心,夺去长久的和平,也夺去以神的权能兴奋地在世上过活的能力。总而言之,它会夺去耶稣应许的丰盛生命。 (转引自:http://www.baojiayin.com/books/deeper-growth/6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