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苏联
-
牛犊顶橡树
索尔仁尼琴称这部作品为“文学生话随笔”。它在索氏的作品中占据着特殊地位。它记叙了60年代至年作者15年间的主要经历。他的荣辱,“新星”浮出水面直至跌落,是他从“地下作家”到“英雄末日”的记录。本书从一个侧面,从索尔仁尼琴自身的特定视角,反映了前苏联当时文坛的风云变幻,对于了解特定时期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前苏联社会、文化、精神、心理具有一定意义。浓郁的纪实性和史料性使本书具有很强的文学审美价值。 -
古丽雅的道路
本书叙述苏联伟大卫国战争中女英雄古丽雅的故事,朴素而真实地描写了那构成女英雄内部动力的坚强意志和性格的成长过程。 古丽雅从小就具有勇敢而刚强的性格,曾经是电影里的有名儿童演员、十年制中学和“水利工程和土壤改良学院”的学生。她是少年先锋队员、青年团员。投身卫国战争中的救护工作,在火线上被接受入党,二十刚时英勇地为国牺牲。本书了她这短促而光辉的一生,逐个阶段地、极细致地刻画了女英雄在小姑娘时期、少女时期和成人时期精神上的成长和所达到的高度(原书名《第四高度》,即指她英勇勇殉国时所达到的最后的精神上的高度),把读者带到了她的内心世界里。 本书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是一本优秀的学生课外阅读书。 -
你到底要什么
长篇小说《你到底要什么》(Чего же ты хочешь? 1969)的故事线索是几个所谓外国“艺术家”在苏联的间谍活动,作家大声疾呼地指出苏联社会中一些极为危险的信号:腐败,官僚主义,崇洋媚外,青年一代思想消极颓废。作家认为这些现象将瓦解苏联的社会道德基础,因此迫切希望在青年一代中重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让苏联青年一代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到底要什么”。 -
巴别尔马背日记
《巴别尔马背日记(1920.7-9)(插图本)》共收录珍贵的历史图片168幅。1920年6月,列宁决定与入侵乌克兰的波兰军队开战,希望把布尔什维克主义从波兰传到德国,引发欧洲的工农暴动,最终导致世界革命的高潮。26岁的巴别尔化名基里尔·柳托夫,以战地记者的身份跟随布琼尼统率的红军第一骑兵军进入波兰。红军开始势如破竹,在波兰长驱直入,直逼华沙,但最后溃不成军,兵败千里。巴别尔在随军征战的间隙,断断续续地记录了他在这场历时仅三个月的战争中的所见所闻。这就是幸存下来的手稿——巴别尔1920年日记。巴别尔的《骑兵军》中的人物和场景,大多能在其中找到原型,很多人物几乎连姓名都未更改。日记中还有《骑兵军》所没有涵盖的大量内容。随着德、法、意、英译本的相继出版,这部日记不但被当做20世纪作家手稿的重大发现,成为研究巴别尔创作和生平的必不可少的资料,而且和《骑兵军》一样,已经成为一部文学经典。 -
莫斯科
《莫斯科——时空变化的万花筒》一书中所收的这些散文,真实生动地再现了上述历史时期的俄苏。作家以他准确细腻、酣畅淋漓的笔触,深情地描写了俄国首都莫斯科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独特面貌。布尔加科夫是一位捕捉心理表现和细微心理变化的大师,他的这一特点在本书所收早期散文著作中即已显露无遗。他深刻而犀利地剖析了时代人物的繁复心态,他们的追求、欢乐和苦恼,使读者在深入到形形色色人们内心世界去漫游的同时,对那个众说纷纭的时代有了更丰富的感性的把握。 -
马雅可夫斯基诗歌精选
《马雅可夫斯基诗歌精选》内容简介: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已经解体,但它存在过将近四分之三世纪的历史是抹煞不掉的。它在俄罗斯历史上起过无比的光辉作用,它把一个相当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超极大国”。它的文学——苏联文学对世界各国,尤其是对我们中国给与过很大的影响。苏联的解体只是中断了苏联文学的发展,并没有使它消亡,它在世界文学中还在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有些作家,如高尔基、马雅可夫斯基、阿·托尔斯泰、法捷耶夫、肖洛霍夫等,都是世界公认的第一流经典作家,他们所处的时代使他们都全心全意地投身于社会变革的进程,实心实意地关怀人民的疾苦,因而苏联文学也离不开十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以后的苏联人民的生活、斗争、思想和感情。这样,苏联作家的作品都歌颂革新、歌颂进步、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表面看来都质胜于文,但在所谓质胜于文的作品中,“文”也不逊于落后于时代的颓废派的“美文”。 马雅可夫斯基是苏联诗歌的代表,他在俄罗斯诗歌史上是普希金、莱蒙托夫、涅克拉索夫之后的第四位大诗人。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马雅可夫斯基逝世后不久,苏联领导人曾给予他很高的评价说:他过去是现在仍然是苏维埃时代最优秀最有才华的诗人。这个评价可以说是“定评”,过去是现在仍然是正确的。他坐在俄罗斯诗人们的第四把交椅上是毫无愧色的。 -
不要在死期之前死去
世界著名的当代诗人叶甫图申科的这部畅销书,轰动了九十年代的俄罗斯和欧美,他这种无拘无束的新写实风格却让人很难界定它的题材和体裁。有评论说,这是一部政治新闻纪实作品,在许多有趣故事的掩饰下披露了苏联解体前后政治动荡的真相,涉及到苏联总统和元帅的个人情况;又有评论说,不,这基本算是侦探小说,因为那位有魅力的侦探的破案故事贯穿始终;有人说,这是记述足球明星和女攀岩运动员的爱情小说;也有人说,由于作者对自己三次婚恋和人生遭遇的坦诚自白,本书带有自传的性质……无论如何界定与评价,反正谁也不会说这是一本无所谓的书。 -
金玫瑰
作家的文学创作,是人类精神活动中最生动、最富有创 造性的部分,因此,对于这一以形象化为特征的创作过程, 其本身的形象化描述是十分困难的。在这个由于难以达到 而充满神秘意味的领域,苏联作家康・帕乌斯托夫斯基的 《金玫瑰》有着独创的价值。 对于有兴趣走进文学之门、窥探其奥秘的青年,本书是 一个出色的向导。 -
一切都在流动
《一切都在流动》是俄罗斯著名作家瓦西里·格罗斯曼的绝笔之作。曾被苏联政府长期列为禁书,号称三百年后也难得见天日。它的中文版在我国,有幸有群众出版社首次正式出版。 作为《生活与命运》的姊妹篇,它延续了相关主旨:对极权制度毫不留情的批判,对俄罗斯民族劣根性及人性锥心透骨的剖析,对自由的无限渴望。 小说不以情节取胜,故事清减,线索明朗。主人公阿凡大二时因莫须有的罪名被投监,在劳改营辗转三十余载后终获自由。在《一切都在流动》里,格罗斯曼像是倾尽了一己毕生之心力,赋予了小说厚重的历史感,强大的理性精神及深沉的思想勇气,让小说有着强大的内在逻辑及不可磨灭的吸引力。《一切都在流动》正是因此建立了自己撼人心魄的文学魅力。 -
解冻
《解冻》第一部发表于斯大林逝世后的1954年。作品反映了苏联当时面临的思想动荡,抨击了官僚主义,高扬人道主义旗帜对社会进行评判。1956年作者又发表了第二部,进一步描述苏联社会“解冻”后春天的到来。 -
大师与马格丽特
年轻美丽的马格丽特偶然与一正在创作鸿篇巨制的穷书生相遇,他们相爱了。她称他为大师,给他以柔情和鼓励。作品完成了,却发表无门,还受批判,大师愤而毁稿出走。为了找到大师,她接受撒旦的条件,变为女妖。撒旦虽恣意妄为,但对这对年轻人真挚感人的爱情深为同情,在他千方百计的帮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本书前言 本书是苏联作家布尔加科夫的传世之作,也是世界文坛的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本书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的,书中主人公保尔在童年时代就饱尝生活的艰辛,有着不畏强暴的个性,走上革命道路以后,无论在战争的炮火中,还是在建设时期,他都表现出超人的意志、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难以忍受的生活中千锤百炼,终于成为钢铁般的战士,从而充分体现了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日出之前(全二册)
本书是著名作家左琴科后期的代表作。译者戴骢在翻译、推介苏俄文学方面,在国内享受盛誉,是著名的俄罗斯文学翻译家。 这是一部散文体科学文艺小说。左琴科青年时代曾罹患精神忧郁症,希望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入手,来寻找精神忧郁症的根源。《日出之前》详细记述了左琴科的精神追溯之旅:他回忆了从幼年到青年有关人生的130多个生活片段,然后通过自我心理疗法,借助理性的力量,使心灵达到和谐,获得幸福,最终摆脱了精神忧郁症。 这是一部教人怎样获得幸福的书,但在苏联却长期被禁止出版,左琴科身前也无缘得见此书完整出版。译者戴骢非常喜爱左琴科,他以满含深情的笔墨重现了左琴科笔下的一个贵族青年三十多年的人生历程,他的困惑与挣扎,反省与抗争。这些凝聚着作者与译者心血与情感的文字,今天读来,仍然让人唏嘘和心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柯察金,出生于贫困的铁路工人家庭,早年丧父,全凭母亲替人洗衣做饭维持生计。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在那儿他受尽了凌辱。他憎恨那些欺压穷人的店老板,厌恶那些花天酒地的有钱人。 “十月革命”爆发后,帝国主义和反动派妄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保尔的家乡乌克兰谢别托卡镇也经历了外国武装干涉和内战的岁月。红军解放了谢别托夫卡镇,但很快就撤走了,只留下老布什维克朱赫来在镇上做地下工作。他在保尔家住了几天,给保尔讲了关于革命、工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许多道理,朱赫来是保尔走上革命道路的最初领导人。 在一次钓鱼的时候,保尔结识了林务官的女儿冬妮娅。 一天,朱赫来被白匪军抓走了。保尔到处打听他的下落,在匪兵押送朱赫来的途中,保尔猛扑过去,把匪兵打倒在壕沟里,与朱赫来一起逃走了。由于波兰贵族李斯真斯基的儿子维克多的告密,保尔被抓进了监狱。在狱中,保尔经受住了拷打,坚强不屈,为迎接白匪头子彼得留拉来小城视察,一个二级军官错把保尔当作普通犯人放了出来。他怕重新落入魔掌,不敢回家,遂不由自主地来到了冬妮娅的花园门前,纵身跳进了花园。由于上次钓鱼时,保尔解救过冬妮娅,加上她又喜欢他“热情和倔强”的性格,他的到来让她很高兴。保尔也觉得冬妮娅跟别的富家女孩不一样,他们都感受到了朦胧的爱情。为了避难,他答应了冬妮娅的请求,住了下来。几天后,冬妮娅找到了保尔的哥哥阿尔焦姆,他把弟弟送到喀察丁参加了红军。 保尔参军后当过侦察兵,后来又当了骑兵。他在战场上是个敢于冲锋陷阵的能干而且还是一名优秀的政治宣传员。他特别喜欢读《牛虻》、《斯巴达克斯》等作品,经常给战友们朗读或讲故事。在一次激战中,他的头部受了重伤,但他用顽强的毅力战胜了死神。他的身体状况使他不能再回前线,于是他立即投入了恢复和建设国家的工作。他做团的工作、肃反工作,并忘我地投入到艰苦的体力劳动中去。特别是修建铁路的工作尤为艰苦;秋雨、泥泞、大雪、冻土,大家缺吃少穿,露天住宿,而且还有武装匪徒的袭拢和疾病的威胁。 在这一段时间里,他和冬妮娅的爱情产生了危机,冬妮娅那庸俗的个人主义令他反感。等到在修筑铁路时又见到她的时候,她已和一个有钱的工程师结了婚。保尔在铁路工厂任团委书记时,与团委委员丽达在工作上经常接触,俩人逐渐产生了感情。但他又错把丽达的哥哥当成了她的恋人,因而失去了与她相爱的机会。 在筑路工作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并引发了肺炎,组织上不得不把保尔送回家乡去休养。半路上误传出保尔已经死去的消息,但保氏尔第四次战胜死亡回到了人间。病愈后,他又回到了工作岗位,并且入了党。由于种种伤病及忘我的工作和劳动,保尔的体质越来越坏,丧失了工作能力,党组织不得不解除他的工作,让他长期住院治疗。在海滨疗养时,他认识了达雅并相爱。保尔一边不断地帮助达雅进步,一边开始顽强地学习,增强写作的本领。1927年,保尔已全身瘫痪,接着又双目失明,肆虐的病魔终于把这个充满战斗激情的战士束缚在床榻上了。保尔也曾一度产生过自杀的念头,但他很快从低谷中走了出来。这个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并且没有丝毫写作经验的人,开始了他充满英雄主义的事业——文学创作。保尔忍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先是用硬纸板做成框子写,后来是自己口述,请人代录。在母亲和妻子的帮助下,他用生命写成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终于出版了!保尔拿起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的生活。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瓦西里耶夫的成名作。小说描写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五名苏联女兵在列宁格勒北部山林中,与十六名训练有素的德国空降兵英勇作战的故事。这部中篇小说是苏联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描写了五名年轻淳朴善良的苏联少女在战时的经历。德国入侵苏联国土后,这几位少女当了高射炮手与兽性的法西斯匪徒进行了殊死搏斗,最后献出了短暂的宝贵的生命。小说讴歌了少女的纯贞,揭露了敌人的残暴。列宁格勒的圣母像
《列宁格勒的圣母像》内容简介:如吉光片羽,岁月侵蚀了玛丽娜对日常生活的记忆。风烛残年的俄罗斯裔老太太记不住新近发生的事件——长大成人的儿女的生活细节,孙女临近的婚礼——而对过去的遥远的记忆保留完好。那是她青春岁月中,有关饱受战争蹂躏的列宁格勒城的生动图像。 1941年秋天,爱尔米塔什博物馆讲解员玛丽娜与其他员工一起,为了保护藏品,撤下了博物馆展出的那些价值连城的艺术珍品。一个个空框架仍留在墙上——那些艺术品终将回来的标记。纳粹德国空军开始轰炸,为了不至于丧失理智,年轻的姑娘用记忆之笔将这些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一笔笔刻印在脑海中:裸体的女子,天使,还有安详平静的圣母像。她用这种种形象搭建了一座“记忆宫殿”,她心中属于自己的爱尔米塔什博物馆。她安憩其中,借以逃避恐惧、饥馑以及出没不定的死神。那是埋葬在内心深处的避难所,直到她再次寻求其庇护。日瓦戈医生
《日瓦戈医生》是195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俄罗斯诗人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唯一长篇小说。记录俄罗斯二十世纪上半叶历史变迁中一位平凡的莫斯科医生不凡经历。 尤里•日瓦戈十岁父母双亡,在莫斯科知识分子们的庇护下长大,成为一名医生,并娶青梅竹马的冬妮亚为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 发,日瓦戈应征成为军医,见证战争的扭曲与残酷之外,还邂逅气质非凡的护士拉里莎。二月革命终止了战争,回到莫斯科的日瓦戈面临革命带来的种种变革和艰辛的生活。十月革命后生存处境越发困难,日瓦戈凭借医术勉强维持全家生计,坚持医德的他还是病倒在疲劳和饥饿之中。病愈后,日瓦戈带领全家回西伯利亚决心开始新生活,在那里又一次偶遇拉里莎。他再度陷入挣扎,而革命和战争仍在蔓延,社会迅速的变化早已深入俄罗斯的每一寸土地,将他的身体与思想牢牢包围其中——面对重重困局,他会勇敢遵从内心还是随波逐流? 1958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以表彰这位作家“在现代抒情诗和伟大的俄罗斯叙事文学领域中所取得的杰出成就”。此前一年,他的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轰动全世界。这部作品所展现出的热情、诗意和思索,在进入二十世纪之后极其罕见;他所描绘的极端环境下人性与个人尊严的挣扎,其真切的动荡和不安感更是前所未有。然而这部作品中最令人震动的,是主角日瓦戈医生在种种抉择中,呈现出不惧世俗、强权的真诚、善良、纯真。他不是英雄,也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却令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深深感动和记忆。《日瓦戈医生》真实地还原了苏联社会的面貌,和人民的真实思想——这使得苏联当局格外恐惧,而帕斯捷尔纳克的获奖更触动他们的敏感神经。政府不遗余力地打击报复,终令作者不堪忍受,“自愿”放弃领奖。帕斯捷尔纳克也成为诺贝尔文学奖成立之后首位放弃领奖的作家。虽为强权压迫,但他并不畏惧,一如他笔下的日瓦戈医生,至死忠守自己的真诚和良知,他说:“我们欠同时代人一笔巨账。多少年来我只写抒情诗或从事翻译,在这之后我认为有责任用小说讲述我们的时代。” 本书使用1979年台湾远景出版社黄燕德译本,1994年再版修订本,本次出版再度大幅修订,以求更精确、流畅,更易于阅读。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