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周作人
-
周作人讲演集
周氏不以口才见长,甚至拙于言词;尽管如此,当时却很受欢迎。用梁实秋的话说就是:“一个人只要有真实学问,不善言词也不妨事,依旧受人敬仰,岂明先生便是一个实例。”而以“真实学问”来概括这里所收集的文字,倒是最恰当不过。对于周作人来说,讲演如同写作,也是表达思想和学问的重要方式…… -
周作人与周门弟子
周作人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弟子,而周作人与其弟子的文学思想、创作和学术研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乃至思想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和成就:周作人的人生道路,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现象。《20世纪文化大师与学术流派丛书:周作人与周门弟子》逐章论述了周作人与弟子俞平伯、废名、沈启无、江绍原和任访秋等人在文学思想,创作和学术研究上的影响关系,并且同时也论述了他们的人生理想、趣味和选择的影响关系;最后几章直接轮速周作人在“五四”之后,“七七”事变之后和1939年这几个历史关键时刻的思想、创作和人生抉择,是对前文涉及的问题的集中讨论。 -
立春以前
《周作人自编集:立春以前》收入周作人文章三十三篇,多作于一九四四年八月至一九四五年一月。谈文学的正经文章钩沉史籍、追根溯源,怀故人的感性之文淡然生死、真诚感人,而谈雨、谈送灶、谈和纸之美又归于闲适。正如校订者止庵先生所说,“此前各期散文的面貌在《立春以前》里几乎都有所展现,而又赋予新的也是时代的色彩,因而在周氏的作品中别具一格。” -
风雨谈
《周作人自编集:风雨谈》收录周作人一九三五年十一月至一九三六年五月的作品。周氏在书中着力对中国古代著述加以缜密的审视,涉及领域甚广,投入精力至巨,所写文章虽然都是短篇,这项工作却是系统的。此种审视首先是思想意义上的,而作者的文学观念也时时有所体现。他的功夫是“披沙拣金”,态度是“褒贬显然”,从古人之作中看到许多弊害,也发现了若干好处。其间的取舍标准,即一向强调的“疾虚妄”和“重情理”;换句话说,他的立场是科学精神和人道主义,或者一并说是现代文明。 -
欧洲文学史
《欧洲文学史》内容简介:周作人,浙江绍兴人,文学家、翻译家、文学评论家。21岁东渡日本求学。1917年4月,经鲁迅推荐,周作人进入北京大学国史馆工作。9月被聘为北京大学文科教授,兼国史编纂处纂辑员,开始撰写《近代文学史》与《希腊文学史》讲义,合而为《欧洲文学史》。全书约十万言,分希腊、罗马、中古与文艺复兴及十七十八世纪三卷,为“我国第一部欧洲文学史讲义”,被视为“代表着当时学术研究的最高水平”,“堪称文学史建构之典范”,“颇有见解的学术专著”。 -
周作人传
传记属于非虚构作品,所写须是事实,须有出处;援引他人记载,要经过一番核实,这一底线不可移易。写传记有如写历史,不允许“合理想象”或“合理虚构”。这本书自不例外。 本书的侧重点与一般生平传记亦有不同。作者认为,对于周作人这样一位思想者和著作者来说,思想的发展脉络和表述过程远比其一生经历更其重要,笔墨因此较多用在这里,而相关资料亦稍齐备。 -
泽泻集 过去的生命
《泽泻集》收录周作人散文二十二篇,为“苦雨斋小书之三”,既有情趣盎然的“美文”,也有铿锵典雅的“时文”,乃“质朴平实”与“暗含杀机”两种风格的结合,颇堪品读玩味。《过去的生命》为诗集,收录二十九篇,为“苦雨斋小书之五”,或天真清新,或婉转悲悯,其中对于小孩及妇女的关注尤多,“小孩呵,小孩呵,我对你们祈祷了,你们是我的赎罪者”,这样的祈祷,十分感人。 -
周作人作品新编
《周作人作品新编》主要内容简介:滥觞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中国现代文学,虽然只有三十年的短暂历程,但在东西方文化浪潮的交汇与激荡之中,却风生水起、云蒸霞蔚,涌现出一代灿若星河的新文学作家,开启了中国文学现代化的伟大新纪元。辑入本丛书者,均为名家名作,风格绚丽多彩,文体摇曳生姿,各臻其美,蔚为大观。 “新编”之“新”,在于既注重择选经过时间淘洗、脍炙人口的优秀文学经典,又着意搜集那些过去不大为一般读者所知的随笔、散论、杂谈、序跋、日记、书信等非虚构的精彩篇什,以更完整、更集中、更丰富地反映和体现作家一生著述的思想艺术全貌。这后一种文字,虽不是文学园林里的殿堂碑碣,但亦如其中的雕阑画础,于细微处或能见出真面目与真精神来,是解读、体悟作家作品所不可缺少的。两个部分各有千秋、各擅胜场,互为补充、相得益彰,读者可以“借一斑而窥全豹”,领略中国现代文学难以企及的博大气象和独特魅力。 -
我的杂学
《我的杂学》作者周作人(1885—1967),浙江绍兴人。原名櫆寿(后改为奎绶),字星杓,又名启明、启孟、起孟,笔名遐寿、仲密、岂明,号知堂、药堂等。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历任国立北京大学教授、东方文学系主任,燕京大学新文学系主任、客座教授。新文化运动中是《新青年》的重要同人作者,并曾任“新潮社”主任编辑。“五四运动”之后,参与成立“文学研究会”;参与创办《语丝》周刊,任主编和主要撰稿人。新中国成立后主要从事写作工作。一生著作和译著甚丰,有《欧洲文学史》、《中国新文学的源流》、《谈龙集》、《谈虎集》、《知堂回想录》、《鲁迅的故家》、《老虎桥杂诗》、《雨天的书》、《希腊神话》等。 -
八道湾十一号
本书以鲁迅、周作人在北京的寓所——北京市西城区八道湾十一号为空间线索,以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跨度为经,将周氏兄弟的私人生活轨迹和中国文化、社会、政治变迁的重大事件熔为一体,从新的角度呈现了对这两位文化巨人的深刻认识。作者是国内鲁迅研究的知名学者和专家,围绕八道湾十一号相关 史料、人物、细节,做了详细的考证,带有保存文化遗产的强烈责任感。 对鲁迅、周作人兄弟失和、以及周作人投靠日本人等重大事件,都做了详细的还原和分析,既无文过饰非,也无过度批判。 涉及周氏兄弟的亲情、家庭、子女、社会关系以及社会活动。周作人将鲁迅逼出家门、抗战之后投靠日本附逆、在建国后的遭遇、靠翻译和提供鲁迅史料赚取稿费和社会名声为生、凄凉终老等,娓娓道来。作者笔力深厚,炉火纯青,文字经得起咀嚼和回味,并令人唏嘘感慨。 -
周作人人生笔记
《周作人人生笔记》主要内容:周作人在五四时期名气很大,确实名不虚传。他在理论上对文学有三点贡献是别人无法取代的。一是他最早准确地意识到新文学的本质,那就是“人的文学”,将新文学的“人性”与旧文学的“非人性”区别开来。二是他最自觉地意识到文学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他的《美文》实际上表达了这个意思。因为大多数议论性的文章并不属于文学,只有那种具有艺术性质的议论性文章即美文才能算是文学,将文学与非文学作了区分。三是他自觉地意识到文学的个体性质,他在《个性的文学》指出了文学的个性特征,将千文一面的文学和独一无二的文学作了区别。三篇文章,层层递进,可以看出周作人对文学确有精密周严的考虑,这在五四时代是罕见的。 -
流年感忆
《知堂文丛:流年感忆》是丛书之一。本套丛书是周作人著作的选集,收录周作人生平书稿、散文等著作,丛书共四部。那里的风土人情,那是写不尽的,但是你到那里一看也就会明白,不必啰嗦地多讲。我就说的是一种很有趣的东西,这便是船。你在家乡平常总坐人力车,电车,或是汽车,但在故乡那里这些都有,除在城内或山上是用轿子以外,普通代步都是用船。船有两种,普通坐的都是"乌篷船"…… -
看云集
本书收有周作人的《娼女礼赞》、《金鱼》、《两株树》等39篇散文 -
半是儒家半释家
《半是儒家半释家:周作人思想研究》以周作人的“儒释观”研究为核心,抓住他作为启蒙思想家的三个基本特质:人道主义、自由主义和科学主义,以宗教问题为突破口,全面地考察了他与儒家文化、佛教文化、基督教文化,以及日本文化、希腊文化、民间宗教的多重复杂关系,深入地阐释了他的启蒙思想的特点,及其在反省传统文化弊端时所凭借的精神资源。 《半是儒家半释家:周作人思想研究》资料翔实,视角新颖,观点辩证,是一部具有一定独创性和学术价值的研究专著,填补了周作人思想研究的一项空白。 -
酒人酒事
酒,可谓泽被众生。古今中外,好酒贪杯者难以胜数,而真正知酒乐饮,且形诸笔墨者,却属少数。本书辑录了包括周作人、张中行、唐鲁孙、金受申、王蒙等现当代58位学者、作家的散文、随笔共69篇。他们中有的是品酒名家,上海的柜台酒、京味十足的大酒缸,酒香四溢,令人神往;有的是自得其乐,或月下独酌,或与酒友浅斟,无鲸吸百川之量,但求悠然舒雅之味;有的则不会喝,或干脆不喜欢酒,却倒也乐谈酒事。 本书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夏晓虹教授携杨早博士编选,内分四辑:辑一“ 何以解忧”直接谈酒,兼及酒故,陶渊明之贪杯,刘伶之沉湎,李白之豪饮,读来逸趣横生;辑二“壶边天下”说各地酒品,苦老酒、绿茵陈、绍兴老酒、回沙茅台,酒未入唇,意已微醺;辑三“酒话连篇”泛谈酒史与文化,既有酿造之法,也有饮者之德,还有酒令之趣;辑四“酒界往事”忆旧念故,或思及挚友,或怀念亲人,或感慨人生,世味在酒香中弥漫。诚如编者所说:“当年的豪举氤氲化为纸上的墨迹,追思起来才更显韵味深长。” -
生活的况味
《生活的况味》作者周作人,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中为利,都无不可,但偶然的片刻优游乃正亦断不可少。 -
老虎桥杂诗
本书根据谷林抄本《老虎桥杂诗》整理出版,为该本的首次面世。主要收录了作者1946-1949年在南京老虎桥监狱期间所在的部分诗作,同时,在附录中收集了在此以前所作的《苦茶庵打油诗》及《补遗》等,几乎囊括了作者所写的全部旧体诗,体现了周氏文学大家的深厚功底。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