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周作人
-
周作人
周作人,在中國文學史所占有的地位,一點也不遜於其兄魯迅,堪稱文化大家;但在政治的選擇上,他無異背負著「漢奸」的汙名,如此兩極化的評價,如此爭議性大的人物,如何定位、如何平反、如何為他找到文化史的正確的位置,是在他逝世六十年後,許多評論者急於想做的事。 【本書特色】 本書是劍橋大學蘇文瑜教授以研究現代中國作家周作人、並對民族主義與現代性提出不同於前人的多重樣貌回應。 周作人在為後世文學發展定位的五四新文化運動(1917–23)中影響卓著,不容忽視。他代表著人道思考與界定什麼才是理想生活的一股清流。 身為一九二○年中國文協(文學研究會)的創始成員之一,周作人是極力推動以文學創作型塑人道價值觀的第一人。不過,兩年後,他背離了該項理念,不再認為文學可以影響個體自覺,當然更談不上拯救國家。 自十九世紀末期以降,全中國政治圈內的知識分子都關注國家的未來發展,從而支持一切和現代性相關的探討。五四運動更加深化了該項趨勢。如今,周作人卻覺察到對作家個人的尊重應先於國家的救亡圖存,該項理念對於後世產生了莫大的影響。 【本書重點】 「本書裡所呈現的周作人閱讀,就某些方面而言只是提綱挈領;它並不只是停留在文本表面而已。為作深度分析,我必須穿梭在理論、文本、及周作品之前之後的各種研究;本書的架構正反映出此一用心。 第二章中,我對照周作人和魯迅作品所呈現的文化建構,引用J.G.Frazer, Andrew Lang,以及Jane Harrison之理論,檢視周如何應用神話及人類學,並且討論日本文化的建構在那些方面影響周。 本書重點的第三章關注周作人的美學抉擇;在這章中,我要鋪陳上述的美學抉擇如何讓文學脫離國家路線而去。 第四章將分析周決定使用小品文形式的過程;他又如何在1930年代涉入現代中國小品文的源起之爭,因而引起長期爭議;這兩件事與文學的自我建構以及正在上演現代化的民族國家所能容忍的自我種類是息息相關的。 第五章是我的辯證:周的文學史圖呈非直接線型發展,其中韓愈的中國建構和桐城學派的意識形態規範明顯和建國計畫相連結,這樣的史圖包含國家、社群以及個人的另類視野。周拒絕以寫作服務政治,但是,定義在當代事務與辯論的政治,卻經常為他的寫作服務。在這最後一章中,我將引用更多的事件來探索周的思考脈絡;然後將以尋根作家的美學為全書作總結。」 周作人的貢獻不只在美學,在中國身分認同這件事情上貢獻也很頗。他的其美學成為作家,如沈從文、汪曾棋及尋根作家的資源。且不論作品成熟與否,他們都替中國文學開創了新視野。那種不帶批判眼光的「抒情觀,附有一道德尺標,因為其嚴拒在充斥著教義的中國社會上加諸新的教條。」 就是周作人提醒我們,這種道德立場也曾經幫過指責程朱的批評家,這也間接地向我們證明他那套文化藍圖突破現行現代性的能力。 -
永日集
《永日集》收录周作人散文四十七篇,为“苦雨斋小书之四”,是作者对文学与时事两个主题的继续或深入思考,展现了文章之美,思想之美,深度之美。“谁愿的走上去,快靠着那手脖子,给我切下那死人的拳头!”――这是巫婆的咒语。但是作者为什么要介绍这个呢?因为人类是从蒙昧时代发展完善而来的,认识从前的蛮风,对于现今实有重大意义。作者兴趣的广泛可见一斑。 -
看云集
《看云集》共收周作人散文四十一篇,体现了作者的深厚学养和广博知识。无论意趣盎然的闲适小品,还是金刚怒目的时事评论,都是“赏鉴里混有批判”的求真较真的作品,忧愤抑郁沉痛的话,随处可见。 例如他说,“我想文明社会上道德的管束应该很宽,但应该要求诚实,……我想,我们与其伪善还不如真恶,真恶还是要负责任,冒危险”,对于当下的中国,也是一剂良药。 -
欧洲文学史
《周作人自编集:欧洲文学史》内容简介:1917年周作人受聘为北京大学文科教授,开始在国文门一年级教授“欧洲文学史”课程,《欧洲文学史》就是这门课的讲义整理。所谈内容上起古希腊下至十八世纪,在1918年作为“北京大学丛书之三”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是周作人与兄鲁迅合译《域外小说集》后“求新声于异邦”的重要成果,也是中国第一部较为系统的欧洲文学史。周作人五四时期提倡“人的文学”、思想革命等均可从此找到源头,对新文化运动厥功甚伟。 -
时光阡陌,你一直未曾走远
本书收录了初恋;女人的禁忌;风的话;志摩纪念;喝茶;谈酒;再论吃茶;关于苦茶;买墨小记等内容。 -
周作人自编集第一辑(简淡生活·性情文章)
本套收入周作人自编集五种-- 雨天的书:闲适小品代表作,周作人最脍炙人口的作品 泽泻集 过去的生命:周作人最满意的美文集和唯一的新诗集 看云集:周作人最渊博、最有趣味的散文集,收录匠心独具的草木虫鱼系列 夜读抄:周作人最优美最深刻的读书札记,展现清闲幽寂的夜读境界 周作人书信:收录首次发表的私信七十七通,展现日常生活中的周作人 -
周作人论儿童文学
周作人是一位儿童文学理论大师,也是现代儿童文学奠基人。他的儿童文学理论具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本书由著名周作人研究专家、儿童文学理论家刘绪源编笺,为国内第一次全面系统梳理周作人儿童文学理论的专著。 -
解读周作人
刘绪源先生说,写这本书时,他所感受的审美愉悦,“超过了以往,甚至超过了以前写小说的时候。”正是这种愉悦,使他在解读周作人时,每每有如庖丁解牛,能够发人所未发,而每一新的发现,都令人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尤其那些颇有见地的思想,不但令我们产生了崭新的撞击,也让我们享受到和作者相同的欣快。他在《解读周作人》一书中,不仅指出我们不能将周作人与林语堂、梁实秋、叶圣陶、丰子恺等列齐观,还指出了周作人晚年文章境界更胜早年。其小品文的写作,拙胜于巧,简胜于繁,凝涩胜于轻滑,驳杂胜于单一,然而周作人之高于林、梁、叶、丰处,又不止此,还在于他文章里潜藏的巨大思想性和深广忧愤是他人所无的。 -
周作人作品精编
作为现代文学史上有影响的散文家,周作人最早在理论上从西方引进了"美文"的概念,提倡文艺性的叙事抒情散文,对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在创作实践上,他从自己的个性出发,从英国随笔、明末公安派小品、日本俳文中汲取养料,形成独特的成熟的艺术风格。读者可以从本书中充分体会到这一特点。 -
周作人文类编(全十册)
一、本书汇辑周作人自光绪戊戌(1898)至文革开始(1966)六十八年间所作文章,按主题分类,编为十卷,全称《周作人文类编》。 二、十卷共收文二千九百五十四篇,包括: 1.周氏自编文集二十八种(书目附后)所收文约一千二百篇(重复收入者以一篇计); 2.周氏已编成未及出版的《木片集》和《饭后随笔》所收文四百馀篇; 3.集外文和未刊稿一千三百馀篇。 三、各卷均以所收篇名之一作为书名,十卷书名及分类主题范围如下: 1.《中国气味》(思想·社会·时事) 2.《千百年眼》(国史·国粹·国民) 3.《本色》 (文学·文章·文化) 4.《人与虫》 (自然·科教·文明) 5.《上下身》 (性学·儿童·妇女) 6.《花煞》 (乡土·民俗·鬼神) 7.《日本管窥》 (日本·日文·日人) 8.《希腊之馀光》 (希腊·西洋·翻译) 9.《夜读的境界》 (生活·写作·语文) 10.《八十心情》 (自叙·怀人·记事) -
雨中的人生\:周作人人生随笔集
本书采取分类罗列文章的方式。共分为“序”和“对生死的默想”等八节,序及每节的标题为编者所加。其分类当然是十分模糊抽象的,甚至个别地方存在勉强之嫌。然这样提纲挈领一下,可能有助于阅读,但愿不是画蛇添足。于此,编者祈望能得到读者的理解。 -
周作人丰子恺儿童杂事诗图笺释
本书由名家之诗、名家之画、名家之笺释组成。有趣的诗、有趣的画,功力深厚的笺释浑然一体,由此,我们认识了什么是“雅趣”。诗与画表现的生活,已经离我们愈来愈远,但跃然纸上的笔墨,拉近了过去与现在的距离。笺释使我们从怀旧的思绪中,理智地审视逝去岁月的痕迹。在周作人、丰子恺两位先生的后人及钟叔河先生的鼎力支持下,这本了解、研究中国民俗的宝贵资料得以顺利出版。原丰子恺先生所缺的三幅画曾由毕克官先生补作,为了使风格更接近丰先生,丰一呤女士特仿照先生的构图补作三幅。 -
苦竹杂记
本书为我国著名散文家周作人先生的散文集。其中包括:冬天的蝇、谈金圣叹、醉余随笔、如梦录、拜环堂尺牍等作品。 《宝庆会稽续志》卷四《苦竹》一条云; “山阴县有苦竹城,越以封范蠡之子,则越自昔产此竹矣。谢灵运《山居赋》曰,竹则四苦齐味,谓黄苦,青苦,白苦,紫苦也。越又有乌末苦,顿地苦,掉颡苦,湘簟苦,油苦,石斑苦。苦笋以黄苞推第一,谓之黄莺苦。孟浩然诗,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余。”苦竹有这好些花样,从前不曾知道,顿地掉颡云云仿佛苦不堪言,但不晓得味道与蕺山的蕺怎样。《嘉泰会稽志》卷十七讲竹的这一条中云: “苦竹亦可为纸,但堪作寓钱尔。”案绍兴制锡箔糊为“银锭”,用于祭祀,与祭灶司菩萨之太锭不同,其裱褙锡箔的纸黄而粗,盖即苦竹所制者欤。我写杂记,便即取这苦竹为名。《冬心先生画竹题记》第十一则云: “郦道元注《水经》,山阴县有苦竹里,里中生竹,竹多繁冗不可芟,岂其幽翳殄瘁若斯民之馁也夫。山阴比日凋瘵,吾友舒明府瞻为是邑长,宜悯其凶而施其灌溉焉。予画此幅,冷冷清清,付渡江人寄与之,霜苞雪翠,触目兴感为何如也。”此蔼然仁人之言,但与不佞的意思却是没有干系耳。廿四年六月十三日,于北平。 -
立春以前
忽然想到,草木虫鱼的题目很有意思,抛弃了有点可惜,想来续写,这时候第一想起的就是蚯蚓,或者如俗语所云是曲蟮。小时候每到秋天,在空旷的院落中,常听见一种单调的鸣声,仿佛似促织,而更为低微平缓,含有寂寞悲哀之意,民间称之曰曲蟮叹窠,倒也似乎定得颇为确当。案崔豹《古今注》云: “蚯蚓一名 蟺,一名曲蟺,善长吟于地中,江东谓为歌女,或谓鸣砌。”由此可见蚯蚓歌吟之说古时已有,虽然事实上并不如此,乡间有俗谚其原语不尽记忆,大意云,蝼蛄叫了一世,却被曲蟮得了名声,正谓此也。 蚯蚓只是下等的虫豸,但很有光荣,见于经书。在书房里念四书,念到《孟子·滕文公下》,论陈仲子处有云: “充仲子之操,则蚓而后可者也,夫蚓上食槁壤,下饮黄泉。”这样他至少可以有被出题目做八股的机会,那时代圣贤立言的人们便要用了很好的声调与字面,大加以赞叹,这与螬同是难得的名誉。后来《大戴礼·劝学篇》中云: “蚓无爪牙之利,筋脉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又杨泉《物理论》云: “检身止欲,莫过于蚓,此志士所不及也。”此二者均即根据孟子所说,而后者又把邵武士人在《孟子正义》中所云但上食其槁壤之土,下饮其黄泉之水的事,看作理想的极廉的生活,可谓极端的佩服矣。但是现在由我们看来,蚯蚓固然仍是而且或者更是可以佩服的东西,他却并非陈仲子一流,实在乃是禹稷的一队伙里的,因为他是人类——农业社会的人类的恩人,不单是独善其身的廉士志士已也。这种事实在中国书上不曾写着,虽然上食槁壤,这一句话也已说到,但是一直没有看出其重要的意义,所以只好往外国的书里去找。英国的怀德在《色耳彭的自然史》中,于一七七七年写给巴林顿第三十五信中曾说及蚯蚓的重大的工作,它掘地钻孔,把泥土弄松,使得雨水能沁入,树根能伸长,又将稻草树叶拖入土中,其最重要者则是从地下抛上无数的土块来,此即所谓曲蟮粪,是植物的好肥料。他总结说: “土地假如没有蚯蚓,则即将成为冷,硬,缺少发酵,因此也将不毛了。”达尔文从学生时代就研究蚯蚓,他收集在一年中一方码的地面内抛上来的蚯蚓粪,计算在各田地的一定面积内的蚯蚓穴数,又估计他们拖下多少树叶到洞里去。这样辛勤的研究了大半生,于一八八一年乃发表他的大著《由蚯蚓而起的植物性壤土之造成》,证明了地球上大部分的肥上都是由这小虫的努力而做成的。他说: “我们看见一大片满生草皮的平地,那时应当记住,这地面平滑所以觉得很美,此乃大半由于蚯蚓把原有的不平处所都慢慢的弄平了。想起来也觉得奇怪,这平地的表面的全部都从蚯蚓的身子里通过,而且每隔不多几年,也将再被通过。耕犁是人类发明中最为古老也最有价值之一,但是在人类尚未存在的很早以前,这地乃实在已被蚯蚓都定期的耕过了。世上尚有何种动物,像这低级的小虫似的在地球的历史上,担任着如此重要的职务者,这恐怕是个疑问吧。” 蚯蚓的工作大概有三部分,即是打洞,碎土,掩埋。关于打洞,我们根据杨木孙的一篇《自然之耕地》,抄译一部分于下: “蚯蚓打洞到地底下深浅不一,大抵二英尺之谱。洞中多很光滑,铺着草叶。末了大都是一间稍大的房子,用叶子铺得更为舒服一点。在白天里洞门口常有一堆细石子,一块土或树叶,用以阻止蜈蚣等的侵入者,防御鸟类的啄毁,保存穴内的润湿,又可抵当大雨点。 “在松的泥土打洞的时候,蚯蚓用他身子尖的部分去钻。但泥土如是坚实,他就改用吞泥法打洞了。他的肠胃充满了泥土,回到地面上把它遗弃,成为蚯蚓粪,如在草原与打球场上所常见似的。 “蚯蚓吞咽泥土,不单是为打洞,他们也吞土为的是土里所有的腐烂的植物成分,这可以供他们做食物。在洞穴已经做好之后,抛出在地上的蚯蚓粪那便是为了植物食料而吞的土了,假如粪出得很多,就可推知这里树叶比较的少用为食物,如粪的数目很少,大抵可以说蚯蚓得到了好许多叶子。在洞穴里可以找到好些吃过一半的叶子,有一回我们得到九十一片之多。 “在平时白天里蚯蚓总是在洞里休息,把门关上了。在夜间他才活动起来了,在地上寻找树叶和滋养物,又或寻找配偶。打算出门去的时候,蚯蚓便头朝上的出来,在抛出蚯蚓粪的时候,自然是尾巴在上边,他能够在路上较宽的地方或是洞底里打一个转身的。” 碎土的事情很是简单,吞下的土连细石子都在胃里磨碎,成为细腻的粉,这是在蚯蚓粪可以看得出来的。掩埋可以分作两点。其一是把草叶树子拖到土里去,吃了一部分以外多腐烂了,成为植物性壤土,使得土地肥厚起来,大有益于五谷和草木。其二是从底下抛出粪土来把地面逐渐掩埋了。地平并未改变,可是底下的东西搬到了上边来。这是很好的耕田。据说在非洲西海岸的一处地方,每一方里面积每一年里有六万二千二百三十三吨的土搬到地面上来,又在二十七年中,二英尺深地面的泥土将颗粒不遗的全翻转至地上云。达尔文计算在英国平常耕地每一亩中平均有蚯蚓五万三千条,但如古旧休闲的地段其数目当增至五十万。此一亩五万三千的蚯蚓在一年中将把十吨的泥土悉自肠胃通过,再搬至地面上。在十五年中此士将遮盖地面厚至三寸,如六十年即积一英尺矣。这样说起来,蚯蚓之为物虽微小,其工作实不可不谓伟大。古人云,民以食为天,蚯蚓之功在稼穑,谓其可以与大禹或后稷相比,不亦宜饮。 末后还想说几句话,不算什么辟谣,亦只是聊替蚯蚓表明真相而已。《太平御览》九四七引郭景纯《蚯蚓赞》云: “蚯蚓土精,无心之虫,交不以分,淫于阜螽,触而感物,乃无常雄。”又引刘敬叔《异苑》,云宋元嘉初有王双者,遇一女与为偶,后乃见是一青色白领蚯蚓,于时咸谓双暂同阜螽矣。案由此可知晋宋时民间相信蚯蚓无雄,与阜螽交配,这种传说后来似乎不大流行了,可是他总有一种特性,也容易被人误解,这便是雌雄同体这件事。怀德的《观察录》中昆虫部分有一节关于蚯蚓的,可以抄引过来当资料,其文云: “蚯蚓夜间出来躺在草地上,虽然把身子伸得很远,却并不离开洞穴,仍将尾巴末端留在洞内,所以略有警报就能急速的退回地下去。这样伸着身子的时候,凡是够得着的什么食物也就满足了,如草叶、稻草、树叶,这些碎片他们常拖到洞穴里去。就是在交配时,他的下半身也决不离开洞穴,所以除了住得相近互相够得着的以外,没有两个可以得有这种交际,不过因为他们都是雌雄同体的,所以不难遇见一个配偶,若是雌雄异体则此事便很是困难了。”案雌雄同体与自为雌雄本非一事,而古人多混而同之。《山海经》一《南山经》中云: “有兽焉,其状如狸而有髦,其名曰类,自为牡牝,食者不妒。”郝兰皋《疏》转引《异物志》云:灵猫一体,自为阴阳。又三《北山经》云,带山有鸟名曰(奇鸟)(余鸟),是自为牝牡,亦是一例。而王崇庆在《释义》中乃评云: “鸟兽自为牝牡,皆自然之性,岂特(奇鸟)(鸟余)也哉。”此处唯理派的解释固然很有意思,却是误解了经文,盖所谓自者非谓同类而是同体也。郭景纯《类赞》云: “类之为兽,一体兼二,近取诸身,用不假器,窈窕是佩,不知妒忌。”说的很是明白。但是郭君虽博识,这里未免小有谬误,因为自为牝牡在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只有笑话中说说罢了,粗鄙的话现在也无须传述。《山海经》里的鸟兽我们不知道,单只就蚯蚓来说,它的性生活已由动物学者调查清楚,知道它还是二虫相交,异体受精的,瑞德女医师所著《性是什么》,书中第二章论动物间性,举水螅、蚯蚓、蛙、鸡、狗五者为例,我们可以借用讲蚯蚓的一小部分来做说明。据说蚯蚓全身约共有百五十节,在十三节有卵巢一对,在十及十一节有睾丸各两对,均在十四节分别开口,最奇特的是在九至十一节的下面左右各有二口,下为小囊,又其三二至三七节背上颜色特殊,在产卵时分泌液质作为茧壳。凡二虫相遇,首尾相反,各以其九至十三节一部分下面相就,输出精子入于对方的四小囊中,乃各分散,及卵子成熟时,背上特殊部分即分泌物质成筒形,蚯蚓乃缩身后退,筒身擦过十三四节,卵子与囊中精于均黏着其上,遂以并合成胎,蚓首缩入筒之前端,此端即封闭,及首退出后端,亦随以封固而成茧矣。以上所述因力求简要,说的很有欠明白的地方,但大抵可以明了蚯蚓生殖的情形,可知雌雄同体与自为牝牡原来并不是一件事。蚯蚓的名誉和我们本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必替它争辨,不过为求真实起见,不得不说明一番,目的不是写什么科学小品,而结果搬了些这一类的材料过来,虽不得已,亦是很抱歉的事也。民国甲申九月二十四日所写,续草木虫鱼之一。 -
知堂乙酉文编
目录:题记 孔融的故事 小说的回忆 报纸的盛衰 无生老母的消息 古文与理学 关于竹枝词 北京的风俗诗 关于近代散文 遗失的原稿 风的话 道义之事功化 五十年前之杭州府狱 红楼内外 从卯字号说起 林琴南的蠡叟丛谈 古今中外的蔡校长和辜鸿铭 关于端先生 新青年与国故 红楼中的名人 不客气的林公铎 钱玄同与刘半农 戏曲与印度哲学 张竞生博士 五四与三一八 图书馆长李守常 从四月六日说起 高仁山其人 黄晦闻与孟心史之死 谈文章 关于覆瓿 日本管窥之四 日本之再认识 -
怀旧
怀旧,ISBN:9787539922577,作者:周作人著;傅光明编 -
自己的园地
编辑推荐:本书是作者的第一本文集,其中大部分文章是文艺散论和文艺随笔。作者提出了平民的文学,个性的文学,文学是自我表现,是人生的一部分等文艺主张,对五四新文学理论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书中文章还广泛涉及到神话传说、童谣、寓言、风俗等,表现出作者的文化趣味,还有介绍外国作家,记述个人早年生活的篇章。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