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楊牧
-
楊牧
内容简介: 一九四○年的島嶼世界,舊時代即將划向終點。 每一個波浪都從花蓮開始──詩人,楊牧誕生。 再往後,不斷反覆執守一種沉思與默想的素養基調下,他的生命史與文學史,帶領我們見證一個璀璨輝煌的詩的星空;也帶領我們跨越一個島國近代捲軸,並閱讀一個理想夢般的安那其靈魂…… 透過小說 家張惠菁精闢如理描繪記述,從一個詩句引言躍入當年詩人的際遇與心靈深處,使詩人任何一時期的構成因素,皆引導我們領略其整體的概貌。 如此,勾劃出一個跳脫各式論言與定位、返璞歸真的文學楊牧。美麗的事物是永恆的歡愉。 传主简介: 杨牧(1940年9月6日-),本名王靖献,台湾花莲县人,台湾著名诗人及散文作家。早期的杨牧,深受浪漫主义诗人的影响,经过留美生活的洗礼,开始对社会进行关注。杨牧三十二岁以前的笔名为叶珊,三十二岁之后,更改笔名为杨牧,可以看作是纯粹的浪漫情怀与兼含人文关怀的分水岭。诗作曾被译入英文、德文、法文、日文、瑞典文、荷兰文。曾任麻塞诸塞大学及华盛顿大学助理教授、国立东华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兼所长。现任国立政治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讲座教授、国立东华大学荣誉教授。曾获诗宗奖(1971)、吴三连文艺奖(1990)、国家文艺奖(2000)、纽曼华语文学奖(2013)等重要奖项。 -
楊牧詩集 III
現代詩大家楊牧的作品,近年在海外陸續出版英、法、德、日等外文版,廣受國際矚目。本書是繼《楊牧詩集Ⅰ》、《楊牧詩集Ⅱ》之後的第三部長篇詩集,將《完整的寓言》、《時光命題》、《涉事》、《介殼蟲》等四本詩集彙整為一部,依洪範體例精編精印,慎重推出。 楊牧在「自序」中說:我曾經把過去一段長時間的工作整理為詩集長編二部,即上世紀五十年代中至七十年代中原刊五卷之合帙,是為其第一部,七十年代中以下至八十年代中四卷合為第二部,先後覆校出版。則此書所收為賡續其次之四卷,包括一九八六年至二○○六年間的作品,是為長編第三部。物換星移,荏苒數十寒暑,偶爾有些陌生的警覺,但也不乏因為體會到其中一些雖不能盡知,卻多少也諳識有餘的奧秘,關於時間和空間,心靈的假象和神志的真諦之類,一些屬於嚴謹縝密的詩的奧秘,所以招致的感慨,何曾忘懷。 -
柏克萊精神
本書為楊牧第一本隨筆散文集,收作品二十篇,三分之二以上為他在台灣大學任教時所撰之觀察及感懷,大半為“結廬隨筆”專欄之精髓,觸及面極為廣泛,頗能看到楊牧以詩人之心擴張的介入抱負,對於現代社會、文化、教育的體會和批判,于題材風格方面超越了《葉珊散文集》時代之抒情飄逸,也大異於《年輪》一書所代表的寓意濃郁,以切入直指之文筆面對現實人生的問題,探討知識分子的社會良知,闡揚勇於任事的現代精神。 -
亭午之鷹
此書彙集楊牧十年間散文類作品於一帙,包括了作者在一特定,重要的創作時期裡,心神交集之體會和領悟,筆端多涉自然與人文世界之交感,互通,並以專文《瑤光星散為鷹》闡釋其文學理念,收束,完成一書之結構。 作者簡介 -
掠影急流
此書收長短作共十九篇,選自七十至八十年代所撰三本文集,即《傳統的與現代的》(1974)、《文學知識》(1979)和《文學的源流》(1984)等,概在讀書與懷人之範圍,輯要編成,依照其性質種類重排次第,詳加校訂,頗有增刪,代表作者早年文學思索之意念取捨,感情神色,略無隱晦。按,以上《傳》等三集之評論文章凡未見收此書者,另編有《失去的樂土》一種,二零零二年洪範出版。 -
失去的樂土
本書是楊牧前此批評論文之合帙,原刊存於《傳統的與現代的》、《文學知識》、《文學的源流》等三書,經大幅度增刪改訂後得二十八篇,代表作者於曩昔階段的文學經驗中,在學術研究與實際創作的期待下,如何交叉指涉,為知識感應洊密的過程作印證,其中不移的憧憬和嚮往是永遠超越、迥拔至高的文學理想。 -
葉慈詩選
葉慈是愛爾蘭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詩人,也是近世最受重視最受喜愛的詩人。他精美深刻的詩篇,始終縈繞著沉重的愛爾蘭,縈繞著愛爾蘭的神話傳說和海灘鄉野,展現出高尚的民族情操。楊牧著力精譯葉慈重要詩作近八十首,附以原文對照,另有導言、注釋、索引等,以完整的體例呈現,名家編譯,確非凡響。 -
奇萊前書(精)
始作《山風海雨》(1987)在八十年代中,繼之以《方向歸零》(1991)與《昔我往矣》(1997),遂完成一早期文學自傳之結構,探索山林鄉野和海洋的聲籟,色彩,以及形上的神秘主義,體會人情衝突於變動的城鄉社會裡,感受到藝術的啟迪,追尋詩,美,和愛的蹤跡,自我性格無限的猶疑和執著,並於回想中作荒遼幻化的前瞻,思維集中,風格刻意,一一在多變屢遷的散文筆路下展開。三書自成系列,脈絡延伸,止於一秘密作別的時刻,合帙為《奇萊前書》,為洪範文學叢書之313號。 -
奇萊後書
人生過程中的關鍵之點 ── 這不是一本回憶錄,我並不想去指涉特定的人事,而是想要以一種自己喜歡的辦法,擷取人生有意義的經驗,交往,以及影響自身的人物。時間和地點皆是跳躍的,但核心的概念卻一致。(楊牧) 楊牧從1980年代中期開始,十年之內(1987 ~ 1997),持續地書寫三本以少年時光為敘事反思之聚焦的散文集:《山風海雨》、《方向歸零》和《昔我往矣》。2003年,再將三本書編為一帙,合稱《奇萊前書》,在某種意義上也代表了那一遠階段的結束。就在《奇萊前書》付梓前後,楊牧已經自覺地開始了一件新的寫作,前後易六寒暑才完成,即《奇萊後書》。《奇萊後書》在時序上銜接《奇萊前書》之結構,同樣隱含文學自傳的況味,卻是從楊牧十八歲之後寫起,告別青少年歲月、故鄉花蓮的山林與海洋,以成年後的學院時光為追探主題 ── 東海、愛荷華、柏克萊、華盛頓、東華等大學……置身多樣的人情和知識環境之間,感受學術、倫理,與宗教等及身的信仰和懷疑。筆法翻複、文類跨界之際,依然緊扣「詩」主題,對詩的執著始終不變,於風雨聲勢中追求愛與美之恆久。 -
楊牧詩集Ⅱ-1974-1985
此書彙集楊牧一九七四至一九八五年間全部抒情詩作品,即《北斗行》、《禁忌的遊戲》、《海岸七疊》、《有人》等四卷之原貌,刪其駢枝重出,增入舊佚,並改訂次第,附錄各卷序跋及題目索引,按寫作年代編排,為楊牧第二階段詩作之定本。 -
搜索者
本書收集楊牧一九七六年迄一九八二年間所撰散文作品之精華,大略屬於抒情和體悟隨筆的範圍,延續前此二十年的情采格調,於镕裁聲律中求變化,搜索探討,感慨漸深,代表期間楊牧的風格體貌、思維,和一般的藝術理念。 -
星图
《星图》为杨牧1993年秋至94年春间新作, 结构绵密,次第展开, 以文字试探生育与死亡的本质,过程,及其美学效应,略无滞碍,自成一限制时空里的象征系统, 上接1970代初所作《年轮》,转折诠释, 通过抒情散文之笔意与虚拟叙事情节, 随时调整焦距并融合表现文类,遂以之响往,指趋一特定的诗的境界。 -
一首詩的完成
此書為楊牧對詩的理念思考之整體展現,採書信體,原題「給青年詩人的信」,共十八篇,論詩的的定義和方法,分析詩的形式和內容,指出意象、色彩、音樂的藝術要求,並廣泛探討詩人和現實社會,乃至於歷史傳統和傳統和文學經籍與一首詩之所以完成的關係,以冷靜的筆調檢查美學和人生的和諧與矛盾,可以為習詩創作者參詳,為實際批評方法的借鏡,也可以為楊牧自剖文學心靈的散文集。 -
楊牧詩集1
記取噴迫剎那的撒落,而且泛起笑意,不會有萎謝的戀情,不會有愁。說我殘缺的星移,哎!我從霧中歸來…… 歸來 此書彙集楊牧十年間散文類作品於一帙,包括了作者在一特定,重要的創作時期裡,心神交集之體會和領悟,筆端多涉自然與人文世界之交感,互通,並以專文《瑤光星散為鷹》闡釋其文學理念,收束,完成一書之結構。作者簡介楊牧 花蓮人,1940年生,東海大學畢業,美國愛荷華大學( Iowa)碩士,柏克來(Berkeley)加州大學博士;現任西雅圖華盛頓大學( Universit of Washington,Seattle)教授。著有散文集十種,及詩集、戲劇、評論、翻譯編纂等中英文三十餘種。 -
杨牧诗选 1956-2013
朝向一首诗的完成,Towards the Completion of a Poem 1956—1966,1966—1976,1976—1986,1986—1996,1996—2006,2006—2013…… 杨牧的诗创作,主要累积于原刊诗集十四种。各集收特定阶段长短作品数十首,又以辑分,鱼贯胪列,略识其时代先后,突出外在语境之表情与命意,则主题风格也可能随时浮现,外加完稿年份各别注记,背景形迹更见显著,则所谓诗集之为阶段性创作之反省,或对未来的展望,其理自明。惟十四集出版年岁渐远,早期原刊屡为绝版停印,因新铸版型改以长编三部之方式陆续面世,即台湾洪范版《杨牧诗集》三种(第一集出版于1978年,第二集1995年,第三集2010年)之由來。按此《杨牧诗选》(1956—2013)即根据以上三集总汇五百余首外加新作若干选编辑成,五取其一,改订次第,概以时代先后排列,十年一期,隐去辑目与完稿年份,减低具体或主观色彩,重现诗的归属于思维感受取舍之间。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