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中国历史

  • 国史要义

    作者:柳诒徵

    《国史要义》非一般意义上的“史学史”或“史学通论”。透过史学要义的诠释,归宗于中国人本主义的弘扬,是为《国史要义》的主旨。此书与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声气相求,互为奥援。著者透过经史互证的方法,突出史学精义体现的即是文化真义,把中国古典史学意境升华到“人学”的高度。因此,将《国史要义》视之为用本土文化演绎的“历史哲学”著作,恐怕不算离谱一至少柳诒徵自己是这样看待的。
  • 天国的陨落

    作者:夏春涛

    太平天国的宗教是与太平天国的政治密切相关的。本书很好地把握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单纯地就宗教论宗教,而是透过宗教对太平天国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影响,对宗教与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失败的关系,都做了相应的连带研究,有较充分较深入的论述。所以,这本书实际上超过了它的书名所示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是涉及太平天国全部主要历史的著作,体现了本书的广度和深度。本书对太平天国研究乃至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深入发展,是一个贡献。   这本书对太平天国的宗教——春涛很有理由地称之为“上帝教”,做了细致充分的研究。它考察了洪秀全创建上帝教的过程,上帝教的教义、经典、仪式、节日,上帝教在太平军中和在民间的传播,上帝教与西方基督教及与中国旧有民间宗教的关系,同时又研究了上帝教对太平天国的意识形态诸方面的影响,以及它与太平天国兴亡之间的关系。这就将太平天国宗教的正反诸方面都纳入了研究的范围,显示出视野的宽广和研究的深度。
  • 当中国称霸海上

    作者:李露晔

    郑和于1405―1433年率领船队七下西洋,其船队规模大,航行里程之长,出访国家之多,可谓空前绝后。 作者对中国浩瀚历史中这段生气蓬勃的时代,投注以迷人和前所未有的眼光,将焦点放在中国这支称霸半个世界的海上势力的兴起,以及缺乏冒险精神的明朝皇帝在公元15世纪末突然地停止了远航,使中国陷入与其他世界悬绝的境地。 本书带领读者进入了中国极其辉煌的科学、技术时代。就像当时的另一个文化在观察中国一样,作者以新的视野探寻这个兴盛的伟大文明在历史和文化上的脉络。
  • 乌桓与鲜卑

    作者:马长寿

  • 三国志

    作者:陈寿

    《三国志》(上下)(图文珍藏本)(精装)图文珍藏本兼具普及性和学术性,其文字,仍以百衲本为底本,参校了清乾隆四年武英殿刻本、清同治六年金陵书局活字印本、清光绪十三年江南书局刻本等旧刻本和以中华书局标点本为代表的多种新版本。书中所选图片资料,遵循忠实于历史的原则。
  • 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

    作者:黃仁宇

    作者以「大歷史」的觀點,經由本書,上溯到公元前中國初期統一的時代,一路追根究柢,並部析中世紀以後國家愈著重於內及非競爭性的端倪,然後銜接其成名作「萬歷十五年」未完成的論題,歸結到今。
  • 续资治通鉴(全十二册)

    作者:毕沅

    《续资治通鉴(套装1-12册)》上与《资治通鉴》相衔接,即起于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下迄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共四百一十一年,是一部较完备的宋辽金元编年史。全书史料完备,并仿《资治通鉴》体例,本文下分注考异。编者以徐亁学《资治通鉴后编》为基础,并从宋、辽、金、元四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一百多种书中取材,凡四易稿,历二十年而成。全书史料完备,并仿《资治通鉴》体例,本文下分注考异。其中北宋部分较精,元代部分较为简略。 毕沅(1730-1797年),清江南镇洋人,字镶蘅,号秋忛,官至湖广总督。他对经学、史学、小学、金石学等,皆有涉猎和研究。他认为“经义当宗汉儒,说文当宗许慎,编年史涑水先生(即司马光)最长”。他喜欢结交学人,当时著名学者钱大昕、邵晋涵、章学诚、洪亮吉等先后在其幕中。
  • 正说清朝三百年

    作者:林涛

    本书近三百幅图片,展现帝王将相风采,皇后嫔妃仪容,分十四个专题,揭秘宫延朝政变迁,文治武功画卷。 大清王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专制王朝。著名清史学家戴逸在《加强对清史的研究》一文中说:清史的研究“从纵的方面说,应该包括清朝兴起、发展和衰亡的全过程;从横的方面说,应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族、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它的起止时间,从1644年清朝入关、建立全国统治,经过康雍乾盛世以及鸦片战争后的衰落,直到辛亥革命、清朝灭亡为止,共268年。如果上朔清朝入关前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代的历史,则长达三百多年之久。”该文主张“把清史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这样做,“有助于我们从清王朝盛衰兴替的全过程来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了解清代各种制度、政策、机构以及历史事件、思想潮流发展演变的来龙去脉。因此,把三百年的清代历史当作完整的研究对象是必要的。”本书就是依照这一思想尝试编写的一部简明清朝综合史。 本书14个专题,旨在反映清王朝的主要方面及其发展。“帝王”部分不仅仅反映各帝性格、功过,更企图通过叙述各朝大事,勾勒清王朝的兴起与衰亡的轨迹。“后宫”、“皇宫和皇家园林”、“王室”、“政治”、“官吏”、“法制”、“外交”、“军事”、“经济”、“教育”、“科举”、“文化” 这些专题既横向展示清朝主要方面又纵向性地逐阶段地反映这些方面的发展。“灭亡”专题则专门叙述其灭亡过程。
  • 绎史(共10册)

    作者:(清)马骕 撰,王利器 整理

    《绎史》共160卷。《绎史》正文分为太古、三代、春秋、战国和外录五部分,一为太古三皇五帝,共10卷;二为三代即夏、商、西周,共20卷;三为春秋十二公时事,共70卷;四为战国至秦亡,共50卷;五为外录,记天官、地志、名物、制度等,共10卷。书后还列世系图表与正文配合,这在以往的史书中属前所未有,“卓然特创,自为一家之体”。 《绎史》在内容上既详载各代治乱兴替及其规律,又详载诸子百家之学说和典章制度方面的内容,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在材料上,除儒家经典外,广采百家学说,将经、史、子、集一例看待,互相印证。考订极为精详,容纳材料相当全面。在体裁上,既具有记事本末特色,又糅合了编年体和纪传体的长处。他创造了集记人、记事、图表、书表于一书的综合史书体裁。
  • 宋史十二讲

    作者:张全明,李文涛

    《宋史十二讲》选取斧声烛影与宋初政治,武将与宋代社会,包拯与吏治——宋代的贪污与廉政,江南财富的聚集——宋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等12个能够代表宋代特色的大问题,进行细致入微、通俗深入的阐释,以使读者明了宋代在中国历史发展序列中的独特地位,改变认为中国历史只是王朝的循环更替、皇帝家史的变化的习惯看法。
  • 南明史略

    作者:谢国桢

    清末民初以来,南明史的研究曾是个热门,但始终没有一部较完整的关于南明史的学术专著问世。谢国桢先生从上世纪三十年代起就从事南明史资料的搜采与研究,解放后便锐意要写出一部能反映客观历史的南明史学术专著。本书主要论述和评介了南明弘光、鲁王、隆武、绍武、永历诸政权的兴亡变迁,兼及荆襄巴东的农民起义、韩王政权和北方各族人民的反清斗争,因此是一部较完整的明清变革政治史。书中尽可能利用明清之际的文集、笔记、档案等第一手史料,向读者提供这段鼎革时期的史实。至今仍是研究南明历史值得参考的学术专著。
  • 不容青史尽成灰

    作者:张嵚

    《不容青史尽成灰:三国两晋南北朝卷》系列图书将目光对准那些被常规历史图书所遗忘的,不为人知的,但又确实在历史进程中起到过关键作用的人和事。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历史现场,亲近历史人物,寻找那些不为人知的人与事。魏晋风度,故名士风流。《三国两晋南北朝卷》带你走进华丽的魏晋风流,三分天下始于何人,而谁又奠定了一统天下的根基。欧洲人最敬仰的中国医生干了什么,而中国历史上的人口最低潮是什么造成的,本不该发生的八王之乱为何发生了,而南渡的东晋,北伐双壁为了北望长安做出了何等努力,不名垂青史,亦遗臭万年的是何等人物,谁又终结了西晋,南北朝的人工印刷机是如何形成的,而梁武帝时为何爆发了世界蚕丝战争,“百家讲坛”现于南北朝时期究竟为何,最弱的南朝陈是如何立国,所有的所有,等待你的发现。
  • 史学与史籍七种

    作者:吕思勉

    本书由七个部分组成,包括《历史研究法》、《史籍与史学》、《中国史籍读法》、《史通评》、《文史通义评》、《新唐书选注》、《古史家传记文选》、《史籍选文》等。其内容大都是吕先生为指导青年学子阅读史籍、开示史学研究门径而作,对于现在年轻一代的史学爱好者与研究者任然具备很高的指导意义与参考价值。本次出版将这八种著作组合在一起,以《史学与史籍八种》为书名,作为《吕思勉文集》的一种出版,繁体横排夹注,尽量保留了著作的原貌。
  • 秦汉史

    作者:钱穆

    本书为作者于1931年所撰写之讲义,上自秦人一统之局,下至王莽之新政,为一尚未完编之断代史。作为一代史学大师,钱穆先生秉其一贯高屋建瓴、融会贯通的史学要旨,深入浅出的梳理了秦汉两代的政治、经济、学术和文化,旨呈了中国历史上这一辉煌时期的精要所在。诚如作者所言,“学者就吾所讲,退而循送马班两史,庶有窥乎秦汉两代史迹之大概。既有精治马班原史,涉猎吾书,亦足供讨论钻研之一助。”
  • 1942饥饿中国

    作者:孟磊,关国锋,郭小阳,等

    《1942饥饿中国》是交织着饥饿与恐惧的一年:300万人饿死,300万人逃亡,中原大地,饿殍载道。这是被遗忘的一年:历史文献鲜有记载,相关统计也都含混不清。这是1942年,旱灾、蝗灾、兵灾交加的河南,一场大饥荒正在肆虐。 时隔70年,大多数亲历者已经去世。《河南商报》几经筹划,派出7名记者,沿当年难民逃亡线一路向西;历时半年,行走3000里,搜集第一手的历史细节,重返几经变迁的历史现场,访问历经劫难的灾荒亲历者,力图复原那一段被掩埋的历史。 1942年,许多个人与家庭的命运被彻底改变,难民潮直接改变了某些城市的格局。1942年,几位记者的呼喊改变了千万人的命运;一个政府的沉默让它彻底失掉了民心,一支曾经的劲旅却在民众倒戈的奇观中仓皇溃散……
  • 战国七雄

    作者:李山

    战国上承春秋,下启秦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它的突出特点就是“变”。西周以来诸侯林立格局大体消失,代之以七雄并立的格局,即所谓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竞争你死我活,“七雄”并立又变成“一雄”独大。七个志在统一的竞争对手,代表着统一天下的七种可能。那么,七种可能,又是怎样向一种可能演化的?七雄对峙,它们各自有怎么样的作为?从七个大国的盛衰变化中,又能读到怎么样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呢?本书作者,《百家讲坛》实力派主讲人、国学大师启功得意门生李山教授为我们讲述这一历史。
  • 中国史学名著

    作者:钱穆

    本书为一本简明的史学史著作,在讲座的基础上写成,扼要介绍了从《尚书》、《春秋》到《文史通义》的二十多部中国史学名著。作者从学科史的角度,以点带面、提纲挈领地勾勒了中国史学的发生,发展,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并从中西史学的比照中见出中国史学乃至中国思想和艺术的精神与大义。
  • 如果这是宋史.7,北宋亡国卷

    作者:高天流云

    《如果这是宋史7:北宋亡国卷(新版)》:宋朝是一个交织着毁灭与梦幻的时代。人类历史上最富足、繁华、文明的宋朝像一朵盛夏的花,终于开到荼縻了。但此时,她灭吐蕃、破西夏、平内乱、复燕云……功绩之彪炳,完成了北宋所有宗祖的夙愿,达到顶峰。建延福、修艮岳、赏花石,翎毛丹青,徽宗的风雅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缔造出有史以来最艺术的时代。这些是各种族的帝王们都不曾达到的。梦幻空花。帝国骤然从顶峰跌落至万劫不复的谷底,最屈辱的时刻来到了。在这段历史中,充满着方方面面的极致。最奢靡的帝国,最荒唐的宰相,最庞大的官商,最憋屈的战事,最无耻的官员,以及最伟大的将军!在最黑暗的天空中,闪烁着最明亮璀璨的星辰,希望也在这时出现,河南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一户农家诞生了一个男孩儿,姓岳。
  • 隋唐五代-图说天下

    作者:龚书铎,刘德麟主

    《隋•唐·五代(图说天下)》是由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龚书铎先生主编的大型历史知识读物《图说天下:中国历史系列》,以浩然长卷全息再现了中华五千年的风云变幻和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10卷本300万字的宏篇巨制、1000多则精彩纷呈的经典故事、3000余幅弥足珍贵的历史图片,不仅让您直接触摸到中国历史的厚重,更会让您感觉到中华文明的多姿多彩。 中国历史发展中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外交往、科学、思想、文学、艺术、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内容,以历史发展轨迹上各个时间点为经,以历史风云人物和事件为纬,经纬交织,全面反映历朝治乱兴衰的过程。书中穿插了大量的历史文化知识花絮、专题和图片,使人物、事件、名画、文物、遗址等有机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知识信息更为密集,从而营造出一种全息的、立体的历史镜像。“图说天下”,按照不同的历史分期,通过图文结合、条块结合,宛如一道历史文化套餐。通过文字,可以感受历史镜像,而通过图片,则可以阅读图片中的历史。图文相互映衬,可以立体地反映中国历史,展示中国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这种结合,使得文字信息更为生动,更为多彩,使读者立体而深刻地感受中国文化的底蕴,从而产生一种阅读上的震撼。
  • 興盛與危機

    作者:金觀濤,劉青峰

    興盛與危機──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1992年增訂本) The Cycle of Growth and Decline: On the Ultrastable Structure of Chinese Society 金觀濤、劉青峰 By Jin Guantao and Liu Qingfeng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專刊(十二) 1992 21×15厘米 平裝本 379頁 國際統一書號:962-201-541-7 定價:HK$95/US$14.50 《興盛與危機》的作者大膽地將系統整體研究方法運用到歷史研究中,從中國封建社會延續兩千餘年與每兩三百年爆發一次大動亂之間的關係入手分析,提出中國社會是一個超穩定系統的假說,並用這一套模式去解釋中國社會、文化兩千年來的宏觀結構變遷及其基本特點。由於本書觀點在中國產生很大的影響,在海內外學術界也普遍受到關注,一般認為是中國十年改革時期重新詮釋中國歷史的最重要理論著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