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中国历史

  • 遮蔽与记忆

    作者:耿立

    本书是耿立近年来的历史散文结集。作者挖掘以往被遮蔽或被遗忘的历史细节,以兼具沉实凝重、诗意怏然的独特风格,重写抗战中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从赵登禹、张自忠、赵一曼、萧红,到汪精卫、梁鸿志、石友三、周作人等等,呈现国破家亡之际人性的高尚与卑琐,坚守和游移,超拔与堕落,逼近有血有肉、惊心动魄的历史真实。
  • 中国宗教、学术与思想散论

    作者:葛兆光

    《中国宗教、学术与思想散论》收录的长短不一的五篇论文,是从近十来年作者发表的论文中选出来的,它们分别涉及了道教与唐代文学、宋代政治与思想、东亚文化交涉、近代中国佛教和现代中国思想与学术等五个领域,由于涉及的内容很杂,时段很长,没有办法用一个合适的名称概括,只好勉强用一个含含糊糊的《中国宗教、学术与思想散论》这样的书名。
  • 我对历史的看法

    作者:黎东方

    《我对历史的看法》作者黎东方认为:政治、经济,文化三者,彼此互为影响,难以分出孰为主从,倘必欲察别毫厘,似乎在最初的时候,人类的知识未开,经济的活动最关紧要。其次,人类互相残杀,人与人争的情形愈演愈烈,政治的组织便日求其坚强,也常常以经济和文化二者,屈从政治方面的要求。再其后,学术H益发达,逐渐领导人类入于共同征服自然的途径,政治和经济将要逐渐于学术的指导之下,人于合理化的境界。 大自然的适用于全字宙的简单而抽象的定律,解释不了人类的繁复历史。能够解释人类历史的,依然是人类自身的特性。这与一般生物的特性,在基础上没有什么两样:求生存。所不同的,动植物仅知为个体或有限的群体求生存,人类却逐渐发展到知道为全民族全人类求集团的生存。这便足所谓人性。一部人类的历史,正是人类逐渐扩火其团结范围,以共求生存的历史。
  • 教科书里没有的历史细节

    作者:王国华

    《教科书里没有的历史细节》并非通常意义上考证研究中国历史上的具体人与事的图书,而是选取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些值得人们玩味的小事情,并加以点评,这些值得玩味的小事情的当事可能是历史上的名人,也可能是一些无名百姓,但是其特征均为能够让人读之有趣,并通过作者简单的评点,结合当下人情,给读者以小小的启发与愉悦。文章的写法类似于小故事大道理,文章入文快,文字简洁,并能够练习当下社会的种种典型风气。
  • 无所畏与无所谓

    作者:张鸣

    《无所畏与无所谓》从历史与现实的细节着笔,展示与分析中国的难题,拆解出其中的文化因素,继续批判国民性。历史往事暗示着今日依然存在的痼疾,提醒着未被注意到的重要细节;对于合作化运动以来农村变迁的分析研究;社会批评,着重评论时事风气与官僚制度的种种现象;个人的记忆折射着社会与时代的细节。
  • 李山讲春秋五霸

    作者:李山

    《李山讲春秋五霸》内容简介:启功先生弟子,国学大家李山教授,为您讲述激情四射的春秋争霸史,揭秘“春秋五霸”作为一国集团的一把手如何成功上位,如何成为一把手?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进行财务、人才、团队、攻防战略等方面必胜的博弈?如何面对环境的内忧外患,依然能够调动和利用身边一切积极有利因素为自己的目标服务,把不利于个人发展的因素转变为前进路上的推动力。 《李山讲春秋五霸》以李山教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春秋五霸》的讲稿为基础,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和补充,以广大读者关心的一个个历史疑案为线索,在《左转》《史记》《公羊传》《诗经》权威史料的基础上,融入民间传说、乡间野史等内容,抽丝剥茧为读者揭开重重历史谜团,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对春秋历史进行了重新演绎,全方位、多角度,深入解读春秋五霸乱世称雄的历史真相,全书具备专家功力、通人见识、文士笔法三大特点,《李山讲春秋五霸》史料翔实,分析严谨缜密,以问题引出故事,以故事讲解人物,以人物解读历史,以历史启迪智慧,发掘历史中的细节,还原了历史的人性,讲史生动有趣,分析问题独到深刻,评价人物客观公正,令人信服,逻辑清晰严谨,人物形象真实、立体、丰满、可爱。
  • 另一面

    作者:张宏杰

    此书为生于七十年代的作家所写的关于历史人物的传记随笔集,包含了朱元璋、吴三桂、海瑞、曾国藩等十余个人物。作者以独到的眼光,精辟的见解、晓畅的文学,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单有见地的批判。
  • 散落的历史

    作者:王恩山

    往事不堪成历史,历史上尽有许多稀奇古怪、匪夷所思的故事,许许多多风云人物也有那不堪回首的往事。汉高祖刘邦,早年生活艰辛,无奈只能“裸婚”;明太祖朱元璋憎恨贪官,逢贪必杀,最后只能一声叹息“怎么就杀不尽呢”;武昌起义爆发时,革命导师孙中山为了筹措革命经费,正在餐厅打工;晚年的钱穆被逼搬家,目的居然是要将钱穆的居所建成钱穆纪念馆……历史不忍细读,细读品味历史,细微处有故事。
  • 皇帝、文臣和太监

    作者:十年砍柴

    《皇帝·文臣和太监》从屈原开始,臣对君的关系常用男女关系来比拟,这两类关系却有可比性,读读《离骚》就知道,被君王疏远的臣子,那心态和弃妇多相似呀。在大明这间屋子里,如果皇帝是丈夫,文臣是妻子,那么太监是什么呢?是小妾。诤臣总和贤妻一个样,可敬未必可爱;而阉竖似那妖姬,明知可能惑主但忍不住亲近。如此,一些自我控制力不强的丈夫,就会远妻子而亲小妾,如果碰上一位一点规矩都不讲、暴戾非常、时不时殴打妻子的丈夫,妻子为了生存还得忍气吞声去讨好得宠的小妾。当然,小妾因为得宠而忘乎所以,不但将丈夫和妻子的权分了许多,而且可能浪荡无度,红杏出墙,或者导致了整个家庭有崩溃的迹象,丈夫明白过来了,不管教不行,于是在那位已经疏远很久的黄脸婆帮助下,用家法惩治小妾。
  • 历史的复盘

    作者:范泓

    ◎ 编辑推荐 ▲ 复盘历史,厘清晚近中国历史关节点纷乱的头绪——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与“天地会”之类秘密组织的渊源何在?同盟会革命经费从哪里来?陈炯明的政治理想,以及他如何与孙中山的分道扬镳?蒋介石邀请胡适出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的曲折原委?七七事变中抗日将领秦德纯的作用?台湾“宪政”历程中的筚路蓝缕…… ▲ 复盘历史,还原民国以来文化史与文化名人的公案真相——“小钢炮气死了傅大炮”,傅斯年之死的以讹传讹;南北学派的门户之见与“中研院近史所”艰难的创立过程;文人从政的历史功罪:王云五、罗家伦、翁文灏、浦薛凤…… ▲ “以豪侠率尔之性,为缜密徐舒之文”——范泓一仍“客观、严谨”的治史态度,所述人物的一鳞一爪、一言一行,也无不是在经过了大量的史料爬梳之后,才条分缕析,从容道出。范泓每每把那些一两千字的随笔札记,也写得左右逢源、跌宕有致,实是得益于他厚积薄发的功夫。——冯克力(著名文史影像读物《老照片》主编) ▲ 寻找历史的真实——对历史怀有敬意,就是尊重客观史实;对历史抱有温情,就是不带任何成见。——范泓 本书系作者继《隔代的声音》之后又一部晚近中国历史问题探研集,以客观、冷静的思考,平实、从容的叙述,对百年来若干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盘点,故谓:历史的复盘。如革命党人与洪门会党(天地会、三合会)的渊源,同盟会“革命的本钱”——武装起事经费来源,王云五与金圆券风潮,蒋介石日记中的高陶事件,“中研院”近史所的曲折创建,家人眼中的胡适,以及黄远庸、汤化龙、冯自由、陈炯明、罗家伦、易君左、阎锡山、张季鸾、陈布雷、翁文灏、浦薛凤、顾颉刚、左舜生、任中敏、卢冀野、林海音等人的纷繁史事或公案。 书中长文《台湾“宪政”不寻常路》,追述战后台湾社会始终存在两股力量,相互对抗与角逐,一为代表统治者(国民党执政当局)的公权力,一为代表台湾民众与赴台自由派知识分子共生的反抗力量,这两股力量长期较量,经历了从戒严到解严、从组党到民主化的漫长时光,可谓备极艰辛,彼此付出极大的代价,终于谱写出威权时代“台湾民主宪政”的动人篇章,在中国百年“宪政”运动史上写下惊心动魄的一页。
  • 中国历史之旅

    作者:(日)陈舜臣

    这是是陈舜臣先生的一个通俗历史随笔集,介绍了从北京到西域的自然风土和历史文化,涉及北京、洛阳、长安等多个城市。作者写作时,这个读物的主要阅读对象是外国的一般读者,目的首先是通过若干中国的历史名城,帮助外国的现代读者了解并亲近中国的历史文化。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本书也是很有阅读价值的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小册子,可以看到不同的视角下、不同的文化观照下的中国历史。
  • 中国人的历史误读

    作者:綦彦臣

    历史良籍必须以判断见长,因为这种著作的好处就在于方法、在于真实、在于所选事件最宜于为人所知。本书就秦桧、岳飞之仇、宋江投降、曹操、曾国藩、诸葛亮等历史上的真人真事,独辟蹊径,另有一番解读,让人读后不仅不禁换一种思维去重新审度历史…… 历史研究在真正意义上是一种为政治进行的教育和训练。……最有益的,或者说惟一的,学会在命运中保持尊严的方法,就是:回忆起他人的灾难。——古希腊《通史》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看出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 隐蔽的历史

    作者:赫连勃勃大王/梅毅

    细读浩如烟海的正史典籍和逸史笔记,总会发现许多令人惊奇的人和事,他们或是湮没在大历史事件的阴影里,或是消隐于纷杂迭起时代的繁琐记叙中,或是为民间艺人的演义传奇所歪曲,或是因其所处王朝并非正朔而遭忽略……加之近年来对历史过分歪曲的“戏说”影视的泛滥,历史的真实被浅薄的臆想弄得扑朔迷离,甚至有时让人觉得简单、机械得匪夷所思。 作者对历史一直有“乐在其中”的沉迷,以及那种“魔鬼在细节”的考据癖,正可以充当一个“趣味历史学家”。本书撷取了中国历史中数十位大家熟悉而又陌生的人物,摘取他们精粹绝伦的人生片断,站在别人所忽略的角度去进行文学的、趣味的观察,回避“人的历史”而更加关注于“历史的人”,特别是聚焦于那些曾经无比鲜活、无比富有个性却又为时光积垢所黯淡的个体,展示了帝王将相在一场场生存博奕中的真实图景。作者写到了许多当时煊赫一时却多被后世忽略的帝王将相:梁冀、文明太后、高欢、高纬、萧宝卷、尔朱荣等等,每一个人、每一段故事读来都是一场盛宴。 作者以流畅灵动的文笔,让读者能享受读史带来的乐趣,并重温那些质朴的音容笑貌,展现出他们未经雕饰的、人性化的、非戏剧而恰恰又是最戏剧化的精彩一面……
  • 上海书评选萃:谁来决定我们是谁

    作者:葛剑雄 等

    《谁来决定我们是谁》精选了《上海书评》五年来涉及中国认同问题的访谈及文章,汇集了葛剑雄、葛兆光、姚大力等著名历史学者关于历史上的分裂统一、中国的历史形成、中国传统中的普世精神、东亚一体化、中国民族史研究等的文章,从历史和世界的角度讲论“中国认同”问题。
  • 民国的忧伤

    作者:祝勇

    《民国的忧伤》是著名作家祝勇的一部散文力作。本书以无比同情的心情回望民初宪政那段历史,回望那些在民初的混乱局面中为实现宪政梦想而努力挣扎的人们,领会和理解他们的痛苦和纠结。他们的功绩,丝毫不逊于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者,只是在以革命为主导的历史叙述,没有给他们一个合适的地位。那些人不是消逝了的人,而是现实中的人,举手投足,都可以耳闻目见,或者说,这些人,就是我们自己,因为他们生命中的所有际遇与抉择,都有可能发生在我们的身上。
  • 如果这是宋史.7

    作者:高天流云

    这是一个交织着毁灭与梦幻的时代。 人类历史上最富足、繁华、文明的宋朝像一朵盛夏的花,终于开到荼縻了。但此时,她灭吐蕃、破西夏、平内乱、复燕云……功绩之彪炳,完成了北宋所有宗祖的夙愿,达到顶峰。   建延福、修艮岳、赏花石,翎毛丹青,徽宗的风雅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缔造出有史以来最艺术的时代。这些是各种族的帝王们都不曾达到的。 梦幻空花。帝国骤然从顶峰跌落至万劫不复的谷底,最屈辱的时刻来到了。在这段历史中,充满着方方面面的极致。最奢靡的帝国,最荒唐的宰相,最庞大的官商,最憋屈的战事,最无耻的官员,以及最伟大的将军! 在最黑暗的天空中,闪烁着最明亮璀璨的星辰,希望也在这时出现,河南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一户农家诞生了一个男孩儿,姓岳。
  • 中国

    作者:[美] 费正清,[美] 赖肖尔

    《中国传统与变革》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JohnKing Fairbank)和赖肖尔(Edwin Reischauer)合力撰就的有关中国历史的专著。全书贯通古今,包容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的演变、近代西方势力的渗入后传统社会变革两部分内容。书中着重于从史实的叙述中探讨一些富有启示的理论问题,从比较史学的角度研究中国历史,将同一时期的中国与西方国家互作比较,由此归纳出中国社会发展的特征。
  • 国史概要

    作者:樊树志

    《国史概要(第4版)》对中国古代史的概述,起自史前时期迄至清代。内容不同于以往的社会发展史模式,而是展现中华文明的发生、发展与演变,以此作为国史主线,演绎出新意。结构不同于以往的章节目三层框架,而是分设专题,推陈出新,删繁就简,突出重点。 《国史概要(第4版)》结构的删繁就简,绝非以往多卷本通史的缩编。作者积三十多年执教与研究心得,广泛吸收海内外学者新成果,加以融会贯通,力求体现学术深度。书中既提炼百家之言,又构成一家之说,进行了“直通”(通史)与“横通”(断代史)兼备的前沿研究。同时,《国史概要(第4版)》笔法简练,图文并茂,让人喜闻乐见。精选的插图,包括人物、文物、遗址、书影和手迹等,增添了可读性。 《国史概要(第4版)》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不仅是大学公共基础课教材,而且可作为文史爱好者的自学入门读物。
  • 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

    作者:Jonathan D. Spence

    In this Second Edition of his widely acclaimed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Jonathan Spence achieves a fine blend of narrative richness and efficiency. The text is tighter throughout and up-to-date on the most important scholarship in the field. The new discussions in this thorough revision include the extension of imperial power into central Asia by the eighteenth-century emperors, women's literacy and education in the Qing,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Chinese nationalism, the roots of Chinese communism and alternatives to Mao, the early stages of the Great Leap Forward and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re is a new chapter at the end of the book on economic, cultural,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s since 1989. Praised as "a miracle of readability and scholarly authority," (Jonathan Mirsky) 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 offers students a matchless introduction to China's history. 点击链接进入中文版: 追寻现代中国:1600-1912年的中国历史
  •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第三卷 思考與選擇

    作者:沈志華

    在共和國的歷史上,1956-1957年被稱為「多事之秋」。作者充分利用十幾個省市的檔案、俄國解密檔案、當時的報刊雜誌、當事人的口述記錄和回憶錄,以及現有的研究成果,對中共中央知識分子會議的目標和結果、蘇共二十大在中國的反應,「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長期共存,互相監督」方針的提出和推行,中共八大的作用和局限,中國在波匈事件中的角色和影響,整風反右運動的起因、轉變和結局等一系列重大歷史過程,作出翔實的描述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