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中国历史

  • 文化十日谈

    作者:丁东,谢泳

    本书源自丁东、谢泳两位学者四年来在《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的专栏对话录。 全书采用对话方式,二人畅谈古今、纵横捭阖,对知识分子之命运、历史研究之要义、出版阅读之现状、文学艺术之真谛、公共政策之得失等,作了深入浅出的探讨。行文酣畅淋漓,常能一针见血,切中时弊,读后有茅塞顿开之感,令人拍案叫绝。还有老村的绘画数幅点缀其间,图文互补,相映成趣,堪称近年文化批评与思想评论界不容错过的佳作。
  • 黎东方讲史之续-细说两晋南北朝

    作者:沈起炜

    《黎东方讲史之续:细说两晋南北朝》以讲史形式阐述了自西晋建立至隋文帝统一南北朝之间的历史。作者系著名通俗历史读物作家,熟谙史实,文笔优美,全书沿袭了黎东方“讲史”笔法,可读性极强。
  • 五代十国风云录

    作者:姜狼豺尽

    《五代十国风云录》里面的五代是指唐朝灭亡后、宋朝建立前,在中原地区存在的五个政权,朱温建立的梁、李存勖建立的唐、石敬瑭建立的晋、刘知远建立的汉、郭威建立的周。十国是指杨行密建立的吴、李昇建立的南唐、钱镠建立的吴越、王建建立的前蜀、孟知祥建立的后蜀、马殷建立的楚、高季兴建立的荆南、刘隐建立的南汉、王审知建立的闽以及刘崇在今山西建立的北汉。五代十国存在的时间虽然和三国大抵相当,但这一时期政权远多于三国,所以过程之曲折、斗争之残酷、命运之无常,让历史都为之震憾。历史总是这样,惊心动魄之后,是无限的感慨。
  • 史记精讲

    作者:韩兆琦

    为了让我国与世界各国的青年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史记》,我们编写了这本书。自《史记》问世以来, 《史记》的各种选本可以说是浩如烟海。单是20世纪,单是在中国大陆,前后就出过不下十几种;单是我自己在大陆与台湾出版的《史记》选本,也已经有五种了。而这次所出的选本,其所涉及的《史记》篇目之多,是前所未有的,总共有六十篇,可以说是照顾到了《史记》人物传记的所有精华。 由于选入的篇章多,而本书的篇幅又不能太大,于是我们就注意选择《史记》各个篇章中的精彩部分,共从六十篇作品中选择了一百段,这样就减少了原文里的一些不重要的头绪,和一些散漫、枝蔓的过程,以期让历史知识不太多的读者们不至于读着枯燥无聊。 所选《史记》六十篇的原来篇目,我们照旧使用,这样可以使读者一目了然,可以清楚地知道我们已经涉及了《史记》的哪些篇章。在原来的篇题下,对于我们所编选的一百个段落,我们重新命名,如《高祖本纪》下有: 《斩蛇起义》《入关破秦》《灭楚称帝》; 《赵世家》下有: 《赵氏孤儿》《襄子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等。我们觉得这样给一百个段落命名,便于诱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也便于记忆、便于查找。 为了保证每个篇题之下的各个段落故事的相对集中,我们将该篇的原文次序做了某些前后的调整,如在《吕太后本纪》的篇题下,有“杀刘邦诸子”、“封王诸吕”、“诸吕被灭”;在《卫将军骠骑列传》的篇题下,有“卫青大破匈奴”、“霍去病筑冢象祁连”。原文都是将诸事穿插着写的,现在我们分着标题,只好调动原文,将事件摘开。这样的篇章不多,而且我们确保不使作品的原意受任何损伤。 为了帮助某些读者解决阅读古汉语的困难,我们在各篇、各段的原文后,有简明的注释,也附有流畅的口语译文。这些口语译文,我们力求既要忠实于原意,又要生动地表达出原文的感情。 参加过本书部分译文和注释写作的有孙海洋、于东新、龚立文、肖晓阳等同志。 此外,本书还参考和借用了我十年前主编的《史记文白评精选》中的部分白话译文。在此,向当时参加写作的龙德寿、俞樟华、吕伯涛等同志表示感谢。 欢迎大家提出意见。 北京师范大学韩兆琦
  • 偽軍

    作者:劉熙明

    1930至40年代偽軍的興滅,與抗日戰爭、國共的武裝衝突、以及戰後蘇聯在東北與內蒙的活動等因素息息相關,偽軍交織在民族情感與個人利益的兩難,除必須面對「漢奸」的罵名外,也面臨國共藉著拉攏他們來發展淪陷區勢力的爭奪戰。偽軍如何游移於國府、中共、日本之間,獲取利益?戰後的偽軍在國共兩強的競逐及蘇軍壓力下,其生存環境如何?為何瓦解? 透過本書,將分析偽軍產生的原因,偽軍從抗戰至戰後與國、共、日、蘇等政權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在外族入侵與統治時偽軍的民族意識及偽軍扮演的角色,在民族主義與地方主義高漲的情況下,二者與偽軍自身利益之關係為何?
  • 宋朝那些事儿

    作者:周膺

    《宋朝那些事儿》金戈铁马,宋祖英豪,连同汴京城里的梦华喧嚣,如流水落花,静默而逝,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如同小轩窗下妩媚梳妆的柔美容颜,抵不住铁骑扬起的杀气与征尘;多少豪杰,肝胆昆仑,醉里挑灯看剑,惊破敌胆,却敌不过奴颜媚骨,徒呼奈何。等到繁花落尽,红衰翠减,故乡已渺邈难寻,可悲,可叹,都是人间留不住。
  • 蒋介石与南京国民政府

    作者:杨天石

    《蒋介石与南京国民政府》内容简介:1927至1937年是蒋介石与国民党全面统治中国的执政时期。作者首先利用蒋介石的未刊日记,考察其早年的个人修身历程和极为隐秘的内心世界,同时以蒋介石、孔祥熙、胡汉民、黄郛、阎锡山等人的档案,以及陈立夫、张发奎、张学良等人的口述史为依据,叙述蒋介石等人“清党”、汪精卫集团“分共”、二次北伐、国民党时代的思想统治、《塘沽协定》善后交涉、蒋介石的对日谋略、陈立夫亲历的国共谈判和西安事变等重大事件,揭示这一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的政坛内幕和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情况。作者还以胡适和国民党的关系作为切入点,剖析近代中国独特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以蒋介石软禁胡汉民事件为契机,探讨现代中国民主进程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作者对这一段史实的厘清和阐说,有助于校正讹误,推动相关历史事件的研究进一步深入。《蒋介石与南京国民政府》丰富的文献内容也可作为史家研究民国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 清代野记

    作者:梁溪坐观老人

    该书为“近代史料笔记丛刊”之一种。内容是作者根据自己的见闻记述晚清社会各方面的情况。
  • 帝王之死

    作者:柏杨

    《帝王之死》讲的是中国历史上死得最难看的二十七位帝王。柏杨日:我用杂文体写历史,形式上嬉笑怒骂,内心沉重无比。帝王之死不比你我小民之死,小民死就死啦,帝王死了恐怕就势如山崩,丝毫不爽地引起百千万人头落地。所以,帝王死于非命,不仅关系他一个人,也关系百千万人,甚至关系他身家所系的王朝或政权。
  • 中国经济史

    作者:侯家驹

    侯家驹先生花费11年时间撰写本书,全书讨论了中国经济史的功能与范围、演进的轨迹,并将中国自秦汉起区分为三个一元体制与两个多元体制时期,对于各个体制的政经制度、社会环境、公共政策等,作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并评估其财经得失。除了根据具体史实从一般经济理论观点予以评论外,还提出了地盘成本(保障成本)及制度成本的概念,以作为衡量得失的标准,对于中国经济史的研究极有价值。
  • 东周与秦代文明

    作者:李学勤

    本书在掌握大量考古材料的基础上,将考古成果与历史理论和文献相结合,先以诸侯国为单位,分述东周与秦代各诸侯国的文物考古材料及有关历史问题,然后分类研究当时的青铜器、铁器、金银器、玉器、丝织品及制造技术、货币、玺印、简牍、帛书、帛画、文字等,全面勾勒处于巨大变革时期的东周和秦代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状况,是一部材料与观点兼顾、学术性与可读性俱佳的考古和文化史专著。本书自上世纪80年代首次出版,曾被译为英、日文出版、产生较大影响。新版吸收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东周与秦代考古方面的最新发现和研究成果。
  • 史记

    作者:司马迁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在史记之前,有以年代为次的“编年史”如春秋,有以地域为限的“国别史”如国语、战国策,有以文告档卷形式保存下来的“政治史”如尚书,可是没有上下几千年,包罗各方面,而又融会贯通,�络分明,像史记那样的通史。 唐刘知几的史通分叙六家,统归二体。所谓“二体”,就是“编年体”和“纪传体”,而史记是纪传体的创始。从此以后,历代的所谓“正史,从汉书到明史,尽管名目有改变(例如汉书改“书”为“志”,晋书改世家”为“载记”),门类有短缺(例如汉书无“世家”,后汉书、三国志等都无“表”、“志及世家”),但都有“纪”有“传”,绝无例外地沿袭了史记的体例。 据司马迁自序,史记全书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包括太史公自序),共一百三十篇。今本史记一百三十卷,篇数跟司马迁自序所说的相符。但汉书司马迁传说其中“十篇缺,有录无书。三国魏张晏注:“迁没之后,亡景纪、武纪、礼书、乐书、兵书(按:即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传靳列传。兀成之间,褚先生补缺,作武帝纪、三王世家、龟策、日者列传,言辞鄙陋,非迁本意也。可见司马迁编写史记,只能说是基本上完成,其中有若干篇,或者没有写定,或者已经定稿而后来散失了。
  • 一叶知秋

    作者:唐少杰

  • 三国两晋南北朝(图说天下)

    作者:龚书铎,刘德麟主

    《三国两晋南北朝(图说天下)》涉猎中国历史发展中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外交往、科学、思想、文学、艺术、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内容,以历史发展轨迹上各个时间点为经,以历史风云人物和事件为纬,经纬交织,全面反映历朝治乱兴衰的过程。书中穿插了大量的历史文化知识花絮、专题和图片,使人物、事件、名画、文物、遗址等有机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知识信息更为密集,从而营造出一种全息的、立体的历史镜像。“图说天下”,按照不同的历史分期,通过图文结合、条块结合,宛如一道历史文化套餐。通过文字,可以感受历史镜像,而通过图片,则可以阅读图片中的历史。图文相互映衬,可以立体地反映中国历史,展示中国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这种结合,使得文字信息更为生动,更为多彩,使读者立体而深刻地感受中国文化的底蕴,从而产生一种阅读上的震撼。 由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龚书铎先生主编的大型历史知识读物《图说天下:中国历史系列》,以浩然长卷全息再现了中华五千年的风云变幻和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10卷本300万字的宏篇巨制、1000多则精彩纷呈的经典故事、3 000余幅弥足珍贵的历史图片,不仅让您直接触摸到中国历史的厚重,更会让您感觉到中华文明的多姿多彩。
  • 读史入门

    作者:许凌云

    “盈天地之间,凡涉著作之林,皆史学。”有志于史学者,难免在这汗牛充栋的史学典籍面前有“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之感,唯恐泛滥无归,终身无得。若能得门而入,则事半功倍。许凌云先生的《读史入门》可谓是应斯命而来。书中溯史部之本源,谈治学之方法,阐述精详,见解独到,真正给读者敞开了历史的大门。  中国历来有治史的传统,史籍因而浩瀚;国人素重读史,以鉴古知今。若论初学者的史海津筏,许凌云先生的《读史入门》可当之而不愧。本书本着“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大旨,追溯史学各类知识的发展流变,为初学历史的人打开登堂入室之门。作者不单对史部要籍作了推本溯源,更浓墨重彩地讲述了传统史学的传统、特点和成就,以及校雠考辨之方法,中间更渗透了作者精研史学多年的独特心得与评价,对于指导新手读史来说,于斯备矣!
  • 大明朝的另类史

    作者:梅毅

    明朝,是一个欲望自始至终都勃勃膨胀的年代。明太祖朱元璋刑网四布的统治欲,明成祖朱棣骇人听闻的杀戮欲,明英宗朱祁镇、明武宗朱厚照毫不负责任的嬉乐欲,明世宗朱厚璁、明神宗朱翊钧爷孙财迷心窍的贪攫欲,明熹宗朱由校放任自流的淫乐欲,明思宗朱由检刚愎自用的控制欲;同时,在这些迷狂帝王的欲海中,李善长以营党欲,朱高煦以篡夺欲,王振以虚荣欲,刘瑾以把持欲,严嵩、张居正以求权欲,魏忠贤以变态欲,李自成、张献忠以残虐欲,吴三桂以私情欲,无遮无掩、放荡恣肆地在近三百年间狂暴地躁动,横溢泛滥,莫有止息。最终,欲望湮没了一切,家倾国亡,同归于尽。
  • 战国策笺证

    作者:范祥雍

    《战国策笺证》(上下)是战国时期策士及各类人士纵论国事与时势的言论辑录。全书文笔优美,记述生动,反映出战国时期特有的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社会历史的重要史料。但是,该书内容庞杂,前后矛盾,难题甚多,前人整理该书付出了很多心血,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理想的整理本、注释本问世。范祥雍先生花费几十年功夫完成的《战国策笺证》一书,是近年少见的有关《战国策》整理研究的力作。全书以清嘉庆十九年黄丕烈士礼居覆刊宋剡川姚氏本为底本,间用湖北崇文书局翻刻黄本参校,并广罗高诱、姚宏、鲍彪、吴师道等古今中外各家校注,加以甄别考订,指正其缺失、错谬,补充其不足和遗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创获之见。
  • 非常道Ⅱ

    作者:夏双刃

    余世存为序、夏双刃编写之《非常道Ⅱ——1840-2004的中国话语》。 我国的近现代史是一个苦恋现代性并遭受无数折磨的历史。这一历史进程,基于对历史本身的正当态度,如中外历史经验证实的,应是一个祛魅的世俗化进程。遗憾的是,我国的现代化史书写对历史进行除魅的效果远非出色有效。从个人到政党,从革命派到保守派,从信古到疑古,对历史的了解都很少还原到现代性最为关键的个体本位中去,反而多落脚于历史目的、历史工具、历史规律、历史使命、大国兴衰等观念之上。这种做法,借马克思自况之语,无疑给予历史"莫大的荣誉",同时又给予历史"莫大的耻辱"。历史在我们当代人心中,仍是无知神秘的,一知半解或难以索解的,仍是一团乱麻。我们神化历史跟我们妖魔化、幼稚化历史一样,使得我们在现代化的险恶之旅中左冲右突难以突围,难以自处并与他人共处。
  • 前后汉故事

    作者:林汉达著

    《林汉达通俗历史经典:前后汉故事》(上下)是”林汉达通俗历史经典”之二,内容紧接《东周列国故事》,从张良主使在博浪沙行刺秦始皇,到张角创建太平道,以正史所载为基础,一百四十个故事按时间顺序编排.既独立威篇,又相互联属,基本勾勒了前后汉四百多年的历史概貌:取材准确.裁剪精当,是一部理想的两汉历史入门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