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中国历史
-
明朝那些事兒 柒
以心寫史的巔峰之作 近年來最暢銷的史學讀本中國時報開卷版美、日、中書市回顧,強力推薦。榮獲「新浪圖書風雲榜」最佳圖書,噹噹網「終身五星級最佳圖書」,「卓越亞馬遜暢銷書大獎」,暢銷500萬冊的最有閱讀價值讀物。 明朝最後一位皇帝,自來有一些傳說。關於崇禎究竟是一個昏庸無能的皇帝,還是一個力圖奮起的人,一直眾說紛紜。不管怎麼說,這是一個殘酷的時代,也是一個精彩的時代。本書對這一段歷史進行了分析梳理,引人思索。 在這一時期,北方的後金勢力崛起,經過努爾哈赤的經營,勢力急劇壯大。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即位。袁崇煥就在這一時期邁上了歷史的舞台。 本文作者告訴我們,袁崇煥這個民族英雄,在歷史上不過是二流角色。為什麼這樣評價?因為我們所了解的歷史是遠遠不夠的,在這背後,還隱藏許多不為人知的祕密,關於袁崇煥的死因,更是與我們知道的歷史大不一樣:一場與他無關的爭權奪利,把他送上了死刑台。 大明的動亂此時才不過剛剛開始,隨後陜西等地爆發了各路義軍。 也許你知道闖王高迎祥、闖將李自成、八大王張獻忠,但你知道「薛仁貴」、「曹操」和「劉備」也到明末來了麼?這絕對不是穿越小說裡的場景。而你又知道竟有義軍隊伍叫「逼上路」、「鞋底光」、「一塊雲」,甚至「三隻手」這樣的名字嗎?本文作者當年明月一如既往的用詼諧的筆調,告訴你歷史的真相,以及糾纏在歷史背後那些洶湧澎湃的暗流。 -
明朝出了个张居正
《明朝出了个张居正》张居正生于承平时代、未逢乱世,不能斩木为兵,起于草泽,痛痛快快地当一把枭雄。他面对的是牢不可破的“祖宗成法”,是老大衰败的帝国机器,是深不可测的官场黑幕。然而,陈规陋习挡不住张居正施展抱负,官场复杂的“梅花桩”,反而练就他超常机敏的拳脚。他也有心计,但却不是那种靠阿谀奉承方能自保的小人,他是堂堂正正当得起“国器”这个评价的人。整个国家,都曾经在张居正的操控之下,皇帝小儿也要看他的脸色战战兢兢,可他又不是心存篡逆的奸恶大蟗,他就是一个臣子,一个盖世无双的权臣,一个在官场凭智慧和谋略扬眉吐气的读书人。张居正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饬朝纲,巩固国防,推行考成法和一条鞭法,使奄奄一息的大明帝国重新获得勃勃生机。以施政的业绩而论,他不仅在明代政治家中排名第一,即便与诸葛亮和王安石相比也毫不逊色。明朝出了个张居正,知道他的人并不少。但我们对张居正的印象,多半只能将他跟“一条鞭法”挂钩。张居正究竟有着怎样的历史功绩?他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思想遗产?他的经历中有哪些令人惊心动魄的传奇?他是怎样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大抵都不甚了了。 相关 &prodid=bkbk718869">张居正讲评《大学·中庸》皇家读本;&prodid=bkbk714961">张居正讲评《论语》;&prodid=zjbk490268">张居正讲评《孟子》皇家读本(上下);&prodid=zjbk314882">资治通鉴皇家读本(上中下张居正讲评) -
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
《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
易中天中华史
《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中华根(套装共7卷)》是当今中国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学者易中天,以颠覆传统史学著作的写作方法,优美诗意的语言、独特创新的全球视角创作而成,《中华根》的内容包含了总序《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第一卷《祖先》,第二卷《国家》,第三卷《奠基者》,第四卷《青春志》,第五卷《从春秋到战国》,第六卷《百家争鸣》。女娲,血脉之根;周公,制度之根;孔孟,礼仪之根;要理解中华民族的“文明基因组”,请读“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中华根》。 -
旧闻中国
《旧闻中国:巨变时刻的历史碎片》内容简介:60年前,国共数百万大军对垒,大江南北烽烟四起,国内外政治势力纠缠博弈,人民政权在阵痛中孕育新生,60年后,南方都市报一群编辑记者在旧闻中翻新,还原扣人心弦且气势磅礴的"建国大业",细节是如此真实而细腻。“旧闻”不旧,它仍是现实之“镜”。 -
1901
由《1901》开启的王树增近代历史纪实系列,讲述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纷繁复杂的历史,和发生在中国极其悲壮的灾难。作者构筑起历史全景在登台的主要历史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皇权崩溃,民族衰弱,义和团的狂乱,知识分子的茫然,民主主义者的悲剧,守旧的满洲贵族集团,西方的思想,外来的宗教…… 中华民族的觉醒与复兴,盘桓百年,历尽沧桑,时至今日依旧任重而道远。回顾中华民族希图富强的曲折历史,是为了我们对于明天所怀有的斑斓梦想。 -
史记(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为“二十四史”之首。全书一百三十卷,其记载始于传说中的黄帝,迄于汉武帝时期,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959年,在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的指示下,顾颉刚先生领衔整理的《史记》点校本出版,以其分段精善、校勘审慎、标点妥贴,有关技术处理得当,成为半个世纪以来最为通行的《史记》整理本,中国历史典籍整理标志性成果。 此修订本历时8年,是二十一世纪最新学术成果和学术水准的集中体现。 -
CCTV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魏武挥鞭(第一部)
三国是一个风云变幻,沧海横流,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代,不知多少盖世英雄在那里大显身手,叱咤风云,正可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曹操就是其中一位影响历史进程的重要人物。他生前威震天下,他死后骂名最多,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奸雄。 在历史的记载中,为什么他的所作所为总是自相矛盾,众说纷纭?曹操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在他前期有着什么样的功过得失?易中天教授将从平民角度为您解读。 第一部分 魏武挥鞭 第一集 大江东去 第二集 真假曹操 第三集 奸雄之迷 第四集 能臣之路 第五集 何去何从 第六集 一错再错 第七集 深谋远虑 第八集 鬼使神差 第九集 一决雌雄 第十集 胜败有凭 第十一集 海纳百川 第十二集 天下归心 -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三册)
创始于1842 年的英国《伦敦新闻画报》是世界上第一份以图画为内容主体的周刊。其以细腻生动的密线木刻版画和石印画,以那个时代的技术条件所能达到的最快速度,再现世界各地的重大事件。画报初始就对中华帝国表示密切关注,派驻大量画家兼记者,1857 至1901 年就向英国发回了上千张关于中国的速写和几十万字的文字报道。 它们大多是关于现场的目击报道,属于第一手的原始料;它们对于历史事件的观点和看法往往跟中文史料相左,这就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了一个客观的参照物;它们所报道的一些事件 和中国社会生活的细节往往是中文史料中的盲点;它们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也是其他中西文历史资料所不能企及的。 -
秦始皇的秘密
自序 在推理中享受历史的乐趣 第一案 谁是秦始皇的父亲 是他,创立皇帝制度,成为中国第一位皇帝;是他,挟雷霆之威,第一次统一了天下。他,秦始皇,姓嬴名政——且慢,据说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吕政?原来,他的出生是一件两千年来的无头案:秦始皇,到底是不是大商人吕不韦的私生子?无数学者参与讨论,却一筹莫展:史料如此缺乏,而最原始的记载《史记》却自相矛盾。问题出在哪里? (一)吕不韦真的是秦始皇父亲吗? 1司马迁惹的祸 2嫌疑人名单 3发现了“奇货” 4“奇货”的价值 5最高商业机密 6华丽的家族 7公关第一步 8华阳夫人的眼泪 9初审的意见 (二)鉴定和取证 1法律鉴定 2医学鉴定 3太史公忽悠人 4第三条证据 第二案 弟弟与假父的故事 秦始皇的青少年时代,历史记载几乎空白;唯一的线索就是他有三个弟弟:一个突然在前线投敌叛国,两个被秦始皇活活扑杀而死。秦始皇与弟弟们,到底存在什么样的生死情仇?年轻国君,如何面对亲情背叛、人伦惨剧?夹杂其间的,又有怎样的政治阴谋? (一)弟弟为什么叛变投敌? 1弟弟临阵倒戈 2邯郸脱逃路 3成蟜的身世 4三种外戚势力的博弈 5嬴政委政于谁? 6夏太后之死引起的震动 7寡居的帝太后 8献面首嫪毐 9嫪毐为什么封侯? (二)假父到底想要攻击谁? 1嫪毐之乱 2四大疑问 3他想攻击谁? 4动乱的余波 5茅焦劝秦王的历史意义 第三案 寻找秦始皇的表叔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九年,楚考烈王二十五年。这一年,秦楚两国政局都发生大动荡:前者有嫪毒之乱,后者考烈王去世,其大臣被杀。此时,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出现了:一位神秘的楚国王子,在秦国为秦王浴血奋战。两千年来,没有人知道这位王子的名字。他,是谁?他为什么留在秦国?他跟秦始皇是什么样的关系? (一)谁接替吕不韦做丞相? 1神秘的昌平君 2又一桩质子事件 3被抛弃的母子 4历史学的探洞调查 5昌平君的官职是什么? (二)铜戈的秘密 1发现铜戈 2你买哪一站票? 3破解“丞相状” 4填补历史的空白 (三)丞相的反叛 1挖出历史来 2“□山”在哪里? 3混合洗牌 4打出后三张牌 5一箭双雕 6被隐瞒的历史 7王翦复出 8两封发自战场的遗书 9一场失载的战争 10昌平君之死 第四案 秦始皇的后宫谜团 在中国,几乎无人不知秦始皇:可是,有谁知道,他的皇后是谁?难道赫赫有名的始皇帝,竟然没有皇后?更为吊诡的是,不仅是始皇后,秦始皇后宫中所有的女人,都没有留下姓名。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历史抹去了她们的身影? (一)秦二世与他的母亲 1世上有无始皇后? 2唯一的线索 3不幸的儿女们 4发掘公子公主墓 5废长立幼的打算 6秦始皇为什么宠爱胡亥? 7指鹿为马的人性解读 8胡亥的母亲是谁? (二)扶苏与他的母亲 1秦始皇为什么不立太子? 2“坑儒”事件的始末 3秦始皇何曾“坑儒”? 4黄牌警告 5召回扶苏 6一招险棋 7不可理喻的自杀 8扶苏的复活 9藤田教授的推测 10谁是王后? 谜底 穿透历史的迷雾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史书,然而,关于秦始皇的出生,他的宫廷,司马迁要么自相矛盾,要么干脆没有记载。为什么会这样?历史是怎样写出来的?《史记》中没有记载的历史,隐藏着怎样的惊天大秘密? (一)司马迁误信的故事 1新的嫌疑人 2《史记》是历史学的第三世界 3献有孕之女故事的全本 4女性深入历史现场 5男性深入历史现场 6献女故事的前提崩溃 7请动护宝槌 8谁是假货的受益人? 9移花接木的线索 10古代的“文化大革命” 11莫做“耳食者” (二)《史记》失载了的历史 1又是司马迁的错? 2《穰侯列传》的启示 3魏冄身世之谜 4奇特强悍的宣太后 5发现《诅楚文》刻石 6破译秦楚“十八代诅盟” 7秦楚“袍泽之亲” 8二十一代联姻结盟的秘史 9秦始皇后半生的禁忌 10如芒在背的楚系外戚 (三)顺天逆民秦统一 1一切历史都是推想 2重新寻找秦始皇 3推倒重来的工作 4颁奖台上的强势明君 5天意难测民意重 结语 我为什么写历史推理 感谢辞 -
纲鉴易知录(全八册)
本书107卷,是一部上起传说中的盘古,下迄明末的编年体简史。该书将我国清代以前几千年的历史大事系统而又删繁就简地记载下来。本书的内容分别辑自《通鉴外纪》、《通鉴前编》、《通鉴纲目》、《明纪钞略》等史书。书的整理者以脱误较少的扫叶山房石印本为底本,并以其他一些刻本相互参校,同时对照其所据原书予以校正,书中凡干支纪年,均添注了公元纪年。 予童年有志读史,然至老究未尝一卒读者何也?盖予性最拙,读时不能遽解,待解移时辄忘,又识字甚少,时须考登。且少以足疾废,六经、诸子无心涉猎,都邑山川不一遊覧,從有志读史,亦犹聋者之无闻,盲者之无见,故读未移篇辄生压倦。此予所以究未尝一卒读也。虽然,予既有志读史矣,而欲待博羣书以悉其所闻,历名山大川以窮其所见,度必不能。然则予将作如何读法而后可邪?常观世之乐於读史者,类多颖悟绝人之士,一目数行俱下,一覧终身不忘,读时不求甚解,会心在牝牡鹿黄之外。故观史务求其详,论史必归於雅,而若予之拙者,欲求读史之法寜简毋详,寜陋毋雅,庶乎其得之邪? 周子静专、星若,予忘年友也。弱冠工举子业,而尤邃史学。乙酉歲,摧其手辑纲目全编以示予读史之法予遂与二子复相编辑,不閒祁寒暑雨者殆六载。苦简篇之汗漫,为之摘要而删繁;慮大羲之不明,为之提纲而挈领。典故则护摭源流,详笺细释,不必腹具经笥,胸藏史镜,而燎若指掌。兴地则溯厥沿革,援古登今,不必南浮北过,西至东渐,而宛如在目。分经别渭,辨淄知渑,则圈殊星列,妍媸烂然,而游移上下之见不设也。沉奥屈曲之句,险怪奇涩之文,则点读分明,鉤墨截然,而聱牙涩呐之苦不形也。迨夫字画较毫釐,音聲辨织悉,务绝篇以袭为、谬以承谬之弊则鲁鱼亥豕之误,杖杜伏猎之羞,殆可免矣。至 若覩此而失彼,记乙而忘甲,则注不胜注,解不胜解,失注则遗,复解仍晦,乃立见前见后法,如呼醉使醒,警梦使觉,则全部神理首尾贯穿,不犹全体血脈上下流通也哉。予乃今而知读史之法,其在是乎? 予因之有感矣。向有志读史而未能一卒读,及欲求一读史之法而不可得,得与二子共相编辑以迄成书,纵不能博群书以悉其所闻,历名山大川以穷其所见,以视予前曰之耳无闻而目无见者,大有迳庭。然后知观史之不欲,论史之不明者,非尽天资犀钝,庸师误人,亦由编辑成书者引导无方而致然也。 二子属予镂版行之世,予曰:“是书未可遽以问世也,姑以私便检阅,自备遗忘,藏之家垫以课弟子已耳。”适予友朱子圣怀亦寄予明纪钞略一编,遂续辑而并付之梓,再阅岁工始竣。二子复谓予曰:“若得大人先生序引,则是书可行,且能及远。”予谓既无卓绝千古之识,论定百代之兴亡,复鲜著作辨论之才,品隲人事之得失,而徒沾沾於句栉字比,审音训义之末,是殆兔园学究之所为,行且不能,何望及远?颜曰“易知录”。同予之拙者几人,鲜不病予之简而笑予之陋也。 康熙五十年秋七月十五日,山会吴乘權楚材题於尺木堂。 -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官僚政治是一种特权政治。在特权政治下的政治权力,不是被运用来表达人民的意志,图谋人民的利益,反而是在“国家的”或“国民的”名义下被运用来管制人民、奴役人民,以达成权势者自私自利的目的 -
门阀旧事
《门阀旧事:谢安在他的时代(汉语江湖书系)》“世上只有一个江湖,就是讲汉语的江湖。不过,现在汉语的江湖很寂寞。自人类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后,中华文明再也没有对世界文明做出多少原创性的贡献,除了那些了不起的不可替代的汉语文献外。儒术,也就是半本论语治天下的治术,曾经是中华文明在人类处于农业文明时代对世界文明的最大贡献,是当时交易成本最低最不坏的制度文明。但是,进入工业文明后一直到今天,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的东西都是西方文明带来的,只有汉语是我们惟一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财富了。 我们应该写出什么样的汉语?” ——“汉语江湖”书系出品人 王怜花 贫学儒,贵学玄,皇帝蹊跷之死,温润是君子的仁,最后的金色,“政治声望”是把柳叶刀,襄阳落日,四海一心梦。 把谢安的时代,当作一个娱乐的时代,用娱乐的方式,写不娱乐的故事。 本书以一个风流时代的风流人物——东晋名士谢安——为中心,讲述了一段微妙的历史。东晋皇权衰落,世家大族把持朝政,隐士谢安40岁出山,巧妙地周旋在权力的缝隙之间,维持了东晋政局的恐怖平衡,成为一时的政治明星。至主持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谢安的声望达到顶点。他既是一个宽袍大袖、携妓吟啸的风流名士,又是一个谈笑间强虏飞灰烟灭的超级政治家。本书以深具才情的笔调探测了汉人历史上曾经达到的人格深度。 “温润是一个君子的仁”,作者以温润如玉的笔调写出东晋一朝的风流俊逸,以极具娱乐性的手法写微妙而残酷的政治 斗争,深入描绘了谢安这个高级干部的政治秀。书中常用台湾政治实践为例,跟东晋政局相互印证,极富启发性。 本书是“汉语江湖”书系的第二本。正如“汉语江湖”书系的开山之作《江湖外史》一样,本书亦深具汉语神韵,才情横溢,写出了汉人历史中曾经有过的名士风流。 关于为什么选择写谢安,作者说: 李白极其推崇谢安,写了几十首相关的诗。谢安这个人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典型,琴棋书画不用说了,关键他还玩隐居,关键他还玩“济世”,关键他做了高官,关键他还做得不错,关键他还玩隐退,关键他还玩战争,而且是留名千古的大战,关键还他培养了一批人,带出了队伍来,这个队伍还是杰出的队伍。总之,我们所理解的知识分子的一切他都玩过了,而且玩得很好。 但是这个人也有很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因为他的影响太大了,遮蔽了问题,特别是后世的许多知识分子自认为可以奋斗成谢安,李白就是一例,小则误了自已的前程,大则误了国家。 不过究根问底,谢安只是一个文化人,是一个集大成的文化人。文化人的影响和问题,集于一身。 -
孟宪实讲唐史
公元627年到649年,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二十三年,整个社会经济和文化都得到较好发展,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风气。史学家们把这一段历史时期誉为“贞观之治”。贞观时期的中国,虽然不是尽善尽美,但在中国历史上,贞观时代是唯一的。这段时间虽然不长,地位却极其重要。贞观时代不仅创造了君主时代最文明的政治环境和最和谐的君臣关系,还奠定了唐朝三百年的制度基业,为此后一千多年的中国树立了楷模。李世民凭借什么创造出如此辉煌的业绩?为什么在这个时代,中国能够取得了如此重大的成就?天时?地利?人和?这成为唐朝以后历代政治家和史学家都十分关注的问题。 -
易中天中华史:秦并天下
商鞅变法,秦愤而崛起,秦始皇灭六国,并天下,建立君主专制大一统国家。 他勤政。每天看完一百二十斤竹简奏章才去休息。 他谨慎。殿上绝不允许有人携带武器,以至于荆轲来刺杀他,所有人只能干瞪眼 他狐疑。每天变换住处,谁要是暴露行踪就是死罪。 他残忍。对李斯的批评传出宫外,因查不出是谁泄密,便将在场的人都杀掉。 设防如此,该坐稳江山了吧? 然而,秦的苛政却亲手把自己送上断头台,大秦巨轮仅仅十五年就沉没了。 楚汉相争,刘邦称帝,沿用秦朝制度。 大秦没死,秦始皇首创的“帝国制”主宰中华历史两千一百三十二年。 -
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
本书着重探讨中国古代官僚等级制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问题。作者参考了社会科学的相关理论,对古代官阶的研究模式进行了系统建构,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线索及相应的研究方法与概念。基于“品位—职位”视角,把官阶研究对象定义为“官职的分等分类”和“官员的分等分类”,分别讨论品秩的构成要素权责、资格、薪俸、特权、礼遇,品位结构的样式与间架,品位性官号和位阶运用规则等。进而由技术层面进入政治层面,从功能组织与身份组织的二重性出发,对中国古代官阶制的特点、品位结构变迁的重大线索和各个层面,提供了较全面的阐述。本书对中国古代官僚等级制研究,以及认识中国古代的集权官僚政治,具有参考价值。 -
读史方舆纪要
《读史方舆纪要》清初地理著作。原名《二十一史方舆纪要》。顾祖禹(1631-1692)撰。祖禹字景范,号宛溪先生,江苏无锡人。他自顺治十六年(1659)开始编纂该书,前后历时二十年成稿。 全书共一百三十卷。首为历代州域形势九卷,记述历代王朝的盛衰兴亡和地理大势;次为明代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一百十四卷,分叙其名山、大川、重险,所属府、州、县及境内部分都司卫所的疆域、沿革、古迹、山川、关津、镇堡等,并记载其地发生的历史事件,考订其变迁,剖析其战守利害;再为川渎异同六卷,专叙禹贡山川的经流源委及漕河、海道;末为分野一卷。另附《舆图要览》四卷,内容有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九边、黄河、海运、漕运及朝鲜、安南、海夷、沙漠等图。全书参考二十一史、历代总志及部分地方志书达百余种,集明代以前历史 地理学之大成,在当时即被誉为“数千百年所绝无仅有之书”。 该书成稿在清顺治、康熙年间,但内容以明代末年以前的疆域政区及史事为断限,定稿本刊行前后又有局部修改,故今存稿本、抄本与刊本略有参差。清初刊本亦有改窜。稿本现存上海图书馆,另有抄本、刊本多种,最早的嘉庆十六年(1811)龙万育敷文阁本为目前通行版本。 -
剑桥中国明代史(下卷)
《剑桥中国明代史(1368-1644年)》(下卷)是《剑桥中国史》第7卷的中译本。由国外研究明代历史的专家执笔,吸取了中国、日本和西方的研究成果,也对一些问题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主要论述明代的政治史,结合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进行分析。《剑桥中国史》的第8卷则对明代的制度、国际关系,以及社会和经济史、思想史、思想和宗教史进行详细的论述。 -
明朝那些事兒 貳
今年文壇大黑馬 2007年網路一哥《當年明月》驚世之作 中國最後一個漢人王朝興衰的全程解說 新浪Sina《當年明月》部落格,至今,每月點擊超過百萬的超強人氣巨著。 歷史本身很精彩,歷史可以寫得很好看! 《明朝那些事兒》,在第一冊朱元璋卷中,我們一直談到朱棣在驚濤駭浪中,終於排除萬難登上皇帝的寶座,史稱「靖難之役」,第二冊一開始的主角就是朱棣,也就是中國史上赫赫有名的明成祖──永樂大帝。 朱棣登基,一個輝煌絢麗的王朝就此揭開序幕,五度揮軍北上遠征蒙古,派鄭和下西洋足跡遠達非洲東岸,南下平定安南;編撰一部光耀史冊,留芳千古的偉大書籍──《永樂大典》,文治武功達到顛峰,明帝國進入空前盛世,朱棣後來於北伐蒙古歸來途中病逝。 明朝在經歷了比較清明的「仁宣之治」後開始近入一個動盪的時期,大宦官王振把持朝政胡作非為,導致二十萬精兵命喪土木堡,幸虧一代忠臣于謙力挽狂瀾,挽救了明帝國,但隨即在兩位皇帝爭奪皇位的「奪門之變」中被害身亡。 這一連串的事件和人物都精彩無比,可說是高潮迭起,讓人目不暇接,欲罷不能。 -
从历史看管理(第二版)
在本书中,许倬云先生以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的路径来阐释现代管理学,推陈出新地揭示了有关制度、系统的演变原理,为中国现代企业管理提供了古为今用的可贵参照。 许先生认为,在人类历史上,只有中国很难得地记录了两千多年来的管理历程。从商周到清末,中国历朝历代都在不断努力完善政府的职业化管理,由此成就了变化无穷的中国管理系统。经济体作为人类社会这个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到公司,小到个体,无一不在变化中自我调试,以求胜出。恰如短跑竞赛,在预设的鸣枪“砰”之后,跑道上的选手风驰电掣,但最终谁能折桂,有很多变数就在其中。 中国几千年来,文官组织的成效得失,颇可从历史记录中勾勒其轮廓。为此,我在光华管理学院的讨论,可谓是史学专业对管理学专业的他山之石,或可为管理学界的专家学者提供另一观察的角度。 ——国际著名历史学家、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 许倬云 我的思考使我相信,中国古代政府的管理体制和方法一定有许多可供今天的企业管理者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我们不能只从国外引进管理知识,我们必须发掘中国古人的管理智慧;不仅要洋为中用,而且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我相信,读者从本书中学到的不仅是历史知识,更是史学大家提炼的管理智慧。我希望,本书的出版将不仅激励更多的历史学者投身于管理问题的研究,而且会使更多的企业界人士对历史发生兴趣。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张维迎 责编推荐 比艰深史学研究更浅显, 比管理理论更生动, 史学与管理学互动, 生动而到位的阐释, 相信史学大家许倬云先生为各位读者提炼的管理智慧将使您受益匪浅。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