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相识电子书!
标签:写作
-
成为作家
什么人能成为作家?写作需要天才吗?作家是可以教会的吗?文学创作需要什么天赋、才能和技艺?作家的“黑匣子”里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成为作家》可以为我们解答这些问题。作者首先指出作家天才论的误区,认为一个人能否进行文学创作,首先不是技巧上的问题,而是认识上的问题。作者认为,写作确实存在一种神奇的魔力,而且这种魔力可以传授。教诲谆谆,直面问题本质,带领读者踏上一条成为作家之路。本书出版于1934年,风行美国文学界近80年,是长盛不衰的经典之作。 【创意写作系列丛书简介】 这是国内首次引进的关于美国创意写作的一套丛书,是关于文学创作的教科书和自学指导。 创意写作,英文为creative writing,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学创作。写作需要天才吗?作家是可以教出来的吗?文学创作需要什么天赋、才能和技艺?作家的“黑匣子”里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如果想自学写作,如何无师自通?如果有几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练习写作,如何相互促进?如果有一个作家班,该如何授课? 目前,英美国家很多大学普遍开设创意写作学位项目,美国当代作家几乎都获得了创意写作学位,绝大多数知名作家也都在大学任教于创意写作专业。中国的创意写作亟待开展。国内已有大学开始正式招收创意写作硕士,或成立国际写作中心,将作家请进校园登台授课。 •《成为作家》 •《开始写吧——虚构文学创作》 •《开始写吧——非虚构文学创作》 •《小说写作教程》 -
给青年小说家的信
在我们所熟知的拉美作家中,最著名的当数博尔赫斯和马尔克斯,第三位应该说就是略萨。他们曾深度影响过中国当代的年轻小说家,乃至决定过中国当代小说写作的某种走向。十几二十年过去了,今天来读略萨的这本写给年轻作家的书《给青年小说家的信》(赵德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10月版),对早已进入中年的我们来说算是重温,而对现在的风流少年而言则是初读。我很难猜测年轻读者的感受,只是有一种直觉,这本书或许并不能激发初读者如重温者的那种感动和共鸣了。在我们当下的这种文学时代,这本书所崇尚的文学信念和专业探讨精神,可能会显得过于“古典”,甚至有些不合时宜。这本书真的能够指引我们接近文学吗?它对青年作家真的会有实际的价值吗? 全书由十二封信的形式组成。除作为“附言”的末信外,第一二封信谈的都是些“大道理”,第三至第十一封信则具体探讨(长篇)小说的语言、风格、空间、时间、视角等等叙事形式和技巧问题。从纯粹实用的角度来看,写作者主要关心的恐怕都会是后者涉及的那些具体问题。确实,略萨在这本书的大部分篇幅里都在努力探讨写作中的具体问题,他是在用自己的文学经验和理论素养指导年轻作家掌握写作的技巧和克服文学的障碍。不过,他所说的一切,其实都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即文学的才能必须首先建立在写作者的大量阅读和写作实践之上。这只要看略萨所同时提及并凭借的众多作家作品的名单即可一目了然。相对于理论而言,阅读和写作无疑是更重要的。理论可使人获得抽象的明白,但真正的文学悟性在我看来只能产生于具体的阅读和写作之中。这也正是文学常常会难以言说的原因所在。如略萨所说:“即使在评论是非常严格和准确的情况下,也不能穷尽创作现象的研究,也不能把写作的全貌说个明白。无论什么成功的小说还是诗歌总会有某个因素或者领域是理性批评分析无法捕捉到的。因为文学批评是在运用理性和智慧;在文学创作中,除去上述因素,往往还有以决定性的形式参加进来的直觉、敏感、猜测,甚至偶然性。它们总会躲开文学评论研究最严密的网眼。”(附言)一句话,相对于文学创作的无限可能性,理论评论不能不是极其有限的。 但是,即便如此,文学仍然有其不变的、恒定的乃至是最根本的要素。这是理论要加以阐明和表达的,同时也是略萨在这本书里列为首要内容而要求青年作家牢固建立的信念。如果说略萨的那些关于形式和技巧的所有说法,不难从别一个老练、成熟的作家口中听到的话,那么这个杰出作家的胸怀气度及文学信念,恐怕就远非一个平常作家所能有或所敢有的了。这就不能不谈谈略萨所说的文学大道理了。 在第一封信里,略萨首先谈及的是写作者的“文学抱负”问题。他认为对一个准备成为作家的人来说,“文学抱负是必要的起点”。什么是作家的文学抱负?“作家从内心深处感到写作是他经历和可能经历的最美好事情,因为对作家来说,写作意味着最好的生活方式,作家并不十分在意其作品可能产生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后果。”换言之,作家获得或建立文学抱负的过程是,“一天,突然感到自己被召唤,身不由己地去从事这种活动――比如写故事,根据自身条件,使出浑身解数,终于觉得实现了自我的价值,而丝毫不认为是在浪费生命”。在略萨看来,这样一种内心的或真正的文学抱负的获得和建立,“不能仅仅解释为自由选择”,而应该确切地说是一种“自我选择”。所谓自我选择,突出的是作家对自己的生活及文学的自觉的承担意识。这就需要作家具备源于内心的或精神的支持力量。由此便能够更深入地谈这种文学抱负的起源。不是别的,略萨提供的答案就是“反抗精神”。“我坚信:凡是刻苦创作与现实生活不同生活的人们,就用这种间接的方式表示对这一现实生活的拒绝和批评,表示用这样的拒绝和批评以及自己的想象和希望制造出来的世界替代现实世界的愿望。”并且,“重要的是对现实生活的拒绝和批评应该坚决、彻底和深入,永远保持这样的行动热情――如同堂吉诃德那样挺起长矛冲向风车,即用敏锐和短暂的虚构天地通过幻想的方式来代替这个经过生活体验的具体和客观的世界。”反抗精神即文学抱负的起源,就是堂吉诃德的精神,也就是文学的真精神。它可被视为滑稽,也可被视为崇高;可被视为喜剧,也可被视为悲剧。――但这种精神,恰恰是“文学存在的秘密理由”,“决定了文学能够给我们提供关于特定时代的唯一的证据”。略萨还有下面这段话,把他的文学抱负观推向了极致的表达:文学抱负“是一种专心致志、具有排他性的献身,是一件压倒一切的大事,是一种自由选择的奴隶制――让它的牺牲者(心甘情愿的牺牲者)变成奴隶”。如福楼拜所说,“写作是一种生活方式”,真正的作家“不是为生活写作,而是为了写作而生活”。像献身宗教那样献身文学(而非仅仅是“从事文学”)的作家,“他才有条件真正地成为作家,才有可能写出领悟文学为何物的作品”。(略萨)这样的作家也就成为其文学抱负的快乐而幸福的“奴隶”。 由此看来,略萨的这部《给青年小说家的信》,探讨的主旨并不在如何使作家的成功写作成为可能,而是在如何使杰出的作家成为可能――文学抱负的获得或建立,将促使这种可能转化为现实。显然,这与大多数的文学历史和我们的现实状况都是相距遥远的,这同时也就是杰出作家不能不是稀少的原因。 最后再顺便提及两个小问题,也算是读书余谈。一是略萨所谈的文学抱负及反抗精神(诸多引文未录),我以为其实是在两个层面上展开的,一是文学层面(如本文所谈),二是政治层面。后者显然与略萨所处的拉美政治环境有关(本文未详)。其次,看遍全书,我发现略萨所举的作家作品之例,除美洲以外,几乎都是西欧(法国、英国、西班牙、德国、意大利等)的文学,那么,至少,还有俄罗斯文学呢,为什么未见提及呢? 本书系当代拉美最重要的作家玛利奥・巴尔加斯・略萨的一部讨论小说写作技巧的随笔集,1997年在西班牙出版后,陆续在世界各国出版了多语种版本,是一部难得的文艺散论作品,它以书信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小说创作中,一系列关于技巧和形式方面的基本问题所作的鞭辟入里的分析和见解。巴尔加斯・略萨在这本书中谈及的语言风格、时间、空间视角、不同的现实层面以及许多技巧变化都属于小说创作的“基本功”。读者可以从中窥探到优秀现代小说的欣赏途径。 -
卡萨诺瓦是个书痴
一本幽默另类却又实话实说的作品。 这本书回答了如下这类的问题: 作家们是否可以写出活生生的作品?——极少。 我是不是必须买我朋友新出的书?——不是,但你应该。 我是否考虑让自己猝死,可以使我的书大卖?——绝对是。 书中还会解释: 为什么对出版业最大的危害是作家数量的激增? 为什么书籍是推销自己的最理想途径? 为什么图书馆要处理掉越来越多的书? …… 不仅展示了书的历史, 还给出了包括写作、出版、销售、评论、收藏在内的图书业的“真相”。 -
导师、缪斯和恶魔
本书编者邀请30位美国当代作家,其中包含多位普利策奖及国家图书奖得主,写下给自己带来重大影响的人生故事。 该文集是难得的珍宝,其整体价值远大于各部分相加之和。我们还能在哪里读到这些对于缪斯的冥想?就在这本书内,我们这个时代的三十位顶级大师以其深邃的眼光剖析自己的写作生涯,读来回味无穷。——《旧金山纪事报》 -
写作这回事
“Long live the King!”(一语双关,既是“国王万岁!”,又是“ 斯蒂芬·金万岁!”)美国《娱乐周刊》在《写作这回事》出版之际大声欢呼。 一半是有史以来最畅销的恐怖小说之王的人生回忆录,一半是国家图书奖终身成就奖文学大师的创作经验谈兼写作大师班。手把手教有志于写作的文学青年要备好哪些必要的装备,如何像发掘一架恐龙化石一般将一个好故事发展成型,如何“关门写作,开门改稿”,甚而至于少用被动语态、“通往地狱的路是副词铺就的”等等谆谆教导。一切有关文学与写作的高头讲章均化作“卑之无甚高论”的如话家常,而且全部从自己的创作经历出发,将众多金氏名著的创作过程公之于众,坦陈自己的私心好恶。 除此之外,本书在斯蒂芬·金的人生和创作生涯当中还具有独一无二的重要意义:1999年6月19日,斯蒂芬·金在外出散步时遭遇车祸,伤势危及生命。而这本回顾和总结自己的一生和创作经验的书还没写完,差一点真成了斯蒂芬·金的盖棺定论。在鬼门关转了一遭后,斯蒂芬·金在髋部粉碎性骨折、仍身受巨痛的情况下重新捡起笔来,艰难地续写《写作这回事》,坦陈:“写作对于我来说好比是一种信念坚持的行动,是面对绝望的挑衅反抗。此书的第二部分就是在这样的精神中写成的。正如我们小时候常说的那样,是我拼着老命写出来的。写作不是人生,但我认为有的时候它是一条重回人生的路径。” -
卜洛克的小說學堂
紐約時報暢銷書榜作家勞倫斯.卜洛克談寫作 看了這本書之後你會發現,原來小說可以這麼讀、這麼寫! 角色開不了口?情節步履沉重?好點子到底打哪兒來?小說家勞倫斯‧卜洛克在《作者文摘》最叫座的專欄,集結成為這本非看不可的作品,深入觀察創作脈絡,告訴你小說如何是一門專業,如何發揮書寫技藝。他的建議,都是身經百戰的經驗之談,讓寫作者可以在創作遊戲中,避開陷阱,悠遊自在。從分析市場開始,到如何自我要求、「創意拖延」,再到處理退稿的失望落寞,《卜洛克的小說學堂》是一本無價的實戰寶典,提供紮實可行的寫作守則,讓讀者與作家都能掌握小說寫作的關鍵所在。 本書獻給 想提筆寫作但不知從何下手的你──這是一本專業寫作指南 想汲取小說家暢銷成名祕訣的你──這是一門越洋函授課程 想一窺出版業界甘苦真實面的你──內含八卦色彩的文壇花絮 想了解卜洛克如何構思敘事的你──真誠深刻的自我作品剖析 幽默風趣的敘事口吻,閱讀輕鬆無負擔 易懂實用的概念技巧,提筆寫作非難事 大師親授的寫作班,開課囉! 或許你第一次接觸卜洛克,是從小說《八百萬種死法》開始。 或許你第一次認識卜洛克,是因為三年前(2005)的訪台旋風。 或許你第一次對卜洛克感到好奇,是因為梁朝偉、王家衛、侯孝賢、唐諾、朱天心、馮光遠、楊照、駱以軍等人都是他的忠實讀者。 唔,或許這是你第一次聽聞「勞倫斯.卜洛克」的大名,那也沒關係。 這肯定是台灣讀者第一次,看卜洛克用一貫的戲謔卻又沉著的文字,談寫作這件事。 「在這本書裡,勞倫斯‧卜洛克很精確的凸顯了創意寫作的方法與道理,功力甚至超過拉和斯‧恩格里(Lajos Egri)的《戲劇寫作的藝術》(The Art of Dramatic Writing)。」 ──布萊恩‧加菲爾(Brian Garfield) 「勞倫斯‧卜洛克是作家的好朋友。他聰明、風趣,實話實說,硬是幫得上你的忙。如果你的朋友無能為力,你的媽媽愛莫能助,就讀這本書吧。」 ──《高爾基公園》作者/馬丁‧克魯茲‧史密斯(Martin Cruz Smith) 「卜洛克在這本書裡所說的話都是「對」的,你可以放心的聽,放心的相信,放心的記得它。方法可能錯誤可能誤導,但技藝沒有成敗,只有進展的遠近程度問題。這也就是說,當你完完全全讀懂了它,也就是你可以丟開它的時候了。」 ──唐諾 -
我如何成为一名畅销书作家
好莱坞喜剧片中最杯具最狗血的桥段在皮特·塔斯洛浑浑噩噩的人生中上演了:前女友即将完婚,新郎不是他!心怀怨恨的皮特·塔斯洛决心实施一个出人意料的报复计划——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声名显赫的畅销书作家,华丽丽亮相前女友的婚礼,让她当场后悔不迭……皮特·塔斯洛最终能成功吗? 这是一本把几乎所有读者都说成是傻瓜的书。 这是一本把几乎所有作者都说成是骗子的书。 这是一本把几乎所有出版者都说成是黑心商人的书。 但是,这是一本好书。 这本书如此有趣,如此令人开怀,是因为它强烈嘲讽了整个美国文化。影视经常遭到调侃,其实书籍出版业也罪有应得。赫利将对出版业的调侃讽刺完美地拼凑出一本如此欢喜的书。令人惊喜的是,居然有出版社愿意出它。我们是时候向出版商证明自己比他们认为的聪明得多了,就让这本书和《达芬奇密码》一样畅销吧。 —《纽约邮报》 《我如何成为一名畅销书作家》是一本勇敢到放肆的书。全书从头到尾都把现实中的文学说成是一件皇帝的新装。其中的嘲讽令人回味,幽默俯拾皆是,而故事中从头到尾渗透着的诚恳与良心让书中那位骗子显得异常可爱。 —《华盛顿邮报》 -
小说写作教程
音乐家和画家可能需要天赋才能成功,但作家不是。一个好的故事的发生是无法遏制的,在你反应过来之前它就已经触动了你的心灵。本书将会教你们写这样的故事。 本书涵盖了包括手稿准备、时间管理、构思、文字见稿、思路畅通、向经纪人和出版商交稿的整个写作过程。此外,本书见解深刻,有助于解决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疑虑、担忧、障碍和恐慌。每天你只需要花上几分钟就可以提高写作技艺。总而言之,本书切合实际,实用有效,容易掌握。在某种程度上,可算是你所需要的最重要的一本写作手册。 -
写作
杜拉斯晚年的一部随笔集,一九九三年出版。题名为“写作”,但并不局限于写作本身。作家的点滴回忆与感受:孤独、酒精、情人、独居的乡村别墅、电影、乃至对小哥的爱都融入其中。全书收录了五个短篇,分别为《写作》、《年轻的英国飞行员之死》,《罗马》,《纯洁的数字》、《画展》。 -
故事
自1997年初版以来,《故事》一直是全世界编剧的第一必读经典,至今,仍属于美国亚马逊最畅销图书中的Top 1%。集结了罗伯特•麦基30年的授课经验,本书在对《教父》《阿甘正传》《星球大战》等经典影片的详细分析中,清晰阐述了故事创作的核心原理,其指导意义不应只被影视圈的人所认识,更应得到小说创作、广告策划、文案撰写人才的充分开发。 2014年《故事》中文版全新修订升级,译者周铁东拥有深厚的国内外影视行业实践经验,文风犀利。新增58条专业术语和背景知识注释,补充了未被原书整理进附录部分的剧作资料,同步更新458条所涉及影片、作品的中文信息,采用特殊开本和全新的封面材质。 -
牙齿是检验真理的第二标准
对于“牙齿是检验真理的第二标准”的新书题目,毕飞宇说道,这个话有对象,是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太复杂,有一个重要的外部特征就是含蓄,因为这种含蓄、模糊,每一个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人,都怀着一种特别的和光同尘、难得糊涂的智慧,我们也许不知道真理是什么,但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一个真理的问题。真理有没有也许人们不知道,但在局部的时间、空间里,有真话。我们非常明白,但嘴上很多时候不愿意说出来。作为一个写作的人,所谓真话,不说出来,等于说谎。这个问题他在对谈中谈得比较多,在这样一个文化处境里,勇敢地打开牙齿,说出真话,是特别重要的。如果让真话停留在你的上下牙齿之间,那它只是唾沫。
热门标签
下载排行榜
- 1 梦的解析:最佳译本
- 2 李鸿章全传
- 3 淡定的智慧
- 4 心理操控术
- 5 哈佛口才课
- 6 俗世奇人
- 7 日瓦戈医生
- 8 笑死你的逻辑学
- 9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10 1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